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山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山丘
分类号: K928.3;K928.43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山丘

内容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梁山本名“良山”,因春秋时期附近有良邑而得名。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文帝封第二子刘武为梁王,曾猎于此山,死后并葬于山北麓,“良山”遂易名“梁山”。该山位于县城东南隅,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占地面积3.55平方公里。主峰虎头峰海拔197.9米,位于山体东南端。相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腊山别名“小岱峰”。位于梁山县城北部,东平湖西岸,东部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西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3.5公里,南北1.8公里,占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主峰偏东部,海拔258.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上有四处溶洞,两处泉水,洞为寒武纪地层发育。山上植被茂密,奇峰怪石甚多。山北坡,松柏倒挂,谷幽洞深,有古庙宇十余座,或依山而筑,或临崖而建,参差错落,风物宜人。
  凤凰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北走向,长约1.4公里,占地面积0.22平方公里,自南而北共有4个小山峰,以最南边的山峰最高,海拔98.4米,山南侧于海拔80米高处,发育了4个溶洞。从南向北,一号洞面积约210平方米,高7米,有5个自然石柱撑着洞顶,状似殿堂;三号洞505平方米,洞顶倾斜向上,冷空气下沉洞底,水汽凝结,滴水常年不断。
  龟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接凤凰山,因山北坡有巨石如龟而得名。东南一西北走向,长0.8公里,占地面积0.28平方公里。主峰在南端,海拔119米。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古代多水患,河、济、汶三水环山而流,民籍以安,故名。明、清两代后,称安山。后为别于安山镇,改称小安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北7公里处,呈圆形,直径约1公里。主峰位于山体中南部,海拔157.4米。山上原有甘罗墓、汉冀州刺史王纯碑,今已无存。山西侧顶部和底部各有溶洞6处,顶部洞发育在奥陶纪地层中,深不可测;底部洞发育在寒武纪地层中,面积较大。此山现为建材基地,南面、北面各有众多采石场和石灰场。
  六工山相传古须句国曾在此设土、石、金、木、兽、草六业作坊,因而得名。位于东平湖北岸,呈南北走向,南北2.9公里,东西2-1公里,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东南部,海拔189米。山西麓有唐武后时建的建福寺,现为荷泽地区麻风病防治院。寺后山坎上,有唐代摩崖造象12尊。山北麓是梁山县境内黄土覆盖最厚,冲沟发育最多,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的地域。
  昆山位于东平湖西岸,腊山南0.5公里处,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中部,海拔229米,山上松柏繁茂。1941年梁山县初建时,以昆山一带为抗日根据地,县曾以山名。
  司里山俗称“小千佛山”,古称“棘梁山”。因宋代曾在此设巡检司,后易名司里山。位于梁山县城北25公里处,南北长0.6公里,东西宽0.3公里,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00米。山四周陡峭,顶部平坦,西南隅有一条路可供登山,北部山顶有两块磐石,突兀高耸,人称“千佛崖”。崖四周有北齐、唐、宋时摩崖佛470余尊。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实物

梁山
相关实物
腊山
相关实物
凤凰山
相关实物
龟山
相关实物
小安山
相关实物
六工山
相关实物
昆山
相关实物
司里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