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音乐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2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音乐舞蹈
分类号: J607;J792
页数: 4
页码: 647-677
摘要: 音乐菏泽地区音乐丰富多采,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国前,演唱、演奏多为自发性活动,往往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及婚嫁、丧葬。由于时间久远,又无专职音乐人员,民歌、乐曲散失甚多。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音乐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均配有专职音乐人员,对民歌、民间乐曲进行多次收集和整理,同时举办文艺会演和音乐创作学习班,普及和提高音乐创作水平。多年来,广大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整理了大量优秀歌曲、乐曲,在各类报刊发表或电台播放,在省、地举办的会(调)演中演出,有的还参加了国际性的音乐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关键词: 音乐 舞蹈

内容

第七节音乐舞蹈
  音乐菏泽地区音乐丰富多采,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国前,演唱、演奏多为自发性活动,往往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及婚嫁、丧葬。由于时间久远,又无专职音乐人员,民歌、乐曲散失甚多。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音乐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均配有专职音乐人员,对民歌、民间乐曲进行多次收集和整理,同时举办文艺会演和音乐创作学习班,普及和提高音乐创作水平。多年来,广大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整理了大量优秀歌曲、乐曲,在各类报刊发表或电台播放,在省、地举办的会(调)演中演出,有的还参加了国际性的音乐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民间鼓吹乐:菏泽地区鼓吹乐发展较早,区内的鼓吹乐班多以近亲组成,演奏技艺多在本家族内传授。艺人们平时多以理发为业,遇事则组班演奏。鼓吹是一和民间音乐艺术,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其乐朴实爽朗、明亮奔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味和生活气息。所使用的乐器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器有啖呐、笙、竹笛、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镣、锣、云锣、小鼓等。民间所传“喇叭哇哇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作用。鼓吹乐演奏形式有:行进演奏,用于迎亲、送葬及节日喜庆等场合;坐场演奏,即乐手们围座桌子四边,边吹边打,常演奏些大曲牌或卡戏。
  建国后,民间鼓吹乐走上了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大舞台.1953年,著名喷呐演奏家任同祥,代表菏泽专区参加山东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还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其民间乐曲《百鸟朝凤》获得二等奖。1954一1955年,他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赴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菏泽专区著名民间艺人袁子杨、魏永堂演奏的《双合凤》、《驻云飞》,在1955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一等奖。至1985年,全区约有鼓吹乐班300多个,艺人达2000余人,且高手众多,曲目丰富,享有“啖呐之乡”的美名。
  民间丝弦乐: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境内流传的主要有擂琴、软弓二胡、杨琴、坠琴、琵琶等,尤其是古筝艺术,在菏泽地区久盛不衰。汉魏时期的诗人曹植在鄄城做王时,曾写有“弾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的诗句,生动地刻画出当时鄄城一带古筝艺术盛行的景象。至今郓城黎同庄还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架16弦古筝。清代以来,菏泽区内涌现了一批技法娴熟、技巧全面的丝弦演奏家。如王东1(1830一1905),黎帮荣(1854一1926),张念胜(1890一1945),张为诏(1895一1963)、黎连俊(1898一1950),王殿玉(1899一1964)等;当今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赵玉斋,西安音乐学院教师、陕西省“秦筝”协会会长高自成等著名古筝演奏家,也都是从荊泽地区这个摇篮里成长起来的。
  建国前,民间丝弦乐艺人常利用庙会、逢年过节,以及冬闲时期,在家庭院落、寺庙、地窖等处合乐演奏,有的则以卖艺为生。建国后,艺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每逢节日、文艺会演,多有丝弦乐手竞相演奏,各显其能,有的还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如张应易演奏的古筝独奏曲《夜静鸾铃》。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出一等奖。青年筝手黄梅198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得优秀奖。
  民间歌曲:菏泽地区民间歌曲的体裁主要有生活小调、劳动号子、儿歌三种形式。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艮歌的收集整理工作,广大音乐工作者不断深入城乡,发掘收集民歌。1962年,菏泽专署文教局选编《菏泽民歌选》两辑,收入民歌295首。成武民歌《包楞调》1963年在山东省民歌演唱会上演唱后,被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歌曲》杂志1963年第4期予以发表,随之流行全国。1964年6月,由山东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张英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反响强烈,音乐界纷纷发表评论,认为《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而后,张英又随中国文化艺术团到日本、东欧各国演唱。1978年,菏泽籍的歌坛新秀彭丽媛把《包楞调》带入北京后,几次出访北欧诸国演唱。另有菏泽民歌《引蛾螂>,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岀奖;1963年,再次参加山东省民歌演唱会后,便在全国流行起来;1983年,由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山东电视台录制了电视艺术片。还有《放风筝》、《花开蜜蜂来》、《花蛤蟆》、《小巴狗》、《王大姐卖鞋子》等,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民歌演唱会。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选入菏泽地区民歌41首。舞蹈
  菏泽地区的舞蹈种类繁多,源远流长。著名的古代六大乐舞之一大濩,就产生于此地。
  鄄城杏花村的《商羊舞》,曹县的《竹马》,距今都有500多年的历史。据1983年普查,全区共有不同形式的民间舞蹈70余种。其中比较流行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狮子舞》、《龙灯》、《商羊舞》、《三皇舞》、《竹马》、《花伞舞》、《二鬼棒》、《抬花撵》、《放蝴蝶》、《抬阁》、《小车舞》、《花船舞》、《高跷》、《独脚高跷》、《担经》、《抬哈大官》等,有些舞蹈是由祈天求雨的活动逐渐形成的,成为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形式。
  建国后,舞蹈艺术得到了发展。各级文化部门组织舞蹈工作者对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了发掘、整理,并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多次参加省、地以及全国性的文艺会演。曹县挖掘整理的《花伞舞》、《放蝴蝶》,于1955年参加了山东省青年艺术会演,其中《花伞舞》晋京演出,受到好评。鄄城《商羊舞》于1956年参加山东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和整理改编奖。曹县改编的高跷舞《走娘家》,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获演出奖。新创作的《养猪姑娘》、《儿童游戏舞》、《牡丹舞》、《红灯舞》、《冲天颂》、《麦田小景》、《菏花童子舞》等,都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及全国的文艺会演。有的被刊物发表,有的获奖,有的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
  50年代末,各级文化部门对舞蹈人员进行培训。据统计,地、县两级共举办较大型的舞蹈人员培训班11次,培训人员500余人。70年代初,成武县曾一度成立过文工团,设有舞蹈队(组),演出了《织网舞》、《采茶舞》、《姐妹喜晒战备粮》、《敬酒舞》等节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广大青年中出现了现代舞热。1985年,梁山县成立了业余群众演出团体一北方歌舞团,演出节目大都是现代.流行歌舞,在省内外城镇巡回演出。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子杨
相关人物
魏永堂
相关人物
张念胜
相关人物
黎帮荣
相关人物
张为诏
相关人物
王殿玉
相关人物
黎连俊
相关人物
黄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鄄城杏花村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擂琴
相关作品
软弓二胡
相关作品
杨琴
相关作品
坠琴
相关作品
琵琶
相关作品
引蛾螂
相关作品
放风筝
相关作品
花开蜜蜂来
相关作品
花蛤蟆
相关作品
小巴狗
相关作品
王大姐卖鞋子
相关作品
狮子舞
相关作品
龙灯
相关作品
商羊舞
相关作品
三皇舞
相关作品
抬阁
相关作品
小车舞
相关作品
花船舞
相关作品
高跷
相关作品
独脚高跷
相关作品
担经
相关作品
抬哈大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