田竹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083
人物姓名: 田竹桥
人物异名: 名:修溪;字:竹桥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37.pdf
性别:
出生年: 1902年
卒年: 1974年
籍贯: 菏泽城内清平街

传略

田竹桥(1902〜1974),名修溪,字竹桥,菏泽城内清平街人。先后就读于菏泽县立高等小学堂和菏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先后在绥远省第二中学、山东省菏泽南华中学、山东曲阜师范任英语教师。1928年被任命为山东省立六中教育主任。1934年提升为省立六中校长。1937年日军侵华,12月六中奉命南迁,辗转河南、湖北、陕西等省,1939年1月到达四川省绵阳,任国立六中第三分校校长。 1941年第三分校停办,又先后在陕西省凤翔县中学和西北高职机械学校任教师,兼教英语、国文、历史、地理多科。1945年被派往第一战区失学失业青年辅导处任国文教师。1946年在西安市中正中学任教育主任。1949年5月,西安市解放,他任西安市私立东南中学英语教师。1951年,回菏泽任菏泽一中英语、俄语教师。 田竹桥从事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不论任校长还是当教师,他都勤勤恳恳。特别是解放后,他更加精神焕发,加倍努力。以荷泽一中任教12年,身兼英、俄两门外语课,都是严谨施教,一丝不苟。他在外语教学上经验丰富,造诣颇深,教学质量遐迩闻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材;同时还对青年教师无私地传、帮、带,培养了不少青年外语教师。 他酷爱学习。本来他的英语、俄语水平已经很高,但他高瞻远瞩,50岁又自学法语,还准备学德语。他说: “新中国搞经济建设,外语的用处大着呢!”他个人生活俭朴,在吃、穿、用、住方面,不及一般市民家庭,将节约的钱,大部分买成了书籍。他家里其他用具不多,然而住房内里间外间的藏书却满满7架,近万册。他曾风趣地说:“在治家上我是个贫农,论书籍的占有我得算个大地主了。”为了培养人才,后来他将这些书全部免偿地赠送给了菏泽一中。 田竹桥擅长书法,写一手行、草好字,是菏泽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在、日本也颇有声誉。他不吸烟,不喝酒。读书、写字是他的唯一的爱好。 1962年,田竹桥已逾花甲。由于他教学成绩卓著,山东省教育厅调任他到烟台师专任英语讲师。他接到调令后,立即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毅然赴任。他到烟台师专后,从事英语教学研究,不顾年老体衰,写了许多有关英语教学的论著。他在烟台师专任教12年,可家属仍在菏泽,寒暑假他很少回菏泽探亲。1973年,他已经73岁高龄。这年寒假,远路的师生都回家过春节去了,住在学校的老师也都忙着过年,唯有他仍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准备明年的课程,并为住校的老师写了很多春联。是年腊月29日晚上,各家团聚,欢度春节。可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自己的书桌上伏案备课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于桌前。人们急忙将他送医院抢救,但因心力衰竭,多方医治无效,于1974年农历正月初四日与世长辞,终年74岁。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专题

教育主任
职位
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国文教师
职位
教育主任
职位
英语教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