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温
分类号: P423
页数: 3
页码: 73-75
摘要: 年、月平均气温:全区各县累年(1954-1985年)平均气温为13.5℃—14.0℃,其地理分布基本上呈纬向型,即由南向北递减,南部单县最高 (13.9℃),北部梁山最低(13.4℃)。
关键词: 菏泽地区 气温

内容

年、月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年、月平均气温:全区各县累年(1954-1985年)平均气温为13.5℃—14.0℃,其地理分布基本上呈纬向型,即由南向北递减,南部单县最高 (13.9℃),北部梁山最低(13.4℃)。
  年内月份气温分布是,1月份最低,为一0.9℃——1.8℃。7月份最高,为26.8℃—27.0℃。年较差(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差)为27.9℃—28.7℃。上半年,1—7月份逐月递增,3—5月份增温较快,4月份最快;下半年,7—12月份逐月递减,10-12月份降温较快,月)气温变化较缓慢,春季(3—5月)与秋季11月份最快。夏季(6-8月)与冬季(12-2(9一11月)变化迅速。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气温分布及年较差表 单位:℃
  气温年际变化:区内各县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历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是1961年,为14.2℃—14.9℃,最低年份是1969年,为12.4℃-13.1℃,最高与最低年相差1.8℃-2.0℃,各县气温年际变化一般带有规律性,如菏泽市有3-5年一个周期的特点,即当出现一个低温年(低于累年平均值)后,间隔3—5年出现一个高温年(高于累年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有逐年升高和年较差逐年变小的趋势。如菏泽市在1954—1972年的19年间,年平均气温13.5℃,而1973—1985年的13年间,为13.79,升高了0.2℃。菏泽市前19年的气温年较差为29.1℃,而后13年仅为27.7℃,即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变得冬季略有升高(菏泽市1月平均气温前19年为一1.9℃,后13年为一1.2℃),夏季略有降低(菏泽市7月平均气温前19年为27.2℃,后13年为26.5℃)。
  极端气温各县最高气温为41.5℃—43.7℃,均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最低气温为一20.6℃—一15.6℃,差异较大,其中单县最低,为一20.6℃,出现在1957年1月15日。
  菏泽地区各县(市)年极端气温单位:℃
  无霜期全区平均初霜日在10月27日。北部较早,平均在10月24日;南部较晚,平均在10月31日。平均终霜日在3月31日,南部略早于北部。年平均无霜期209天, 南部略长于北部。年无霜期最长为271天(东明),最短为168天(鄄城)。为15-2°C—16.0℃,境内分布及年内变化规律同气温。6、7月份最高,各县平均29.7℃-31.1℃,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4.2℃-69.8℃;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3.71℃一一19.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