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 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279
颗粒名称: 第十七 编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43
页码: 589-631
摘要: 1904年,菏泽区内府、州、县学堂事务由知府、知州、知县直接掌管,并设辅助机构“教授署”、“训导署”等辅佐教事。府、州、县各级学署的学官,府称“教授”、州称“学正”、县称“教谕”,另设训导若干人辅之。曹州府学署设在府城学宫内,内设教授1人,训导若干人,主管曹州府学务。各县教谕均设于本县儒学内,各设教谕1人,训导1人,主管春秋两季文庙祭祀,训导所属生员,主持考试,办理学生入学手续及赴京应试考生的资助等。随着废科举兴学堂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行政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这时,除教育行政机构外,各县已开始有教育界人士组成的教育会,研究学术,商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菏泽教育 教育事业

内容

第十七编教育
  第一章机构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区内府、州、县学堂事务由知府、知州、知县直接掌管,并设辅助机构“教授署”、“训导署”等辅佐教事。府、州、县各级学署的学官,府称“教授”、州称“学正”、县称“教谕”,另设训导若干人辅之。
  曹州府学署设在府城学宫内(现菏泽军分区所在地),内设教授1人,训导若干人,主管曹州府学务。各县教谕均设于本县儒学内,各设教谕1人,训导1人,主管春秋两季文庙祭祀,训导所属生员,主持考试,办理学生入学手续及赴京应试考生的资助等。
  随着废科举兴学堂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行政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4月,曹州府及各州、县始设劝学所,掌管各辖区内的教育行政,劝导地方人士建立学堂,推广新式教育。每所设劝学总董(即视学)1人,劝学员若干人。各州、县内划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1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劝学总董改称劝学员长。这时,除教育行政机构外,各县已开始有教育界人士组成的教育会,研究学术,商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1912年以后,地方教育行政仍沿用“劝学所制”。1913年废府设道,菏泽区各县归属岱南道(不久改为济宁道),道内第三科主管教育,设科长1人,督学1人,教育委员、事务委员若干人。1926年,济宁道改为曹濮道,道内仍设第三科主管教育。1928年裁撤道制,各县统归省辖。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区各专署内均设教育科,设科长1人,办事员2一3人。解放战争时期,菏泽解放区分属于冀鲁豫行署所辖之二、三、五、七专署,各专署均设教育科,设正科长、副科长、科员、会计等5-6人。
  1949年,原冀鲁豫二、五专署合并建立菏泽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内设教育科,设科长1人,科员2人,办事员1人。1952年4月,教育科改称文教科。1956年12月,文化、教育分设,建立菏泽专署教育科,设科长1人,副科长2人,科员7人。1958年4月,专署教育科撤销,成立菏泽专署文教卫生督导组。1958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教育管理机构撤销。1959年6月,菏泽专署恢复,设立文教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一3人,其他干部7人。1967年3月,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教育工作归地革委政治部宣传组分管。1968年4月,菏泽地区文教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0年冬,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教育组,负责管理全区教育工作。1975年3月,菏泽地革委政治部教育组撤销,成立地革委教育局。1978年7月,菏泽地革委教育局改称菏泽地区行政公署教育局。1984年,机构改革时,设正副局长4人,调研员1人,共有6个科室24人。
  第二章私塾儒学书院
  第一节私塾
  晚清时期,在菏泽区内私塾教育是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恃别是新学堂的兴起,给私塾教育以很大的冲击。民国初年,私塾逐渐减少。1932年,境内有私塾144处,塾师148人,学生1354人。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延续民族文化,乡村中又办起了一些私塾。
  区内私塾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由公款或募捐款聘请先生设学,让学址附近的儿童不出学资就能读书,名为“义学”,这种“义学”为数很少;二是官僚、地主自己拿钱,请先生独自设学,教育自家子弟,名曰“家塾”;三是中小地主及一般群众,集资聘请先生,教其子弟,名为“学”或“塾”,此类学塾遍及城乡,是最典型的旧教育制度的模式。
  私塾的办学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封建道德,灌输“忠君”、“尊孔”的封建思想。学生奋斗目标是功名利禄,光宗耀祖。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私塾教育的格言和信条。
  私塾没有一定的学制,只依学生的资质,定其读书年限的长短。一般是七至八、九岁为入塾年龄。
  私塾的教材内容长期不变,蒙童入学后读书的顺序是:《百家姓》、《三字经》及《论语》(上、下两册)、《孟子》(上、下两册)、《大学》、《中庸》(以上称为四书),然后读《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以上称为五经),这些书均是必读的基础教材,一律要求背诵。一本书读完,要能通本熟背,才允许学另一本,读完这些基础课程才开讲,开讲后,塾师命题作文,体裁一律为形式僵化的“八股文”,局限于儒家理论范围之内来发挥议论。学习进度,因材而定,因此结业的迟早也各不相同。
  私塾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学规甚严。如果学生违犯学规,轻则呵斥,重则体罚。教师体罚学生,除用戒尺打手心外,还有拧耳朵、打头、顶砖、敲火筒等。要求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寡言斯文为美德,学生被禁锢在学屋里,不允许外岀活动,就连去厕所也不准同时去。
  第二节儒学
  清代,府、州、县均设儒学,即地方官府所办的官学,是为清代科举制度服务的基本教育形式。因儒学和学官的衙署大都同设于文庙内,所以儒学又称“庙学”、“儒学署”。又因其建筑类似古代宫殿,所以又称“学宫”,实际是学校与教育行政合一的机构,设在府称府学,设在州称州学,设在县称县学。儒学内均设学官,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其额各1名。另设训导1名和教习若干名。学官负责府、州、县学的行政管理和所属生员的教育。区内当时有曹州儒学1处,在文庙右边。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由知州范希正依制创建。清代顺治、康熙年间都有重修。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为府,遂为府学学宫,与新设菏泽县共之,有学田1顷20亩。另有州学1处,县学10处。
  儒学招生分为两类,一类按国家规定的名额,招收廩膳生和增广生,廩膳生由官府发给粮米,增广生自费。定额是府学廩生40名,增生40名,一年一次招生;州学廩生30名,增生30名,三年两次招生;县学廩生20名,增生20名,二年一次招生。二类招收初入学者,通过“院试”被录取入学者称为附生,府学及附郭等大县学、州学均入学20名,中县学15名,小县学12名。
  府、州、县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儒学经典,《大清律》、《训饬士子文》、《圣谕广训》为必修课,宋、明理学也是重要内容。另外还有制艺(学写八股文)、对策等课目。儒学生员定期听课,写文章,作诗词,由教习指导批阅,每月参加课试,每年参加岁试。岁试成绩优者, 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廩生;成绩劣者,廩生降增生,增生降附生,附生黜革。通过科试(乡试的预考),取得前三名者,可参加乡试。
  第三节书院
  清末,境内共有书院13处。最负盛名的为曹州府的重华书院,位于菏泽城内西北部,占地24亩。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兵备使李天植建“重华祠”,祀舜帝,并为讲学所用,书院之名由是而起。其主要建筑有大厅三间,名“精一堂”,为讲学的地方;后楼一座,名“文昌阁”;小亭一座,名“木石居”,此外,还有东西斋舍6间。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又增建“云斋”三间,“小乾坤”亭一座。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又建有“文昌祠”、“养士仓”。至此,书院已具相当规模。以后历代都有修葺。书院有学田936亩,存款银2600两,钱4000余串,学田收租,存款生息为平时费用。此外,菏泽县的佩文书院、右文书院,曹县的居敬书院,郓城县的宣文书院,巨野县的麟
  川书院,单县的鸣琴书院,定陶的养正书院等在鲁西南一带都颇具盛名。
  书院由当地著名学者讲学,采取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的教学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以议论时政,对传播学术思想有积极作用。至清末,书院已明显地演变为科举预备考试的场所,选用的教材多为程朱理学派的书籍,如《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为应付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八股文的习作,按清廷规定,书院需进行课考,一般每月两次。定在月之初二、十六两日,或月之初五、二十五两日。两次课试,一次为官课,由府、县出题、阅卷、给奖;一次为师课,由掌教出题、阅卷,书院给奖。
  书院由“山长”总领院务,并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讲人。“山长”多,由官府择品行方正,学问博通,能为士人模范者,以礼聘请。书院的生童,在所辖的州、县内选取。
  在管理体制上,以雍正时期完善化的《圣谕广训》为教育训练的主要标准,它使生童完全循规蹈矩于封建伦礼道德规范,牢牢地钳制着生童的思想。至清末,从书院的教材、教法、管理等方面,均显示出封建教育的腐朽性。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清帝谕示各省府厅州县改书院设学堂。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区内书院先后改为中学堂、小学堂或废止。书院作为一种相沿千年之久的办学形式宣告终结。
  清末,曹州府私塾、儒学、书院的教师称塾师。由办学单位聘任屡试不第的秀才充任, 也有举人、贡生、廩生充任的。塾师的收入普遍较低,只能维持最低生活,如遇生、老、病、死之事,更为艰难。正如旧时流传的一首歌谣:“教书原本属下流,依人门户度春秋。有饥有饱寻常客,无枷无锁自在囚。”足见教书生涯的艰辛。第三章学前教育
  养成所
  清末和民国时期,幼儿教育一宜不被重视,虽然也颁布了一些幼儿教育的章程,但真正贯彻落实的很少,所以幼儿教育很不发达。菏泽区内幼儿教育始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发展幼儿教育,在教育界名流王鸿一倡导下,于菏泽城内马神庙(现军分区东)创办了“菏泽保姆养成所”,培养幼教师资。参加学习的妇女共十余人,以学习幼儿教育知识为主,兼学文化知识。但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建起幼教场所。
  幼稚园
  1922年,菏泽南城女塾(在张油坊东街路北,现一轻公司)里招收一班幼儿教师,但毕业后仍未办起幼稚园。1928年秋,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改称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其附小增设幼稚园一班,招收4一6岁儿童40余人,园长郭妙真,有教师两名。据当时省教育厅统计,菏泽县有幼稚园2处,在园幼儿65名。1930年,曹县第一女子小学附设幼稚园一班。嗣后全区各县均有设置,有的仅一处,有的二、三处。
  保育院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逐步创办了一些有组织的幼儿教育机构。1944年春,冀鲁豫行署保育院建立,地址不固定(曾在菏泽区内办过一段时间),收托革命军人和干部的幼儿60余人。一般是产妇满月后将孩子留下就返回工作岗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鲁西南,菏泽区内经常处在战争之中,除少数中、小学和冀鲁豫保育院迁往黄河以北范县、寿张一带办学外,其余小学和幼儿教育被迫停办。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幼教事业。1950年6月,菏泽专署保育院建立,招收供给制干部子女2个班,共30名幼儿,有教职工17人。
  幼儿园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暂行规定》(草案),全区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至1957年,全区有正规幼儿园8处,在园幼儿342人。1958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全区幼儿教育一哄而起,农村办起了大批幼儿园。据统计,全区共有幼儿园6238处,在园幼儿164890人。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幼儿教育进行了压缩,各县筹设的简易幼儿师范多数因经济困难而下马,幼儿园数大幅度下降。据1962年统计,全区幼儿园由1960年的8741处(所)下降到15处(所),入园幼儿由234914人下降到852人,教职工从9967人下降到107人。至1964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幼儿教育又开始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全区有正规幼儿园16处(所),在园幼儿1141人,教职员工97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师范学校被砍掉,大部分幼儿园被迫停办、撤销,房屋被占用,各级幼儿教育领导机构被取消或削弱,使幼儿园(所)长期处于无人过问或领导力量薄弱的状态,幼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初稿)、《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菏泽地区幼儿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城镇原来停办的幼儿园逐步恢复,农村幼儿园也发展很快。到1985年,全区幼儿园已发展到7134处(所),在园幼儿259757人,教职工6257人。城镇入托率为5&3%,农村入托率为45.9%。
  1979年,地区成立了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统管幼教工作。地区妇联、地区教育局、地区工会等予以配合,地区教育局教研室设专职幼教干部做具体工作。全区10个县(市)都建立了托幼办公室,县(市)教育局都配备了幼教专职干部。乡(镇)设立了托幼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幼教辅导员,上下形成了一个幼教工作领导网,有力地推动了幼教工作的发展。1984年机构改革后,全区幼教工作统归菏泽地区妇联少儿部领导,各县(市)对幼儿教育的管理情况与地区相同,乡(镇〉妇联设专(兼)职幼教铺导员。
  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托儿所、幼儿园由主办单位各自负责管理。有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法令、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儿童保健等业务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安排。
  幼儿园一般设园长1一2人,由上一级领导部门委任,下设保育科和后勤科,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设有党支部、团支部及工会等组织。幼儿园招收3-6周岁儿童,按年龄分设小班 (3一4)20一25人,中班(4一5)25一30人,大班(5一6)30一35人,寄宿制幼儿园各班人数少些。全区幼儿教育有五种形式:公立专业幼儿园、驻城小学附设幼儿班、企事业单位自办幼儿园、乡(镇)办农村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又称家庭幼儿园)。按幼儿在园时间分为寄宿和不寄宿两类,不寄宿幼儿园按每天在园时间又分为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农村则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幼儿园。第四章初等教育
  第一节普通小学
  清末小学教育
  清末,曹州府所属各州县私塾较多,城乡皆有,是培养和启蒙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曹州府辖区内始有小学堂。曹县在姚杨公祠建立官立初级小学堂,在关帝庙设立官立半日制学堂,在袁家祠堂设私立小学堂。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曹州重华书院改为曹州小学堂,曹县居敬书院改成官立小学堂,巨野麟川书院改建高等小学堂,当时由书院改建的小学堂共有17处。是年8月,又建立了菏泽县学堂(后改称高级小学)。。以后,全区各州县陆续开办小学堂。据1909年(清宣统元年)统计,曹州府所属各州县建立高等小学堂13处,学生382人;两等小学堂15处,学生509人;初等小学堂642处,学生8449人;半日制小学堂7处,学生125人。小学堂按主管单位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分成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按学级编制和授课时间的不同分为单级、多级和半日三类。初等小学又分为完全科和简易科两类,小学堂均归县劝学所领导。《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制为五、四制(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共9年。初等小学堂学生入学年龄为7岁,创办之初,9一10岁亦可收录;高等小学堂由初小毕业后升之,创办之初,15岁以上考试合格者,亦可入学。
  教学方法,纠正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教授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取消了个别授课制,代之以班级授课制,小学教习多为塾师担任。
  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发展概况:1913年取消府制,境内属济宁道。此时,虽对清末的教育实行了改革,但由于战争频仍,土匪猖獗,黄河决口,经济落后,新式学校发展缓慢,除清末建立的600处小学外,民国初期区内新建小学很少。据1916年8月统计,区内共有高等小学17处,学生795人,毕业生269人,教员46人,职员28人;国民学校(是年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706处,学生21765人,毕业生821人,教员736人,职员622人;在农村,私塾仍多于小学校。“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新思想的传播,区内初等教育稍有发展,但分布疏密不均,且多数县无师资培训机构,师资缺乏,教育质量很差。“民国十四(1925年)至十六年(1927年),兵匪相仍,饥僮荐臻,校务进行大受影响。菏泽、定陶迭遭匪患,校数顿减。张宗昌督鲁,军队蛮横,动用学款,此普通情况也。”(《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区内初等教育开始有所发展,共有高、初等小学校1045处,学生39016人。1930年为配合新县制的实施,初等教育又有较大改革,实施政教合一及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合一。每县划分若干学区,每学区设中心国民学校一处,至此小学开始整顿恢复并有较大发展。年底区内共有高、初级小学1240处,学生54544人。1932年为扩大义务教育范围,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开始办理“简易小学”或短期小学。1935年统计,全区有短期小学500处(缺菏泽县)。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入侵华北。1938年菏泽及其所属各县相继沦陷,区内城镇小学一时全部停办,同时国民党地方政府在其控制的乡村又办了一些小学。据1939年统计,菏泽区域内共有公立完全小学3处,学生362人;公立初级小学56处,学生1981人;私立初级小学2处,学生88人。1946年,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内战,菏泽经常处于战争之中,小学基本停办。1948年10月,菏泽全境解放,国民党地方政府迫令部分师生南迁。
  管理经费:1912年至1917年,各县小学由劝学所管理,并设学区,为乡镇最低教育行政单位。1917年以后,省立小学由省教育厅管理;市立小学及市内私立小学,由市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县区乡镇设立的小学及县境内私立小学,由县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县、区、乡、镇立小学的教育经费由各县自行解决,私立小学的经费主要靠学生的学费和私人捐助、教会捐助及少量公款补助。
  学制:民国时期,小学学制有两次大的变化。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壬子学制”,由清末的九年五、四分段改为七年四、三分段,称为旧学制。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戍学制”,由七年四、三分段改为六年四、二分段,称为新学制,将国民学校改为初级小学,以后,民国时期的小学一直沿用“四、二制”。
  课程教材: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课程为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1932年10月修订改为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1936年再次修订,将社会、自然两科在初小合并为常识,劳作、美术合并为工作,体育、音乐合并为唱游,高小社会科学分为公民知识、历史、地理三科。自第四年起算术加授珠算,以配合学生就业的需要。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虽几经变动,但均为教育部审定的统编教材。
  教学方法:民国时期,境内小学教学尚未获得一定成熟的方法,古代、近代的各种教法均有接受。“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虽因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均未完全采用,但在教学思想上的影响是很大的。1928年以后,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的新教学法,当时境内不少小学模仿试用。
  民国时期,教学的八条原则是:①练习原则,即算术要多练习,才容易明白原理和法则;②类化原则,即举一反三的原则;③兴趣原则,即从引起动机入手,启发学生学习兴趣;④准备原则,即先有确定的目标,然后学习;⑤自动原则,即使学生自觉自愿从事学习;⑥设计原则,即教学前先有周密的计划;⑦个性适应原则,即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也即因材施教的原则;⑧手脑并用原则,即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从“做”字上去教去学。另外,对不同科目的教学方法,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教师待遇;南京国民政府在小学校里实行聘任制。小学教员由校董聘任,任期分为一学期、一年、三年和无定期四种,期满不续聘者,不再任用。教员分等级支付工资,各县多少不一,城乡多少不一,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沦陷区小学教育概况:1939年5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占领菏泽后,建立伪政权并开办了小学教育,推行奴化教育。据伪曹州道尹公署文教科统计,1939年,区内有公立完全小学3处,12班,学生362人,教职员16人;公立初级小学56处,64班,学生1981人,教职员78人;私立初级小学2处,2班,学生88人,教职员4人。至1942年,区内有中心小学23处114班,学生2645人,教职员133人;完全小学50处,142班,学生7107人,教职员316人;初级小学577处,学生11249人,教职员638人。
  管理经费:当时小学管理仍沿袭民国时体制,县立小学由伪县政府教育科领导,区乡镇村小学受县区两级领导。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租金、地方自筹、省款补助三个方面。
  学制:其学制为四、二分段,教材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编印的教科书,教学方式多为注入式,小学教员主要由国民党时期的旧知识分子充当,待遇低微。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小学教育发展概况:1938年,区内各县抗日政府尚未建立时, 各中共地方组织为抵制日本侵略军奴化教育,振奋民族精神,以灵活的形式创办了一批旨在进行抗日教育的小学,如刘齐滨、于子元办的单级小学、一千王(村名)小学,孙子英和邵义卓办的菏泽县韩庄小学等。1939年各级抗日政府相继建立,并设置了教育工作机构,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了一批新式小学,改造了一批私塾和教会学校,并在月本侵略军占领区创办“革命两面小学”。据昆山县(今梁山县)统计:全县有小学94处,109班,学生4183人,教师114人。1941年一1942年,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实行“三光政策”,再加之严重的灾荒,抗日小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1943年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扩大,区内相继设立了一批专、县、区政府领导的抗属子弟小学,如冀鲁豫五专署军工子弟小学(1941一1949)、鲁西南抗属子弟学校(1942一1948)、冀鲁豫三分区后方革命子弟小学、东明县第一抗日高级小学(1942)、成武县育才小学(1943)、郓城县八区大杨集抗属子弟小学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区内小学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据菏泽、成武、昆山(今梁山)三县不完全统计:有抗日高小32处,抗日初小318处,教师800余人。
  1946年6月,解放战争时期,菏泽一带处在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最前线,教育工作转入战时状态,除公费的抗属子弟学校转移黄河以北进行教学活动以外,其余小学均遭破坏。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农村特点,冀鲁豫二、五专署推行了小学“民办公助”的政策,但由于执行中有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民办后又放松领导,经费、设备、师资等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效果不佳,未达到预期目的,小学人数大大减少。据八专署统计:高小人数减少38。6%,初小减少29%。1948一1949年,冀鲁豫行署为恢复、整顿和发展小学教育,多次颁发指示,又专门召开小学教育会议,贯彻华北小学教育会议精神,纠正了小学教育政策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小学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据1949年第五专署统计:有完小24处,高级班32班,学生973人,教师63人;有初小623处, 学生1677人,教师948人。
  管理经费: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小学,除专区政府机关创办的抗属子弟学校归地直机关直接领导外,其余小学归县、区两级领导。初小教育粮由农民负担,由县统筹按地亩征粮(每亩半斤),高小教职员薪俸、办公费、生活费用,均由县财政处开拨,抗属子弟学校一律实行供给制。
  学制:抗日根据地执行“三一”学制(即初小三年,高小一年);后来解放区又实行“四二”学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人学制虽有规定,但因战争环境的影响,有时则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灵活措施,以服从战争需要。另外,有些小学无一定学习期限,允许晚入学或者早参军参战。小学课本为冀鲁豫行署编印,大体内容为民族教育、阶级教育、生产和纪律教育等。
  师资:主要是实行民主推选和聘任制。一是聘请农村中战前的教员,二是选拔旧学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培训充任小学教师,其待遇与当时的干部相同,享受供给制。
  建国后的小学教育发展概况:建国后,菏泽区内通过对新区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改造,对老区学校的巩固和提高,小学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底,全区有小学2389处, 在校学生115287人,教职工4149人。至1952年,全区小学发展到3775处,在校学生323197人,有教职工9320人。1953年,为解决农民子弟入学问题,全区发展民办小学245处。公办小学因水灾和虫灾严重、房屋倒塌、农业减产、群众生活困难等原因,学生有所减少。1953一1955年,对小学教育着重进行了整顿和巩固。1956年,小学教育开始走向“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新阶段。据1957年统计:全区有小学4819处,在校学生429355人,教职工141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49%。1958年,小学教育发展较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7.6%,但由于劳动过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59一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农村小学学生曾一度大量减员。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区小学进行了调整布局,精减教师,合理并校,公办转民办,落实学校和学生数,区内小学逐年减少,由1958年的7346处降为6235处,在校学生由691832人降为356017人,教职工由17818人降为153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则下降到49.4%。1963年,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两种教育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始创办耕读小学,小学教育逐渐巩固和发展起来。至1965年全区全日制小学6891处,在校学生450721人,教职工1670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5.8%,有耕读小学11419处,学生298673人,教职工127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全区农村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大批农村小学公办教师被强行下放回原籍任教,造成许多村队有小学无教师。1973年,又受“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影响,学生不学习,教学秩序严重混乱。另外,又盲目发展“戴帽中学”,小学教师拔高到中学去,大大削弱了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影响了小学的教学质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定》,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对适龄儿童进行普査登记,狠抓小学入学率,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1981年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通过文化考试、业务考查等,辞退了部分不适合做教师的人员。1982年,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以改造校舍为中心的校改高潮。广大干部、职工、农民群众热情很高,纷纷响应,积极出资捐物,成效显著,使小学校舍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1984年实行机构改革,加强了对小学教育的领导1985年工资改革,小学教职工普遍提高一至两级工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至1985年底,全区有小学6452处,在校学生1009000人,教职工400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17%,巩固率为92。47%。
  教育经费:建国初期,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家征地方附加粮解决,但不得超过同期公粮的15%。1954年后,由县财政部门拨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发展失控,小学经费除县拨一部分外,靠学杂费和勤工俭学解决。1981年,教育经费开始“切块”,除国家拨经费外,由办学单位自筹泯办小学经费,由农民集资解决。
  管理体制:1950年,境内的小学教育由各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区教育助理代为管理。每区又划分若干学区(片)负责管理和辅导学区(片)内的各小学。1958年,改变了过去以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了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小学由县和公社双重领导,公社以下仍有学区(片)组织。1959年,公办全日制小学由公社直接管理,民办小学由生产大队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除发教育经费外,对教学行政等工作难于领导,小学由群众组织管理,后又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1970年各公社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领导本公社教育工作。每个公社又分若干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联中校长领导片内小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学的领导体制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有关规定。1981年,采取中小学分辖管理方法。
  学制:1950年全日制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春季始业。1952年,小学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小四、二分段。1953年,执行教育部通知,“五年一贯制"缓办,小学一律改为秋季始业,仍沿用四、二分段制。1963年按照教育部指示,小学继续试验“五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初期,学制很乱,没有统一规定,小学随意缩短学制年限。1973年全区大多数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春季始业。1975年又改为秋季始业。1980年以后,“五年一贯制”与四、二分段的六年制并存。
  教材:1950年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编审的教材。1958年对部分教材进行砍、补、合、换,增加部分乡土教材,是年9月教育部下达《关于今后不再颁发教学用书表的通知》以后,小学仍使用统一教材,各省结合当地情况只编写部分补充教材。1966年后,全区小学生以毛主席语录为教材,有的自编教材,各自为政,很不统一。1970一1978年,小学各科使用省编教材.1979年以后,全区小学均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教学方法:建国初期,全区小学多用注入式,即教师讲学生听。1954年以后,学习苏联凯洛夫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査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和五大教学原则(直观性、量力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巩固性九采用谈话法、讲读法、问答法、讲解法、讲读讲解法等,提倡启发式教学。1964年学习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强调启发式,要求精讲多练。:1978年以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要求,采用讲授、讲读、谈话、观察、参观、演示、实验、实习、练习、阅读、指导、欣赏、复习等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开始加强电化教学。
  第二节重点小学
  菏泽市第二小学前身为冀鲁豫边区二专署直属革命子弟学校,1948年10月由郓城赵楼迁菏泽城,校址为考棚街路西,有学生50余名。1949年改名为菏泽城关镇第二完全小学(简称二完小),通过考试,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6个班,每班40人,在校学生约300人。校址逐步扩大为西院、南院、西南院、东院四个校院。至1958年学校扩大为18个班,专职教师30余人,学生升学率达90%.1962年被确定为省重点小学,推行“五年一贯制”。至1966年,共20个班(含两个幼儿班),在校学生800余人。
  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实行九年一贯制,从幼儿园到九年级,全校共有22个班,在校学生1320余人。当时学校虽然坚持了上课,但学工、学农、学军、宣传等活动很多,还实行“工教对流”,即工人来校教课,教师到厂劳动锻炼,半年轮换一次。大大削弱了文化课的教学质量。
  1978年省教育厅下文恢复该校为省重点完小,裁撤中学班,实行“五年一贯制”,到1985年全校一至五年级共24个班,有学生2373名,另附设幼儿班5个,每班幼儿80-100名,共400余名。
  该校办学成绩显著,升学率高达90%以上。1982年被评为山东省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以后又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菏泽地区实验小学成立于1983年9月,校址在菏泽城东南角中华桥南,赵王河东岸,与地区教育局招待所为邻,占地24亩,有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2个教室,6个办公室。另建平房教室8间,容纳3个学前班。原刘庄小学校址有教室9间,为该校分校,容纳一年级3个班。1985年新建教师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另有平房教师宿舍8间。有校办印刷厂1处。
  该校直接归属地区教育局领导,学校设党支部、校务委员会、团支部、少先队、工会、妇女领导小组等。
  1983年,共有18个班,学生900余人。教职员工34人。
  1984年,在校生18个班1170人,教职工45人,毕业3个班,学生195人,升学率为95%.1985年,17个班,学生1190人,教职工57人,毕业3个班,升学率仍为95%。1984年以后,学校大抓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在教法上着重思维训练,运用尝试教学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采取的五个步骤是;基本训练,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巩固复习。核心是先练后讲。
  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该校于1985年创办了“学生家长学校”,深受家长们的欢迎,听课者达千人,曾获省教育厅、省妇联优秀家长学校
  奖。地区妇联也在该校召开了现场会。
  第三节特殊小学
  1983年,菏泽地区办聋哑学校1处,当年招生13人。
  1984年在校生26人,校舍全部租用民房。1985年,省拨款35万元,建立盲聋哑学校,校址在丹阳办事处陈官庄,征地15.6亩,建房38间。是年招生13名。
  1982一1985年,菏泽地区先后派往青岛、泰安参加聋哑师资培训学习的8人,去青岛参加盲童师资培训的4人。泰安特师班又分配给3名教师,至此,菏泽地区共有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师15名。
  菏泽地区盲聋哑学校,由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地区民政局、财政局协助。其学制是:盲班为6年,聋哑班为8年。盲聋哑教材采用全国统编课本。
  盲童班和聋哑班招收8一10岁盲聋哑适龄儿童入校学习。聋哑学校的学生,享受人民助学金,标准相当于当地初级中学的定额标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者,民政局予以扶持。盲聋哑学生毕业后,一般是自谋职业。第五章中等教育
  第一节普通中学
  清末的中学堂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清政府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两次下令办学堂,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首先在府署所在地菏泽办起了中学堂。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一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先后创办了曹州中学堂、南华私立中学堂和曹州私立普通中学堂,学校规模都较小。在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学校管理诸方面,都是以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要求设置。中学堂以入仕、从事实业和升学作为办学宗旨。要求对学生“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多种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
  曹州府官立中学堂经费,由府属11州县根据入学人数多少分担;私立普通中学堂的经费主要靠发起人临时筹办或旧书院抵款。
  创办初期,因高等小学堂学生来源匮乏,中学堂基本是作为“高等专门之始基”而设立。初、高中不分,修业年限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以后为五年.中学堂所用教材,须采用官设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课本。自编课本者,须呈经学务大臣审定,始准通用。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学部规定,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分为文科和实科(相当于现在文、理科),学制仍为五年,在课程安排上各有主课和通习课。文、实两科课程中,外国语均占第一位。
  中学堂创办之初,尚无高小毕业生,学生为书院转的生童,以后以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升入为主。同等学力者亦可按高等小学堂功课的程度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年龄规定15一18岁,学堂开办五年后年龄有所降低。中学堂教习由官方延请当地著名知识分子充任。
  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学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对清末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等。但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的25年中,菏泽区内中学教育发展缓慢,除由清末中学堂演变而来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外,直到1931年、1933年才相继建立了单县和巨野两处初级中学。1934年秋,菏泽县私立南华两等小学增设初中班,升格为私立南华初级中学。1938年秋各县先后沦陷,区内中学部分师生流亡四川,学校被迫停办。随后在区内出现国民党统治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和抗日根据地三种性质不同的学校。在国民党统治区兴办了几所临时性中学,规模小,学生少,且多设于偏僻乡间,这些学校是:山东省立定陶初级中学亦称二十二联中,1939年创办),山东省立第一联中、第二联中(1940年创办),单县私立俭堂中学(1943年创办),山东省立第十四联中(1943年创办),鲁西南联立高中(1944年创办)等。解放战争时期,只在县城有国民党办的中学,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些中学的部分师生流亡江南,后又陆续返回。
  管理、经费:民国时期,中学校由所属一级政府管理,其校长由所属一级政府的教育厅(局)指名,省长或县长委任。学校内部由校长总理一切,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协助校长管理各项事宜,各处设主任1人,办事员1一3人,其经费直接由省拨给。
  学制: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其后又对其修改补充,产生了“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生在校肄业4年,不分初、高中。1912一1922年10年间,菏泽区内中学执行了此种学制。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规定中学教育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这就是所谓“壬戊学制”或“新学制”,菏泽区内的中学从1923年暑假开始按“新学制”招收初中班。1925年暑假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开始招高中班。这种中学六年,三、三分段的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以后。
  课程设置:区内中学课程的开设,执行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规则》,1913年执行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1923年执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确定的中学课程标准纲要。1932年教育部又公布了中学正式课程标准,即初中课程将党义科改为公民科,英语三年内均为必修(原前二年必修,第三年选修);自然科分为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高中课程改党义为公民,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加强语文、算术和史地教学.至此菏泽区内中学课程安排均作了相应变更。中学教师多为大学本科毕业和专科毕业者充任,政治、经济待遇较高。
  沦陷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第一次占领菏泽。1939年秋第二次占领菏泽,并建立了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指使汪伪各级政府施以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将伪满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国民党的教育宗旨杂揉为一体,在沦陷区实施。菏泽区内,凡日本侵略军所控制的县城和交通要塞,都办起了中学,计有菏泽天主教堂私立体仁初级中学(1940年创办菏泽县立女子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山东省立菏泽初级中学(1941年创办),巨野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另外郓城县和单县在日本侵略军盘据期间也办有初级中学。日本投降后,这些学校停办。
  1945年沦陷区中学校内的管理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相同,学制仍沿用“三三制”,其经费由省拨款补助,其余部分靠学田租金补充,课程设置也和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一样,只是增设了日语,新用教材为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审定出版的“新民”课本,学生多来自地主和汉奸家庭,教师大多为中师或中学毕业,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极少,政治、经济待遇低下。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教育1938年5月,区内各县人民在中共鲁西南党组织领导下,掀起了抗日高潮,逐步建立了各级抗日政府。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扩大,中学教育随之产生并得以发展。在“一切为着战争,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的方针指引下,菏泽区内抗日根据地于1940年以后办起了湖西中学、运西中学、齐滨中学、曹东南中学。以后又合并调整为冀鲁豫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
  管理、经费;当时中学直接受所在行署或所在专署领导。学校设校长1人,下设教务、总务、指导处等办事机构,以后教务和指导处合为教导处,各校都有党团组织。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均按照战斗化、军事化、组织化的原则,编成大队、中队、小队,行动灵活迅速,还配有部分枪支,以进行自卫。平时,学生分年级按班上课,游击设学;战时学生是战士,按部队编制,随部队转移,学校转移到哪里,就在哪里上课。经费,一方面靠供给制,一方面靠师生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开展大生产运动。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生活原则上自费,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享受公费生、半公费生的待遇,和党政军干部一样实行供给制。
  学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多为初中,主要是干部训练班性质,虽有两年或三年学制的规定,因战争艰苦,实际上学无定制,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可提前参军参政。
  教材、教法:中学教材大部分是由华北分局和冀鲁豫行署组织编写的,也有部分教材是由教师自编。中学教师多由思想觉悟嵩,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担任,经推荐由专署审核批准,方可录用。其教学方法,除教师课堂讲授外,还经常采用小先生教授制和自由讨论的方式。教师教得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学生学得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建国后中学教育发展概况:建国后,菏泽区内的普通中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49年除平原省立菏泽中学外,在曹县和郓城又建立两所中学。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6处,其中完全中学(简称完中)一处,高中班5个,初中班159个,在校生8143人(含高中生204人),教职员716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一1957),各县都建立2一3处中学,全区已有中学36所,其中完中7所。1958年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普通中学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1962年根据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山东省委关于中学教育要“合班并校,多毕业,少招生”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普通中学进行了调整。是年,保留中学72所,其中完中15所。1963年、1964年经过对现有中学的进一步巩固,1965年普通中学得到了稳步发展,年底,全区有全日制中学87所,其中完中15所。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先是1966年、1967年两年停止招生,其后是砍掉省、地、县重点中学,盲目发展社队中学。几年间,全区社社有高中,队队有联中,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层层拔高,全区中学一轰而起。因违背客观规律,不少中学虚有其名;再加过分强调学军、学工、学农,文化课学习时间大大减少,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强调了教学质量,对社、队中学进行了调整,改革了中等教育结构,一部分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农业技术中学。全区中学教育再次得到巩固。至1985年底,全区普通中学已达豹773所,其中完中28所,有高中班621个,初中班4876个,在校高中生37500人,初中生259400人。
  管理体制:建国初期,菏泽区内的中学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命,中学归专署领导,各县中学由各县人民政府协助管理。1958年,领导权下放到县政府,校长由专署任命1963年后,各完全中学改为专署领导,初级中学仍归县领导。“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体制遭到破坏,中学逐级下放,除部分完全中学归县革委领导外,其余一律由公社革委领导和管理。1978年以后,中学领导体制逐渐得到恢复,菏泽一中、曹县一中、郓城一中由省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其中菏泽一中为全省首批公布的19所重点中学之一。地区确定师专附中等几所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各县(市)也都确定了本县(市)的重点中学。其领导和管理体制为:菏泽一中、师专附中为地直学校,隶属于行署,由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县(市)直中学隶属于县(市)政府,由县(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乡镇中学由县(市)教育局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建国后,全日制中学的领导体制,曾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在党支部保证和监督下校长全面负责制和革命委员会管理等体制,至1984年,才确定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以下设教务、政教、总务三处(1984年以前教务、政教不分,总称教导处
  建国后,区内中学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其次是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以及群众集资。
  学制:建国初,菏泽的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即初、高中各三年。自1960年开始,全区确定12处中学实行高初中“五年一贯制”,作为缩短学制的试验。但不久又恢复了“三、三制”。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中学学制改为四年,实行初、高中二、二分段。1978年,中学学制改为五年,“三、二”分段。1981年中学学制恢复了“三、三”制。
  教材:1950一1960年,各中学均使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1958年秋开始,增添了一部分乡土教材。1962年以后,去掉了乡土教材和生产劳动课,完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66年,原教材废止,进行了所谓教材“改革”,语文课写大批判文章和小评论,化学、物理合为《工业基础知识》,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为“革命文艺”,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政治课学习《毛泽东选集》、“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等。1970一1978年,区内各中学使用山东省统编中学教材。1978年以后,全区各中学先后采用全国统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五年制重点中学课本》等。
  教学方法:50年代初期,区内各中学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后来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讲演录》,运用苏联教育理论进行教学.1958年搞教育革命,强调教学“多快好省”和理论联系实际。1963年以后,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改革教法实验。1966年后,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开门办学。1978年以后,强调
  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招生:建国初期,区内中学招生考试不统一,各校自出简章,自命试题,自行录取,学生大多数是区内的,也有邻省邻区的。后来中学增多,招生范围有了限制,重点中学面向全区招生,一般中学只在本县或附近地片招生。初、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初中由县统一评卷录取,高中由地区统一评卷录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由单位推荐,就近入学。1973年改为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入学。1977年以后,恢复了入学考试制度。
  教师队伍:建国初期,除原有教师之外,又吸收一部分当地旧知识分子,经过培训,充任了中学教师,具有大学毕业或肄业文化程度的为数不多。:1952年以后,由政府分配的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充实了中学教师队伍。1957年整风反右时,全区有数千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中学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进行揪斗.把教师诬蔑为“臭老九”,政治上受到岐神,思想上受到压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得到了逐步提高。至1985年,全区普通中学教职工已达20712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5936人。第二节重点中学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山东省早期创办的中学之一。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今蒲泽一中校址),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34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南迁。
  该校隶属于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省教育行政机关决定。该校组织系统完备,以“校务会议”为学校行政最高机关°校长下设教育、训育、事务三部,每部设主任1人,职员若干人,视事务繁简酌定额数,一般1一3人。为改进教学,设有教学研究会。训育部有训育会议,事务部有事务会议.另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训青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属临时性质者有初中教育问题研究会、国语演说聶导委员会、英语讲演指导委员会、学术讲演委员会、卫生行政委员会、校舍校院审美委员会、教职员同乐会等。
  自1912年开始该校实行蔡元培所制订的“壬子学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贯制。1923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后,学制定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开始只有初中部,1930年增设高中部.稍后,又于重华书院旧址(今菏泽卷烟厂北部)增设女子部。
  建校初期,其课程按1902年清朝《钦定学堂章程》的规定进行开设。民国后,则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开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擞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音乐、手工、体育等课程,此后课程变化较小。
  建校之初,该校执行了清末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教育宗旨。民国期间,又积极贯彻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为经,实利、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该校教职员由校长聘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职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4名,约占69%。教师待遇优厚,月薪多者80余元,少者50—60元。 校长月薪一般200元,各处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员还要多15元。绝大部分教职员工作认真,尽职尽责。1937年5月该校曾为在校服务时间最长、成绩卓著的原校长葛象一、丛禾生、教师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先生立碑表彰。石碑四面分别刻有四先生生平事迹。这就是后人称道的“四先生碑”。
  学生主要来自鲁西南各县,通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一般年份报名数与录取之比为10:1。学生交费,高、初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纳学杂费4元,电灯费3元,制服费10元,生活费每人每月4元左右。该校编制为16个班,以办学较正常的1932年为例:高中部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学生118人。初中部13个班,其中男生10个班,一年级4个班,二、三年级各3个班,477人;女生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119人。总计全校16个班,714人。
  该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和收纳学生学杂费两项。1932年预算收入为62240元,支出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办公费6696元,购置费2280元。
  该校历届负责人廉洁正直,热心树人;教师治学严谨,努力从教;学生学习刻苦勤奋,形成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学风。辛亥革命前夕,该校进步师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为目的的“尚志社”,抨击时弊。“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进步师生走上街头,宣传“科学”、“民主”,抵制日货,向封建旧道德、旧礼教展开攻击。1927年,早期共产党员徐鹏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该校,向进步师生宣传马列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员,10月初,在这里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支部一一中共曹州支部。忠贞不渝的田位东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这个支部成员之一。该支部的建立,在鲁西南古老的大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菏泽地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该校师生部分南迁,从菏泽经许昌至南阳赊旗镇,与山东省南迁之其他中学组成山东省立联合中学,1938年2月辗转湖北员$阳,联合中学更名为国立湖北中学;1939年2月底,抵达四川绵阳后称国立第六中学,原菏泽中学南迁师生大部分编入国立六中第三分校。至1941年,南迁学生全部毕业,共计培养学生52个班,2500人,此后,就地招生,继续办学,直至解放。
  该校办学几十年,人才济济,成绩卓著, 蜚声海内外,素有“六中——北大一一哥伦比亚”之美誉。何思源、张含英(建国后水电部副部长)等著名人士均系该校早期毕业生。
  1948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曾下达指示,拟恢复战前之省立菏泽中学,并委派田竹桥为校长,进行筹备.但不久菏泽解放,恢复工作告终。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是省首批公布的15所重点中学之一,座落于菏泽城中心一省立六中旧址,占地面积为39769平方米,前身是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于1943年春由运西中学、濮范联中合并而成,1948年10月奉上级指示,由校长张训斋带领,南渡黄河,迁至菏泽城,校名仍为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1949年9月,冀鲁豫行署撤销,学校遂更名为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菏泽归属山东,该校又改称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1954年,改称为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该校迁至菏泽后,结束了战争年代的游击生活。根据上级“学校要正规化”的指示,进行了整顿,又接收了一部分自江南返回的流亡学生,当时共有一年制2个班,三年制5个班,即一级1个班,二级2个班,三级2个班,共有学生300人。一年制学生离校后,高、初中学制均改为3年。1950年始招收高中生,以后每年高、初中均为秋季始业,暑假招生。至1952年,学校已发展为18个班,包括高中5个班,初中13个班。到1965年发展为24个班,包括初中6个班,高中18个班。
  该校继承和发扬了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的光荣传统,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升学率一直很高,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新生。1953年,高中一级、二级高考时,升学率居全国第二位,博得各界好评。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三毕业班高考准备工作停止,全校停课闹革命。在师生中一时岀现“八一八”、“八三一”、“五四”、“阿芙乐尔”、“中华火炬”等“红卫兵”组织°他们走上社会,到处串联,正常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虽然要求复课闹革命,并有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但始终没有真正上课。1968年各年级学生全部毕业离校。是年,学校又招收新生,不进行文化考试,而是就近安排上学,学生一律按军队连队编制,高、初中学制均为2年,课程设置以学工、学农、学军为主,有的取消了外语课,不少外地教师调回原籍,削弱了教师队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4年,菏泽一中在全国数学初、高中联赛中获优胜单位奖。至1985年,全校有教职工167人,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323人,高中毕业生10022人,升入大专院校的5230人。学校机构设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工会、学生会。教务处下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生化、物理、外语、艺体等8个教研组和图书、仪器、文印收发三个室,总务处下设会计室、事务、医务室和保管室。学校设有工厂、农场。工厂主要为金属加工、印刷,农场后来改建为教工住宅。
  1985年该校有藏书45347册,期刊175种,理化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本及电教设备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座落在郓城县城内育才路街北侧的古桑园旧址,占地面积140亩,校舍588间,有实验楼一栋,是省属重点中学之一。
  该校1950年建校时为平原省立初级中学。1951年改为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随着平原省的撤销,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郓城中学。1953年与郓城师范合并,有初中一、二、三3个年级26个班,师生1400余人。1955年暑假增设高中班,学校发展为27个班的规模。1956年改称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并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57年学校开展整风反右斗争,有19名教职员工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教学秩序受到影响。1959一一1961年师生垦荒种田,自力更生,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1962年,学校贯彻烟台教育会议精神。1963年贯彻中央发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校形成良好风气,教学质量逐年上升。1965年,该校高考升学率达82%,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取消了校长负责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消了教研组,高、初中学制改为二年,文化课基本废止,学校曾一度划归城关镇领导,学校秩序混乱,学生学业荒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中改为三年制,教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80年高考升学率为72%。1981年高中改为三年制。1979年10月,该校被评为全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12月,被评为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85年,该校有2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2个班,初中4个班,在校生1632人。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师中大专以上程度的86人。另外,学校有工厂、农场,图书资料30000册,仪器设备13668件,价值126133元。
  曹县第一中学位于曹县城东关南环城路北,原曹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基督教福音会的旧址。占地117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该校创建于1949年春。1949年5月,被南京国民政府携去的曹县各中学20余名教师、300余名学生由江南返回曹县,编为7个初中班,于曹县城内姜街建立了曹县中学。6月27日,冀鲁豫边区第五专署任命朱景汉为曹县中学校长,张馨斋为教导主任,周以林为总务主任。随后,学校由姜街迁至东门里天主教堂。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后,改曹县中学为平原省立曹县中学。1952年7月,平原省立曹县中学与东关基督教福音会成立的曹县县立中学合并。合校后,大部分班级迁往东关,部分班级留在东门里天主教堂,仍称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是年毕业的四个初中班全部被保送升学,年龄大的升入菏泽师范班,年龄小的免试升入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改为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195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曹县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即高、初中同时招生,高中2个班,学生100人,初中8个班,学生400人。自此,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便成了具有高初中的完全中学。
  1956年,曹县一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57年7月毕业两个高中班,学生100人,在高考中绝大部分升入了高等学校,升学率在全省中等学校中名列第三。1958年春,由于整风反右的扩大化,校长刘瑞呈及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师生日夜深翻土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教学质量下降,1963-1965
  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质量得以回升和提高。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该毕业的未毕业,该招生的未招生。校内成立了几个“红卫兵”组织,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1月,根据省教育厅指示,招收春季始业的高中4个班,初中8个班。是年,改高、初中六年制为四年制,取消了校长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废除了升学考试制度,改为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1974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在校生均顺延半年。1977年冬,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次高考中,曹县一中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6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1人。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年,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46人、文科2人,大学专科的16人,中专70人,军校1人,共计135人。升学率在全省中学中名列第一,山东省教育厅发电为之祝贺。
  曹县一中不仅升学率高,在体育、卫生方面也名列前茅。1979年10月,在全国重点中学田径、通讯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奖给锦旗一面。1979一1984年连续受到省、地、县卫生部门的嘉奖,年年被县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第三节师范学校
  为了解决新学堂的师资问题,清政府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各州县…“应急设师范传习所。”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曹州府署驻地菏泽及郓城、东明等县相继开办了师范传习所。这是菏泽地区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传习所的学生多是科举时代年轻的塾师、秀才及愿为现代教育服务的知识分子,主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新的教育方法、教学理论、博物知识等。在兴办师范传习所的同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在菏泽城内考棚街设立单级初级师范1个班,学制二年,学生初为在职之蒙学教师和私塾塾师,后为高小毕业生,年龄多在18一30岁之间,学生享受公费待遇,不交纳学杂费,但毕业后有从教之义务,开设课程与中学大致相同,增加教育学和习字二科,学生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文凭和充任教员凭证。
  1909年(清宣统元年)由菏泽教育界进步人士王鸿一倡导,在城东北角马神庙创立保姆养成所一处,参加学习的妇女10人,目的在于提倡女子教育,培养幼教师资。此为菏泽地区女子师范教育的先声。
  清末的师范传习所及师范学堂是本区师范教育的萌芽阶段,对当时小学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对师范教育的目的、行政、学制、课程等均作了规定,师范教育有所改革和发展。当时区内的师范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师范传习所;二是中学附设师范班;三是专门的师范学校。师范传习所是在清末旧制上发展而来的,学制较短,规模也不大,一般为一、二个班,学生在百人以内。办学方式灵活, 深受广大在职小学教师的喜爱。
  1930年,菏泽、定陶、巨野、单县、曹县均有师范传习所1934年后,师范传习所大都改成了简易乡村师范,中学附设师范班。当时的中学,如菏泽私立南华中学,菏泽、巨野、单县、成武等县立初级中学,以及省立第一联中、十四联中等学校均设有师范班。有高中班的附设后师,有初中班的附设简师,师范班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大致与中学相同,只是比中学班增加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学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师范教育无人问津,中学附设师范班便成了师范教育的主要形式。专门的师范学校在区内创建较晚。1923年山东省政府下令改菏泽南华女塾(即原保姆养成所)为“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为三年制初级师范,隶属山东省教育厅,正式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省教育厅派来一批大学毕业生任教,并拨款扩建,发展为6个班的规模,学生实行公费,课程设置同普通师范,有毕业实习制度。1930年山东省政府又将该校改为山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仍全招女生。1931年开始男女兼收。1934年奉省教育厅命令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师范学校,后又改为山东省菏泽乡村建设师范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解体。自1923一1937年,该校共计毕业学生约500人,这是菏泽区内民国期间建校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一处师范学校。此外,1934年根据省教育厅指示,菏泽一批师范传习所更名为简易师范。至1937年,师范教育空前发展,计有省立菏泽师范(五师)、省立曹县师范、定陶县立简易师范、菏泽县立简易师范、郓城县立简易师范、鄄城县立简易师范、巨野县立简易师范等7处师范学校。
  民国时期境内师范学校学制三年,简易师范学制一年,课程基本上按上级规定开设,简易师范课程酌减,乡村师范增设乡村教育及农业科目。师范学校通过考试招收15一22周岁的高小毕业生,学生在校享受公费待遇,实行学分制,学生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方准毕业。毕业生由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由学校聘为小学教员,但也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
  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后,在境内办有山东省立曹州道菏泽师范学校和郓城县立简易农村师范学校,均为前师,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学制三年。采用略加修补的国民党时期的旧教材,课程增加了日语和军训课,并设有军事教官。招收高小毕业生及抗战前失学的初中生。学生入学后,除伙食费外其他费用自理。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两处师范学校均停办。
  1939年以后,中共鲁西南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为了解决小学师资问题,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各级抗日政府领导创办了一批师训班和知训班,并着手发展中等师范教育。1940年秋,鄄城抗日政府在鄄北杨屯创办师范班,为期一年,是鲁西南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先声。1945年6月,冀鲁豫边区二专署在郓城创建了运西师范学校,活动在郓城、鄄城、范县一带农村。1947年6月与冀鲁豫边区一中合并,成为边区一中的师范部。1946年2月成立的冀鲁豫建国学院专设师训部。3月,定陶县民主政府创办了定陶师范学校。1948年7月以后,冀鲁豫行署、华北人民政府等发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大力培养小学教师,促进了鲁西南痂范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年10月,冀鲁豫菏泽师范学校创办,1949年2月开始招生。接着,又先后创办了曹县、菏泽、巨野、湖西四处联立师范。这些学校为建国后菏泽境内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范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1、当地的高小毕业生;2、年龄小、文化水平低的在职干部;3、敌占区来的进步青年;4、乡村中青年知识分子;5、党政干部子女及家属。学制没有统一规定,师训班时间较短,正规师范学校学制较长,有的二年,有的三年。根据革命需要随时毕业,课程设置注重形势需要,包括政治课、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政治课和实践课更为重要。学生离校后,由政府安排为小学教师,也有部分作其他工作。这个时期的师范学校,除为全区培养了一大批小学教师外,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行政、教育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菏泽区内共有菏泽一师、二师,曹县师范、巨野师范、单县师范等五处师范学校,均为三年制的初师或中师。以后,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至1952年全区计有师范学校8处,在校生达4147人。是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区内部分师范学校开办速师,学制一年或半年。这时期,师范学校均由专署领导。1958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师范学校盲目发展,全区达到县县有师范,共11所。管理权下放,由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1962年经过调整,只存菏泽、单县、巨野、郓城4处师范,同时收归地区领导。1958年各县还先后成立工读师范,学制二年,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为主,但不久即停办。1964年在曹县古营集、成武县干李庄、东明县东明集各建工读师范一处,学制三年,课程设置有了统一规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师范学校均停止招生。1968年菏泽师范、单县师范招收一届初中生,学制二年。1969年,师范全部解散。1971年,又恢复菏泽、巨野、单县、郓城等处师范,开始接收地方推荐的高中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学制二年,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文化大革命”中期,区内部分师范曾招收短期训练班,学习三个月或半年即行结业分配工作。1976年以后,菏泽地区陆续恢复成武、梁山、鄄城、定陶、曹县5处师范。1977年考试制度恢复后,师范通过考试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及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学制二年,分科授业。1982年各师范停招高中生,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恢复为三年°1984年,定陶、鄄城两处师范改建为教师进修学校。至1985年,全区经省批准的中等师范学校6处,即菏泽师范、单县师范、鄄城师范、曹县师范、巨野师范、成武师范,在校生达3264人,教职工总数513人,另有梁山师范未经省批准,安排招生列在成武师范计划内。此时,7处师范均归地区教育局直接领导。1978年后菏泽地区在定陶师范、曹县师范等学校相继开办幼儿师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的,学制三年。为了提高区内民办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自1980年开始,地区先后在梁山师范、成武师范、巨野师范、曹县师范等学校举办民师培训性质的中师班,通过考试招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三年以上连续教龄的优秀民办教师,学制二年。至1985年,全区共计招收民师1928人,毕业1400多人, 学员毕业后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各县情况分配作中小学教师。
  建国初期,师范学生来源:一是单位推荐在职教师进修;一是择优录取高小、初中毕业生(初师招收高小毕业生,中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71年实行推荐选拔的招生办法,入学者多是在乡劳动一年以上的高、初中毕业生和在职民办教师,学员毕业后社来社去。后来,学员毕业后由国家择优录用。:1977年以后,菏泽地区师范学校采取统一招生办法,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和民办教师,毕业后大多分配做小学教师,也有部分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菏泽地区中等师范学校按国家中师教学大纲安排课程,开设政治、语文及教材教法,数学及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音乐、美术等;幼儿师范则增加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舞蹈等,中师及幼师均有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辅导及家访工作等。:1977年以后,菏泽地区师范学校加强了教法研究和改革,突出师范教育特点,加强了专业课的教学,开展了“一月见习”、“试教十分钟”、“练三字一话”等活动,并把电化教学纳入了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从各方面提高了师范教育的质量。
  1949一1965年,菏泽专区各师范招收中师、初师学生计19600多人。1977一1985年招中师9316人,加上“文化大革命”中的各届学员,全区师范共招生30000多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区内各县,为区内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做岀了贡献。
  第四节专业技术学校
  建国前,菏泽没有正式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50年冬,菏泽专员公署卫生科创办了第一所专业技术教育学校一一平原省菏泽卫生学校,校址在菏泽城中学西街,赁民房10余间,有教职工7人,其中有大学毕业学历的1人。1951年5月,学校首批招收学员50人,学制一年,主要为各基层医药卫生部门培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952年8月招收第二批学员60人,学制一年。这两批学员都是各基层医药卫生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经培训后再回原单位工作,没有升留级制度。1953年署假,校址迁至菏泽城西关外(即现在的地区人民医院西),因平原省撤销,校名改称“山东省菏泽初级卫生学校”。1955年下半年,由原初级卫校升格为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学校改名“山东省菏泽卫生学校”。设护士专业,面向社会招生,正式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全省统一分配。是年6月,山东省菏泽农业技术训练学校创建,地址在菏泽城西门外。1956年5月,经省农业厅批准,改为正式中专,更名为山东省菏泽农业学校,设农学专业,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958年“大跃进”时,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区内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盲目发展,菏泽卫校、菏泽农校先后升改为医学专科和农业专科学校(简称医专、农专),同时还兼办中专班。至1960年,全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已达10处, 包括农业、机械、卫生、艺术、林业等多种专业,在校生总数达2325人,教职工460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合理整顿,菏泽医专、菏泽农专停办大专班,分别恢复原校名,其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全部撤销。1964年,开始创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直到1965年境内全日制中等技术专业学校只有菏泽卫校、菏泽农校两处。在校生1002人,教职工172人。
  1965年以前的中等技术专业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招生由省统一命题,与师范、高中统一招生考试,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全区统一择优录取,考试课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从1955一1965年的10年间,全区曾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处,共招收学生372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遭到破坏。全区中专停止招生。1968年,菏泽农校、供销学校等被撤销。1969年,菏泽卫校被撤销,至此,境内中等专业教育出现了空白。1971年,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菏泽医专、菏泽农专两所专科学校,学制二年,同时兼招中专班。1973年,两处高校又被撤销,分别改为菏泽卫校和菏泽农校,分别开办医士和农学两专业。是年,菏泽地区商业局创办山东省菏泽商业学校,1975年更名为“菏泽供销学校”,主要为本区商业、供销系统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1975年6月,创建山东省菏泽粮食学校,校址在菏泽城西关外,以培养粮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目的,设会计、储藏等专业。至1976年,全区计有中等专业学校4处,在校生1739人,教职工224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
  1971一1977年,菏泽地区的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均为二年,实行推荐选拔制度,招收有二年以上劳动实践的工农兵学员,学员大多为高中毕业程度,毕业后原则上社来社去,但执行中大部分由国家安排了正式工作。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菏泽地区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原有各中等专业学校得到完善扩大。1978年1月,菏泽卫校再次改建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1980年以后不再招收中专班。1982年经省批准,单县中心医院卫生学校改建为“山东省单县卫生学校”,为独立的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区内卫生系统培养护士、助产士,制三年。1985年,菏泽地区艺术中专学校恢复,(该校1958年曾存在)隶属地区文化局,地址在菏泽市佃户屯乡,以培养地方戏编导和演出人才为目的,学制三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菏泽地区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菏泽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隶属地区公安处,学制二年。至1985年底,全区已有正式中等专业学校7处,设置粮食、农业、商业、卫生、工业、艺术、公安等专业,在校生达1852人,教职工533人,其中专任教师236人,从1977一1985年,全区中专累计招生7264人,毕业6474人。
  1977年以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实行考试制度,招收成绩优良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1979年开始,鉴于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大,需要安排,菏泽农校、粮食学校、供销学校等择优招收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以后则和高等学校同时录取。1982年以后,区内中等专业学校停招高中毕业生。
  根据上级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者,学制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者,学制为二年或三年,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人民助学金,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第五节职业学校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菏泽警务学堂创办,主要是培养训练警务人员。这是区内职业教育之始。学员除学习高等小学堂的部分基础课外,还学习警务知识和新军法等军事科目。因办学成绩显著,一年后,清政府将该校合并到保定府武备学堂,学员毕业后充任陆军军官。1910年(清宣统二年)菏泽又创办农桑学堂,招生100人,主要学习栽桑、养蚕、制丝等技术知识,培养了不少植桑养蚕人才。1912年国民政府继续执行实业教育政策,将原各种“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1913年,教育部颁令要求省设甲种实业学校,县设乙种实业学校,分别施以完全的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1916年,境内共有乙种实业学校5处(菏泽、单县、成武、定陶、巨野),在校生252人。1920年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1930年秋,又奉教育部令改为职业补习学校,当时区内尚存4处(定陶、菏泽、单县、曹县)职业补习学校,在校生157人。另外,菏泽县私立南华初级中学办有职业班。按照规定,乙种职业学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校长由县教育局提名,县长委任,经费由县政府拨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手工业基础,境内职业学校设有蚕桑、机织、染织等专业,修业年限均为三年。招生对象最初主要是12岁以上的初等小学毕业生,1923年以后则多招高等小学毕业生。所设课程除文化基础课外,蚕桑科设有养蚕、蚕体生理、蚕理、制丝、栽桑、土壤、气象等专业课;染织科则开设染色、机织、机械学、制图、绘画等。各科均有实习制度,学员在校由学校供给伙食费、书费,毕业后自谋职业。有不少人找不到职业,因此职业学校学生退学、流动现象严重。至抗日战争前夕,国民政府在菏泽区内开办的职业学校 (班)先后停办。
  日本侵略军占领菏泽时,境内只有一所职业学校一一单县兴亚日语学校。该校创办于1940年4月,主要培训初、中级日语翻译和小学日语教师,学生三个月毕业。所设课程包括日语读本和日语会话,采用新民书馆出版的日语读本作教材。该校于抗战胜利前停办。
  境内解放区的职业教育始于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3月,冀鲁豫建国学院创办,设在省立六中院内。除设有初中、师范部外,还招有电话、汽车两个职业班,又在行政干训部设有行政、司法、财务与银行会计三个班,修业
  年限均为6个月。1946年9月,因战争形势发展,建国学院北渡黄河,迁至阳谷、莘县一带游击设学。:1947年7月,设学于濮阳的冀鲁豫第一职业学校并入该校,又增设农材、化工、纺织三个专业。此外,境内的职业学校还有:冀鲁豫邮政干部学校,地址在菏泽西当典街邮政管理局,以培养邮政人员为目的;冀鲁豫农业实验场训练班,地址在菏泽东北里官花园,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为目的;冀鲁豫军区供给学校,地址在郓城县辛集,培养供给干部(会计为主),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地址在菏泽孔楼,培养卫生人员,开展乡村卫生事业。这些学校均通过考试接收学员,学习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学员在校享受公费待遇,毕业后由学校或政府安排工作。
  建国后,职业教育得以稳步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可分为技工学校、城市职业中学和农业(技)中学三大类。
  1985年全区已有劳动技工学校、商业技工学校、交通技工学校、建筑技工学校及曹县劳动技工学校5处。技工学校的管理,由地区劳动局和主管局共同领导。地区劳动局根据国家劳动有关技工学校的方针、政策,负责确定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培养师资等工作。招生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劳动部门办理,教学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技工学校学制有二年、三年之分。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者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者为二年,特殊专业为三年。其课程设有文化课、技术理论课和生产实习三类。学生来源于全区非农业户口的高、初中毕业生。通过招生考试,择优录取,毕业后由劳动部门统一分配工作。学生入学后享受人民助学金。
  菏泽地区的城市职业中学始办于1981年。是年,菏泽市第四中学改为菏泽市职业中学,至1985年底,先后开设建筑、幼师、造纸、棉织、医士、化工等专业。1985年5月,单县职业中学建立,开设幼师、家电、电工、烹饪、税务等专业。1985年底,两处职业中学共有在校生720人。
  农业(技)中学是区内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8年创办以后,经过曲折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其性质是乡镇自办、国家扶持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中等学校。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农中盲目发展。1959年,区内农业(技)中学猛增到166处,但由于办学条件不具备,学校师资匮乏,管理混乱,且学生劳动过多,教学质量较差。1961年经过整顿,所剩无几。
  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山东省各地开始恢复和发展农业中学。1966年境内的农业(技〉中学达450处, 在校生20054人,教职工1255人,其中专任教师1038人,并形成了一套文化基础教育和
  农业技术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农业(技)中学成为农村培养各种农技人才和新型劳动后备力量的基地。农业(技)中学分高、初中两级,学制各为三年。学校贯彻以教学为主、面向农业的原则,教学内容以文化课为主,兼授农学、畜牧、林果、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农业中学大部分停办。1979年6月,山东省教育局公布了《农业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重新明确农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指出农业中学“实行半农半读”,一面读书,一面参加生产劳动,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又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并对农业中学的教学、生产劳动、课程设置、教材等都作了新的规定。按照上级指示,菏泽地区的农业中学逐步恢复起来,但多数为初级中学,1985年,全区有农业中学28处,在校生6084人,教职工总数832人,其中专任教师479人。菏泽地区农业中学到1985年累计毕业生近9000人。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
  曹县梁堤头农中建于1958年。当时公社党委责成共产党员、民办教师郭稼成办一所红专学校。校址设在黄河故道的荒沙滩上。开始时,郭稼成带领4名教师60名学生开进了荒沙滩,艰苦创业。至1962年,盖起6间瓦房,添置30套新桌凳和一批教具,购买了7匹骡马。学校初具规模。
  梁堤头农中从建校第一天起,就坚持学习、生产两结合,以半农保半读,学生白天抓紧劳动,间隙在田间地头认真学习,晚上在煤油灯下发愤攻读。学校还经常开展教学评比、农技讲座、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活动。
  从1958一1979年,该校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先后毕业普通班、短训班73期,学生共6800多名。这些毕业生大多在农村担任农机手、农业技术员、民办教师、乡村医生或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还有的参了军,上了大学,进了党政机关。
  1978年,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被教育部定为全国20所重点中学之一。
  至1985年,学校有农学2个班,兽医2个班,普通初中4个班,在校学生372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全校有校舍377间,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普通实验室12间,专业实验室12间,仪器室5间, 各种仪器15727件,化学药品125种,标本模型825件,各类图书13750册,各种报刊杂志120种。
  第六章高等教育
  建国前,菏泽区内没有高等教育。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菏泽第一师范学校、菏泽农业学校、菏泽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菏泽农业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三所学校共有教职工487人,其中专任教师195人,当年招收专科生652人。1962年,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高等学校进行全面调整和压缩,菏泽师专解散,菏泽农专、菏泽医专分别恢复为中专学校。
  1970年6月,山东省革委呈请国务院批准,将山东省财经学院裁撤,组建菏泽师专和北镇师专。菏泽师专于年底开始招生。其后,经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在菏泽卫校和菏泽农校的基础上,再次组建菏泽医专和菏泽农专,并于年底开始招生。当时,菏泽医专、菏泽农专属地方办大专学校,规模小,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因此,于1973年再次改为中专。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菏泽的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轨,高等教育也得以稳步发展。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卫生学校再次改建为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师专也得以迅速扩大和发展。1978年10月,菏泽教育学院创建,填补了菏泽成人高等教育的空白。之后,菏泽地区教育局分别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高师函授教育辅导站,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另外,菏泽师专、菏泽农校、菏泽地委党校先后增设大专进修班,对区内干部、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政治、文化、业务培训。
  第一节普通高等教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菏泽卫校改为“山东省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设医疗专业,学制五年,学生毕业后,全国统一分配。至此,校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新建校舍200多间,教学力量不断增强。至1961年,教职工人数共165人,专职教师达76人,12个班,在校学生800人。这一时期,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成绩显著,1960年被评为全省技术革新红旗单位,并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同时展示了科研處果及发明的医疗仪器。
  1962年,停办大专班,改办中专班,校名改为“山东省菏泽卫生学校”。1969年撤销, 教职工全部调出。
  1970年,学校恢复,改名为“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二年。1971一1976年,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从基层统一推荐选拨的工农兵学员,4个班,168人,没有升留级制度,毕业后原则上社来社去。
  1977年,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招收二年制护士专业(中专)2个班,80人;二年制药剂士专业(大专)1个班40人;三年制医士专业(大专〉1个班,40人;三年制中医士专业(大专)1个班,40人;三年制妇产医士专业(大专)1个班,41人。
  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改为“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面向全省招生,设三年制医疗专业,学生全省统一分配。是年10月,招2个班130人;翌年2月扩招2个班,68人;同时又招收了护士2个班,110人;药剂士1个班,50人。新建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教工宿舍楼一座,建筑面积为1300平方米。
  1979年,1980年连续招医疗专科班7个,316人。1981年招2个班,81人,并为东濮油田代培学生45人,另有自费生11人。1982年招2个班80人,1983年招4个班160人,另有自费生22人。1984年招5个班200人,并为铁路部门代培学生36人。
  1985年,全校教职工总计252人,专职教师170人,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79人,助教95人。地区医院兼职教师均为主治医师,计45人。校舍总建筑面积20453平方米,其中教室4675平方米,办公室1000平方米,实验大楼一座5000平方米,图书馆240平方米,宿舍9058平方米,电化教学设备、伙房、校办服务部等一应俱全。是菏泽地区规模较大的专科学校之一。
  课程设置:1958-1962年,主要设置的课程有:政治、语文、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祖国医学、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皮肤科学、放射医学、中医科学、中药学、诊断学、瘟疫学等。
  1971一1976年,在当时“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及“开门办学”的方针影响下,主要课程设有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军事体育课、学工学农课、专业课等。专业课包括正常人体学、疾病学基础、药物学、中医学基础、新医疗法、内科学(包括儿科)、外科学(包括五官、皮肤科)、妇产科学、预防医学等。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课程设置政治、德育、外语、体育、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药
  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卫生学、中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及诊断学等。
  教材教法:1958一1962年使用的教材有国家统一编印的,有省编印的,也有地方编印的三结合教材。
  1971一1976年,使用的教材是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编写的教材;实行开门办学,临床课放到各县、公社医院、大队卫生室去上,边实践边学习。1977年后,使用的全部是全国统编专科教材;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学班的形式进行讲授理论课,还有实习课等。在实习期间,多半划分许多实习小组,分到各个实习点医院,跟班实习。以后又增加了电化教学,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录象等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师专),是区内办学时间最长的普通高等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菏泽地区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
  创建与发展:1958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省教育厅批准,以菏泽第一师范为基础,建立菏泽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菏泽城西关原立达小学旧址。当年招收313人,分文史、数理两科,学制二年。有教职工47人,图书5万册。这届新生主要来源于区内的小学教师,属教师进修性质。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学校师生很快投入“大炼钢铁”、深翻土地运动中,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58年,菏泽专区并入济宁专区,济宁师专部分教师转入菏泽师专,壮大了师资力量。是年,菏泽体育学校训练班和音美班合并到师专。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原校园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经地委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在菏泽城北部征地179亩,建起了2座教学大楼,1座学生宿舍楼及1座礼堂,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年夏,面向全省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172人,分语文、数学两科,学制2年。另外,学校还招收五年制语文专修科学员50人,全部是初中毕业生,后由于学校下马,该届学生提前毕业,按中专分配。
  1960年第一届学员毕业,除少数在全省分配外,大部分分配在区内工作。至1961年,菏泽师专共招收4届学生,加上附设中师训练班,共1000人。此外,学校还开办了高师专科函授教育,对区内中学的领导干部、教师进行业务、技能辅导。
  1962年暑假,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省委指示,撤销菏泽师专。1963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后,部分教师调到烟台、泰安师专,其余分配到各县一中。校舍交菏泽一中使用。11月,学校停止一切活动。
  1970年6月,山东省在裁并与调整高校时,将山东财经学院撤销,并用其师资和设备的一部分,用于组建菏泽师专。10月初,原财经学院副院长辛玮等率领部分教职员工到达菏泽,在原菏泽师专旧址筹建新校。11月28日,菏泽师专正式开学,开始招收基层推荐选拔的有二年以上劳动经历的高中毕业生(即社来社去的工农兵学员),学制二年。至1976年10月,6年内共招收3届工农兵学员692人。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学校学习莱阳农学院、朝阳农学院的经验,实行“开门办学”,师生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较多。学员入校后,按军队编制分为数学连、物理连、化学连、中文连、英语连。新设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教育课、专业知识课、学工学农课、军事训练课,砍掉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由于学生基础差,对专业知识课很难接受,又加教学秩序比较混乱,故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参加全省统一分配,1976年招收的社来社去学员原则上回原单位工作。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977年恢复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2月菏泽师专招收在全国统考中成绩合格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学制二年。197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菏泽师专为国家正式髙等学校,主要承担菏泽地区中学师资的培训任务。学校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学生在校享受公费待遇。课程设置按国家高校教学大纲,并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增设了音乐和外语两门选修课。
  1977一1985年,菏泽师专共招收4099名学生,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史、体育、英语、生物、美术9个系10个专业。1983年开始,师专开办干部专修班,招收社会各界在职干部,学制二年;同时还举办三年制高师专科函授教育,设置数学,物理、化学、中文、英语、政治等6个专业,学员1733人。为了支援各行各业,菏泽师专曾举办过各类培训班,为社会培训化验员500多人。
  组织管理:建校初期,菏泽师专由菏泽地委主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经费由山东省教育厅拨发。1970—1977年,由省和地区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1978一1985年,由菏泽地区行署和省教育厅双重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4年机构改革后为副专级单位。经费仍由山东省教育厅拨发。
  教师、教学及设备:1958年建校时,师资条件较差,仅有教职工47人,且大部分是师范毕业生。1970年学校恢复时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其后,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逐步壮大,1976年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其政治、生活待遇有了较大的提高。至1985年底,菏泽师专共有教职工429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27人)。
  在教学中,以科室、教研室为主要科研单位,注重师范教学特点,从开发智力、增强能力出发,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推广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少教师根据师范专科教育的特点,自编教材,取得良好效果。
  1985年,学校有教学楼两座,办公图书楼一座,理化实验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教工宿舍楼两座,总建筑面积28580平方米。设有40个教研室(组),开设117n课程。有19个实验室,开设了21门实验课。配有价值百万元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量达25万册。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学校教务处专设了电化教学科,配备了价值8万元的电视、录放、摄像机等。
  第二节其他高等教育
  菏泽教育学院创建与发展:山东省菏泽教育学院创建于1978年10月,原名为“山东省菏泽地区教育学院”,地址在菏泽城北军分区教导队驻地。1979年开始招生。1981年4月,根据省政府决定,学校改名为“山东省菏泽教师进修学院”。12月底,学校搬迁至菏泽市中华东路南侧。1983年11月,遵照省政府(1983)36号文件精神,又改名为“山东省菏泽教育学院”。1984年3月,国家教育部备案。
  菏泽教育学院为正县级单位,1984年机构改革前归地区教育局管理,机构改革后隶属于地委宣传部,业务归地区教育局指导。学校占地49。4亩,有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室、教职工宿舍、实验室、仪器室、伙房、餐厅等,总建筑面积836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5000册,实验仪器总价值为38万元。
  1984年5月机构改革后,设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中文系、英语系、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并于1985年增设了函授部。共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职教师65人,兼职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1人,助教3人。
  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菏泽教育学院属于培训中学在职教师和行政干部的高等院校。学员在校所学课程和师范专科学校基本相同,除各专业基础课外,还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体育、德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中文专业使用全省教育学院、师专系统统编教材,其他专业大都使用大学本科统编教材。
  1979年,该校招收第一届学员177人,都是参加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毕业后参加全省统一分配。1981年、1982年和1983年先后招收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学员161人、193人和205人。这3届学员系面向全区招收的没有达到专科毕业学历的中学在职教师,毕业后由各县(市〉教育局分配。1983年还与菏泽师专联合举办高等师范专科函授班,面向全区中学招收未达到专科毕业学历的教师,共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治、历史、地理、英语8个专业,学员计有2972人。1985年英语专业函授招收67人,学制三年,学员以自学为主,学校每学期对学员集中面授20天左右。各专业所开课程与专科进修班相同。同时,为了适应菏泽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开办专科进修班、函授班的同时,还积极举办了多期短训班。至1985年底,各类短训班共结业87人,专科进修班共毕业736人。
  高师函授
  1956年夏,山东师范学院在菏泽举办高师函授教育,学制有三年和二年两类(高中程度学习专科,学制三年;专科程度的学习本科,学制二年)。当时,菏泽地区各县均有学员。1958年后,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菏泽师专等高校在区内陆续开办了本、专科函授教育。至1966年,区内共有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专业函授学员5000人。1967年,函授教育全部停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曲阜师范学院恢复了在菏泽地区的函授教育。至1985年,在菏泽共招收本科、专科函授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英语、生物等8个专业1758人。
  高师函授教育的招生,采取自愿报名、单位批准、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进行。学员的学习主要靠自学,所设课程及所用教材与普通高校各专业相似。为了保证函授教育的质量,函授学校每学期都要用10一20天的时间对学员集中面授,时间多安排在寒暑假。函授学员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
  为了保证函授教育的正常开展,函授学校、地区教育局、各县(市〉教育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1956年,菏泽专区成立了“高师函授教学辅导站”。1978年以后,各县(市)都建立了函授站,中学和乡镇都成立了函授教育领导小组。地、县、校三级函授网在曲阜师范大学函授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同时,在业务教研上,加强了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即面授、自学和辅导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1978一1985年,菏泽地区仅本科函授毕业生人数相当于这五年国家分配给区内教育系统毕业生的总和,为国家节省经费近200万元,促进了区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变化,使全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了12.5%。广大学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提高,大部分学员毕业后成为各级中学的骨干力量,对区内的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电视大学电大教育是一项新型高等教育。1979年2月,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菏泽地区工作站建立,负责全地区各电大班的招生、辅导、考试和学籍管理工作。部分县(市)也相继建立了电大工作站,辅助地区电大站的工作。是年,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在菏泽地区办电大班10个,招收全科学员275人,单科学员256人。1982年以后,菏泽地区不再办单科班,对在校学员全部进行全科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是一种开放性的远距离的高等学校,通过电视、广播、函授等手段进行教学。全国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学员单科考试及格,发给单科结业证,各科全部及格,发给毕业证,承认大专学历。菏泽地区电大教育有理科、文科、工科,到1985年共招收全科学员2913人,毕业832人,招收单科学员377人, 结业370人。
  自学考试菏泽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于1983年。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教方式。同年9月,菏泽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负责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宣传、发动、接纳考生报名、组织考试、登分统计、颁发单科结业证和毕业证、做好毕业生工作等,至1985年10月,菏泽地区共组织考试4次,开考课程17门,报考2242人、3385人次,单科合格1482人次, 合格率为54%。
  第七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农民教育
  境内农民教育始于民国初期。当时的农民教育称做民众教育。全区各县都建立了讲演所、阅报处・1928年分别改为通俗讲演所、民众阅报处,并设立平民图书馆,在乡下设民众夜校。1931年合并成立县立民众教育馆,通过讲演、教学、阅读、推广、图书展览等形式,对民众进行教育。民众教育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一)、馆内藏书供群众阅读,(二)、组织通俗讲演,讲演内容为;鼓励爱国,劝勉守法,注重体育,劝导卫生,宣传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三)、组织体育活动;(四)、编导民众戏剧、音乐;(五)、指导教学、读书、阅报,为民众问字、问事、代笔;(六)张贴画报、壁报;(七)、设立民众学校,开展识字运动。是年,各县还成立了注音标点推行委员会和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对群众进行基础教育。至1934年,境内有民众教育馆8处,计有馆员80人,民众教育颇有成绩。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的民众教育基本停止,后虽有恢复,亦不正常,至1938年全部停办。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为了奴化民众,在区内实施了以农民教育为主的所谓新民教育,将民众教育馆改称新民教育馆,把国民党时期的各种成人教育设施都变成日本帝国主义奴化人民的工具。成人教育的内容,除识汉字,学珠算外,还增加了日语课。1941年,伪山东省教育厅明令各县农村推行注音符号,进行图画宣传,建立冬学,推广识字牌等,各县均有所行动。1943年,曹州道所属各县计有新民教育馆8处,图书馆4处,体育场5处,讲演所8处,阅报所7处,青年训练所1处,问事代管处10处,新民学校5处,识字班18处,合计平均每月受教人数达2。5万人。由于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夺民众教育阵地,抗战后期,日本侵略军在区内的大部分民众教育设施已名存实亡。
  为了向民众灌输革命思想,中共菏泽地方组织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开展民众教育。1935年春,北京师范大学肄业生刘齐滨在家乡曹县刘岗办起了农民夜校,教给家乡人民识字、学珠算,认识社会,启发其反抗意识,中共地下党员到校亲自教授文化及革命救亡的道理。1938年刘岗夜校培养的200多名学员,绝大部分参加了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民众教育的指示,积极对广大群众开展了抗日前途教育、民众气节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及农业知识教育。当时,境内先后办起了大量的农校、冬学、识字班、俱乐部、剧团等,其中冬学最为普遍,取得的成绩也最大。冬学是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短期学校,主要学习文化和农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参加学习的主要是16一30岁之间的青年文盲。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曾多次指示办好冬学。1945年,境内各县大部分村庄都成立了冬学委员会。仅定陶一县即有冬学104处,学员4360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民众主要进行时事教育和政策宣传,提高民众的觉悟及参战支前的积极性。所属各县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民教育发展迅速,冬学活动热火朝天,并出现了鄄城县仪楼村青年识字组、成武县大李庄妇女识字班等模范学习班(组)受到了《冀鲁豫日报》的表扬。1949年,仅成武县就建立冬学1002班,有20052人参加了学习。在冬学的基础上,各县建立了一些民校。民校较冬学更为正规,除学习时间较固定外,教员也需正式培训,教材也有所加深。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习政治、语文、算术、常识等较为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据资料统计,1949年6月安陵、齐滨、东明、复程、定陶、曹县6县就有民校70处。
  建国初期,菏泽专署针对区内地僻人穷、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客观实际,迅速开展了以识字为主的农民教育,先后举办了冬学、民校、扫盲班、识字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班。1949年底,全区仅有冬学1607处;学员76260人,至1952年初已发展到7041处,学员298995人。此外,还开办了速成识字班及其他半耕半读形式的农民业余教育,扫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54年,全国第一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召开之后,菏泽专区的农民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至1957年,全区共扫除文盲20230人,占全区14一40岁青壮年文盲1686549人的1。2%。1958年,农民教育达到一个空前的规模,4月,菏泽专区实施扫盲工作“百日奋战”计划,全区90%以上文盲半文盲参加了扫盲学习,一年当中,全区扫除文盲53万余人,并在扫盲的基础上,发展了业余小学、业余中学、红专学校和农业中学等。但当时浮夸风盛行,农民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效果不佳。1959一1962年,国民经济发生困难,农民教育处于低潮。1962年后,专署决定恢复和发展农民扫盲班和初级教育班,并建立了初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至1965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农民教育在学人员达734400人。
  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菏泽地区的农民教育机构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全区青、少、壮年文盲总数上升到60多万。此后,农民教育虽有恢复,也建立了一批业余高校、业余中专、业余中学和政治文化夜校,但都流于形式,农民难以接受,教育效果不佳。
  1979年11月,全国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区内农民教育逐步走向正轨。地区成立了农民教育科(设在地区教育局内),以指导全区的农民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继续进行扫盲工作,同时还大力发展业余中、小学和农业技术教育。针对扫盲任务较大的特点,菏泽地区一直把扫盲工作当做全区农民教育的重点来抓,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至1985年底,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60多万人,各县经省验收相继成为脱盲县。
  1980年起,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菏泽地区非常重视农民技术教育。大部分县(市)、乡、村建立了农民技术学校或技术班组,并出现了梁山县信楼乡农民教育中心、鄄城县左营乡农民技术学校、菏泽市岳程庄乡农民学校、菏泽市牡丹乡于洼村农民技术学校等许多办学正规,成绩突岀的典型农民技术学校。农技学校采取长短两种学制,主要学习普及性的急用的科学技术。针对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特点,菏泽地区在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时,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学习内容不仅有农业方面的技术,还学习农业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养殖、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力量。同时,有不少农民还被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接收为学员,利用广播、录音等形式进行学习。至1985年,全区有各种类型的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校3442处,学员17。8万余人。专任教师405人,兼任教师963人。有农民中学9处,在校学员2068人。
  第二节干部教育
  菏泽境内的干部教育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的革命干部,干部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处于第一位。为此,菏泽所属各县普遍开办了抗日干部训练班,对干部进行军政训练并辅之以文化教育。1938年冬,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抵达菏泽后,抗日干部教育迅速发展。当时,境内干部学校和干训班很多,比较典型的有郓城中心县委1938年3月在飞集举办的抗日干部训练班,东明1938年8月办的干训班,还有于子元、刘齐滨1939年1月在定陶谢庄创
  办的干训班,梁山县1939年4月建立的鲁西军政干部学校,1940年春赵紫阳在东明创办的政权建设训练班,1941年和1942年办的运西专署政民干训班等。这些干部学校和干训班,主要学习政治和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游击战术的论述与分析,一般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干部教育,主要是为解放区培养干部和为将来新中国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准备。1946年2月,翼鲁豫边区党委和行署进驻菏泽,在菏泽建立冀鲁豫建国学院,培训党政军干部和师资、会计、新闻工作者、科技人员等。9月,国民党反动军队进犯菏泽,学校北迁聊城。1948年秋,菏泽城第二次解放,冀鲁豫党校和各地委、县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纷纷建立,干部学习一时达到高潮。1949年春天,仅冀鲁豫二地委的郓巨、郓北、南华三县就举办干部训练班9期,2000多人参加了学习。1949年初,冀鲁豫干部学校迁菏泽县的解元集和晁八寨。解放战争时期,境内的干部学校、干训班还有冀鲁豫邮政干部训练班、冀鲁豫行署农业实验场训练班、冀鲁豫军区供给学校、冀鲁豫行署卫生学校等。这个时期的干部学校和干训班学习期限一般很短,多在一年以内,毕业后由学校或政府安排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也是以培养干部为目的。活动于境内的冀鲁豫边区一中、二中、三中等学校,以“抗大”为榜样,以培养干部为目标,学生以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中心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同时参加多种社会实践和宣传活动,冀鲁豫边区党委和政府还非常重视在职干部的业余文化学习,办起了许多的冬学、识字班、业余训练班等,利用业余时间对干部进行教育。这些学校干训班边战斗、边学习,为革命和建设源源不断地培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党政军干部。
  建国后,为了提高广大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以便有效地学习政治理论,钻研业务,完成各项工作,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干部教育。菏泽专、县机关业余学校相继建立,又新建立了不少专、县干部业余学校。高小班学制二年,课程包括语文和算术;初中班学制三年,课程有语文、代数、历史、地理、常识。1952年全区计有机关干部业余学校8处43班,学员2723人。同时,各县还注意了对区级干部的培训,1951年底全区有96%的区级干部参加了文化学习。1954年,菏泽专区开始成立脱产学习的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各县也开办了乡、镇主要干部脱产扫盲班°1957年,两种学校共有11处,学员437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区有3162名机关干部脱盲,是五年扫盲计划数的3.86倍。
  1957年以后,大部分县乡机关干部学习班停办。“文化大革命”中,全区的干部教育全部停止。
  第三节职工教育
  建国前,菏泽区内工厂很少,职工教育一直不受重视。1948年12月,菏泽私营烟厂业余学校建立,随后陷于自流。1949年6月,专署成立工人业余学校,职工教育以扫盲为重点。1952年,全国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全区共建立职工速成识字班15个,学员432人;职工业余学习班22个,学员1032人。1953年,各县在扫盲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职工业余初级班、高级班。至1957年,全区计有职工业余学校67处,在校学员达9187人。1953一1957年的5年间,全区有1976名职工脱去了文肓帽子,完成扫盲计划的66。6%。1958年,受“浮夸风”、“高指标”的影响,区内职工业余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脱产扫盲班等一哄而起,至1960年,计有15316人参加了学习。但由于流于形式,效果不佳。1964年,菏泽专署教育局召开了半工半读和业余教育工作会议,对区内职工业余教育作
  了具体部署,全区共发展工读小学31913处, 在校学员118502人。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发出“七・二一”指示,要求职工教育“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菏泽地区各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大都不切实际地建立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这类职工学校,师资很差,绝大多数有名无实。1976年,全区计有“七•二一”大学106处,学员1556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把教育工作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精神指导下,菏泽地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地、县党校均开办了大专或中专班,对在职干部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政治、文化、业务教育。1980年8月,菏泽地区公安干校建立,主要培训全区股级以下公安干警,1985年改为菏泽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此外,随着各县(市)职工业余学校的恢复,干部的业余文化学习也得以恢复发展。各种形式的干部教育,促进了菏泽地区广大干部对文化业务的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区内经济文化的发展。
  1979年9月,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地委、行署针对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差及技术人员少等特点,根据各单位办学情况,决定减少并逐步取消“七•二一”大学,建立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1年底,菏泽地区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为正县级单位,负责管理全区的职工教育工作。1982年,各县(市)也相继建立了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分别负责管理本县的职工教育工作。1983年,地区职工教育办公室(简称职教办)开始对1968一1980年间高、初中毕业的在职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等技术双补课,采取单科独进,结业考试,分档次,累计合格,颁发合格证书的办法。到1985年,全区有13.9万人领取了文化和技术双补合格证书,分别占参加补课人数的80.5%和92.5%,达到了中央提出的高限要求。1984年,地区职教办对完成初中文化补课的职工进行高中文化和职工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凡是“双补”合格或自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青年均可参加学习。经考试及格后发给高中毕业证书。同时,自1983年起,菏泽地区开始建立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至1985年,全区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处,即机械职工中专、商业职工中专、农技职工中专、供销职工中专,加上菏泽农校、菏泽粮校、菏泽卫校所设的职工中专班,在校生共1325人。有职工中学28处,在校学生2587人。需要文化补习和技术培训的职工全区有19.8万人,已领取“双补”合格证书的有13.9万人,占应当补课人数的70.2%。
  第四节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是菏泽区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区各县妁举办过知识分子训练班或师资培训班,为发展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做岀过贡献。建国后,各县相继建起中等师范性质的小学教师进修学校。1953年,菏泽专区的所属的梁山、南旺、郓城、鄄城、菏泽、定陶、曹县等7县均有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共办有文化班104个,学员3320人,理论班104个,学员2490人,专职教师19人,兼职教师451人。 同时,进修学校还开办了小学教师函授教育。中师函授教育的目的是有计划的将不及初师毕业水平和不及中师毕业水平的小学教师分别提高到相当于初师和中师毕业的程度。1956年春,菏泽专区各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均设立函授机构,承担中师函授业务。地、县教育局也成立了函授处、站,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1964年,全区10处教师进修学校有函授学员849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师进修学校全部停办。1977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召开。根据上级指
  示精神,菏泽地区于1978年以后恢复了各县教师进修学校,达每县一处。至1985年,全区10处教师进修学校有脱产学员1131人,教职工224人,学制二年,毕业后由县教育局统一调配。同时,各进修学校招收函授学员20000余人,学制四年,所学课程与师范基本相同。各县(市)在乡下设数个面授点,由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定期集中讲课、考试。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建立正常秩序,在地区函授处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市)都建立了函授站,乡、镇中心校都成立了函授领导小组,在面授、自学、辅导等方面把好关,使广大学员在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上都得到很大提高。至1985年,全区已有1648名学员修完中师函授课程,获得中师函授毕业文凭。
  附:乡农教育
  乡农教育的沿革抗日战争以前,菏泽及鲁西实验区的乡农教育缘起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0年,原河南省主席韩复榘调任山东省主席,为了在政治上标榜自己,在山东地方继续进行河南村治学院的那种社会运动,于是,便电召河南村治学院梁仲华、梁漱溟诸人来鲁商讨“村治”方案,经省政府会议通过,便会同山东菏泽的孙则让、陈亚三、于绍常等人于山东邹平创建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乡村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研究院共分三部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和实施乡村建设的实验县区。1932年7月,菏泽被划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第二实验县,并建立了菏泽分院,由孙则让任副院长,陈亚三、高赞非分别任正副教育长。分院招高、初中毕业生,修业一年,分到各县乡农学校工作。
  菏泽实验县成立之后,首先进行了县政改革,将原来县府以下的局裁撤,另组成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个科。政区为乡,建立乡农学校,将划分的10个大区,改为21个乡,建立21个乡农学校。在人事配备上,多用地方上的实力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到菏泽实验县乡建工作岗位,以此清除异己,将全县政权都集中到乡建派手里。
  1934年,为了扩大乡村建设的范围,又开展了郓城、鄄城、曹县、单县、定陶、成武、巨野各县的乡村建设运动,各县撤区成立乡农学校,孙则让为鲁西10县自卫训练指导专员。
  1935年,据不完全统计,菏泽境内有乡农学校65处。
  1937年“七•七事变”后,乡农教育陆续停办,一部分乡农学校工作人员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研究院讲师裴雪峰率领部分乡建工作者,在菏泽、巨野、郓城、鄄城四县边区组织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军,最后壮烈牺牲;研究院讲师高赞非、孙厚甫等在郓城黄安重华书院旧址,创办《鲁西吼声》小报,宣传抗日救国;还有一部分乡建工作者参加了秦以文领导的政治大队,在鲁西一带宣传抗日。孙则让则利用专员职权,抽调各县乡。农学校5000人,投奔国民党军队。至此,菏泽境内的乡农教育告终。
  乡农学校的性质、组织形式、活动内客性质:乡农学校是30年代初期韩复榘、王鲁时、梁漱溟在山东推行的“政教合一”、“地方自治”、“乡村建设”的地方基层组织。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教育组织或教育单位,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以教育面目出现,通过教育形式和手段,统掌农村政权的政、教、富、卫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机构。其实质是维持地方治安,防止农民运动,以达到“剿除”共产党的反动目的。
  组织形式:乡农学校是乡村建设基层组织两种形式的一种(另丁种是乡学、村学),孙则让出于政治野心,讨好韩复榘,为他培养第三路军,把乡农学校权力扩大,取代了原来的区、乡、镇,变成一个以政治为主的权力机构。乡农学校设有校长、教务主任、自卫训练班主任、指导员、司务员、小学部主任、高级部主任,还有校董会、合作社等。
  乡农学校所辖村庄,按规模大小设立村学,大村独立设立,小村几个村联合设立,村学设有理事和校长各一人,管理所辖村庄的行政、教育、社会治安及民事各项事宜。理事和校长,是乡农学校指名担任。
  乡农学校的活动内容及任务:主要是以乡农学校为单位举办自卫训练班。
  自卫训练班设有军训课和文化教育课,每天训练学习8小时。军事课由军训主任或军事教练员担任,在操场学习步兵操练,刺枪等军事知识,有条件的乡农学校还专门聘请拳师,练习打拳、劈刀等武功。文化课由县政府教育科统一编印文化课本。结业时发给结业证书。
  自卫训练班每期开学和结业,均举行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菏泽县21处乡农学校, 大都举办7期训练班,只有个别的乡多一期或少一期。各县训练的人数不少于万人。
  自卫训练班结业后,学员带枪回本村参加“同学会”,同学会是以村为单位成立的,由各期自卫训练班毕业学员组成,以防匪防盗,禁毒禁赌,护青护坡,维护社会秩序。在乡农学校直接领导下活动,平时分批分期带枪到乡农学校值勤,并规定每月集中到校表演一次军事操练和武功,借以联欢。遇有特殊情况,可立即抽调部分或全体同学会成员执行任务。
  乡农学校还根据菏泽一带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开始在农村兴办小学教育,组织民众拆扒改造当地破旧庙宇设立小学,部分乡农学校还设立了高级部(相当于简易师范),招收小学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学习训练,培养师资,解决本乡小学教师之不足。在兴办小学教育的同时,各乡农学校根据本乡的具体情况,采取以大村庄为单位,小村庄联合,完小附近以完小为基础的原则,成立农民识字班,从学习文化入手,对农民灌输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进行封建宗法、礼制等方面的教育。
  此外,乡农学校根据各乡的生产条件,组织农民成立生产、供销、信用、运输等各种合作社(如菏泽城东北乡就组织木瓜、耿饼、牡丹合作社),以减少中间商人的剥削。同时还开办各种农业技术短训班,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介绍优良品种,提倡发展副业,改良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