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衣食住行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9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衣食住行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4
页码: 769-772
摘要: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衣着亦有很大改进。建国初期,仍多穿土布,尤其沿黄的东明、鄄城、郓城、梁山四县,夏天男女多穿紫花棉织的土布裤褂。60年代家织布渐为机织平纹布、卡其布所代替。青年以中山装、国防服、学生服为入时着装。女子对襟上衣已普遍流行,裤子以适体为度。70年代初时尚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中山装;后期时兴灰色茄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老人服装样式色调依旧。80年代,青年服装多变,女子尤甚。初期,紧身上衣和喇叭裤风靡一时,继尔,西装和牛仔装先后流行
关键词: 家族习俗 社区习俗

内容

第三章衣食住行习俗
  第一节服饰习俗
  建国前,贫富衣着差别明显,富家男子冬着长袍、大褂、外罩马褂;下穿棉裤扎裤腿,足穿缎子靴或布棉鞋;头戴帽垫或礼帽,面料较优。富商、绅士也有穿皮袍的。贫者上穿对襟短袄,下穿棉裤或衩裤,扎裤腿;足穿棉鞋或草鞋,且多系土布,自织自缝。春、秋季节,富者多穿中式长衫,中式夹裤,服色多为蓝色、深灰、黑色;平民为夹袄、夹裤,色有蓝、青之分。夏天,多穿汗衫、单褂,富者绸缎,贫者棉布。
  女子冬着偏襟棉袄、棉裤;春秋穿夹袄、夹裤,均扎裤腿。贫富布料亦有差别。老年妇女多老蓝色,中年多浅蓝或月白色,青年则喜穿红挂绿。除新娘出嫁时赁裙外,平时不着裙。女帽,冬季老人戴绒帽、风帽,青壮年妇女戴缎帽或“头勒子”女鞋,青年冬季穿绣花棉鞋,春、夏、秋穿绣花夹鞋。中老年冬季穿套鞋、靴子,春、夏、秋穿前尖式的黑色夹鞋。
  在城镇知识界,男子穿长衫(俗称大褂)和中山服的较多,女子有穿旗袍的。
  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衣着亦有很大改进。建国初期,仍多穿土布,尤其沿黄的东明、鄄城、郓城、梁山四县,夏天男女多穿紫花棉织的土布裤褂。60年代家织布渐为机织平纹布、卡其布所代替。青年以中山装、国防服、学生服为入时着装。女子对襟上衣已普遍流行,裤子以适体为度。70年代初时尚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中山装;后期时兴灰色茄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老人服装样式色调依旧。80年代,青年服装多变,女子尤甚。初期,紧身上衣和喇叭裤风靡一时,继尔,西装和牛仔装先后流行。女装由朴素转为艳丽趋于素雅,衣料以柔、滑、轻、薄、透为上。裙子渐短,西式女短裤已出现城镇街头。春、秋以马夹、线衣为入时;冬季以面包服、长短呢大衣、滑雪衫为时髦。大众服装以西服、中山服、国防服、茄克衫为主,色调以蓝、青、灰、白、绿为主。儿童服装,一至三岁时,冬季戴牛头帽、风帽等,穿连脚蹬露裆裤,上身再罩小棉袄,脚穿猫头鞋、虎头鞋等式棉鞋。
  厚底鞋,又称千层底,清朝时流行的一种男鞋;布鞋,亦称圆口鞋、和尚头、朝光鞋、浅鞋,布底或猪皮、牛皮底,青布帮、圆口,男女皆用;沙鞋,紫花布帮,黑布包鞋头;铲鞋,又称牛鼻子鞋;靴子、水鞋、油鞋、草靴、芦花靴、木底纳帮鞋、绣花鞋等。还有儿童穿的扎根鞋、虎头鞋、猪头鞋等。60一70年代后,城乡多穿机制的田径鞋、解放鞋、旅游鞋、球鞋、凉鞋、皮鞋。
  袜子,从前多是棉花做的,有单、夹、棉之分。60年代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制绒袜、丝袜、线袜、尼龙袜在城乡各地普遍流行。
  第二节饮食习俗
  菏泽地区通行一日三餐,俗称“一天三顿饭”。境内吃晚饭曰喝汤。旧时,贫富生活差异很大,富者以小麦为主粮,吃白面;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红薯、为主粮,吃混合面;穷人常年吃不上纯粮食,尤其青黄不接时,以糠菜度日,因此有“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说法。
  建国初期,多数群众常年以高梁、大豆、谷子为主粮。1976年以前,以玉米面饼子、地瓜干面窝窝为主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面馍成为城乡人民的主食。对饮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惯例。居民口味以咸、辣、香为主。大部分农民都是一日三餐, 八九点钟进早餐,下午二三点吃午饭,傍晚只喝汤吃剩余食物,曰喝汤,不太注重晚饭。在单县等少数地方,在秋收以后春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一日两餐,俗称“两顿饭”。1980年以后,渐重晚饭,但仍称喝汤。
  主要蔬菜有萝卜、白菜、菠菜、韭菜、土豆、黄瓜、豆芽、芹菜、茄子、辣椒等。随着塑料大棚的出现,县城和一些大集镇的市场一年四季不断新鲜蔬菜。鱼、肉、禽、蛋、油的消费日益增加。烟、酒、糖、茶家家必备。每逢婚嫁喜庆,宴席讲究色、味、形、器、营养价值等。80年代,宴席档次升级,每席上菜有10个、12个、16个、24个不等。
  旧时区内群众有聚众吃饭的习惯,到吃饭时都端着饭菜就近聚到一块去吃,夏季多在树荫下,冬季多在向阳处。一边吃饭一边谈论,话题没有中心、没有目的,较多的是谈论生产,也谈外地及当地新闻,有时也品评人物。建国后此风尚存。
  第三节民居习俗
  建造区内传统的民房大部分是土木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因地制宜,形成地域差别。
  院墙、屋墙一般用土建造,其方法有多种;
  一是板筑,流行有数千年,用木板夹出空间,其中填湿土,用脚踏实,再用特制的木板打实、打光,边踏边打,俗称“打墙”。
  二是垛墙,就地取土和泥垒墙,黄河滩区居民多用此法。
  三是土坯墙,将加麦秸和好的泥置于木框(称坯模子)中,把泥滩匀、压实、润平,然后提起模子,干后垒墙。
  砖,因造价较高,从前只有富户造砖墙。较富居民只用于泥墙的根基处一米高左右。
  从前,区内建房都用木梁、木楝。一般家庭多用高粱秸杆、麦秸覆盖房顶,上面再涂一层泥,以防漏雨。只有富人家才盖瓦房。
  脊兽又称吻兽,有龙头、鸽子、麒麟、公鸡等造型。在瓦房脊上安装吻兽,是菏泽地区的一种建筑习俗。
  进入80年代,民居建筑多采用石料、砖料、钢材、水泥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之一变。
  区内居民比较注重建房仪式。当房基地选中之后,建房、开工择吉日,俗称看日子。定下时间后,分别请瓦匠掌尺人丈量,请人挖地基打夯,俗称“打地工”。打夯必唱夯歌,俗认为不唱夯歌后世岀哑巴.上梁那一天,什么时辰上梁由瓦匠掌尺人提前告诉“主家”(房主)。时辰的选择,各地不同,一般都选在正午时分,上梁时间一经确定,房主即准备酒菜,购买鞭炮。当梁稳稳当当安安全全地安装完毕后,燃放鞭炮,庆贺上梁成功。俗谚曰“上梁的酒,古来有”。当天中午,房主、亲朋、匠人、帮工相聚在新房旁欢饮上梁酒。
  布局区内在房屋建造中有许多规矩与禁忌。院落布局分为散居、四合院、三合院(簸箕叉〉等形式。
  散居的院落不设院墙,不设大门,这种院落在黄河滩区及其附近地方常见。但黄河滩上的台房虽无院墙,一户一台,界限还是分明的,房台就是院子。
  四合院由正房(北屋、堂屋)、南屋和东西厢房所组成。正房最高,南屋次之,近街门的厢房又次之,正对大门的厢房最低。大门走向视地理环境而确定。
  “簸箕叉”,有正房、厢房而无南屋。.菏泽区内从前很少楼房,民居多为平房。因建筑材料不同,特别是屋顶材料不同,又有草房、瓦房,土棚之别。按在院落中的不同位置和其他持殊功用区分:一是北屋,又称正房、堂屋,是四合院、“簸箕叉”中座北朝南的一幢,是一户人家的主要起居屋。二是厢房,又称“配房”,建在正房之两侧,东厢不宜居住,谚曰:“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东厢多作储存室或厨屋。三是耳房,屋宇式大门,门洞旁的一小间名为耳房,旧时大户人家往往安排长工住在这间屋里兼作门卫, 所以也称门屋子。
  区内,对房基的选择比较重视。房屋的向口,大部分地方忌正南正北“子午向”(因为庙宇皆“子午向”),正房多取东南或西南向。通常认为新房低于邻居对自家不利,高于邻居,习称“欺邻”,一般前不高于后,左不高于右,所以一般接山房屋,房高相同。有的居民因不遵守这一不成文的规则,常发生邻里纠纷。有的房低于邻居时,通常在自家房顶上安装一个小房子模型,以示房顶加高。
  建房中的禁忌:如忌“门窗不对”(南北屋门窗必对),忌偏房比正房高,忌院门对正门,忌院门与南房窗对正房窗,谚曰“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伤人”。
  最后迁入新居也要择吉日,亲友多携礼来贺。尤其年轻人搬家后,多备烟酒招待亲朋,首先来贺的必定是岳父母,俗谓之“温锅”。第四节旅行习俗
  启程
  旧时启程必择吉日。即以农历逢三、六、九为吉日,谚语;“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一般忌正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出门旅行,俗称“月忌”。
  远行治装,装具用箱、篮、袋、包袱等。从前骑牲口时,通行一种装具,名为“背搭”,即用口袋做成一长方形大袋,中间竖开门,衣物装在两头,横搭于肩上或骑畜背上,既可保护畜背,骑行者又觉舒适。上路前数日,必辞别亲友,询问有无事捎办,几成定规,相沿成习。
  行具
  在现代化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普及之前,外出旅行,除步行之外,有车、船、骑、轿数种。
  大车,本是农用的畜拉车,用作旅行时,往往于车上临时再搭席棚或布棚。约在40年代中期,有人将橡胶轮胎用于畜拉大车,人们大感方便,称之为“胶皮辂轮”。
  轿子,俗称轿。从前轿子是官府专用的交通工具,民间只婚嫁丧葬时使用。结婚用的称为花轿,丧葬用的叫做素轿。乡间每十里八乡之地,都有专营此业的人家,名为“养轿”,并选择训练一批半专业轿夫,遇有主顾,招之即来。50年代以后婚丧之中轿子渐废。
  独轮车有土牛:红车子。土牛为农家常备搬运工具,多用于短途倒运;红车子多用于长途运输,农家用以接送妇女、老人、孩子、走亲戚、赶庙会等。这些车的车身和车轮(俗称车脚)都是用硬木做成的(如槐木、枣木等),车把和载重车盘连为一体,车盘下安装独轮,两把之间,挂车祥,驾车时车祥挂在两肩,两手把持。土牛的牯护安在前头,红车子的牯苧安在中间°50年代以后,旧式木轮车渐被淘汰。60年代,以地排车为主。70年代,用毛驴拉地排车成为乡镇长途货运的重要工具.拖拉机亦在乡间出现,但主要用于农耕。自行车,俗称“洋车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主要旅行工具。80年代,自行车普及。城镇居民喜爱小型、轻便、名牌单车,村民则以载重大轮车为主。轻便摩托车在少数富户出现,机关单位小轿车逐渐增多。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