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3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新闻
分类号: G219.27
页数: 10
页码: 680-689
摘要: 菏泽境内的新闻事业起步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50年代起,大部分县(市)正式建站办广播、办报纸。多年来,新闻报道工作对全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宣传推动作用。菏泽地区原是全国12个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委、行署在全区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地站在最前沿,排除一切干扰,顶住多方面的压力,到处奔波采访,广造舆论。
关键词: 菏泽新闻 新闻事业

内容

第三章新闻
  第一节驻菏泽记者站
  省电台记者站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菏泽记者站(简称驻前记者站)建于1960年6月,是省电台在菏泽地区的一个新闻派出机构。担负着采写新闻稿件、编发内参和培养通讯员三大任务。
  驻菏记者站自1960一1985年的25年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为宣传菏泽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鲜经验、工作成就和工业、农业、财贸、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忠实地记录了菏泽地区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提高了菏泽的知名度。
  1960一1966年记者站创建之初,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客观环境和工作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记者站的人员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稿件外,还帮助各系统建立通讯报道组织,发展队伍,辅导通讯报道骨干等。经过几年的努力,省电台在菏泽有了自己的通讯报道队伍。菏泽地区由原来每月在省电台用稿很少甚至空白,发展到每月采用播岀二三十件。老记者包大坤在菏泽的五六年中,采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稿件,得到领导的肯定。
  1966一196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驻菏记者奉令回编辑部参加运动,记者站的工作基本陷于停摆状态。
  1969年以后,编辑部重新派人恢复记者站的工作,强调记者的主要工作要放在采写新闻报道上,省台编辑部则注重抓记者站采写稿件的质量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广大农村适时地出现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民受益很快。记者及时抓住这一新生事物,大力进行宣传报道。记者站每年被国家级通讯社、报纸、电台采用十几篇稿件,并发表了许多重头稿件,提高了菏泽的知名度。如:1970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曹县苗庄改碱植棉的长篇通讯;1972年7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以大半个版面登载了以全国劳动模范胡景灿为题材的“忠心耿耿为人民”的大型报道;197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登载了“访牡丹乡”的报道。
  大众日报社记者站大众日报社驻菏泽记者站(简称菏泽记者站)建于1958年,是全省地、市中建立较早的记者站之一。其中心工作主要是采写新闻,采写内参,做好通联工作。记者最多时5人,少时2一3人。站长负总责,并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1958一1985年的27年间,菏泽记者站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热情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的“三大革命”实践,较为系统地、全面地采写报道了菏泽地区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的发展及模范人物,为宣传菏泽,提高菏泽知名度做出了努力。
  菏泽记者站的建立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8一1966年属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记者站在环境十分艰苦,工作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骑自行车或步行到第一线采访,在老百姓家中住宿,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较为集中地采写报道了菏泽区内发展工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抗灾斗争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先进集体、模范党员、先进人物等,为记者站的成长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66一1975年,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驻站记者调回济南参加运动。
  1975一1985年属稳步发展阶段。1975年,记者站重新恢复,驻站3名记者同心同力,紧密配合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大量报道了菏泽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和其他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记者站及时抓住机遇,全面、系统地做了大量报道,并集中采写报道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全省产生了强烈影响。
  1980一1983年,菏泽记者站连续三年被《大众日报》社评为先进记者站。站长景平采写的《乡下又响起货郎鼓》,记者刘天江采写的《特别通讯》,记者何荣德采写的《闯过人情关、冲破关系网》等三篇通讯,都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3年,菏泽记者站因成绩显著,又被评为“全国新闻系统先进集体”,并晋京参加了表彰大会,捧回了奖旗和奖杯。为此,大众日报社给景平、刘天江、何荣德各晋升一级工资。
  第二节新闻报道
  报道队伍建国初期,全区有编辑、记者18人,文化程度仅具高、初中水平。60年代, 全区有专业新闻工作者117人,至1985年, 已增加到200多人,绝大多数为大专文化程度,其中有23人晋升为中级新闻职务(编辑17人,记者5人,一级播音员1人)。同时,采取政治把关、业务考核、择优录用的方法,在社会上招聘了61名农民记者,他们大多是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的退伍复员军人。除专业队伍外,全区业余报道骨干发展到2400多人。随着新闻宣传社会地位的提高,地委、行署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新闻报道工作越来越重视。地、县领导经常向新闻报道人员传达上级精神,进行报道提示,参加报道会议,研究重要题目,修改重要稿件,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新闻报道人员奋发进取,敢于冒尖。几年来,在菏泽地区新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通讯员有:李占慧,梁山县广播电台招聘的农民记者。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从事业余新闻报道。10多年来,共采写稿件1376篇,其中有350篇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
  祁保军,曹县人民广播电台招聘的农民记者。从1970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报道。10多年来,共采写各类稿件3000多件,被新闻单位采用1400多件,其中省、国家级新闻单位采用330件,并连年被评为县模范通讯员,五次评为地区级模范通讯员和先进新闻工作者;连续多年被《大众日报》社和山东省人艮广播电台评为模范通讯员;1985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于“优秀通讯员”光荣称号;1985年,荣获全国青年报刊好新闻、好作品二等奖。
  赵宗广,成武县大田集人,1964年中学毕业回乡后,就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20多年来,他共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3200件, 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449件,自1973年以来,赵宗广连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1980年获菏泽军分区政治部模范民兵通讯员一等奖和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模范通讯员二等奖,多次受到《大众日报》社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表彰和奖励,三次在全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新闻事业境内的新闻事业起步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50年代起,大部分县(市)正式建站办广播、办报纸。多年来,新闻报道工作对全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宣传推动作用。
  菏泽地区原是全国12个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委、行署在全区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地站在最前沿,排除一切干扰,顶住多方面的压力,到处奔波采访,广造舆论。仅1979一1983年,全区新闻报道人员及驻菏新闻单位,就先后采写岀《分清真假社会主义,实行联产承包坚定不移》、《大包干是通向小康水平的金桥》、《由穷变富之路》、《农业生产责任制远景美好、前途广阔》、《五定一奖,给菏泽地区农业插上金翅膀》、《初夏访东明》、《昔日穷乡传福音》等400余件大型报道,被省和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对菏泽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顺利实施和全国农村经济体制第一步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生产责任制实行以后,全区的粮食生产突飞猛进,由全省有名的“缺粮大户”迅速变成“余粮大户”。因此地委宣传部密切配合上级新闻单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这方面的连续报道。先后撰写了《菏泽地委、行署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步伐》、《菏泽地区大力增加农业投资,稳定粮食生产》等上百篇大型报道,均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和山东人民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采用。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7年间,菏泽地区新闻工作者共采写各类稿件39.4万多件,其中地、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采用16.8万多件,省级新闻单位采用1.27万件,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1050件。部分稿件在全省、全国曾产生过较大反响。
  自1980年开始评选好新闻以后,菏泽地区共获得国家级奖的好新闻11件;获省级奖的好新闻48件;获地区评选出的好新闻96件。第三节报刊杂志
  报刊1949年前,菏泽地区发行过30多种报纸,其中地区级报纸6种,县级报纸18种,民间报纸6种。报纸大部分为八开版或四开版,多采用石印或铅印,少数是油印,共印4000多期。大多分别为国、共两党所主办。报社从业人员共有200多人,多数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菏泽日报》是国民党菏泽县党部机关报,四开四版,铅印,每周一期,工作人员7人。该报创刊于1920年,停于1935年,共发行300余期。
  《曹县报》是1931年国民党曹县县党部创办的,该报由私人铅印,1935年停办。
  《鄄城日报》系国艮党鄄城县党部主办,创办于1932年,停于1936年,四开四版不定期报纸,私人石印,每期1000份,送至各机关、学校。
  《老乡三日刊》创刊于1937年11月,停于1938年元月,其宗旨是宣传民众、教育民众、唤起民众团结抗战。油印,八开二版,共岀《永生周刊》是中共地下党员利用合法身份主办的一种抗日报刊,创刊于1938年,十六开一版,一周一期,每期印200余份,共发行三期。
  《民众半月刊》是由《永生周刊》改名的报纸,半月一期,共印12期。这两种报纸主要发行对象是各级机关团体,它们虽然发行时间短,期数少,印数不多,但对抗日工作的蓬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2月,中共豫北地委(驻东明县)机关报一《卫河报》创刊。地委宣传部部长赵紫阳领导报社工作。该报是一种油印小报,每月四期,每期发行800份,由交通员送到各基层党支部。东明县(当时叫东垣县)是豫北地委所辖四县之一。该报版面灵活,内容新颖,面对工农,语言通俗易懂,对唤起民众,团结抗战起到了重大作用。
  《动员报》于1938年5月创刊,7月停刊,是中共曹县县委以国民党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的名义创办的,铅印、四开四版,共出三期,每期300份。
  《民声报》是中共鲁西南地委于1939年6月主办的,油印不定期报纸,是年10月因斗争环境恶化被迫停刊。
  《鲁西日报》是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夏创办,社长张鲁泉(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两开两版,铅印.1941年7月报社迁到黄河西,在梁山共发行100多期。
  1940年12月,中共湖西地委为了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立了湖西日报社,正式印刷发行《湖西日报》。由湖西地委宣传部部长郝中士兼社长,鲁奇任副社长,李合力、李冰、苗春亭任编委,刘平林、张涛、金彩心(女)、魏侠(女)等任编辑兼记者,赵勉任校对等,工作人员有30人左右。
  该报是四开两版的石印报纸,每周两期,每期印数达3000余份,由中共湖西地委交通科负责发行,免费送至各县、区、乡、村党组织。
  《湖西日报》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创刊。在日本侵略军扫荡,伪军扰乱的形势下,报社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在炮火中采访,油灯下写稿,地窑中排报,高梁地里印刷,把党的指示和解放区的胜利消息、当地的形势和斗争任务,及时地加以报道和分析,打击了敌人,鼓舞了人民。
  1946年元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中共湖西地委决定把两版小字的《湖西日报》改为一版大字的《湖西大众》,版面和原来一样大,大字体,竖着印刷,便于张贴,印期由原来的每周两期改为隔日刊,报社人员、印数和发行范围基本未变。
  1946年9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根据上级指示和斗争需要,报社提出“放下笔杆拿枪杆”的口号,收藏好设备,拿起武器开展游击战。1948年9月,湖西地区解放,《湖西大众》重新同人民见面。
  1948年底,随解放战争形势的好转,《冀鲁豫日报》可以经常送到湖西来.湖西地委决定自己不再办报,《湖西日报》停刊。至此8年
  间,该报纸发行400多期,起到了团结、教育、激励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民主报》创刊于1941年1月,是年3月改为《新民主报》,由中共鲁西南地委主办,该报八开两版,石印,不定期发行,1943年4月停办。
  《鲁西南日报》为中共鲁西南地委机关报,创办于1941年,停于1942年。
  《新郓北》是1946年春中共郓城县委创办的油印报,八开一版,每周一期,每期400份,1949年秋停刊,共发行130期。
  《郓巨通报》于1946年创刊,系中共郓巨县委机关报,油印八开一版,不定期出版,每期200—300份,1949年秋停办,共发行48期。
  《鄄城时报》系中共鄄城县委机关报,由县委宣传部主办,主编王平波,副主编石明,通讯联络员陈宗祥。该报于1946年8月创办,1947年春停办。八开两版,不定期油印,由县委文印员、交通员负责发行,印数15000份。共发行10多期。
  《昆山报》由中共昆山县委宣传部创办于1947年5月,停办于1948年8月,八开两版,油印,共发行200多期。
  《荷泽简报》是由文人发起,国民党官方出资创办的民间报纸。该报创于1947年元月1日,停于1948年9月30日,先油印后石印,四开二版,半月一期,每期印刷500多份, 共发行42期。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间,荷泽地区所辖的10个县,县县均办有报纸。如《荷泽大众》、《先锋报》、《荷泽县委机关报》、《东明报》(东明县委、县府办)、《鄄城大众》(鄄城县委机关报)、《梁山报》(梁山县委机关报)、《曹县报》(曹县县委机关报)、《巨野县报》(巨野县委机关报)、《郓城大众》(郓城县委机关报)、《成武大众》(成武县委机关报)、《定陶大众》(定陶县委机关报〉、《湖西文化》(单县文化馆创办)等。这些报纸,对指导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运动,对活跃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文化生活,产生过积极作用,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共有10多家报纸,多属当时县革命委员会和派性组织所办。这些报纸多数是为派性斗争服务,对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干扰、破坏作用。如《菏泽风雷九至1985年,菏泽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为《菏泽市报》。1980年8月24日,中共菏泽县委机关报一一《菏泽县报》创办发行,1983年因县改市更名为《菏泽市报》。它是近年菏泽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报.该报为四开四版,铅印,每周两期,每期发行20000多份。报社工作人员27人,绝大多数为大专毕业生。
  该报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原则性、鲜明性、指导性较强,虽是地方小报,却敢于大胆开展批评,尽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创刊以来,发表了很多针对性较强,反响较大的批评性稿件,对菏泽市的生产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报刊登的《工程师赶集》、《我的夙愿实现了》、《开拓前进的曹州武术馆》等稿件,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及全国地市报纸好利闻。
  杂志' 菏泽地区出版杂志始于1928年。
  当时有国民党菏泽县政府办的《菏泽周报》,曹县政府办的《曹县周报L1934年春,国民党郓城县政府教育馆出版部办有《民众周刊》。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冀鲁豫边区相继创办《文化生活》、《新地》、《战友月刊》、《平原文艺》等,在其影响下,机关学校,民众团体也编印出版了一些不定期杂志。如《燎原》、《鲁西吼声》、《群力》等。建国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区内的杂志出版也有所发展。如菏泽地区卫生局医药研究所主办的《菏泽医药》、荊泽商业学会主办的《商业经济》以及各县、市文化馆围绕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办的《单县文艺》、《东明文艺》、《水泊梁山》,这些都是不定期杂志,仅用于学习交流。建国后30年来经省主管单位批准的杂志,只有《山东牡丹》、《蒲泽师专学报》两种。
  《燎原》:1938年3月,郓城中心县委在飞集举办鲁西抗日救国训练班(窝窝队),由高启云创办油印杂志,岀版3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文章。
  《鲁西吼声》:由1939年8月郓城黄安的救亡工作团团长孙厚甫创办,编辑室设在黄安重华书院,16开油印不定期出版,共印五期,有《鲁西南父老怒吼》、《保卫大队》、《汪精卫自绝于国人》等文章,为动员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群力》:1939年春为中共郓城县机关创办的16开油印不定期杂志,封面为工农兵拉着一个车轮,含义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工农兵,内容是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号召人民群众抗日。
  《文化生活》:1940年冀鲁豫文联创办,是综合性文艺杂志,读者对象是工农兵,共出版40多期。
  《战友月刊》:1944年战友报社主办,不定期岀版。
  《新地》、《平原文艺》:1946年冀鲁豫书店创办的两种杂志,同一个编辑部;编委王亚平、邢立斌、刘衍州、李方平、于黑丁、陈越平。
  《山东牡丹》:1974年行署文化艺术馆创办,当时叫《菏泽文艺》,初为不定期内部交流杂志,目的在于联系培养作者,繁荣菏泽地区的文艺创作。1980年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改为《山东牡丹》,16开文艺双月刊,1985年停刊,共出刊41期100万册。
  《菏泽师专学刊》:1979年4月创刊,始为4开小报,学校内部使用,不定期出版,1981年停刊,1984年复刊。第四节广播电视
  广播菏泽地区的广播事业,以1950年建立收音站为起点的。1953年区内开始建立城区广播站,1954年出现了农村小片广播网。1955年,单县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县广播站。1956年,各县在原有城区广播站和农村小片广播网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广播站。1970年,全区有线广播形成了独立的讯号传输系统,改变了广播、电话同线传输的矛盾局面。70年代,全区农村有线广播推行了讯号馈送标准化,传输线路水泥杆化。到1985年,全区已形成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放大站为基础,有线无线传输相结合,以专线传输为主要手段,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广播宣传亦由收音站组织人员集中收听上级电台新闻、政令,逐步发展到自办新闻、专题和文艺节目;由每县一部收音机、一名收音员,发展到全区各县,形成编、采、播、机务维修等一套完整的宣传体系。
  收音站:1950年4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出《关于建立收音网的决定》。之后,中共菏泽地委利用唯一的一台美制铁壳电子管收音机建立了全区第一个收音站一一菏泽专区收音站,并配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收音设备维护。
  年初,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发给菏泽一批电子管交直流两用收音机,各县配备一部,在此基础上,各县相继建立了收音站。专区建立了广播修理站,以对全区收音设备进行维修。至年底,全区共有收音站8个,收音机38台°1952年,各县文化馆、部分区乡政府以及地直部分机关、学校,陆续购置收音机,相应设立了收音站和配备了兼职收音人员。据1953年3月统计,全区共有收音站74个,收音机165台,专兼职收音员117人。
  专区收音站负责组织专直机关干部收听广播,抄收广播电台新闻、政令,供有关领导参阅,为各部门提供宣传材料,检査指导全区收音工作,交流收音工作经验,培训收音工作人员,与修理站相配合,帮助解决各收音站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县收音站负责指导各兼职收音人员的收音工作,保持与专区收音站及省广播电台的业务联系,做好机关收音工作。1953年,在贯彻婚姻法活动月期间,全区组织了90部收音机下农村,组织农民收听,仅半个月时间,听众就达到31万多人次°50年代中、前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报纸发行量有限且不及时,收音站起到了重要宣传作用。
  广播站:1953年,菏泽城区建立了第一个城区广播站,有200瓦广播机一部,6只25瓦的高音喇叭装于菏泽城区几个十字路口.广播站初设在菏泽县文化馆,后迁至原中共菏泽地委院内。1954年,菏泽城区部分机关、学校以及商号(店)陆续安装小舌簧喇叭100余只。是年,各县亦购置广播设备,先后在县城建立了城区广播站,年底,定陶县仿山区和曹县仲堤圈区首先自筹资金办起了农村小片广播网。至1955年底,全区共有高音喇叭68只。
  各县城区广播站除为党委、政府召开大会服务外,主要是转播上级电台的新闻和文艺节目。
  1955年11月,单县在原有城区广播网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县广播站,增设了单县城关广播线路,装有舌簧喇叭140余只。1956年2月,地委宣传部组织部分县有关人员到单县学习建站经验。1956年底,全区除梁山县外,均建立了县广播站。
  县广播站建设初期,是按照“依靠地方群众的积极性,利用现有设备、分期分批发展”的方针进行的。除山东省广播局分配部分县TY1000瓦广播机外,大部分县广播站都是利用原有城区广播站设备,因陋就简地创办起来的。县至区乡讯号传输主要利用邮电系统电话线路,个别县曾一度试用照明电线传送广播讯号。乡以下广播网主要靠村民集资兴办。
  1958年4月7日,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建立区广播放大站的“百日奋战”运动。年底,全区共有广播机25架,总功率11015千瓦,共有喇叭13098只,形成了“县县有广播站,社社有喇叭”的局面。
  在1969年以前,农村广播网的建设一直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群众集资,县站设备及县到公社传输线路由地方财政投资,公社放大站及公社以下广播线路按照“谁建设、归谁所有、归谁使用管理维护”的原则,一般是由集体投资或群众集资。1964年3月,全区开始实行收取用户广播喇叭收听管理维护费制度,用户每只喇叭每月两角钱,30%留大队使用,余额交财政统一用作维护费。为缓和广播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1965年菏泽专署财政局、专署广播管理站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规定,确定广播喇叭收听费和广播服务部收入不再交财政局,由各县广播站统一管理掌握和使用。至1965年底,全区建设了8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建成了27条县至公社广播专线。但由于专线建设仍占很小比例,广播与电话通讯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1967年1月,全区10个县广播站被“红卫兵”接管,同时废除广播收听交费制度。之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曹县农户喇叭增加4000只,单县增加2000多只。但随之而出现了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除郓城、鄄城两县由财政拨款外,其余8县原用收费解决的广播线路维护支出款项均无处落实,农村广播网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为解决这一困难,省财政厅补助菏泽5万元,以解决县以下管理人员及线路维护费用。
  1969年,县广播站、县至公社传输专线、公社放大站设备更新改造费用改由国家投资;公社以下广播线路由集体投资;广播喇叭及入户线路由用户自理。1970年,全区各县至公社广播传输专线全部建成,全区专线总长度为2248杆公里,形成了广播系统独立的讯号传输体系。
  1971一1980年,全区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重点为改造更新原有讯号传输专线,推广水泥杆化,整顿村内广播网,增加喇叭入户率,提高广播讯号质量。1977年9月,全区广播线路抽样技术测定,52条线路中,达到甲级标准的21条,乙级4条,丙级9条,其余为不合格标准。1980年底,有98.5%的线路实现了水泥杆化。至1985年,全区305处乡镇均建成了广播放大站,共拥有广播机554部,总功率266.39千瓦,广播专线总长度为1268杆公里,共装喇叭126万余只,通播率达到90%,喇叭入户率达到75.6%,音响率为93.4%。另外,1981年后,为解决黄河滩区边远乡镇放大站讯号源,部分县增设小调频广播电台,全区以东明县为最早。至1985年, 全区共有6个县建立了调频发射机6部,总功率0.3千瓦。
  有线播音:从建站初至1966年,全区县级广播站一般为每天一次播音,时间安排18点以后,播音时间2一3小时不等。1976年,菏泽、定陶、巨野、郓城、鄄城、东明等6县实现了一天三次播音,时间6一8小时不等。1979年,全区10县均实行一天三次播音。1985年,全区每天总播音时间为69小时54分钟,平均每县站每天播出约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平均3小时22分钟。
  建站初期,有线播音以转播为主,自办节目为辅。主要转播的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山东省广播电台《对农村社员广播节目》。各县站自办文字新闻节目15一30分钟不等,自办文艺节目1小时左右,以地方戏曲为主。1964年部分县站自办文字节目是:菏泽县《听众园地》30分钟,定陶县《定陶生活》20分钟,郓城县《郓城各地》15分钟,鄄城县《鄄城农村》30分钟。1967年后,各县自办文字节目时间增加,但仍没有一个栏目,稿件播出“一揽子”化。1976年,部分县站节目设置试行专栏化,将稿件分专题集中栏目播出,到1984年,各县稿件播出均实现了专栏化。据1985年统计,全区各县广播站自办节目名称有20余种。县站自办文艺节目,以地方戏曲为主,兼有音乐、歌曲、曲艺等。文艺节目来源,在50一60年代,多由省广播电台组织复录,70年代后,各县由地区广播局统一组织或各县站自行到外省、地复录文艺节目,部分站自行组织录制文艺节目等。至1985年底,全区文艺节目录音带约有2千小时。
  转播电台:菏泽距省城较远,且周围没有转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山东省广播电台的讯号很弱。1969年下半年,经省广播局批准,开始筹建菏泽地区转播电台。建台资金由山东省财政厅拨款,机器设备及技术方面由省广播局负责。1969年10月1日,菏泽地区转播电台建成并试转山东广播电台节目。当时发射天线为两根木杆,高度30米,接收920千赫,发射880千赫,功率1千瓦,台址在菏泽城北韩堤口外。1973年,省广播局拨给菏泽10千瓦广播发射机1部,原1千瓦发射机作为备机,同时调拨给两座76米高拉线铁塔。年底,机器及天线安装完毕,正式转播山东广播电台节目,发射功率10千瓦,频率918千赫,覆盖半径70公里。1976年,又购置10千瓦广播机1部,1978年调机结束,11月正式转播中央人艮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功率10千瓦,频率756千赫,覆盖半径70公里。1980年,又陆续购置或自行安装7部广播发射机,除1部1千瓦发射机作为转中央电台节目备机外,其余发射机均作为试验机。
  电视1970年,区内部分县和地直个别单位开始购置电视接收机,讯号原为泰山频道山东电视台节目,菏泽县广播站曾竖49米木直天线接收讯号。由于菏泽地区大部分县不是泰山台覆盖区,大大限制了电视接收机的发展。
  1976年,先后由吕万民、张文礼、谢中田等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安装了一架50瓦黑白电视差转机,1977年7月调机结束并试转省电视台节目。发射天线利用原菏泽县广播站49米木直天线,机器装在菏泽县广播站播音楼内,该机接收泰山台5频道电频讯号,转发2频道,服务半径约2.5公里。自此,菏泽地区居民开始购买电视机。:1979年,地区广播局新购一架50瓦彩色差转机,安置在菏泽市中华东路现电视台院内,代替了原黑白差转机。
  1978年初,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和省广播局批准,筹建菏泽电视转播台。1980年土建工程结束,1981年9月,电视发射塔竣工。年底,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安装调试结束,机器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1982年1月1日,菏泽电视转播台正式转播山东省电视台节目。接收泰山5频道,发射频率3千赫,功率10千瓦,天线地平高度184米,发射天线为四层蝙蝠翼式,覆盖半径50公里。菏泽电视转播台的建设,由省投资136.5万元,地方投资24.7万元,铁塔基础工程,由北京铁塔工程安装队承担;机房设备、机器组装调试,由电视转播台及广播局技术人员负责,整个调试过程,得到省广播局袁俊工程师的大力帮助。
  1982年,泰山经巨野至菏泽微波传输系统开始动工,1984年底竣工。198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建巨野微波中继站一处,立84米微波通讯铁塔一座,频率1.4千兆赫,由泰山经巨野至菏泽暂传送中央第一套节目.同时,菏泽电视转播台新购50瓦彩色差转机一架,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0年以后,曹县、成武、单县、巨野、东明、梁山等县相继建立小型电视差转台,转播省电视台节目,发射机共7架,总功率0.35千瓦。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