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艺
第一节戏剧
剧种菏泽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素称“戏曲之乡”。流行在境内的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大弦子、两夹弦、四平调、豫剧、评剧、河北梆子、京剧等。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音的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地梆子一一山东梆子。
菏泽地区是山东梆子形成较早的区域之早在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梆子戏存在。清代中期至建国前的200多年间,菏泽区内先后成立的山东梆子班社有:菏泽县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马庄马家班,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曹家班、王堤圈班、蔡兴科班、火神台班、大张楼班、曾班、孙老家班,巨野县的大姚班、田庄田状元班、姚念集班、大义集孔班、马庄班、孙班,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东明县的西三义堂班,单县的黄后楼班、朱家班,鄄城县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梁山县的寿张集大小井班,定陶县的孔家班(后改名大兴班)、东三义堂班等。
山东梆子的唱腔是“板式变化体”结构。起初男声(主指黑红脸)唱腔采用大本腔(本嗓),后改用“二本腔”(假嗓)或“夹本腔”(真、假嗓结合)。嗓音高亢宏亮,刚劲激越,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女声唱腔则以清新、明快、俏丽、挺拔而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用的唱腔板式可分为四大类:慢板(包括中慢板、破字慢板、金钩挂、上五音,以及由此派生的二凡、一句正、一句落等)、流水板(包括快慢流水板、一串铃和由此派生的一锣切、仓令仓、倒送板等)、二八板(分为慢二八、中二人紧二八板,以及由此派生的一鼓二锣、呱哒嘴、倒反拨、嘟噜锤等)、散板(分为飞板、栽板、滚白、起板)。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约有600余出,其中基本剧目有“老十八本”、“十七山”、“十二关”、“四大征”、“五阵”、“六州”等。建国后,菏泽、巨野、郓城、梁山等县(市)先后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1958年菏泽专署人民剧团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梆子剧团。
枣梆:原名“本地備”,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逐步形成的一个剧种。过去由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山东人对山西人称为“山西値”。山东人学唱山西戏,故称为“本地储”,简称“储梆”。后来觉“储”字对山西人有贬意,又因此剧种所用的击节梆子是枣木,“枣”字与“備”字谐音, 便于1960年将“備”字更换为“枣”字,定名为
“枣梆”。
早在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前,就有山西人到鲁西南一带经商,这些山西商贾中,有的把他们家乡的地方戏教给当地人说唱。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从山西晋城来了一个银匠,他教唱的是一种“山西泽州调”。后来,学习的人逐渐增多,便唱“围鼓戏”。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西省的职业班社“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十万班”走后,山西艺人潘朝绪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等地收徒传艺,并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戏班 一一“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
在几代艺人演唱山西“泽州调”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吸收本地兄弟剧种的某些唱腔与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 一一枣梆。
枣梆在演唱艺术上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更为优美动听。从板式、旋律、唱法等方面来看,枣梆依然保留了山西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不同于上党梆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唱腔中真假嗓结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变声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哝”、“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瞰”。所以有的观众称枣梆为“瞰戏”。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枣梆艺人参加了革命工作,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演岀。1946年,郓巨县在陈坡区于庙村建立了游击剧团(枣梆),1947年秋,周圣礼(艺名“大孩”)、桂相臣、桂相连、刘富贵、赵凤来、梁宝兴等一部分艺人参加了冀鲁豫二地委文工团,并成立了枣梆专业艺术团体——民声剧社。
大平调:系梆子声腔剧种。由于它的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其他梆子,如山东梆子、豫剧、河北梆子的音调都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又因其击节用的梆子特大(约二尺),故被群众称为大梆子戏或大油梆。大平调的起源,据老艺人说,由木偶戏演变而成,直到现在它的唱腔、上场式、下场式、亮相等还都带有木偶戏的痕迹。也有人说它是由高调梆子或武安平调演变而成的。
大平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据1497年(明弘治十年)河南滑县《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建国后,河南滑县还发现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大兴班”大平调的演出合同。
明清以后,菏泽区内较有名的大平调班社有东明县包其营的“三鳖肚”班、曹县袁家班、菏泽县尤家班和彭堂天兴班。当时,艺人中流传着“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4个班”,系指此4个班。至1830年(清道光十年)左右,菏泽县衙三班(马班、步班、快班)总管李玲秀聘请安兴镇艺人魏守法,成立一个职业班社“双盛班”。之后,又出现了东明县东明集的耿发深班、曹县的袁豁子班、菏泽县尤保田的德盛班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在慢板、拐头钉等板式的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哎腔)。其使用的主要乐器:文场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子等;武场除一般锣鼓外,还有四大扇(大镜、大钱)、长尖子(大号)等,多用于主要角色的出场和战斗场面,以烘托角色的威风,当地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可见它的演唱风格是有明显特色的。建国后,菏泽、东明、成武、梁山等县成立了大平调专业剧团,60年代初进行了调整合并,“文化大革命”初期全被砍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东明、菏泽又恢复了大平调剧团。
两夹弦:是流行在鲁西南的一种民间地方小戏。它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一一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二夹弦”或“大五音”。
两夹弦的唱腔是板体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外还有娃娃、山坡羊、堤子、赞子、砍头檄、栽板、哭迷字等。传统剧目近百出,多为“三小”戏,如《大帘子》、《二帘子》、《站花墙》等。在表演方面,除个别剧目仍保存着载歌载舞的花鼓表演动作外,一般都是以唱为主,有时站着不动稳唱百多句。后来,受柳子、梆子等剧种的影响,学习了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以及武打表演艺术。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菏泽区内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后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59年11月,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由著名演员黄云芝主演,在济南为毛泽东演出了古装戏《三拉房》。接着,参加山东省联合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岀,曾三进国务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两夹弦剧团演出的《三拉房》剧目,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四平调: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由一种民间演唱艺术一一花鼓演变而成。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1930年,由花鼓艺人王汉臣、邹玉振、甄友明等自发成立了花鼓“大兴班”。1933年进入济南大观园演出时,租赁了大戏服装,起角登台演出,由曲艺形式发展到半曲半戏的形式1945年春,开始了上弦伴奏的尝试工作。他们以花鼓的“平调”作为唱腔改革的基础,剪头去尾,留其精华,去掉不必要的虚字、虚词,保留了“平调”的板式结构的艺术特点,用京剧反二簧的一个乐汇作为男唱腔的头句腔,把评剧的一个乐句略加修改,作为女唱腔的煞腔。这样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艺术形式逐渐完善,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剧种。建国后,成武、曹县、单县、鄄城先后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演出范围遍及城乡。
四平调的剧目,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较多。建国后,又移植和编写了一些现代戏。经过加工整理的《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是该剧种很有特色的传统剧目。
柳子戏: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过去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东柳”, 就是指山东柳子戏。
柳子戏是在元、明以来“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用三弦作主要伴奏乐器,笙、笛辅之。柳子戏的曲调,曲折婉转,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其常用曲调,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4种。其曲牌有200余支,常用的[黄莺儿]、[娃娃]、[山坡羊]、[锁南枝]、[骁云飞]称为“五大曲”。柳子戏的表演程式比较固定,生、旦、净、丑各行,都有不同的程式。如武将出场时,必先在台上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则双足跳起,表示急躁。
柳子戏经常活动的地域,有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交界的30多个县。早期活动在菏泽区内的柳子戏班社有曹县的义盛班、大曾班、小曾班等。建国后,先后成立了复程县新声剧社、郓城县工农剧社等柳子戏专业表演团体。1959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柳子剧团。1959年菏泽戏曲学校专门招收了柳子科学员进行培训。1961年9月成立了菏泽专区柳子剧团。至80年代,除山东省柳子剧团外,菏泽、巨野、鄄城等县、市还有业余剧团在农闲时演出。
大弦子戏: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是由元杂剧“弦索腔”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因其最初只用三弦为伴奏乐器,故被称为弦子戏。又因各班为争“大”字,均以“大弦子戏班”自称,故现在此剧种通称大弦子戏。
大弦子戏的音乐结构属曲牌联套体。原有曲牌400多支,现保留下来的只有近百支,经常上演的有[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耍孩儿]、[黄莺儿]、[桂枝香]等。全部唱曲分为粗、细两种,粗曲大都字多调急,宜于表达高昂、激动的情绪,细曲则大多字少调缓,易于表现叙述场面。“文场”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有锡笛、大笛、锣笛、竹笛和笙,后来陆续增添了京胡、二胡、提琴等。其“武场”打击乐除与其他地方剧种相同的锣鼓外,还有大饶、大钱、二钱和大马锣,合称“四大扇”,并配有长约两米、状似喇叭的铜质尖子号,用以“开场”或烘托剧中主角上场兴兵打仗的场面。大弦子戏的传统剧目多系工架戏。它的代表剧目有《两架山》、《牛头山》、《火龙阵》、《金麒麟》等。
清末以后,大弦子戏班社逐渐减少,区内主要班社有定陶县的“高家班”,菏泽县的“公义班”等.建国后,定陶县成立了曙光剧团,1959年调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菏泽专区大弦子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至1985年境内尚有菏泽市船郭庄一班民间剧团在鲁西南和豫东一带坚持演出。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建国前,与山东梆子同称高调,尤其是“豫东调”、“祥符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言音调等方面,都和山东梆子比较近似,故在民国年间,山东、河南两地演员就已相互搭班演岀。如菏泽专区的演员黄儒秀(艺名“黄娃”)、王锡堂(艺名“桂花油”)等,在30年代就曾蜚声开封剧坛。祖籍曹县的马金凤、崔兰田、赵义庭、刘忠河等,都先后离开家乡,赴河南投师学艺,在豫剧这个艺坛上磨练成长,成为造诣颇深的表演艺术家。2950年后,菏泽地区成立了12个豫剧专业表演团体。1985年全区17个专业戏曲团体中就有8个豫剧表演团体。豫剧已成为全区流行较广、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
团体建国前,区内多系私人经营的戏曲班社,对演员实行聘用制。建国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精神,地、县两级都先后成立了专业戏曲表演团体。50年代末,全区曾一度发展专业剧团34个。至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区剧团进行调整、合并,共保留戏曲团体(队)2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剧团进行“大杀大砍”,到1969年,全区仅剩5个艺术表演团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日渐繁荣,区内逐步成立了专业剧团。1985年全区共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7个,包括山东梆子、枣梆、大平调、两夹弦、四平调、豫剧6个剧种。
菏泽地区枣梆剧团:前身是冀鲁豫二专区民声剧社,始建于1947年11月.1950年初,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菏泽、济宁两地区合并时,剧团下放到鄄城县。1959年底,菏泽、济宁两地划开后,剧团又调回专区,1960年定名为菏泽专区枣梆剧团.随后,以专区枣梆剧团为主,将郓城县文娱剧社、梁山县晨光剧团的部分演员合并过来,组成了“菏泽地方戏曲院枣梆剧团”.至此,剧团发展到7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剧团曾一度改唱京剧,改称菏泽地区京剧团.1975年10月,重新恢复了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徐龙剖子》、《珍珠塔》、《天波楼》、《蝴蝶杯》等。
菏泽地区豫剧团:前身是曹县豫剧二团,它源于1934年春由艺人阎庆寺创办的柳河寺高调梆子科班,1949年归商丘市文教局民教馆领导,名为新声剧社,1950年归属曹县,改名大众剧社,1954年又改为曹县豫剧二团。1959年7月调到地区,成为菏泽专区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恢复为菏泽地区豫剧团。该团曾先后被评为省、地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主要演员张玉霞于195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并于1979年出席了全国第四届文代会。
菏泽市豫剧团:其前身是活动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一个高调梆子班社,1949年归复程县领导,定名复程县人民梆子剧团。1956年调归菏泽县,定名菏泽县豫剧团.1968年剧团被解散,1970年重新恢复。1983年改名菏泽市豫剧团.该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牡丹案》,在1982年山东省戏剧月中,获剧本创作、音乐设计等多种奖励。
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建国初期,菏泽县有新生、新兴两个平调剧社,1957年两剧社合并,成立了菏泽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被解散,1979年恢复。该团演出的现代戏《后娘心》在1982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优秀创作奖、音乐设计奖、幻灯绘制奖,并被省电台全剧录音播放.
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69年7月,定陶县委把原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撤销后下放到工厂的30余名演员集中起来,并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成立了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79年该团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其现代戏《相女婿》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82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戏《红果累累》,在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创作一等奖、演岀一等奖。
定陶县豫剧团;其前身是活动在定陶县境内的“四合胜”戏班,1951年归定陶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虹光剧社.1954年改名虹光豫剧团。1958年,定陶县撤销,剧团划归成武县,改称成武县文工团。1961年恢复定陶县后,剧团回归定陶,名为定陶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撤销,1980年恢复。
曹县豫剧团:前身是商丘市朱集吼声剧团。1950年归属曹县,定名曹县大众剧社(一组),1960年与曹县豫剧三团合并,名为曹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撒销,1969年恢复。
曹县四平调剧团:其前身是活动于鲁西南的柳子戏班一一新生剧社。建国后归复程县领导。1953年改为四平调剧团。1956年复程县撤销后划归曹县领导,定名曹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撤销,1979年又恢复。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陈三两爬堂》、《梦龙图》、《三凤求凰》等。
单县豫剧团:1949年,单县人民政府将活动在鲁、豫、皖交界地区的“艺和班”收归政府领导,命名单县人民剧社。1967年与该县两夹弦剧团合并为单县豫剧团。该团1972年被解散,重组成单县京剧团1979年单县京剧团改为单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抬花轿》、《青凤桥》、《花木兰》等。
成武县豫剧团:1949年,成武县将朱楼村的梆子戏班收归政府领导,定名成武县人民剧社,1955年改名成武县人民剧团。1960年与文工团合并后,定名成武县豫剧团。1961年成武、定陶分县时,划归定陶。:1970年,又正式组建了成武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西厢记》、《大祭桩》、《黄鹤楼》、《小二黑结婚》等。
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原为河南省柘城新生剧团,1952年收归成武县领导,定名成武县工农剧团。1958年改名成武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3月撤销,1979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主要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裴秀英》、《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王凤云在1984年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中主演了大型现代剧《春暖梨花》,并获演员奖。
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巨野县人民政府将原“大姚班”流散在境内的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巨野县大众剧社。1964年与巨野县两夹弦剧团、巨野县三团合并,改名“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9年被撒销。1971年重新组建了巨野县豫剧团1979年,复名为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老羊山》、《贺后骂殿》、《收陈侠》和《七品红娘》等。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6月成立,名为郓城县前进剧社,1960年改名为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0年正式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抄杜府》、《对花枪》、《审诰命》、《闯幽州》、《李白醉酒》等。
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原为私人经营的高调梆子剧社。1949年11月收归梁山县领导,定名梁山县洪峰剧社,1956年改名梁山县晨光三团,1958年与晨光二团合并为梁山豫剧团,1960年又与晨光一、四团合并,定名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曾于1971年代表菏泽地区参加了山东省戏曲会演,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水泊激浪》,受到好评。
鄄城县豫剧团:1949年建立,原为鄄城县新平剧社,1953年改名鄄城县豫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5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火烧纪信》、《黄鹤楼》等。
东明县大平调剧团:原为冀鲁豫军区领导下的民利剧社。1949年归属东明县领导,定名为东明县新艺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12月被撤销,1975年恢复。1959年9月25日下午3时,该团在郑州河南省军区礼堂,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传统戏《战洛阳》,受到好评。1979年被山东省文化局命名为“文艺工作先进集体”。
东明县豫剧团:前身是东明集的一个豫剧班社。1949年归东明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东明县新光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京剧团,1975年撤销,1979年重新恢复为东明县豫剧团。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罗焕跪楼》、《西厢记》、《对花枪》、《刘胡兰》等。剧场旧时,境内的戏剧演出场所,有古戏楼,流动戏台和剧院三种。古戏楼在明、清时期多建于寺庙或会馆内,如菏泽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正德年间)、梁山县腊山戏台(建于清雍正年间)、单县山西会馆戏楼(建于清雍正年间)、定陶县仿山戏楼(建于清末)、鄄城历山庙戏楼、东明县财神庙戏楼、曹县城隍庙戏楼、菏泽山西会馆戏楼等,供祭神和举行庆贺活动之用,一般不做营业性演出。流动戏台是建国前广大农村戏剧团体演出的主要设施。这种戏台,由台主建筑,立约租赁。戏台全系木质结构,易搭易拆,便于流动。30年代以后,在部分县城内开始兴建简易剧院,做为剧团营业性演出的固定场所。建国后,各县城都先后建立了比较正规的剧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戏剧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县城剧院的设施得到
了改善,农村乡镇也兴建了不同规模的文艺演出场所。1985年,全区有县城剧院12座, 从业人员163人,农村剧场500余座。
县城剧院;东明县人民剧场。位于城内西大街路北,1958年投资15万元兴建,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00人。1969年拨款3万余元进行改建。1977年,剧院扩大,总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
菏泽剧院。原为山西会馆戏楼,位于菏泽城内潘隅首北,解放大街路东。戏楼于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由在菏经商的山西人集资营建。1948年10月菏泽解放,戏楼取名民众戏院。1951年改建,易名中华大戏院。1955年进行翻修,改建面积为69&4平方米,设木椅座位970个,被命名为菏泽剧院。剧院于是年12月开业,以演戏为主,自1973年开始,兼放电影。菏泽市人民剧院。位于广福南街西侧,前身是工农剧院,1971年进行改建,大门由朝北改为朝东.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设有座位1555个,1974年开始兼放电影。
定陶剧院。位于城内中大街西段路北,1956年在城隍庙戏楼的基础上重建,定名为人民剧院。1964年投资9.2万元进行翻修,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设座位1013个,改名定陶剧院,于1965年元月1日正式使用。
曹县剧院。原为1953年兴建的大礼堂,位于南门里大街路东。1966年进行改建,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设座位1140个,1967年6月竣工,改名为曹县剧院。
成武县红旗剧院。原为县委礼堂,位于城东南隅北部路东。:I960年改为文艺演出场所,定名成武县人民剧院1975年春将原礼堂拆除,重建新剧院。1977年10月1日竣工并开始使用。新建的剧院更名为红旗剧院,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设座椅1437个。
郓城剧院.原为私人经营的一座简易剧院,位于城内唐塔路西段路南。1951年8月,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以公私合营的办法,在原地基上重新兴建,1955年改为国营。:1958年进行翻修,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设座位960个.1982年5月,郓城影剧院建成后,该剧院停止使用。
鄄城剧院。位于南门外路西,1956年建。1976年初,投资56万元,在原址重新兴建,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共有1630个座位,1977年10月3日正式开业。1984年又配备了一部投影电视
机,兼营投影电视业务。
巨野县人民剧院。位于城内古城街路北,原建于1950年。1959年5月进行重建,是年国庆节投入使用,正式命名为人民剧院。新建的剧院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共设观众座1030个。
单县人民剧院。原名湖西剧院,位于县城西门外路北桥头西边,1949年春,由湖西军分区指战员所建。属湖西专署文教科领导.1953年湖西专署撤销后,剧院归单县文教科领导,1955年改建砖木结构的厅堂式建筑, 并易名为单县人民剧院。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观众厅内设1000个木连椅座位。1964年进行了翻修,加高了墙壁,新建了化妆室。
梁山剧院。建于1966年,位于水泊中路路东,原名东方红剧院。1978年12月7日因电线线路发生事故引起火灾,剧院全部烧毁.1981年投资70余万元在原址重建。新建的剧院系砖石混凝土结构,石棉瓦顶,水泥地面,观众厅两层,前门楼三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厅内安座椅1463个。整个工程于1983年竣工,并改名为梁山剧院。
农村剧场:建国前,广大农村的戏剧演出场所是广场式,主要设施是流动戏台。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全区各县依靠集体力量,在部分乡、镇政府驻地和较大的村镇,共兴建了农村剧场503处,其中一类剧场38处,二类剧场148处,三类剧场317处。这些剧场不仅能接待剧团售票演出,还能定期放映电影,大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第二节曲艺
曲种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地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个曲种。因其原系民间小曲子联唱体,故始名“小曲子”;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打琴(后称洋琴或扬琴),故群众亦演唱,自称“山东洋琴”、“改良洋琴”或“文明洋琴1934年,著名艺人邓九如等在天津电台播唱后,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有200余年的历史。早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郓城县的王尚田就已自成一家,开始授徒。据《曹县方志》记载,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清乾隆年间的小曲名家梁启祥为该县梁堤头人氏。
山东琴书不放单档,三、五人搭档演唱,人人操乐器,既演唱又伴奏,以中间敲琴者为主。其伴奏乐器有琴、筝、坠琴、软弓二胡、三弦尚板、碟子等。山东琴书的曲牌相当丰富,除作为开头通及演奏用的[十八板]、[五字开门]、[天下同](合音)、[梳妆台]、[鸳鸯扣]外,尚有专供演唱用的曲牌72个。传统节目多是一些反映家庭生活及爱情故事的段子,乡土气息浓郁。该曲种进入城市后,吸收了鼓词、坠子等曲种的一些太部说唱,亦叫蔓子活上演节目更加丰富。
山东琴书有“南路”、“北路”、“东路”之分。各路都有一些名老艺人,如东路的商业兴,北路的邓九如,南路的李若亮等。他们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南路”最早遍及鲁西南,尤以曹县、郓城、菏泽等地为最多。流入鲁西北、济南一带的称为“北路”。济南以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遍及胶东的琴书,称为“东路”。
山东落子:亦名“铳铳书”,是古老曲种之它由“莲花落”发展演变而成.原为行乞的一种手段,清嘉庆时才有了演习故事之曲,歌者始由乞丐变为艺人。莲花落”流行区域较广,基本唱腔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流行在鲁西南一带的落子,称为山东落子。
山东落子不用弦乐伴奏,只用竹板和桃徒。其板式不多,曲调单纯,半说半唱,旋律较差,大多是“一串铃”、“一挂鞭”式的数板、硬垛,唱词多系七字句或十字句。每两句或十几句拖一长腔。演唱节目多系通俗小说故事改编而成。
花鼓:又名“丁香”、“花鼓丁香”、“端拱”,有200多年的历史,遍及菏泽全区,尤以郓城、菏泽两县为最多。
花鼓的演出形式有三:一种是一个人背着鼓走街串巷,自打自唱,变相行乞;另一种是对唱,一人背鼓,另一人扮成青年姑娘,手拿小扇或手帕,脚上郓上拐子(高跷),与背鼓者对唱;还有一种是多人唱,分别扮演角色, 登上舞台,走戏曲的路子。
花鼓的唱腔,总的风格是字多腔少,曲调简单,衬词特多,唱中没拖腔,句间没过门,首尾相接,句句相连。板式有“平板”、“序子”、“坎头糠”、“紧板”、“娃娃”等。
花鼓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一个牛皮鼓,一个梆子和一套打击乐器。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属道情类,坐唱形式,是一个稀有的古老曲种。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时就已有莺歌小唱即莺歌柳书。
莺歌柳书的伴奏乐器有八角鼓、小钱、三弦和节子。八角鼓和小钱由演员使用,三弦和节子由伴奏者使用,节子则系于膝前。唱腔有慢板(也叫四句腔〉和快板(也叫垛子)两种,唱慢板时,演员持八角鼓,用手掌和手指头弹推拍打,唱快板时,演员敲打小復配奏,以掌握节拍。
莺歌柳书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一度兴盛于鲁西南,特别是黄河故道两岸。老艺人郑玉坤(曹县郑庄村人)曾于1957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
坠子:产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弦”(现名坠琴》而得名。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区和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的不同,又分出许多流派,现在一般通称河南坠子。坠子演唱形式有一人单唱和双人对唱两种。演员打简板边打边唱,对口时,另一人还打单菠或手鼓,伴奏者拉坠子弦,有的并踩打脚梆作为击节。音乐上为主曲体,唱腔有引子、起腔、平腔、落腔、大小寒韵、曲牌、垛板、快扎板等。开始时,先拉闹台曲(也叫大起板),而后开书。坠子的特点是既善于抒情,又长于叙事,唱腔清新优美,婉转动人,语言通俗,故事性强。菏泽地区各县、市专业曲艺队都设有坠子演出组,亦农亦艺的坠子艺人也遍布全区。
曲艺团体菏泽地区曲艺队:1976年12月正式成立。建队初期,由地区艺术馆代管,共有演员7人,分山东琴书和坠子两个演唱组,属集体性质的专业曲艺演唱团体。1977年,全队发展到26人,增加了山东快书、山东落子、对口快板、相声、三弦绞子书五个曲种,进入了阵容整齐、曲种丰富的鼎盛时期。1980年以后,人员逐渐精减。到1984年,有演员6人,保留了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三个曲种。
菏泽地区曲艺队除经常巡回演岀外,还多次参加全国、省、地曲艺会(调)演。1976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坠子演员刘瑞莲、李巧莲被与会者誉为“曲坛新秀”。是年,琴书《梁山脚下》、山东落子《我们同战斗》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时,坠子《三拉房》、琴书《元宵会》均获演出奖1981年,山东琴书《大林还家》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演出(北方片),获创作、演出、作曲三个一等奖。1983年参加山东省书会,坠子《大破薪州》获演岀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王振刚、毕美等演唱的山东琴书《重聚梁山》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单县曲艺队;前身为1957年5月成立的单县曲艺协会,由33名演员组成,1959年改为单县曲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解体,不久,又恢复。这支队伍经常深入农村、工矿、部队演出,被群众誉为“文艺之花” °1967年5月22日《大众日报》以《一支受群众欢迎的轻骑兵》为题,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多年来这个曲艺队曾培养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演员,如坠子演员廉永霞,唱腔委婉传情,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被吸收为曲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落子演员张元秀,系曲协山东分会会
员,她唱的《找橡胶》由省有关部门录像,作为山东省地方优秀曲目资料存档。单县曲艺队在1980年11月一1984年8月,曾改为化妆坠子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小包公》、《小借年》、《屠夫状元》等,深受群众的好评。
曹县曲艺队:成立于1956年,系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有山东琴书和坠子两个曲种,演员13人。1957年春,曲艺队在县政府的资助下,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起了能容纳300余人的曲艺棚一座。从此,曲艺队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1958年曲艺队发展到24人,并增加了评书曲种。后来经过多次整顿,到1966年,全队保留演员16人,有琴书、坠子、评书、山东快书4个曲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队一度被解散。1970年春,家住城里的曲艺艺人自行组织恢复了曲艺队,除在该县曲艺厅演岀外,还经常到外地演出。
曹县曲艺队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6月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时,高世真、郑海泉、孙福田演出的琴书《水漫金山》和郎秀云演唱的坠子《华容道》,获演出二等奖;张心田演唱的坠子《单刀赴会》获演出三等奖。1958年参加济宁地区曲艺会演,坠子《敬老院》、《八化一体》获优秀节目奖,琴书《老王卖瓜》获一等奖,该队并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菏泽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分评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三个演出组。除在该县城乡巡回演出外,还经常到定陶、曹县、郓城、枣庄、济宁等地演唱。他们经常上演的曲目有:《五子七侠》、《友中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林海雪原》、《梁祝姻缘》、《白蛇传》等。1968年曲艺队解散。
成武县曲艺队:建于1955年,有演员23人,分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弦子鼓三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琴书《白蛇传》、《王天保下苏州》、《林海雪原》;坠子《包公案》、《杨家将》、《罗成打擂》、《十把串金扇》、《兴唐传》等;弦子鼓《杨家将》、《严海斗》、《铁道游击队》、《七侠五义》等。曲艺队于1970年解散。
郓城县曲艺队:1953年成立,有演员11人,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1961年,曲艺队员外流,曲艺队名存实亡。经过几次整顿,1965年人员发展到2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解散。1971年又重新恢复,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参加了省曲艺会演,李春元演唱的落子《摘石榴》获演出奖。1963年参加菏泽地区曲艺会演,坠子《老会计算帐》,琴书《棒子的风波》、《女饲养员》,大鼓《特务落网记》,均获演出奖和创作奖。1979年参加菏泽地区音乐舞蹈曲艺会演琴书《家庭风波》、《照相记》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85年,王合义、戚翠英演唱的坠子《女法官》,在菏泽地区中长篇书会中,获一等创作奖和演出奖。
定陶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山东琴书、山东落子、山东大鼓、河南坠子、评书五个曲种。1964年经整顿,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并新建了324平方米的曲艺厅,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他们经常演出的曲目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红色娘子军》、《林海雪原》、《平原烈火》等。田俊卿创作的《情探》,1963年在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获一等创作奖。1968年曲艺队解散。
巨野县曲艺队:1954年成立,有演员14人,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演出单位,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年因艺人大部外流,曲艺队自行解体.1963年,文化馆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分20个演出组,在全县进行演岀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演出活动停止,大部分艺人回乡务农.1975年,文化馆对全县曲艺人员重新进行登记,从中择优选取了48人,成立了亦农亦艺专业性质的曲艺队,下分12个演岀组。1980年以后,各曲艺组交所在公社文化站管理。
鄄城县曲艺队:1957年6月成立,有演员35名,其中被县文化馆吸收为正式职业艺人12名,临时演出人员13名,学员10名。1960年曲艺队一度解散。后来,部分艺人又组织起来,在县内流动演出1964年根据山东省文化局“关于对全省曲艺艺人重新审査登记,组织他们走集体化道路”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曲艺人员进行了审查登记,批准职业曲艺队员18名,学员17名,划分5个演出组,制订了评分办法,实行按分计酬,建立了公共积累制度。同时成立了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曲艺队被解散。1977年,县文化馆重新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曲种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木板大鼓,主要曲目有《包公案》、《杨家将》、《呼杨合兵》等。1957年老艺人曹永先演唱的苏北大鼓《古城会》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三等奖。
东明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共有队员17人,1967年解散,1974年重新恢复。该队曾参加河南省曲艺会演,获演出奖;在地区会演中曾多次获奖。
梁山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演员27人,分6个演出组,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山东落子、渔鼓、评词五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潘杨讼》、《许仙游湖》、《退彩礼》、《梁山好风光》等。1957年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曲目《打坦克》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61年曾一度解散。1962年重新组建。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解散。第三节杂技
建国前,活动于菏泽地区的杂技表演团体多系外地流入班社。演出形式多以地摊式和大棚式,很少有舞台表演。地摊式以一至二人徒手表演为主。如杂耍、魔术、气功等;大棚式表演节目,多以马上功夫为主,俗称“跑马戏”,并有一些高空节目。这些表演团体多在重大节日或城乡古庙会上进行表演。1949年,巨野县孔楼村孔凡令等人组织的武术班与江苏一民间杂技团合并,兼演武术和杂技节目。这是区内出现的第一个武术杂技班。1950年,该班的邱振才、吴凤英等人,在孔楼村招收一批青少年学习杂技,尝试自组杂技班在本地演出。1955年被正式定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收归巨野县政府领导1959年该团调归专署,成为菏泽专区杂技团。菏泽专区杂技团自成立以后,除坚持正常巡回演出外,还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和艺术交流。1959年3月,参加了山东省文化局在聊城举行的杂技、马术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了《双层顶杆》、《钢丝走高车》、《秋千飞人》等节目,获奖旗一面。1959年9月,在济南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汇报演出《对口悬人》受到好评。1962年夏,参加了由国家新闻社和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杂技艺术片《齐鲁英豪》的拍摄,拍摄的节目有《母女蹬人》、《口咬鲜花》、《顶杆定车》、《晃板牙杆》、《双层云梯》、《走钢丝》、《蹬坛子》、《水流星》、《三把刀》、《秋千飞人》等20多个节目,影片发行亚、非、拉10个国家;1972年8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山东时,该团部分演员赴青岛为其演岀了《双爬杆》等节目。
“文化大革命”初期,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全部被解散。1972年,正式恢复了菏泽地区杂技团,不久,巨野县杂技团亦宣告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梁山等地,相继成立了半农半艺的杂技表演团体,不少乡、镇还组织了业余武术杂技小组,农闲和节日期间进行演岀,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四节文学
菏泽地区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菏泽区内较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可追溯到先秦。《诗经•国风•曹》4篇15章68句,就是产生于此的文学作品。三国时的吴质,济阴(今定陶)人,其文章简约严明,文辞清新,深为曹丕所喜爱。西晋的王沈(今巨野人),流传下来的讽喻作品《释时论》,与当时南阳鲁褒的《钱神论》、庐江杜嵩的《任子春秋》同为“疾时之作”的名篇。北魏时期的温子升(曹州冤句人),是博览百家能诗善文的文学家,在当时北方文中颇有名望。有《文笔》35卷及《永安记》,皆传于世。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赋菊》诗,堪称千古绝唱。到了宋代,涌现岀一批灿若群星的文学家,例如王禹傅、晁补之、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等。王禹傅是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也是当时从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唯一作者,开宋代良好诗文风气之先河。他的诗文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有所揭露。著有《小畜集》30卷、《小畜外集》13卷。晁补之的散文流畅,又工诗句,受到苏东坡的推崇,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三人也较有成就,在宋代文坛都颇有名气。明代文人徐笃(曹县人),工于诗句,著有《墨庄诗章》等,另有曹州的何应瑞,亦有不少诗作传世。清代有菏泽的刘藻,著有《笃庆堂文集》等。清末到30年代初,祖籍菏泽的文学家在外地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如曹县的刘齐滨,1929一1930年期间,曾在《北新半月刊》发表了《梧桐树下》、《孩子的梦》、《多喜的一夜》、《济南之游》等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李子虔创作的诗歌《捡柴的姑娘》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自传体小说《夜奔》发表在《中学生文艺季刊》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于冀鲁豫边区的《文化生活》、《新地》、《冀鲁豫日报》、《湖西日报》等报刊,曾刊登了大量反映这一带军民战斗和生活的诗歌、快板、说唱、戏剧等作品。
建国后,区内文学创作日益繁荣。1958年,单县农民贾宪创作的民歌《为啥云上红旗飘》,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并被《红旗歌谣》收入。此为区内第一篇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随后,区内涌现了一批诗歌创作人员。较有成就的除单县的贾宪外,还有菏泽的郑关生、侯洪亮,定陶的王鲁湘、苗祥德,成武的董良银等。其中郑、苗、董3人于1965年11月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作协)和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7年8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菏泽地区第一本诗集《放歌牡丹乡》,收入区内50多位作者的诗作60余首。1982年以后,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涌现出像童西、王和平、于世敏等一大批年轻的诗歌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先后发表在《星星》、《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上。
在小说创作方面,自菏泽李子虔创作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短篇小说《黑白光脊梁》于1952年发表在《平原日报》后,鄄城县业余作者高贤敏也开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如《一张电影票》、《责任》、《小店服务员》等。70年代以后,区内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刘文才的《小猪信》、于清泉的《菏花》、薛守伟的《小花猫的眼睛怎么不转了》、孙学岭的《杏儿熟了的时候》、贾祥伦的《湖上红哨》等。这些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79年菏泽地区文化局创办了文学刊物《牡丹》杂志后,小说发稿量逐年增加。1983年,梁山县文化馆创作员赵萍创作的《还阳草》在省内大型刊物《柳泉》上发表。这是菏泽地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部中篇小说问世。这期间,菏泽籍的山东大学学生贾庆军先后在《青春》、《雨花》、《山东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月儿圆了》、《坟草青青》、《早晨的喜剧》等短篇小说。其中《月儿圆了》获江苏省《雨花》优秀作品奖,《坟草青青》获《青春》优秀作品一等奖,并被《小说月报》转载。1985年,陈进轩在《柳泉》发表中篇小说《高家院》后,又在《中国》发表了《苇子园的女人》,次年被《小说月报》转载。这是菏泽地区在全国性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另外朱希江与王太捷合编的《水泊梁山的传说》、朱希江的散文集《柳絮子》等也先后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等岀版社岀版。
在繁荣创作,联系和培养文学工作者方面,菏泽地区唯一的文学刊物《牡丹》发挥了积极作用。《牡丹》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其前身为《菏泽文艺>,1974年下半年创刊,属不定期内部交流刊物。1979年元月,《菏泽文艺》改名《牡丹》,并定为季刊,仍是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刊登区内作者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评论、戏曲、美术、摄影等作品,同时增加了“曹州风物”、“中学生文选”、“牡丹诗歌欣赏”等栏目.1981年元月,《牡丹》改为双月刊,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著名的文学大师、全国文联名誉主席茅盾为《牡丹》书写了刊名,其办刊宗旨是: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立足菏泽、面向全国,努力突出刊物的地方特点和乡土气息,着重发表新人新作。至1985年底,《牡丹》总计出版41期,400余万字,总印数为100余万册。
随着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区创作队伍也迅速壮大。1984年以后,群众性的文学社团纷纷成立,组织活动较好成绩较显著的有“普通人诗社”、“百草园文学社”、“沃土文学社”、“黄河浪文学社”、“无名草文学社”、“起飞文学社”等数10个,对繁荣文学创作,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1985年,全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有15人,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的12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有百余人。第五节电影众。
放映与管理:菏泽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历史较短,1928年电影才开始传入菏泽。当时菏泽的刘月生、何子平、赵珠等人集资1500元(银元)从上海先施公司购进德国产35毫米放映机及发电机、幻灯机各一部,于11月15日在菏泽城内山西会馆戏楼(今菏泽剧院)放映了无声电影《工人之妻》,之后,又到定陶、曹县、单县、金乡、羊山等地放映。到1929年因拷贝供应不足等原因,电影队停业。1930一1934年,外地电影队曾两次到定陶城内放映了无声电影《一片爱国心》和一些风光片.如1930年3月,济宁人组织的电影队在梁山一带放映无声电影,吸引了许多观众。
建国后,1951年11月,平原省下放给菏泽一个电影队,负责全区8个县的电影放映工作。这是菏泽第一个国营电影队。1952年菏泽划归山东后,逐渐发展到4个电影队。1958年,在发展国营电影队的同时,开始发展社办电影队。由于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速度较快,到1959年,全区已有放映单位49个。在发展农村放映单位的同时,1958年9月,菏泽县建成了“红旗影院”,这是菏泽地区第一家城市影院。
1965年、1968年,曹县、郓城先后建成了县城影院。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放映单位虽有发展,但由于文艺战线
实行禁锢政策,大部分影片被封闭,只重复放映几部“样板戏”,整个电影放映事业呈萧条景象。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电影放映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7年始,由省、地、县投资,全区10个县市驻地先后建成了较正规的电影院;另外,还陆续开放了5家礼堂放映电影,工会系统的俱乐部也开展了电影放映业务,城市影院发展到25座。在农村,1981年通过贯彻中共中央(81)31号文件精神,在有条件的农村集镇,逐步兴建了电影院。1984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鼓励集体、个人从事电影事业,农村电影放映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85年,全区共发展农村放映单位876个,其中农村集镇影院54座,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电影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1953年,山东省电影教育工作队菏泽专区中队部成立,这是区内第一个电影管理机构。1956年,专区电影中队部撤销,成立了菏泽专区电影事业管理站和菏泽专区电影发行站,负责全区的电影放映、发行和机器修理业务。1959年两站合并,成立了菏泽专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71一1973年期间,各县电影中队部陆续改名为电影事业管理站。到1983年前后,各县均建立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从1981年起,各县、市开始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了49处分公司或管理站,作为县、市公司的派出机构,逐步形成了地、县(市)、乡(镇)三级电影管理网。50年代初,菏泽地区的电影宣传工作,主要由放映人员利用映前广播,举办宣传栏、黑板报或到各单位散发影片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后来逐渐发展到粉刻的幻灯板打幻灯。1958年以后,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许多放映单位自制了双镜头幻灯机。1960年,地区电影公司修理股制做了三镜头幻灯机,并在全区推广。从此,宣传工具有了改进,幻灯节目的制做逐步普及,质量有所提高。
1962年开始,各县电影中队陆续配备了专职宣传人员,城市放映单位逐步配备了三镜头或四镜头幻灯机、收音机、录音机、照像机等,制作的幻灯节目不仅能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时的好人好事,而且做到文图并茂,解说加配音乐,颇受群众的欢迎。1965年地区电影公司制作的幻灯片《梁屯新貌》,参加了华东区幻灯汇映,随后又在全省进行了巡回放映。
1972年以后,各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先后设置了宣传组(股),配备了2一一3人的宣传、美工人员,幻灯制作采用了照像翻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宣传工作的质量。同时地区电影公司还采取举办绘画学习班、幻灯汇映,编写《菏泽影讯》,召开宣传人员座谈会,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以促进电影宣传工作的开展。
第六节书法美术摄影
书法菏泽地区内现存的碑碣中,有不少历代书法家的笔迹。如成武县的张寿墓碑,为汉代蔡邕所书。1926年上海塢叶山房《四体大字典》曾选其中部分字作范字。孔子庙堂碑为唐虞世南撰文并书。张成墓碑系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巨野县存有清末书法家何绍基的四块行书碑刻,以及被称为“文绝、书绝、刻绝”的大周任史君屏盗碑。这些都对当地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早在宋代,巨野县就有谢天香书写“称芳亭”的故事。清代以来,涌现出牛千古、曹以爟邓树屏、陈克强命一批较有影响的书法家。其中曹以爟(菏泽市曹楼村人)翰墨家族连续五代,均善于书法,堪称书法世家,尤其三子曹垣,书法造诣较深,著有《辞林二妙》、《四时分韵》等。
建国后,书法艺术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各级文化部门通过举办书法学习班和书法作品展览评奖活动,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书法创作队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出现了“书法热”,又涌现出一批书法新秀,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省及全国举办的书法作品展览。如张剑萍、张树林的书法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全国书法作品展览,还先后参加了“中国书法艺术展览会”、“中日书法作品联展”等国际性书法作品展,之后,还分别到西德、芬兰、日本等国展岀。
为了推动书法活动的开展。菏泽地区不少县、市成立了书法研究机构或群众团体。规模影响较大的有菏泽“曹州书画院”.该院建于1985年,座落在菏泽市广福南街路西古城墙上,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设有书画库、展厅、讲学厅、创作楼、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和全国最长的曹州碑廊等。院内建有假山、喷泉、亭廊等。著名书法家舒同为画院题写了“曹州书画院”院名。整个建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园林风貌,环境优雅,宜书宜画。书画院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书画展览,进行艺术交流,组织精品收藏等。
曹县书法学会。该会成立于1982年,拥有会员74人,学会以辅导、观摩、举办展览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几年来培养出一批有成就的书法人才,其中有许多人的作品多次参加省以上举办的书法作品展 .览,有的作品还被选出国展出。
美术菏泽地区的美术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绘画史》中有商朝尹伊(曹县人)画九主的故事。从发掘的文物来看,东汉时,菏泽区内的美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如驶代画像石,其雕刻方法就有平雕、浮雕、阴线雕等。北魏造像碑、北齐造像碑、北周至唐代的摩崖造像、宋石佛像、清乾隆年间单县城内建造的“百狮坊”、“百寿坊”等,都反映了区内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状况。宋代大发明家燕肃(祖籍青州,后迁居曹州),能诗善画,尤其善画古木折竹,今存有《春岫渔歌》、《江山雪霁》等。清乾隆年间,单县岀了一个为民请命的画家赵树屏,被传为佳话。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兵燹,美术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仅菏泽的李眉川、田伯平有一定成就,其他有影响的画家不多,传世之作也较少。
建国后,美术事业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在地、县群众文化机构中,均先后配备了专职美术干部;菏泽师专设立了艺术系,招收美术专业班。曹县、梁山等县成立书画协会或学会。同时,各级文化部门,都重视美术队伍的培训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一支美术创作队伍,涌现出一批较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如1965年董伯固等创作的组画《四笔阎王帐》和许汝良等创作的版画《四进城》,参加了全国阶级教育美展。其中《四笔阎王帐》被中国美术馆收藏。70年代黄恩涛创作的年画《红色喇叭家家响》和王福增创作的年画《书记学手艺》,除参加全国美展外,并由出版社出版发行。80年代孙景全创作的连环画《促织》,参加了莫斯科国际书画展,王福增创作的年画《我也是三好》,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美展,并在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中获三等奖。
菏泽地区的美术品种主要有国画、版画、油画、年画、连环画、剪纸、民间工艺等,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菏泽的面塑,鄄城的砖雕、曹县的花供以及民间织锦、民间泥塑等。摄影
菏泽摄影事业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4月。那时从河南开封来的照相师傅王子明,在菏泽城内北何家店租房七间, 招收四个徒弟,办起了菏泽第一家照相门市一一“光华照相馆”。用的是一架皮老虎式四方箱手插铜片光圈镜头的照相机。所用的底片全是玻璃质的,没有软片,顾客照相只能取照片,不给底片。当时的业务主要是照人物象,一张二寸照片需要20个铜板,六寸的需要银元两块,去照相的人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照相事业只能为少数人服务。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后,需办“良民证”贴半身照片,因此,菏泽城内先后增加了8处照像馆,摄影业务开始出现了竞争局面。其后,定陶、曹县、单县、成武等县城内也相继办起了照像馆。1950年,菏泽春光照像馆的阎自星、光明照像馆的郑复顺等,自筹资金搞联营,组建了国光照像馆。1955年12月,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菏泽县将国光、宝光两处照像馆收归国营,名为菏泽照像馆,有职工14人。区内各县均有一处照像馆收归国营,共有职工100余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人艮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全区的摄影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短时期内,区内城乡便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三种形式的摄影部、照像馆等。其灯光、布景、服装、道具、暗房、冲洗、印像、放大等设施得到了更新和改善。1983年,地区文化局在展览馆与《山东画报》社联合开设了第一家彩色摄影部一一《山东画报》社菏泽彩色摄影服务部。1985年,《菏泽市报》社又在菏泽城内设立了菏泽摄影图片社。之后,各县城内亦相继出现了彩色摄影服务业务。地区艺术馆也适时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全区的摄影事业,如举办培训班、开展摄影展览等。1973年国庆节期间,地区首次举办了全区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展出摄影作品90幅。1982年,为了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变化,地区举办了菏泽地区农村新貌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200多幅。随后又选出40幅作品参加了惠民、德州、聊城、菏泽联合举办的鲁西北四区农村新貌摄影展览.这个展览除巡回在四地区展出外,还先后在济南、北京进行了展出。1984年,山东省菏泽地区艺术馆、济宁市艺术馆、江苏省徐州市艺术馆、河南省商丘地区艺术馆和安徽省阜阳地区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四省五地市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共200幅(每地、市40幅)。内容是反映苏鲁豫皖部分地区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精神风貌。10月在徐州文化宫举行首展,然后分别到这几个地市巡回展出1个月。1985年又进北京王府井大街文化长廊展出,收到了良好效果。1985年,地区文化局展览馆配合公安部门举办了打击刑事犯罪展览,拍摄黑白、彩色照片400余幅,展出一个月,观众达20多万人次。
1985年,全区以地、县文化和新闻系统专业摄影干部为骨干,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为基础的摄影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2000余名摄影创作队伍中,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21名,《山东画报》社通讯员1名。另外,参加过山东大学摄影培训的20人,参加摄影函授专业学习的10余人。
第七节音乐舞蹈
音乐菏泽地区音乐丰富多采,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国前,演唱、演奏多为自发性活动,往往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及婚嫁、丧葬。由于时间久远,又无专职音乐人员,民歌、乐曲散失甚多。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音乐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均配有专职音乐人员,对民歌、民间乐曲进行多次收集和整理,同时举办文艺会演和音乐创作学习班,普及和提高音乐创作水平。多年来,广大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整理了大量优秀歌曲、乐曲,在各类报刊发表或电台播放,在省、地举办的会(调)演中演出,有的还参加了国际性的音乐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民间鼓吹乐:菏泽地区鼓吹乐发展较早,区内的鼓吹乐班多以近亲组成,演奏技艺多在本家族内传授。艺人们平时多以理发为业,遇事则组班演奏。鼓吹是一和民间音乐艺术,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其乐朴实爽朗、明亮奔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味和生活气息。所使用的乐器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器有啖呐、笙、竹笛、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镣、锣、云锣、小鼓等。民间所传“喇叭哇哇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作用。鼓吹乐演奏形式有:行进演奏,用于迎亲、送葬及节日喜庆等场合;坐场演奏,即乐手们围座桌子四边,边吹边打,常演奏些大曲牌或卡戏。
建国后,民间鼓吹乐走上了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大舞台.1953年,著名喷呐演奏家任同祥,代表菏泽专区参加山东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还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其民间乐曲《百鸟朝凤》获得二等奖。1954一1955年,他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赴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菏泽专区著名民间艺人袁子杨、魏永堂演奏的《双合凤》、《驻云飞》,在1955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一等奖。至1985年,全区约有鼓吹乐班300多个,艺人达2000余人,且高手众多,曲目丰富,享有“啖呐之乡”的美名。
民间丝弦乐: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境内流传的主要有擂琴、软弓二胡、杨琴、坠琴、琵琶等,尤其是古筝艺术,在菏泽地区久盛不衰。汉魏时期的诗人曹植在鄄城做王时,曾写有“弾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的诗句,生动地刻画出当时鄄城一带古筝艺术盛行的景象。至今郓城黎同庄还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架16弦古筝。清代以来,菏泽区内涌现了一批技法娴熟、技巧全面的丝弦演奏家。如王东1(1830一1905),黎帮荣(1854一1926),张念胜(1890一1945),张为诏(1895一1963)、黎连俊(1898一1950),王殿玉(1899一1964)等;当今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赵玉斋,西安音乐学院教师、陕西省“秦筝”协会会长高自成等著名古筝演奏家,也都是从荊泽地区这个摇篮里成长起来的。
建国前,民间丝弦乐艺人常利用庙会、逢年过节,以及冬闲时期,在家庭院落、寺庙、地窖等处合乐演奏,有的则以卖艺为生。建国后,艺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每逢节日、文艺会演,多有丝弦乐手竞相演奏,各显其能,有的还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如张应易演奏的古筝独奏曲《夜静鸾铃》。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出一等奖。青年筝手黄梅198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得优秀奖。
民间歌曲:菏泽地区民间歌曲的体裁主要有生活小调、劳动号子、儿歌三种形式。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艮歌的收集整理工作,广大音乐工作者不断深入城乡,发掘收集民歌。1962年,菏泽专署文教局选编《菏泽民歌选》两辑,收入民歌295首。成武民歌《包楞调》1963年在山东省民歌演唱会上演唱后,被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歌曲》杂志1963年第4期予以发表,随之流行全国。1964年6月,由山东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张英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反响强烈,音乐界纷纷发表评论,认为《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而后,张英又随中国文化艺术团到日本、东欧各国演唱。1978年,菏泽籍的歌坛新秀彭丽媛把《包楞调》带入北京后,几次出访北欧诸国演唱。另有菏泽民歌《引蛾螂>,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岀奖;1963年,再次参加山东省民歌演唱会后,便在全国流行起来;1983年,由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山东电视台录制了电视艺术片。还有《放风筝》、《花开蜜蜂来》、《花蛤蟆》、《小巴狗》、《王大姐卖鞋子》等,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民歌演唱会。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选入菏泽地区民歌41首。舞蹈
菏泽地区的舞蹈种类繁多,源远流长。著名的古代六大乐舞之一大濩,就产生于此地。
鄄城杏花村的《商羊舞》,曹县的《竹马》,距今都有500多年的历史。据1983年普查,全区共有不同形式的民间舞蹈70余种。其中比较流行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狮子舞》、《龙灯》、《商羊舞》、《三皇舞》、《竹马》、《花伞舞》、《二鬼棒》、《抬花撵》、《放蝴蝶》、《抬阁》、《小车舞》、《花船舞》、《高跷》、《独脚高跷》、《担经》、《抬哈大官》等,有些舞蹈是由祈天求雨的活动逐渐形成的,成为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形式。
建国后,舞蹈艺术得到了发展。各级文化部门组织舞蹈工作者对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了发掘、整理,并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多次参加省、地以及全国性的文艺会演。曹县挖掘整理的《花伞舞》、《放蝴蝶》,于1955年参加了山东省青年艺术会演,其中《花伞舞》晋京演出,受到好评。鄄城《商羊舞》于1956年参加山东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和整理改编奖。曹县改编的高跷舞《走娘家》,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获演出奖。新创作的《养猪姑娘》、《儿童游戏舞》、《牡丹舞》、《红灯舞》、《冲天颂》、《麦田小景》、《菏花童子舞》等,都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及全国的文艺会演。有的被刊物发表,有的获奖,有的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
50年代末,各级文化部门对舞蹈人员进行培训。据统计,地、县两级共举办较大型的舞蹈人员培训班11次,培训人员500余人。70年代初,成武县曾一度成立过文工团,设有舞蹈队(组),演出了《织网舞》、《采茶舞》、《姐妹喜晒战备粮》、《敬酒舞》等节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广大青年中出现了现代舞热。1985年,梁山县成立了业余群众演出团体一北方歌舞团,演出节目大都是现代.流行歌舞,在省内外城镇巡回演出。
第三章新闻
第一节驻菏泽记者站
省电台记者站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菏泽记者站(简称驻前记者站)建于I960年6月,是省电台在菏泽地区的一个新闻派出机构。担负着采写新闻稿件、编发内参和培养通讯员三大任务。
驻菏记者站自1960一1985年的25年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为宣传菏泽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鲜经验、工作成就和工业、农业、财贸、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忠实地记录了菏泽地区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提高了菏泽的知名度。
1960一1966年记者站创建之初,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客观环境和工作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记者站的人员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稿件外,还帮助各系统建立通讯报道组织,发展队伍,辅导通讯报道骨干等。经过几年的努力,省电台在菏泽有了自己的通讯报道队伍。菏泽地区由原来每月在省电台用稿很少甚至空白,发展到每月采用播岀二三十件。老记者包大坤在菏泽的五六年中,采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稿件,得到领导的肯定。
1966一196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驻菏记者奉令回编辑部参加运动,记者站的工作基本陷于停摆状态。
1969年以后,编辑部重新派人恢复记者站的工作,强调记者的主要工作要放在采写新闻报道上,省台编辑部则注重抓记者站采写稿件的质量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广大农村适时地出现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民受益很快。记者及时抓住这一新生事物,大力进行宣传报道。记者站每年被国家级通讯社、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