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3
页码: 70-72
摘要: 荷泽地区位于新旧黄河的夹肢间,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其生长期是在一面下陷,一面为黄河冲积物充填的情况下,由于冲积作用超过了下陷的趋势,形成冲积平原。境内地形除梁山、巨野两县尚有几十个海拔高度不超过260米的残丘外,其余地势比较平坦。南北向中间逐渐凹下,总趋势是自西向东呈簸箕状缓降。高程由东明县焦园的68.5米,逐渐降至梁山县东部的37米,高差31.5米。全区南、西、北三面环列高地,高程为50-60米,而中部高程仅在45米左右。地面坡度自1/5000递减为1/10000。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地貌

内容

荷泽地区位于新旧黄河的夹肢间,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其生长期是在一面下陷,一面为黄河冲积物充填的情况下,由于冲积作用超过了下陷的趋势,形成冲积平原。境内地形除梁山、巨野两县尚有几十个海拔高度不超过260米的残丘外,其余地势比较平坦。南北向中间逐渐凹下,总趋势是自西向东呈簸箕状缓降。高程由东明县焦园的68.5米,逐渐降至梁山县东部的37米,高差31.5米。全区南、西、北三面环列高地,高程为50-60米,而中部高程仅在45米左右。地面坡度自1/5000递减为1/10000。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至1949年,黄河决溢、改道1953次之多。在26次较大的决口或改道中,有7次波及该区。由于黄河多次南、北变迁,左右摆动的结果,塑造了该区的向东缓降的簸箕状地形。其中存在着一系列近东西向分布,高差小于5米,高、洼地相间的微地貌景观。与现代黄河河身淤高情况相仿,古河道流经处,通常形成带状缓岗,后经长期演变,缓岗在分布上已不连贯。至今遗存的尚有三条:即北部沿黄的一条,中部经菏泽斜向郓城的一条,南部曹县呈东西向分布的一条。缓岗上局部分布有高度低于10米的小型风成沙丘,如菏泽与东明间及菏泽沙土集一带。各古河道间,为宽阔的缓坡与分布不连续易于积水的洼地,如荷泽西北、曹县东部、成武东南及巨野的洙水河一带等。
  区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7种:
  河滩高地由黄河所携泥沙,逐年淤积,在两侧形成陡坡性的高地,呈带状分布在黄河滩及废黄河故道一带。面积141.53万亩,占全区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2%。
  垄岗高地垄岗高地为古黄河决口时的溜道遗址,主要分布在菏泽、定陶、梁山等县境内。面积93.03万亩,占总面积的4.74%。
  决口扇形地由黄河决口沉积而成,地表起伏不平,局部有沙丘。主要分布在鄄城县临濮到巨野县太平集,东明县沙窝到菏泽市王浩屯,单县张集到黄岗等地带,面积311.83万亩,占总面积的15.89%。
  缓平坡地缓平坡地分布较广,遍及全区,面积达1067.30万亩,占总面积的54.4%,按其地表坡降又可分为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三类。
  高坡地处于流域上游,地表坡降一般在1/4000-1/6000,主要分布在菏泽、东明、曹县、单县境内,大体上沿海拔50米的等高线分布。地势起伏不平,常伴有高于地平面一米左右的岭地,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面积112.5万亩。
  平坡地的坡降一般为1/6000—1/8000, 分布在海拔40-50米的等高线上,地势缓平,地下水位2-3米,土质较好,有沙有壤,是区内主要农业生产基地。面积为782.95万亩,占总面积的39.9%,占缓平坡面积的73%.
  洼坡地位于坡地下端,常有零星小洼地分布,地下水位浅,多在2米左右,局部小于1米,土壤呈盐溃化.潜水矿化度一般在0.5-3克/升,局部3克/升以上。由于地势洼,排水不畅,地面坡降在1/8000—1/10000之间。沿海拔40米等高线以下分布,面积171.85万亩。
  碟形洼地为静水沉积地貌,呈碟形,有明显的封闭曲线,俗称“漫洼”。低于平地0.5—1.5米,坡降一般小于1/10000。这类地形多分布在黄河泛道交叉处和两河道中间,或几次泛道的交接处,以菏泽市、成武县、巨野县、梁山县、单县、郓城县较多。万亩以上的大洼全区有24处,小洼则星点分布,面积251.42万亩,占总面积12.81%。碟形洼地的高程悬殊较大,不同县的大洼高差可达10余米。洼地又可分为浅平洼地和湖洼地两种。前者如巨野县的龙堌洼、郓城县的侯集洼等,后者主要在东平湖的边缘。
  沙质河槽地主要由黄河故道和决口泛滥形成,地势较周围低1-5-2米,地下水位1-2米,土壤以较大沙质颗粒为主,干旱季节常有风吹沙扬的现象,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河床和鄄城临濮沙河一带,面积约50.61万亩,占总面积的2.58%。
  背河槽状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和黄河故道大堤的外侧,一般宽1-2公里,地势比周围地低2米左右,单、曹两县南部太行堤北侧和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等县市沿黄地带为集中分布区。面积44.52万亩,占总面积的2.27%。
  此外,菏泽地区还有少数低山残丘,主要分布在梁山县境内,其次在巨野境内,面积约1.69万亩,占总面积的0.0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