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079
人物姓名: 王作贤
人物异名: 字:文章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36.pdf
性别:
出生年: 1918年
卒年: 1971年
籍贯: 菏泽市王浩屯镇王秀生村
亲属: 王守矩;王新荣

传略

王作贤(1918〜1971),字文章,菏泽市王浩屯镇王秀生村人。生前任菏泽县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医师。 王作贤出生于医道之家。祖父王守矩、父亲王新荣均系正骨先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13岁即随父奔波四乡行医,亲得妙方真传。于是他决心当一名“妙手回春”、解除病人痛苦的骨伤科医生。由于他聪颖好学,重临床实践,十六七岁时就能治疗常见骨科伤症;且胆大心细,技术提高很快。20岁时已能独立工作。之后,他亲手治愈很多重症、危症病人,医疗技术颇有独到之处,名声亦日益增高。一次,河南考城附近有一剧团在乡下演戏。一花脸武生唱打中不慎从台上摔下,双胯脱位,观众惊呼,场内大乱,戏也被迫中断。适逢王作贤在场,遂上前为其治疗。轻一运手,顷刻胯骨复位,疼痛即止,武生登台继续演戏。自此,王作贤声誉大振,人称之为“神医妙手”,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定陶、曹县、东明、巨野、考城、商丘等地的患者无不慕名而来。 他行医治病,从不卖药索钱。不论贫富贵贱、天气好坏、路程远近,随请随到,而且全靠步行,车、轿一概拒之。他常对后辈讲:“不能把专技特长用来发家致富,要以解除病者痛苦为己任。”对远道求医者,帮助安排食宿,有时慷慨解囊,资助路费。良好的技术,高尚的医德,贏得了患者和群众的信赖和敬仰。 建国后,他怀着把医术献给人民的真诚愿望,带头到人民医院工作,任正骨科医师。他忠于职守,工作认真,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耐心周到,使就诊者有“宾至如归”之感。有时下班后,他还要诊治远道登门求医的患者。由于工作强度大,他积劳成疾,患肝癌久治无效,于1971年病逝,终年53岁。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