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饲养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02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饲养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3
页码: 218-230
摘要: 1949年9月,菏泽专署设立林牧局,负责区内畜牧饲养工作;1959年12月改为畜牧局,1962年并入农业局,设林牧水产组。根据工作需要,1979年11月复设畜牧局;1981年9月又并入农业局。1984年4月机构改革时,与农业、水产合并为农牧渔业局,是年11月改设菏泽地区农业局,1985年12月,又设立了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区的畜牧饲养工作。
关键词: 菏泽地区 饲养业

内容

1949年9月,菏泽专署设立林牧局,负责区内畜牧饲养工作;1959年12月改为畜牧局,1962年并入农业局,设林牧水产组。根据工作需要,1979年11月复设畜牧局;1981年9月又并入农业局。1984年4月机构改革时,与农业、水产合并为农牧渔业局,是年11月改设菏泽地区农业局,1985年12月,又设立了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区的畜牧饲养工作。
  第一节家畜
  据历史资料记载,1919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个县饲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牛占50%、驴占26%),户均0.8头;生猪13.7万头,户均0.3头;羊50.97万只,户均1只。1933年饲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牛占56%、驴占28%),户均1.24头;生猪28.63万头,户均0.6头;羊32.41万只,户均0.64只。1936年全区9个县(包括平阴县)养大牲畜57.94万头,其中牛41.93万头,马2.93匹,驴9.39万头,骡3.69万匹,生猪17.17万头,羊35.45万只(其中山羊22.72万只,绵羊12.73万只)。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区畜牧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49年全区10个县养大牲畜41万头(其中牛36万头)、生猪14.4万头、羊27万只,大大低于抗日战争前的水平。建国后,畜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55年,全区大牲畜发展到63.9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牛56.44万头,占80%。以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畜牧生产几经波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畜牧业迅速发展。1983年大牲畜存养量恢复到1955年的水平,以后又以平均每年增加5.6万头的速度继续发展,1985年达到75.72万头。
  牛自古以来,全区农民就有养牛的习惯。俗话说:“牛是农家宝,种地少不了”。当时养牛的主要用途在于使役积肥,只有老弱病残的耕牛才肯宰杀食用。建国前,全区农家养牛者,多则三、四头,少则一、二头,并无大群放养。一般种地20亩需养牛一头;小农户耕地不多,独自养牛,力所不及,常向富裕户租借。
  发展状况:50年代初期,广大农民逐步地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同时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全区黄牛存养量由1949年的36万头发展到1955年的56万头。当时农村流传着“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之说。1956年大办农业高级社,老牛、小牛因为无法使役,社里不要,农户的土地归到高级社,无法饲养,国家政策又不准宰杀食用,一度出现幼牛价格很低,甚至随便遗弃的现象。1957年因雨水大,耕地被淹,饲草、饲料不足,加上疫病流行,使役过重,结果造成大批耕牛死亡。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许多耕牛被赶到田间饲养;又因刮“共产风”,大批粮食、饲草霉烂在田间,草料缺乏,养牛受到很大影响。1960年全区养牛只有16.1万头。1963-1965年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三年恢复时期,各级领导对畜牧业生产十分重视,各县又从外省购进一批耕牛,使全区养牛生产有了显著发展,1968年全区黄牛存养量恢复到30万头。“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牛的存养量一直徘徊在25万头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牛由集体饲养改为个体农户分散饲养,群众养牛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养牛生产发展迅速。黄牛禁止宰杀的规定废除后,实行了“三把刀”政策,即国家、集体、个人可以宰杀黄牛,为社会提供肉食。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养牛的目的已由单纯的使役逐渐向肉役兼用型发展。
  品种:区内牛,绝大部分为黄色,所以叫黄牛,50年代又称为“鲁西黄牛”。1960年全区成立了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于1963年初组织力量在鲁西黄牛主要产区郓城、鄄城、巨野、荷泽等县进行了重点普查。1974年10月8日至12月23日,由省畜牧兽医站、农科院、农学院及地区畜牧兽医站组成调査组,在县、社有关单位紧密配合下,对鲁西黄牛进行重点调查,并把全区定为鲁西黄牛的重点产区。
  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成立后。对全区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肉用性能作了进一步试验和研究,认为鲁西黄牛不仅力大、役用性能较强,而且肉质良好,是优良的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牛。并把全区划分为鲁西黄牛保种区和改良区。梁山、郓城、鄄城为保种区;其他县为改良区,主要是利用法国利木赞肉用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培育出新型的鲁西黄牛。
  饲养:全区50年代初期,牛是在农家分散饲养,俗话说:“一头牛就是半个家业”。农民视牛如宝,饲养管理特别精心。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牛由集体饲养,一般一个饲养员喂10多头。
  在耕牛集体饲养时期,精料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一般每头一天供应精料0.5-0.75公斤,大部分是地瓜干。饲草单一,常年以麦秸为主,青草喂量不多。再就是使役过重,每头役牛负担耕地四、五十亩,多者负担耕地100多亩。
  1980年以后,牛又分散到农户饲养,由于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饲草饲料资源更加丰富;农户的责任心加强,饲养管理更加精细;同时饲养管理技术大大提高。饲草饲料花样多,数量足,营养全面,有的还喂了混合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得到补充。在饲草方面,虽然仍以麦秸、麦糠为主,但花生秧、地瓜蔓、玉米秸等喂量多了。不仅是夏秋季,就是冬春季,牛也能吃上“花草”。
  马(骡)驴马(骡):区内所养马、骡,主要是本地产,也从外地输入。由河南或徐州经单县、曹县输入者为南马;由张家口、热河之古北口等地输入者为北马(也叫口马);由四川省输入者为川马。骡为马、驴杂交后的品种,公驴母马所生者为马骡,体格较大;公马母驴所生者为驴骡,体格较小,其性似驴。20世纪初,饲养马骡较多的是单县,其次是菏泽、定陶、郓城。1919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个县共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马3.36万匹,骡2.26万匹,共计5.62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0.84%;1933年上述8县共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马3.94万匹,骡4.96万匹,共计8.9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15%.到50年代,马骡存养量较少,1950年全区仅存养马326匹,骡329匹。1959年全区仅饲养马6580匹、骡2464匹。70年代中期以后,马、骡存栏量开始增加。1978年全区养马4.01万匹、骡1.69万匹,马、骡共计5.7万匹。
  驴:1919年境内8县养驴共7.54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8%。50—70年代,驴的存养量在10万头左右,发展不快。进入8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1980年突破10万头。1985年达到17.62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3.27%。菏泽地区1949-1985年大牲畜年末存养量 单位:万头续表
  猪发展状况:50年代中期以前,生猪饲养量比较小,发展也很缓慢。1949年末全区生猪存养量14.4万头,到1956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17.5万头.1958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43.5万头,比1956年增加26万头,增长1.5倍。60年代初,由于经济困难,生猪饲养量一度下降,1960年全区生猪存养量只有21.3万头,比1958年减少51%。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69.2万头,1966年突破百万头大关。70年代生猪发展较快,1976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178.77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一时期养猪生产只注意数量,放松了质量,出栏率低(仅为40%左右),个体产肉量也少。进入80年代以后,全区生猪存养量曾一度下降。1980年末,全区生猪存养量137.18万头,比1979年末的150.02万头减少12.84万头,下降8.5%,以后又连续三年以每年平均20万头的速度递减。到1983年,全区生猪存养量仅有76.5万头,比1980年又减少60多万头,下降43%°1983年以后,随着生产条件和饲养。管理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价格上升,养猪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使生猪产量、质量、岀栏率和个体产肉量都明显地提高。1985年未,存养猪117.45万头,比1983年增加40.89万头,增长53.4%。
  品种:50年代,境内的生猪以当地黑猪(即普连黑猪)为主,此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被毛黑色,鬃粗毛长,两耳下垂,耳根较硬,嘴长中等,嘴筒较粗直,面纹少而浅,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其优点是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缺点是生长发育较慢,肥育性能差,先长架子后长肉,饲养期长等。
  1957年开始,全区引进的外来猪种主要有内江猪、新金猪、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等。80年代由于人们对瘦肉需求量的增加,从1984年起又引进了杜洛克、汉晋夏、北京黑、沂蒙黑等瘦肉型猪种,与本地猪进行杂交。
  据调査,80年代全区饲养的内本猪(内江猪与本地猪杂交)为最多,约占60%,各县市均有分布,其中菏泽、巨野、成武、郓城、梁山较多。这种猪的主要特征是头宽短、嘴短微翘,额部纵横皱折突出,眼窝深陷,颊部肌肉丰满,耳小下垂,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下垂,四肢粗壮,全身皮毛黑色,耐粗饲,易管理,育肥快,皮、骨、肉一齐长,育肥期短,一般10个月可长到90-100公斤。缺点是需要青绿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较多,同时此猪易患水肿病。
  新本猪(新金猪与本地猪杂交)约占10%,各县市均有分布,荷泽、定陶、曹县、郓城较多。
  约本猪(约克夏与本地猪杂交)约占8.3%,各县、市均有分布,特别是县城机关、城郊、农林牧场及生产条件好的单位饲养较多。此外,还有长本猪(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巴本猪(巴克夏与本地猪杂交)、沙本猪 (沙子岭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等,但数量不多。
  饲养:1958年以前是农户自养,实行圈养,跑猪较少。1958年以后,大力提倡“集体办猪场”,生产队和部分大队,纷纷办起了养猪场,特别是母猪,多是由集体饲养,繁殖了仔猪供给农户喂养,名曰:“队繁户养”。在“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指导下,提出了“大养其猪”的口号,对养猪生产层层提出指标,并制定了许多奖励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养猪数量的大发展。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生猪的饲养方式完全成为农户自养。
  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由于经济条件差,集体和农户养猪,饲料单一,营养不全,养猪是“青、粗、精”相结合,以青粗饲料为主。一头猪每天只能喂到0.5-0.75公斤精饲料,而且是以地瓜干为主°1980年以后,精料数量增加了,一般一头猪毎天喂精料1.5公斤左右,而且是以玉米、麸皮为主,并注意了饲料质量,特别是注意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除适当加喂豆类饲料外,还注意了棉籽饼的脱毒喂猪,这在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中是一个新的突破。同时利用配合(混合)饲料喂猪的越来越多了。各县市和部分乡镇还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为养猪户提供了大批配合(混合)饲料,不少养猪户虽然没喂配合(混合)饲料,但也能把家中几种饲料混合起来喂猪,做到了饲料多样化,提高了适口性,较好地满足了猪的营养需要。
  羊发展状况;全区的养羊业,50年代前5年发展较慢,年存养量均在50万只以下,1957年突破100万只,1961年存养量达到160万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又降为100万只左右,70年代末突破200万只。1983年全区出栏山、绵羊234.96万只,产肉量2115万公斤,占总产肉量的37.2%。
  品种:菏泽地区的绵羊主要是小尾寒羊和改良羊;山羊主要是青山羊,奶山羊虽有饲养,但数量不多。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梁山县,其次是郓城、鄄城、巨野三县,其他县市几乎没有。改良羊各县市均有分布,菏泽、定陶、曹县、单县、成武、东明6县市较多。青山羊在曹县、菏泽、单县、郓城、鄄城等县市较多。
  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产毛量和羊毛的质量,1957年引入了少量的斯达夫、考力代、德国美利奴公羊进行了试点改良工作。据1964年调查,美利奴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母羊平均产毛量为3.12公斤,二代母羊平均产毛量为4公斤。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3倍。杂种羊毛丛均匀,毛被呈闭合型,产羔率仍能保持在200%左右。1965年后,全区又引入了大批种羊,在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鄄城、东明7个县全面展开了寒羊杂交改良工作。1967年山东省在菏泽地区召开了绵羊改良现场会。菏泽地区自1965年到1968年,先后引入良种细毛羊3391只,其中公羊1228只。共四个品种:高加索羊1964只,其中公羊830只,分布在除曹县以外的6个改良县;苏联美利奴羊139只,全部在曹县;阿斯卡尼羊318只分布在菏泽、曹县、东明3县交界处;德国美利奴羊140只,分布在菏泽北部、鄄城南部及定陶城关。同时还引入长毛罗姆尼公羊12只,因为群众不欢迎,所以配种不多。
  为了保持小尾寒羊的优良性能,增加毛肉的产量,自1969年起没再引入外来种羊。
  由于在寒羊杂交改良中只强调多产毛,收入高,在羊毛收购中“自然油汗部分不扣除”,使群众误认为“皱折越多、油汗越大、越是好羊”,一些人选择皱多、油汗大的公羊作种羊,导致寒羊改良向毛用型选育。
  改良羊理想的类型是毛肉兼用体型。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无角或有小僵角。公羊颈下有1-2个环形皱褶。剪毛后全身皮肤宽松,并不形成明显的皱褶。胸部深宽,体躯较长,背宽尻平。肉用性能较好,屠宰率在50%以上,毛细60—64支,公羊不低于58支。油汗中等,净毛率36—44%,全身被毛均匀,肩部和股部羊毛细度相差一级。头部毛覆盖至眼线,前后肢分别覆盖到飞关节。腹毛良好,无大量高弯曲,繁殖率150-180%.除此之外,还有毛用型、肉毛兼用型两种。
  第二节家禽
  家禽(主要是鸡)是全区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之一。古往今来,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少者二、三只,多者十几只,饲养方法简单,晚上栖在树上、鸡架上或简陋的鸡舍内,白天任其觅食,回家后补饲一些糠麸、米粥、杂食;也有的在谷物收获后放于田间,让其觅食落地谷物和虫类。
  1919年区内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县,共养禽288万只,户均6只,人均1只;1933年共养鸡269万只,户均5.5只,人均1只。另外,还饲养少量鹅、鸭。
  建国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养鸡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60年代以前,农村饲养的鸡基本上都是当地土种鸡,毛色杂,有黄、黑、白、灰、花等,其中麻鸡占绝大多数,以后各地逐步引进了莱克航、九斤黄、寿光鸡等品种。70年代末,又陆续引进了星杂“288”、“579”等,其中以星杂“288”鸡为最多,它适应性强,产蛋多,深受群众欢迎。除此之外,全区还引进了一些肉食鸡,如罗斯鸡等,主要集中在少数专业户中,群众饲养的不多。
  50-70年代,全区的养鸡生产一直徘徊在每人平均1只鸡的水平上。1980年以后,全区的养鸡生产发展较快。1984年全区养鸡1163.75万只,比1979年增加一倍。
  在全区土种鸡中,麻鸡占的比重最大,也最受群众欢迎。因为麻鸡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采食能力强,所产的肉、蛋质量也好,麻鸡的体重,成年鸡一般1.5公斤左右。其产蛋量平均每年160枚左右,最高年产蛋可达200枚,每枚蛋平均重45克以上。虽然产蛋量不高,但在农村中的饲养量一直占绝对优势。
  麻鸡体型紧凑,动作灵活,羽毛紧密,清秀美观,背较平直,多为平头、单冠,凤头双冠者也有。从羽毛颜色来分,有黄麻鸡、红麻鸡、青麻鸡、黑麻鸡、灰麻鸡5种。
  第三节杂类畜禽
  兔养兔是全区农民的一项重要家庭副业。境内在50年代以前就有长毛兔的饲养,但数量很少,发展也很慢,其品种都是当地长毛兔。50年代末、60年代初,区内曾先后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和“青兰紫”、“力克斯”皮用兔。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饲料不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养兔生产没有发展起来。
  70年代由于兔毛价格不断上升,长毛兔发展很快,品种质量也逐步提高。1980年前后全区养兔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存养量达到325万只,以后因兔毛降价或停收,养兔又逐渐减少。1985年全区存养长毛兔337万只,岀现了第二个养兔高峰。
  1978年前,全区饲养的长毛兔主要是当地兔,成年兔每只平均体重2-2.5公斤,每次剪毛1—1.5两。1978年以后,全区各有关部门相继引进了西德纯种长毛兔630只,日本大耳纯种长毛兔414只,安哥拉长毛兔300只,西德长毛兔与安哥拉长毛兔杂交种和西德长毛兔与日本大耳兔杂交种共5850只,繁殖推广纯种免3.5万只,深受群众欢迎。引进的长毛兔,成年兔体重均在3.5公斤以上,每只年产毛量1公斤以上。但是,这些外来品种兔对饲养条件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抗病力弱,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不到该品种的生产性能标准。为了促进长毛兔生产的发展,全区有关部门和长毛兔专业户,进行了当地长毛兔和引进长毛兔的杂交改良工作,充分发挥了两种长毛兔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杂交一、二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35—0.6公斤,杂交三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7-1公斤,体重平均3.75公斤,基本上接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而且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如耐粗饲,抗病力强等。据统计1978—1985年,全区共杂交改良当地兔152万只。
  为了进一步搞好长毛兔的引进和杂交改良工作,巨野、成武、郓城、曹县、单县外贸建立了种兔场,自1980年起先后投产,至1985年共引进纯种长毛兔850只,基本西德长毛兔400多只,日本大耳兔240只,安哥拉兔200只,共繁殖推广良种兔2万多只。
  全区有长毛兔专业户438户,共养兔36918只,其中饲养优良品种兔的350户,养兔25000多只。这些专业户共为社会提供优良长毛兔45万只。
  境内5县种兔场,1985年有种兔1250只,其中西德长毛兔750只,日本大耳长毛兔290只,法安哥拉长毛兔210只。在稳定发展长毛兔的同时,各种兔场不断进行了种兔的更新换代、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了长毛兔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兔的发展也出现广阔的前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全区就有部分群众饲养肉食兔,但发展很慢,饲养量也很少。进入80年代以后,肉食兔逐渐多起来。1984年全区存养肉食兔2.41万只,当年出栏1.67万貝;肉食兔专业户73户,养兔5071只。郓城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很重视肉食兔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出口冻兔肉500多吨,而且形成了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的配套体系。
  为了推动全区养兔生产的迅速发展,1981年由地区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牵头,农业、外贸、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办公室等单位参加,成立了“菏泽地区养兔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全区的养兔生产、引进和调配优良种兔,宣传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以适应养兔生产的需要。
  桑蚕菏泽地区是国内蚕业发源地之一。据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中国方志丛书》记载;郓城县蚕桑颇称发达,计湖桑有3500株,椹桑、荆桑有32000株。养蚕者3000家,年产茧约700余公斤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山东巡抚胡廷干任职期间,除在省城设农桑总会外,还在曹州府设农桑分会,并附设初级农桑学堂。在成武设蚕桑局,三月在巨野开办椿蚕厂;五月十五日菏泽农桑支会及曹县农桑支会开办;十月间定陶县农桑支会开办。民国初年,由于蚕丝出口量的增加,政府施行劝业政策,各县均成立了劝业所,“积极提倡种桑……并请省长强迫种桑”,原规定大县每年栽桑不得少于3、万株,中县2万株,小县1万株。至1925年省府新定栽桑强迫法:大县每年新栽桑不得少于15万株,中县9万株,小县4.5万株(见民国十三年《劝业季刊》第二十一期《山东施行劝业政策后蚕桑业之发展》一文)。当时,各县劝学所会同农会合办蚕桑讲习所、蚕校、桑苗田、桑园、蚕种制造所,乡设立蚕桑公会,添筹桑园,对栽桑养蚕及制种成绩好的给予奖励。从民国初年至1931年,全区蚕桑生产为发展时期,此后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蚕桑发展处于萧条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很重视蚕桑生产,发动农民利用村前四旁的大桑树养蚕,单县、曹县、郓城为主要产地。1953年配备了专业技术干部,推广改良蚕种。1954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全区蚕茧产量由1949年的600担上升到1959年的1154担。1958年后,由于体制改变和大计划、高指标,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1961年蚕茧产量下降到425担。1962年,特别在全国蚕茶工作会议后,贯彻了“巩固现有,积极恢复,迅速发展”的蚕业生产方针,实行了“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育苗地减免农业税和蚕茧奖售等一系列政策,全区掀起了大育桑苗的热潮。1964-1966年全区共育苗四万余亩,重点在菏泽、郓城等县,地直及县直机关、学校、工厂院内的闲地也育了不少桑苗。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品种桑园,闯出了适合全区气候特点的小蚕地窑子育、大蚕室外林荫育的一套多快好省养蚕法,并在全省推广。1973年春季广交会上展出了菏泽沙土集东张庄室外养蚕的大幅照片,省内各地区及重点桑蚕县及邻近9个省区参观者一万余人次,电台报纸进行了报道,专业杂志进行了介绍,还编进了某些教科书。1964-1972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蚕茧生产量上升幅度不大1974年在贯彻全省蚕茧规划会议后,地革委以第75号文件下达了“菏泽地区'四五'后期与'五五,期间蚕业生产发展规划”,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原来蚕茧生产少的定陶、巨野两县发展较快。1976年12月,地区林业局组织各县蚕业技术干部及重点大队的技术员40余人,赴河南夏邑县学习冬季室内桑树嫁接技术,推动了桑苗生产和桑蚕生产的发展。从1977—1984年的8年间,全区共培育大叶桑苗1-6亿株,使专用桑园面积由1975年的1.6万余亩扩大到4万亩,产茧量由1976年的225吨,上升到1980年的487.15吨,其中利用苗叶养蚕占全年总产茧量的60%以上。约有一亿株桑苗销往山西、河南、江苏、河北、辽宁和山东省的烟台、潍坊、临沂、淄博、济宁、泰安、惠民等重点桑蚕县。成为省内主要商品苗基地。1978年12月在全区召开的多种经营、畜牧工作会议上有9个植桑养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表彰。1980年全区有10个大队产茧量过万斤, 有23个单位亩桑产茧在75—100公斤之间, 有10个单位亩桑产茧在100公斤以上,有一个单位达151.5公斤。
  从1979年开始,由于把桑园分到户管理,有的分得1、2行,不便管理被刨掉。特别是成为重点产棉区后,全区逐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国家对棉花实行加价优惠政策,岀现棉茧比价不合理,加上棉花包购基数低,蚕桑生产受到冲击,桑园面积逐年减少。1978年桑园面积38500亩,1979年33200亩,1981年15000亩,1982年6400亩。1983年省政府第137号文下达了《转发省丝绸公司关于发展我省桑蚕生产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全省蚕桑生产要适当集中,权衡各地条件,建立19个稳定的丝绸原料基地县”,全区蚕桑生产进行了收缩。1984年秋季开始,只在菏泽、巨野两县收购蚕茧,1985年收购了3.5万公斤蚕茧,降至建国初期的水平。
  桑蚕种的生产,民国以前,全区没有专门培育蚕种的机构,只是蚕农在采茧前选留茧质最优者留种,使其产卵于布或纸上,作为来年春蚕用种。1921年,区内第一所蚕种所在荷泽成立,生产一代杂交种。解放后,于1958年同时成立菏泽、曹县两处国营蚕种场,60年代菏泽吕陵公社及东明陆圈公社各成立社办蚕场一处,1977年曹县砖庙公社办蚕场一处。
  全区饲养品种,清代大多为三眠蚕,1931年菏泽成立蚕种制造所,推广改良蚕种,但所制茧种名称、每年制种数量及茧质情况亦无记载。解放初期,农民有自己养蚕留种的习惯,土茧占有相当数量。50年代逐步实行国家计划供应蚕种,严禁和取缔农民私自制种,大力推广优良蚕种,以提高原料茧的产量和质量。蚕种主要从江苏购进华九X云汗、华八 X云汶,云汶X华十等一代杂交种。1958年建立的菏泽、曹县两处蚕种场,主要生产华九 X云汗品种。1963—1983年的20年间,以多丝量品种苏16X苏17为春、夏、秋用种。此品种体质强健,孵化发育齐,食桑活泼。1983年春在菏泽、巨野两县试养青松X皓月、苏5X 苏6等新品种。
  蓖麻蚕蓖麻蚕原产于印度阿萨母帮,区内1957年开始引进饲养,主要在郓城、鄄城、菏泽等县部分社队推广。由于当时收购加工等环节没解决好,发展很慢。1963年后,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把大种蓖麻、饲养蓖麻蚕作为重点来抓。号召利用“四旁十边”,闲散土地种植蓖麻。中共华东局科委投资12万元将原菏泽县蚕场改建为菏泽地区蓖麻蚕原种场。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教授王高顺、副研究员弗襄、唐佩贤等先后来菏泽指导蓖麻蚕生产,亲自培训养蚕制种技术骨干,行署专员王雨亭分工负责抓这项生产,各县多办和林业局具体抓,有力推动了全区蓖麻蚕生产的发展。1966年全区10个县建立了蓖麻蚕制种站24处,主要品种有广花黄、高州一号等。1965年全省饲养蓖麻蚕11万合,菏泽就占了4万余合,年收购茧皮81万公斤,占全省产量的40%;1966年全区饲养18万合,收购茧皮18.65万余公斤;1967年为最高年产量达18.85万公斤。1968年由于曹县、荷泽等7处制种站用显微镜检查母蛾时,发现微粒子抱子,病毒率超过1%,因蚕种不合格被烧掉,种站被封,蚕种供应不足,当年茧皮收购量下降为10万公斤;1969年降到6.5万公斤。1970—1978年的8年间茧皮产量在5万公斤左右徘徊,1976年全区只剩荷泽、郓城两处制种站,1979年后相继停产。1983年全区在东明建制种站一处,制蚕种600余合,并采取免费供应农民蚕种。但因缺少饲料和茧皮价格低等因素,只收茧皮500余公斤。1984年东明制种站停产。
  貂1958年,有些县引进貂种并建了养貂场,因管理不善而停办。进入80年代以后, 养貂业逐渐发展起来。
  水貂是食肉动物,每养一只种貂连同其后代平均每年需要动物性饲料250公斤左右。全区青山羊饲养量较大,不少地方结合青猾皮生产(利用羔羊肉)发展了养貂事业。
  水貂皮经济价值大、换汇率高,是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80年代前,随着经济改革形势的深入发展,养貂户的积极性更高了。由于种貂供不应求,对种貂的选择也很不严格,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水貂当作种貂用,致使貂皮质量下降,甲级皮减少,等外皮增多,影响了国家的收购和出口,减少了养貂户的经济收入。80年代,区内许多养貂场和专业户,由于常年坚持种貂选育和科学饲养管理,貂群质量显著提高。一般养貂者对种貂每年进行三次选择,6月份幼貂分窝前进行初选,9一10月份再进行复选,11月下旬屠宰取皮前进行精选,对所有预选的种貂进行全面鉴定,并把重点放在毛绒品质方面。
  育成期幼貂新陈代谢旺盛,生产发育迅速,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大。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给予足够的、丰富全价的饲料,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要以肉食为主,粮粟为辅,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滋补饲料。全区多数养貂者系用上述办法,获得了尺码大、质量好的貂皮,但也有个别养貂者,仔貂一分窝便如释重负,采用“低标准、粮菜代”,或给予低质单调的饲料,结果水貂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貂皮尺码小,减少了经济收入。
  蜂养蜂是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50-60年代全区养蜂较少,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前后,全区养蜂最多。80年代由于棉田扩大,农药使用量增加,生态平衡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养蜂生产的发展。1984年养蜂量略有下降,全区共产蜂蜜26.1万公斤。
  全区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枣树、洋槐、芝麻、棉花等;辅助蜜源植物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山楂、紫穗槐、中国槐、白菜、萝卜、甘兰、大葱、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田菁、大豆、豌豆、蚕豆、烟草、玉米、高粱、水稻等。
  第四节饲草饲料
  饲草种类农作物秸杆:在全区农作物秸杆中可作饲草的主要有麦秸(包括麦糠)、玉米秸、豆秸、谷草、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棉花叶等。其中以麦秸(糠)产量最大,约占全部农作物秸杆的45%以上,主要用于喂牛,80年代后也用于喂驴、马和骡。玉米秸一般只用其叶或上半部饲喂家畜,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叶蔓类一般不经加工就可直接饲喂家畜,其利用率80—90%,除此之外,还有豆叶、豆角皮、茭草秸、高粱壳等也可作饲草, 但数量不多。
  树叶:全区林业较为发达,树叶产量很大,许多树叶,如榆叶、槐叶、柳叶、杨叶、桐叶及各种果树叶等,都可以饲喂畜禽。据1984年调查,全区有各种用材树1.83亿棵,其中3年以上的为1.68亿棵,各种果园(尤其是苹果园)27.48万亩。共计可产树叶7亿多公斤;当年收集4亿余公斤,其中可作饲草的3.6亿公斤,实际用于饲喂畜禽的2.7亿公斤,占整个畜禽饲草量的11%。
  野草:荷泽地区是农业区,在河滩、湖区、堤岸及农田、果园等处野草很多,农民历来就有采集野草饲喂畜禽的习惯。青草当时喂不完,就晒干贮存起来,以备冬春饲用。1984年全区共收集野草1.7亿公斤,其中饲喂畜禽的1.51亿公斤,占畜禽饲草量的6.4%。
  人工种植饲草主要有苜蓿、沙打旺、聚合草、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等,但数量不多。苜蓿是一种良好的饲草作物,全区50年代种植较多,每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6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78年,全区种植苜蓿仅3905亩,1980年下降到1962亩。60年代初期,单县、郓城、鄄城等县沙土地曾引种过沙打旺。1970年区内从济南引进过聚合草,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841亩。1973年从南方引进过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在菏泽县搞了试点,但没推开。1976年定陶县曾引种过水葫芦,当年种植2000多亩。
  饲料种类区内饲料种类很多,其中粮食类作为饲料的主要有高粱、玉米、地瓜、豆类(黑豆、黄豆、豌豆等),其次有大麦、小麦、茭草、谷子等;农副加工类主要有各种蔬菜(如菠菜、白菜等)、瓜类(如南瓜、西瓜皮等)、萝卜(主要是红萝卜)等,鲜地瓜秧打浆后也作为青绿、多汁饲料;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鱼粉、骨粉、小鱼虾、血粉等。全区鱼虾产量很少,所以鱼粉饲料不多,远远不能满足畜牧生产的需要。
  80年代前,由于生产条件差,科学养畜水平低,在畜禽饲养中,一般都是有啥喂啥,饲料单一。80年代后,开始利用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畜禽。不少农户、特别是畜禽饲养专业户或重点户,自己根据配方配制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各县、市或乡镇一些饲料加工厂也专门加工、提供配合(混合)饲料。
  饲草、饲料的开发利用青贮饲料:1954年,定陶县开始利用玉米秸、地瓜秧(鲜)等主要原料搞青贮,然后逐步向全区推广。1959年,全区青贮饲料达27524公斤°1967年全区共搞27780窖,共计2243万公斤,1977年以后搞青贮饲料的就很少了。通过青贮,可以提高鲜玉米秸、地瓜秧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变糟和发酵饲料:1952年,东明县首先以树叶、地瓜秧、棉花叶、糠秕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变糟发酵,以后逐步向各县推广。郓城县1974年有1098个大队,其中搞变糟发酵饲料的就有450个大队,共搞变糟发酵饲料1000多万公斤,主要用于喂猪。
  糖化饲料:1975年,全区学习推广解放军叶洪海发明的中曲糖化饲料新方法,共搞糖化饲料544万公斤。1977年全区有6310个大队,搞糖化饲料近1500万公斤。起初用中曲做发酵剂,后来用盐水取代中曲,效果不好。这种糖化饲料主要用于养猪。
  青绿、多汁饲料打浆:60-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的增多,利用青绿、多汁饲料打成浆再喂猪,在全区很快推开。1975年全区有打浆机9970台。1977年全区有3820个大队,挖贮浆池65650个,贮存打浆饲料3242.25万公斤。
  碱化麦秸:全区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麦秸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推广过碱化麦秸喂家畜(主要是喂牛)。其方法是,用2%生石灰水将麦秸浸泡一天,捞岀晾干喂牛.1964年定陶县搞了75万公斤。
  棉籽饼去毒:全区是棉花重点产区,棉籽饼资源丰富,一般棉籽饼含蛋白质约30%, 棉仁饼含蛋白质约40%。50-70年代,全区大部分棉籽饼直接下地当了肥料。从1980年开始,区内认真抓了棉籽饼脱毒喂畜工作。地区畜牧兽医站首先在菏泽县黄牛场搞了棉籽饼喂猪试验,接着又在菏泽县皇镇公社搞了硫酸亚铁去毒棉饼喂畜试点,该公社74%的大队推广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效果很好。接着召开了由各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参加的现场会,推动了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1981年全区生产的棉籽,除去留种和支援外地以外,尚有1.645亿公斤用于加工,可出棉饼1.275亿公斤,平均每户85公斤,直接下地当肥料的占52.5%,比上一年下降近20%;喂牛的占30.3%,比上一年增加10%;喂猪的占16.9%,比上年增加7%。这一年全区共购进硫酸亚铁14.9万公斤,用作棉籽饼去毒剂向群众推销。1983年初,地委召开了1000多人参加的农业科技大会。地区畜牧兽医站由站长带领,到大会宣传,并当场解答询问,收到很好效果。
  第五节畜禽疫病防治
  建国后,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并根据各种畜禽疫病发生、危害情况,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防治政策和管理规则。
  1958年前,荷泽区内是以预防家畜炭疽、气肿疽、牛肺疫为主,猪鸡的防疫次之。1958-1976年,以防猪瘟、猪丹毒为主,鸡、大牲畜的防疫次之。因对鸡的防疫抓得不力,鸡瘟流行有时造成大批死亡.1976年后把鸡的防疫(鸡瘟、禽霍乱)提到首位,防疫时间由秋后(9-10月)提前到夏季(7-8月)。到1985年底,全区畜禽的防疫仍以鸡、猪为主,大牲畜的防疫次之。
  检疫是发现、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0年代初期,主要是对当时发病较重的炭疽、鼻疽、气肿疽、猪瘟等传染病进行诊断检査,发现后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1956年全区猪发生流行病,死亡较多,经过剖检、化验、接种,最后确诊为猪副伤寒。1958年后逐步开展了畜禽出入境检疫。1961年后又开展了畜禽市场检疫,主要在集市上对大牲畜、生猪进行成交检疫°1981年地区成立了铁路兽医检疫站(附设在地区畜牧兽医站内),开展了铁路兽医检疫工作。1983年《食品卫生法》下达后,各县、市都开展了以县城、大集镇农贸市场为主的肉品检验工作。1985年《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实施细则》下达后,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都很重视,10个县、市人民政府都根据“条例”和“细则”精
  神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和颁发了贯彻执行的具体意见,农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 全面开展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
  菏泽地区1949—1985年捲、羊、禽、兔、蜂、貂存养量 单位:万头、万只、箱续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菏泽地区农业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