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42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人物
分类号: K827
页数: 130
页码: 206-335
摘要: 《牡丹区政协志》中对人物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人物 政治人物

内容

第一节历届政协(各代会)主席简介
  朱先舟
  朱先舟,原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
  朱先舟(1910-1988),曾用名朱子杰、朱林,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朱庄村人。1936年4月在济南乡村师范读书时秘密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临河区委书记,中共菏泽(西北)县委军事部长、组织部长,中共南华县委组织部长、敌工部长、社会部长。1947年3月任南华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第二年7月任中共南华县委副书记,1949年2月任中共南华县委书记。
  1949年8月,原菏泽县、安陵县、南华县及郛巨县部分区合并为菏泽县后,朱先舟任中共菏泽县委副书记兼菏泽县人民政府县长。同年12月,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首次会议召开,他被推选为县各代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52年调北京工作,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部、二机部、航空工业部任科长、干校副校长、行政处副处长,为司局级干部。离休后于1988年5月病逝于北京。
  李子明
  李子明,曾任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
  李子明,原名李自明,1927年3月生,定陶县人。抗战爆发后,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0年参加工作,1943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菏泽县抗日民运工作队青年干事、长明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离明区、炎黄区党委委员、抗联主任。1946年11月任顺河区党委委员、联合会主任,1947年11月区大部分领导人到黄河北参加整党,组织上决定成立区工委,他担任区工委书记兼区长。1948年5月任离明区区委书记。
  新中国建立前后,李子明历任菏泽县一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副县长。1951年9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华北首次县长会议,听取了中央和华北局有关领导关于加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开好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报告,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52年,他先后任荷泽县代理县长、县长、县政府党组书记、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1953年,李子明调任菏泽专署监察处副处长后,参加了华东监委在上海召开的监察工作会议,并作“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监察检查活动”的发言。其后历任中共复程县委书记、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曹县县委第一书记兼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并参加了196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亲自听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
  1964年8月,李子明调任中共菏泽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学习劳动。1969年5月恢复工作,1970年10月担任菏泽地区革委会政治部副主任。次年9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菏泽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举为地委常委。此后担任地委常委、宣传部长兼社科联主席、地委统战部长等职,并被推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87年12月离休。
  离休后,李子明曾任《鲁西南地区革命史》一书编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菏泽市(地级)老年书画协会主席。
  龚献斌
  龚献斌,原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
  龚献斌(1913—1982),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龚庄村人,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在菏泽县离明区做党的地下工作,后任区联合会副主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其间,曾因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带领党员和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斗争,发展生产,支援战争荣获一等功。1952年3月龚献斌任中共菏泽县委副书记,同年12月任县委书记,同月在菏泽县第十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主席。次年11月,龚献斌调任中共菏泽地委监委副书记,后任地专机关肝炎医院党支部书记。1982年病逝。田中五
  田中五,政协菏泽县(市)第一、二届委员会主席。
  田中五(1917—1986),曾用名田丞华,1917年11月生,泰安市人。1932年12月,曾在肥城县书店参当店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次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文书、司法书记员,河南省范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长、战地服务团长,山东省临泽县人民政府秘书、副县长等职。
  1949年3月,冀鲁豫区党委建立菏泽城关区民主政府(为县级单位,原属菏泽县民主政府领导,1949年3月直属冀鲁像行政公署,同年8月隶属菏泽行署),田中五任政府主席,次年7月任中共荷泽城关区委书记。1952年12月任菏泽县人民政府县长。1954年12月任县委书记。1956年5月召开中共菏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第一届委员会,田中五任书记。第二年县委设立书记处,田中五任书记处书记。
  1961年12月,田中五调荷泽地区工作,先后任菏泽地区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曾下到“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2月恢复工作,先后任梁山国棉厂党委书记、中共菏泽地委副秘书长等职。1983年离休(享受地厅级待遇)。
  1949年12月至1955年11月,田中五曾任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主席;1955年12月至1961年12月,曾兼任政协菏泽县第一、二届委员会主席。祝清源,政协菏泽县第三届委员会主席。
  祝清源(1921—1995),1921年2月生,成武县桃花寺乡袁海村人。1942年2月参加工作,194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成武县党化区财务助理、湖西干校学员、县伯乐区区长、一区区委书记。
  新中国建立后,祝清源曾任中共成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书记。1954年5月任县委书记。1956年5月召开中共成武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成武县第一届委员会,祝清源任书记。1956年9月去山东省干校学习。1959年2学习结业后,历任中共汶上县委书记、中共荷泽县委书记处书记、书记。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习惯称七千人大会),祝清源参加大会,亲自听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1963年9月召开中共荷泽县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县第二届委员会,祝清源任书记。同年10月,在政协荷泽县第三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1965年6月祝清源调任中共郓城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1970年恢复工作后任菏泽地区农林局局长。后任菏泽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农林水办公室主任。1973年12月调任中共单县县委书记。
  1975年8月任菏泽地区农办主任。1978年9月调任中共菏泽地委统战部副部长。1983年12月离休。1995年9月因病去逝。董玉仁
  董玉仁,政协菏泽县第四届委员会主席。
  董玉仁(1924—1997),1924年1月生,曹县韩集镇五岔口村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前曾任曹县六区区委书记。1952年6月任中共曹县县委组织部部长,1954年4月任县委副书记。1957年4月中共曹县县委设立书记处,董玉仁任书记处书记兼曹县人民政府县长。同
  年10月调任中共定陶县委副书记。次年12月调任中共菏泽县委副书记。1965年6月任中共菏泽县委书记。1966年3月在政协菏泽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董玉仁被视为”走资派”受到错误批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建立中共菏泽县第三届委员会,董玉仁任书记。1980年12月调任中共荷泽地委副书记,同时兼任地委政法委书记。1983年12月任中共菏泽地委顾问。
  1984年董玉仁离职休养,1997年9月因病去世。王兆吉
  王兆吉,政协菏泽县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王兆吉(1927—2001),1927年9月生,江苏省沛县龙固镇三里河村人。青年时期接受共产党的教育,开始做党的宣传工作,1942年冬任本村村长、农协会长。次年到冀鲁豫军区三分区九团三营九连当兵,不久任班长。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冲屯战斗中,右臂中弹,造成臂肘部肱骨头粉碎,
  荣立一等功,并被定为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留在冀鲁豫荣军教育院先后任文化教育干事、院党支部副书记。
  新中国建立前夕,王兆吉转业到定陶县工作,历任中共定陶县委宣传部任干事,四区(半堤)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二区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邓集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等职。1958年11月,定陶县撤销,邓集人民公社划入菏泽县,王兆吉继续任该公社党委书记。是年秋天去山东省委党校学习,结业后于1960年1月任中共菏泽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兼高庄公社党委第一书记。1962年12月任中共菏泽市委常委。1965年10月,任中共菏泽县委副书记。
  “文革”开始后,王兆吉被视为“走资派”,受到错误批判,曾被关进沙土“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2年3月,恢复工作,任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负责人;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菏泽县委副书记。
  1979年12月,王兆吉任县革委会主任;次年9月,任县委书记兼县人武部第一政委。1981年1月在政协菏泽县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兼)。198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菏泽视察,他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受到接见,并合影留念。
  1984年5月,王兆吉当选为第十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85年11月,在机构改革中,他主动提出离职休养。2001年因病去逝。
  杨宗德
  杨宗德,政协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杨宗德(1925—1993),曹县人。十几岁开始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担任本村枪班班长,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安陵县公安局曾任通讯员、保卫队长、看守所所长、指导员。1949年调定陶县公安局工作,历任股长、副局长、县委委员。1955年5月以后他先后担任菏泽专署检察院检察组长、菏泽县检察院检察长、县委委员都司公社党委书记、辛集公社党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等职。1981年1月任政协菏泽县五届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1984年2月任市政协党组书记,同年5月在政协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当选为主席。1985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地专级待遇)。刘传荣
  刘传荣,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刘传荣,1932年10月出生,鄄城县人。1950年1月参加工作,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调至菏泽专署财委工作,后任地区商业局科长、地委财贸部干事。1962年调任地委组织部干事、地委整党组副组长。1971年5月任菏泽油嘴油泵厂革委会主任,同年8月调任中共曹县县委副书记。1983年12月,任定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85年11月调任菏泽市政协党组书记,次年3月,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后连任市政协七、八届主席、党组书记,2000年退休。
  付炳尧
  付炳尧,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付炳尧,1938年1月生,菏泽市牡丹区北城办事处人。1958年8月于荷泽第一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成武二中工作,先后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曾在荷泽师专函授部数学专业学习二年,毕业后考人山东师范学院函授部(本科)学习二年。1968年12月调任菏泽县杜庄中学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7月任县教育局副局长。在教育系统工作时,曾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和模范教育干部。
  1978年以后,付炳尧先后任荷泽县革命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菏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任中共荷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89年1月任中共荷泽市委副书记。
  1993年1月,付炳尧凋任菏泽市政协党组书记;同年3月在政协菏泽市第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1998年退休。退休后仍担任区老年体协主席、老年大学名誉校长等职务一
  彭合礼
  彭合礼,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彭合礼,1950年生,鄄城县彭楼乡人。1969年11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二师第二十九团先后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任排长时,该排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197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78年12月调炮兵二师政治部,历任干事、股长、科长,此间于1980年1月获师通令嘉奖,同年1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1986年1月,彭合礼调任东明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其间分管的扶贫工作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9年8月调任菏泽市人武部政委、市委常委,其间,曾荣获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称号,荣立两次三等功,并在省军区专武干部集训中获总分第一名;市人武部也先后荣获总政群工部“订刊用刊”特等奖,济南军区“贯彻军事设施保护”先进单位,省委、省政法委、省军区“民兵基层建设先进市”,省政府、省军区“以劳养武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基地建设先进单位”、“民兵富民工程先进单位”以及地、市多项荣誉称号。
  1995年1月彭合礼任中共菏泽市委副书记。1997年12月任市政协党组书记,1998年3月在政协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
  彭合礼曾任菏泽市(牡丹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
  第二节历届政协(各代会)
  副主席及相当职务者简介
  彭薇卿
  彭薇卿,原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政协菏泽县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彭薇卿(1889—1965),菏泽市南关彭庄村人。青少年时追求进步,带头剪掉辫子,弃私塾进学堂,先后就读于曹州中学堂和济南高等师范学堂。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菏泽南华中学任庶务主任,积极参与组织师生游行示威。日伪统治菏泽时期,为推行奴化教育办学校,曾多次邀他参加,均遭拒绝。他任职多掌管财务,总是做到帐目清楚,节省开支,公私分明。
  在菏泽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任职时,因当时物价猛涨,币值不稳,他力主发放粮食,从而保障了教师的生活。1945年秋菏泽第一次解放后,应菏泽县民主政府的邀请,他参加了各界代表联席会,负责筹办一所小学。菏泽第二次解放后,1949年秋菏泽城关区政府主席田中五亲自登门拜访他,请他参加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被推选为县各代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
  在抗美援朝爱国捐献运动中,他积极捐献;在合作化运动中,他首批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在他连任县各代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期间,及时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做好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1955年12月,政协菏泽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他当选为副主席,驻会主持工作。后任政协菏泽县(市)第二、三届委员。1965年去世。
  刘登弟
  刘登弟,政协菏泽县(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菏泽县委统战部长。
  刘登弟(1925—1995),菏泽市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人。1945年参加工作,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曾担任本村自卫队长、定陶兵站司务长、定陶县保宁区武装工作队队长、荷泽县永绥区委组织干事等职务。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菏泽县纪委干事、中共菏泽县委统战部部长、菏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政协菏泽县(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1980年1月调任菏泽地委统战部秘书(正县级)。“文革”期间,曾受到迫害;“文革”结束后,历任菏泽机床厂党委书记、荷泽地区职工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共菏泽地委统战部县级调研员等职。1984年2月离休马子杰
  马子杰,政协荷泽县(市)第二、三、四、六届委员会副主席。
  马子杰(1913—1993),回族,定陶县中沙海村人。1913年农历十一月六日出生于菏泽。童年随其父学做生意,15岁接管其父亲的小杂货摊。因善于经营管理,在40年代中期,他便成为菏泽最大经营烟草的资本家。菏泽第一次解放,他接受共产党的教育,积极捐赋;为支援解放东明战斗,毅然向八路军捐献香烟5万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积极响应号召,捐岀全厂三分之一的流动资金,支援抗美援朝。为购买国家第一次发行的公债,他典当了自己的私宅。1954年,他创办的卷烟厂第一个在菏泽实行了公私合营。1956年,他出席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扩大会议,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同年底他作为党外人士当选为菏泽县副县长,兼工商联主任。1960年他出席全国各界人士畅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再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子杰受到错误批斗,曾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2年他恢复工作,组织安排他负责创办县外贸公司,7年间完成上交利润1700万元。1981年,他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春,他当选为政协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是年12月11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退休,1993年11月因病去世。
  马子杰曾任山东省第一、二、三、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菏泽县(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八、九届委员。
  付理轩
  付理轩.政协菏泽县(市)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付理轩(1908—1992),菏泽市玉皇庙前街人。1928年曾参加国共两党在菏泽组织的农民运动。1936年秋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菏泽四区联防办事处青邱区区长。次年受党组织的派遣,打入日伪菏泽县政权内部。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菏泽第二次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菏泽县第一、三完小校长。1955年12月被推选为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整风反右”后调入县政协,以常务委员身份主持政协日常工作。1959年9月,在政协菏泽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当选为副主席。后连任三、四届政协副主席,驻会主持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付理轩曾受到错误批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协菏泽县五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以后连任六、七届委员。1984年1月离休后,协助县政协开展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先后撰写“三亲”史料20余篇,计6万余字。徐恒举
  徐恒举,政协菏泽县第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徐恒举,1919年10月生,莒南县筵宾镇东筵宾村人。1938年10月加入八路军驻莒南办事处批准成立的供销合作社,任会计。1942年初参加抗日救国会,经过减租减息后当选为村长,7月调到区公所任财政助理员。次年在滨海行署轮训队短期学习培训后,任斗山区财政助理员,具体负责承办土地陈报合理负担工作。1944年调回筵宾区公所任文书兼民政助理员,后任筵宾区副区长、区长,新建区区长,坪上区区长。第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区长期间,因工作积极、支前成绩显著,受县委表彰立大功一次,立小功数次。
  1948年秋任莒南县财政科科长。1950年任县税务局长,次年10月当选为副县长,后任县委常委、县长、财贸部长。1960年6月始任中共莒南县委书记处书记兼县长,1963年初书记处撤销,同年1月任县委常委,4月省委进行干部交流,调到菏泽县任县委常委、县长兼政协副主席。1966年任县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3月被调任菏泽农业专科学校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副校长。1973年10月任菏泽行政公署财税局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10月任菏泽县政府顾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地专级待遇。王者俊
  王者俊,政协菏泽县第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王者俊(1894—1976),字秀卿,菏泽城西王家庙村人。自幼在本村读私塾,渐近成年时,拜菏泽北关名医白颖初为师投身医门,并深得真传,精通医理,后奉师命开设药铺坐堂行医。因医术精湛,急人所急,救人危难,恪守医德,热心公益,在鲁西、豫东一带颇有声望,1939年6月众乡里为他树碑立传。
  1957年他调入荷泽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持工作。虽年逾花甲,但仍不辞劳苦地全身心投入医疗工作,既便在卧病期间还接诊了千余人次。他不仅救治了众多患者,还带出了王锡禹(曾任市中医院院长)等许多荷泽中医界的新秀;并撰写一些医理著作,如《瘟疫伤寒辨症》、《瘟疫明辨歌诀》等。他配制的破伤风1号、2号均具有较高疗效,另外他创制的多种验方都载入了《山东中医锦集》。在悬壶济世的同时,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先后倡导筹措经费修建了耿海大桥和本村小学。
  王者俊曾任菏泽地区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菏泽县中医学会理事长,并曾担任县政协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殷建民
  殷建民,政协菏泽县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殷建民(1923—1979),曾用名殷学义。1923年农历十月生,单县人。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任区财政助理员、区长等职务,建国初期任复程县一区指导员,1956年6月任中共曹县县委常委、财贸工作部部长。1963年5月在曹县第四届一次人代会上当选为副县长。1965年7月调任菏泽县副县长。次年3月,在荷泽县第六届一次人代会上当选为副县长;在政协菏泽县第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1979年2月因病去世。
  杨凤生
  杨凤生,政协菏泽县(市)第五至七届委员会副主席。
  杨凤生,1935年5月生,东平县人。1949年5月加人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工作。1955年应征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警备第十团二营机炮连、济南军区后勤部汽车教导连任战士、班长,并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同第二汽车拖拉机管理学校学习。195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6月本科毕业后,历任济南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11团后勤处汽车连连长、机械管营长兼党委副书记、后勤处处长兼党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53师后勤部财务科副科长、营房科科长等职。1979年4月,调任该师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正团职)。在部队曾立三等功两次,受师嘉奖一次;出席了军委工程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荣获“八五海战”和“抗美援越”纪念章。
  1981年杨凤生转业到菏泽工作后,先任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后任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任中共菏泽市委统战部部长。1989年3月,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2年退居二线。王广生
  王广生,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王广生,1926年生,郓城县人。1943年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组织部干事、组织委员、县组织部干事。区委书记、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大练钢铁时,任县钢铁指挥部副书记;后因八县并厂被调到峄山钢铁厂(上海办),任党总支副书记,其间曾被推选为枣庄市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
  1962年王广生调回菏泽,先后任菏泽县拖拉机站党支部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政治部主任。1971年8月任中共荷泽县委常委、政治部主任。1975年调任中共定陶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0年在政协定陶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1982年调菏泽工作,先后任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1991年离职休养(享受地专级待遇)。许宪文
  许宪文,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许宪文,1917年5月生,肥城县人。师范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一年。1938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泰西抗日自卫团(后改编六支队)文书,第二年调冀鲁豫行署贸易局,后任东汶昆张办事处会计科长、冀鲁豫行署华丰货栈会计部主任、菏泽花纱布分公司经理、菏泽专署工商科副科长(行政15级),1952年调任荷泽地区实业公司经理。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下放劳动。1961年调至手管局工作,1978年其“右派”问题彻底平反纠正后任荷泽县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在政协菏泽县第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1985年离休(行政13级、享受地专级待遇)。1989荣获山东省老干局颁发的建国50周年勋章一枚。李峥先
  李峥先,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
  李峥先,白族,1910年生,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青年时,冲破社会和家庭的种种约束,离家到思茅。昆明求学。在云南省立一中读书时,因不满学校的专制,参与闹学潮,被学校开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云南省军事教导团,毕业后先在“滇军”中任见习排长,后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任机枪排长、连长、营长,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重要战事。1947年随六十军调防东北,驻守吉林、长春,时任副团长。次年9月,“辽沈”战役拉开战幕,解放军重重包围长春、沈阳等地。提前接受中共党的教育的李峥先,受肖劲光、肖华首长的指派,和张秉昌一起潜回六十军做策反工作,促成了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官兵于长春起义,后被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李峥先任团长。在解放战争的后期阶段,他随五十军参加了解放湖北、四川等地的战斗。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李峥先转业到荷泽任菏泽地区服务局(后合并为商业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曾被划为“历史反革命”,受到错误批斗。1974年恢复其菏泽地区商业局副局长职务,并被推选为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81年,他被推选为政协菏泽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在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1981年离职休养。刘永顺
  刘永顺,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党组成员。
  刘永顺,1925年农历十一月生,江苏省丰县人。1944年9月参加工作,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湖西专区抗日根据地的湖西中学第二分校(亦称苏北中学、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时,曾被推选为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1946年始先后任湖西专署政民医院卫生队队长、卫生科科员(区级)等职。湖西专署撤销后,人山东行政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山东省医药公司菏泽分公司业务科科长、副经理(副县级)、中共菏泽地委政策检查组副组长、政研室副主任等职;1961年调菏泽县工作,先后任小留公社社长、党委书记,县水利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县农林水办公室副主任。
  1980年10月,刘永顺参与恢复县政协的筹备工作,1981年1月,在县政协五届一次上当选为常务委员,1982年8月,县政协党组成立,他任党组成员。1983年5月离休。陈圣章
  陈圣章,政协菏泽市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陈圣章,1936年出生,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郝陈庄村人。1955年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菏泽县财政局、党校、县委办公室、县委政研室任干事。1964年调到农村工作,历任中共菏泽县都司公社党委副书记、小留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81年在菏泽县第九届人代会上当选为副县长。1985年任市郊办事处党委书记(副县级)。同年底调菏泽市政协工作,任党组成员。1986年月,在政协菏泽市第六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后连任七、八、九届副主席兼秘书长,并任八、九届党组副书记;曾在1996年被省政协评为《联合报》发行先进个人。1998年6月,升为正县级。
  陈圣章于2000年9月退休后,被骋为牡丹区老年大学名誉校长、老年体育协会副主席,并被菏泽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 “菏泽市模范老人”。
  陈圣章曾任中国共产党菏泽市(县)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菏泽县(市)第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焦祖光
  焦祖光,政协菏泽市六、七、八、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焦祖光,1936年3月生,东明县人。1955年考入山东大学医学院(现为青岛大学医学院),1960年毕业分配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任教,后调至菏泽地区结核病防治院(现为菏泽市结核肿瘤医院),先后担任内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84年任院长。同年被推选为政协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并连任七、八、九届副主席。
  焦祖光著有《肺结核与肺癌》、《游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菏泽四个抽样点调査》等论文,先后在全省和全地区交流。他现为中华医学会菏泽医学会理事,菏泽防痨分会理事长及中华结核科学会菏泽分会主任。
  焦祖光曾任政协山东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菏泽地区政协工委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曾兼任菏泽市侨联主席。张鸿生
  张鸿生,政协菏泽市第六至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张鸿生,1929年生,上海市人。1951年于上海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华东工业部、上海市机电局、上海纺织机械公司。1955年晋升为纺织机械公司副科长。1960年3月,他志愿到菏泽工作,1962年7月到菏泽机械厂 (菏泽柴油机厂)负责技术工作。他改进设计的63—1型粉碎机投产后,风靡一时,畅销数省,产品长年供不应求,工厂迅速扭亏为盈,达到建厂后的鼎盛时期。1965年省厅下达了试制175柴油机的任务,当时难度很大,不论是机加工设备、铸造锻热处理设备,还是制造刀具,模具的后方设备都必须自己制作。在他的具体组织和带领下,经过两年苦干,终于在当时技术力量薄弱、物质供应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制造了87套设备和482种工艺装备,使该厂达到年产3000台175型柴油机的能力。
  1982年3月,张鸿生调任菏泽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1984年3月,调任菏泽地区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后任总工程师)。此间,他利用单位有限的人力和财力举办技术培训班十多期,创办了《经济信息报》,重视引进人才工作,为支援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鸿生作为科技界代表先后被推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7年12月,张鸿生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8年3月退休。杨茂兰
  杨茂兰,政协菏泽市第七至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杨茂兰,1938年12月生,东平县岱庙乡杨代村人。1956年9月于菏泽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第八区(高庄公社)农技站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副站长、公社党委办公室干事。
  196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调菏泽县林业局工作。“文革”开始后曾在“五七”干校劳动,后在县“一打三反”办公室、“整党建党”办公室工作。1971年后历任县革委会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宣传部秘书。1978年4月任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之后任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期间,参与了“曹州牡丹园”的规划和建设,主持编辑岀版了《曹州牡丹》画册,主编岀版了《历代咏牡丹诗词四百首》,发起并参与了1985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曹州牡丹专题书画展”。同年10月,调任荷泽行署外事侨务处主任,后因机构分设,担任侨务办公室主任。1989年4月增选为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以后连任八、九届副主席,分工负责委员学习、提案和文史资料工作。其间曾担任菏泽电厂鄄城水库建设指挥部政委、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第一、二届组委会副主任、菏泽市牡丹争评国花领导小组副组长、菏泽市菏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等临时性职务。
  1998年,杨茂兰离职后担任荷泽牡丹文化研究社社长、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和老年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积极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与此同时,他还自学书法,作品不断见诸报刊。2000年应邀岀席湖南水州舜帝陵笔会、全国市长书画院组织的福州笔会,其诗词和书法获全国市长书画展一等奖。次年被聘为全国市长书画院院士。
  李荩桢
  李荩桢,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李荩桢,回族,1938年农历四月生,菏泽市道碑西街人。1952年参加工作,在菏泽印刷厂当工人;次年12月转干后任印刷厂仓库保管员。1955年1月调菏泽县消费合作社工作,并先后任县饮食公司、贸易公司、生产资料公司营业员、出纳会计、人秘干事、副经理。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3月调菏泽市粮食局工作,历任人秘股副股长、城关粮所代理所长。后调任县税务局人秘股股长。曾先后五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先进工作者”,被团县委和县人武部命名为“优秀共青团员”、“五好民兵”;1960年其所在生资公司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他代表该公司出席山东省群英会,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奖励。在以上单位工作期间,曾彼抽调到荷泽县委“肃反”办公室、曲阜县“四清”工作队三年。1965年8月,李荩桢调任高庄公社党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冲击被免职劳动。后被结合任高庄公社革委会主任、革委会常委,马岭岗公社党委常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1974年1月调任县农林水办公室副主任(1979年3月任主任),同时兼任县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县畜牧办公室主任。1979年4月,李荩桢任荷泽县革委会副主任,同年5月选调支边援藏,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昂仁县革委会副主任、日喀则地区商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86年2月调回荷泽休假待分配;次年3月调任菏泽市政协党组成员,并先后当选为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副县级)o1993年3月在政协菏泽市第九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1998年3月任助理调研员,同时兼任市政府老龄委副主任,曾评为被菏泽地区模范老人。2000年9月退休。
  孙继贤
  孙继贤,政协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孙继贤,1939年7月生,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贾坊行政村孙庄村人。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计、耕作区统计、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转为国家干部后,历任吕陵公社党委副书记、杜庄公社党委书记、何楼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公社管委会主任、何楼公社党委书记。1984年2月任中共菏泽市委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9年12月任市政协党组成员,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2001年7月退休。
  孙继贤曾任政协菏泽市(牡丹区)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刘存璞
  刘存璞,政协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刘存璞,1926年11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人。幼承庭训,笃志于学。1949年初,在冀鲁豫边区革命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冀鲁豫边区第二师范任语文教师。1957年初调至鄄城一中,甫至一年,在整风补课中被错划为“右派”,一面教课,一面劳改。“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错误批斗。1978年秋调入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同年12月其“右派”问题彻底平反,依次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并被推选为政协菏泽市第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1993年离休。
  从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十多年中,他业余从事古代文论和宋元文学的研究,写岀了一批研究论文,只有《说文赋》一文保存下来并于1979年发表。其篇目收在北京大学张少康教授著《文赋集释》附《文赋》研究论文目录中。其他文章在十年浩劫中悉被焚毁,其主要篇目是:《宋人说话四考》(《宋人说话源流考》附《变文考》,《宋人说话家数考》附《合生考》,《宋人现存话本名目考》,《宋人已佚话本内容考》),《柳永词习语笺释》,《论柳永和他的词》,《李清照改嫁辨诬》,《释李清照的愁》,《关汉卿生卒里籍考》,《史九敬先史九散仙是非一人考》,《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作者质疑》等。1978年后,他的工作也进人了一个新的青春期。他除了尽心尽力地教好所担负的课程外,并整理和写出了一批论文。如《说籀文》、《说文六书阐微》、《说文部首新证》等。其他还有有关李义山、王元之、刘克庄等作家作品的文章亦见诸报端。在政协菏泽市委员会任委员和副主席期间,他辅助政协文史委收集整理菏泽市文史资料,参与编写编辑编审 《菏泽市文史资料》一、二、三、四辑和《菏泽乡人萍踪》及其续集等书。
  陈鹏同
  陈鹏同,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至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陈鹏同,又名陈鹏,号白云堂主人。1948年12月生,菏泽市人。1965年考入巨野一中高中部就读,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七十年代,曾多次抽调到山东省美术创作组,与老一辈画家们一同写生创作。1973年受山东省美术创作组委托,陪同于希宁等知名画家赴菏泽写生,亲受于希宁先生言传身教。1979年3月调至菏泽地区艺术馆,继续从事美术创作。同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1988年晋
  升为副研究员。
  八十年代,从师黄独峰教授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学习两年后,开始走向名山大川。先后沿黄河、长江写生,踪迹遍及三山五岳,雁荡峨眉,海岛大漠,雪域髙原,北国边陲,南国雨林……行程数万里,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多次应邀为中南海国务院、人民大会堂、北京西郊机场、中央军委、全国人大、中央文史馆、中央统战部等单位创作大幅作品并收藏,受到国家领导人谷牧、方毅、王兆国接见,并颁发了收藏证书。作品和传略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博览大典”等书典画册,并在《中华儿女》、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专题介绍。天津人美岀版的《陈鹏同画集》被《国画家》编辑部列入中国当代国画家系列丛书。陈鹏同现为菏泽市艺术馆美术部主任、研究馆员,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文化部中心聘请画家。
  桑义伦
  桑义伦,政协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党组成员。
  桑义伦,1932年9月生,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人。1953年参加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王浩屯公社党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干事、安兴公社党委副书记、杜庄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1973年调沙土公社,先后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92年1月任荷泽市政协党组成员。1993年退桑义伦在乡镇工作期间,1988年荣获“山东省模范党员”称号,同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多次被评为地、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地区农业劳动模范。《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他的事迹。
  桑义伦曾任政协菏泽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何淑淦
  何淑淦,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何淑淦,1938年12月生,定陶县人。1955年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届临毕业,因受政治问题牵连被遣返原籍审查,1962年无罪释放,曾在荷泽一、五、六完小任教。“文革”期间受迫害入狱。1979年初平反后,调人荷泽教育学院工作,先后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和副教授、教授。这期间,他自制古汉语
  教学挂图百余幅,编写教学资料10余册;先后完成《通假字汇》、《两汉六朝文学系年》、《李玉剧作精品评注》等专著,主编《教育教学研究》,参编《中学生读写教程》、《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评》,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多项奖励。
  何淑淦于1984年加人民盟,曾任民盟菏泽地区委员会筹委会主委、民盟牡丹区委主委,是菏泽地区民盟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85年5月他被增补为政协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以后连任市政协七、八届常委,九、十届副主席。1998年被推举为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近20年来,他提交了大量有情况、有论证、有措施的高质量提案。其中,1988年提交的《关于建议切实推行中、小学教学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案》、1992年提交的《关于建议我市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在我市东郊开辟开发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案》、1996年提交的《关于建议政府加强我市软环境建设,大力开展打霸、打黑斗争,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案》等被政府采纳实施,评为优秀提案。通过省政协提交的《关于建议省政府尽快扶持菏泽开发巨野煤矿,推动菏泽经济发展案》、《关于建议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的菏泽地区采取倾斜政策,调动沿海地区扶持荷泽,开展东西结合共同开发菏泽经济资源案》,得到采纳落实。特别是在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他提交的“关于要求政府取缔'法轮功'的提案”,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1999年7月22日宣布“法轮功”为非法组织,明令取缔之后,8月4日《联合日报》、8月6日《大众日报》均在头版报道了何淑淦反对“法轮功”的事迹和撰写该提案的经过。8月9日《联合日报》头版发表了由省政协主席韩喜凯加注案语、副主席崔惟琳撰写的《一个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政治责任感》的文章,号召民主党派成员和广大中共党员干部向他学习。全国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都报道他的事迹。民盟山东省委、菏泽市牡丹区政协、中共菏泽教育学院党委分别作出《向何淑淦同志学习的决定》,民盟山东省委授予他“全省优秀盟干部”,民盟中央授予他“民盟全国先进个人”等称号,进行通报表彰。何淑淦曾任民盟山东省委常委,现任民盟菏泽市委名誉主委。
  蔡文义
  蔡文义,牡丹区(菏泽市)政协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蔡文义,1941年12月生,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西高寨村人。1961年8月于菏泽师范毕业后,先后在高庄公社李庄完小、张楼完小、高庄公社中心校任教师、专职辅导员。196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调人共青团菏泽县委工作。自1966年9月先后任杜庄区薛楼公社副书记、杜庄公社团委书记。1972年10月任县交通局副局长;1976年3月调县委统战部工作,先后任秘书、副部长、部长(兼侨联主席)。1995年3月任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中共菏泽市委统战部长。1998年3月连任政协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2002年1月届龄退养。蔡文义曾任政协菏泽市第七至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金荣
  刘金荣,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党组成员。
  刘金荣,1945年3月生,鄄城县临卜乡大刘屯村人。1960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菏泽县农具厂、菏泽造纸厂工作,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2月任菏泽造纸厂党总支副书记,4月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荷泽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73年6月任菏泽地区工会副主任,1975年7月调任菏泽印刷厂党委副书记,1984年7月任菏泽酒厂党委副书记,曾被评为菏泽地区“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
  1989年晋升为经济师。
  1990年11月刘金荣调任菏泽市环保局纪检书记,后任副局长。1996年11月调市政协工作,1997年3月增选为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1年3月任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党组成员。李春林
  李春林,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党组成员。
  李春林,1959年5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解北行政村人1980年7月于菏泽财经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7月调任菏泽地区供销社办公室秘书,次年10月任地区干休二所管理员、会计。1985年7月调共青团菏泽地委工作,先后任团地委干事、副部长、部长,1990年任副书记。1987年9月和1992年9月分别当选为山东省第八、第九次团代会代表,并在山东省少代会上当选为省少工委常务理事。曾于1989年1月被团省委授予“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992年5月在菏泽地区第二次少代会上当选为少工委主任。
  1993年1月,李春林任中共成武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1995年1月,调任中共菏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期间被山东省监察厅、审计厅、财政厅、农业厅联合授予“减轻农民负担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5月任中共菏泽市委副书记。2000年12月,菏泽撤市设区任中共牡丹区委副书记。2001年3月调任牡丹区政协党组成员。李克世,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李克世,回族,1944年12月生,菏泽市城内人。1968年大连水产学院轮机专业毕业后到广州军区潼湖农场锻炼。1970年3月于青岛修造船厂参加工作。1973年12月调淄博船舶柴油厂工作。1975年5月调回菏泽后,曾在菏泽火柴厂、菏泽地区酒厂任科长、主任、厂长助理、代厂长、厂长等职。1991年5月调任菏泽造纸印刷包装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1998年3月在政协荷泽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
  李克世在菏泽造纸印刷包装集团任职时,1995年被山东省经委、包装技术协会授予“山东省优秀包装企业家”,被中共菏泽地委授予“五好共产党员”,被菏泽地区一轻局授予“优秀厂长”等荣誉称号;1996年被国家轻工总会、人事部授予“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还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菏泽地区经委、菏泽地区企业家协会授予“优秀企业家”、被菏泽地区一轻局授予“明星企业家”、“优秀党委书记”,被山东省总工会菏泽办事处授予“民主管理模范厂长”等荣誉称号;1997年被菏泽地区经委、地区企业家协会、地区一轻局授予“优秀厂长”和“创业英雄”称号;1998年被山东省菏泽地区办事处授予“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99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功勋企业家”称号;还先后10多次被中共菏泽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常务工作者”、“优秀厂长”、“优秀企业家”、“科技明星”等称号。他研制的“精白印刷纸”,荣获山东省经委三等奖、山东省一轻厅一等奖、菏泽地区科委一等奖。
  李克世曾任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于1999年被京九经济协作带工作委员会骋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顾问。
  沙元革
  沙元革,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沙元革,回族,1960年10月生,曹县回族镇西沙楼行政村人。1982年7月菏泽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市人民医院佃户屯分院任外科医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任何楼卫生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1988年4月调任菏泽市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先后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97年兼任菏泽市卫生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次年3月在政协菏泽市第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
  10余年来,沙元革在主持医院领导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外科医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他主持的“甲乙丙三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及预防措施研究”和“腭裂修复术片状缝合方法的研究”分获荷泽地区一等奖和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二等奖,“髋骨联合小双切口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小切口胸腔封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26例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研究”均获菏泽地区科研成果三等奖。这期间,他先后获得“菏泽地区劳动模范”、“山东省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山东省九十年代优秀知识分子”、“全区双文明先进个人”、“全市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菏泽市人民医院,曾被省人事厅、卫生厅评为“先进集体”,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省级先进党员活动室”,被团省委授予“青春立功”一等功,被菏泽地区授予“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在菏泽地区首家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沙元革曾任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政协菏泽市(地级)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建华
  张建华,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张建华,1946年8月生,单县人。1965年7月高中毕业回乡务农。1975年2月任小学民办教师,三年后考入菏泽教育学院物理系1981年1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单县蔡堂中学任英语教师o1984年8月调至菏泽教育学院物理系,主讲力学热学等课程,先后参加了曲阜师大函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进修班,师从赵峥、喀兴林、裴寿庸、梁绍荣等名家,学习了 “广义相对论”等研究生主要课程,并步入了 “黑洞物理”这一
  研究领域为提高教学和专业理论水平,他研读了《场论》、《量子场论》、《引力理论和引力效应》、《零曲面附近的量子效应》、《宇宙学引论》、《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等专著,多次岀席全省和全国性的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并邀请中国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赵峥和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彭秋和来菏讲学。近10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广义球对称带电蒸发黑洞的量子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和发表在美国UTP上的《LimitstotheAccelerationofBlackHole》等三篇论文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他的主要著作有《张量与旋量》和《物理学中的特殊函数》。为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他多次在菏泽和青岛作学术报告,以《宇宙的开端》为题的学术报吿在青岛引起听众的广泛兴趣。在他的帮助下,李传安、孟庆苗等人进入了黑洞物理专题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
  1993年张建华被推选为政协荷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998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2001年1月当选为政协菏泽市(地级)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近十年来,他提出了几十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提案和建议,其中关于“加强三中建设”的提案、关于“加速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建议案、关于“建大市,办大学,尽快筹建本科院校”的提案,受到党政有关部门的重视,被采纳后产生明显效果。
  张建华现为菏泽学院物理系教授,菏泽市科技拔尖人才,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会员,曾任山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菏泽市科技拔尖人才、民革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革菏泽市筹委会主委、民革菏泽市牡丹区委主委。郭留轩
  郭留轩,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郭留轩,1945年1月生,东明县人。1961年参加工作,任东明县人民医院司药。1963年应征入伍,196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7月转业到山西省忻州地区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审判办公室,先后任干事、办公室主任助理。1973年7月公检法军事管制撤销后,被任命为山西省忻州地区中级法院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0年5月郭留轩申请调回原籍,任东明县公安局教导员。1984年4月调任中共曹县政法委员会副书记。1986年4月任曹县人民法院院长,任内曹县人民法院被记集体二等功,获中共曹县县委记功奖励;山东省高级法院为他记个人二等功。1993年2月调任菏泽市人民法院院长,期间被省高级法院记个人一等功,菏泽市人民法院被记集体二等功,并连续5年被中共菏泽市委、市政府授予“岗位责任制管理先进单位“。1998年12月他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三级高级法官。次年2月当选为政协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郭留轩曾任中共曹县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共菏泽市 (牡丹区)市委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司继春
  司继春,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司继春,1950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人。1970年8月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任菏泽市民政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任局长、党组书记。任局长期间民政局年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红旗单位;1996年他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1998年5月,司继春调任菏泽市劳动局(后改为劳动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其间,他曾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劳动宣传先进个人”,被菏泽地委、行署和省劳动保障厅、人事厅记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多次被评为菏泽地区、菏泽市(牡丹区)“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他所领导的劳动保障局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在区人大评议中荣获第一名,连续4年被授予全市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称号;并被命名为菏泽地区、菏泽市“文明单位”,被省劳动保障厅记集体三等功一次,被省人事厅、教育厅、劳保厅、经贸委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老龄委评为“全省敬老模范单位”,共获得单项工作荣誉60多项。
  1999年4月,任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2000年1月任市政协党组成员,在政协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司继春曾任政协荷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梁乃修
  梁乃修,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梁乃修,1949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人。1972年于菏泽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农林局工作。197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县畜牧站会计、站长、岳程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安兴镇党委书记、市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现任中共牡丹区委统战部部长。
  1999年3月4日,增补梁乃修为市政协委员;同年3月11日,增选为常务委员;2002年1月增选为副主席。
  梁乃修曾先后荣获“省建委系统先进工作者”、省教委和人事厅授予的“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菏泽地委、行署授予的“先进党务工作者”等称号,1994年菏泽地委、行署给他记大功两次,1998年被山东省人事厅、计生委为他记二等功一次。第三节委员撷英
  王化明
  王化明,政协荷泽县(市)第一至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至九届委员王化明,回族,1914年生,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西马垓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他思想进步,追求解放,曾和村民一起救护过抗日战士。1946年始在清真寺当阿訇。五六十年代,曾多次作为宗教界代表赴北京、济南参加会议1990年春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
  王化明在清真寺执掌教务50多年,在坚持自身学习的同时,他月方面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向广大穆民进行爱国、爱教、爱家、团结、守法教育,使广大穆民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净化社会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他还主动帮助村干部出主意、想办法,宣传改革开放,鼓励村民闯市场,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使许多村民办起了加工厂,走向富裕之路。
  王化明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不仅自己带头捐助“希望工程”,还动员子女资助修路和修建清真寺等项活动,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田竹桥
  田竹桥,政协菏泽县(市)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田竹桥(1902—1974),菏泽市清平街人。1925年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任包头市中学英语教员。次年回乡,先在菏泽南华中学任英语教员,后任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教务主任,1934年任校长。“七七事变”后,率领该校师生西迁至四川绵阳,被编为“国立六中第三分校”,仍任校长。1940年9月转至陕西省工作,历任凤县双铺高级职业学校、凤翔辅导处、西安市中正中学、东南中学英语、国文教员和教务主任。1951年举家返回荷泽,任菏泽一中英语、俄语教员。1962年,他奉省教育厅令调至烟台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任教,直至去世。
  田竹桥从事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始终把“育人才、启民智、兴国家”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生屡经坎坷不改初衷,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桃李满天下。他在教学上作风严谨,虽有着精深的学识基础,但每次课前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备课,课后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必亲自批改;对青年教师,则热情帮助,不吝指教,使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刘汉晨
  刘汉晨,政协菏泽县(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汉晨(1885—1964),号镜如,菏泽市道碑东街人。16岁考中廩生,人曹州府学宫读书。1902年府频布“壬寅学制”后,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毕业后被委任濮县督学之职。1908年在菏泽加入同盟会,是年冬辞掉濮县督学之职回菏。次年入官办曹州中学堂任文科教习,并参与王鸿一、张子安等领导的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与王鸿一、张子安等在菏泽筹划召开龙厅会议,在普通中学成立革命组织“尚志社”,声援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刘汉晨被委任曹州中学堂校长。他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取消了经学、修身课,加强数学和英文教育,半年后奉调进省。后军阀迭起,时局动荡"刘汉晨因多次抨击时政,险遭捕捉,遂返故里隐居开始研究中医典籍」1946年秋,他参加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的中华医师大考,获取国医师资格。新中国成立后,他应邀参加菏泽城关区医卫工作,曾任县卫生协会副主任。1959年主编了《菏泽县中医药验方汇编》一书,60年代参与了《菏泽县志》的编篡工作。李兴如
  李兴如,政协菏泽县(市)第一至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至八届委员会委员。
  李兴如(1916—1995),回族,菏泽市道碑西街人。初中毕业后,曾在荷泽县都司集小学、北关接官厅小学和曹县永顺乡双铺小学分部任教1939年春到曹县东关张家酒店教私塾。1941年春在菏泽县私营福盛杂货店和新光照像馆当职员。1948年随其父亲做面粉生意。
  1952年参加工作后,曾任菏泽县工商联驻会委员、副秘书长、主任,期间,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私营工商业者的团结、改造和评税纳税工作,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1956年11月调任菏泽县城关镇副镇长,任内他积极工作,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呼声,注意维护大局,在清真寺的修复、回民公墓建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66年10月调任县多种经营办公室驻沙土植桑养蚕样板田工作队队员。1968年9月进孔楼“五七”干校学习。1970年5月调任菏泽县物质局驻济宁转运站储运组组长。1976年退休后,积极参与政协文史资料的征稿工作,他撰写的《曹州耿饼》一文被收录《菏泽文史资料》第一辑。袁守美
  袁守美,政协菏泽县(市)第一至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至八届常务委员。
  袁守美,1928年生,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前袁庄村人。1949年2月参加工作,在本村任小学教师。1952年调任马常砦完小校长,后任吴店小学校长,1954年任吕陵区、公社中心校校长,1964年调任菏泽县第十中学校长;这期间,他多次被评为荷泽地、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其开门办学经验受到省教育厅的表扬,并编印成册在全省推广恢复高考后,该校升学率连续两年在荷泽地区名列第一,连续五年在荷泽县名列第一;他撰写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等论文先后在《大众日报》、《中国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他的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经验及个人事迹先后在《大众日报》、《山东教育》和山东广播电台刊播。1980年调县教育局工作,历任副局长、教研室党支部书记。1989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和山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
  袁守美于1990年退居二线后,受委托创办菏泽市老年大学,并任市老年大学校长。《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对他创办老年大学的事迹曾做过专题报道;他在校长任内,该校曾连续三次被评为牡丹区先进单位,他本人于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模范老人,荣立省级二等功,并获得金质奖章一枚和荣誉证书,还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袁守美曾在五六十年代连任两届菏泽市(县)人大代表,1982年被选为中共菏泽县委委员,曾当选为中共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叶正杰
  叶正杰,政协菏泽县(市)第二至五届委员会委员。
  叶正杰,1928年10月生,鄄城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鲁豫边区一中教导员、团委书记。1953年任菏泽一中教导处副主任,1956年任副校长。1958年调任菏泽戏曲学校校长,负责筹建了菏泽地方戏曲院,任党总支书记;先后组织整理了一批优秀剧目和现代戏,创建了菏泽柳子剧团,培养了大量青年演员。1961年调任菏泽一中副校长,“文革”中任该校革委会主任。1975年调任菏泽地区岀版办公室副主任兼新华书店经理。1978年负责筹建菏泽教育学院,任党委副书记、院长。1991年离休。
  叶正杰曾任菏泽地区教育工作者协会名誉副主席o1963年出席山东省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受到省政府表彰。时涤生
  时涤生,政协菏泽县(市)第二至八届委员会委员。
  时涤生(1904—1992),又名时永祥,字风亭。单县时楼乡东平楼村人。幼年随其父逃荒到菏泽,后在荷泽县一完小、南华小学读书,其父病故辍学,因生活所迫,去装袜店当学徒。之后因生意萧条,曾两度当兵;脱离军队后在定陶开照相馆。1945年被授立为长老,负责教会工作。1947年回到菏泽。菏泽第二次解放后,曾任教师;公私合营后到饮食公司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期退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85年他被推选为菏泽市基督教“三自”爱委会主任。1992年病逝。
  时涤生曾任菏泽市人大代表。
  陈克强
  陈克强,政协菏泽县(市)第二至四届委员会委员。
  陈克强(1908—1975),别名陈毅斋,1909年5月生,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郝寨村人。1949年6月参加工作,任南华县司法科文书,是年8月南华县、安陵县撤销合并菏泽县后,调任菏泽县人民政府财政科科员。1954年调任县政府办公室科员。1958年调任县文化馆馆员,后从事文物鉴定、整理工作。其一生酷爱书法,四体全能,真、草、隶、篆皆工,形成浑厚、豪放、拙朴的艺术风格,并精于鉴赏,在鲁西南一带颇有盛名。在研习书法的同时,他注重培养后人,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培养岀一批书坛新秀。
  陈克强著有《书法管见》、《执笔要决》等书法论著。
  邱洪贵
  邱洪贵,政协菏泽县(市)第二至四届委员会委员。
  邱洪贵,1934年1月生,聊城市人1954年参加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菏泽地区印刷厂工人、菏泽地区轻工机械厂党支部副书记、主任。1976年任菏泽地区工会副主任,1980年调任地区一轻局生产技术科科长。
  在菏泽地区印刷厂工作期间,他研制发明了打蜡机,年节约石蜡11000公斤;后又成功研制了蜡纸机、信封机、自动磨刀机、自动平台印刷机等80种革新项目,特别是自动四开、对开印刷机的发明,对当时印刷毛主席著作起到很大作用,为全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做出贡献。因之,被评为革新能手,先后三次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先后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会议和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郭盛高
  郭盛高,政协菏泽县第三、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郭盛高(1933—1996),艺名黑牛,河南省南乐县人。他出身艺人家庭,13岁登台演出,崭露头角,先后在定陶陈集兴盛班、菏泽县小平调剧团演出。大小两个平调剧团合并后,在菏泽县大平调剧团担任主演。他皮肤黝黑,表演粗犷豪放,形态逼真;唱腔高亢、激昂、悠扬,朴实优美,悦耳动听;尤其是用假嗓倒吸气托出的呕腔,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冀鲁豫黄河两岸的农村,提起“黑牛”家喻户晓”“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到荷泽县赵楼公社劳动,此时他一边劳动,一边教学生演戏,为菏泽大乎调剧团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1970年他重返剧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东明县大平调剧团成立,他先后任业务副团长、团长。1985年他应邀率东明县大平调剧团晋京演出,受到马少波、乔羽等名家的接见,乔羽欣然为之题词:“玉润珠圆”,马少波观看他主演的《姐妹皇后》之后,作诗“庶嫡长幼唯贤能,叵测萧墙蛇蝎心。平高一声澄雾障,牡丹故里报新春。” 相赠。
  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主攻须生,文武兼备,反串丑行,先后主演了100多个主要剧目,如《百花亭》、《收姜维》、《困河东》、《反徐州》、《栖梧山》、《游四门》、《徐策跑城》、《晋阳关》、《白玉杯》、《收岑彭》、《姐妹皇后》等古代戏剧和(万福河畔的鼓声》、《春暖花开》、《于无声处》、《乡下女》、《万紫千红》等现代戏已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其中他主演的古代戏《栖梧山》、《收姜维》、《百花亭》先后荣获山东省地方戏曲汇演优秀演员奖和表演一等奖、山东省青年演员地方戏曲汇演表演一等奖,《百花亭》一剧还被山东著名导演尚之四执导,成为晋京汇报演出优秀剧目;《栖梧山》、《收姜维》、《游四门》、《百花亭》等剧的优秀唱段被上海音响公司、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录制成唱片、磁带、影碟,广泛传播流行,现代戏《万福河畔的鼓声》、《春暖花开》、《万紫千红》、《乡下女》分别在菏泽地区汇演、调演中荣获演员表演一等奖、优秀奖。郭盛高生前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马思奇
  马思奇,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马思奇,回族,1935年8月生,荷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东马垓村人。自幼学习古兰经,1957年被定陶县城关区王洪庙村清真寺聘为阿訇。“文化大革命”开始,回乡务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79年他被本村清真寺聘为阿訇。二十多年来,他经常利用“聚礼日”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广大穆民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劳俭朴,行善积德,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情与此同时,他身先士卒带头资助本村公益事业,村里筹资兴建清真寺,他率先捐助24800元;村里修街道,他捐款5000元;修桥涵,他又捐4000元。穆民马西亮身患重病,马思祥家产被盗,他都以慈善之心,慷慨解囊,伸出温暖之手热情相助。他还关心教育及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众多穆民的信赖和称颂,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马思奇现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员,山东省第五、六届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菏泽市第一届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牡丹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政协菏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振业
  王振业,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六至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振业(1919—1995),河南省长垣县人。新中国建立前,曾先后在开封、菏泽、定陶当学徒和采购员。1951年先任菏泽商菏石板厂经理,后任菏泽群力百货商店经理。1956年参加工作,任公私合营菏泽县百货商店副经理,1966年10月调至荷泽县酱菜厂工作。1980年3月调任菏泽县商业局综合公司副经理。1984年1月恢复干部身份。1986年6月当选菏泽市第五届工商联合会主委。退休后于1995年2月因病去世。
  王振业曾于1983年起连续三年被评选为市综合公司先进工作者,出席市商业系统先进表彰大会;1986年春出席菏泽市政协为四化建设服务表彰大会。
  王振业曾任菏泽县第四至八届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菏泽县第四届工商联副主委。白鲁民
  白鲁民,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白鲁民,1930年生,阳谷县人。1947年6月在寿张县工商局参加工作,次年调曹县税务局任会计股长,该股连续3年被专署、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1951年他调到菏泽专署税务局后,编写了教材,用两年时间对全区500多名税务干部进行了培训。1958年调到菏泽县财政局后,长期负责企业财务工作。他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积累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经常深人车间、班组、柜台,同职工交流思想,了解财务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财务工作的先进经验,促进了全县财务工作的开展。1989年,白鲁民调任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主任。为完成这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他经常主动找领导汇报,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努力为国为民理财、聚财。
  白鲁民曾担任政协财经工作组组长,他带领本组委员,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卢皖
  卢皖,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五至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常务委员。
  卢皖,1939年生,安徽省泗县人。1963年于安徽农学院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地区气象局,一直致力于农业气象科学研究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0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期间,对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及防御、麦棉两熟栽培气象条件及技术,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规律及预防,保护地栽培及环境调控技术,农业区域开发与治理等均有深人地研究。先后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2篇,其中有的被高校编为教材,有的被作为重要科技文献收藏。1995年在《中国农业气象》发表的《黄淮平原大豆品质气象条件研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科技信息》杂志转载,并向127个国家、18个地区的科学家推荐;他先后与别人合作岀版了《黄淮海农业气候资源与评价》、《小麦干热风》、《棉麦两熟栽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汇编》四部科技专著。他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委重大科研课题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气象科技扶贫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市(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8项,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气象系统和菏泽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气象系统和菏泽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任政协委员20年来,他积极参加政协各项活动,深人基层调研,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写出许多高质量的提案和调查报告,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和政协提案先进个人。
  刘炳忠
  刘炳忠,政协菏泽市(县)第五、六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
  刘炳忠(1923—2002),1923年7月生,菏泽市牡丹区北城办事处刘庄村人。因家庭生活所迫,高中肄业后在本县中学任教。1945年到流亡至安徽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交通处(厅)工作,先后任干事、视察主任。抗战胜利后,全权负责接收鲁西南汽车站网点,后任国民党济宁专署兖州办事处主任及代理专员等职。在国民党军队进驻济宁时,曾利用自己的身份,保护来不及撤退的中共妇女干部和机关家属,协助营救解放区行署参议员、知名教育家周协松先生,出面保护过中共济宁地下党联络站站长黄步宽先生。
  1947年2月,因厌恶国民党的政治腐败,他自动脱离在国民党政权中的职务。济宁解放后,1949年3月,济宁公安局对他审查,鉴于他在济宁任职期间倾向共产党的进步行为,政府给予宽待,定为无罪。1952年他到上海经营永德丰面粉店并任经理。1954年1月再因“济宁任职案”被上海市公安局错误逮捕,判刑10年。1963年刑满后,被强制安排在安徽就1975年12月,根据中央关于对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政人员安置的政策,他回到原籍被安置在菏泽县机械配件厂工作。1984年4月他加人“民革”,并任民革山东省直属菏泽支部委员,主持支部工作。
  1988年负责组建民革菏泽市筹委会,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驻会主持工作,为发展和壮大民革组织,健全和完善机关工作制度,提高民革成员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刘炳忠任政协委员期间,认真履行职能,参政议政,为发展地方经济、教育和公益事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以及文史资料的征编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
  1985年1月,他的错案得到平反纠正。1992年移居上海,2002年7月因病去世。
  刘淑静
  刘淑静,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刘淑静,女,1920年生,河北省大名县人。自幼信奉天主。1932年被其父送入大名县教会女子学校读书,1942年考入高中,因家庭贫困辍学。1944年7月入曹县“圣家会”。1948年秋曹县解放后,由教会保送上海震旦护上学校学习护理,两年半毕业,回曹县“圣家会” 修女院。
  不久到菏泽天主教堂医院做助产七。1957年发“大愿”成为修女。1960年3月,天主教堂医院与菏泽市人民医院合并,她到该院做护理、医疗工作。1988年退休后,一直坚持在医院门诊大厅做义务服务工作。她不图名利,不讲报酬,始终恪守“医院是病人之家,对病人如亲人”的信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跑前跑后,扶老携幼,几十年如一日;她收养弃婴,资助贫困学生,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事迹令人感动,被人们称作“活雷锋”。在牡丹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区政协发出“向刘淑静委员学习”的号召。她的感人事迹,《联合日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菏泽市、牡丹区电视台多次进行宣传报道。
  刘淑静连续30多年被评为菏泽市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 连续12年被医院授予“特别贡献奖”。2001年,牡丹区政协授予她“特别贡献奖”。
  李凡聪
  李凡聪,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凡聪,1928年4月生,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化学系,次年7月入台湾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0年,国民党在台湾 “大清洗”,被划为赤色分子,是年5月被迫从舟山返回大陆,在曹县任教。其半生坎坷,历经磨难,命运曲折。1973年回到家乡。
  1975年到沙土公社北沙窝,创建土洋结合的氮磷钾复合肥料厂。正是依靠这个小厂生产的肥料,使这几百年寸草不生的土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此举轰动全省,诸多报刊竞相报道他的事迹。随后,他又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和生物工程,选用优质大豆、小麦作原料,研究出多菌种发酵酿制的特鲜酱油(富含18种氨基酸和核甘酸助鲜成份,氨基酸总量达3.15%),经国家科委和国家商检局鉴定,已超过国际老牌瑞士 “美极”鲜酱油0.75%,超过日本“万字”牌酱油1.35%,《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称赞“沙土特鲜酱油超瑞士,小厂也能为国增光”。故李凡聪被誉为“中国酱油大王"。1988年他引资创建山东裕鲁实业集团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由29个公司组成,占地1.2平方公里的外向型企业;其中有与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和台湾合资的7家公司,开发出罐头、脱水蔬菜、速冻保鲜菜、调味品等十大系列产品;先后开发出66种新产品,创18种优质产品出口,荣获省、部级以上金、银、铜牌及其他荣誉奖118项;并通过以资源为基础、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带动战略,带动了沙土镇和周边她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商品经济转化,向创汇、高效方向跨越该企业于1994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100家最大食品制造业企业”和全国同行业“十强”之一,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独获全国“三龙奖”;李凡聪本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科技实业家”、“食品工业家”、“国家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凡聪曾任政协山东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县级菏泽市工商联合会会长。
  李华亮
  李华亮,政协荷泽县(市)第五至八届委员会菏务委员,副秘书长。
  李华亮,1935年8月出生,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柴庄村人。1953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菏泽县四区柴庄乡、吴胡同乡、吴店乡任财粮委员、团支部书记等职。195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菏泽县上游人民公社财政助理员。1959年任杜庄公社团委书记。1964年调任县委组织部组织员。次年调任杜庄区党委副书记,并兼任张家庙公社党委书记。1970年任李村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1974年调任杜庄公社党委副书记。1975年任高庄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后任党委书记。
  1982年调任菏泽县政协工作,先后任政协办公室主任、市政协副秘书长,1996年12月退休。李华亮曾任中国共产党菏泽县(市)第五、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菏泽市第九届人大代表。
  陈鑫元
  陈鑫元,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至九届委员会委员。
  陈鑫元,1934年11月生,上海市人。1958年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人民医院工作,历任内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兼医务科长,1973年从上海进修回院后展开内科心血管和心电图工作,成为该学科的带头人。1980年晋为主治医师。1984年任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期间他大胆改革,制定了“五定一奖”经济责任制,总结了该院发展的经验,先后在菏泽地区卫生系统和政协会议做典型发言,并多次被评为地、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3年升为主任医师。
  陈鑫元曾任中华医学会菏泽分会常务理事、菏泽地区内科分会委员、菏泽市(县级)医学会副理事长、《菏泽医学》编委,其学术论文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参编《内科急症诊治》一书。其事迹先后被《山东省高级医药卫生人物志》、《曹州智星》、《中国专家大辞典》第一卷等书典收录。
  陈鑫元为山东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张冬莲
  张冬莲,政协菏泽县(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
  张冬莲,女,1936年生,菏泽市人。1953年于菏泽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二完小任教,1956年人陕西渭南师专进修,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调回菏泽县二完小任教师,后任校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调任荷泽市实验小学校长。
  1996年退休。
  从教40多年来,她注重多渠道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教育,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此同时,她善于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努力致力于班级的科学管理,并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40余篇心得体会和论文。在二完小任校长期间,她曾被中共菏泽市委记大功一次,并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先进少儿工作者”、“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和“园丁奖”。在市实验小学任校长期间,于1988年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次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张冬莲曾任中共菏泽市委委员,先后当选为荷泽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郝继冉
  郝继冉,政协菏泽县(市)第五至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常务委员。
  郝继冉,1923年生,菏泽市广福北街人。唐山交大毕业后,曾在陕西省高级工业学校、省立大荔农业学校、河南省立南阳中学、南阳师范、湖北省立黄冈高级中学任教;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黄冈中学教导主任、菏泽一中数学教师、菏泽师专数学系主任兼高等代数教师等职。1982年于菏泽一中离休,为中学特级教师。
  郝继冉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认为,搞好教学工作,首先在钻研教材上狠下功夫。教学前把每本书精读数遍,掌握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结构的规律性以及知识由浅入深的方向路线,最终达到什么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做足“由厚到薄”的功夫;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如何学习得好,容易接受。不仅注意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下力气,对书中例题、习题的作用、目的要求逐个分析研究,不足的加上去,不必要的去掉,内容怎么扩充,哪是重点、难点、关键,每章在教材中的重要性,每节在一章中的作用,每堂课在全书、全章、全节中的作用都分析清楚,做足“由薄到厚”的功夫。并使二者完美结合,在教学时可以前后响应、左右联系、得心应手。其次注重培养、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善于结合实际,循循善诱,不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兴致高昂的状态中完成学习过程。郝继冉在政协委员任内,积极参政议政,曾就教育、城建、社会风气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尊重,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曹星如
  曹星如,政协菏泽县(市)第五至八届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曹星如,1926年8月生,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人。岀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1950年被菏泽县辛集区一家私人药店骋为“坐堂医生”,次年在菏泽县卫生院参加工作。1952年去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菏泽专署中医进修班教师。1957年始先后任菏泽县第五、七区卫生所所长。1960年调县人民医院工作,第二年到山东省中医学院函授学习,结业后调菏泽地区中医院工作,任内科主任。198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同年退休。1992年受聘为主任医师。曹星如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他注重中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临床医疗辨症施治,尤其在治疗内科杂症方面有独到之处,如对重症肝炎、肝昏迷、慢性胃炎等症的治疗,药理精深,遣方用药得当,效果极为显著;先后研制出大量验方,治愈无数患者,并培养出一批医疗人才,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曹星如曾任政协山东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黄保玉
  黄保玉,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黄保玉,回族,1919年出生,河北威县人。1950年在河北大名县东大清真寺完成学业后,举办了悬帐典礼。1955年被鄄城县军屯清真寺聘为阿訇。1960年受聘为菏泽西门里清真寺阿訇。“大跃进”时,他自学缝纫技术在清真寺组织创办了服装加工厂,为群众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他参加街道缝纫组任技师;后调至四办事处毛毡厂工作,历任业务员、厂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回到清真寺任阿訇,并兼任四办糕点厂厂长;1988年承包清真寺糕点厂,并将当年的一万元利润捐献于建设清真寺礼拜大殿。2002年卸任。
  近50年来,黄保玉在从事宗教活动中,努力学习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向广大穆民进行爱国、爱教、团结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为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动民族宗教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并坚持自食其力、以寺养寺的路子,使西关清真寺的规模逐渐扩大,教务日渐兴旺,民族经济得到发展,多次被评为 “先进政协委员”。卞光前
  卞光前,政协菏泽市第六至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卞光前,1932年8月生,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人。1949年1月考入省立菏泽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50年12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六十六军一九七师炮兵团指挥连见习报务员、学员兼排长、通讯排长等职。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转业到菏泽县人民银行工作。1975年9月调任县农林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12月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4月调任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曾参与组织菏泽市政协书画对外交流与联谊活动。1989年4月任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参与组织征编了《菏泽文史资料》第二、三辑。1992年8月离职。1996年退休。
  马家振
  马家振,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马家振,1946年1月生,荷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马庄村人。1970年参加工作,任荷泽县豫剧团编剧□1978年入上海戏曲学院戏文系深造,198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市)文化局工作,曾任创作室主任,现任艺术研究所所长。
  三十多年来,马家振先后创作发表电视剧、戏剧作品30余部,一其中,1982年创作的新编古装戏《牡丹案》、1989年创作的大型现代戏《乡下娘们儿》获山东省剧本创作奖;1991年创作的现代戏《张三李四》参加山东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奖、编剧奖,并在同年山东省剧协舞台剧本评奖中获剧本创作奖,在纪念建党70周年文艺创作征文评奖中获剧本奖,受到省委宣传部表彰,该剧还于1992年作为省优秀剧目进中南海演出,于1994年获全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1995年创作的现代戏《法魂》、《龙门渡口》和2001年创作的现代戏《村官》分别获山东省第二、三、四届“五个一工程”艺术精品奖。
  马家振于1991年荣获“山东省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十佳文艺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艺工作者”。
  马家振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王宗贤
  王宗贤,政协牡丹区(菏泽县、市)第五至十届委员会委员,第七、八、九届常务委员。
  王宗贤,1936年8月生,嘉祥县人。1959年8月于济宁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人民医院,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医疗和研究工作,曾任外科主任、副院长等职。198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为山东省医学会会员,菏泽地区(市)外科学会理事。王宗贤是菏泽市人民医院(今牡丹人民页院)外科创始人之一,先后引进数十种大型外科手术;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该科人员钻研业务,救死扶伤,连续8年被市卫生局和市人民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他本人多次参加省内外学术经验交流会,在省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肠系膜血管栓塞12例临床观察》在郑州学术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他多次被地、市(区)卫生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菏泽医专、卫生学校评为代教先进工作者,1994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称号,还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张新让
  张新让,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张新让,1943年8月生,菏泽市魁星楼南街人。1954年6月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学艺,历任演员、剧团练功队队长、业务团长、团长。主演多种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其中1978年在菏泽地区新创作现代戏会演中荣获演员奖。
  1992年张新让调任菏泽地区艺术学校副校长后,一面致力于理方戏曲的研究和发展,一面发挥自己的专长,登台献艺,并任导演,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会上演出的《光棍苦乐记》荣获演员一等奖和导演奖;198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剧艺术片《墙头记》,他成功地扮演主要角色(大乖);1986年在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演出月中,他主演的《汉阳案》获表演奖;1988年菏泽地区戏曲调演中,他主演的《风流父子》荣获优秀表演奖和导演奖;1989年第二届山东省艺术节上,他主演的《人情鬼债》荣获表演二等奖;1990年在菏泽地区首届戏曲艺术节上,他主演的《生儿容易养子难》荣获表演奖和导演奖;1992年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天下第团优秀剧目演出中荣获表演奖;1993年在山东省交通安全保险曲艺、小品文艺会演中荣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在菏泽地区地方戏新剧目展演中,他导演的《鸳鸯歌》获导演奖;1995年该剧参加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专业演出,荣获导演二等奖;1998年在菏泽地区戏曲调演中,他导演的《走岀大山》荣获导演奖,是年该剧参加山东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专业演岀,获导演二等奖,次年该剧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五个一”工程奖;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央和山东省电视台拍摄的《红盾》、《狗娃》、《送礼》、《真假记者》等电视剧、小品的演出。
  张新让曾任政协山东省第五至七届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菏泽地区儿童基金会理事,菏泽影视中专学校客座教授。
  周长训
  周长训,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常务委员,原市政协学习提案委员会主任。
  周长训,1942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教门庄村人。1960年8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五师三十四团三营八连任战士,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任炮兵三十四团三营部指挥排排长。1966年1月始先后任三营八连副指导员、指导员,1969年4月被炮兵第五师评为“模范指导员”。1970年4月任三营副营长,同年10月任该营教导员;任教导员时,所在营年年被评为先进营。1978年8月任炮兵三十四团副政委。
  1984年1月,周长训转业到菏泽市政协工作,先后任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宣传科科长;1989年4月任市政协学习提案委员会主任。次年任机关党支部书记。1999年8月退居二线。任市政协学习提案委员会主任期间,该委员会被政协菏泽地区工委评为先进工作单位,两次被菏泽市政府评为目标责任管理先进单位,6次被市政协评为先进委室;他本人曾三次被中共菏泽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7次被牡丹区(菏泽市)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工作者”和“先进政协委员”。
  周玉环
  周玉环,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至十届常务委员。
  周玉环,女,1940年4月生,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琵琶李村人。自幼酷爱文艺,16岁考取专业剧团,并开始在菏泽地区枣梆剧团登台演出。20多年间,她主攻青衣、老旦,曾塑造过《蝴蝶杯》中的“胡风莲”、《杨门女将》中的“余太君”、《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朝阳沟》中的“栓保娘”、《沙家浜》中的沙奶奶等栩栩如生的人物艺术形象。她以吐字清晰,行腔委婉自如,表演含蓄,独具风格,成为枣梆剧团六七十年代颇具影响的主要演员之一, 在山东菏泽、山西长治、河北邯郸等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她多次参加省、地级戏曲汇演和慰问性演出,曾5次获得优秀表演艺术奖,2次荣获表演奖,还多次组织、参加各种义演,六十年代在济南演出现代戏《牡丹向阳开》(扮赵妻)时,受到贺龙、罗瑞卿、陆定一、杨得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赞许。
  1981年9月,周玉环告别舞台生涯后,先后在菏泽地区戏曲训练班和地区艺术学校致力于戏曲教学工作,曾执教枣梆的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唱腔,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其所教学生多次荣获蓓蕾一等奖、二等奖。1996年退休后,担任民办曹州艺术学校校长,为社会培养了300多名艺术人才,多次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周玉环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
  赵继仲
  赵继仲,政协菏泽市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
  赵继仲(1930—1992),曾用名赵继忠,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赵楼村人。自幼酷爱雕塑艺术。1953年与着名面塑艺人李俊兴在菏泽创建画像合作社,1956年去济南创办面塑工艺社,曾为省和济南市举办的艺术展览会创作雕塑作品,还为人民大会堂雕塑“跃进马二1959年他作为山东省代表晋京参加全国美术参观团,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天安门观礼,同年由轻工部保送到中央工艺美院跟“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先生学习彩塑。1960年回济南工艺美术所,专业研究泥塑,先后为北京及省市各展览会塑造创作了“梁红玉”'“蒲松龄与聊斋”、“灵岩寺罗汉”、“雷锋”、“鲁迅”、“焦裕禄”、“白求恩在前线”、“济南战役组雕”等塑像,他还多次下乡为群众塑制毛泽东塑像。他的彩塑作品“鲁迅与祥林嫂”被鲁迅博物馆收藏。1974年调回菏泽地区筹建工艺美术总厂。
  1985年秋,赵继仲应邀为蒲松龄故居创作聊斋故事十组彩星30多个人物造形;第二年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政府特聘他从事泥塑《水浒》人物创作,他雕塑了水浒人物109人,在我国首次大规模完整地塑造出水浒英雄人物。他的泥塑精品“牡丹仙女 ——葛巾玉板”等,1989年底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佳品奖活动及名艺人作品展”,并作为精品到欧美巡展。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与创作,国内不少省博物馆、纪念馆及宗教场所和旅游胜地都有赵继仲的成功之作。《山东画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山东省电台、电视台对他的事迹和作品都曾作过专题报道。
  贾龙生
  贾龙生,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贾龙生(1915—2000),字卫国,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大屯村人。自幼聪慧好武,先拜韩文忠、宋玉绝、杨士文为师,后从教李福田、孔繁玺大师,素得真传,理法、武技日精,十八般兵器均可运用;尤善长枪,拳类更是岀类拔萃。1950年5月,他代表平原省参加在青海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获得拳、枪、刀、剑、棍五项套路比赛的甲等奖,在1953年全国大比武盛会上,他技压群雄,夺得散打、兵械两项冠军,名震武坛。青壮年时代,他先后代表省、地、县(市)参加省和全国比赛28次,荣获金牌8枚、银牌15枚,甲等奖7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术事业迅猛发展,他白手起家,办起了业余武术班。经过艰苦努力,1986年3月,他于贾其武、武宪厚等人创办起“曹州武术馆”。为使体育教育走向职业化,纳人社会化,他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学生编成一至八个年级,把武馆办成了学校,成为集文、武、体、艺于一体的综合武馆,向全国体育院校、运动队、武警总队和保安部门输送了大量人才。在每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和一些重大活动中,曹州武馆表演的节目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6年牡丹花会开幕式,年逾八旬的贾龙生登台献艺,其精湛的武艺受到原山东省省长李春亭的赞扬。
  贾龙生曾光荣地出席了“亚运会”和“国际首届武术运动会”,并为上述两会捐款2万元。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民体育积极分子”等多种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披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并载入《中国武术辞典》、《武术名人录》。
  桑圣耀
  桑圣耀,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桑圣耀(1926—1999),字焕文,曾用名桑林,菏泽市牡丹区东城办事处康庄村人。1949年5月考入华东大学并参加革命工作,后转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53年毕业后任《光明日报》编辑、记者。此间,他工作认真,奋发进取,曾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和评论文章200多篇。其中《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几个问题》、《听吴晗教授讲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百家争鸣在高等学校》、《如何培养高等学校教师》、《充分发挥高等农林学校的力量》、《怎样办好业余大学》、《在教授家里》、《春夜谈心》等文章,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专家教授的称赞。有的文章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有的被作为新闻佳作,由国家出版社编选出版,有的被译成外文。
  1961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桑圣耀被下放到菏泽,先后任鄄城二中、菏泽师专附中教导主任。他二十多年来勤奋教书,精心育人,积极为社会培育人才。1984年从教导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后,被推为菏泽市政协委员,这期间他积极参与政协文史资料的征编工作,先后撰写了数万字的文史稿件;担任责任编辑,审阅了百万余字的《菏泽文史资料》。同时他还为地方党史、史志和部门志担任主编或主笔,编写了大量资料。1989年离休,享受县级政治生活待遇。
  桑圣耀曾任中国记者协会会员,《菏泽师专学报》编委,(菏泽市教育志》主编,中共枣庄市委《煤城正气篇》副主编,《菏泽文史资料》责任编辑。曹连舫
  曹连舫,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曹连舫,1928年4月生,菏泽市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曹楼村人。肄业于上海师专,毕业于冀鲁豫革命干校。1949年4月参加工作,先石任平原省水利局、山东省农业厅水利局技术员。1953年调荷泽专署建设科,后调荷泽地区水利局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期间他跑遍了菏泽地区的许多地方,掌握了大量水利资料,被誉为菏泽的“活地图”。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撰写学术论文48篇,其中36篇先后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有9篇获中央、省、地级奖励,1988年离休后,他承担了《菏泽地区水利志》的编纂工作,并任主编。1994年刊印成书后,经山东省鉴定被评为二等优秀图书,他本人也被评为修志模范。
  曹连舫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山东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还多次被评为菏泽市先进政协委员。曹连舫曾任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黄瑛
  黄瑛,政协菏泽市第六届至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黄瑛,女,祖籍山东省夏津县,1940年3月生于济南市,1964年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至菏泽地区人民医院工作,历任内科医生。主治更师,1978年起任菏泽医专兼职讲师、教授,担任临床教学工作。1979年她领导该院建立了胃镜室、超声检查室,率先在荷泽地区开展内镜和超声检査。
  1984年任菏泽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内主持建立了卫生技术岗位责任制,改变了医院在计划经济状况下的管理体制。1987年升为副主任医师。1993年晋为主任医师1994年该院创三级乙医院,她主管建立健全了医院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2000年退休。
  在从事医疗工作40年的时间里,她救治了大量的病员,抢救了许多疑难垂危病人,并多次参加农村医疗队工作,为农民医病治病,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黄瑛为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菏泽地区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其间她积极领导区内专业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全地区消化病的诊治医术水平不断提高。她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多次岀任卫生技术职称评审专家组长,三次参加山东省高级职称评委,还多次参加荷泽地区拔尖人才评审工作。
  黄瑛曾任菏泽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共山东省第五、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董广计
  董广计,政协菏泽市第六至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董广计,1948年4月生,河南开封人。1967年于郑州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油泵油嘴厂工作,历任钳工、工艺技术员、工程师、髙级工程师。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科研工作。曾经三个月日夜拼搏完成了针伐磨削的半自动改造,使工效提升100%,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几经实验发明了“内孔无心麻削”新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几何精确度,被国内同行业认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他还在十多年精心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成型电火花座面加工新工艺,使本工序的成品率几乎达到100%,在工序中实现了免检。在该厂工作期间,完成技术改进45项,取得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1995年,他调任菏泽南华产业区华泽模具厂总工程师,指导参与了该厂的筹建工作,直至正常运行。之后,到北京奥柯玛计算机有限公司(与青岛奥钶玛公司合作)从事电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工作。他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机电知识,很快将自己的计算机改造为液体冷却散热电脑。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噪声从国际标准规定的55分贝下降到18分贝。为此他申请了7项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和1项PTC国际申请(国际局已完成国际检索,即将国际公告)。他发明的“风冷降噪”技术概念使国际计算机界产品噪声由国际标准的55分贝下降到30分贝。1984年董广计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年菏泽地区授予他“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8年,山东省科委、科协授予他“讲理想比贡献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他被评为菏泽地区首批科技拔尖人才。
  傅兴陆
  傅兴陆,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傅兴陆,1946年1月生,河南省信阳市人。1965年于安徽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在青海省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二团先后任生产参谋、计划统计干事、理论教员、中学教务主任等职。1981年调菏泽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任校长。在困难条件下,他带领全体教师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建起菏泽第一所职工业余学校。并在“青工补课”热潮中,针对职工“理解力强、记忆力差”的特点,不断探索职工教育规律,狠抓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文革”中荒废的一代人提供了一方学习的乐土。六年间,为地、市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万余名职工。1988年以后,在职工教育的“转轨变型”中,他精心组织,很抓了工会干部的岗位培训,利用三年时间,对地、市直293个基层工会的414名专职工会干部进行了《工会学》、《当代工运》、《经营管理概论》、《劳动法学》、《工会领导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六门课的系统培训,经全省统一考核,合格率达100%;同时还受地区工会的委托, 承担了全区县级以上工会主席和各县工会师资培训的任务。
  傅兴陆在任菏泽市职工业余学校校长期间,该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工会干部教育先进单位”;傅兴陆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会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和“全省优秀工会干部教育工作
  王殿铎
  王殿铎,政协(菏泽市)第七至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王殿铎,1921年2月生,曹县人。
  1949年于香港天主教圣多明我会神哲学院毕业后,同年11月人菲律宾马尼拉神哲学院进修;1950年3月被祝圣为神父,同年6月回国,后在曹县务农。
  1958年10月以“反革命罪”被错误逮捕,判处有期徒刑10年。“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落实。1986年12月,王殿铎到菏泽天主教堂服务。1996年12月,被祝圣为天主教荷泽教区主教1999年12月,当选为天主教荷泽教区爱国委员会副主任;次年3月,当选为天主教菏泽教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任内,他积极宣扬贯彻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爱国爱教,为提高广大信徒的素质, 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孙永平
  孙永平,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常务委员。
  孙永平,1937年生,定陶县人。出生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后拜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小古教授为师,随成其人室弟子,颇得真传。因勤于钻研,善采历代名家之氏,渐成独特艺术风格。工笔画以没骨为主,在清代居氏兄弟技法基础上求得新的发展。牡丹之乡的“牡丹”情结,使其尤爱画牡丹,从写生到工笔、写意、泼墨、泼彩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的写意,泼辣大胆,笔墨淋漓,气韵生动;他的工笔,构图多源写意,简而有神,细而不凡,变化多端,且书画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笔畅神怡,粗犷而不失法度,细微而显大度,法外传统出乎内心,信手拈来自显自然,画风独树一帜。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画展,1987年他的《国色天香》等3幅作品获全国银行系统书画展一等奖,是年《牡丹迎春》等8幅作品被亚运会收藏.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表;1988年至1989年多幅作品被国务院、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南海怀仁堂、文化部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单位收藏;1991年10月应邀到日本大阪、奈良、神户、长崎、京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1997年1月和10月先后在美国洛杉矶、西雅图举办个人画展,其中5幅作品被旧金山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并以杰出艺术家的身份取得在美国的居住权其传略被收入世界名人词典和中国名人词典。孙玉璞
  孙玉璞,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市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
  孙玉璞(1933—2002),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人。1954年8月于河南杞县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东明县从事教育工作。1957年8月曾在开封师专进修。1964年2月调任中共东明县委办公室秘书。1973年7月任东明县知青办主任。1975年8月调东明县农业局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1979年3月任中共东明县委纪委副书记。1981年6月调菏泽县林业局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1987年调菏泽市政协工作,1989年4月任市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1993年4月离职。
  孙玉璞于1963年被评为东明县教育系统“五好干部”。
  李芳清
  李芳清,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李芳清,1930年生,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人。出身面塑世家,自幼随长辈学艺。初期所捏面人线条粗犷,色调单纯,大红大绿,作为儿童玩具游乡串村销售。新中国成立后,随其伯父李俊兴(被称为“面人李”)创建荷泽面塑社,1956年转到济南,成立了济南面塑社。两年后被保送到中央美院深造,得到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大师的教诲,面塑技艺日趋高超,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人物作品血肉丰满,表情生动,做工细腻,装饰优美,眉目传神,栩栩如生,给观赏者以质感、动感、立体感和整体感。他捏塑的“王昭君”、《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达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从而使面塑成为高档工艺品,远销世界各地。1979年,他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82年5月,李芳清随山东省工艺美术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在总理府当众捏面塑“袋鼠”,受到众人称赞,第二天的《澳大利亚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其事迹和照片;1996年他随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代表团访问了瑞士和德国。
  李芳清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李树棠
  李树棠,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李树棠,女,1939年9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1958年参加工人作,曾在天津仁立毛呢厂、新疆伊犁毛纺织厂当工人。1975年调菏泽毛纺厂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厂、车间“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
  李树棠于1981年信奉耶稣,受洗成为一名基督教徒,1984年菏泽市基督教会成立,她被推选为筹备小组副组长,次年任菏泽市基督教“三自”爱委会副主任,1986年按立教会执事。其间就关于落实教会房产、解决基督教活动场所等问题,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1991年退休。1994年按立基督教长老。近十年来,她遵照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积极开展宗教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区 “爱国爱教先进个人”和先进政协委员。
  杨冠芬
  杨冠芬,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杨冠芬(1921—2000),女,字淑玉,号兰竹女史,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耿庄村人。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菏泽县五区、安兴、梁山县四区等完小任教,次年任梁山县人民政府司法科民事审判员。1952年任梁山县文化馆干事,第二年调菏泽专署机耕站工作。1955年调任菏泽百货公司营业员,期间多次被评为全省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1959年以后专业从事美术创作,先后从师陈克强、李眉川、于希宁、王小古先生,技艺日益精湛,她的速写组画《托儿所的一天》被省妇联授予一等奖;其创作涉及索描、速写、工笔、写意、书法诸多领域,且多有建树,尤擅长墨竹、墨兰,画风严谨,形神兼备,雅俗共赏; 笔法擅用中锋,清朗爽利,光明清澈,表现出刚毅正直的气质和豁达超逸的情怀著名画家孙琪峰称她“使久已失传的宋代楷竹重现光彩,并有创新”,著名画家王小古称她的画“直追文与可,不让管夫人”。杨冠芬生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有63幅先后参加了十几个国家的展览,并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收藏;有14幅作品参加了全国展出,70多幅作品参加了省级展出,18幅作品被国家岀版社、省级出版社或省级报刊登载,多次在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并受到方毅、谷牧、罗干等中央领导人多次接见,多幅作品被国务院收藏。
  杨冠芬于1986年2月离休后,被菏泽市曹州书画院聘为副院长。具经历和事迹先后被香港东方文化中心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人《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1993年她被授予“世界艺术书画名人”荣誉称号。
  杨冠芬曾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画院高级画师。
  陈东洲
  陈东洲,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东洲,1936年4月生,安徽省固镇县人1960年于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毕业后,历任菏泽专区林业局技术员,单县林业局技术员、单县国营大沙河林场技术员、单县林科所所长,1980年晋升为工程师,次年3月调任菏泽地区林业局林业站副站长,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4年9月任地区林科所所长,1999年退休。
  陈东洲长期从事林木良种选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选育出沙兰杨等13个优良品种,推广到全市及省内外各地,先后使菏泽地区杨树品种更新三次。主持开展了《培养一年生泡桐高杆壮苗试验研究》,使桐苗生产由过去的两年育成变为当年育成,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为发展曹州镜面柿这一名优品种,他主持开展“曹州镜面柿丰产栽培技术”开发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镜面柿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为镜面柿的发展提供了丰产样板和实用技术;先后取得科研成果8项,其中获部省级奖3项,市厅级奖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获市优秀论文一、二等奖5篇。同时荣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林学会优秀会员”和劲松奖章、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8次。
  陈东洲于1985年1月加人九三学社,1988年9月成立菏泽支社,他任主委,1996年12月连任支社主委。
  陈东洲曾任山东省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他提出“关于开发黄河故道,建立林果基地”的建议,被列为五项议案之一;并在涉及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法制、城建等多项领域提出80多件提案,多次被评为菏泽市(牡丹区)先进政协委员。
  张剑萍
  张剑萍,政协菏泽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张剑萍,1928年生,鄄城县人。1949年1月在本村小学任教,是年6月考入平原省干校,结业后参加土改工作。次年3月被分配到浚县任高小教师,7月调鄄城县文化馆工作o1953年6月调曹县文化馆工作,先后任副馆长、文化局副局长。1989年9月调任菏泽曹州书画院副院长、副研究员。1993年12月离休。
  张剑萍自少时就酷爱书法艺术,初学柳、赵,后以“二王”为宗,兼习历代诸家名帖。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工,尤以行草见长。80年代初,其作品先后参加晋冀鲁豫四省书法联展、黄河流域十省书法联展,1984年作品参加“中国书法艺术展览会”于西德、芬兰展出,1988年应邀两进中南海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藏书藏画作书多幅,1989年作品参加韩国主办的“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分别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91年初,他应日本多纪日中友好协会邀请,先后到神户、大阪、东京等地进行书法艺术交流。1999年在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中获特别金奖。
  其作品和传记先后人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作品集》、《当代书法家诗词墨迹选》、《当代书法家楹联墨迹选》、《岳飞纪念馆书画收藏作品选》、《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等典集,《大众日报》曾以“铁砚磨穿、标新立异”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朝花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个人书法作品集《古诗行草集粹》,2001年又出版了书法集《五体书前后赤壁赋》。
  张剑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联谊画院成员,日照书画院名誉院长,南京徐悲鸿画院艺术顾问,香港国际书画家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第五届文联委员,菏泽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赵运礼
  赵运礼,政协菏泽市第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原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赵运礼(1939—1997),菏泽市牡丹区黄集镇人。1961年7月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曾在解放军工程学院学习外语。196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9年起,先后任总参三部七局一处助理研究员、保证处二科副政治指导员、六处党委委员管理科书记、六局十处三科正团职副科长。在部队期间,曾多次被评为总参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先后4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还多次被评为“五好学员”和“学雷锋先进干部”,两次参加国庆观礼,并被推选为党代表,参加总参三部党代会。
  1985年他转业到菏泽市政协工作,历任联络科科长、市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96年6月离职,1997年3月,因公不幸逝世。王玉斗
  王玉斗,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
  王玉斗,1948年5月生,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南孟庄村人。1966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工作,任荷泽县人民委员会财政科办事员。1969年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师直属通讯营三连先后任战士、班长、党支部委员,其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973年2月复员到菏泽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政工组工作,1975年4月菏泽县革委会人事局恢复,任副局长1982年4月调任髙庄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管委会主任。1984年9月调任市西城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1986年10月调任中共菏泽市委企业政治部副部长。1988年6月调市政协工作,先任调研科科长,后任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1998年3月,在政协荷泽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秘书长。2002年1月届龄退养。
  王玉斗曾任政协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田素环
  田素环,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田素环,1939年5月出生,成武县人。1956年3月应征入伍,1964年8月入党。1978年由菏泽军分区卫生科副科长(正营级)转业到菏泽县城关卫生院(现牡丹区中心人民医院),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后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9年退休。其间,他带领全院职工拼搏进取,大胆改革。一是增购大量的仪器,使该院医疗设备在全区占领先地位。先后购置B超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等大型仪器几十部(套),同时把原来的内、妇两个科室增设到12个科室,使各科室医疗仪器配备齐全。二是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省立医院进行技术联合。省立医院的几个重要的大型科室,都有副主任或主任医师到该院门诊、手术;并在该院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省立医院和北京、上海等全国著名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该院医疗水平。三是争取资金,扩大规模,先后向省财政厅、国家卫生部争取资金600多万元,用于该院的基础建设,使占地面积由2.5亩扩展到18亩,建筑面积由200平方米增至9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由30万元增加到800多万元。在该院工作期间,田素环连续18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荷泽地、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授予“山东省红十字会先进会员”,1992年先后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进会员”(模范志愿工作者)和山东省卫生厅、省人事厅“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救灾防病先进工作者”。吴清海
  吴清海,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吴清海,1936年12月生,菏泽市人。1956年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市郊一区农技站工作。1958年8月调历城县农业局及机关生产办公室工作,次年他创造了黄瓜、西红柿、甜菜、芸豆秋季延迟栽培法。1962年12月调济南市东郊区蔬菜办工作,此间他先后创造瓜类、茄果类、豆类春季育大苗方法,春菜花留种法和西红柿、甜椒冬季长期贮存保鲜法。
  1975年吴清海调回荷泽,先后在县蔬菜公司、县(市)农业局工作。他潜心蔬菜研究,两年后使菏泽蔬菜逐步良种化,蔬菜育苗、冬季保护地生产方面均用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其中大白菜、甘蓝杂交制种是全国最早的几个试种点之一,使菏泽成为闻名全国的良种市场。七十年代初他育成的球圆型、黄皮园葱(F1)金皇后,经试种比美国进口品种“502”增产20%以上;八十年代初育成了不分杈、抗病、高产生长快的四特系大葱和杂交种中日巨葱;八十年代末,先后育成了反季节新品种越冬2号、21号甘蓝和杂交5号、6号越冬菜花,半成株在-10~ -12℃气温下,无需保护,能安全露地越冬,2-3月份上市,亩产5000kg左右,并于1989年创造了大白菜露越冬采种法。1990年他又创造出大葱一作三种留种法;九十年代初,育成抗热、抗病、早熟、丰产,真正超日本夏阳的夏白40大白菜。1992年4月退休后,他创办了菏泽市清海种业有限公司。
  40多年来,吴清海在从事蔬菜生产、科研、育种工作中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1978年被评为荷泽地区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荷泽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荣誉证书和奖章,1990年他的“大白菜杂交种繁育与推广”、“甘蓝杂交种繁育与推广”分获荷泽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被评为菏泽市科技拔尖人才并被菏泽蔬菜专家顾问团聘为顾问。
  郑关生
  郑关生,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郑关生,1939年3月生,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郑桥村人。1961年于菏泽一中高中毕业后,因病未能参加高考。回乡后刻苦自学,主攻新闻和文学创作。1962年开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诗歌作品,后被《大众日报》社、省电台吸收为通讯员。1965年参加工作。是年在省文联、作协组织下,他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赴京出席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朱德、周恩来、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4年他主持菏泽市广播电台的编采工作。在菏泽市电视台筹建时,他参与了编采、播音人员的选拔工作,并一直担任编采负责人。1993年破格晋升为主任编辑。2000年届龄退养后,参与了菏泽日报社《笔下春秋》、《昨日风云》、《岁月如歌》、《十年回眸》和市委宣传部的《菏泽文化大览》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十余年来,他编审电视新闻、专题节目1200余组,采写各类稿件700多件,撰写组编大型专题片30多部,先后有20多部获奖。其中1989年撰写的系列评论《说长道短话承包》,在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年度大评中获二等奖,后入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岀版的《中国80年代广播评论100篇》一书。
  郑关生于199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模范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菏泽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被评为菏泽市劳动模范”。
  彭杰
  彭杰,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常务委员。
  彭杰,1947年7月生,鄄城县闫什镇人。1968年应征人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保密员、副连长、连长。任班长、排长、连长时,他所在的班、排、连分别被团党委评为“四好班”、“四好排”、“四好连”,任连长时他所在的连还被团里确定为“先行连”,是重点培养的“硬骨头”连队。
  1979年,彭杰转业到菏泽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办事员、副股长、股长、副检察长、检察长。从事检察工作后,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曾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出席省检察系统“双先会”,1993年荣立二等功,受到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他在检察长任内,各项工作均走在菏泽地区先进行列,控告申诉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起诉、批捕等项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在省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历次公诉人评选活动中该院均有人胜出,该院每年都受到上级检察机关的记功奖励。
  1996年彭杰任中共菏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期间菏泽市于1998年被省委评为“综合治理模范市”。2001年3月他当选为牡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彭杰曾任菏泽市第十三、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丁新甫
  丁新甫,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丁新甫,1952年2月生,河南省淇县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习医,拟定“四年计划”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自学完成大专院校医学课程后,开始对白瘢风病机理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在多年潜心钻研及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四联”综合疗法,其医学论文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他研制的新药“祛癜精”、“祛癜丸”填补了医药空白。80年代初,他来到菏泽在东城办事处创办了痔痿诊所,经过近20年的拼搏,由痔瘘诊所、白癜风医院发展到今天的惠慈集团。在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又在武汉、无锡开设了分院,在北京燕郊开发区征地100余亩建起现代化的京都白癜风医院,他文明行医,合法经营,仅4年多时间就向国家交税191万元。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在荷泽一中设立了奖学金,还先后向希望工程、安徽灾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河南濮阳等地、中华慈善总会、武警官兵等捐款200多万元。他创办的医院被省、市和行业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当选为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牡丹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并被评为牡丹区劳动模范。
  丁新甫现任菏泽市白癜凤医院院长。惠慈集团总裁,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白癜风研治所所长。马宏川
  马宏川,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马宏川,1949年2月生,济南市人。1970年毕业后积极报名要求到菏泽工作,被分配到菏泽县城建局任宣传干部。其间,他业余向民间艺人学习并收集了鲁西南大量音乐资料和唢呐演奏技法,积极参加音乐创作,有20余件作品获奖。1973年他创作的吹打乐作品及演奏《又是一个丰收年》荣获山东省汇演一等奖。是年底,他被调到山东省京剧团“红云岗”剧组,任首席唢呐演奏员。1975年10月调回菏泽,任县工人文化宫主任,1979年创作的《五谷丰登》,获全省一等奖。1984年调任市总工会工作,先后任宣传、组织部部长。1991年2月,调回市工人文化宫任主任,他与校长带领20余名职工建起“文革”后的新“工人文化宫”,本着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依靠群众组建了艺术、乒乓球、篮球、象棋、斗鸡、斗羊等协会,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他聘请专家、学者为职工讲授音乐、美术、摄影、文学创作、服装裁剪、设计等技能,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使该校成为功能齐全的职工业余文化学习、活动场所,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该单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的表彰,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1994年春,他组建“山东建设者之歌”荷泽代表队。之后,又组建全省参加全国“建设者之歌”山东代表队,取得全国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1995年他根据国内外急需民族乐器演奏人才的状况,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创建了培养民乐人才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任校长。他遵循“继承发展,德艺双全”的办学宗旨,为专业艺术团体、大型企业、高等艺术院校等单位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曾荣获全国青少年民族乐队比赛金奖,被专家誉为“华乐摇篮”、“中国民乐第一校”。
  1996年5月调任菏泽市工商联副主委。2002年离职。
  马宏川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王瑞生
  王瑞生,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王瑞生,1942年9月生,曹县人。1965年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人民医院工作,先后任内科主任、副院长,199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他长期从事临床医务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除擅长血液病诊治外,还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并在科室建设、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培养青年医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他带领科研人员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临时起搏和永久起搏器的安装”等技术的研究,填补了全区空白。他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曾先后在全国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几种具有色素沉着的综合证》一文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摘录刊出,并获当年医学类论文二等奖。其主编的《心血管急症救护》一书已出版发行。
  王瑞生为全区内科学术带头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县、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1年他被授予菏泽地区“优秀医务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菏泽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科苑群英》、《齐鲁智星》、《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报刊曾多次报道他的事迹。
  王端生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菏泽市心血管学会常务理事。
  邓垣
  邓垣,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邓垣,1943年11月生,菏泽市城内人。1961年参加工作,1966年任菏泽县针织厂基建科长。1980年任荷泽服装公司经理□1985年任荷泽桑盾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晋升为高级经济师。任职期间该集团公司在1990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被国家统计局评选为“中国行业一百强”,1993年被省经委批准纳入山东省44家重点企业集团。邓垣本人连续10年被山东省轻工系统授予“优秀厂长经理”,连续5年被菏泽地区经委和技术改造办公室评选为“全区八五改造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年荣获菏泽地区经委“功勋企业家”称号,还于1988年被菏泽地区经委评为“企业先进管理工作者”,1990年被菏泽地区二轻局评选为“优秀厂长经理”、被山东省轻工总会授于“劳动模范”,1991年被省轻工总会授予“优秀经营管理者”,并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93年被轻工部、人事部授予“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1994年荣获菏泽地区二轻系统 “明星经理”,并于1995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任桑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冯占魁
  冯占魁,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一员会委员。
  冯占魁,笔名苦墨。1954年生,菏泽市城内人。1975年应征入伍,曾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1978年转业到菏泽地区外贸局工作,后任外贸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此间,他所参与创作的干鲜花系列,获美国彼兹堡第八届国际博览会银奖;他本人所创的曹州丝绸扎染艺术品,在中央电视台作为国际交流节目在国内外播出,并摄入齐鲁一绝专题。之后他潜心研究国画创作,他创作的国画作品1992年由山东省美协和中央美院在北京中国当代美术馆展出,1997年在深圳市博物馆、1998年由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在深圳书城展出。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深造后,2001年他赴深圳创办“深圳市鲁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2年深圳美协和深圳大学在深圳大学为其举办了大型展览,并出版了大型个人画册。此外,1997年山东省美协、山东省政协、深圳市政协为其举办了“迎九七冯占魁大型国画展”,他还应邀参加了香港大公报创刊一百周年庆典活动和一系列交流活动,参与组织了山东省政府在深圳举办的招商会和书画交流活动。他的国画作品曾荣获文化部主办的“迎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展佳作奖”和“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入选“伟大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中国美协主办的“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二00二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冯占魁曾任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提出许多提案,如“关于扩大菏泽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尽快在菏泽设立一所髙等本科院校”等提案,都得到重视和采纳。尤其是他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制定实行单位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提案,对从源头遏止腐败现象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着重要意义。
  刘心亮
  刘心亮,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八至十届委员会委员。
  刘心亮,1943年12月生,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前长屯村人。1960年于荷泽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荷泽市人民医院骨伤科工作。1963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曾连续5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五次受连、营嘉奖。1969年退伍回荷泽县人民医院工作,历任骨伤科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职。1983年菏泽市中医院成立,调该院工作,历任骨伤科主任、医务科长、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等职。其间,于199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菏泽地区评为“全区医德医风建设文明标兵”,1999年被荷泽地区评为“全区优质服务百颗星先进个人”,还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事迹曾多次被《联合日报》、《菏泽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并被收入《全国高级医师咨询辞典》、《中国髙级医师传略》、《齐鲁名医》等书典。
  近年来,刘心亮先后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桃、红、五加皮汤蒸洗治疗关节骨折后遗症》、《下颌关节脱位口外复位法》、《颈椎病的牵引与手法推拿》和《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斜颈》等,分别被《中国骨伤》、《中华医道骨伤专辑》、《临床验录》录用,并有4篇论文获菏泽地区科委二、三等奖。
  刘心亮现任牡丹区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为中国中陕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手法学会会员,山东省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菏泽市、牡丹区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副秘书长,牡丹区科技协会委员。
  朱振华
  朱振华,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朱振华,1942年9月生,江苏省沛县人。1968年2月于清华大学土建系民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敦化县林业局任技术员。1980年调任山东省菏泽地区建筑设计室工程师,后任该室主任。1987年5月任菏泽地区建筑设计院院长。1988年6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6年7月被国家考核认定为全国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2000年6月任助理调研员。2002年10月退休。朱振华长期从事建筑和结构设计工作,20多年来,先后完成了办公、住宅、旅馆、博览、文教、卫生、商业、交通、车间、厂房等各种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320余项,指导和审核其他设计工程800余项,并多次在荷泽地、市举办的培训班上讲课,为荷泽培养了大量建筑技术人才。1978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业学大庆积极分子”;在1987年山东省甲、乙级设计院院长关于“全面质量管理汇报演讲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同年他主持设计的《菏泽师专文科教学楼》在全省质量评比中获第四名;1989年设计的《菏泽涤纶厂1号住宅楼》被评为“山东省一百栋新一代住宅”;还获得3项荷泽地区优秀设计二等奖,多次荣获菏泽地区方案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他主持的《菏泽地区烈度区划》科研项目获山东省地震局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在《山东勘察设计》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均获荷泽地区优秀论文三等奖。还于1996年、1997年两次参加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阅卷工作。
  朱振华曾任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山东省土木学会钢筋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优秀建筑设计评委会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建委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山东省城市、农村住宅方案设计竞赛评委,菏泽地区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荷泽地区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菏泽地区规划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菏泽地区及建委系统中级职称评委,菏泽地区乡镇企业中级职称评委、副主任。
  朱振华为山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任殿礼
  任殿礼,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
  任殿礼,1949年12月生,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西任寨村人。1968年应征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于河北医学院毕业,1989年转业到菏泽市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90年任副院长,主抓业务,带动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8项,承担省、地、市(区)科研项目48项。他先后发表论文7篇,其中《丙型肝炎医院性感染及控制输血后传播措施的研究》获省科委三等奖,《床边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的研究》获地区科技一等奖,《脑血管畸形经颅彩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地区科技荣誉奖;另获地区科技三等奖6项,地区星火三等奖一项,区(市)科技二等奖二项。参编《心脑血管急症救护》一书,并任《著述急性中毒荟萃》一书编委。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0年升为主任医师。
  任殿礼在部队期间曾荣获三等功二次,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于1992年被评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先进个人”,2000年被山东省政协残疾协调委员会授予“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先进政协委员。
  任殿礼现任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副院长,为中华医学会菏泽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菏泽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孙宪明
  孙宪明,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孙宪明,1936年生,原聊城市于集乡孙堂村人。年少时任本村儿童团长。1951年参加工作,任郓城县酒厂统计。1954年调到菏泽专署工业局,先后任生产技术科科员、副科长,曾被评为荷泽专署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模范团员”。,1958年菏泽地区合并于济宁,工业企业下放到菏泽县,他担任菏泽县工业局生产技术科科长。次年底调任菏泽县城市建设局副局长。
  1962年任菏泽市煤建公司经理。1964年调任县黄牛繁殖场场长,任职期间该单位被列为“全省鲁西黄牛重点繁育单位”。1974年调任县奶牛场场长,任内该单位被评为菏泽工业系统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菏泽县“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委表彰和奖励。1978年任县工业局副局长。次年调回荷泽县城市建设局任副局长,县改市后任菏泽市城市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期间该局荣获菏泽地区“绿化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单位”称号,菏泽市获得“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称号。1991年7月调任市政协副秘书长,期间连续3年被评为菏泽市先进工作1996年6月离职,1999年12月退休。
  沙德廷
  沙德廷,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原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沙德廷,回族,定陶县陈集镇中沙海村人,1949年1月出生。1971年高中毕业并参加工作,先后任定陶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打字员、定陶县政府办公室秘书,1975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调任中共定陶县杜堂公社委员会组织委员。1983年11月调菏泽市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历任市政协调研科办事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主任。2002年11月离职退养后,主持本志编写工作。
  长期主持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曾主持编辑出版《菏泽文史资料》第一、二辑;主编《菏泽文史资料》第三、四、五辑和《菏泽乡人萍踪》、《风雨同舟四十年》、《今日庆还珠——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作品选》、《献芹与策问》、《菏泽乡人萍踪续一》、《桑圣耀纪念文集》等十余本二百余万字的资料。其中,主编的《菏泽乡人萍踪》、《今日庆还珠一一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作品选》和《菏泽乡人萍踪续一》获山东省政协优秀文史书刊二等奖主持政协文史工作期间,菏泽市政协曾两次被评为全省文史工作先进单位。
  1995年,他被聘为旅台菏泽同乡会菏泽办事处主任。在市委、市政府和政协的关怀与支持下,他先后八年负责接待旅台菏泽同乡会探亲团,同时,策划并主持了“高秉涵奖学金”、“刘泽民奖学金”、“田瑞卿奖学金”的设立与实施,靳鹤声、高秉涵等旅台菏泽同乡捐资助学、修路等事宜。策划主持了《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牡丹之乡 ——菏泽书画作品泸州展》、《海峡两岸书画作品菏泽展》、《中国菏泽——美国华盛顿州书画摄影作品联展》等展览的举办。
  1984年,被中共菏泽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干部。1991年以来,先后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连续11年被市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工作者,连续8年被评为国家优秀公务员;1992年被评为菏泽地区政协系统先进工作者;连续3次被山东省政协授予优秀文史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区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李克同
  李克同,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原市政协机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
  李克同,回族,1940年农历十月初三生,菏泽市西门里人1958年1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O三九二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职务;任战士期间,每年均被评为“五好战士”,任班长时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3月转业到菏泽县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先后担任门市主任、人秘股长、工会主席、副经理等职。1984年6月调人市政协工作,先后任市政协联络科办事员、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96年6月离职退养,2000年退休。
  杨菁
  杨菁,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菁,女,1966年4月生,贵州省都匀市人。1983年在荷泽拖拉机厂参加工作。1987年调菏泽市侨联工作,先任办事员,后任副主席,期间先后七次被评为菏泽市“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荷泽市侨联、人事局评为“侨联先进工作者”,并于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任牡丹区外事、侨务、旅游局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局长。
  杨菁为山东省侨联委员。杨隆山
  杨隆山,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市政协副秘书长。
  杨隆山,1945年3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人。1965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五八八团二连任战士、连部文书、班长。1968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次年底任二连排长。1970年8月调任一机连司务长,第二年10月任一机连副政治指导员。1974年至1977年曾在北京军区监护林彪集团主要骨干监管队任干事。1978年5月调任团政治处书记。在部队期间,任战士和班长时,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任干部时,曾两次受团嘉奖。
  1981年11月,杨隆山转业到菏泽县政协工作,历任县(市)政协办公室办事员、副主任、市政协副秘书长;1982年任县政协机关党支部委员,1990年任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999年8月离职退养。在政协工作期间,于1986年、1990年两次被评为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始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作者”(其中1992、1993年受记功奖励)和“先进政协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菏泽地区政协系统“先进工作者”,2000年、2001年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苏传金,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苏传金,1944年生,济南市人。1964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驾驶、会计、统计、调度多种工作,历任菏泽地区汽车运输公司运行队长、站务站长、行政副站长,地区交通集团总经理助理、荷泽汽车站站长,山东省交通宾馆总经理、总支书记、管理顾问等职。
  在担任菏泽汽车总站站长的十多年间,他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理念,实施“集约化经营、程序化服务”的管理模式,使该站挤身于全国先进行列,连续12年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并荣获国家、省、部级授予的奖励40种,82块金牌,176件奖章、奖杯、奖状,298面锦旗、牌匾,在全国全省多项评优竞赛活动中创下34个第一,各项管理指标全部为国家一级标准,为旅客提供精品服务1亿多人次。他个人先后获得荷泽地区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企业管理者”,山东省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企业管理先进工作者”,“东省优秀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原地区“优秀企业家” 和“创业英才”奖章,淮海经济区“明星企业家”,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和奖励。1997年他被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为研究员。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并出版发行了《奋斗者的足迹》一书;他的创业经历和事迹先后载入《中国百业领导英才》、《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企业家大辞典》、《山东省劳动模范名录》、《山东省政协委员名录》、《中华名人》、《齐鲁英才》等典籍。
  苏传金曾任政协山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总工会十大代表,为高级经济师。
  何西良
  何西良,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何西良,1963年11月生,荷泽市牡丹区人。1980年参加工作任荷泽县大平调剧团演员,现任该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长期以来,刻苦练功,顽强拼搏,多次获得菏泽地区戏曲会演表演一等奖、山东省地方戏曲中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剧目表演一等奖。1992年他主演的大型现代戏《张三李四》,参加了山东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作为省优秀剧目晋京并进中南海演岀,受到彭佩云、段君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时隔一年,该剧再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剧目,并荣获全国第二届人口文化“飞龙杯”大赛二等奖第一名;与此同时,他主演的大型现代戏《柴学迸》参加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被拍成戏曲电视片在多家电视台播放。
  1996年,何西良主演的大型现代戏《法魂》参加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演出,被评为全省“五个一工程”艺术精品,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奖励;同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他的《收姜维》选场,在《名人名段欣赏》栏目中播出山东电视台《文化传真》对他刻苦练功、不懈追求艺术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00年2月,他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朱镕基、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何西良为菏泽市人大代表,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表演艺术家协会会员。
  张建新
  张建新,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建新,1959年9月生,单县城关镇人。1980年于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单县美术总厂任设计员。次年考人泰安师专艺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市二十二中任教。1985年调入菏泽市规划设计院任工程师。1989年调任菏泽市城建局管理科副科长。1992年任菏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建科科长、建委副主任,同年晋升为高级美术师。1997年底任菏泽市政府副市长,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全省卫生管理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1年1月菏泽地区撤地设市后,张建新调任荷泽市人防办公室副主任。同时在政协菏泽市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
  张建新曾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撰著的《城市美学录》、《国花牡丹图案集》分别由中国华岭出版社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两次在全国性展览会上获景点设计一等奖。张振和
  张振和,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振和,1944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人。1970年8月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济南军区六O九四部队锻炼。1972年1月被分配到菏泽县七中任高中语文教师。197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调到县文化局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岀版了专著《鲁西南史话》、连环画脚本《雾都报童》(均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参加菏泽地区第一本革命回忆录一《鲁西南烽火》一书的编写,并在《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作品。1980年调入菏泽地区出版局(后改为山东省出版总社菏泽分社),历任编务科副科长、副局长、副社长兼总编辑,领导编辑岀版100余种图书,创办了文学期刊《小作家》;其间他潜心研究,辛勤笔耕,先后写作岀版了《古今三十名人传》、《曹州历代诗词选注》、《历史大观园》,与人合作编写出版了《山东名胜风景词典》、《中国历代散文大观》、《中华古典诗词大词典》、《中国古代文章学习词典》等著作。其中1980年他主笔的12万字大型通讯——《贫困地区的翻身之路》及专著《生产责任制后的农村工作》被中宣部列为“培训基层干部的学习材料”,1986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出版工作者,1987年晋升副高职称。1989年被评为首批荷泽地区科技拔尖人才,1992年晋升为高级编辑。1990年,张振和奉命筹建菏泽日报社,次年4月被任命为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他带领报社人员艰苦创业,髙点起步,争创一流,由周二小报三年上日报,四年出对开大报、彩报,发行量由1万份上升到8万份,从租赁几间房子起步,创建成一个办公自动化、印刷发行现代化的报社,在地方财政总拨款不到280万元的条件下,创下了5000多万元的资产,并于2000年又创办了一份《牡丹晚报》。菏泽日报社历年受到地、市委表彰,并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199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报纸;1996年获全省地市党报编校质量第一名;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报纸”;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进入全国百佳报社行列,并获全省精品工程奖;2001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协举办的改革开放以来报社改革创新班次评选活动中,菏泽日报社荣获“全国报业创新奖”,并被中国报业协会树为全国报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张振和也历年被评为菏泽地区(市)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新闻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全国报业管理先进工作者,2001年他荣获山东省最高新闻奖“泰山新闻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奖励一级工资,享受省劳模待遇。在全国300余家报社参加的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副会长。2001年11月离职。
  张振和现任菏泽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菏泽散文学会会长。周庆林
  周庆林,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原市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
  周庆林,1945年生,菏泽市水洼南街人1964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兵团农八师总场参加工作,1970年调农九师168团,历任战士、班长、连文化教员、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其间于1979年创作的小歌剧《生命泉》在塔城地区文艺会演中获荣誉奖,长诗《塔尔巴哈台母亲》被收入自治区成立30周年文集《边陲新篇》,连续8年被评为兵团优秀通讯员。1980年调回荷泽工作,先后任荷泽县引黄灌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制修厂厂长。
  1985年2月,调菏泽市政协工作,历任办公室秘书、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期间多次主持举办书画展、策划大型文艺演岀、开展捐资助教活动,并与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文艺界人士进行了联谊交流活动;还于1995年在中原孔子学会召开的“孔子思想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五冉传略》论文;1996年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嘱托,编辑岀版《何思源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实》一书;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孔教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题为《儒商与儒商时代》的发言,并入选该会《论文集》。
  1999年8月,周庆林离职退养。郜效珠
  郜效珠,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郜效珠,牡丹区皇镇乡皇镇集村人,1938年12月生。1954年在菏泽二中初中部就读时,就在《新观察》、《大众日报》发表散文和诗歌。1956年考入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分析化学专业学习。第二年“反右”时,因两首诗作被错划为“右派”。从此20多年时间,历尽坎坷,曾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劳动教养,也曾当“盲流”下关外在齐齐哈尔火葬场工作,但更多的时间是挖河打堤、种庄稼、挨批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效珠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纠正,彼安排在菏泽县文化馆,从事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其间他的多篇曲艺作品参加菏泽地区和全省会演,并在省级刊物发表。调任市(县)文化局创作组组长后,先后发表多篇短篇小说。此间,他负责编辑的《民间文学三大集成》被国家评为优秀卷,负责编辑的《文化艺术志》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989年郜效珠调菏泽市土地管理局从事新闻报道和土地法规的宣传工作,每年在《中国土地报》发表文章50篇以上。1995年被国家土地管理局授予“土地管理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大众日报》优秀通讯员。
  1996年部效珠内部退养,2000年退休后一直在《菏泽日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他的多篇通讯、消息获省、市奖励。其中通讯《五十二年重相会,游子倍感故人亲》荣获第七届山东省对外传播文稿二等奖。他还积极参与文史资料的征集和编辑工作,连年被评为区政协先进委员。郜效珠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梁兆存
  梁兆存,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梁兆存,字恒森,号池砚斋主,专职画家。1943年11月生,梁山县小路口村人。1964年应征入伍,在部队从事宣传和美术创作工作。转业后,在菏泽地区文联工作,为菏泽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从艺40余年来,梁兆存主攻国画、版画、连环画创作,对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及书法、篆刻均有建树。早在七十年代,其作品就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在治学方面,他既重视传统,又强调现代意识,坚持涵浸古今中外文化,广览博采,厚积薄发,立足于大胆创新,以饱学多识和丰厚积累形成多方位的创作思路,注重既不重复前人、也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表现手法,作品重意蕴,重气韵,尤重气概。其先后有600件作品分别被国家及省级报刊、杂志及大型画册、画集岀版发表;其中几十件入选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全国性一等奖1次,铜奖3次,佳作奖3次;省级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有10余件作品被中南海、全国人大、中国奥申委、文化部等国家有关单位收藏;还有数十件作品被推荐赴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交流展岀。他笔下的牡丹尤为引人注目。凭借他对牡丹深厚研究和牡丹的灵性,神会于心,超然于物,巧夺天工,不但展现出牡丹的富贵天姿和傲然风骨,给人一种超然脱俗之感。其抗鼎之作《牡丹仙子游春图》1993年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富贵昌兴图》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倾国》1995年人选全国牡丹竞选国花大展。其作品和艺术传略被收录多种艺术辞书。
  梁兆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画院高级画师,中国历史博物馆艺委会顾问,中原书画院高级艺术顾问,牡丹区政协书画联谊会副会长。
  晁中胜
  晁中胜,政协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晁中胜,1941年12月生,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人。1962年8月于菏泽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省渠淀湖农场工作,后在临胸县柳山公社农技站、县农业局、县科委做农业科技推广和研究工作。1978年调菏泽地区农科所,三年后调到地区农业局工作,历任农技站副站长、环保站站民、农技站站长等职。
  1987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1993年被评为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同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7年任地区农业局商业局农艺师。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80年代,为了解决全区大面积棉茬麦产量低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四补一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全区乃至全省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曾被全省作为小麦高产配套措施全面推广;90年代,他带领农技人员深人调查研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科技知识,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促进了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他还主持了省、地多项研究和开发课题,其中《小麦雨后青枯逼热原因及防御措施研究》、《菏泽地区吨粮田科技开发》课题较好地解决了亩产吨粮的技术问题,开创了全区吨粮田建设的先河;《菏泽地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全面分析了全区的自然资源,规划了全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蓝图。
  多年以来,他获得省、地及有关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星火计划三等奖1项,省农委、农业厅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菏泽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论文奖2篇,地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还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农村科学普及先进工作者”和省八厅局颁发的“全省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晁中胜为九三学社社员,并任九三学社菏泽市支社名誉主委。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负责人,他积极参政议政,为菏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献策。在全国和省人代会上他提出的“关于尽快开发巨野煤田”的建议案,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尽早立项建设济菏、菏郑高速公路”和“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的力度和抓好黄河滩区扶贫”等建议案都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已被采纳和落实。韩中光
  韩中光,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
  韩中光,高山族,1955年2月生,台湾嘉义人。1971年5月去新疆阿可苏县魏东公社接受教育,次年5月到曹县闫店楼公社医院工作,1975年8月到新疆伊犁气象学校学习,两年后被分配到西藏气象局工作,1981年7月调到菏泽气象局工作。1985年8月入武汉中南民族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菏泽地区行署外事侨务办公室工作,后任荷泽外事与侨务办公室科长。期间于1992年创建菏泽中国旅行社,并任董事长、总经理(兼),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情况下,经过十年的努力,菏泽中国旅行社迅速发展成拥有上百万资产、多个部门、多种业务,全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韩中光于1988年3月加入“民革”,后任民革菏泽市(牡丹区)副主委,多次被评为市民革“模范党员”,市(区)“先进政协委员”,1995年至199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997年被评为菏泽地区“侨务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年、2000年、2001年先后三次被评为山东省“台联、台属联谊会模范个人”。2002年1月当选为民革荷泽市委主委(兼)。
  韩中光为民革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台联常务理事,菏泽市政协常务委员,菏泽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2002年6月,被推选为民革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蒋桂金
  蒋桂金,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
  蒋桂金,女,1946年生,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蒋楼村人。1963年于菏泽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市小留医院工作,1975年任副院长。次年任小留公社计划生育助理员、后任妇联主任、党委委员。1983年调任荷泽市(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兼任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2002年退休。
  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任职的十多年间,她先后分管科技、统计、宣传、财会、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等多项工作,成绩显著。在全区第一个建立了育龄妇女档案,第一个在服务站对二胎进行监控;负责在丹阳办事处搞计划生育工作宣传试点,使该办事处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蒋桂金于1981年、1982年连续两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授予“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先进个人",1993年被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被菏泽市委、市政府记功一次,1993年至1995年被菏泽地区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被菏泽地委、行署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从1993年起连续7年荣获“菏泽市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0年被授予“山东省计生协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还连续6次被评为菏泽市(牡丹区)政协先进政协委员。王东刚
  王东刚,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东刚,1961年生,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菏泽市(县)园林处、城建局、建委工作,历任市园林处主任、市城建局科长、市建委科长等职务。1993年任菏泽市园林处书记、主任后,大胆实行轮岗、举办“三产”、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提出了“绿化建设上档次、绿化管理上水平”的口号,团结带领全体职工,负重奋进,艰难创业,使园林处逐步走向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城市每年都有新景点建成,绿化指标连年得到提高。尤其是近两年,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相继完成中华路、花园路绿地的改造,建成青啤广场、滨河绿地、顺河路绿地、蒋震植物园、双河立交桥等一批精品绿地,城市绿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城市绿化面积已达1040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177.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3平方米。菏泽市被山东省建设厅授予“八五”城市绿化达标城市;王东刚也相继荣获“山东省绿化奖章”、“全区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十佳城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8年晋升为髙级工程师,他积极引导花农和花卉爱好者进行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使全市花卉产业不断发展,“牡丹冬季开花”、“高杆女贞嫁接丁香”等科研成果和技术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进步奖”和“菏泽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王东刚曾任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韦立根
  韦立根,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韦立根,1970年3月生,梁山县人。1995年于山东省天主教圣神修院毕业后,次年到北京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进修,1996年12月被祝圣为神父,1997年到菏泽市天主教堂传教。期间,他一方面坚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加强对信徒进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2000年3月当选为天主教菏泽教区民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为菏泽教区教务活动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月亭
  刘月亭,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月亭,1944年3月生,定陶县陈集镇刘庄村人。1968年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地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曾任该中心电子所所长。1993年晋升为髙级工程师。1998年被推选为政协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刘月亭热心政协工作,积极参政议政。每次政协会议召开之前,他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便向有关部门提出有价值的提案和建议。在省政协全会上,他提出18件有关加速菏泽经济发展的提案,被省政协誉为“提案状元”。他在牡丹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岀的《关于改建牡丹区第一小学》的提案,得到市、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促成牡丹区第一小学教学楼的峻工使用。
  刘月亭善于词作和绘画。他撰写的歌词《天下第一香》,经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并录成《菏泽牡丹》光盘发行;其中诗句“牡丹千顷浪,夭下第一香”由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书写镌碑立于曹州牡丹园和上海长风公园内。他撰写的怀念邓小平迎接香港回归的歌词《心愿》,由上海电视台制成音乐电视,先后在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2001年,刘月亭的绘画牡丹作品参加了山东省举办的“迎七一”书画展,被聘为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画师。刘月亭现为政协菏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溥杰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菏泽市牡丹联谊会会长。
  朱启建
  朱启建,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朱启建,1964年生,单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在菏泽地区财政局先后任企业科办事员、科员,预算科副主任科员、副科长。198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6月任预算科副科长兼税政科科长。1997年1月任预算科科长。
  1993年以来,朱启建连年被地区财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并先后被菏泽行署办公室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山东省财政厅评为“决算先进工作者”,被菏泽地委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获得“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工作者”;在扶贫工作中被山东省政府记三等功一次,还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朱翠敏
  朱翠敏,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朱翠敏,女,1954年12月生,菏泽市北城段海人。1976年9月参加工作,先在菏泽市城关镇任计生文书,后调东城办事处,历任计生文书、计生助理员、纪检干事、党委宣传委员兼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在东城任职时曾在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査中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査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菏泽市纪委评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连续三年被菏泽地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宣传干部”,并于1993年被中共菏泽市委评为“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1994年被荷泽市委评为“报刊发行工作先进个人“。1996年1月任东城办事处党委副书记,1997年3月调任菏泽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电视台党支部书记、副台长,此间于1998年在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中被菏泽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菏泽地区广播电视局评为“广播电视行政、社会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被中共牡丹区委评为“全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1年在第十届国际牡丹花会上被菏泽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还连续4年被牡丹区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委员”。宋锁成
  宋锁成,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区政协学习提案委员会主任。
  宋锁成,1951年12月生,菏泽市城内人。1967年在荷泽县皇镇棉厂参加工作。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军五十一师通讯营无线电连任战士、报务员。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上”,6次受连队嘉奖1976年3月转业到菏泽县辛集公社人民武装部工作,先任干事,1981年任副部长。1984年1月调任菏泽市市郊办事处人民武装部部长。在武装部工作期间,撰有100多篇稿件,被省、地、县(市)报刊采用,多次被地委宣传部、菏泽军分区政治部、县(市)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1979年、1981年、1982年、1988年被中共菏泽县(市)委、人武部评为“先进专武干部”。
  1989年2月,宋锁成调菏泽市政协工作,4月任市政协学习提案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8月任该委员会主任。期间,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政协工作者”,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1年被中共牡丹区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苏明
  苏明,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区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
  苏明,1962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何楼镇苏浅村人。1982年7月于鄄城师范英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第五中学任初、高中英语教师。1986年7月调至菏泽市第二十二中学任教。1991年2月调菏泽市政协工作,先任政协办公室秘书,后到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从事文史资料征编工作,1997年3月任副主任。其间,参与《菏泽文史资料》第三、四集、《菏泽乡人萍踪》、《风雨同舟四十年》和《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作品选》的征编岀版工作,并任副主编;参与组织筹办了“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和“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1995年至1998年参与联络和接待旅台菏泽同乡工作并任旅台菏泽同乡会驻菏泽办事处副主任。1996年被山东省政协办公厅、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授予“优秀文史资料工作者”,还多次被评为区政协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
  1999年8月,苏明调任市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后,参与第二届菏泽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的换届筹备工作,以及“海峡两岸书画作品荷泽展”、“中国菏泽一美国华盛顿州书画摄影作品展”和在四川泸州举办的“中国牡丹之乡一菏泽书画作品展”。
  十余年来,苏明撰写人物通讯、报告文学、文史资料等作品10余篇,先后在《山东文史集粹》(1993年山东人民岀版社出版)、《山东抗日殉国将士》(199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春秋》等书刊上发表,其中《小贩•律师•会长一高秉涵先生奋斗足迹素描》一文在1998年《曹州晚报》上连续十期刊出。1994年荣获“山东省第一届人民政协好新闻宣传”三等奖。
  李志胜
  李志胜,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李志胜,1959年11月生,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人。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六十九师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六次受直属队嘉奖,并于198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5年12月调入菏泽市人民武装部,先后任参谋、训练基地主任,其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1995年调任市政府接待处副主任、党组成员。1998年5月调任市政协办公室主任,任内在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中被省档案局授予“突出贡献奖”,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评为牡丹区委、区政府“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中共牡丹区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记三等功一次。2002年9月任区政协党组成员。李瑞海
  李瑞海,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市政协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李瑞海,1945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李垓村人。1964年10月参加工作,任胡集行政村农中教师,次年由安兴公社党委推荐,入山东农学院学习。三年结业后到胡集中学任教。1971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是年12月调菏泽县委党校任教。1975年5月调任县委宣传部理教科科员。1977年9月调任杜庄公社党委常委、秘书,1980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是年10月任党委书记。1984年1月任市郊办事处党委副书记。1987年3月调任市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1997年3月调任市政协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1999年8月届龄退养。
  李瑞海在杜庄工作期间曾被中共荷泽县委授予“模范干部”称号,并受到中共菏泽地委表彰。在市林业局任职时,于1987年被中共菏泽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彼中共菏泽市委、市人民政府记大功一次,1994年被菏泽地区科委授予“做出重要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次年在实施山东省“八五”绿化标准工作中被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林业劳动模范”,1996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省林业厅、水利厅、黄委会山东河务局授予“山东青年黄河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他参与撰写的《关于农民壇收问题》论文获中共菏泽地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同年参与撰写的《关于牡丹产业化问题的调查与建议》被中共菏泽地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撰写的《平原农区林业经济研究》论文曾荣获菏泽地区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连续两年被区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杨科
  杨科,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科,1962年11月生,乐陵市人。1983年7月于曲阜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曾在菏泽教育学院任化学系班主任、教工团支部书记,1985年被共青团菏泽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此间他编写了山东省教育学院系统《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撰写的《机反应在有机加成反应中的定性半定量测定》一文在全国教育学院系统有机化学教研会上发表,并被评为二等奖。
  1989年3月杨科调菏泽地区质检所工作,后任轻工化工室主任,并筹备组建了综合检验室,任工程师。1992年2月他负责筹建菏泽地区技术监督稽查所,次年8月担任该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并兼任菏泽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其间他被评为全国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先进个人”,其所在所、室先后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行政执法先进集体”、“打假先进集体”,被菏泽行署评为“法制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3月他调至菏泽地区技术质量监督局工作,历任质量科、法规科科长,现任标准化科科长。陈锡华
  陈锡华,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锡华,1954年5月生,菏泽市人。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历任战士、连长、副营长。1976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曾在全军贏得“铁连长”称誉。1988年11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菏泽地区交警支队车检科副科长、考核科科长,1995年8月调任菏泽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2001年4月任菏泽市牡丹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兼市区交警大队大队长。
  陈锡华在交警大队任职期间,该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二、三等功各一次,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20多项地、市(县)级荣誉;他本人连续8年被支队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于1996年4月被评为菏泽地区劳动模范,是年5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政协委员和“五好”人大代表,在2001年的“10.18”案件中表现突出受到嘉奖。陈锡华曾任菏泽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学斌
  张学斌,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区政协副秘书长。
  张学斌,1964年3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人。1984年7月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并获农学学士学位后,被分配到菏泽市农技二中任教。次年3月调市科委工作,历任科员、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计划成果科副科长,曾主持或参与菏泽市(县级)“七五”、“八五”、“九五”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等编制及多项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其中10项重要成果分获山东省、菏泽地、市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1994年4月任解元集乡副乡长(挂职)01995年7月调荷泽市政协工作,历任农村工作委员会科员、副主任、主任,先后主持参与市政协关于“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牡丹产业化开发”、“农民增收及农村稳定”、“入世对农业的影响”、“抢抓奥运机遇”等重点专题调研活动10余次,撰写大型专题调研报告10余篇;并在《联合日报》、《菏泽日报》、《求是论丛》等报刊发表各类论文20多篇,其中《关于牡丹产业化问题的调查和建议》等三篇论文分别获 “菏泽地区优秀学术论文” 一、二、三等奖。2002年11月任牡丹区政协副秘书长。
  张学斌曾先后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中共牡丹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先进工作者、先进科技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等称号,1996年始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政协工作者,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996年被山东省政协授予“《联合报》发行工作先进个人”。张学斌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协《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菏泽地区科技外语学会常务理事。
  郑子昌
  郑子昌,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郑子昌,1964年生,曹县韩集镇郑庄村人。1981年7月参加工作,任菏泽四办沙发厂职工,次年调任菏泽贸易楼营业员,1987年创办荷泽地区沙发家具厂并任厂长,本着“仁德为本,诚信兴业”的处世原则和经营方针,在短短的15年里,由借贷200元白手起家,迅速发展成鲁西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知名的沙发、席梦思床垫和家具生产厂家,成为菏泽市开发区十家重点企业和三家重点扶持过亿元企业之一。
  1999年4月菏泽市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凭着雄厚的实力、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服务,顺利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产品先后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用户首选品牌、十省(市)家协推荐产品和中国精品博览会金奖,拥有直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中东、美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先后安置残疾人110多人、大中专生和下岗职工300多人,年交税金90多万元,还先后拿出120万元资金捐助社会公益事业。该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环保产品重点保护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先进单位和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郑子昌曾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山东省青年企业家”、“中国青年企业家”和“山东省十佳青年厂长(经理)”、山东省“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菏泽地区“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被誉为“沙发大王”、“床垫大王”, 其事迹被编入《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并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郑子昌曾任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家俱协会理事,大京九经济协作市长联席会理事,山东省家俱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工商联合会执委,菏泽市海外关系联谊会副会长,菏泽市家俱协会会长和菏泽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赵孝武
  赵孝武,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赵孝武(1938—2001),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人1958年于菏泽农校农技园艺专业毕业后,回本村任农业技术员,开始对以牡丹为主的花卉生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1964年任赵楼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12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本村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特别是198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赵楼牡丹园、对发展牡丹生产提出“要四季有花”的指示以后,在县(市)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竭尽全力,积极工作,为扩大“曹州牡丹甲天下”的影响,在增加牡丹种植面积,培植牡丹新品种,研究牡丹栽种技术以及加强牡丹园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心血和汗水,受到领导群众的称颂。1996年,赵孝武被评为“菏泽地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并被评为菏泽地区劳动模范。次年再次被评为“菏泽地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4月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2000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农民科技带头人”。
  赵孝武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曾多次配合地、县(市)委接待前来参观牡丹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198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牡丹园时,接见了他并合影留念。
  俞志顺
  俞志顺,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俞志顺,1957年7月生,即墨市人。1975年6月参加工作,在菏泽县建材机械厂当工人,1977年考人山东林业学校大学部森林保护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菏泽县林业局,从事林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曾任森保站站长。1997年任副局长。2000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其间,多次参与全区林业和花卉生产方面的重要工作,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地)厅级6项,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1篇,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科普文章、信息32篇,曾被山东省林业厅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4年被区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委员”,2002年被菏泽市政府、市政协授予“优秀提案者”。俞志顺现任牡丹区林业办公室副主任,兼任牡丹区花卉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
  俞志顺于2000年加入民革,2002年11月,在民革牡丹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主任委员。董玉忠
  董玉忠,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董玉忠,1956年生,曹县人。1972年参加工作,在荷泽监狱从事行政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被评为经济师。次年离职创办山东北联集团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使北联集团发展成为集贸、工、科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在管理上,他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瓶颈”制约,打破家族式管理的误区,使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主导产品“北联”牌热熔胶、“天河”牌油墨、“麒麟”牌扑克等名牌,行销全国,出口到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公司建起了图书馆、文体娱乐室,并成立了职工互助会,设立互助资金,用于救济补助生活困难的职工,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呈献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北联集团公司创办以来,先后安排下岗职工500余人,交纳税金180余万元,向社会捐赠20多万元。该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授予“全国光彩之星”企业,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授予“十佳私营企业”称号,还多次被菏泽开发区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先进纳税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工会”、历届“花会活动先进单位”。
  董玉忠先后当选为山东省工商联执委,中共山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菏泽市人人代表。2001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知识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在各级领导和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和机关同志的共同努力,终于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区政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我区人民政协史上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先舟
相关人物
李子明
相关人物
龚献斌
相关人物
田中五
相关人物
祝清源
相关人物
董玉仁
相关人物
王兆吉
相关人物
杨宗德
相关人物
刘传荣
相关人物
付炳尧
相关人物
彭合礼
相关人物
彭薇卿
相关人物
刘登弟
相关人物
马子杰
相关人物
付理轩
相关人物
徐恒举
相关人物
王者俊
相关人物
殷建民
相关人物
杨凤生
相关人物
王广生
相关人物
许宪文
相关人物
李峥先
相关人物
刘永顺
相关人物
陈圣章
相关人物
焦祖光
相关人物
张鸿生
相关人物
杨茂兰
相关人物
李荩桢
相关人物
孙继贤
相关人物
刘存璞
相关人物
陈鹏同
相关人物
桑义伦
相关人物
何淑淦
相关人物
蔡文义
相关人物
刘金荣
相关人物
李春林
相关人物
李克世
相关人物
沙元革
相关人物
张建华
相关人物
郭留轩
相关人物
司继春
相关人物
梁乃修
相关人物
王化明
相关人物
田竹桥
相关人物
刘汉晨
相关人物
李兴如
相关人物
袁守美
相关人物
叶正杰
相关人物
时涤生
相关人物
陈克强
相关人物
邱洪贵
相关人物
郭盛高
相关人物
马思奇
相关人物
王振业
相关人物
白鲁民
相关人物
卢皖
相关人物
刘炳忠
相关人物
刘淑静
相关人物
李凡聪
相关人物
李华亮
相关人物
陈鑫元
相关人物
张冬莲
相关人物
郝继冉
相关人物
曹星如
相关人物
黄保玉
相关人物
卞光前
相关人物
马家振
相关人物
王宗贤
相关人物
张新让
相关人物
周长训
相关人物
周玉环
相关人物
赵继仲
相关人物
贾龙生
相关人物
桑圣耀
相关人物
曹连舫
相关人物
黄瑛
相关人物
董广计
相关人物
傅兴陆
相关人物
王殿铎
相关人物
孙永平
相关人物
孙玉璞
相关人物
李芳清
相关人物
李树棠
相关人物
杨冠芬
相关人物
陈东洲
相关人物
张剑萍
相关人物
赵运礼
相关人物
王玉斗
相关人物
田素环
相关人物
吴清海
相关人物
郑关生
相关人物
彭杰
相关人物
丁新甫
相关人物
马宏川
相关人物
王瑞生
相关人物
邓垣
相关人物
冯占魁
相关人物
刘心亮
相关人物
朱振华
相关人物
任殿礼
相关人物
孙宪明
相关人物
沙德廷
相关人物
李克同
相关人物
杨菁
相关人物
杨隆山
相关人物
苏传金
相关人物
何西良
相关人物
张建新
相关人物
张振和
相关人物
周庆林
相关人物
郜效珠
相关人物
梁兆存
相关人物
晁中胜
相关人物
韩中光
相关人物
蒋桂金
相关人物
王东刚
相关人物
韦立根
相关人物
朱启建
相关人物
朱翠敏
相关人物
宋锁成
相关人物
苏明
相关人物
李志胜
相关人物
李瑞海
相关人物
杨科
相关人物
陈锡华
相关人物
张学斌
相关人物
郑子昌
相关人物
赵孝武
相关人物
俞志顺
相关人物
董玉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