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0041
人物姓名: 冉雍
人物异名: 字:仲弓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15.pdf
性别:
出生年: 前531年
籍贯: 茶堌

传略

冉雍(前531年〜?),字仲弓,茶堌(今菏泽张什店)人。配曾氏(曾晳之女,曾参之妹)。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世号“一门三贤 冉雍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故孔子有“犁牛之氏骍且角,虽欲无用,山川岂舍诸”之说。离娶颜氏,生长耕、次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问政于孔子。孔子以“赦小过,举贤才"告之。他请教孔子施教的方法说: “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 ……信乎?”孔子说:“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化民而以礼齐之,以政导民,以刑奈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也。”仲弓深以为然,说:“诚哉是言,有王者起,必从是斯语也。” 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这不仅承认冉雍“德行”出众,而且承认他是个德才兼备的非凡人物。孔子还在临死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20篇。又独著书6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卒,葬于曹州东南60里冉堌,与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曹州(今山东菏泽)东南15里茶堌(后改冉贤集、冉村集,今称张什店)建祠专祀。 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德政”,历代封建皇帝非常重视孔子思想对维护他们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所在在尊孔、祭孔的同时也对冉雍等诸弟子加以尊崇和封赐,加追谥号。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孔子,祀奉冉雍为陶子,元帝加封为陶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封鲁侯,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薛侯,宋真宗祥符二年增封下邳公,度宗咸淳三年封薛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清康熙间赐先贤嫡派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奉祀。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