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机构
全区化学工业原属菏泽地区重工业局领导,1975年5月始设立化学工业局,1976年1月,省委、省革委、济南军区决定把炮兵后勤部在泰安宁阳开办的煤矿移交菏泽地区。区内始有煤炭工业1978年11月化学工业局改设化学煤炭工业局,1984年4月机械工业局与化学煤炭工业局合并设立机械化学煤炭工业公司,1984年5月,设化学煤炭工业公司。
第二节化肥农药
化肥氮肥:建国前农业肥料主要是农家肥,也有少量进口化肥,俗称“肥田粉”,主要是硫酸铵和普通过磷酸钙,1958年,根据化工部《发展化学工业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精神,动工兴建了梁山、巨野两处年产800吨的合成氨化肥厂,1960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关停。1966年又分别在荷泽、梁山兴建了年产3000吨的小型化肥厂,先后于1968年5月和12月建成投产。至1976年全区已建成10处化肥厂,年产合成氨3万吨。1977年菏泽又动工兴建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骨干企业菏泽跃进化肥厂,1980年投产。至1978年全区10个县属小化肥厂先后完成了技术改造,年产量均由3000吨提高到5000吨。产品也由普通氨水,逐步改为碳化氨水及碳酸氢氨。由于管理不善,设备陈旧,10个县属小化肥厂历年亏损累计达8594.6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小化肥厂进行了整顿。1979-1982年先后关停了菏泽、巨野、定陶、单县、鄄城、曹县、东明等7个化肥厂。对保留的4个化肥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加快扩建改造。整顿后,菏泽跃进化肥厂达到年产10000吨,其他3个厂达到年产7000吨。1984年化肥企业改变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年利润总额56.3万元。1985年国家进口化肥失控,冲击了国内化肥工业,使刚刚回升的小化肥工业再度处于“低谷”,全区年产化肥仅6385吨。在外部条件极度困难,内部管理水平较低,企业亏损额达389.7万元的情况下,仅有的4处化肥企业被迫停产整顿。
磷肥:1958年,梁山、巨野、荷泽各建一座年产3000吨钙镁磷的小高炉。1962年三座高炉相继停火。70年代初期,随着小氮肥工业的发展,农业对磷肥需求十分迫切。1973年菏泽县磷肥厂开始筹建,1975年投产。1976年,定陶磷肥厂投产。1979年国家取消了对磷矿粉生产的补贴,产品改为普通过磷酸钙。1976年在大搞磷肥活动中,县办磷肥厂增加了定陶、郓城、巨野、梁山、成武、单县、曹县、郓城等8处,一批土法上马的社队、校办厂点也相继投产,年产磷肥5万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建厂,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缺乏技术,管理不善,因而产品质次价高,难以销售°1979年为扶持磷肥工业,根据财政部、化工部《关于小磷肥试行定额补贴办法的联合通知》,对区内县属小磷肥生产实行定额补贴,关停了一部分社办企业。1980年对磷肥企业进行整顿、改造、配套,荷泽、定陶、单县、郓城等4处磷肥企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梁山、巨野2处企业钙镁磷生产基本上形成了一条龙生产流水线。当年产量3896吨,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7万元。1981年区内生产的磷肥走俏,产量6367吨,实现利润369万元。1984年由于“磷酸二铵”进口量大,出现了全国性的磷肥滞销,区内磷肥企业再次跌入“低谷”。1985年经过企业整顿,磷肥企业采取了多种经营,加强销售服务,年底磷肥产量达11831吨,其中普通过磷酸钙10245吨,钙镁磷1586吨,产值140万元。至此梁山磷肥厂取得化工部首批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农药1967年,菏泽县在侯店水利发电站原址筹建荷泽农药厂,1968年10月迁双河集大桥北侧,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1970年正式生产,主要产品有1%六六六、6%可湿性六六六、粘虫散、2.5%敌百虫、2%乐果粉、双敌粉等10余种。从1970—1982年共生产农药60445.6吨。后因企业亏损,1983年改为多元复合肥。1983—1984年共生产复合肥3298吨。1985年农药厂固定资产150.7万元,职工117人,流动资金81.5万元,年实现产值10.05万元,利润2.5万元。
菏泽地区部分年份化肥产量表第三节油漆
建国前,区内使用的油漆主要是桐油和大漆。民间多用桐油熬制后涂饰家具。60年代中期以前区内没有油漆工业,所用油漆全部由外地购入。1966年8月,在沿海企业向内陆搬迁时,青岛油漆厂搬来成套设备,带来管理干部和技术力量,投资44.2万元,建成了青岛油漆厂梁山分厂。1967年1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800吨,主要产品是油脂类和酸醛类油漆。1972年该厂移交菏泽地区,更名为山东梁山油漆厂,年产2553吨。至1976年,梁山油漆厂经过两次大的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居全省第三,成为山东省4家主要油漆生产厂家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油漆工业有了新的发展,1979年研制成功“过氯乙稀”皮革清漆,填补了省内空白。其后又研制成功豆油代替桐油、胡麻油,棉油代替豆油生产各种醇酸树脂漆,节约了桐油、胡麻油资源,为涂料工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1982年研制成功了各色无苯醇酸磁漆填补了国内空白。1985年又研制成功以季戊醇代替甘油的“质子催化醇解法”生产醇酸清漆,缩短了反应周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85年油漆厂固定资产总值738万元,职工592人,年产油漆6769吨,产品达6类54个品种,形成了以高档产品醇酸树脂漆为主要大类,以醇酸清漆为当家产品的生产格局。产品销往全国7个省市,供不应求。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2926万元,利税845.7万元,利336.1万元,产值利税率、产值利润率均居全省之首。油漆质量在全省油漆评比中,连续三年总评第一。
第四节橡胶制品
区内最早的橡胶加工业是菏泽县橡胶厂。该厂是1952年由18家个体户组织起来的制鞋互助组,生产布鞋。1958年与制革社合并,人员增加到320人。1970年增加布胶鞋生产,并更名为菏泽县制鞋厂,属二轻系统,布胶鞋产品由化工系统归口统计。1969-1970年,曹县橡胶厂、定陶县橡胶厂、巨野县橡胶厂相继建成投产。曹县橡胶厂除生产布胶鞋外,还生产28X1½自行车内、外胎和26X2½人力车内、外胎。定陶县橡胶厂主要产品为布胶鞋和再生胶。巨野县橡胶厂主要产品是轮胎翻新。该厂是山东省轮胎翻新的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76年全区橡胶工业总产值实现330万元,占化工总产值的11.7%。1978年橡胶工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企业进行全面整顿,1984年4个橡胶厂全部整顿验收合格,并先后实行厂长负责制和聘任制,内部推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分配上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曹县橡胶厂是全区化工系统的先进企业,1969年建厂,生产解放鞋和自行车、人力车内、外胎,1975年开始生产拖拉机内、外胎,停止了布胶鞋的生产,成为轮胎生产的专业化厂家。但由于基础差、市场竞争激烈,轮胎生产徘徊不前.1983年全面整顿,制定了“打基础、改系统、上水平、增产值”的措施,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挖掘内部潜力,拓宽销售渠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当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8.5万元。1984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越搞越活。1985年,产值达961万元,占全区橡胶工业总产值的69.2%,利税达143.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1068元,厂长李玉华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厂长,国家经委给予记功嘉奖,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5年全区有橡胶工业7家,职工519人;橡胶工业产值达1388万元,占化工系统总产值的24.5%,比1976年增加3.2倍。
第五节医药
菏泽地区医药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60年始建菏泽制药厂,因设备简陋,原料不足,又于1964年停产,其修配车间改为医疗器械修配厂。1971年,菏泽制药厂、东明制药厂相继组建。1984年2月菏泽制药厂、东明制药厂、菏泽医疗器械修配厂归菏泽医药公司直接领导,3个厂共有职工551人,生产西药针剂38种,中成药44种、器械5种。1985年产值615.1万元,创利润24.3万元,此外还有荷泽生化制药厂、菏泽健民制药厂、荷泽市灵芝精厂,共有职工275人,生产生物药5种, 中成药11种,1985年产值154.3万元,创利润17.1万元。
中成药区内生产中成药的厂家有菏泽制药厂、菏泽健民制药厂、菏泽市灵芝精厂。1971—1985年共生产中成药52种,平均生产能力为200万盒。1985年产值217万元。主要产品有十全大补丸、山楂丸、七制香附丸、万氏牛黄清心丸、木香顺气丸、止嗽青果丸、六君子丸、开胸顺气丸、六味地黄丸、四消丸、归脾丸、龙胆泻肝丸、平胃丸、曲麦积木丸、补心丸、补中益气丸、沉香化滞丸、复方马钱子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香砂积术丸、桅子金花丸、柏子养心丸、健脾丸、通宣理肺丸、脑立清、逍遥丸、黄莲上清丸、黄莲养肝丸、新六味地黄丸、舒肝丸、羚翘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槐角丸、上清丸、桔红丸、安神补心丸、保和丸、杞菊地黄丸、附子理中丸、明目地黄丸、霍香正气丸、明目养肝丸、人参养荣丸、大山楂丸、保胎丸、婴儿素、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白带丸、灵芝精、金龙丹。其中,金龙丹获1978年山东新产品科研成果三等奖。
西药生产厂有荷泽制药厂、东明制药厂、荷泽生化制药厂。至1985年,生产42个品种,年产值540.4万元,产品主要有原料药、针剂、片剂、散剂、酊剂、膏剂、糖浆。原料药有:硫酸庆大霉素、丙谷胺、溴米那、贝诺酯、止血敏、蒽林、炎痛喜康。其中溴米那1978年试制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获地区先进科研奖。针剂有;硫酸庆大霉素、安痛定、无菌注射用水、苯甲醇、葡萄糖、止血敏、黄莲素、百尔定、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复方新诺明、氯化钠、肝注射液、爱茂尔。片剂有:丙谷胺片、胆汁片、胎盘片、补肾宁片、炎痛喜康片、弹性酶胶囊、甘宁片。散剂有:解热止痛散。酊剂有:甲紫溶液、汞溴红溶液、复方龙胆酊、蓖麻油。膏剂有:蔥林软膏。糖浆有:小儿止嗽糖浆、止嗽糖浆、杏仁止咳糖浆、橙皮糖浆、远志糖浆、单糖浆、枸绿酸维宁糖浆。
菏泽地区部分年份药品产量表续表
第六节煤炭
区内煤炭埋藏丰富,但长期未予开采。
1976年1月,省委、省革委、济南军区决定把军区炮兵后勤部在泰安宁阳开办的煤矿移交荷泽地区,称菏泽地区茅庄煤矿。从此,菏泽地区有了煤炭工业。
荷泽地区茅庄煤矿,位于泰安市宁阳县境内,南距宁阳县城7.5公里,东距磁窑火车站35公里,宁磁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西约4公里有兖州至济南的公路通过,交通方便。井田内地面标高一般+70米左右,地形平坦,无大河流通过,只有一条季节性小沙河横穿井田。井田属于大陆性气候,月平均气温最高35℃,最低一7.5℃,最大冻结深度0.22米,主导风向为南风,最大风速1.8米/秒,井田储量1710.9万吨,可采储量878.6万吨, 矿井设计能力为年产9万吨,地质多断层,为构造复杂型矿井。斜井长3030米,倾向20°。
立井为通风井,井筒直径2.5米,垂深51米,设简易爬梯。采煤方法为上下山单翼布置,倾斜分层,长臂后退回采,竹笆假顶,大冒顶管理顶板。采面使用摩擦金属支柱,配铰接顶梁,采面运输采用26型溜子、皮带机、电瓶车、煤炭出井系绞车双沟提升。为保安全生产,矿专门设立安全科,建立了各种安全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措施,1984年被省局评为安全生产一等奖。1985年矿井通风达到乙级标准。从1976-1985年共采煤93万吨。消耗指标坑木134立方米/万吨,炸药2418公斤/万吨,雷管9869发/吨,电力22度/吨,吨煤成本31.44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274元,1976年,职工总数923人,其中固定工78人,合同工845人。矿设党委,矿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科、行政科、供销科、财务科、技术科、安全科、劳资科、保卫科、调度室、团委、工会、车队、医院等14个科室。生产工区设采煤、开拓、运搬、机电、掘进5个工区°1985年职工人数924人,其中固定职工774人,煤矿总建筑面积89386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7294平方米,民用建筑面积1222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25万元,累计投资8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98万元,自筹336万元,上交税金59万元。该矿现有可采储量250万吨,全被村庄占压。1985年经省批准,煤矿搬至小茅庄,投资300万元,可采储量5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