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壤 植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1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分类号: S155;Q948.15
页数: 3
页码: 88-90
摘要: 区内土壤类型,经过1979年的第二次普査,划为5个土类、11个亚类,27个土属、103个土种,各类土壤面积共为1504.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6.71%。全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植被约41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9%,多系野草杂生的荒滩、荒山。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土壤 植被

内容

第一节土壤
  土壤类型区内土壤类型,经过1979年的第二次普査,划为5个土类、11个亚类,27个土属、103个土种,各类土壤面积共为1504.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6.71%。
  潮土类:由于地下水频繁活动,致使氧化还原作用交替发生,从而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移动和淀积,在剖面的中下部,形成杂色的锈纹锈斑、铁结核和炭酸钙结核。这类土壤称为潮土,面积为1484.4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8.64%,是全区农林牧副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上。依据成土过程附加的不同条件,又可分为5个亚类。
  褐土化潮土。褐土化潮土是潮土地区潜水位降低后,在褐土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亚类。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滩高地和垄岗高地,集中于梁山县的金线岭(徐集至韩岗一带),菏泽市的老赵王河沿岸,定陶县的范阳河沿岸到游集、保宁、陈集、半堤、孟海、城关东部、东王店、黄店、姑庵,巨野县的柳林、陈集,曹县、单县南部的黄河故道河滩高地,面积75.7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3%。该土壤耕层土质多为轻、中壤土。由于地高亢,地下水位较深(多在5米以下),土质较好,适宜发展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是发展果树和农桐兼作的区域,但由于干旱常影响农业生产。
  潮土亚类。面积为1215.67万亩,占土壤面积的80.77%,遍布全区。该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肥、水、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养分含量较丰富,适合发展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区最主要的耕作土属。
  盐化潮土。面积为181.5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2.06%,全区均有分布。由于地下潜水位高,地面蒸发量大,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造成表土积盐,含盐量一般在0.08—0.23%,是全区的主要低产土壤。按其离子组成可分为氯化物盐化潮土和硫酸盐盐化潮土两个土属。
  碱化潮土。面积为3.84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26%,此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较少,呈碱性或强碱。碱化潮土或盐化潮土呈复区分布,主要分布在曹县、东明、鄄城境内,其中东明县面积最大。
  湿潮土。面积为7.62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51%.主要分布在梁山县五里堡以西的古湖洼地。
  盐土类;全区的盐土类面积为9.5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64%。按盐成份的组成分三种,即氯化物盐土、氯化物一硫酸盐土、硫酸盐氯化物盐土。盐土在荷泽、曹县、东明、巨野、单县均有分布。
  碱土类:面积为1.13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08%,仅曹县有少量分布。碱土与盐化土、碱化土、盐土呈复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碱化潮土区内。
  风沙土类:面积为8.82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59%。'主要分布在东明、鄄城、曹县、单县境内沙质河槽地和决口扇形地的中心部位。
  褐土类:面积为0.99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07%。只在梁山、巨野两县的低山残丘钙质母岩上有分布。
  全区各类盐碱化土壤约196.0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3.03%。其中属轻度和中度的占盐碱化土壤面积的90%以上。巨野、曹县和菏泽市的盐碱地均在30万亩以上,东明县22万亩,郓城、鄄城、单县、成武、定陶5县均在10万亩以上,梁山县有6万亩。
  土壤物理状况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即土壤的沙粘程度。全区土壤表层质地可分七种,即:1、沙土,共2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46%;2、沙壤,共547.32万亩,占总面积的36.37%;3、轻壤,共409.8万亩,占总面积的27.23%;4、中壤,共326.13万亩,占总面积的21.66%;5、重壤,共186.48万亩,占总面积的12.39%;6、粘土,共12.63万亩,占总面积的0.84%;7、中砾石土,共0.6万亩,占总面积的0.04%。
  土体构型:全区土壤由黄泛冲积而成,土体构型多样,大体归纳为14个类型,其中沙均质面积最大,其次是沙底型和蒙淤型,立土最少。上松下紧的蒙金型,生产性能最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生产潜力大;壤均质型,质地适中,保水保肥,适种性广,易于作物根系下扎;沙底、漏沙等型土壤团粒少,保水保肥性能差;粘体、蒙淤等型土壤,耕性差。
  菏泽地区土体构型面积统计表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区内土壤耕层容重, 除沙及沙壤土偏高外,其余均小于1.3克/立方厘米。心土层容重多在1.35—1.40/立方厘米,略显偏高。
  土壤总孔隙度以50-55%为宜,全区沙质土表层孔隙度偏小,壤质、粘质土的孔隙度较适宜。心土层各类土壤总孔隙度均小于50%。
  土壤养分状况根据普査结果,全区耕层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除速效钾不缺外,其余均偏低。有1055.03万亩土壤缺乏有机质,占总面积的70.10%;1418.35万亩土壤缺氮, 占总面积的94.25%;有99.74%的土壤缺速效磷。
  在微量元素中,全区土壤有三种元素缺乏,且面积较大:缺锌面积1061.6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70.54%;缺硼面积821.67万
  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4.6%;缺锰面积1367.5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0.87%。
  第二节植被
  全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植被约41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9%,多系野草杂生的荒滩、荒山。农业植被约1367.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9。68%。其中大部分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连作粮食作物区,另有林地面积95万亩,农田林网折实面积37.82万亩,农林间作折实面积40.19万亩,“四旁”(河、沟、路、村旁)树木折实面积76.82万亩,灌木林和苗圃等面积0.44万亩。以上林地和其他折实林地面积共250.27万亩,树林覆盖率约为12.7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专题

褐土化潮土
相关专题
碱化潮土
相关专题
湿潮土
相关专题
盐土类
相关专题
碱土类
相关专题
风沙土类
相关专题
褐土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