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320
颗粒名称: 第十九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65
页码: 649-713
摘要: 建国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精神,地、县两级都先后成立了专业戏曲表演团体。50年代末,全区曾一度发展专业剧团34个。至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区剧团进行调整、合并,共保留戏曲团体(队)2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剧团进行“大杀大砍”,到1969年,全区仅剩5个艺术表演团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日渐繁荣,区内逐步成立了专业剧团。1985年全区共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7个,包括山东梆子、枣梆、大平调、两夹弦、四平调、豫剧6个剧种。
关键词: 菏泽文化 文化事业

内容

第十九编文化
  第一章机构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文化艺术事业由教育行政机构管理.1949年8月,菏泽专署设教育科,也兼管文化艺术工作。1952年4月,教育科改名文教科,有工作人员10人.1956年,文、教分开,成立专署文化科,有工作人员5人°1958年4月,文化科撤销,成立专署文教卫督导组,负责文化、教育、卫生工作,有工作人员9人。1958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文化管理工作机构撤销。1959年6月,菏泽、济宁两专署分设后,菏泽专署成立文教局,设正副局长3人,工作人员16人;内设文化、普教、业教、行秘四个组,负责全区文化教育工作。1969一1971年,文化工作由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组负责。1972年,又成立地革委政治部文化组,有工作人员9人。1975年撤销文化组,成立地革委文化局, 至1978年7月改名菏泽地区行署文化局,有工作人员20人。
  1980年行署文化局改名菏泽地区文化局,内设文化科、艺术科、政工科、办公室。1984年增设纪检组。共有工作人员26人,下辖艺术馆、博物馆、戏曲研究室、菏泽艺术学校、电影公司、山东《牡丹》编辑部、地区枣梆剧团、豫剧团、杂技团、曲艺队及中华影剧院、菏泽剧院、群艺影院、北关影院、文化用品综合公司等单位。
  第二章文艺
  第一节戏剧
  剧种菏泽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素称“戏曲之乡”。流行在境内的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大弦子、两夹弦、四平调、豫剧、评剧、河北梆子、京剧等。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音的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地梆子一一山东梆子。
  菏泽地区是山东梆子形成较早的区域之早在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梆子戏存在。清代中期至建国前的200多年间,菏泽区内先后成立的山东梆子班社有:菏泽县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马庄马家班,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曹家班、王堤圈班、蔡兴科班、火神台班、大张楼班、曾班、孙老家班,巨野县的大姚班、田庄田状元班、姚念集班、大义集孔班、马庄班、孙班,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东明县的西三义堂班,单县的黄后楼班、朱家班,鄄城县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梁山县的寿张集大小井班,定陶县的孔家班(后改名大兴班)、东三义堂班等。
  山东梆子的唱腔是“板式变化体”结构。起初男声(主指黑红脸)唱腔采用大本腔(本嗓),后改用“二本腔”(假嗓)或“夹本腔”(真、假嗓结合)。嗓音高亢宏亮,刚劲激越,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女声唱腔则以清新、明快、俏丽、挺拔而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用的唱腔板式可分为四大类:慢板(包括中慢板、破字慢板、金钩挂、上五音,以及由此派生的二凡、一句正、一句落等)、流水板(包括快慢流水板、一串铃和由此派生的一锣切、仓令仓、倒送板等)、二八板(分为慢二八、中二人紧二八板,以及由此派生的一鼓二锣、呱哒嘴、倒反拨、嘟噜锤等)、散板(分为飞板、栽板、滚白、起板)。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约有600余出,其中基本剧目有“老十八本”、“十七山”、“十二关”、“四大征”、“五阵”、“六州”等。建国后,菏泽、巨野、郓城、梁山等县(市)先后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1958年菏泽专署人民剧团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梆子剧团。
  枣梆:原名“本地備”,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逐步形成的一个剧种。过去由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山东人对山西人称为“山西値”。山东人学唱山西戏,故称为“本地储”,简称“储梆”。后来觉“储”字对山西人有贬意,又因此剧种所用的击节梆子是枣木,“枣”字与“備”字谐音, 便于1960年将“備”字更换为“枣”字,定名为“枣梆”。
  早在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前,就有山西人到鲁西南一带经商,这些山西商贾中,有的把他们家乡的地方戏教给当地人说唱。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从山西晋城来了一个银匠,他教唱的是一种“山西泽州调”。后来,学习的人逐渐增多,便唱“围鼓戏”。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西省的职业班社“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十万班”走后,山西艺人潘朝绪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等地收徒传艺,并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戏班 一一“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
  在几代艺人演唱山西“泽州调”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吸收本地兄弟剧种的某些唱腔与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 一一枣梆。
  枣梆在演唱艺术上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更为优美动听。从板式、旋律、唱法等方面来看,枣梆依然保留了山西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不同于上党梆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唱腔中真假嗓结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变声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哝”、“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瞰”。所以有的观众称枣梆为“瞰戏”。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枣梆艺人参加了革命工作,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演岀。1946年,郓巨县在陈坡区于庙村建立了游击剧团(枣梆),1947年秋,周圣礼(艺名“大孩”)、桂相臣、桂相连、刘富贵、赵凤来、梁宝兴等一部分艺人参加了冀鲁豫二地委文工团,并成立了枣梆专业艺术团体——民声剧社。
  大平调:系梆子声腔剧种。由于它的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其他梆子,如山东梆子、豫剧、河北梆子的音调都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又因其击节用的梆子特大(约二尺),故被群众称为大梆子戏或大油梆。大平调的起源,据老艺人说,由木偶戏演变而成,直到现在它的唱腔、上场式、下场式、亮相等还都带有木偶戏的痕迹。也有人说它是由高调梆子或武安平调演变而成的。
  大平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据1497年(明弘治十年)河南滑县《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建国后,河南滑县还发现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大兴班”大平调的演出合同。
  明清以后,菏泽区内较有名的大平调班社有东明县包其营的“三鳖肚”班、曹县袁家班、菏泽县尤家班和彭堂天兴班。当时,艺人中流传着“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4个班”,系指此4个班。至1830年(清道光十年)左右,菏泽县衙三班(马班、步班、快班)总管李玲秀聘请安兴镇艺人魏守法,成立一个职业班社“双盛班”。之后,又出现了东明县东明集的耿发深班、曹县的袁豁子班、菏泽县尤保田的德盛班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在慢板、拐头钉等板式的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哎腔)。其使用的主要乐器:文场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子等;武场除一般锣鼓外,还有四大扇(大镜、大钱)、长尖子(大号)等,多用于主要角色的出场和战斗场面,以烘托角色的威风,当地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可见它的演唱风格是有明显特色的。建国后,菏泽、东明、成武、梁山等县成立了大平调专业剧团,60年代初进行了调整合并,“文化大革命”初期全被砍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东明、菏泽又恢复了大平调剧团。
  两夹弦:是流行在鲁西南的一种民间地方小戏。它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一一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二夹弦”或“大五音”。
  两夹弦的唱腔是板体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外还有娃娃、山坡羊、堤子、赞子、砍头檄、栽板、哭迷字等。传统剧目近百出,多为“三小”戏,如《大帘子》、《二帘子》、《站花墙》等。在表演方面,除个别剧目仍保存着载歌载舞的花鼓表演动作外,一般都是以唱为主,有时站着不动稳唱百多句。后来,受柳子、梆子等剧种的影响,学习了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以及武打表演艺术。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菏泽区内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后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59年11月,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由著名演员黄云芝主演,在济南为毛泽东演出了古装戏《三拉房》。接着,参加山东省联合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岀,曾三进国务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两夹弦剧团演出的《三拉房》剧目,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四平调: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由一种民间演唱艺术一一花鼓演变而成。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1930年,由花鼓艺人王汉臣、邹玉振、甄友明等自发成立了花鼓“大兴班”。1933年进入济南大观园演出时,租赁了大戏服装,起角登台演出,由曲艺形式发展到半曲半戏的形式1945年春,开始了上弦伴奏的尝试工作。他们以花鼓的“平调”作为唱腔改革的基础,剪头去尾,留其精华,去掉不必要的虚字、虚词,保留了“平调”的板式结构的艺术特点,用京剧反二簧的一个乐汇作为男唱腔的头句腔,把评剧的一个乐句略加修改,作为女唱腔的煞腔。这样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艺术形式逐渐完善,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剧种。建国后,成武、曹县、单县、鄄城先后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演出范围遍及城乡。
  四平调的剧目,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较多。建国后,又移植和编写了一些现代戏。经过加工整理的《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是该剧种很有特色的传统剧目。
  柳子戏: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过去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东柳”, 就是指山东柳子戏。
  柳子戏是在元、明以来“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用三弦作主要伴奏乐器,笙、笛辅之。柳子戏的曲调,曲折婉转,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其常用曲调,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4种。其曲牌有200余支,常用的[黄莺儿]、[娃娃]、[山坡羊]、[锁南枝]、[骁云飞]称为“五大曲”。柳子戏的表演程式比较固定,生、旦、净、丑各行,都有不同的程式。如武将出场时,必先在台上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则双足跳起,表示急躁。
  柳子戏经常活动的地域,有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交界的30多个县。早期活动在菏泽区内的柳子戏班社有曹县的义盛班、大曾班、小曾班等。建国后,先后成立了复程县新声剧社、郓城县工农剧社等柳子戏专业表演团体。1959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柳子剧团。1959年菏泽戏曲学校专门招收了柳子科学员进行培训.1961年9月成立了菏泽专区柳子剧团。至80年代,除山东省柳子剧团外,菏泽、巨野、鄄城等县、市还有业余剧团在农闲时演出。
  大弦子戏: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是由元杂剧“弦索腔”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因其最初只用三弦为伴奏乐器,故被称为弦子戏。又因各班为争“大”字,均以“大弦子戏班”自称,故现在此剧种通称大弦子戏。
  大弦子戏的音乐结构属曲牌联套体。原有曲牌400多支,现保留下来的只有近百支,经常上演的有[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耍孩儿]、[黄莺儿]、[桂枝香]等。全部唱曲分为粗、细两种,粗曲大都字多调急,宜于表达高昂、激动的情绪,细曲则大多字少调缓,易于表现叙述场面。“文场”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有锡笛、大笛、锣笛、竹笛和笙,后来陆续增添了京胡、二胡、提琴等。其“武场”打击乐除与其他地方剧种相同的锣鼓外,还有大饶、大钱、二钱和大马锣,合称“四大扇”,并配有长约两米、状似喇叭的铜质尖子号,用以“开场”或烘托剧中主角上场兴兵打仗的场面。大弦子戏的传统剧目多系工架戏。它的代表剧目有《两架山》、《牛头山》、《火龙阵》、《金麒麟》等。
  清末以后,大弦子戏班社逐渐减少,区内主要班社有定陶县的“高家班”,菏泽县的“公义班”等.建国后,定陶县成立了曙光剧团,1959年调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菏泽专区大弦子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至1985年境内尚有菏泽市船郭庄一班民间剧团在鲁西南和豫东一带坚持演出。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建国前,与山东梆子同称高调,尤其是“豫东调”、“祥符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言音调等方面,都和山东梆子比较近似,故在民国年间,山东、河南两地演员就已相互搭班演岀。如菏泽专区的演员黄儒秀(艺名“黄娃”)、王锡堂(艺名“桂花油”)等,在30年代就曾蜚声开封剧坛。祖籍曹县的马金凤、崔兰田、赵义庭、刘忠河等,都先后离开家乡,赴河南投师学艺,在豫剧这个艺坛上磨练成长,成为造诣颇深的表演艺术家。2950年后,菏泽地区成立了12个豫剧专业表演团体。1985年全区17个专业戏曲团体中就有8个豫剧表演团体。豫剧已成为全区流行较广、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
  团体建国前,区内多系私人经营的戏曲班社,对演员实行聘用制。建国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精神,地、县两级都先后成立了专业戏曲表演团体。50年代末,全区曾一度发展专业剧团34个。至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区剧团进行调整、合并,共保留戏曲团体(队)2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剧团进行“大杀大砍”,到1969年,全区仅剩5个艺术表演团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日渐繁荣,区内逐步成立了专业剧团。1985年全区共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7个,包括山东梆子、枣梆、大平调、两夹弦、四平调、豫剧6个剧种。
  菏泽地区枣梆剧团:前身是冀鲁豫二专区民声剧社,始建于1947年11月.1950年初,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菏泽、济宁两地区合并时,剧团下放到鄄城县。1959年底,菏泽、济宁两地划开后,剧团又调回专区,1960年定名为菏泽专区枣梆剧团.随后,以专区枣梆剧团为主,将郓城县文娱剧社、梁山县晨光剧团的部分演员合并过来,组成了“菏泽地方戏曲院枣梆剧团”.至此,剧团发展到7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剧团曾一度改唱京剧,改称菏泽地区京剧团.1975年10月,重新恢复了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徐龙剖子》、《珍珠塔》、《天波楼》、《蝴蝶杯》等。
  菏泽地区豫剧团:前身是曹县豫剧二团,它源于1934年春由艺人阎庆寺创办的柳河寺高调梆子科班,1949年归商丘市文教局民教馆领导,名为新声剧社,1950年归属曹县,改名大众剧社,1954年又改为曹县豫剧二团。1959年7月调到地区,成为菏泽专区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恢复为菏泽地区豫剧团。该团曾先后被评为省、地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主要演员张玉霞于195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并于1979年出席了全国第四届文代会。
  菏泽市豫剧团:其前身是活动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一个高调梆子班社,1949年归复程县领导,定名复程县人民梆子剧团。1956年调归菏泽县,定名菏泽县豫剧团.1968年剧团被解散,1970年重新恢复。1983年改名菏泽市豫剧团.该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牡丹案》,在1982年山东省戏剧月中,获剧本创作、音乐设计等多种奖励。
  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建国初期,菏泽县有新生、新兴两个平调剧社,1957年两剧社合并,成立了菏泽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被解散,1979年恢复。该团演出的现代戏《后娘心》在1982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优秀创作奖、音乐设计奖、幻灯绘制奖,并被省电台全剧录音播放.
  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69年7月,定陶县委把原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撤销后下放到工厂的30余名演员集中起来,并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成立了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79年该团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其现代戏《相女婿》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82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戏《红果累累》,在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创作一等奖、演岀一等奖。
  定陶县豫剧团;其前身是活动在定陶县境内的“四合胜”戏班,1951年归定陶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虹光剧社.1954年改名虹光豫剧团。1958年,定陶县撤销,剧团划归成武县,改称成武县文工团。1961年恢复定陶县后,剧团回归定陶,名为定陶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撤销,1980年恢复。
  曹县豫剧团:前身是商丘市朱集吼声剧团。1950年归属曹县,定名曹县大众剧社(一组),1960年与曹县豫剧三团合并,名为曹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撒销,1969年恢复。
  曹县四平调剧团:其前身是活动于鲁西南的柳子戏班一一新生剧社。建国后归复程县领导。1953年改为四平调剧团。1956年复程县撤销后划归曹县领导,定名曹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撤销,1979年又恢复。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陈三两爬堂》、《梦龙图》、《三凤求凰》等。
  单县豫剧团:1949年,单县人民政府将活动在鲁、豫、皖交界地区的“艺和班”收归政府领导,命名单县人民剧社。1967年与该县两夹弦剧团合并为单县豫剧团。该团1972年被解散,重组成单县京剧团1979年单县京剧团改为单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抬花轿》、《青凤桥》、《花木兰》等。
  成武县豫剧团:1949年,成武县将朱楼村的梆子戏班收归政府领导,定名成武县人民剧社,1955年改名成武县人民剧团。1960年与文工团合并后,定名成武县豫剧团。1961年成武、定陶分县时,划归定陶。:1970年,又正式组建了成武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西厢记》、《大祭桩》、《黄鹤楼》、《小二黑结婚》等。
  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原为河南省柘城新生剧团,1952年收归成武县领导,定名成武县工农剧团。1958年改名成武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3月撤销,1979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主要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裴秀英》、《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王凤云在1984年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中主演了大型现代剧《春暖梨花》,并获演员奖。
  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巨野县人民政府将原“大姚班”流散在境内的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巨野县大众剧社。1964年与巨野县两夹弦剧团、巨野县三团合并,改名“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9年被撒销。1971年重新组建了巨野县豫剧团1979年,复名为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老羊山》、《贺后骂殿》、《收陈侠》和《七品红娘》等。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6月成立,名为郓城县前进剧社,1960年改名为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0年正式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抄杜府》、《对花枪》、《审诰命》、《闯幽州》、《李白醉酒》等。
  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原为私人经营的高调梆子剧社。1949年11月收归梁山县领导,定名梁山县洪峰剧社,1956年改名梁山县晨光三团,1958年与晨光二团合并为梁山豫剧团,1960年又与晨光一、四团合并,定名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曾于1971年代表菏泽地区参加了山东省戏曲会演,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水泊激浪》,受到好评。
  鄄城县豫剧团:1949年建立,原为鄄城县新平剧社,1953年改名鄄城县豫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5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火烧纪信》、《黄鹤楼》等。
  东明县大平调剧团:原为冀鲁豫军区领导下的民利剧社。1949年归属东明县领导,定名为东明县新艺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12月被撤销,1975年恢复。1959年9月25日下午3时,该团在郑州河南省军区礼堂,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传统戏《战洛阳》,受到好评。1979年被山东省文化局命名为“文艺工作先进集体”。
  东明县豫剧团:前身是东明集的一个豫剧班社。1949年归东明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东明县新光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京剧团,1975年撤销,1979年重新恢复为东明县豫剧团。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罗焕跪楼》、《西厢记》、《对花枪》、《刘胡兰》等。剧场旧时,境内的戏剧演出场所,有古戏楼,流动戏台和剧院三种。古戏楼在明、清时期多建于寺庙或会馆内,如菏泽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正德年间)、梁山县腊山戏台(建于清雍正年间)、单县山西会馆戏楼(建于清雍正年间)、定陶县仿山戏楼(建于清末)、鄄城历山庙戏楼、东明县财神庙戏楼、曹县城隍庙戏楼、菏泽山西会馆戏楼等,供祭神和举行庆贺活动之用,一般不做营业性演出。流动戏台是建国前广大农村戏剧团体演出的主要设施。这种戏台,由台主建筑,立约租赁。戏台全系木质结构,易搭易拆,便于流动。30年代以后,在部分县城内开始兴建简易剧院,做为剧团营业性演出的固定场所。建国后,各县城都先后建立了比较正规的剧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戏剧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县城剧院的设施得到
  了改善,农村乡镇也兴建了不同规模的文艺演出场所。1985年,全区有县城剧院12座, 从业人员163人,农村剧场500余座。
  县城剧院;东明县人民剧场。位于城内西大街路北,1958年投资15万元兴建,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00人。1969年拨款3万余元进行改建。1977年,剧院扩大,总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
  菏泽剧院。原为山西会馆戏楼,位于菏泽城内潘隅首北,解放大街路东。戏楼于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由在菏经商的山西人集资营建。1948年10月菏泽解放,戏楼取名民众戏院。1951年改建,易名中华大戏院。1955年进行翻修,改建面积为69&4平方米,设木椅座位970个,被命名为菏泽剧院。剧院于是年12月开业,以演戏为主,自1973年开始,兼放电影。菏泽市人民剧院。位于广福南街西侧,前身是工农剧院,1971年进行改建,大门由朝北改为朝东.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设有座位1555个,1974年开始兼放电影。
  定陶剧院。位于城内中大街西段路北,1956年在城隍庙戏楼的基础上重建,定名为人民剧院。1964年投资9.2万元进行翻修,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设座位1013个,改名定陶剧院,于1965年元月1日正式使用。
  曹县剧院。原为1953年兴建的大礼堂,位于南门里大街路东。1966年进行改建,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设座位1140个,1967年6月竣工,改名为曹县剧院。
  成武县红旗剧院。原为县委礼堂,位于城东南隅北部路东。:I960年改为文艺演出场所,定名成武县人民剧院1975年春将原礼堂拆除,重建新剧院。1977年10月1日竣工并开始使用。新建的剧院更名为红旗剧院,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设座椅1437个。
  郓城剧院.原为私人经营的一座简易剧院,位于城内唐塔路西段路南。1951年8月,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以公私合营的办法,在原地基上重新兴建,1955年改为国营。:1958年进行翻修,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设座位960个.1982年5月,郓城影剧院建成后,该剧院停止使用。
  鄄城剧院。位于南门外路西,1956年建。1976年初,投资56万元,在原址重新兴建,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共有1630个座位,1977年10月3日正式开业。1984年又配备了一部投影电视
  机,兼营投影电视业务。
  巨野县人民剧院。位于城内古城街路北,原建于1950年。1959年5月进行重建,是年国庆节投入使用,正式命名为人民剧院。新建的剧院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共设观众座1030个。
  单县人民剧院。原名湖西剧院,位于县城西门外路北桥头西边,1949年春,由湖西军分区指战员所建。属湖西专署文教科领导.1953年湖西专署撤销后,剧院归单县文教科领导,1955年改建砖木结构的厅堂式建筑, 并易名为单县人民剧院。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观众厅内设1000个木连椅座位。1964年进行了翻修,加高了墙壁,新建了化妆室。
  梁山剧院。建于1966年,位于水泊中路路东,原名东方红剧院。1978年12月7日因电线线路发生事故引起火灾,剧院全部烧毁.1981年投资70余万元在原址重建。新建的剧院系砖石混凝土结构,石棉瓦顶,水泥地面,观众厅两层,前门楼三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厅内安座椅1463个。整个工程于1983年竣工,并改名为梁山剧院。
  农村剧场:建国前,广大农村的戏剧演出场所是广场式,主要设施是流动戏台。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全区各县依靠集体力量,在部分乡、镇政府驻地和较大的村镇,共兴建了农村剧场503处,其中一类剧场38处,二类剧场148处,三类剧场317处。这些剧场不仅能接待剧团售票演出,还能定期放映电影,大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第二节曲艺
  曲种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地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个曲种。因其原系民间小曲子联唱体,故始名“小曲子”;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打琴(后称洋琴或扬琴),故群众亦演唱,自称“山东洋琴”、“改良洋琴”或“文明洋琴1934年,著名艺人邓九如等在天津电台播唱后,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有200余年的历史。早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郓城县的王尚田就已自成一家,开始授徒。据《曹县方志》记载,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清乾隆年间的小曲名家梁启祥为该县梁堤头人氏。
  山东琴书不放单档,三、五人搭档演唱,人人操乐器,既演唱又伴奏,以中间敲琴者为主。其伴奏乐器有琴、筝、坠琴、软弓二胡、三弦尚板、碟子等。山东琴书的曲牌相当丰富,除作为开头通及演奏用的[十八板]、[五字开门]、[天下同](合音)、[梳妆台]、[鸳鸯扣]外,尚有专供演唱用的曲牌72个。传统节目多是一些反映家庭生活及爱情故事的段子,乡土气息浓郁。该曲种进入城市后,吸收了鼓词、坠子等曲种的一些太部说唱,亦叫蔓子活上演节目更加丰富。
  山东琴书有“南路”、“北路”、“东路”之分。各路都有一些名老艺人,如东路的商业兴,北路的邓九如,南路的李若亮等。他们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南路”最早遍及鲁西南,尤以曹县、郓城、菏泽等地为最多。流入鲁西北、济南一带的称为“北路”。济南以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遍及胶东的琴书,称为“东路”。
  山东落子:亦名“铳铳书”,是古老曲种之它由“莲花落”发展演变而成.原为行乞的一种手段,清嘉庆时才有了演习故事之曲,歌者始由乞丐变为艺人。莲花落”流行区域较广,基本唱腔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流行在鲁西南一带的落子,称为山东落子。
  山东落子不用弦乐伴奏,只用竹板和桃徒。其板式不多,曲调单纯,半说半唱,旋律较差,大多是“一串铃”、“一挂鞭”式的数板、硬垛,唱词多系七字句或十字句。每两句或十几句拖一长腔。演唱节目多系通俗小说故事改编而成。
  花鼓:又名“丁香”、“花鼓丁香”、“端拱”,有200多年的历史,遍及菏泽全区,尤以郓城、菏泽两县为最多。
  花鼓的演出形式有三:一种是一个人背着鼓走街串巷,自打自唱,变相行乞;另一种是对唱,一人背鼓,另一人扮成青年姑娘,手拿小扇或手帕,脚上郓上拐子(高跷),与背鼓者对唱;还有一种是多人唱,分别扮演角色, 登上舞台,走戏曲的路子。
  花鼓的唱腔,总的风格是字多腔少,曲调简单,衬词特多,唱中没拖腔,句间没过门,首尾相接,句句相连。板式有“平板”、“序子”、“坎头糠”、“紧板”、“娃娃”等。
  花鼓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一个牛皮鼓,一个梆子和一套打击乐器。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属道情类,坐唱形式,是一个稀有的古老曲种。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时就已有莺歌小唱即莺歌柳书。
  莺歌柳书的伴奏乐器有八角鼓、小钱、三弦和节子。八角鼓和小钱由演员使用,三弦和节子由伴奏者使用,节子则系于膝前。唱腔有慢板(也叫四句腔〉和快板(也叫垛子)两种,唱慢板时,演员持八角鼓,用手掌和手指头弹推拍打,唱快板时,演员敲打小復配奏,以掌握节拍。
  莺歌柳书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一度兴盛于鲁西南,特别是黄河故道两岸。老艺人郑玉坤(曹县郑庄村人)曾于1957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
  坠子:产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弦”(现名坠琴》而得名。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区和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的不同,又分出许多流派,现在一般通称河南坠子。坠子演唱形式有一人单唱和双人对唱两种。演员打简板边打边唱,对口时,另一人还打单菠或手鼓,伴奏者拉坠子弦,有的并踩打脚梆作为击节。音乐上为主曲体,唱腔有引子、起腔、平腔、落腔、大小寒韵、曲牌、垛板、快扎板等。开始时,先拉闹台曲(也叫大起板),而后开书。坠子的特点是既善于抒情,又长于叙事,唱腔清新优美,婉转动人,语言通俗,故事性强。菏泽地区各县、市专业曲艺队都设有坠子演出组,亦农亦艺的坠子艺人也遍布全区。
  曲艺团体菏泽地区曲艺队:1976年12月正式成立。建队初期,由地区艺术馆代管,共有演员7人,分山东琴书和坠子两个演唱组,属集体性质的专业曲艺演唱团体。1977年,全队发展到26人,增加了山东快书、山东落子、对口快板、相声、三弦绞子书五个曲种,进入了阵容整齐、曲种丰富的鼎盛时期。1980年以后,人员逐渐精减。到1984年,有演员6人,保留了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三个曲种。
  菏泽地区曲艺队除经常巡回演岀外,还多次参加全国、省、地曲艺会(调)演。1976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坠子演员刘瑞莲、李巧莲被与会者誉为“曲坛新秀”。是年,琴书《梁山脚下》、山东落子《我们同战斗》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时,坠子《三拉房》、琴书《元宵会》均获演出奖1981年,山东琴书《大林还家》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演出(北方片),获创作、演出、作曲三个一等奖。1983年参加山东省书会,坠子《大破薪州》获演岀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王振刚、毕美等演唱的山东琴书《重聚梁山》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单县曲艺队;前身为1957年5月成立的单县曲艺协会,由33名演员组成,1959年改为单县曲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解体,不久,又恢复。这支队伍经常深入农村、工矿、部队演出,被群众誉为“文艺之花” °1967年5月22日《大众日报》以《一支受群众欢迎的轻骑兵》为题,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多年来这个曲艺队曾培养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演员,如坠子演员廉永霞,唱腔委婉传情,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被吸收为曲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落子演员张元秀,系曲协山东分会会
  员,她唱的《找橡胶》由省有关部门录像,作为山东省地方优秀曲目资料存档。单县曲艺队在1980年11月一1984年8月,曾改为化妆坠子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小包公》、《小借年》、《屠夫状元》等,深受群众的好评。
  曹县曲艺队:成立于1956年,系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有山东琴书和坠子两个曲种,演员13人。1957年春,曲艺队在县政府的资助下,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起了能容纳300余人的曲艺棚一座。从此,曲艺队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1958年曲艺队发展到24人,并增加了评书曲种。后来经过多次整顿,到1966年,全队保留演员16人,有琴书、坠子、评书、山东快书4个曲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队一度被解散。1970年春,家住城里的曲艺艺人自行组织恢复了曲艺队,除在该县曲艺厅演岀外,还经常到外地演出。
  曹县曲艺队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6月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时,高世真、郑海泉、孙福田演出的琴书《水漫金山》和郎秀云演唱的坠子《华容道》,获演出二等奖;张心田演唱的坠子《单刀赴会》获演出三等奖。1958年参加济宁地区曲艺会演,坠子《敬老院》、《八化一体》获优秀节目奖,琴书《老王卖瓜》获一等奖,该队并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菏泽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分评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三个演出组。除在该县城乡巡回演出外,还经常到定陶、曹县、郓城、枣庄、济宁等地演唱。他们经常上演的曲目有:《五子七侠》、《友中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林海雪原》、《梁祝姻缘》、《白蛇传》等。1968年曲艺队解散。
  成武县曲艺队:建于1955年,有演员23人,分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弦子鼓三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琴书《白蛇传》、《王天保下苏州》、《林海雪原》;坠子《包公案》、《杨家将》、《罗成打擂》、《十把串金扇》、《兴唐传》等;弦子鼓《杨家将》、《严海斗》、《铁道游击队》、《七侠五义》等。曲艺队于1970年解散。
  郓城县曲艺队:1953年成立,有演员11人,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1961年,曲艺队员外流,曲艺队名存实亡。经过几次整顿,1965年人员发展到2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解散。1971年又重新恢复,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参加了省曲艺会演,李春元演唱的落子《摘石榴》获演出奖。1963年参加菏泽地区曲艺会演,坠子《老会计算帐》,琴书《棒子的风波》、《女饲养员》,大鼓《特务落网记》,均获演出奖和创作奖。1979年参加菏泽地区音乐舞蹈曲艺会演琴书《家庭风波》、《照相记》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85年,王合义、戚翠英演唱的坠子《女法官》,在菏泽地区中长篇书会中,获一等创作奖和演出奖。
  定陶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山东琴书、山东落子、山东大鼓、河南坠子、评书五个曲种。1964年经整顿,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并新建了324平方米的曲艺厅,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他们经常演出的曲目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红色娘子军》、《林海雪原》、《平原烈火》等。田俊卿创作的《情探》,1963年在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获一等创作奖。1968年曲艺队解散。
  巨野县曲艺队:1954年成立,有演员14人,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演出单位,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年因艺人大部外流,曲艺队自行解体.1963年,文化馆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分20个演出组,在全县进行演岀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演出活动停止,大部分艺人回乡务农.1975年,文化馆对全县曲艺人员重新进行登记,从中择优选取了48人,成立了亦农亦艺专业性质的曲艺队,下分12个演岀组。1980年以后,各曲艺组交所在公社文化站管理。
  鄄城县曲艺队:1957年6月成立,有演员35名,其中被县文化馆吸收为正式职业艺人12名,临时演出人员13名,学员10名。1960年曲艺队一度解散。后来,部分艺人又组织起来,在县内流动演出1964年根据山东省文化局“关于对全省曲艺艺人重新审査登记,组织他们走集体化道路”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曲艺人员进行了审查登记,批准职业曲艺队员18名,学员17名,划分5个演出组,制订了评分办法,实行按分计酬,建立了公共积累制度。同时成立了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曲艺队被解散。1977年,县文化馆重新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曲种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木板大鼓,主要曲目有《包公案》、《杨家将》、《呼杨合兵》等。1957年老艺人曹永先演唱的苏北大鼓《古城会》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三等奖。
  东明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共有队员17人,1967年解散,1974年重新恢复。该队曾参加河南省曲艺会演,获演出奖;在地区会演中曾多次获奖。
  梁山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演员27人,分6个演出组,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山东落子、渔鼓、评词五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潘杨讼》、《许仙游湖》、《退彩礼》、《梁山好风光》等。1957年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曲目《打坦克》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61年曾一度解散。1962年重新组建。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解散。第三节杂技
  建国前,活动于菏泽地区的杂技表演团体多系外地流入班社。演出形式多以地摊式和大棚式,很少有舞台表演。地摊式以一至二人徒手表演为主。如杂耍、魔术、气功等;大棚式表演节目,多以马上功夫为主,俗称“跑马戏”,并有一些高空节目。这些表演团体多在重大节日或城乡古庙会上进行表演。1949年,巨野县孔楼村孔凡令等人组织的武术班与江苏一民间杂技团合并,兼演武术和杂技节目。这是区内出现的第一个武术杂技班。1950年,该班的邱振才、吴凤英等人,在孔楼村招收一批青少年学习杂技,尝试自组杂技班在本地演出。1955年被正式定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收归巨野县政府领导1959年该团调归专署,成为菏泽专区杂技团。菏泽专区杂技团自成立以后,除坚持正常巡回演出外,还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和艺术交流。1959年3月,参加了山东省文化局在聊城举行的杂技、马术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了《双层顶杆》、《钢丝走高车》、《秋千飞人》等节目,获奖旗一面。1959年9月,在济南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汇报演出《对口悬人》受到好评。1962年夏,参加了由国家新闻社和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杂技艺术片《齐鲁英豪》的拍摄,拍摄的节目有《母女蹬人》、《口咬鲜花》、《顶杆定车》、《晃板牙杆》、《双层云梯》、《走钢丝》、《蹬坛子》、《水流星》、《三把刀》、《秋千飞人》等20多个节目,影片发行亚、非、拉10个国家;1972年8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山东时,该团部分演员赴青岛为其演岀了《双爬杆》等节目。
  “文化大革命”初期,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全部被解散。1972年,正式恢复了菏泽地区杂技团,不久,巨野县杂技团亦宣告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梁山等地,相继成立了半农半艺的杂技表演团体,不少乡、镇还组织了业余武术杂技小组,农闲和节日期间进行演岀,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四节文学
  菏泽地区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菏泽区内较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可追溯到先秦。《诗经•国风•曹》4篇15章68句,就是产生于此的文学作品。三国时的吴质,济阴(今定陶)人,其文章简约严明,文辞清新,深为曹丕所喜爱。西晋的王沈(今巨野人),流传下来的讽喻作品《释时论》,与当时南阳鲁褒的《钱神论》、庐江杜嵩的《任子春秋》同为“疾时之作”的名篇。北魏时期的温子升(曹州冤句人),是博览百家能诗善文的文学家,在当时北方文中颇有名望。有《文笔》35卷及《永安记》,皆传于世。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赋菊》诗,堪称千古绝唱。到了宋代,涌现岀一批灿若群星的文学家,例如王禹傅、晁补之、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等。王禹傅是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也是当时从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唯一作者,开宋代良好诗文风气之先河。他的诗文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有所揭露。著有《小畜集》30卷、《小畜外集》13卷。晁补之的散文流畅,又工诗句,受到苏东坡的推崇,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晁説之、晁詠之、晁载之三人也较有成就,在宋代文坛都颇有名气。明代文人徐笃(曹县人),工于诗句,著有《墨庄诗章》等,另有曹州的何应瑞,亦有不少诗作传世。清代有菏泽的刘藻,著有《笃庆堂文集》等。清末到30年代初,祖籍菏泽的文学家在外地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如曹县的刘齐滨,1929一1930年期间,曾在《北新半月刊》发表了《梧桐树下》、《孩子的梦》、《多喜的一夜》、《济南之游》等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李子虔创作的诗歌《捡柴的姑娘》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自传体小说《夜奔》发表在《中学生文艺季刊》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于冀鲁豫边区的《文化生活》、《新地》、《冀鲁豫日报》、《湖西日报》等报刊,曾刊登了大量反映这一带军民战斗和生活的诗歌、快板、说唱、戏剧等作品。
  建国后,区内文学创作日益繁荣。1958年,单县农民贾宪创作的民歌《为啥云上红旗飘》,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并被《红旗歌谣》收入。此为区内第一篇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随后,区内涌现了一批诗歌创作人员。较有成就的除单县的贾宪外,还有菏泽的郑关生、侯洪亮,定陶的王鲁湘、苗祥德,成武的董良银等。其中郑、苗、董3人于1965年11月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作协)和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7年8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菏泽地区第一本诗集《放歌牡丹乡》,收入区内50多位作者的诗作60余首。1982年以后,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涌现出像童西、王和平、于世敏等一大批年轻的诗歌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先后发表在《星星》、《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上。
  在小说创作方面,自菏泽李子虔创作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短篇小说《黑白光脊梁》于1952年发表在《平原日报》后,鄄城县业余作者高贤敏也开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如《一张电影票》、《责任》、《小店服务员》等。70年代以后,区内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刘文才的《小猪信》、于清泉的《菏花》、薛守伟的《小花猫的眼睛怎么不转了》、孙学岭的《杏儿熟了的时候》、贾祥伦的《湖上红哨》等。这些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79年菏泽地区文化局创办了文学刊物《牡丹》杂志后,小说发稿量逐年增加。1983年,梁山县文化馆创作员赵萍创作的《还阳草》在省内大型刊物《柳泉》上发表。这是菏泽地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部中篇小说问世。这期间,菏泽籍的山东大学学生贾庆军先后在《青春》、《雨花》、《山东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月儿圆了》、《坟草青青》、《早晨的喜剧》等短篇小说。其中《月儿圆了》获江苏省《雨花》优秀作品奖,《坟草青青》获《青春》优秀作品一等奖,并被《小说月报》转载。1985年,陈进轩在《柳泉》发表中篇小说《高家院》后,又在《中国》发表了《苇子园的女人》,次年被《小说月报》转载。这是菏泽地区在全国性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另外朱希江与王太捷合编的《水泊梁山的传说》、朱希江的散文集《柳絮子》等也先后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等岀版社岀版。
  在繁荣创作,联系和培养文学工作者方面,菏泽地区唯一的文学刊物《牡丹》发挥了积极作用。《牡丹》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其前身为《菏泽文艺>,1974年下半年创刊,属不定期内部交流刊物。1979年元月,《菏泽文艺》改名《牡丹》,并定为季刊,仍是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刊登区内作者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评论、戏曲、美术、摄影等作品,同时增加了“曹州风物”、“中学生文选”、“牡丹诗歌欣赏”等栏目.1981年元月,《牡丹》改为双月刊,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著名的文学大师、全国文联名誉主席茅盾为《牡丹》书写了刊名,其办刊宗旨是: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立足菏泽、面向全国,努力突出刊物的地方特点和乡土气息,着重发表新人新作。至1985年底,《牡丹》总计出版41期,400余万字,总印数为100余万册。
  随着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区创作队伍也迅速壮大。1984年以后,群众性的文学社团纷纷成立,组织活动较好成绩较显著的有“普通人诗社”、“百草园文学社”、“沃土文学社”、“黄河浪文学社”、“无名草文学社”、“起飞文学社”等数10个,对繁荣文学创作,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1985年,全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有15人,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的12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有百余人。第五节电影众。
  放映与管理:菏泽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历史较短,1928年电影才开始传入菏泽。当时菏泽的刘月生、何子平、赵珠等人集资1500元(银元)从上海先施公司购进德国产35毫米放映机及发电机、幻灯机各一部,于11月15日在菏泽城内山西会馆戏楼(今菏泽剧院)放映了无声电影《工人之妻》,之后,又到定陶、曹县、单县、金乡、羊山等地放映。到1929年因拷贝供应不足等原因,电影队停业。1930一1934年,外地电影队曾两次到定陶城内放映了无声电影《一片爱国心》和一些风光片.如1930年3月,济宁人组织的电影队在梁山一带放映无声电影,吸引了许多观众。
  建国后,1951年11月,平原省下放给菏泽一个电影队,负责全区8个县的电影放映工作。这是菏泽第一个国营电影队。1952年菏泽划归山东后,逐渐发展到4个电影队。1958年,在发展国营电影队的同时,开始发展社办电影队。由于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速度较快,到1959年,全区已有放映单位49个。在发展农村放映单位的同时,1958年9月,菏泽县建成了“红旗影院”,这是菏泽地区第一家城市影院。
  1965年、1968年,曹县、郓城先后建成了县城影院。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放映单位虽有发展,但由于文艺战线
  
  实行禁锢政策,大部分影片被封闭,只重复放映几部“样板戏”,整个电影放映事业呈萧条景象。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电影放映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7年始,由省、地、县投资,全区10个县市驻地先后建成了较正规的电影院;另外,还陆续开放了5家礼堂放映电影,工会系统的俱乐部也开展了电影放映业务,城市影院发展到25座。在农村,1981年通过贯彻中共中央(81)31号文件精神,在有条件的农村集镇,逐步兴建了电影院。1984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鼓励集体、个人从事电影事业,农村电影放映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85年,全区共发展农村放映单位876个,其中农村集镇影院54座,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电影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1953年,山东省电影教育工作队菏泽专区中队部成立,这是区内第一个电影管理机构。1956年,专区电影中队部撤销,成立了菏泽专区电影事业管理站和菏泽专区电影发行站,负责全区的电影放映、发行和机器修理业务。1959年两站合并,成立了菏泽专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71一1973年期间,各县电影中队部陆续改名为电影事业管理站。到1983年前后,各县均建立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从1981年起,各县、市开始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了49处分公司或管理站,作为县、市公司的派出机构,逐步形成了地、县(市)、乡(镇)三级电影管理网。50年代初,菏泽地区的电影宣传工作,主要由放映人员利用映前广播,举办宣传栏、黑板报或到各单位散发影片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后来逐渐发展到粉刻的幻灯板打幻灯。1958年以后,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许多放映单位自制了双镜头幻灯机。1960年,地区电影公司修理股制做了三镜头幻灯机,并在全区推广。从此,宣传工具有了改进,幻灯节目的制做逐步普及,质量有所提高。
  1962年开始,各县电影中队陆续配备了专职宣传人员,城市放映单位逐步配备了三镜头或四镜头幻灯机、收音机、录音机、照像机等,制作的幻灯节目不仅能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时的好人好事,而且做到文图并茂,解说加配音乐,颇受群众的欢迎。1965年地区电影公司制作的幻灯片《梁屯新貌》,参加了华东区幻灯汇映,随后又在全省进行了巡回放映。
  1972年以后,各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先后设置了宣传组(股),配备了2一一3人的宣传、美工人员,幻灯制作采用了照像翻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宣传工作的质量。同时地区电影公司还采取举办绘画学习班、幻灯汇映,编写《菏泽影讯》,召开宣传人员座谈会,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以促进电影宣传工作的开展。
  第六节书法美术摄影
  书法菏泽地区内现存的碑碣中,有不少历代书法家的笔迹。如成武县的张寿墓碑,为汉代蔡邕所书。1926年上海塢叶山房《四体大字典》曾选其中部分字作范字。孔子庙堂碑为唐虞世南撰文并书。张成墓碑系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巨野县存有清末书法家何绍基的四块行书碑刻,以及被称为“文绝、书绝、刻绝”的大周任史君屏盗碑。这些都对当地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早在宋代,巨野县就有谢天香书写“称芳亭”的故事。清代以来,涌现出牛千古、曹以爟邓树屏、陈克强命一批较有影响的书法家。其中曹以爟(菏泽市曹楼村人)翰墨家族连续五代,均善于书法,堪称书法世家,尤其三子曹垣,书法造诣较深,著有《辞林二妙》、《四时分韵》等。
  建国后,书法艺术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各级文化部门通过举办书法学习班和书法作品展览评奖活动,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书法创作队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出现了“书法热”,又涌现出一批书法新秀,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省及全国举办的书法作品展览。如张剑萍、张树林的书法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全国书法作品展览,还先后参加了“中国书法艺术展览会”、“中日书法作品联展”等国际性书法作品展,之后,还分别到西德、芬兰、日本等国展岀。
  为了推动书法活动的开展。菏泽地区不少县、市成立了书法研究机构或群众团体。规模影响较大的有菏泽“曹州书画院”.该院建于1985年,座落在菏泽市广福南街路西古城墙上,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设有书画库、展厅、讲学厅、创作楼、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和全国最长的曹州碑廊等。院内建有假山、喷泉、亭廊等。著名书法家舒同为画院题写了“曹州书画院”院名。整个建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园林风貌,环境优雅,宜书宜画。书画院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书画展览,进行艺术交流,组织精品收藏等。
  曹县书法学会。该会成立于1982年,拥有会员74人,学会以辅导、观摩、举办展览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几年来培养出一批有成就的书法人才,其中有许多人的作品多次参加省以上举办的书法作品展 .览,有的作品还被选出国展出。
  美术菏泽地区的美术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绘画史》中有商朝尹伊(曹县人)画九主的故事。从发掘的文物来看,东汉时,菏泽区内的美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如驶代画像石,其雕刻方法就有平雕、浮雕、阴线雕等。北魏造像碑、北齐造像碑、北周至唐代的摩崖造像、宋石佛像、清乾隆年间单县城内建造的“百狮坊”、“百寿坊”等,都反映了区内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状况。宋代大发明家燕肃(祖籍青州,后迁居曹州),能诗善画,尤其善画古木折竹,今存有《春岫渔歌》、《江山雪霁》等。清乾隆年间,单县岀了一个为民请命的画家赵树屏,被传为佳话。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兵燹,美术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仅菏泽的李眉川、田伯平有一定成就,其他有影响的画家不多,传世之作也较少。
  建国后,美术事业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在地、县群众文化机构中,均先后配备了专职美术干部;菏泽师专设立了艺术系,招收美术专业班。曹县、梁山等县成立书画协会或学会。同时,各级文化部门,都重视美术队伍的培训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一支美术创作队伍,涌现出一批较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如1965年董伯固等创作的组画《四笔阎王帐》和许汝良等创作的版画《四进城》,参加了全国阶级教育美展。其中《四笔阎王帐》被中国美术馆收藏。70年代黄恩涛创作的年画《红色喇叭家家响》和王福增创作的年画《书记学手艺》,除参加全国美展外,并由出版社出版发行。80年代孙景全创作的连环画《促织》,参加了莫斯科国际书画展,王福增创作的年画《我也是三好》,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美展,并在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中获三等奖。
  菏泽地区的美术品种主要有国画、版画、油画、年画、连环画、剪纸、民间工艺等,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菏泽的面塑,鄄城的砖雕、曹县的花供以及民间织锦、民间泥塑等。摄影
  菏泽摄影事业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4月。那时从河南开封来的照相师傅王子明,在菏泽城内北何家店租房七间, 招收四个徒弟,办起了菏泽第一家照相门市一一“光华照相馆”。用的是一架皮老虎式四方箱手插铜片光圈镜头的照相机。所用的底片全是玻璃质的,没有软片,顾客照相只能取照片,不给底片。当时的业务主要是照人物象,一张二寸照片需要20个铜板,六寸的需要银元两块,去照相的人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照相事业只能为少数人服务。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后,需办“良民证”贴半身照片,因此,菏泽城内先后增加了8处照像馆,摄影业务开始出现了竞争局面。其后,定陶、曹县、单县、成武等县城内也相继办起了照像馆。1950年,菏泽春光照像馆的阎自星、光明照像馆的郑复顺等,自筹资金搞联营,组建了国光照像馆。1955年12月,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菏泽县将国光、宝光两处照像馆收归国营,名为菏泽照像馆,有职工14人。区内各县均有一处照像馆收归国营,共有职工100余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人艮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全区的摄影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短时期内,区内城乡便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三种形式的摄影部、照像馆等。其灯光、布景、服装、道具、暗房、冲洗、印像、放大等设施得到了更新和改善。1983年,地区文化局在展览馆与《山东画报》社联合开设了第一家彩色摄影部一一《山东画报》社菏泽彩色摄影服务部。1985年,《菏泽市报》社又在菏泽城内设立了菏泽摄影图片社。之后,各县城内亦相继出现了彩色摄影服务业务。地区艺术馆也适时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全区的摄影事业,如举办培训班、开展摄影展览等。1973年国庆节期间,地区首次举办了全区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展出摄影作品90幅。1982年,为了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变化,地区举办了菏泽地区农村新貌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200多幅。随后又选出40幅作品参加了惠民、德州、聊城、菏泽联合举办的鲁西北四区农村新貌摄影展览.这个展览除巡回在四地区展出外,还先后在济南、北京进行了展出。1984年,山东省菏泽地区艺术馆、济宁市艺术馆、江苏省徐州市艺术馆、河南省商丘地区艺术馆和安徽省阜阳地区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四省五地市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共200幅(每地、市40幅)。内容是反映苏鲁豫皖部分地区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精神风貌。10月在徐州文化宫举行首展,然后分别到这几个地市巡回展出1个月。1985年又进北京王府井大街文化长廊展出,收到了良好效果。1985年,地区文化局展览馆配合公安部门举办了打击刑事犯罪展览,拍摄黑白、彩色照片400余幅,展出一个月,观众达20多万人次。
  1985年,全区以地、县文化和新闻系统专业摄影干部为骨干,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为基础的摄影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2000余名摄影创作队伍中,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21名,《山东画报》社通讯员1名。另外,参加过山东大学摄影培训的20人,参加摄影函授专业学习的10余人。
  第七节音乐舞蹈
  音乐菏泽地区音乐丰富多采,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国前,演唱、演奏多为自发性活动,往往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及婚嫁、丧葬。由于时间久远,又无专职音乐人员,民歌、乐曲散失甚多。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音乐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均配有专职音乐人员,对民歌、民间乐曲进行多次收集和整理,同时举办文艺会演和音乐创作学习班,普及和提高音乐创作水平。多年来,广大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整理了大量优秀歌曲、乐曲,在各类报刊发表或电台播放,在省、地举办的会(调)演中演出,有的还参加了国际性的音乐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民间鼓吹乐:菏泽地区鼓吹乐发展较早,区内的鼓吹乐班多以近亲组成,演奏技艺多在本家族内传授。艺人们平时多以理发为业,遇事则组班演奏。鼓吹是一和民间音乐艺术,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其乐朴实爽朗、明亮奔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味和生活气息。所使用的乐器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器有啖呐、笙、竹笛、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镣、锣、云锣、小鼓等。民间所传“喇叭哇哇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作用。鼓吹乐演奏形式有:行进演奏,用于迎亲、送葬及节日喜庆等场合;坐场演奏,即乐手们围座桌子四边,边吹边打,常演奏些大曲牌或卡戏。
  建国后,民间鼓吹乐走上了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大舞台.1953年,著名喷呐演奏家任同祥,代表菏泽专区参加山东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还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其民间乐曲《百鸟朝凤》获得二等奖。1954一1955年,他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赴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菏泽专区著名民间艺人袁子杨、魏永堂演奏的《双合凤》、《驻云飞》,在1955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一等奖。至1985年,全区约有鼓吹乐班300多个,艺人达2000余人,且高手众多,曲目丰富,享有“啖呐之乡”的美名。
  民间丝弦乐: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境内流传的主要有擂琴、软弓二胡、杨琴、坠琴、琵琶等,尤其是古筝艺术,在菏泽地区久盛不衰。汉魏时期的诗人曹植在鄄城做王时,曾写有“弾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的诗句,生动地刻画出当时鄄城一带古筝艺术盛行的景象。至今郓城黎同庄还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架16弦古筝。清代以来,菏泽区内涌现了一批技法娴熟、技巧全面的丝弦演奏家。如王东1(1830一1905),黎帮荣(1854一1926),张念胜(1890一1945),张为诏(1895一1963)、黎连俊(1898一1950),王殿玉(1899一1964)等;当今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赵玉斋,西安音乐学院教师、陕西省“秦筝”协会会长高自成等著名古筝演奏家,也都是从荊泽地区这个摇篮里成长起来的。
  建国前,民间丝弦乐艺人常利用庙会、逢年过节,以及冬闲时期,在家庭院落、寺庙、地窖等处合乐演奏,有的则以卖艺为生。建国后,艺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每逢节日、文艺会演,多有丝弦乐手竞相演奏,各显其能,有的还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如张应易演奏的古筝独奏曲《夜静鸾铃》。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出一等奖。青年筝手黄梅198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得优秀奖。
  民间歌曲:菏泽地区民间歌曲的体裁主要有生活小调、劳动号子、儿歌三种形式。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艮歌的收集整理工作,广大音乐工作者不断深入城乡,发掘收集民歌。1962年,菏泽专署文教局选编《菏泽民歌选》两辑,收入民歌295首。成武民歌《包楞调》1963年在山东省民歌演唱会上演唱后,被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歌曲》杂志1963年第4期予以发表,随之流行全国。1964年6月,由山东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张英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反响强烈,音乐界纷纷发表评论,认为《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而后,张英又随中国文化艺术团到日本、东欧各国演唱。1978年,菏泽籍的歌坛新秀彭丽媛把《包楞调》带入北京后,几次出访北欧诸国演唱。另有菏泽民歌《引蛾螂>,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获演岀奖;1963年,再次参加山东省民歌演唱会后,便在全国流行起来;1983年,由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山东电视台录制了电视艺术片。还有《放风筝》、《花开蜜蜂来》、《花蛤蟆》、《小巴狗》、《王大姐卖鞋子》等,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民歌演唱会。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选入菏泽地区民歌41首。舞蹈
  菏泽地区的舞蹈种类繁多,源远流长。著名的古代六大乐舞之一大濩,就产生于此地。
  鄄城杏花村的《商羊舞》,曹县的《竹马》,距今都有500多年的历史。据1983年普查,全区共有不同形式的民间舞蹈70余种。其中比较流行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狮子舞》、《龙灯》、《商羊舞》、《三皇舞》、《竹马》、《花伞舞》、《二鬼棒》、《抬花撵》、《放蝴蝶》、《抬阁》、《小车舞》、《花船舞》、《高跷》、《独脚高跷》、《担经》、《抬哈大官》等,有些舞蹈是由祈天求雨的活动逐渐形成的,成为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形式。
  建国后,舞蹈艺术得到了发展。各级文化部门组织舞蹈工作者对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了发掘、整理,并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多次参加省、地以及全国性的文艺会演。曹县挖掘整理的《花伞舞》、《放蝴蝶》,于1955年参加了山东省青年艺术会演,其中《花伞舞》晋京演出,受到好评。鄄城《商羊舞》于1956年参加山东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和整理改编奖。曹县改编的高跷舞《走娘家》,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获演出奖。新创作的《养猪姑娘》、《儿童游戏舞》、《牡丹舞》、《红灯舞》、《冲天颂》、《麦田小景》、《菏花童子舞》等,都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及全国的文艺会演。有的被刊物发表,有的获奖,有的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
  50年代末,各级文化部门对舞蹈人员进行培训。据统计,地、县两级共举办较大型的舞蹈人员培训班11次,培训人员500余人。70年代初,成武县曾一度成立过文工团,设有舞蹈队(组),演出了《织网舞》、《采茶舞》、《姐妹喜晒战备粮》、《敬酒舞》等节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广大青年中出现了现代舞热。1985年,梁山县成立了业余群众演出团体一北方歌舞团,演出节目大都是现代.流行歌舞,在省内外城镇巡回演出。
  第三章新闻
  第一节驻菏泽记者站
  省电台记者站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菏泽记者站(简称驻前记者站)建于I960年6月,是省电台在菏泽地区的一个新闻派出机构。担负着采写新闻稿件、编发内参和培养通讯员三大任务。
  驻菏记者站自1960一1985年的25年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为宣传菏泽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鲜经验、工作成就和工业、农业、财贸、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忠实地记录了菏泽地区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提高了菏泽的知名度。
  1960一1966年记者站创建之初,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客观环境和工作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记者站的人员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稿件外,还帮助各系统建立通讯报道组织,发展队伍,辅导通讯报道骨干等。经过几年的努力,省电台在菏泽有了自己的通讯报道队伍。菏泽地区由原来每月在省电台用稿很少甚至空白,发展到每月采用播岀二三十件。老记者包大坤在菏泽的五六年中,采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稿件,得到领导的肯定。
  1966一196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驻菏记者奉令回编辑部参加运动,记者站的工作基本陷于停摆状态。
  1969年以后,编辑部重新派人恢复记者站的工作,强调记者的主要工作要放在采写新闻报道上,省台编辑部则注重抓记者站采写稿件的质量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广大农村适时地出现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民受益很快。记者及时抓住这一新生事物,大力进行宣传报道。记者站每年被国家级通讯社、报纸、电台采用十几篇稿件,并发表了许多重头稿件,提高了菏泽的知名度。如:1970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曹县苗庄改碱植棉的长篇通讯;1972年7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以大半个版面登载了以全国劳动模范胡景灿为题材的“忠心耿耿为人民”的大型报道;197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登载了“访牡丹乡”的报道。
  大众日报社记者站大众日报社驻菏泽记者站(简称菏泽记者站)建于1958年,是全省地、市中建立较早的记者站之一。其中心工作主要是采写新闻,采写内参,做好通联工作。记者最多时5人,少时2一3人。站长负总责,并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1958一1985年的27年间,菏泽记者站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热情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的“三大革命”实践,较为系统地、全面地采写报道了菏泽地区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的发展及模范人物,为宣传菏泽,提高菏泽知名度做出了努力。
  菏泽记者站的建立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8一1966年属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记者站在环境十分艰苦,工作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骑自行车或步行到第一线采访,在老百姓家中住宿,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较为集中地采写报道了菏泽区内发展工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抗灾斗争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先进集体、模范党员、先进人物等,为记者站的成长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66一1975年,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驻站记者调回济南参加运动。
  1975一1985年属稳步发展阶段。1975年,记者站重新恢复,驻站3名记者同心同力,紧密配合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大量报道了菏泽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和其他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记者站及时抓住机遇,全面、系统地做了大量报道,并集中采写报道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全省产生了强烈影响。
  1980一1983年,菏泽记者站连续三年被《大众日报》社评为先进记者站。站长景平采写的《乡下又响起货郎鼓》,记者刘天江采写的《特别通讯》,记者何荣德采写的《闯过人情关、冲破关系网》等三篇通讯,都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3年,菏泽记者站因成绩显著,又被评为“全国新闻系统先进集体”,并晋京参加了表彰大会,捧回了奖旗和奖杯。为此,大众日报社给景平、刘天江、何荣德各晋升一级工资。
  第二节新闻报道
  报道队伍建国初期,全区有编辑、记者18人,文化程度仅具高、初中水平。60年代, 全区有专业新闻工作者117人,至1985年, 已增加到200多人,绝大多数为大专文化程度,其中有23人晋升为中级新闻职务(编辑17人,记者5人,一级播音员1人)。同时,采取政治把关、业务考核、择优录用的方法,在社会上招聘了61名农民记者,他们大多是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的退伍复员军人。除专业队伍外,全区业余报道骨干发展到2400多人。随着新闻宣传社会地位的提高,地委、行署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新闻报道工作越来越重视。地、县领导经常向新闻报道人员传达上级精神,进行报道提示,参加报道会议,研究重要题目,修改重要稿件,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新闻报道人员奋发进取,敢于冒尖。几年来,在菏泽地区新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通讯员有:李占慧,梁山县广播电台招聘的农民记者。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从事业余新闻报道。10多年来,共采写稿件1376篇,其中有350篇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
  祁保军,曹县人民广播电台招聘的农民记者。从1970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报道。10多年来,共采写各类稿件3000多件,被新闻单位采用1400多件,其中省、国家级新闻单位采用330件,并连年被评为县模范通讯员,五次评为地区级模范通讯员和先进新闻工作者;连续多年被《大众日报》社和山东省人艮广播电台评为模范通讯员;1985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于“优秀通讯员”光荣称号;1985年,荣获全国青年报刊好新闻、好作品二等奖。
  赵宗广,成武县大田集人,1964年中学毕业回乡后,就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20多年来,他共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3200件, 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449件,自1973年以来,赵宗广连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1980年获菏泽军分区政治部模范民兵通讯员一等奖和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模范通讯员二等奖,多次受到《大众日报》社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表彰和奖励,三次在全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新闻事业境内的新闻事业起步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得到了长足发展。从50年代起,大部分县(市)正式建站办广播、办报纸。多年来,新闻报道工作对全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宣传推动作用。
  菏泽地区原是全国12个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委、行署在全区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地站在最前沿,排除一切干扰,顶住多方面的压力,到处奔波采访,广造舆论。仅1979一1983年,全区新闻报道人员及驻菏新闻单位,就先后采写岀《分清真假社会主义,实行联产承包坚定不移》、《大包干是通向小康水平的金桥》、《由穷变富之路》、《农业生产责任制远景美好、前途广阔》、《五定一奖,给菏泽地区农业插上金翅膀》、《初夏访东明》、《昔日穷乡传福音》等400余件大型报道,被省和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对菏泽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顺利实施和全国农村经济体制第一步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生产责任制实行以后,全区的粮食生产突飞猛进,由全省有名的“缺粮大户”迅速变成“余粮大户”。因此地委宣传部密切配合上级新闻单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这方面的连续报道。先后撰写了《菏泽地委、行署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步伐》、《菏泽地区大力增加农业投资,稳定粮食生产》等上百篇大型报道,均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和山东人民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采用。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7年间,菏泽地区新闻工作者共采写各类稿件39.4万多件,其中地、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采用16.8万多件,省级新闻单位采用1.27万件,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1050件。部分稿件在全省、全国曾产生过较大反响。
  自1980年开始评选好新闻以后,菏泽地区共获得国家级奖的好新闻11件;获省级奖的好新闻48件;获地区评选出的好新闻96件。第三节报刊杂志
  报刊1949年前,菏泽地区发行过30多种报纸,其中地区级报纸6种,县级报纸18种,民间报纸6种。报纸大部分为八开版或四开版,多采用石印或铅印,少数是油印,共印4000多期。大多分别为国、共两党所主办。报社从业人员共有200多人,多数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菏泽日报》是国民党菏泽县党部机关报,四开四版,铅印,每周一期,工作人员7人。该报创刊于1920年,停于1935年,共发行300余期。
  《曹县报》是1931年国民党曹县县党部创办的,该报由私人铅印,1935年停办。
  《鄄城日报》系国艮党鄄城县党部主办,创办于1932年,停于1936年,四开四版不定期报纸,私人石印,每期1000份,送至各机关、学校。
  《老乡三日刊》创刊于1937年11月,停于1938年元月,其宗旨是宣传民众、教育民众、唤起民众团结抗战。油印,八开二版,共岀《永生周刊》是中共地下党员利用合法身份主办的一种抗日报刊,创刊于1938年,十六开一版,一周一期,每期印200余份,共发行三期。
  《民众半月刊》是由《永生周刊》改名的报纸,半月一期,共印12期。这两种报纸主要发行对象是各级机关团体,它们虽然发行时间短,期数少,印数不多,但对抗日工作的蓬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2月,中共豫北地委(驻东明县)机关报一《卫河报》创刊。地委宣传部部长赵紫阳领导报社工作。该报是一种油印小报,每月四期,每期发行800份,由交通员送到各基层党支部。东明县(当时叫东垣县)是豫北地委所辖四县之一。该报版面灵活,内容新颖,面对工农,语言通俗易懂,对唤起民众,团结抗战起到了重大作用。
  《动员报》于1938年5月创刊,7月停刊,是中共曹县县委以国民党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的名义创办的,铅印、四开四版,共出三期,每期300份。
  《民声报》是中共鲁西南地委于1939年6月主办的,油印不定期报纸,是年10月因斗争环境恶化被迫停刊。
  《鲁西日报》是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夏创办,社长张鲁泉(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两开两版,铅印.1941年7月报社迁到黄河西,在梁山共发行100多期。
  1940年12月,中共湖西地委为了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立了湖西日报社,正式印刷发行《湖西日报》。由湖西地委宣传部部长郝中士兼社长,鲁奇任副社长,李合力、李冰、苗春亭任编委,刘平林、张涛、金彩心(女)、魏侠(女)等任编辑兼记者,赵勉任校对等,工作人员有30人左右。
  该报是四开两版的石印报纸,每周两期,每期印数达3000余份,由中共湖西地委交通科负责发行,免费送至各县、区、乡、村党组织。
  《湖西日报》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创刊。在日本侵略军扫荡,伪军扰乱的形势下,报社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在炮火中采访,油灯下写稿,地窑中排报,高梁地里印刷,把党的指示和解放区的胜利消息、当地的形势和斗争任务,及时地加以报道和分析,打击了敌人,鼓舞了人民。
  1946年元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中共湖西地委决定把两版小字的《湖西日报》改为一版大字的《湖西大众》,版面和原来一样大,大字体,竖着印刷,便于张贴,印期由原来的每周两期改为隔日刊,报社人员、印数和发行范围基本未变。
  1946年9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根据上级指示和斗争需要,报社提出“放下笔杆拿枪杆”的口号,收藏好设备,拿起武器开展游击战。1948年9月,湖西地区解放,《湖西大众》重新同人民见面。
  1948年底,随解放战争形势的好转,《冀鲁豫日报》可以经常送到湖西来.湖西地委决定自己不再办报,《湖西日报》停刊。至此8年
  间,该报纸发行400多期,起到了团结、教育、激励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民主报》创刊于1941年1月,是年3月改为《新民主报》,由中共鲁西南地委主办,该报八开两版,石印,不定期发行,1943年4月停办。
  《鲁西南日报》为中共鲁西南地委机关报,创办于1941年,停于1942年。
  《新郓北》是1946年春中共郓城县委创办的油印报,八开一版,每周一期,每期400份,1949年秋停刊,共发行130期。
  《郓巨通报》于1946年创刊,系中共郓巨县委机关报,油印八开一版,不定期出版,每期200—300份,1949年秋停办,共发行48期。
  《鄄城时报》系中共鄄城县委机关报,由县委宣传部主办,主编王平波,副主编石明,通讯联络员陈宗祥。该报于1946年8月创办,1947年春停办。八开两版,不定期油印,由县委文印员、交通员负责发行,印数15000份。共发行10多期。
  《昆山报》由中共昆山县委宣传部创办于1947年5月,停办于1948年8月,八开两版,油印,共发行200多期。
  《荷泽简报》是由文人发起,国民党官方出资创办的民间报纸。该报创于1947年元月1日,停于1948年9月30日,先油印后石印,四开二版,半月一期,每期印刷500多份, 共发行42期。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间,荷泽地区所辖的10个县,县县均办有报纸。如《荷泽大众》、《先锋报》、《荷泽县委机关报》、《东明报》(东明县委、县府办)、《鄄城大众》(鄄城县委机关报)、《梁山报》(梁山县委机关报)、《曹县报》(曹县县委机关报)、《巨野县报》(巨野县委机关报)、《郓城大众》(郓城县委机关报)、《成武大众》(成武县委机关报)、《定陶大众》(定陶县委机关报〉、《湖西文化》(单县文化馆创办)等。这些报纸,对指导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运动,对活跃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文化生活,产生过积极作用,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共有10多家报纸,多属当时县革命委员会和派性组织所办。这些报纸多数是为派性斗争服务,对生产、工作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干扰、破坏作用。如《菏泽风雷九至1985年,菏泽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为《菏泽市报》。1980年8月24日,中共菏泽县委机关报一一《菏泽县报》创办发行,1983年因县改市更名为《菏泽市报》。它是近年菏泽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报.该报为四开四版,铅印,每周两期,每期发行20000多份。报社工作人员27人,绝大多数为大专毕业生。
  该报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原则性、鲜明性、指导性较强,虽是地方小报,却敢于大胆开展批评,尽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创刊以来,发表了很多针对性较强,反响较大的批评性稿件,对菏泽市的生产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报刊登的《工程师赶集》、《我的夙愿实现了》、《开拓前进的曹州武术馆》等稿件,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及全国地市报纸好利闻。
  杂志' 菏泽地区出版杂志始于1928年。
  当时有国民党菏泽县政府办的《菏泽周报》,曹县政府办的《曹县周报L1934年春,国民党郓城县政府教育馆出版部办有《民众周刊》。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冀鲁豫边区相继创办《文化生活》、《新地》、《战友月刊》、《平原文艺》等,在其影响下,机关学校,民众团体也编印出版了一些不定期杂志。如《燎原》、《鲁西吼声》、《群力》等。建国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区内的杂志出版也有所发展。如菏泽地区卫生局医药研究所主办的《菏泽医药》、荊泽商业学会主办的《商业经济》以及各县、市文化馆围绕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办的《单县文艺》、《东明文艺》、《水泊梁山》,这些都是不定期杂志,仅用于学习交流。建国后30年来经省主管单位批准的杂志,只有《山东牡丹》、《蒲泽师专学报》两种。
  《燎原》:1938年3月,郓城中心县委在飞集举办鲁西抗日救国训练班(窝窝队),由高启云创办油印杂志,岀版3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文章。
  《鲁西吼声》:由1939年8月郓城黄安的救亡工作团团长孙厚甫创办,编辑室设在黄安重华书院,16开油印不定期出版,共印五期,有《鲁西南父老怒吼》、《保卫大队》、《汪精卫自绝于国人》等文章,为动员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群力》:1939年春为中共郓城县机关创办的16开油印不定期杂志,封面为工农兵拉着一个车轮,含义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工农兵,内容是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号召人民群众抗日。
  《文化生活》:1940年冀鲁豫文联创办,是综合性文艺杂志,读者对象是工农兵,共出版40多期。
  《战友月刊》:1944年战友报社主办,不定期岀版。
  《新地》、《平原文艺》:1946年冀鲁豫书店创办的两种杂志,同一个编辑部;编委王亚平、邢立斌、刘衍州、李方平、于黑丁、陈越平。
  《山东牡丹》:1974年行署文化艺术馆创办,当时叫《菏泽文艺》,初为不定期内部交流杂志,目的在于联系培养作者,繁荣菏泽地区的文艺创作。1980年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改为《山东牡丹》,16开文艺双月刊,1985年停刊,共出刊41期100万册。
  《菏泽师专学刊》:1979年4月创刊,始为4开小报,学校内部使用,不定期出版,1981年停刊,1984年复刊。第四节广播电视
  广播菏泽地区的广播事业,以1950年建立收音站为起点的。1953年区内开始建立城区广播站,1954年出现了农村小片广播网。1955年,单县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县广播站。1956年,各县在原有城区广播站和农村小片广播网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广播站。1970年,全区有线广播形成了独立的讯号传输系统,改变了广播、电话同线传输的矛盾局面。70年代,全区农村有线广播推行了讯号馈送标准化,传输线路水泥杆化。到1985年,全区已形成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放大站为基础,有线无线传输相结合,以专线传输为主要手段,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广播宣传亦由收音站组织人员集中收听上级电台新闻、政令,逐步发展到自办新闻、专题和文艺节目;由每县一部收音机、一名收音员,发展到全区各县,形成编、采、播、机务维修等一套完整的宣传体系。
  收音站:1950年4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出《关于建立收音网的决定》。之后,中共菏泽地委利用唯一的一台美制铁壳电子管收音机建立了全区第一个收音站一一菏泽专区收音站,并配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收音设备维护。
  年初,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发给菏泽一批电子管交直流两用收音机,各县配备一部,在此基础上,各县相继建立了收音站。专区建立了广播修理站,以对全区收音设备进行维修。至年底,全区共有收音站8个,收音机38台°1952年,各县文化馆、部分区乡政府以及地直部分机关、学校,陆续购置收音机,相应设立了收音站和配备了兼职收音人员。据1953年3月统计,全区共有收音站74个,收音机165台,专兼职收音员117人。
  专区收音站负责组织专直机关干部收听广播,抄收广播电台新闻、政令,供有关领导参阅,为各部门提供宣传材料,检査指导全区收音工作,交流收音工作经验,培训收音工作人员,与修理站相配合,帮助解决各收音站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县收音站负责指导各兼职收音人员的收音工作,保持与专区收音站及省广播电台的业务联系,做好机关收音工作。1953年,在贯彻婚姻法活动月期间,全区组织了90部收音机下农村,组织农民收听,仅半个月时间,听众就达到31万多人次°50年代中、前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报纸发行量有限且不及时,收音站起到了重要宣传作用。
  广播站:1953年,菏泽城区建立了第一个城区广播站,有200瓦广播机一部,6只25瓦的高音喇叭装于菏泽城区几个十字路口.广播站初设在菏泽县文化馆,后迁至原中共菏泽地委院内。1954年,菏泽城区部分机关、学校以及商号(店)陆续安装小舌簧喇叭100余只。是年,各县亦购置广播设备,先后在县城建立了城区广播站,年底,定陶县仿山区和曹县仲堤圈区首先自筹资金办起了农村小片广播网。至1955年底,全区共有高音喇叭68只。
  各县城区广播站除为党委、政府召开大会服务外,主要是转播上级电台的新闻和文艺节目。
  1955年11月,单县在原有城区广播网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县广播站,增设了单县城关广播线路,装有舌簧喇叭140余只。1956年2月,地委宣传部组织部分县有关人员到单县学习建站经验。1956年底,全区除梁山县外,均建立了县广播站。
  县广播站建设初期,是按照“依靠地方群众的积极性,利用现有设备、分期分批发展”的方针进行的。除山东省广播局分配部分县TY1000瓦广播机外,大部分县广播站都是利用原有城区广播站设备,因陋就简地创办起来的。县至区乡讯号传输主要利用邮电系统电话线路,个别县曾一度试用照明电线传送广播讯号。乡以下广播网主要靠村民集资兴办。
  1958年4月7日,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建立区广播放大站的“百日奋战”运动。年底,全区共有广播机25架,总功率11015千瓦,共有喇叭13098只,形成了“县县有广播站,社社有喇叭”的局面。
  在1969年以前,农村广播网的建设一直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群众集资,县站设备及县到公社传输线路由地方财政投资,公社放大站及公社以下广播线路按照“谁建设、归谁所有、归谁使用管理维护”的原则,一般是由集体投资或群众集资。1964年3月,全区开始实行收取用户广播喇叭收听管理维护费制度,用户每只喇叭每月两角钱,30%留大队使用,余额交财政统一用作维护费。为缓和广播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1965年菏泽专署财政局、专署广播管理站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规定,确定广播喇叭收听费和广播服务部收入不再交财政局,由各县广播站统一管理掌握和使用。至1965年底,全区建设了8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建成了27条县至公社广播专线。但由于专线建设仍占很小比例,广播与电话通讯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1967年1月,全区10个县广播站被“红卫兵”接管,同时废除广播收听交费制度。之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曹县农户喇叭增加4000只,单县增加2000多只。但随之而出现了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除郓城、鄄城两县由财政拨款外,其余8县原用收费解决的广播线路维护支出款项均无处落实,农村广播网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为解决这一困难,省财政厅补助菏泽5万元,以解决县以下管理人员及线路维护费用。
  1969年,县广播站、县至公社传输专线、公社放大站设备更新改造费用改由国家投资;公社以下广播线路由集体投资;广播喇叭及入户线路由用户自理。1970年,全区各县至公社广播传输专线全部建成,全区专线总长度为2248杆公里,形成了广播系统独立的讯号传输体系。
  1971一1980年,全区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重点为改造更新原有讯号传输专线,推广水泥杆化,整顿村内广播网,增加喇叭入户率,提高广播讯号质量。1977年9月,全区广播线路抽样技术测定,52条线路中,达到甲级标准的21条,乙级4条,丙级9条,其余为不合格标准。1980年底,有98.5%的线路实现了水泥杆化。至1985年,全区305处乡镇均建成了广播放大站,共拥有广播机554部,总功率266.39千瓦,广播专线总长度为1268杆公里,共装喇叭126万余只,通播率达到90%,喇叭入户率达到75.6%,音响率为93.4%。另外,1981年后,为解决黄河滩区边远乡镇放大站讯号源,部分县增设小调频广播电台,全区以东明县为最早。至1985年, 全区共有6个县建立了调频发射机6部,总功率0.3千瓦。
  有线播音:从建站初至1966年,全区县级广播站一般为每天一次播音,时间安排18点以后,播音时间2一3小时不等。1976年,菏泽、定陶、巨野、郓城、鄄城、东明等6县实现了一天三次播音,时间6一8小时不等。1979年,全区10县均实行一天三次播音。1985年,全区每天总播音时间为69小时54分钟,平均每县站每天播出约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平均3小时22分钟。
  建站初期,有线播音以转播为主,自办节目为辅。主要转播的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山东省广播电台《对农村社员广播节目》。各县站自办文字新闻节目15一30分钟不等,自办文艺节目1小时左右,以地方戏曲为主。1964年部分县站自办文字节目是:菏泽县《听众园地》30分钟,定陶县《定陶生活》20分钟,郓城县《郓城各地》15分钟,鄄城县《鄄城农村》30分钟。1967年后,各县自办文字节目时间增加,但仍没有一个栏目,稿件播出“一揽子”化。1976年,部分县站节目设置试行专栏化,将稿件分专题集中栏目播出,到1984年,各县稿件播出均实现了专栏化。据1985年统计,全区各县广播站自办节目名称有20余种。县站自办文艺节目,以地方戏曲为主,兼有音乐、歌曲、曲艺等。文艺节目来源,在50一60年代,多由省广播电台组织复录,70年代后,各县由地区广播局统一组织或各县站自行到外省、地复录文艺节目,部分站自行组织录制文艺节目等。至1985年底,全区文艺节目录音带约有2千小时。
  转播电台:菏泽距省城较远,且周围没有转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山东省广播电台的讯号很弱。1969年下半年,经省广播局批准,开始筹建菏泽地区转播电台。建台资金由山东省财政厅拨款,机器设备及技术方面由省广播局负责。1969年10月1日,菏泽地区转播电台建成并试转山东广播电台节目。当时发射天线为两根木杆,高度30米,接收920千赫,发射880千赫,功率1千瓦,台址在菏泽城北韩堤口外。1973年,省广播局拨给菏泽10千瓦广播发射机1部,原1千瓦发射机作为备机,同时调拨给两座76米高拉线铁塔。年底,机器及天线安装完毕,正式转播山东广播电台节目,发射功率10千瓦,频率918千赫,覆盖半径70公里。1976年,又购置10千瓦广播机1部,1978年调机结束,11月正式转播中央人艮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功率10千瓦,频率756千赫,覆盖半径70公里。1980年,又陆续购置或自行安装7部广播发射机,除1部1千瓦发射机作为转中央电台节目备机外,其余发射机均作为试验机。
  电视1970年,区内部分县和地直个别单位开始购置电视接收机,讯号原为泰山频道山东电视台节目,菏泽县广播站曾竖49米木直天线接收讯号。由于菏泽地区大部分县不是泰山台覆盖区,大大限制了电视接收机的发展。
  1976年,先后由吕万民、张文礼、谢中田等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安装了一架50瓦黑白电视差转机,1977年7月调机结束并试转省电视台节目。发射天线利用原菏泽县广播站49米木直天线,机器装在菏泽县广播站播音楼内,该机接收泰山台5频道电频讯号,转发2频道,服务半径约2.5公里。自此,菏泽地区居民开始购买电视机。:1979年,地区广播局新购一架50瓦彩色差转机,安置在菏泽市中华东路现电视台院内,代替了原黑白差转机。
  1978年初,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和省广播局批准,筹建菏泽电视转播台。1980年土建工程结束,1981年9月,电视发射塔竣工。年底,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安装调试结束,机器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1982年1月1日,菏泽电视转播台正式转播山东省电视台节目。接收泰山5频道,发射频率3千赫,功率10千瓦,天线地平高度184米,发射天线为四层蝙蝠翼式,覆盖半径50公里。菏泽电视转播台的建设,由省投资136.5万元,地方投资24.7万元,铁塔基础工程,由北京铁塔工程安装队承担;机房设备、机器组装调试,由电视转播台及广播局技术人员负责,整个调试过程,得到省广播局袁俊工程师的大力帮助。
  1982年,泰山经巨野至菏泽微波传输系统开始动工,1984年底竣工。198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建巨野微波中继站一处,立84米微波通讯铁塔一座,频率1.4千兆赫,由泰山经巨野至菏泽暂传送中央第一套节目.同时,菏泽电视转播台新购50瓦彩色差转机一架,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0年以后,曹县、成武、单县、巨野、东明、梁山等县相继建立小型电视差转台,转播省电视台节目,发射机共7架,总功率0.35千瓦。
  第四章图书
  第一节岀版
  出版管理晚清至民国初期,菏泽地区出版业多为民间经营。“七•七”事变前后,革命读物的出版逐渐有了发展。国民党政府对革命进步书刊的岀版发行,实行封锁。1929年,菏泽“新光书社”被国民党菏泽县党部无理査封。1930年,曹县“曙光书店”负责人孔庆嘉、任守均被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书店流动于郓城、梁山一带,也多次遭国民党袭击。
  建国后,专署文教局分管出版发行工作。1968年,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毛泽东著作”出版领导小组。1976年3月,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出版办公室建立,和地区新华书店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区内图书的编、印、发行业务.1982年2月,出版办公室改名为菏泽行政公署出版局,强化了管理职能;1983年8月,改为山东省出版总社菏泽办事处,统管区内的书刊编辑、印刷和图书发行J985年12月再次更名为“山东省出版总社菏泽分社”,实行企业管理制,下设办公室、一编室、二编室,编制17人,全面负责管理区内的岀版、印刷、发行工作。
  1984年前,区内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由省委宣传部和省出版总社审批.1984年后,图书改由菏泽出版分社报年度计划,由省出版总社审批,调用省专业出版社书号,由菏泽分社出版。非正式出版物,按其发行范围,分别由山东省出版总社和菏泽分社审批,凡在区内发行的,列入省“准印号”编号序列;凡作为内部交流赠送的,由菏泽分社审批,列入内部使用菏出准印序列。
  对于非正式出版和非法出版物的管理,由行署文化局和新华书店代管。1982年起对非法出版物的管理,由地委宣传部牵头,菏泽分社会同公安处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实施。
  出版业务旧时,菏泽区内的出版业务多为私营,政府没有统一管理。1940年4月冀鲁豫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建立后,相继建立了“鲁西日报社”、“卫河日报社”、“运西日报社”、“泰西日报社”、“冀鲁豫书店”等。这是菏泽区内首次出现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岀版发行机构,并出版发行了一批图书、报纸。
  鲁西日报社创立于1940年初,活动于梁山、郓城以北地区,在梁山戴庙、沙窝山区建立工作站,属冀鲁豫区党委领导,社长先后由王绍云(又名王树成,解放后曾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陈沂(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担任,设编辑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出版报纸和图书,曾出版毛泽东著作单行本。
  卫河日报社的前身为群声日报社,系冀鲁豫特委1939年创办,属特委宣传部负责人赵紫阳领导。1940年初冀鲁豫党委成立,将群声日报改为卫河0报,社长刘祖春,副社长白映秋。报社内设编辑部和印刷所,有三部石印机,出版了《新艮主主义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图书。
  冀鲁豫日报社,1941年由鲁西日报社和卫河日报社合并而成,是冀鲁豫根据地印刷出版社发行总机关,印刷所分设在梁山、聊城、范县、南乐、内黄等地,至1945年8月共出版报纸432期。
  冀鲁豫书店又名冀鲁豫边区出版发行局,1944年从冀鲁豫日报社分出,与行署文化出版社合并而成,为出版发行综合机构。1945年10月,菏泽城第一次解放,曾在菏泽城内租房10间编排印刷,并在“九间楼”设立门市部,经理张鲁泉,副经理苑重新,编辑部主任王亚平,下设办公室、出版发行部、营业科、会计科、总务科、材料科和铅印一所、铅印二所、石印所、装订厂和分区支店。
  文化出版社,1941年由冀鲁豫行署创建。地址在菏泽城内,先后由孙仰周、林茵如、肖洪绍担任社长兼编辑部主任,主要为根据地学校编辑出版学生课本、扫盲课本和其他文化通俗读物。
  在这一时期,冀鲁豫区党委、军区政治部及边区中学等都曾编辑出版过图书和报纸,如军区政治部出的《组织工作手册》、《战地通讯日记》,边区二中出版的《中国近代革命史》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出版了各类图书265种,其中马恩列斯及毛泽东著作40种,通俗政治读物60种,文艺读物90种,历史读物10种,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斯大林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
  建国后,图书出版业统归国家管理。1975年前出版工作由行署文化局兼管,1976年地区岀版机构建立,为省出版社做通联工作,会同省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题为《放歌牡丹乡》、《鲁西南史话》、《烽火鲁西南》、《鲁西南战史资料》、《李自成》、《聊斋故事》连环画等15本图书。
  1983年始,地区制定年度选题计划,报省出版总社审定。统一书号由省各专业出版社提供,区内发行的图书,使用省总社鲁准印号出版,每年出书3至5种.1985年出版的《小学教学自测题》连年再版.出版的中堂门画畅销周边四省广大农村。
  第二节发行
  清末民初,菏泽区内的图书发行业务主要由私营的文具店兼营。当时,区内有“明记三坊”、“天星奎”、“周复铎”等10余家。
  “明记三坊”建于1917年,业主吕兴三,地址在菏泽城内中学前街路东。主要对外承办石印印刷,兼营部分文具和图书,雇用职工2人,1937年因时局变迁而停业。
  “天星奎”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业主为单县市民侯先铎。地址在单县西关街路南。主要经营文具,兼营各种书籍,1946年因战乱停业。
  “周复铎”建于1822年(清光绪八年)。由曹县人周姓父子创办,地址在今曹县县府东街,主要经营文具,兼营部分课本和其他书籍。至20世纪30年代停业。
  民国时期的图书发行业主要是民间经营。区内共有各种类型的书社、书局20余家,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永元堂”、“益兴堂”、“裕文斋”、“祥生书社”、 “新光书店”、“曙光书店”。
  “永元堂”建于1934年,为河北唐县人隋金斋创办,地址在菏泽城李隅首路南。开始以印刷业为主,兼营文具、图书,雇佣3名工人,后以经营文具、图书为主,通过上海商务书局进货,销售一些诸如《三字经》、《千字文》、《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书籍,1954年停业。
  “益兴堂”为1921年东明人张洪祀创办。地址在东明县大隅首路西,主要经营文具用品,兼营部分图书,曾经销售过《百家姓》、《弟子规》、《四书》、《五经》、《千字文》等以及文房四宝。
  “裕文斋”为菏泽人朱秀章于1924年创办,地址在菏泽城东李隅首。其经营范围以图书、纸张为主,兼营部分文具。1937年因战乱停业。
  “新光书店”为菏泽人李玉勤于1929年创办。该书店是合股经营,主要由进步人士李玉勤、傅利轩等人入股;地址在今菏泽市农业局附近,以经营进步书刊、杂志为主。由于该店宗旨在于宣传抗日救国,故于1931年被国民党査封。
  “祥生书社”创办于1921年,地址在元城城内大街路北。该书社资金雄厚,国币4000余元,在城内分设“大东书社”、“文会书社”、“新生书社”等。主要以出售课本、教学参考书为主,1937年“七•七”事变后郓城沦陷,书社倒闭。
  “曙光书店”由曹县人共产党员孔庆嘉、任守钧等发动进步青年,于1930年集资创办。他们销售进步书籍,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并以书店为掩护,组织10多名爱国青年,成立曹县科学研究会,进行马列主义科学思想的宣传工作。1931年1月18日,国民党县党部下令逮捕了孔、任两人,并査封了书店。2月2日,孔、任两人被押解济南。4月5日,孔庆嘉、任守钧和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等21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
  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区内的图书发行业随着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而逐渐扩大。
  1944年,冀鲁豫区党委决定正式成立冀鲁豫书店。1945年10月,迁至冀鲁豫行署驻地菏泽,在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九间楼”设立了书店门市和仓库。接着,又在济宁设立分店。在大名、濮阳、聊城、阳谷、菏泽等地,设了5个分支店。1944年,冀鲁豫书店共计200余人,附设办公室、出版发行部、营业科、会计科、材料科、总务科等。书店既出版印刷,也承
  担发行。印刷了一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和其他政治理论读物。如:《刘伯承的故事》、鼓词《打黄狼》、坠子《补赏中农黄虎》、平调《团员》、小说《平妖记》,以及学校课本共计240种。
  1948年,菏泽解放,冀鲁豫书店改为平原省新华书店.1949年8月,平原分店菏泽支店成立。1950年7月,菏泽支店开始将文县交商业部门经营。随后,郓城、梁山、鄄城、成武、曹县、定陶、东明等县书店相继建立。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1952年平原省分店菏泽支店改属山东省分店领导。1958年11月,新华书店菏泽支店改名为菏泽专区新华书店。专区店负责各县店的业务领导工作。
  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地、县均加强了发行网点的建设°1966年,全区有10个国营书店,发行网点(包括国营书店、供销社及其他国营商业供销点)278处。1976年,根据省委对省出版局的有关文件指示,菏泽地区分设地区和县两级书店,销售任务主要由县店承担。1982年元月,地、县新华书店合并,统称菏泽地区新华书店。
  80年代以后,图书发行事业蓬勃发展。国营书店发行网点增加,个体、集体书店、书摊迅速发展。1985年底,全区共有发行网点46处(其中集体书店17处),个体书店、摊点发展到300余家,其中鄄城张抗之的“红船书店”和菏泽市新兴乡朱孟新流动书摊,年经销额均在10万元以上.1985年全区拥有专业发行人员265人,其中具有大专或同等学历者28人,中专或同等学历者37人,共计发行图书3529万册,销售额达1713万元。
  第三节馆藏
  20年代以前,菏泽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许多珍贵善本书均藏于私人之手。在历史上,曾涌现一批私人藏书家。1923年前后,巨野、菏泽等县开始建立公共图书馆,没有图书馆的县,在艮众教育馆内设立了图书部或阅览部,正式出现了图书馆事业,但因条件有限,藏书寥寥,加上战乱兵燹,各县公共图书馆大部分闭馆,幸存者亦名存实亡。
  建国后,全区图书馆事业逐步发展。1949一1956年,各县文化馆都设有图书室,其中人口较集中的菏泽、曹县相继建立了图书馆。1958一1962年期间,“共产风”、“浮夸风”给图书馆事业造成很大混乱,农村图书室亦时有时无,已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也都与文化馆合并。直到1963年以后,图书馆事业才开始复苏。1966一1976年,各县图书馆被封,管理人员被调离,许多图书资料被名为“四旧”、“毒草”,或付之一炬,或化为纸浆,或被人盗窃,损失惨重;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全区有8个县市、4处大专院校先后建立了图书馆(室),城乡基层图书室发展到567处,总计藏书近240万册, 图书管理人员770余名。
  第五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馆
  馆库建设1959年,菏泽专区档案馆及各县档案馆相继建立,库房全是砖瓦平房,建筑陈旧,占地面积很小。1962年全区档案馆库房面积814平方米,1963年增到954平方米;1964一1965年先后增加到1196平方米和1658平方米。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档案馆库房被占用,馆库建设没有进展。1979年,地区档案馆在菏泽市中华东路路北始建向阳单面三层楼房一幢,总面积为1100平方米,库房面积为500平方米,1980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各县(市)馆库房不断扩建,到1985年,全区档案馆总面积达到4595.3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为2626平方米。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和资料不断增多,区、县档案馆陆续增添部分设备。1962年,全区档案馆只有218个木制档案橱、架,10部灭火器。至1966年2月,全区11处档案馆共有档案橱639个,其中铁制档案橱288个,木制档案橱、架351个,灭火器30个,灭火桶33个,防火缸20个。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馆库房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档案橱、架被挪为它用;防火器材多数已不能使用。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11处档案馆经过恢复、整顿和发展,馆库设备陆续得到更新或添置。1983年,全区11处档案馆新购置铁制档案橱近200个,去湿机11台,空调机11台,电子报警器1部。近几年来,又陆续购置复印机4部、去湿机3部。还购置了档案橱、照相机、放大机、录音机、收录机、装订机、切纸机、自动温湿度计、吸尘器、消防灭火器等。
  档案资料征集区、县档案馆建立初期,接收了旧政府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各区、县大量的档案材料,为此,区、县都建立了清理积存文件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整理。到1962年底,全区整理档案8500余卷,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档案2万余件,全区馆藏档案达25661卷,收集征集各种图书资料达8600余册。1963年,区、县档案馆对被撤销机关单位的档案材料又进行了整理,共整理3050余卷,整理革命历史档案695卷,并征集了大量图书资料。1963年底统计,全区11处档案馆馆藏档案达38941卷,资料达20242册。1964一1965年,地、县档案馆进一步开展了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工作。1966一1976年底,全区馆藏档案达82127卷,资料达21121册。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11处档案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档案库房被砸,档案文件被抢掠,致使大量档案资料损毁或丢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地、县档案部门逐步恢复了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工作。据1977年统计,地、县档案部门共保管档案187个全宗,35449卷。1978年增长到39889卷。1982一1985年,全区地、县档案馆广眨开展了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工作,使馆藏档案、资料不断增多。截止到1985年底,全区地、县档案馆馆藏档案822个全宗,110766卷,总长度达2208.42米,其中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为83个全宗,15940卷。全区馆藏资料为6633种,50407册,其中地区档案馆馆藏资料为2474种,6600册。全区馆藏的档案主要来源于地、县级党政机关、群团和事业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档案整理建国以后,全区集中进行档案的清理鉴定工作有两次。
  第一次,根据战务工作需要,菏泽专区档案管理局于1965年1月下达了关于进行档案清理鉴定工作的意见,组建清理鉴定工作领导小组。首先在菏泽县搞档案清理鉴定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区档案清理鉴定工作普遍开展。到年底,共清理鉴定档案120467卷,鉴定出需要保存的档案82127卷,其中永久保管的档案24978卷,长期保管的档案25400卷,定期保管的档案31749卷。
  第二次,在1972年,根据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和省委(1972)162号文件精神,召开了全区档案鉴定工作会议,全区11处档案馆,对馆藏档案普遍进行了一次鉴定。
  通过两次档案清理鉴定工作,基本上解决了馆藏档案庞杂臃肿、玉石不分的现象,做到了重点突出,有利于管理,便于利用。
  档案史料编研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在60年代已经开始。当时主要是根据各项工作的需要,从档案、资料中选取材料编写了一些资料。如《高产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年缩影》、《历年来工作的发展情况》、《行政概况》、《各种基础数字汇编》、《县志》、《社志》、《厂志》、《校志》、《机关大事记》等,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1980年,地县档案馆恢复后,比较普遍地开展了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到1985年底,全区地、县(市)11处档案馆共编写档案史料和参考资料达100余种,200余万字,为工农业生产、机构改革、编史修志、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了系统的资料,有些资料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好评。如菏泽地区档案馆编印的《菏泽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事记》、《中共菏泽地委机关组织沿革》、《菏泽地区建国以来历年降雨量统计资料》、《中共冀鲁豫五地委组织沿革简介》、《冀鲁豫五专署组织沿革简介》、《中共冀鲁豫二地委组织沿革简介》、《冀鲁豫二专署组织沿革简介》、《菏泽地区古代各县县名归属沿革简介》、《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菏泽地区组织史资料》等。各县(市)档案馆编印的有《历届党代会简介》、《历届人代会简介》、《县委组织沿革》、《巨野县两千年灾情资料汇编》、《梁山县建国以来的救灾情况》、《鄄城县村庄史简介》、《东明县历年来黄河水灾和内涝灾害简况》、《定陶县教案志》、《成武县1949年至1981年国民经济统计》、《曹县战史资料》等。
  第二节专门档案
  文书档案
  建国初期,菏泽地区的文书档案工作由秘书兼管。1954年6月,菏泽地委机关档案建立,开始有专人负责管理地委机关的档案。1955年,根据全国、全省党的第一次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与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地直部分机关和各县县委相继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人员,分别负责本机关的档案。其后,菏泽专署各委、办、局、院、行、社和各县人委相继建立了档案室。1962年,全区机关文书档案室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至1965年,全区有421处党政群机关档案室,并对以前形成的83654卷不合格的档案进行了清理鉴定,形成49578卷档案,提高了案卷质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机关档案工作遭到破坏。1977年后,机关档案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文书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到1978年底,全区恢复建立机关文书档案室或文书档案工作的单位457个,共保管档案38638卷。到1985年,全区文书档案室发展到1802处(其中包括271处综合档案室),保存文书档案达111546卷。
  科技档案
  菏泽地区科技档案工作始于1960年。是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档案局“技术档案室工作通则”。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到1962年底,全区建立技术档案室12处,保管档案3012卷。1963年,地、县档案工作机构建立后,加强了对科技档案工作的指导,科技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菏泽工业企业基础较差,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前只有21个单位建立了科技档案室,保管档案4201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科技档案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区建立技术档案室23处,保管档案4906卷。到1981年底,全区科技档案发展到137处;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186人,保管档案19516卷,资料80110册。1982一1985年间,菏泽地区科技档案室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档案的整理进一步规范,增加了设备和人员,全区科技档案室发展到157处,保存档案达4万余卷。
  会计档案
  1984年,菏泽地区档案处和地区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关于清理积存会计档案工作的文件精神,在东明县进行了清理积存会计档案工作的试点,随后在全区普遍展开。至1985年8月,全区建立清理积存会计档案工作临时领导班子1000多个,班子组成人员5万余名,全区参与清理积存会计档案达5.7万余卷(册)。
  地名档案
  1984年,菏泽地区档案处和地区地名办公室根据全国、全省地名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研究布置,了全区地名档案工作任务。1984年10月,郓城县地名档案试点工作结束。到1985年9月,全区地名建档工作全部结束,地名普查形成的25632条材料经整理,共立地名档案1622卷(盒)。其中文书类档案218卷,地名调査和成果类档案1326卷(盒)、编译出版类档案78卷。整理地图1182幅,照片434张。全区建立11处地名档案室,配备11名专、兼职人员,配备58个地名档案专用橱。菏泽地区地名档案工作,在全省创出第一流的水平,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均作了报道。
  其他档案1984年,菏泽地区档案处和地区司法局根据全区普遍建立了公证工作机构,并随之产生了大量公证文书材料的实际情况,在上级没有布置,又无经验的情况下,就如何建立公证档案工作做了认真研究。并在菏泽市进行了公证档案工作试点,然后在全区普遍展开。1985年以后,菏泽地区还建立了教学、审计等专门档案。专门档案的建立,改变了菏泽地区室藏档案单一的局面,出现了多门类的综合档案室。
  第三节档案资料利用
  菏泽地区各级档案馆和各级各类档案室,自建立以后,广泛开展了提供利用工作。档案工作开展初期,随着机关档案工作的建立,档案的利用主要是各机关内部进行,是为党政领导和机关日常工作服务的。之后,全区档案事业不断发展,全面地开展了档案馆、资料利用工作,积极提供档案、资料,为党政机关、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服务。据统计,1958一1962年间,全区各级档案馆、档案室共提供利用档案46509卷次,接待37452人次,仅1962年就提供利用档案9224卷次,接待7275人。1963年,全区各级档案馆、档案室共提供利用档案34950卷次,接待26887人次。其中为社教和阶级斗争展览提供档案682卷次,接待538人次。1964年,全区档案馆、档案室共提供利用档案28909卷次,接待21524人次。1965年,全区档案室馆、室提供利用档案、资料达3万余卷册次,充分发挥了档案、资料的作用。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派性的干扰,全区档案、资料正常的提供利用工作无法开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各级档案部门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1978一1985年,全区提供利用档案资料达80万余卷册次,接待62万余人次。
  全区档案、资料利用工作的开展,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厂提供利用档案、资料为现实革命斗争服务。50一60年代,在镇反、肃反、审干、“四清”、社教等工作中,利用大量的档案、资料,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1962年,省、地委政法工作组调查了解鄄城县城关公社先锋大队反革命复辟篡夺基层领导权一案时,郅城县档案馆提供了先锋大队有关档案材料,结果工作组原计划用半年变为仅用一个月就全部结案。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巨野县档案馆向中共中央专案办公室提供了《中共山东省巨野县城区委员会一九五六年一月三日关于张协忠(张春桥祖父)定为漏网地主、没收全部房屋决定》的档案原件,使张春桥多年隐瞒地主家庭出身成份的事实得以明鉴。中共中央[77]10号文件第31页将上述档案原件影印利用,为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历史罪行,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提供档案资料为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服务。在60年代,为纠正“五风”错误,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和为在1959年“反右倾”中受到错误批判处理的同志甄别平反,提供了大量的档案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平反冤假错案、改正错划右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中,档案利用的效果尤为显著。仅1980年为落实各项政策就提供利用档案接待6753人次。1984年仅地区档案馆就提供利用档案为140人次,落实了鲁统[1984J16号文件精神,为447人提供了学历证明,解决了农转非、浮动工资等问题,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
  提供档案资料为编史修志、科学研究、文化事业服务。1960年,专区档案提供了《挺进报》的有关材料,为专区枣梆剧团演出“红岩” 提供参考,受到剧团领导的感谢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在1966年以前,菏泽专区档案部门为编写史志提供了大量的档案资料。特别是80年代,全区普遍开展了编史修志工作后,各级档案部门为编史修志服务,已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1985年始,仅菏泽地区档案馆就为编史修志一项提供利用档案、资料达30526卷册次,接待4970人次。在编写地区志、各专业志、党史、组织史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供档案、资料为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在50一60年代,在农业生产、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抗旱防涝、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中,提供了大量档案资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在1961年,修建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太行堤水库、刘庄闸等水利工程中,如果重新测量'绘制、设计,需要13个测量队,600余人,一年的时间,花费在60万元以上,专区水建指挥部档案室及时提供了1954年治淮委员会测绘的湖西涝区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及有关技术资料,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工程的系统设计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档案资料利用工作转向了为生产、科研、经济建设服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菏泽地区农科所利用“跃进五号”大豆培育试验中形成的档案编印成资料,发放全省及河南、安徽、陕西等省,使“跃进五号”大豆技术在1400万亩田地上得到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提供档案、资料为党政机关工作服务。党政机关为召开会议、总结工作、起草文件及处理日常党政事务等,都需要随时査阅档案文件。如历届党代会、人代会的召开,需要前届党代会、人代会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利用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尤其是80年代,在制定发展规划、机构改革、配备干部、调资、调级、建立岗位责任制等工作中,都査阅了大量的档案材料。档案部门在这方面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六章文物名胜
  第一节古遗址
  区内古遗址遍布10个县市,如曹县境内的梁烟堆、鄱览堆、部堀堆、普连集、燕陵堀堆遗址;巨野县内的冯増堆、后昌邑、张楼、麒麟台、左览堆、齐鲁会盟台遗址;梁山县内的青览堆、贾堀堆、吴烟堆、土山遗址;成武县的大台、文亭山、晏媚堆、刘庄、李河、玉皇庙、白云寺、孙寺、纪河寺遗址;东明县内的窦烟堆、庄寨、朱岗寺、小东湖、牛王庙、来庄遗址;郓城县内的苏庄、寿显寺遗址;鄄城县内的亿城寺、箕山遗址;定陶县的官増堆、大章寺、左山寺、戴岗寺、梁王台、戚姬寺遗址;单县内的马璃堆、孙烟堆、李璃堆、李园、簸箕烟堆遗址; 菏泽市内的安丘烟堆、坡刘堀堆、芦増堆、青丘増堆、袁増堆、塔壇寺、长堆遗址等。其中最主要有以下几处。
  安丘增堆遗址
  位于菏泽市佃户屯乡曹楼村东南200米,因其上曾建有安丘寺而得名。现存堌堆长宽各50米,高3米,四壁较宜,断面暴露有文化层。经钻探,遗址堆积甚厚,可达4米以上,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文化遗址。1977年12月23日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被考古专家注目。山东省博物馆于1969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于1976年,北大考古系于1984年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找到了商代、岳石、龙山文化堆积层;发现了灰坑、灰沟、陶窑、墓葬和长方形、圆形、长方形圆角的房子等文化遗址;出土了具有岳石文化特点的半月形双孔石刀,以及大量的骨针、骨锥、骨嵌等;陶器以灰陶、素面为主,可辨器型有盆、罐、鬲、瓮等。该遗址即具有中原商文化的特点,又具有东夷文化的因素,填补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间,以及岳石文化在鲁西南地区的空白。
  梁增堆遗址
  位于曹县侯集镇梁堌堆村北。现存览堆南北35米,东西40米,高5米,形状极不规则。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土质较硬,黑灰色,暴露有龙山、商、周时期的遗物残片。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进行调查性试掘,发现了夯土和2座东汉墓。
  安陵增堆遗址
  位于曹县韩集镇孙庄东北500米,南北225米,东西150米,面积33750平方米。1945年改为烈士陵园。1977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其遗址的西侧剖面考察,上部为汉代文化层,中部为战国时期文化层,下部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遗址上散布着大量陶片,从采集的标本观察,可以看岀器形有夹细砂红陶鬲、夹砂灰陶罐、泥质灰陶绳纹罐、泥质灰陶素面豆等,还有箭等遗物。
  青增堆遗址
  位于梁山县李官屯乡青塡堆村西北500米,20世纪50年代堀堆东西长8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由于蓄洪,现遗址仅存南北40米,东西61米,高3米的缓坡台地。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分别进行试掘,均未到生土。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方形圆角半地穴式房址、灰坑遗址;石器、骨器、蚌器、陶纺轮、陶网坠等生产工具;罐、碗、钵、鼎、杯、豆、器盖等生活用具;装饰以素面为主,方格纹、蓝纹少量,文化面貌与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比较接近。商代遗物主要有鬲、盆、罐等。此外,还发现商墓2座,东汉墓2座。
  莘冢集遗址
  位于曹县莘冢集东北端,南北168米,东西192米,总面积32256平方米。1976年、1979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曾两次试掘。从出土陶器的质地、陶色、器形和纹饰分析,是一处新石器时期至东周的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有10余件,器物有杯、罐、碗、盆、漏斗、带流壶、器盖、网坠、纺轮等;骨器有锥、凿、匕、梭形器等;石器有铲、镰。另外,在发掘时,还发现有台阶、柱洞、灶等遗迹。
  官堌堆遗址
  位于定陶县邓集乡姜楼村南400米,现存堆为柱形,底部南北30米, 东西15米,高8米,顶部南北、东西各15米。文化层暴露十分明显,有灰层、烧土面、蚌壳坑、以及竖穴汉墓。采集有石斧、石铲、石刀、骨彼、骨针、陶纺轮、陶网坠、方格纹罐、素面罐、亂鬻、鼎、豆、瓮、盆、碗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物。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甲子,王更号,即帝位于定陶”。《集解》“徐广曰:昔汉祖既定天下,即帝位于定陶氾水之阳。张晏曰:氾水在济阴界。”可知刘邦曾在此受天命登基做皇帝,故又名“受命坛”。
  西侯楼遗址
  位于巨野县昌邑乡西侯楼村西100米,原为高大堆,现夷为平地。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42000平方米。遗址距今约有5000年。该遗址发掘出大量的遗物: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有鬻柄、鬲足、盆、平底盆、鼎足、花边罐、方格纹罐等;属商代、周代和汉代的有鬲、罐、盆、平口瓮、壶、鼎、豆等。尤其是菏泽地区在该遗址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遗物,从形制、纹饰看,明显具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特征。此外,还发现了与曹县莘冢集遗址出土器物相近的属龙山文化范畴的遗物。其中,夹砂灰陶花边罐在区内其他遗址中从未发现过。
  张堌堆遗址
  位于单县城东南3.5公里,东沟河之南1000米处。遗址南北114米,东西117米,高5米。1971年修公路用土,在10堆中部偏西挖成75X62米的坑。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调查性试掘。从断壁上可以看出三层文化堆积:第一层为黄沙土,厚约2米,暴露出宋代砖室墓;第2层为黄褐土,内含逼石,陶片很少,土质较硬,厚约2.5米,暴露出汉空心砖墓、石匣墓;第三层为灰沙土,陶片较多,采集到的标本有夹砂红陶鬲口沿、夹细砂红陶绳纹鬲袋足(足尖很短)、泥质灰陶豆、泥质绳纹灰陶尊口沿等。该遗址年代当为商、周时期。1973年春,遗址被单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肖堌堆遗址
  位于郓城县李集乡杨集村东300米,西距黄河大堤1.5公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南北长160米,东西宽84米,现已为平地。其主要文化内涵为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文化遗存,是古代先民的生活聚居之地。因堀堆周围居昆为肖姓,故称“肖览堆”。197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山庙遗址
  位于鄄城县阎什口乡历山庙村西,其上建有小学一所。遗址南北长77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3465平方米。经铲探得知,文化层堆积厚度为3.7米。从地面采集和铲探中共获312件遗物,主要有陶片、人骨、木炭、蚌片、烧土块和金属冶炼渣等。历山庙古遗址所含的器物主要有鬲、罐、盆、杯、瓦等。其文化层较厚,遗迹、遗物丰富,延续时间长,含有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汉文化遗存。尤其金属冶炼渣的岀土,为菏泽地区首次发现,对了解区内古代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1982年7月,被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荆台遗址
  位于东明县东明集镇荆台村东北端,上建有小学教室3间。遗址南北长85米,东西宽25米,略高于四周地表。据传说,遗址原为一台地,人们称作“紫荆台”或“八亩台”、“晒经台”。1980年发掘,遗址地表,10厘米以下为文化层,全部为灰褐或灰黑粘土,文化层堆积达6米,内涵丰富。龙山文化遗物以泥质灰陶的方格纹、篮纹、绳纹罐居多,生产工具有石斧、铲、石镰、蚌刀等。商代文化遗物有泥质、夹砂、灰陶鬲、罐、豆、鼎等器物。此遗址的文化性质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至商代。
  郜都遗址
  位于成武县护城堤内,今成武县城即座落其上。经铲探,城址东西长3525米,南北宽1800米,总面积约632.5万平方米。文化层上叠压着0.8-1米厚的淤积胶粘土,文化层厚约2.5一2.7米。遗迹众多,有建筑基址、陶圈井,1万平方米内有陶圈井15座,南护城堤中段发现有春秋时期的城垣遗存,还有陶窑。遗物丰富,有尖袋足鬲,有仿铜,有扉鬲、连档鬲、弧盘豆、微弧盘豆、折腹豆、圆底内凹腹罐、平底圆腹罐、宽沿平底盆、高领瓦纹盂、宽斜沿圆底洗、麻点状绳纹陶水管和多样纹饰的板瓦、筒瓦、瓦当等。据考察,其时代始自西周,历经春秋战国,似无变动, 而且汉代仍在使用。
  西晋杜预,以及而后的郦道元、于慎行、顾祖禹、《城武县志》(道光版)的编者,均云部国都城在成武县城东南18里的部鼎集一带。经考古调査,今部鼎集一带不见两周时期的遗址,虽在该村西有一增堆遗址,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故不可能是一处故城遗址,因此,诸家所注部国都城的位置,显系有误。从遗址面积之广大,遗物之丰富,遗迹之众多考察,城湖遗址是一规模较大的城址,无庸置疑;从遗存时代考察,正值两周时期,故而,此城址似非部莫属。
  昌邑故城
  位于巨野县昌邑乡前、后昌邑村。历史上,曾是西汉昌邑国的都城。城垣遗存,首先发现于城角刘村南,残存宽3米,高2米,土呈褐色,杂有石灰沫,土质坚硬,有板筑痕迹;夯土层厚15一20厘米,夯窝圆形,底稍凹,径5厘米。1982年进行复查,北垣长1585米,东垣长1215米,南垣长1720米,西垣长1377米,平面略呈方形。城西现存有“西堀堆”、东北角有“黑增堆”。前昌邑村内曾发现建筑遗迹、铜箭、铜彼、筒、板瓦、细柄豆、小鼻罐;后昌邑村内发现石匣墓,铜弩机;城角刘村南发现石匣墓、陶片。大量的文化遗存,为研究西汉昌邑城的历史提供了充足的实物资料。昌邑,春秋战国时为邑,秦为县,西汉为郡治,东汉兼属兖州刺史部.西汉时,昌邑城内已有了冶铁业和管理冶铁的铁官,是全国49处从事铁器生产的官办工业之_°东汉末,曹操任兖州牧,封费亭侯于此。
  第二节古墓葬
  尧陵
  尧陵位于鄄城县西南7.5公里的富春乡赵仟庄南约1000米,南距黄河金堤约1000米,封土直径10米,高5米,陵前现存公元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祭文碑”和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通。
  “帝尧陶唐氏墓碑”
  立于尧陵封土前,墓碑阳面共25字为濮州知州缪润线书丹。碑正中文字为“帝尧陶唐氏墓”六个大字,上款书“皇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下款书“濮州知州缪润级立石”。“祭文碑”乃明嘉靖二十四年秋濮州知州薛孟率百官致祭尧陵时所立,现仍立于尧陵之前,碑高195厘米,宽84厘米,厚26厘米,龟趺龙首,碑文如下:“越嘉靖二十四年,岁次己巳,八月享卯朔,越五日乙未,东昌府濮州知州薛孟等谨以羊一豕一致祭于帝尧陶唐氏之神曰:惟神当夭地气数之中,开万古文明之治,解精而心学之要始,传官天下而揖逊云风始著,是以峻德则天而荡荡难名,放勋配地而悠久不息,殒落于二十八载之后,卜谷林之胜以幽居,既湮灭于千百年之间,按谷林之迹而复不见,允宜封表崇祀无疆,孟等兹于仲秋之届,用司錢豆之供、尚、飨。”全文162字,行草,清晰可辨。
  对尧死后之葬地,史书中记载很多。《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皇甫谧注曰:“谷林即成阳也”,《汉书•地理志》云:“济阴成阳有尧冢”。《水经注》引《帝王世纪》云“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文献通考》载:“古曹地尧所居,州东北有尧冢。”在1982年的文物普査中,菏泽胡集村东发现了城垣遗址,是为古汉成阳故城。胡集距西北方向的谷林约20多公里。与文献记载的地望相吻合,在鄄城县民间也流传着“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口碑。
  《濮州志》记载:“尧陵前有元人立碣,时嘉靖初都御史陈公风梧委知州张寰建尧庙。” 而今元碑及尧庙建筑无存。但从“尧陵图”中可以知道,古尧陵围以砖墙,陵前的享殿、东西朝房、更衣亭、圣母殿、大门等建筑,耸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巍巍壮观。1979年,尧陵被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汤王陵
  汤王陵座落在曹县城南10公里的阎店楼乡土山集村西,东距菏商公路约3公里。现存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高1.5米。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商汤,子姓名汤、名履,又名天乙、大乙、武汤、武唐等,史称“汤有七名”,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因仁慈而赢得天下之心,孟轲说:“艮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商族在他的治理下,人心安定,生产发展,势力日盛,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
  亳地所在,历来有争议,如今多数学者同意王国维的《说亳》之论,即在今曹县境内。其具体方位,据《兖州府志•古迹志》载:“故亳城在县南20里曹南山之阳。其旁为蒙城。” 《曹县志•疆域志》上又载;“在汤陵东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亳,即此。”如是说,当时此地是商族的重要根据地,那么曹县一带留存有商村、盘庚村、盘石镇等村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载:“汤革夏命”后,在位30年,死后葬于土山(曹南山)之阳。陵前有汤庙,配有东西廃、前殿和大殿,十分壮观。宋皇祐四元、元延祐五年、明宣德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九年,曾多次重修,但后来均毁于战火、水患之中。
  汤王陵虽几经沧桑,仍不失为商汤都亳于曹县的重要历史依据。
  项梁墓
  位于定陶县城东北2.5公里刘堀堆村南100米处,东距梁王台约1.5公里,西北距仿山墓群6公里。现存封土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最高处2米,占地10余亩,平面呈椭圆形,状似覆盘。1979年2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定陶县志•陵墓》记载:“项梁墓在城北5里。”又载:“项梁破秦军,益轻秦,有骄色,秦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于定陶,梁死”。
  项梁,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贵族出身,名将项燕之子。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项梁与其侄项羽杀秦会稽郡守殷通,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此时拥有精兵8000人。次年,陈胜部将召平伪制陈王令,任命他为张楚政权上柱国,率兵渡江北进,途中项梁联合各地义军,其中包括在沛起义的刘邦,队伍很快发展到70000余人。
  当项梁军进驻薛城时,起义军领袖陈胜败亡,而秦军章邯、李由等部兵精粮足,正在打击起义军,予以各个击破。在这紧要关头,项梁召开会议,重整义军。会上大家一致推举项梁为楚怀王,梁不允,正在为难时,居巢人(安徽省巢县)范增来见项梁。范增进言:“应立楚怀王后代为王,替反秦六国报仇,天下必响应。”项梁采纳了范增的意见,立怀王之孙十三岁的心为王,仍称怀王,梁自称武信君。至此,项梁军威大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横扫中原广大地区。
  秦将章邯出兵以来,屡战屡胜,后在东阿被项梁军一举击破。楚军勇敢善战,穷追章邯,迫使章邯逃到濮阳,坚守不出。楚军一时攻打不下,梁随带兵去攻定陶,另派项羽、刘邦往西向陈留进攻.项羽、刘邦一直打到雍丘、杀死秦大将李由,给秦军以沉重的打击。
  项羽的军队围攻于定陶城下,适值大雨,攻城不克。这时项梁因接连打了胜仗,冲昏了头脑,滋长了严重的骄傲情绪,自以为定陶是口中之食,章邯也不敢前来偷袭,命令全体将士休息,饮酒消遣。这些情况被在濮阳的章邯打听的一清二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章邯亲自指挥秦军,乘虚突袭,大败项梁于定陶。项梁战死(公元前208年9月〉,葬于定陶,即今项梁墓。
  伊尹墓
  位于曹县东南约20公里的大集乡殷庙村西100米处,封土直径6米,高4米,墓前有伊尹祠。
  伊尹,名挚,未仕前“耕于有莘之野”。据《孟子•万章上》载:有莘之墟在今曹县西北莘冢集一带。
  伊尹生活于夏末商初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原为有莘国的奴隶,善烹饪.他想投靠商汤,一直找不到机会。后来有莘国君的女儿嫁给了商汤为妃,伊尹被当做“媵臣”随去,才如愿以偿。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势,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后来,商汤被夏囚于夏台(河南禹县),伊尹闻讯,便搜集珍宝、美女进献,使商汤获释。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并以假象迷惑夏,使其放松警惕。后时机成熟,汤伐夏,夏灭亡,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伊尹作为商朝的开国元勋,汤去世后,历任外丙、仲壬、太甲之相.因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便迎其复位。沃丁八年,伊尹卒,葬于曹县城东南20里楚丘。
  《兖州府志•陵墓志》载:“伊尹墓,在县东南境”。《史记》上说:“帝沃丁葬伊尹于亳。”《皇览》曰;“伊尹冢在济阴己氏平利乡,亳近己氏”。《曹县志•陵墓》上又说:“己氏城有平利乡,乡有伊尹冢,即此。在楚丘西20里余,西望汤陵,前有祠。宣德间,知县范希正徙置墓上,在商为亳都。”
  仿山墓群
  位于定陶县游集乡仿山村东,由2个土丘构成。东丘南北长340米,东西宽90米,最高处2米,上有明朝天启年间,清乾隆、道光年间碑刻各一通。西丘南部破坏为平地,北部尚存有南北长140米,东西宽54米,高4米的增堆。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仿山墓群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曹国贵族墓地。曹国历代国君为显示其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势,将墓封土尽力加大,仿佛若山。经多次调查,至今未发现两周时期的墓葬,却多次出土两汉墓葬,且断壁上仍有汉代竖穴土坑砖室,石匣墓多座。在东丘的北端,曾采集到龙山文化商、周时期的遗物。
  红土山汉墓
  位于巨野县独山乡店子村东红土山东侧山腰处,1977年发掘清理。这座大型崖墓,由封土、墓道、前室、后室构成,平面呈长方形。墓东西长70米,南北宽4.70一7.10米,高22.10米,方向东偏南6度,随葬器物除腐朽者外,计有陶器28件,铜器526件,漆器18件,玉器43件,铁器405件,其他35件,总计1056件。据专家考证,墓主人是西汉昌邑哀王刘髀(详见《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祝维嶽墓
  位于成武县伯乐乡黄楼村西南500米,同莹的还有其四个儿子之墓。墓葬封土于“文化大革命”中平掉,部分碑刻拉倒,运至白店村内。祝维嶽墓碑大部淤没地下,现地表碑高1.3米,宽1.3米,碑阳镌刻“宋尚书祝维嶽神道碑”。
  史维良墓
  史维良,字显夫,元朝人,祖籍亳州,金末避乱迁来郓城,居史家垓村。由缘牍至中书右丞,集贤院大学士。因当时左丞在朝中弄柄擅威,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而史维良“危言正色,不以屈卒”。“能抑权奸,为国志成,得保令终”。其墓住于郓城县城南3华里蒋庙乡南侯庄村西北100米处.墓封土直径10米,高3米。石羊、石马皆淤没于地下,惟翁仲4个,石狮2个暴露一部,碑倒于地上。碑为双面雕龙碑,每两只龙头分别伏向碑的两侧,其两个侧面均雕刻有上凤下龙1对,正面中上方雕刻有:“大元敕赐维良凰羲佐理功臣史公神道之碑。”1984年被郓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忠墓
  位于鄄城县麻寨乡刘垓村西。刘忠为明代都察院右副督御史,因积劳成疾,居家三年去世,葬于现址。“文化大革命”中墓封土被部分平掉,碑运回该村。1984年8月将墓封土重新封起,现存封土高1米,墓前有弘治六年刘忠祖父母、父母的诰命碑一通,明弘治十年环首“大明通仪大夫右副都御史刘忠之墓”碑已完好出土,立于墓前。弘治十年谕祭文碑也已出土。石猪、石羊各一对,石碑14通全部复原,并建有碑楼、山门。1984年9月,鄄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节古建筑
  田塔
  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因塔傍居民多为田姓,塔名又失传,人们便在“塔”前冠一田字,故名“田塔”。其塔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方形,楼阁式,全部石建。现存五层(据说“文化大革命”中拆掉2层),通高5.4米,第一层边长各2.5米,高1.55米,有塔室,南面设一方门,进深1.2米。室内东西两壁各有高0.9米,宽0.56米, 厚0.11米的造像石,东石右侧竖镌“大唐开元圣神之武皇帝供奉",西石左侧竖刻“大唐开元皇帝供养佛时”。第三层,南向一门,高0.8米,宽0.75米。从塔的形制为方形、方门的建筑风格考察,当是唐初所建,然而就造像石的位置、用料之杂乱而论,为修补之痕迹。1979年被成武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荒塔
  位于郓城县城内东北部,建于五代后唐,为八棱楼阁式砖塔。地面以上高32米,下层周长42米,每层有四个拱形门,原名观音浮屠,后因故而停建,故俗名荒塔。塔顶部之小屋,系解放初期所建。该塔原为七层, 现已淤没两层,地上仅存五层。1979年被郓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巨野文庙
  位于巨野县城内东南部,明代始建,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重修。殿通高约15米,基台高1.4米,南北14.25米,东西22.23米,殿高13.6米,东西21.13米,南北13.33米,东西5间,进深3间。重檐九脊,戗角跷起,斗拱交错,绿、黄、灰瓦覆顶,檐下立深浮雕,浅雕石柱24根。1982年省拨款11万余元,揭瓦换顶,加固梁、樟,并油漆彩绘。1979年被巨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先贤冉子仲弓祠
  位于菏泽市东7公里张什店。该村古名茶堀坡、冉贤集,为先贤冉
  子仲弓故里,村中居民冉姓居多。村中心丁字路口东北隅有冉仲弓祠,俗祢冉家祠堂。宽敞雄伟的广连门临街耸立,造型古朴典雅,肃穆庄严。院内现有大殿一座、楷树一株。1982年被菏泽县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冉贤集合祀祠始建时间已无文字可考。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重建工程在641年(唐贞观十五年〉。俟后明朝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及清代都有维修。清末以来,战乱频繁,国事日非,冉祠年久失修,颓垣破壁,失去了昔日的风貌。“文化大革命”中冉祠又遭破坏。1984年春,省文物部门为抢救这座古建筑,特派专家、拨专款进行维修。市委、市政府也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
  据有关文献记载,原祠为一古建筑群。计有:“广连门、二道山门、东西两廃、大殿、启贤殿等建筑物。正殿檐下竖一匾,蓝底金边金字,上书'薛公殿'。”古建筑上的吻兽等饰物的形制与数目是区分等级高下的重要标志。建殿时,冉子已被追封为“薛国公”。殿前有墀(平台高岀地面三尺,宽广九方丈,方砖铺地,拾级而上,系供地方官员春秋献祀之所。台下为族人观礼处。殿前左右两廃是供祭祀官员休息之所。大殿内有神龛两座,正龛内供冉雍塑像,西壁龛内供冉雍次子冉季(孔子弟子)牌位。启贤殿居正殿西北20米处,供有冉雍父冉离牌位。山门的中上方,悬有金边红底竖匾一面,上书:“先贤冉子仲弓庙”。庙门面南临街,台阶高出街面三尺。冉仲弓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区内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永丰塔
  位于巨野县城内东南角,1977年被巨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的建筑、式样均和郓城荒塔相同,系八棱阁楼式砖塔,现存5层,高31米,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36米.据《巨野县志》载:“永丰塔,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孙氏家祠
  位于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东寨东西大街中段路北。始建于1454年(明景泰五年),占地10余亩,有正殿5间,东茜厢房各3间,崇祯年间遭兵火而毁。清道光年间重建家祠,祠堂3间,座北朝南,占地7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古朴典雅,花纹雕刻精细,四檐突出,上有铁镭云雁,高8尺,造形美观大方。左右山墙顶端各有菱形雕砖一方,图案为牡丹。山墙前檐各有雕砖一方,图案为双狮球。门两侧上方各有用雕砖组成的仙鹤牡丹图案,雕砖做工细腻精巧,真实感强,颇具民族传统风格。柯堂上方有一长方形匾额,上书“孙氏家祠”,两旁对联为“旌右立宗两千年家声未坠,古鄄分支六十世祠庙犹存”,祠堂门联为“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横批“源远流长”。祠堂内设有神龛,高2米,宽1.2米,两边刻有镀金龙门纹,正中供奉孙膑牌位,上有二龙戏珠,神龛两旁陈列孙膑后人牌位。祠堂前有家祠碑一座,碑阳刻有“孙氏家祠序”,碑阴刻孙氏分支概况。
  百狮坊
  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狮坊位于单县牌坊街中段,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原名朱氏节孝坊,俗名张家牌坊,又因雕有百个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百狮坊。坊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式,歇山顶,正间单檐,次间重檐俄角跷起。该坊用青石仿木结构建造,卯禅扣合,浑然一体,脚具匠心,尤以雕刻精致著称。工匠巧妙地运方平、圆、浮、透雕的技法,所雕云龙牡丹,珍禽神兽,无不意到神全,栩栩如生。坊柱夹座雕刻8组群狮,8只大狮,雄气勃勃,身上足下各雕5只小狮,姿态奇异,嬉戏耍斗,情趣横生。统观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壮观恢宏,雕刻精细,剔透玲珑,堪称全国罕见的清代石雕建筑。1980年省拨款2万元,加固了南间坊基,校正了坊柱,粘接了断裂部位,合拢了卯禅,喷涂了防风化药液。
  百寿坊
  座落在单县城胜利北街南端,原名孔氏节孝坊,俗名朱家牌坊,因正间坊心周镌不同书体的百个“寿”字而著称,故又名百寿坊。该坊建于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淑琪妾孔氏建。该坊的规模、构筑形式、雕刻技法与百狮坊异曲同工,高约12米,宽8米,建筑设计精湛,雕刻艺术不亚于百狮坊,是研究清初期石建工程、绘图设计、雕刻工艺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1984年省拨经费3.5万元,增补了西次间上层脊檐和正间西部脊檐缺件,校合大梁的断裂,柱子的倾斜,喷涂了防风化药液,使得该坊恢复了原貌。
  第四节石刻碑碣
  汉画像石
  墓葬出土的画像石数量,以梁山县为最,巨野、成武县亦有发现。雕刻技法有平雕、浮雕、阴线雕;雕刻内容多为车马出行,水波纹、几何纹、栉齿纹等。
  北齐造像碑
  鄄城县宋楼乡李胡同村西250米亿城寺旧址出土,碑残重,阴为邑子姓名,阳为高浮雕佛像三层,面部多被砸致残,此为佛教史上“三武之难”中第二难的物证。石柱础一对,于1980年9月在什集公社双寺村出土,系1513年(明正德八年)建造。鼓形柱础环雕二龙戏珠,间以牡丹花卉,雕工精细。小经幢1件,于1981年7月在什集公社王集村岀土,方柱形,底、帽已失。四面浮雕为释迦得道图、八仙上寿图、舍身饲虎图、郭巨埋儿图。上部刻镌有“大明嘉靖五年丙戊”字样。以上造像碑与石刻,于1982年由省文物鉴定组定为二级文物。
  大周任史君屏盗碑
  位于巨野县城北关外护城河北30米,碑身淤没地下,仅露碑首。该碑为龟趺龙首,碑首高1.14米,宽1一42米,厚0.55米,8条龙缠绕,篆额“大周任史君屏盗之碑”。上石时间后周“显德二年”,碑阴刻捐款人姓名和款数。此碑被称为“三绝”,即“文绝”、"书绝”、“刻绝”.1979年被巨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成墓碑
  位于成武县南鲁乡白海村南,碑通高4.4米,碑身高2.8米,宽1.15米,厚0.31米,字22行,行满格60字,为元代赵孟頫书。碑下部剥蚀严重,字迹多数不清。1981年省文物局拨款建碑楼以保护赵孟頫的书法艺术。
  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碑
  位于曹县韩集镇孙庄村东北500米的安陵堌堆遗址上,于1944年创建的安陵烈士陵园内。烟堆之巅建有纪念塔,塔中央立有矩形碑,碑通高3.78米,上窄下宽,碑的正面镌刻“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碑”。灵堂之东,是烈士刘齐滨、袁复荣、朱程、王雪静的墓及墓碑;陵园北部是烈士墓区及“鲁西南烈士公墓”碑和碑亭。
  杨委员静斋先生纪念碑
  原立于梁山县小安山西侧,现迁至梁山县烈士陵园内。碑高2.8米,宽0.79米,正面镌刻碑文,背面刻有杨勇、宋任穷等所题挽词。
  先烈王君宪文等九十六人纪念碑
  位于东明县王高寨乡王高寨村东200米,并列2通石碑,右碑通高2.7米,碑身高2米,宽0.65米,厚0.22米,正面刻“先烈王君宪文等九十六人纪念碑”,左碑通高2.73米,碑身高2.00米,宽0.65米,厚0.25米,正面刻碑文8行,行满格74字。第五节馆藏文物
  宰甫卣
  菏泽市博物馆收藏,商代文物。器高31.5厘米,口径11一13厘米,腹围59.5厘米,重5.1公斤。器盖隆起,蘑菇纽,子母口,腹下垂,圈足,平底,饰兽面纹,盖底同铭。3行,23字。
  铜鼎5件
  单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战国文物。均残,形状基本相同,只有深腹与浅腹之分,饰有三周云雷纹或二周凸弦纹之别。均蹄形足,通高17一30厘米,口径19—32厘米。成武县文亭山遗址出土。
  玉壁
  郓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汉代文物。周雕兽面纹,内为蒲纹,直径16厘米。
  彩瓷俑
  成武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宋代文物。高32厘米,头戴花冠,绍蝴蝶结,束腰短褂,长裙至地,腰扎宽带,外着开鑿,抄手于腹,穿尖头履,端坐在须弥座上,张吕烟堆遗址出土。
  人物瓷罐
  郓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元代文物。高33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3厘米,圆沿,短直径,圆鼓腹,高粗足,足底稍向外扩张,腹绘黑色宽带纹,中绘人物,头扎毛发髻,腰扎带,张营村出土。
  三鸶图
  郓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明代文物。绢本,纵210厘米,横120厘米。画面为曲干盘根,新枝叶茂的柳树,四只黄鹏在树上嬉戏,树下三只鸳鸯,中系芙蓉朵朵。“吕化”二字题于石上,印文二方。
  菏花轴
  巨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清代文物。绢本,画芯纵118厘米,横62.5厘米。亭亭玉立的菏花菏叶数枝,下是清澈的微波,青藻卵石,数条小鱼,悠然漫游,栩栩如生。左上角题:庚子秋日仿宋徐崇嗣笔,毗陵唐炎, 下铃小篆印章2方。
  博古图录
  东明县文化馆收藏。十五卷,三十册。明万历十六年王德时刻版。
  镋
  郓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清代文物。长0.6米,宽0.4米,形似马叉,传为王果勇的遗物。
  环首刀
  单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清代文物。刀长1.03米,大刀会首领刘士端的遗物。
  文件箱
  菏泽市博物馆收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物。箱高宽各0.3米,长0.5米。菏泽市王浩屯乡王武保为朱德装盛文件的遗物。
  炉匠箱
  巨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抗日战争时期文物。一为风箱,一为工具箱。张其义使用此箱作掩护,侦察日伪情报。
  边区货币
  鄄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解放战争时期,北海、冀南银行发行。
  戏俑雕砖和双狮戏球雕砖
  鄄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于1968年在鄄城县箕山公社李胡同村亿城寺遗址岀土。泥质灰陶,空心,推断为清代建筑构件。1982年由山东省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品。第六节革命遗址与革命建筑物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址在曹县西北30公里处的刘岗、曹楼、伊庄3个村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地委领导机关驻地。因日本侵略军在军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一个大“赤”字,故人们称之为“红三村”。
  1940年8月至12月底,鲁西南地委在没有主力部队支持的情况下,依靠群众和少量地方武装,用打击、分化、瓦解的方法和策略,抗击了30倍于己的各路国民党地方杂牌军对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围困和进攻,胜利地坚守以刘岗、曹楼、伊庄等3个村为中心的十几个村庄达4个月之久,坚持到主力部队到来。这一斗争后来被称为保卫三村的斗争,是冀鲁豫边区坚守根据地斗争的一个成功范例°1977年,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杨湖战役遗址
  位于四县交界处,即菏泽市西南27公里,曹县西北33公里,定陶正西27公里,东明东南33公里。1946年9月3日至9月8日,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在大杨湖一带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四个旅的军队,创造了鲁西南战场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这次战役,在战略上,采取运动防御,创造有利条件,伺机歼灭敌人;在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迅速扩大战果。毛泽东总结了这次战役的经验,并作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载入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
  鄄南战役遗址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在鄄城县城南约5公里的高魁庄、富春、苏屯、大史庄、伍庄、刘庄一带,组织了歼敌近万人的速战速决的“鄄南战役”。这次战役,为大军横渡黄河进行大反攻奠定了基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一次速战速决的模范战例。
  安陵烈士陵园
  座落在曹县韩集镇孙庄村东北500米的安陵期堆遗址之上。1944年底,冀鲁豫区党委为纪念鲁西南抗日烈士而建。陵园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33750平方米,由纪念堂、纪念塔、纪念亭、石碑、陵墓等组成。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安陵烈士陵园进行过多次扩建维修。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单县城东南隅,1945年8月为纪念湖西抗战烈士而建,占地150亩。由“烈士纪念塔”和“墓区”组成。1979年在琴台旧址上建纪念堂。1985年重修纪念塔,同时新建西门与南门。周围砌灰砖墙,内建有烈士墓5座,平面呈梅花形;东部建有吴大明、李贞乾的高大墓室。吴大明墓门上悬挂刘伯承书“吴大明同志永垂不朽”的竖匾。烈士塔建在护城堤之北琴台旧址之巅,松柏参天,铁栅门,门前雄狮一对。1975年被单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节地方名胜
  梁山风景区
  梁山风景区包括梁山诸峰俺山、凤凰山及范围内的山、石、洞、雕刻、寺庙及园林建筑,其中主体部分是与传说中的宋江农民起义有关的遗址、遗迹等景观、景点,总面积4.08平方公里。
  梁山:位于县城东南,因处古梁山泊,亦称水泊梁山。整个山体气势雄浑,风光秀丽,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山险水恶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梁山便成了历代农民起义的大本营和后方基地。据史料记载,从宋代熙宁年间至民国初年,在梁山揭竿起义或安营扎寨的农民起义军不下十余起。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为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山上山下遍布传说中的义军遗址遗迹。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志士仁人,络绎不绝地来梁山览胜怀古凭吊英雄。建国后,对梁山的名胜古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护,同时按照有关传说,进行了少量的修复。
  梁山高峰位于山体的最南端,因探崖绝壁,状如虎首,故名虎头峰。该峰山顶平坦,面积6600平方米,相传宋江义军的大寨曾建于此,故宋以后虎头峰俗称宋江寨。四周以层石筑成两道环山寨墙,气势磅薄,今虽坍塌,但从残存的寨墙仍可看出当年山寨之雄姿。寨中央有忠义堂遗址,其前方仍留有当年义军树立“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旗杆窝。1983年清理出了忠义堂房基,并在旗杆窝中重新树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o忠义堂迤西,有一人工开凿的石井,传为义军的饮水井,俗称宋江井,1983年清理了井体,已修复了井台和井口踏梁。宋江寨至骑三山之间有一道宽仅丈余的狭窄山梁,两侧深谷绝洞,悬崖峭壁,是通往宋江寨的唯一咽喉要道。此处风大且急,素有“无风三尺浪,有风刮掉头”之说,相传义军名将黑旋风李逵曾在此把守,故名黑风口。1982年,用钢筋混凝土在此雕塑一座大型李逵塑像。此像总高度为6.2米。黑旋风叉开双腿,手持板斧伫立于黑风口之上。骑三山是宋江寨、赫山峰及雪山峰的交结点,1982年在其山峰建“黑风亭”一座,亭呈正方形,系四角单攒尖式仿古建筑,上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题写的“黑风亭”三个金色的大字。此亭面积36平方米,条石地面,石护栏杆。登此亭凭栏眺望,八方景色尽收眼底,上可登宋江寨,下可通“断金亭”,两边则是传说中的义军左右军寨,盘陀山道自此起步直通莲花台.骑三山西的赫山峰传说曾建有宋江义军的右军寨,其支峰狗头山上有一“元宝状”的石台,传为义军疏财和论称分金银的地方,旧称分赃台,俗称疏财台。1985年,在元宝石的周围安置了古朴的石桌和36个石凳,再现了当年义军仗义疏财的现场。此外,赫山峰的一巨石,中有立缝一道,酷似刀劈,传为“杨志试刀石”。另有凹坑,前窄后宽,如妇女脚印,传为 “孙二娘脚印”。骑三山东的雪山峰为义军左军寨。主峰及其支峰小平山上曾为义军的“点将台”、“练武场”、“赛马场”等。自黑风口下山有一条陡险的盘陀山道,相传为当年李逵到山下杏花村王林酒店吃酒所走的山道,此道既窄又陡且处悬崖,攀登十分困难1985年修整成一条碎石路面,一般游人皆可领略。在雪山峰的支峰,梁孝王打猎拴狗的系狗山北端,是当年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断金亭遗址。1982年9月,在原址重建“断金亭”。亭为仿古木石结构,顶为单攒层歇山卷棚式,建筑面积54平方米。上有著名书法家范曾题写的“断金亭”三个锚金大字。此址地势险要,三面深谷绝壁,另一面是系狗山,系通向断金亭的唯一通道。1982年7月,依山修建了108级登山台阶,取宋江等一百O八位好汉之意。每级0.2米,石阶总长37.6米,宽4.5米,垂直高度19来,并护有雕花石栏杆。青龙山的支峰后山,是当年义军的后寨(今后集村),即义军眷属居住的地方,至今尚有“晒粮场”遗址。从宋江寨过断金亭至后寨的起伏群山中,有一条蜿蜒于绿林间的羊肠小道,是后寨与前寨的唯一通道,也叫“宋江马道”。在“断金亭”的左下方石崖断壁上,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题写的“水泊梁山”四个大字,每字直径1.5米,苍劲老成,在登山石阶的右侧山根下,1983年9月建起了一座“水浒陈列馆”,1985年10月2日扩建,面积为256平方米。馆内展出有关《水浒》各种版本、资料、文物和书画四大类共计1000余件(册),其中中外《水浒》版本14种;《水浒》研究资料、派生作品、民间趣闻及史书典籍170余本;古兵器、出土古代器皿及古建筑材料制品100余件;全国著名书画家题写、题字及《水浒》人物绣像百余件,《水浒》入物雕像12尊。梁山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旖旎的自然风光,除有传说中的宋江义军遗址、遗迹外,还有众多为历代游人流连忘返的古迹名胜。梁山支峰鳌子山北麓有梁孝王墓,旧有石碑,称“帝子遗碑”。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黄河水溢淤没无存。梁山东南麓有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所立的东鲁西竺禅师墓,碑文记述了西竺和尚率领僧兵3000余众开赴浙东抗击倭寇的事迹,至今碑墓、墓塔及香案完好无损,唯字迹模糊难辨o小平山南侧有开凿于宋代的石窟问礼堂,又称老君堂。石窟的西侧,雪山峰南麓有建于唐代的莲台寺遗址,古建筑现已无存,只有4米高的束腰莲台石佛像立于此。黑风口山梁下有一元代开凿的“八角琉璃井”,因井水清澈甘甜、旧志称之为“石井甘泉”。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杏花村遗址。曾建有莲台寺、法兴寺、鲁班庙、天齐庙等。当年,每逢春季杏花似锦;现仍果树成林,春日花开,十里飘香,一片雪海,似云如霞,幽香袭人。人称“十里香杏花村”,旧志称之为“雪花莲台”。自元代以来,“梁山叠翠”、“莲台春色”、“石井甘泉”、“法兴夕照”、“帝子遗碑”被合称为“梁山五大景”,亦在“寿张八大景之列”。此外,位于梁山北麓冲沟内的黄土柱,高低大小不一,低者如人,高者可达20余米,形态各异,严如哨兵,亦为吸引游人的妙趣景观。1983年,在梁山支峰小平山的东侧发现一条管道形溶洞。洞分上下两层,长约350米,洞顶遍布钟乳石,颜色多样,形态迥别。洞壁上有多处岩溶叠布,经初步考査,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已被列为梁山风景区保护景点。
  龟山:位于县城西北,因山麓有一巨石,酷似乌龟爬山,故而得名。龟山山势陡峭,山石奇特,山南麓因断层所形成的陡壁山沟,长达100米,深10余米,犹如刀切斧砍,极其壮观。沟顶衔一石形似飞龙昂首摆尾,名曰“飞龙衔石”。另一溶洞,洞口被蚀的岩体贴近地面,恰似一头雄健的石牛藏尾于洞内而昂首于洞口,故曰“卧牛洞”。
  凤凰山;位于县城西部,山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凤凰山溶洞久负盛名,历史上曾不止一次成为农民起义军的天然壁垒。最大溶洞有4处,皆为殿堂式,顶平壁陡,其中最大的二号洞,洞内迂回曲折,洞中有洞,透山而出,洞口在两侧,有五根天然石柱支撑洞顶,宛若雄伟的宫殿,堪称奇绝。1978年在《梁山县总体规划》中,凤凰山被划为公园建设区。
  腊山风景区:腊山风景区在县境北部,各景点分属斑店、银山、昆山、司里山等乡镇所辖。景区内山水相映,古木参天,庙宇成群,闻名遐迩。
  腊山:位于东平湖西岸,重点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此山云雾缭绕,浮云映日,五彩缤纷,状若台蜡吐辉,故名“蜡山”,后演变为“腊山”,又因其风光旖旎,堪与泰山媲美,故又有小岱峰之称。此山山势突兀奇特,怪石嶙峋,苍松翠柏或横生绝壁,或侧挂岩隙,绿树浓荫中寺庙、殿阁皆依山势而建,重重叠叠,石砌台阶蜿蜒曲折。山西北陡壁上有一天然溶洞,高2米,面积20平方米,可容数十人。向南向东各有一洞口,向南穿山而过,山口低而幽隐,人若出入,酷以虎行,故名“老虎洞”。洞外古木参天,虬枝盘曲,下望乃陡壁如削深不可测。洞下有建于明代菩萨庙,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奶奶庙,座南朝北,石栏重围。其下为壁霞祠,三面悬崖,一面高山,山上各代石碑林立,山崖绝壁上,有“阿南屏翰”、“气象万千”等摩崖雕刻题字及历代名人题咏。山北麓有清雍正年间建造的镇会厅和戏楼;山南麓有麓香寺、青龙观及老虎洞前洞口等景点。
  昆山:位于腊山南,又名“小昆仑”。因山势雄浑、风光旖旎,且有跑马泉著名。山有青石嶙峋,松柏苍翠,古刹庙宇隐映其间,环境幽雅。山上有一首石刻古诗赞曰:“陡步昆山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南来浩瀚环黄运,东去竣崛朝岱宗。蚕尾争传名七集,骏蹄犹忆穆王封。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乃壑松。”《东平县志、山川》载;“县治西北四十里上有马跑泉。旧传周王行狩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因以名山。兖州府志谓之神山。山东有蟾赊峡、莲花池,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上有小虚观高塔,下有饮龙泉,泉出自石孔,涓涓鸣注,学者多讲业其中”。
  今马跑泉水流如故,泉水从山崖缝隙中涌出,水流潺潺,终年不断,汇集为池,清澈见底,饮之甘甜,沁人肺腑。饮龙泉,传为九龙吸饮的神泉,人饮之可治百病,今水已绝。泉西北20米处,有1579年(明万历七年)建月岩寺;泉西北山壁间有唐代开凿的石窟寺,内有石雕佛像3尊,后人又在窟顶结石为庙,于庙内石壁上刻浮雕石像5尊,俗称“庙上庙”,月岩寺东的山势险恶,悬崖山肖壁,犬牙怪石,泉涌瀑泻,水珠四溅,《兖州府志》称此佳景为 “月岩瀑雪”。
  司里山:旧时在梁山泊中,今处东平湖一级湖中,每当汛期,大水浩淼,烟波迷漫,仿佛八百里水泊再现。据残留碑记载,因此山与梁山遥遥相望,且荆棘丛生,故名“棘梁山”。宋代以来,历代王朝在此设巡检司,故又名“司里山”。山上怪石嶙峋,险不可攀,仅西南山麓有一蜿蜒崎岖石径可攀,名曰“云梯”。山半腰有依山而凿的洞窟,名曰“仙人洞”。山顶比较平坦,约1300平方米,上有一突兀高大的岩石,曰“千佛崖”崖中部有陡血肖的裂隙,从下向上观望,仅见一线篮天,号称“一线天”,顶架条石为桥,名“天桥”,亦曰“昧心桥”。相传,凡做了坏事的人过此桥,必坠崖致死。千佛崖集佛教摩崖雕刻之大成,四周雕凿各种形态的佛象500余尊,大者高达12米,小者不足20厘米,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造象多为唐宋所成,间有明代作品,技法各有千秋。千佛崖南北各有较宽敞的平台,旧有观宫寺庙建筑。现存明清两代碑碣4幢,其一为1637年(明崇祯丁丑六月一日)的《玉皇庙落成碑记》,上云:“(玉皇庙)石壁魏然,仪门焕然。与大佛殿、文昌殿、碧霞行宫、娘娘殿、真武庙相为晖映。”可见当年庙宇成群,堪为佛家圣地。
  东平湖:因水波浩荡,气象万千,又称“小洞庭”。湖水衔远山,通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崖,与岸边的腊山、昆山、司里山诸景点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风光旖旎,湖面水平如境,菱荧铺绿,小鸟低翔,渔帆点点,若泛舟湖上,领略湖光山色,情趣盎然。湖中有土山岛,土呈红色,岛形似茶盅倒置,新生草木,日下无影,故又名无影山。岛北端曾建一寺,因低于无影山头,似藏了起来,故名“藏门寺”,现遗迹可见。土山岛常有渔船停泊,成为天然避风区,不少游人也来此弃舟登岸,观光游览或饮茶小憩。此时,举目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令人爽心悦目,流连忘返。
  金山大洞
  在巨野县城东南25公里处,有一座山,名曰金山。山南坡半腰处有一大洞,曰“金山大洞”。相传当年秦王李世艮带兵打仗时,路过金山避暑暂息,故又称“秦王避暑洞”。洞南北长63.3米,东西宽4.8米,高15米。口呈方形,上刻“大明禅院”四字,字迹苍劲有力。洞内有7室,可容纳数百人,两旁却为三室,平道设隔限,洞底供有菩萨雕像,盘膝而坐,雕艺精湛,栩栩如生。洞内阴森多湿,冷气袭人,即使炎炎酷夏,进得洞来亦觉凉爽如春。后人考证此洞开凿于西汉中期,实为汉昌邑王准备的墓穴。
  琴台
  又称单父台、半月台。位于单县城南护城堤东端。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做单父宰时,政暇鸣琴于此,故名。宓和继任县宰巫马施治单均有政绩。为纪念他们,后人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高台。至唐,县尉陶沔在台上创建二贤祠,奉祀宓巫二贤。1698年,知县金天定在此置“鸣琴书院”,后又添设了东西考棚,每年在此讲学育人,选拔人才。
  自宓巫以后,琴台成为文人墨客、士子名流登临咏怀的胜地。诗人李白多次登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同游单父,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了灿烂诗篇。继李、杜之后,登台怀古、会文赋诗的就更多了。唐宋以后,吟琴台的诗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仅佳作就达上百篇。
  抗战胜利后,湖西专署在琴台修建了“湖西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后相继在台东台南修建了烈士陵园。旧时的单县八景,此处就占了四景,“琴台夜月”、“涞河归帆”、“仙桥流水” 和“吕氏仙井”。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