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涝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涝灾
分类号: R129
页数: 1
页码: 98
摘要: 涝灾主要由于暴雨集中和大量降雨而形成。区内暴雨年内最早的出现于4月上旬,一般始于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晚结束于11月份。暴雨出现往往表现强度大,历时短。1970年单县贾楼村,一小时降雨121毫米;1975年郓城县玉皇庙乡6小时降雨208.6毫米,曹县青堌集12小时降雨293.3毫米。由于暴雨集中,降水量大,加之地形平缓,汇流时间长,河道排泄能力低,径流排泄不及时,则酿成涝灾。
关键词: 菏泽地区 涝灾

内容

涝灾主要由于暴雨集中和大量降雨而形成。区内暴雨年内最早的出现于4月上旬,一般始于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晚结束于11月份。暴雨出现往往表现强度大,历时短。1970年单县贾楼村,一小时降雨121毫米;1975年郓城县玉皇庙乡6小时降雨208.6毫米,曹县青堌集12小时降雨293.3毫米。由于暴雨集中,降水量大,加之地形平缓,汇流时间长,河道排泄能力低,径流排泄不及时,则酿成涝灾。
  据历史资料记载,1368年(明洪武元年)到1982年,共计614年,其中涝灾年224年,平均2.74年发生一次。建国后,1949年到1982年,共计34年,其间汛期发生涝灾13年,平均2.54年发生一次。
  历代特大涝灾记载于下: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山东大涝,死民禾,免当年田租,十一月免山东田租。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青、兖、济宁三府遭涝灾。
  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郓城、巨野等县夏涝。
  1489年(明弘治二年),曹县、郓城、定陶、城武、单县等县秋涝。
  1523年(明嘉靖二年)春,东明昼夜大雨,逾旬始息,夏秋复大雨,民死者十之五六,政府不赈。
  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四至八月,曹州、曹县、定陶、城武、单县大雨,麦粟淹没,房屋倾塌。曹县城内行舟,次年始开城放水,岁大饥。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郓城大雨,平地出泉。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夏,曹州淫雨百日。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城武秋雨连绵,两月不止,麦不能种。定陶、单县秋涝。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七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曹县大雨,水深2尺余,晚禾尽伤。菏泽八月淫雨,平地水深2尺,禾尽淹没。东明秋大雨,水深2尺。菏泽、定陶、曹县、汶上等地秋涝。
  1866年(清同治五年),曹县大雨。六月,定陶大雨,八日,平地水深5尺,秋禾尽淹。立秋后又炎热异常,屋内物炙人,热死者甚众。七月又大雨四昼夜,屋多倒塌,八月大雨。
  1879年(清光绪五年)六月十五日,巨野大雨如注,淹伤禾稼。菏泽、郓城、城武、巨野等县夏秋涝。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巨野、单县夏秋涝。
  1918年,单县大淫雨,自6月19日至9月30日连绵不断80余日,护城堤西北角被水冲开,堤内水深丈余,城内街巷均可行船。菏泽伏天大雨,连下3日余,黄河水暴涨,7月19日河决。9月30日又下大雨,昼夜不。停,一片汪洋,颗粒不收。
  1926年,东明7—8月淫雨连绵,城东北一带水深2—3尺,房屋倒塌数千间。
  1957年7月20日后,连降暴雨,雨量之大和降雨时间之集中,为百年所未有,以致内河普遍决口漫溢,洪水横流,田禾淹没,受灾面积达960万亩。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