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069
人物姓名: 杨士文
人物异名: 号:子彬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31.pdf
性别:
出生年: 1899年
卒年: 1952年
籍贯: 菏泽市丹阳办事处耿庄村

传略

杨士文(1899〜1952),号子彬,菏泽市丹阳办事处耿庄村人。1952年4月14日因病暴卒于家乡。 杨士文家境贫寒,没有进过学校,自幼喜爱练武。练武时,常以地瓜、茄子、柿子充饥。 杨七八岁时,曾拜本市李庄乡李庄村李福田为师,学练梅花拳。十六七岁时,拳脚精湛,刀枪纯熟,力气过人,常携抱200余斤方形块石绕庭院数周。18岁时,赴济南拜师学艺,继续摔跤、散手、气硬功。集数技于一身,武功更大增进。20年代初,赴上海开办“精武馆”。为发扬光大中华武术,在上海大世界举办武术表演。一天,日本武士气势汹汹来到表演场,肆意挑衅,无理提出与杨士文比武。杨士文当场答应比试。一个旱地拔葱,跳到场中间。日本武士想速决取胜,先发制人,两个直拳急如闪电,一个右勾手,重如千钧,连连如雨点般向杨士文打来,凶猛异常。杨镇静自若,施展功夫,左格右挡,下压上架,伺机反攻。几个回合过后,日本武士露出破绽,杨瞅准对方要害部位,眼快手疾,一个“二水分中”猛地击将过去,直插对方上盘。日本武士乱了阵脚,慌忙招架。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俯鹰击水”,右手直插对方裆部,连托带架,将日本武士举在空中。顿时,赛场四周围观的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并大声呼喊:“摔出去!摔死他!”只见他两手一交力,顺势就将对方从空中摔至地面。日本武士一命呜乎。 从此,杨士文在上海名声大震。 杨士文的“穿裆靠”这一招,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洋人的威风。因此,激怒了驻上海的日本领事馆,向中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声言要严惩杨士文。在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的帮助下,他从上海安全地转移到青岛。 在青岛期间,他表演了将正在开动的小汽车后厢掂起,使汽车不能前行一步,博得人们的喝采。 1929年在南京举行全国国术会考擂台赛,杨士文又力战群雄,膺得国术最高荣誉的甲等奖。冯玉祥将军和国家国术馆长张之江亲赠单刀、银盾,以示嘉奖。 南京比武后,返回家乡菏泽,创办起山东省第一个国术馆。30年代初,又外出江西、湖南、湖北数省传武,后又在国民党马子治部任副团职国术教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重返菏泽直至病逝。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