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农民教育
境内农民教育始于民国初期。当时的农民教育称做民众教育。全区各县都建立了讲演所、阅报处・1928年分别改为通俗讲演所、民众阅报处,并设立平民图书馆,在乡下设民众夜校。1931年合并成立县立民众教育馆,通过讲演、教学、阅读、推广、图书展览等形式,对民众进行教育。民众教育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一)、馆内藏书供群众阅读,(二)、组织通俗讲演,讲演内容为;鼓励爱国,劝勉守法,注重体育,劝导卫生,宣传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三)、组织体育活动;(四)、编导民众戏剧、音乐;(五)、指导教学、读书、阅报,为民众问字、问事、代笔;(六)张贴画报、壁报;(七)、设立民众学校,开展识字运动。是年,各县还成立了注音标点推行委员会和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对群众进行基础教育。至1934年,境内有民众教育馆8处,计有馆员80人,民众教育颇有成绩。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的民众教育基本停止,后虽有恢复,亦不正常,至1938年全部停办。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为了奴化民众,在区内实施了以农民教育为主的所谓新民教育,将民众教育馆改称新民教育馆,把国民党时期的各种成人教育设施都变成日本帝国主义奴化人民的工具。成人教育的内容,除识汉字,学珠算外,还增加了日语课。1941年,伪山东省教育厅明令各县农村推行注音符号,进行图画宣传,建立冬学,推广识字牌等,各县均有所行动。1943年,曹州道所属各县计有新民教育馆8处,图书馆4处,体育场5处,讲演所8处,阅报所7处,青年训练所1处,问事代管处10处,新民学校5处,识字班18处,合计平均每月受教人数达2。5万人。由于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夺民众教育阵地,抗战后期,日本侵略军在区内的大部分民众教育设施已名存实亡。
为了向民众灌输革命思想,中共菏泽地方组织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开展民众教育。1935年春,北京师范大学肄业生刘齐滨在家乡曹县刘岗办起了农民夜校,教给家乡人民识字、学珠算,认识社会,启发其反抗意识,中共地下党员到校亲自教授文化及革命救亡的道理。1938年刘岗夜校培养的200多名学员,绝大部分参加了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民众教育的指示,积极对广大群众开展了抗日前途教育、民众气节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及农业知识教育。当时,境内先后办起了大量的农校、冬学、识字班、俱乐部、剧团等,其中冬学最为普遍,取得的成绩也最大。冬学是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短期学校,主要学习文化和农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参加学习的主要是16一30岁之间的青年文盲。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曾多次指示办好冬学。1945年,境内各县大部分村庄都成立了冬学委员会。仅定陶一县即有冬学104处,学员4360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民众主要进行时事教育和政策宣传,提高民众的觉悟及参战支前的积极性。所属各县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民教育发展迅速,冬学活动热火朝天,并出现了鄄城县仪楼村青年识字组、成武县大李庄妇女识字班等模范学习班(组)受到了《冀鲁豫日报》的表扬。1949年,仅成武县就建立冬学1002班,有20052人参加了学习。在冬学的基础上,各县建立了一些民校。民校较冬学更为正规,除学习时间较固定外,教员也需正式培训,教材也有所加深。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习政治、语文、算术、常识等较为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据资料统计,1949年6月安陵、齐滨、东明、复程、定陶、曹县6县就有民校70处。
建国初期,菏泽专署针对区内地僻人穷、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客观实际,迅速开展了以识字为主的农民教育,先后举办了冬学、民校、扫盲班、识字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班。1949年底,全区仅有冬学1607处;学员76260人,至1952年初已发展到7041处,学员298995人。此外,还开办了速成识字班及其他半耕半读形式的农民业余教育,扫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54年,全国第一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召开之后,菏泽专区的农民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至1957年,全区共扫除文盲20230人,占全区14一40岁青壮年文盲1686549人的1。2%。1958年,农民教育达到一个空前的规模,4月,菏泽专区实施扫盲工作“百日奋战”计划,全区90%以上文盲半文盲参加了扫盲学习,一年当中,全区扫除文盲53万余人,并在扫盲的基础上,发展了业余小学、业余中学、红专学校和农业中学等。但当时浮夸风盛行,农民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效果不佳。1959一1962年,国民经济发生困难,农民教育处于低潮。1962年后,专署决定恢复和发展农民扫盲班和初级教育班,并建立了初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至1965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农民教育在学人员达734400人。
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菏泽地区的农民教育机构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全区青、少、壮年文盲总数上升到60多万。此后,农民教育虽有恢复,也建立了一批业余高校、业余中专、业余中学和政治文化夜校,但都流于形式,农民难以接受,教育效果不佳。
1979年11月,全国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区内农民教育逐步走向正轨。地区成立了农民教育科(设在地区教育局内),以指导全区的农民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继续进行扫盲工作,同时还大力发展业余中、小学和农业技术教育。针对扫盲任务较大的特点,菏泽地区一直把扫盲工作当做全区农民教育的重点来抓,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至1985年底,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60多万人,各县经省验收相继成为脱盲县。
1980年起,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菏泽地区非常重视农民技术教育。大部分县(市)、乡、村建立了农民技术学校或技术班组,并出现了梁山县信楼乡农民教育中心、鄄城县左营乡农民技术学校、菏泽市岳程庄乡农民学校、菏泽市牡丹乡于洼村农民技术学校等许多办学正规,成绩突岀的典型农民技术学校。农技学校采取长短两种学制,主要学习普及性的急用的科学技术。针对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特点,菏泽地区在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时,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学习内容不仅有农业方面的技术,还学习农业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养殖、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力量。同时,有不少农民还被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接收为学员,利用广播、录音等形式进行学习。至1985年,全区有各种类型的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校3442处,学员17。8万余人。专任教师405人,兼任教师963人。有农民中学9处,在校学员2068人。
第二节干部教育
菏泽境内的干部教育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的革命干部,干部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处于第一位。为此,菏泽所属各县普遍开办了抗日干部训练班,对干部进行军政训练并辅之以文化教育。1938年冬,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抵达菏泽后,抗日干部教育迅速发展。当时,境内干部学校和干训班很多,比较典型的有郓城中心县委1938年3月在飞集举办的抗日干部训练班,东明1938年8月办的干训班,还有于子元、刘齐滨1939年1月在定陶谢庄创
办的干训班,梁山县1939年4月建立的鲁西军政干部学校,1940年春赵紫阳在东明创办的政权建设训练班,1941年和1942年办的运西专署政民干训班等。这些干部学校和干训班,主要学习政治和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游击战术的论述与分析,一般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干部教育,主要是为解放区培养干部和为将来新中国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准备。1946年2月,翼鲁豫边区党委和行署进驻菏泽,在菏泽建立冀鲁豫建国学院,培训党政军干部和师资、会计、新闻工作者、科技人员等。9月,国民党反动军队进犯菏泽,学校北迁聊城。1948年秋,菏泽城第二次解放,冀鲁豫党校和各地委、县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纷纷建立,干部学习一时达到高潮。1949年春天,仅冀鲁豫二地委的鄴巨、郛北、南华三县就举办干部训练班9期,2000多人参加了学习。1949年初,冀鲁豫干部学校迁菏泽县的解元集和晁八寨。解放战争时期,境内的干部学校、干训班还有冀鲁豫邮政干部训练班、冀鲁豫行署农业实验场训练班、冀鲁豫军区供给学校、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等。这个时期的干部学校和干训班学习期限一般很短,多在一年以内,毕业后由学校或政府安排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也是以培养干部为目的。活动于境内的冀鲁豫边区一中、二中、三中等学校,以“抗大”为榜样,以培养干部为目标,学生以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中心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同时参加多种社会实践和宣传活动,冀鲁豫边区党委和政府还非常重视在职干部的业余文化学习,办起了许多的冬学、识字班、业余训练班等,利用业余时间对干部进行教育。这些学校干训班边战斗、边学习,为革命和建设源源不断地培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党政军干部。
建国后,为了提高广大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以便有效地学习政治理论,钻研业务,完成各项工作,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干部教育。菏泽专、县机关业余学校相继建立,又新建立了不少专、县干部业余学校。高小班学制二年,课程包括语文和算术;初中班学制三年,课程有语文、代数、历史、地理、常识。1952年全区计有机关干部业余学校8处43班,学员2723人。同时,各县还注意了对区级干部的培训,1951年底全区有96%的区级干部参加了文化学习。1954年,菏泽专区开始成立脱产学习的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各县也开办了乡、镇主要干部脱产扫盲班°1957年,两种学校共有11处,学员437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区有3162名机关干部脱盲,是五年扫盲计划数的3.86倍。
1957年以后,大部分县乡机关干部学习班停办。“文化大革命”中,全区的干部教育全部停止。
第三节职工教育
建国前,菏泽区内工厂很少,职工教育一直不受重视。1948年12月,菏泽私营烟厂业余学校建立,随后陷于自流。1949年6月,专署成立工人业余学校,职工教育以扫盲为重点。1952年,全国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区共建立职工速成识字班15个,学员432人;职工业余学习班22个,学员1032人。1953年,各县在扫盲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职工业余初级班、高级班。至1957年,全区计有职工业余学校67处,在校学员达9187人。1953一1957年的5年间,全区有1976名职工脱去了文肓帽子,完成扫盲计划的66。6%。1958年,受“浮夸风”、“高指标”的影响,区内职工业余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脱产扫盲班等一哄而起,至1960年,计有15316人参加了学习。但由于流于形式,效果不佳。1964年,菏泽专署教育局召开了半工半读和业余教育工作会议,对区内职工业余教育作
了具体部署,全区共发展工读小学31913处, 在校学员118502人。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发出“七・二一”指示,要求职工教育“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菏泽地区各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大都不切实际地建立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这类职工学校,师资很差,绝大多数有名无实。1976年,全区计有“七•二一”大学106处,学员1556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把教育工作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精神指导下,菏泽地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地、县党校均开办了大专或中专班,对在职干部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政治、文化、业务教育。1980年8月,菏泽地区公安干校建立,主要培训全区股级以下公安干警,1985年改为菏泽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此外,随着各县(市)职工业余学校的恢复,干部的业余文化学习也得以恢复发展。各种形式的干部教育,促进了菏泽地区广大干部对文化业务的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区内经济文化的发展。
1979年9月,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地委、行署针对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差及技术人员少等特点,根据各单位办学情况,决定减少并逐步取消“七•二一”大学,建立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1年底,菏泽地区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为正县级单位,负责管理全区的职工教育工作。1982年,各县(市)也相继建立了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分别负责管理本县的职工教育工作。1983年,地区职工教育办公室(简称职教办)开始对1968一1980年间高、初中毕业的在职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等技术双补课,采取单科独进,结业考试,分档次,累计合格,颁发合格证书的办法。到1985年,全区有13.9万人领取了文化和技术双补合格证书,分别占参加补课人数的80.5%和92.5%,达到了中央提出的高限要求。1984年,地区职教办对完成初中文化补课的职工进行高中文化和职工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凡是“双补”合格或自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青年均可参加学习。经考试及格后发给高中毕业证书。同时,自1983年起,菏泽地区开始建立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至1985年,全区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处,即机械职工中专、商业职工中专、农技职工中专、供销职工中专,加上菏泽农校、菏泽粮校、菏泽卫校所设的职工中专班,在校生共1325人。有职工中学28处,在校学生2587人。需要文化补习和技术培训的职工全区有19.8万人,已领取“双补”合格证书的有13.9万人,占应当补课人数的70.2%。
第四节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是菏泽区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区各县妁举办过知识分子训练班或师资培训班,为发展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做岀过贡献。建国后,各县相继建起中等师范性质的小学教师进修学校。1953年,菏泽专区的所属的梁山、南旺、郓城、鄄城、菏泽、定陶、曹县等7县均有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共办有文化班104个,学员3320人,理论班104个,学员2490人,专职教师19人,兼职教师451人。 同时,进修学校还开办了小学教师函授教育。中师函授教育的目的是有计划的将不及初师毕业水平和不及中师毕业水平的小学教师分别提高到相当于初师和中师毕业的程度。1956年春,菏泽专区各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均设立函授机构,承担中师函授业务。地、县教育局也成立了函授处、站,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1964年,全区10处教师进修学校有函授学员849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师进修学校全部停办。1977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召开。根据上级指
示精神,菏泽地区于1978年以后恢复了各县教师进修学校,达每县一处。至1985年,全区10处教师进修学校有脱产学员1131人,教职工224人,学制二年,毕业后由县教育局统一调配。同时,各进修学校招收函授学员20000余人,学制四年,所学课程与师范基本相同。各县(市)在乡下设数个面授点,由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定期集中讲课、考试。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建立正常秩序,在地区函授处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市)都建立了函授站,乡、镇中心校都成立了函授领导小组,在面授、自学、辅导等方面把好关,使广大学员在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上都得到很大提高。至1985年,全区已有1648名学员修完中师函授课程,获得中师函授毕业文凭。
附:乡农教育
乡农教育的沿革抗日战争以前,商泽及鲁西实验区的乡农教育缘起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0年,原河南省主席韩复榘调任山东省主席,为了在政治上标榜自己,在山东地方继续进行河南村治学院的那种社会运动,于是,便电召河南村治学院梁仲华、梁漱溟诸人来鲁商讨“村治”方案,经省政府会议通过,便会同山东菏泽的孙则让、陈亚三、于绍常等人于山东邹平创建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乡村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研究院共分三部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和实施乡村建设的实验县区。1932年7月,菏泽被划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第二实验县,并建立了菏泽分院,由孙则让任副院长,陈亚三、高赞非分别任正副教育长。分院招高、初中毕业生,修业一年,分到各县乡农学校工作。
菏泽实验县成立之后,首先进行了县政改革,将原来县府以下的局裁撤,另组成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个科。政区为乡,建立乡农学校,将划分的10个大区,改为21个乡,建立21个乡农学校。在人事配备上,多用地方上的实力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到菏泽实验县乡建工作岗位,以此清除异己,将全县政权都集中到乡建派手里。
1934年,为了扩大乡村建设的范围,又开展了郓城、鄄城、曹县、单县、定陶、成武、巨野各县的乡村建设运动,各县撤区成立乡农学校,孙则让为鲁西10县自卫训练指导专员。
1935年,据不完全统计,菏泽境内有乡农学校65处。
1937年“七•七事变”后,乡农教育陆续停办,一部分乡农学校工作人员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研究院讲师裴雪峰率领部分乡建工作者,在菏泽、巨野、郓城、鄄城四县边区组织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军,最后壮烈牺牲;研究院讲师高赞非、孙厚甫等在郓城黄安重华书院旧址,创办《鲁西吼声》小报,宣传抗日救国;还有一部分乡建工作者参加了秦以文领导的政治大队,在鲁西一带宣传抗日。孙则让则利用专员职权,抽调各县乡。农学校5000人,投奔国民党军队。至此,菏泽境内的乡农教育告终。
乡农学校的性质、组织形式、活动内客性质:乡农学校是30年代初期韩复榘、王鲁时、梁漱溟在山东推行的“政教合一”、“地方自治”、“乡村建设”的地方基层组织。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教育组织或教育单位,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以教育面目出现,通过教育形式和手段,统掌农村政权的政、教、富、卫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机构。其实质是维持地方治安,防止农民运动,以达到“剿除”共产党的反动目的。
组织形式:乡农学校是乡村建设基层组织两种形式的一种(另丁种是乡学、村学),孙则让出于政治野心,讨好韩复榘,为他培养第三路军,把乡农学校权力扩大,取代了原来的区、乡、镇,变成一个以政治为主的权力机构。乡农学校设有校长、教务主任、自卫训练班主任、指导员、司务员、小学部主任、高级部主任,还有校董会、合作社等。
乡农学校所辖村庄,按规模大小设立村学,大村独立设立,小村几个村联合设立,村学设有理事和校长各一人,管理所辖村庄的行政、教育、社会治安及民事各项事宜。理事和校长,是乡农学校指名担任。
乡农学校的活动内容及任务:主要是以乡农学校为单位举办自卫训练班。
自卫训练班设有军训课和文化教育课,每天训练学习8小时。军事课由军训主任或军事教练员担任,在操场学习步兵操练,刺枪等军事知识,有条件的乡农学校还专门聘请拳师,练习打拳、劈刀等武功。文化课由县政府教育科统一编印文化课本。结业时发给结业证书。
自卫训练班每期开学和结业,均举行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菏泽县21处乡农学校, 大都举办7期训练班,只有个别的乡多一期或少一期。各县训练的人数不少于万人。
自卫训练班结业后,学员带枪回本村参加“同学会”,同学会是以村为单位成立的,由各期自卫训练班毕业学员组成,以防匪防盗,禁毒禁赌,护青护坡,维护社会秩序。在乡农学校直接领导下活动,平时分批分期带枪到乡农学校值勤,并规定每月集中到校表演一次军事操练和武功,借以联欢。遇有特殊情况,可立即抽调部分或全体同学会成员执行任务。
乡农学校还根据菏泽一带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开始在农村兴办小学教育,组织民众拆扒改造当地破旧庙宇设立小学,部分乡农学校还设立了高级部(相当于简易师范),招收小学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学习训练,培养师资,解决本乡小学教师之不足。在兴办小学教育的同时,各乡农学校根据本乡的具体情况,采取以大村庄为单位,小村庄联合,完小附近以完小为基础的原则,成立农民识字班,从学习文化入手,对农民灌输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进行封建宗法、礼制等方面的教育。
此外,乡农学校根据各乡的生产条件,组织农民成立生产、供销、信用、运输等各种合作社(如商泽城东北乡就组织木瓜、耿饼、牡丹合作社),以减少中间商人的剥削。同时还开办各种农业技术短训班,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介绍优良品种,提倡发展副业,改良技术,发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