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灌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08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灌溉
分类号: S277
页数: 5
页码: 297-301
摘要: 凿井灌溉在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凿井灌溉已在区内发展起来。据《山东全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商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通过试验未能推广开,仍采用旧法,即用砖石砌垒造井。每凿一眼井,需大钱60千,官方投资很少,多属农民自办。据统计,建国前全区有菜园井6169眼。
关键词: 菏泽地区 灌溉

内容

第一节井灌
  井泉建设凿井灌溉在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凿井灌溉已在区内发展起来。据《山东全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商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通过试验未能推广开,仍采用旧法,即用砖石砌垒造井。每凿一眼井,需大钱60千,官方投资很少,多属农民自办。据统计,建国前全区有菜园井6169眼。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1950—1952年,全区共打砖井17879眼,较建国前全区砖井总数增加1.9倍。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井下泉工作有了新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1954—1956年,全区共培训打井技术人员31700名,下泉技术人员4982名。1956年冬,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广大群众,掀起了打砖井运动,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发动群众投资,按信用社利率规定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还制定了奖励政策,“凡打井灌溉增产,三到五年不征收农业税”,因此群众踊跃投资。菏泽县白杨张的广大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元;郓城县三屯乡群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180公斤。到1957年底,全区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1957—1958年,由于涝灾突出,加上引河灌溉有所发展,井泉建设一度出现低潮。
  1960年区内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一 “跃进锥”,颇受群众欢迎,至1965年全区累计打机井1042眼。
  1966-1979年为机井建设稳步增长的时期。1973年中央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号召开展打井灌溉,当时地、县均建立了抗旱打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家不论在资金、设备、物资材料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到1979年底,全区已打机井71842眼,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42.73千瓦。
  1980—1985年,机井建设进入了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效益的阶段。据1985年底统计,全区机井除去报废的外,还有68365眼,其中配套机井50821眼,提水动力42.78千瓦,井灌面积达到328.8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1949—1985年,国家总计投资3970万元用于机井建设, 占全区水利建设投资的8.3%。
  井型种类及构造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井泉建设以打砖井为主,井深一般6-8米。至1956年在砖井基础上进行下泉,一般有竹泉、木泉和瓦管等。下泉后扩大了原井出水量,在抗旱灌溉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960-1969年,为增加出水量,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全区进行了机井建设。井深一般50米,利用较好含沙层,每眼机井每小时出水量可达80—100立方米,能满足机械抽取。其结构造型多采用通天砖管井、砖木管井,井径一般为1.5-1.7米,适用于水车、机械抽水两用。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所发展,诞生了水泥管井。井管分节制作,每节长2米,分水泥白管和滤水管,水管内径一般为55—60厘米,坚固耐用,岀水量大。1977年,为充分挖掘地下水,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井型,除在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骨干井外,在无沙层或沙层较差的区域范围内,创造性地打了可眼装井、瓶形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多管真空井等。这些井对充分采取地下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建国初期,。泽区内使用的打井工具比较原始,除人工开挖外,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打井工具,工效较低。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锥(前身称大锅锥),当时自河南省引进的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因使用极不方便,进行研究改制成为仅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该锥于1958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毛泽东到济南视察时,参观了展览,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双开火箭机井锥”。这一工具的主要优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大, 吃泥利,工效高,节省时间。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打井工具又有了新的突破。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该工具主要利用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钻机,回转钻进,另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10英寸水泵,抽破碎物和泥浆,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还在东方红300型动力磨盘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了适合区内特点的水冲磨盘钻。以上工具,对节省劳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85年,全区有各种打井钻机434台,具有年打3000眼到4000眼机井的能力。
  区内的提水工具,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蹬以及其他简易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水车,1962年铁制水车发展到33825部。
  1952年,在利用推广铁制水车的同时,从外地引进一部锅驼机,开始进行动力提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极不方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八马力柴油机1台,同时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抽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是推广了电动水车,继而采用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水泵提水。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引河灌溉的发展,全区共有排灌机械88017台,77.76万千瓦,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5052台,42.78万千瓦,平均每眼机井浇地60.91亩。
  井泉灌溉及其效益建国后,全区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思想的指导下,井灌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1949一1952年井灌面积为5-24万亩;1953—1957年为28.02万亩;1958—1962年为29.75万亩;1963—1965年为6.15万亩;1966—1970年为87.9万亩;1971—1975年为273.7万亩;1976—1980年为320万亩;1981—1985年为322.32万亩。
  第二节河灌
  随着河道的治理和开发,机电提水站相应发展,但开始步子不快。从1956年建站引河开始,到1965年的10年间,只建站48处,1633.17千瓦。以后建站速度开始加快,到1970年底,提灌站增加到135处,7314.72千瓦。“四五”期间稳步上升,“五五”期间发展最快。至1985年底,全区提灌站发展到840处,51744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8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3.6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国营提灌站28处,装机81台,6453.74千瓦,提水能力64.0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51.5万亩,实际达到30.38万亩。灌前粮食亩产一般为100-200公斤,灌后亩产为250-500公斤。28处国营提灌站,累计国家投资891.9万元。另外,万亩以上社营提灌站38处,装机38台,6302.92千瓦,提水能力54.74立方米/秒,设计引水流量为97.82立方米/秒,实际引水流量76.67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76.32万亩,实际达到35.01万亩。灌前粮食亩产100—200公斤,棉花10—40公斤;灌后粮食亩产150—500公斤,棉花亩产达到50-65公斤。38处社营提灌站的兴建,累计投资38.84万元。
  全区引河灌溉经过20多年实践,提灌站的设备完好率基本达到80%以上,年平均每千瓦运行最小为76.19小时,一般在100小时以上,全区每千瓦浇地达181亩,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三节引黄灌溉
  引黄灌溉发展历程1930年秋,山东省建设厅曾拟定“黄河沿岸虹吸灌溉淤田计划”,其中有鄄城董口沙地、周桥沙地两处,共计1614顷,后因财源困匮,而未实施。建国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治理黄河十分重视。1956—1957年,菏泽专区先后在菏泽县刘庄、鄄城县苏泗庄、梁山县国那里试办3处15条虹吸引黄工程。其中刘庄安装虹吸管9条,苏泗庄安装2条,国那里安装4条,总引水量15立方米/秒,工程配套管理运用较好。1958年春,在东明县黄寨险工处兴建黄寨引黄闸。该闸结构形式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是年10月,菏泽县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兴建25孔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260立方米/秒。灌溉范围包括菏泽、定陶、成武、巨野、鄄城、郓城、梁山和济宁专区的嘉祥、济宁等9个县市,灌区面积控制1313万亩,使菏泽专区北部形成了黄灌区。
  1959年冬,梁山县陈垓修建引黄闸1座,结构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1960年5月,鄄城县苏泗庄兴建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3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这些工程兴建后,由于灌区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加之缺乏排水系统,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大面积土地盐碱化,全区盐碱地面积由150万亩增加到360万亩。由于积涝、盐碱灾害的扩大,使广大群众失去发展引黄灌溉的信心,一时平渠之风盛行。对此,中央极为重视,于1962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范县召开冀鲁豫三省会议。根据会议决定,山东省引黄灌区全部封闸停灌1965年天气干旱,水源短缺,抗旱需水告急。山东省委于2月9日召开引黄抗旱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八省市抗旱灌溉会议精神。之后,菏泽地区引黄灌溉又重新恢复发展起来。
  1966年,在总结以往引黄灌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岀“积极慎重,稳步发展”的方针。首先在郓城县苏阁,兴建虹吸管3条,四隆村2条,共计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1967年又于苏阁增建3孔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68年,东明县阎潭兴建换新天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70年鄄城县营坊兴建虹吸管3条,设计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1971年东明县阎潭兴建12孔引黄大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0立方米/秒。是年,郓城县伟庄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1972年荷泽县自筹经费兴建郝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是年,鄄城兴建旧城引黄闸,设计5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并在梁山县高堂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1976年在梁山县马那里,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1977年郓城县四隆村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1978年鄄城县苏泗庄引黄闸按原规模进行了改建;1979年菏泽县刘庄引黄闸也作了改建,结构为开敞式4孔,设计引水流量80立方米/秒;1980年东明县兴建了谢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1983年郓城县扩建苏阁引黄闸,设计4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
  自1965年恢复引黄灌溉以来,菏泽地区先后新建改建引黄闸共11座,虹吸工程8处,安装虹吸管50条。总设计引水流量580立方米/秒。共做土方212万立方米,石方6.5万立方米,混凝土2.95万立方米,用工日144万个,投资1734万元。
  引黄灌区工程沿黄5县共兴建引黄灌区8处,设计控制灌溉面积245万亩,基本配套的有110万亩,全面配套的有26.3万亩。
  1965—1985年,引水量为211.67亿立方米,除去灌区用水外,并补给内河发展提水灌溉120多万亩。
  阎潭灌区:位于东明县南部,黄河大堤以东,东鱼河西支以西,赵王河以北,苏集抗旱沟以南,面积57万亩,其中飞沙地27万亩,碱荒地24万亩。原规划以淤改为主,先淤后灌,设计灌溉面积45.5万亩,已配套5万亩;设有干渠37条,长193公里,修建筑物280座,挖各级排水沟104条,总投资551万元。多年来通过放淤改土,沙荒地多已变为良田。据调查,1972年建灌区前,粮食亩产55公斤,1985年粮食亩产382.5公斤。
  谢寨灌区:原名黄寨灌区,1958年兴建,位于东明县中部,黄河大堤以东,东明、菏泽边界以西,洙赵新河以南,苏集抗旱沟以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万亩,已配套8万亩,修干支渠20条,长100公里,建筑物4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32条,长150公里,建筑物491座,共投资281万元。自1966年复灌以来,采取淤灌结合,排灌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亩产量由复灌前的136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369公斤。
  刘庄灌区:位于菏泽市西北部,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已配套17万亩,修干支渠63条,长207公里,建筑物963座,开挖排水沟41条,长144公里,建筑物312座,总投资800万元。复灌后,灌区管理部门注意了科学管理,采取淤、灌、排综合措施;同时,在渠首管理运用上,摸索出新经验,从而使灌区粮食亩产由灌前的70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416公斤,灌区内岀现了很多万斤粮户。因此,被省命名为“山东省人民胜利渠灌区”。
  苏泗庄灌区:位于鄄城西部,灌区范围在黄河大堤以东,鄄、郓边界以西,三分干以北,五支沟以南,灌区面积33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41.8万亩,已配套25万亩,有干支渠270条,长685公里,建筑物445座;开挖干支排水沟107条,长447公里,修建筑物174座,总投资606万元。通过多年的沉沙,结合改土,灌、排、淤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为改观,粮食亩产量复灌前为105公斤,1980年增到200公斤,1984年又增到375公斤。
  旧城灌区:原属苏泗庄灌区,旧城闸建成后,将北部划为旧城灌区,灌区范围西临黄河大堤,东靠鄄郓河,北倚送水干线,南与五支沟相邻。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已配套10万亩,有干支渠62条,长178公里,建筑物122座,投资125.5万元。几年来通过放淤改土和灌溉,灌区粮食亩产量由复灌前的137.5公斤上升到1984年的352.5公斤。
  苏阁灌区;自1983年苏阁大闸建成后,灌区范围向南金堤扩展,其范围在黄河大堤以南,郓城新河以北,郓、梁边界以西,苏阁送水干线以东。设计灌溉面积为49万亩,已配套面积15万亩,有干支渠78条,长48公里,建筑物28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74条,长250公里,建筑物556座,总投资380万元。灌区建成初期,1968年粮食亩产105公斤,1985年亩产上升到391公斤。
  陈垓灌区:位于梁山县西北部,西南至郓、梁边界,东南至梁山县城。设计灌溉面积为25万亩,已配套20万亩,有干支渠180条,长441公里,建筑物688座,开挖干支沟166条,长415公里,修建筑物544座,总投资310万元。通过淤、灌、排综合措施,灌区产量逐步提高,复灌前粮食亩产120公斤,到1984年,粮食产量每亩单产增到321公斤。
  东平湖灌区:位于东平湖二级湖新湖区,北靠一级湖,西临梁济运河,东至老运河。设计灌溉面积为26.13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9.78万亩,提灌5.31万亩,井灌1.04万亩),有各级渠1252条,各级建筑物1421座,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粮食亩产量开灌前116公斤,1985年增加到233.9公斤。
  引黄送水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引黄优势,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旱能力,1982年制定了全区引黄送水规划,山东省水利厅(82)鲁水勘字第46号文批准了阎潭、刘庄、旧城三条送水干线的设计。
  阎潭送水干线:自东明县阎潭闸向南新开挖输水干渠,于赵王河两侧沉沙,沉沙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沉沙后通过南赵王河,经太行堤水库土塘和二堤河,将水送至曹县、单县。干线全长131公里,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干线负担抗旱补源面积153.3万亩。
  刘庄送水干线:自菏泽县刘庄南分水闸,沿李村南干渠向南,穿洙赵新河及渔沃河后,再沿老黄万运河至吕陵西南入东鱼河北支,长17.7公里,设计标准为25立方米/秒。沉沙区在菏(泽)刘(庄)公路南,抗旱沟西,洙赵新河以北,输水干渠两侧,面积为19平方公里。控制灌溉、抗旱、补源面积达126.8万亩。
  旧城送水干线:自鄄城县旧城闸,利用北分干作为送水干渠,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于左营东、孙沙窝西送入鄄郓河,全长16.5公里。沉沙区在输水干渠与黄堤之间,以及鄄郓河以东,苏阁送水干渠以西地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抗旱、补源面积56.7万亩°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水利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