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质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0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分类号: P548;P931
页数: 6
页码: 67-72
摘要: 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居其东南部。以斜贯西部的聊城一兰考大断裂为界,将境域划为华北断拗和鲁西中台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地貌:荷泽地区位于新旧黄河的夹肢间,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其生长期是在一面下陷,一面为黄河冲积物充填的情况下,由于冲积作用超过了下陷的趋势,形成冲积平原。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地质 地貌

内容

第一节地质
  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居其东南部。以斜贯西部的聊城一兰考大断裂为界,将境域划为华北断拗和鲁西中台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西侧东明凹陷为四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断拗中的三级构造单元开封台陷。东侧属鲁西中台隆,占境内大部,为三级构造单元成武一济宁断陷的西半部。又以曹县断裂和凫山断裂为界,划分为成武断凹及济宁断块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复被曹县断裂、汶泗断裂分割成一些局部构造。前者如菏泽,曹县砖庙集、青堌集,丰县等凸起和巨野、梁山县拳铺等凹陷。菏泽地区地质构造略图燕山运动形成各构造格局的雏形,喜马拉雅山运动控制了境内各构造机体。全区各构造单元,尤其是二、三级构造的展布,具有以下特点:西侧的华北断拗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东侧的鲁西中台隆以弧形的北东一东西向为主,后者生成较早。
  历次运动的结果,造成境内,尤其是东部隐伏断裂纵横交错。一级断裂有聊考大断裂:呈北东向,自东明马头乡入境,经荷泽高庄,至鄄城西北出境,境内长90多公里,断裂破碎带宽度6—9公里,是区内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曹县断裂;自曹县西南入境,呈北东向,延伸至成武西北渐转南北向,经郓城西北出境,为一高度正断层,是成武断凹和济宁断块的分界线,并控制成武断凹内的地层沉积及其边界。
  二级断裂有:成武断裂,与曹县断裂近于平行,位其东边,二者共同构成成武一郓城地堑;汶泗断裂,呈东南走向,由郓城李集乡西入境,至梁山馆驿乡南出境,境内长27.5公里;凫山断裂,自曹县庄寨入境,向东延伸,是四级构造单元济宁断块南边的西部界线;土山集断裂,位于曹县东南部,呈北东向,控制地层沉积及上第三系的边界;苏集断裂,在曹县东部,呈北西向,控制沉积厚度与构造形态;菏泽断裂和鄄郓断裂,均为近东西向,延伸较长,控制地层的沉积厚度。
  三级断裂有侯集断层,苟村断层等,规模较小,均呈北西向,控制地层沉积厚度。
  因境内大部属鲁西中台隆,并位其西部,紧邻华北断拗,故该断拗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期所历经的断陷、断拗和拗陷三个作用阶段,对境内中台隆部份亦有影响。第三纪初期普遍剧烈的差异作用,使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拗陷构造格局进一步分化;中期以稳定的沉降为特点,伴随有块断升降,部分地区在断陷作用减弱时,断裂在凹陷的边缘继续活动,形成北翼为断裂控制,南翼为斜坡的单斜式凹陷,并开始广泛的超复沉积;末期地壳普遍上升,拗陷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转以断裂为主,并使第三系轻微褶皱,而后随着运动的持续,全区又转以大面积下降为特点,并接受沉积,复盖了所有的隆起与拗陷,勾连成统一的拗陷区。直至第四纪继续下沉,只是各部位下降速度有所不同,拗陷稍快于隆起,致使沉积物的厚度略有差异。新生代以后总趋势仍以缓慢的下降为主,但震荡活动频繁,境内较大的断裂,如聊考断裂和曹县断裂等,始终在不同程度地活动,引起多次地震,震中均在上述断裂带内。
  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以新生代的第四纪为主,个别地方有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
  前新生代:区内仅有零星地层出露,局限于梁山、巨野两县部分地带°
  1.寒武纪。下寒武纪下部为深灰色致密块状结晶灰岩,上部为暗红色砂质云母页岩及紫红色砂岩互层。倾向北西35°一60°,倾角4°—10°出露厚度60—80米,分布于梁山县东北部小安山一带。
  中寒武纪中下部为厚层深灰色结晶灰岩及猪肝色云母砂片岩,上部为厚层灰黑色= 状灰岩及致密状灰岩。倾向北西30°一70°,倾角6°一10°,出露厚度100—150米,与下寒武纪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城及其东北部的银山、岱庙一带。
  上寒武纪中下部为薄层板状泥灰岩及灰黑色=状灰岩夹薄层灰岩,上部为青灰色薄层灰岩,杂以竹叶状灰岩。倾向北西30°一40°,倾角6°一10°,与中寒武纪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城东及东北部银山一带。
  2.奥陶纪。下奥陶纪下部为白云质灰岩夹浅灰色致密中厚层结晶灰岩,底部夹薄层小竹叶状结晶灰岩;中部为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的白云质灰岩;顶部为蠕虫状灰岩夹灰黑色致密状灰岩。节理裂隙发育,主要有两组,分别为北东50°及北西35°,裂隙宽度一般5—30厘米,沿裂隙发育有溶沟,溶槽等。局部发育成直径3—5米的浅溶洞,如梁山县凤凰山一带。岩层倾向北西30°一4°,出露厚度50-80米,与上寒武纪呈假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凤凰山、龟山等地。
  中奥陶纪深灰色致密厚层灰岩,倾向北西85°,倾角7°,出露厚度30米,分布于巨野县东南独山一带,呈孤丘状。
  新生代:因区内两个不同物质来源的冲积扇(源于西部的是细颗粒物质构成的黄河冲积扇,源于东部的是粗颗粒物质构成的汶泗冲积扇)在郓城、巨野、成武一带迭交,造成区内第四纪地层东西两部明显的差异。由上而下可分:
  1、西部。第四纪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相沉积间夹湖沼相沉积,灰黄、灰至灰黑色,以粘质沙土、粉细沙为主,间夹2—3层淤泥质。粉沙、粉细沙一般有1一2层,分布稳定,厚度2.24—25.1米,顶板埋深0-9.7米。淤泥质一般为两层,上层分布稳定,厚度3.03—14.08米,埋深2-20.3米。厚度由西向东,自南而北逐渐变薄,顶板埋深自西向东变薄,自南而北深浅交替,总趋势向北变深.下层厚0.8-8.95米,埋深27-46米,断续分布,皆成透镜状,东西长而南北短。在南北方向上有三条: 定陶县南、菏泽及郓城。菏泽的一条向东延伸较远,至巨野县界渐灭。
  上更新统,黄、褐及棕黄色,以粘质沙土为主,沙质粘土及粉细沙次之。富含钙质结核及少量猛质结核,夹有薄层灰绿色沙质粘土.底层埋深120—156米。重矿物主要由绿帘石及角闪石组成,夹有石榴石、磁铁矿或钛铁矿等,动植物化石丰富。
  中更新统,以棕、棕褐色为主,灰绿色次之。主要为沙质粘土,夹有细、中细沙,层底埋深189-250米。重矿物以石榴石、磁铁矿为多,富含钙质结核及粒径为0.4-0.8厘米的豆状锰铁结核,含介形虫及轮藻类化石。
  下更新统,杂色及棕色,以粘土、沙质土为主,夹有粉细沙、细沙。底层埋深392-427米。重矿物主要为石榴石、磁铁矿,含介形虫及轮藻类化石。
  上第三纪上新统,棕褐、紫红、蓝灰色,以粘土为主,夹有细沙,呈大绿斑、挤压面、半固结。
  2、东部。第四纪全新统,灰黄、灰褐色为主,主要为粘土、沙土及粉沙土,夹有2—3层淤泥质及部分沙质粘土。土层含分散钙,底层埋深27—43米。
  上更新统,灰绿、黄褐及锈黄色,以沙质粘土及混粒沙为主。后者有一层夹有少量中细沙及粘质沙土,富含钙质结核,局部有较大的钙质团块及少量的铁锰结核。底层埋深101—124米。
  中更新统,以棕黄、灰绿色为主,主要为沙质粘土或粘土,夹有八层混粒沙,含较多的钙质结核和团块,局部富集成半固结状的淡水灰岩,含豆状铁锰结核及石膏。底层埋深172—246米。
  下更新统,灰绿色以混粒沙、粘土、沙质粘土为主。前者有5层,含钙质结核及团块,并含锰结核及石膏。底层埋深至419米。
  上第三纪上新统,灰绿、棕褐色,粘土夹细沙。粘土质纯,含石膏,具挤压面、半固结。
  第二节地貌
  荷泽地区位于新旧黄河的夹肢间,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其生长期是在一面下陷,一面为黄河冲积物充填的情况下,由于冲积作用超过了下陷的趋势,形成冲积平原。境内地形除梁山、巨野两县尚有几十个海拔高度不超过260米的残丘外,其余地势比较平坦。南北向中间逐渐凹下,总趋势是自西向东呈簸箕状缓降。高程由东明县焦园的68.5米,逐渐降至梁山县东部的37米,高差31.5米。全区南、西、北三面环列高地,高程为50-60米,而中部高程仅在45米左右。地面坡度自1/5000递减为1/10000。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至1949年,黄河决溢、改道1953次之多。在26次较大的决口或改道中,有7次波及该区。由于黄河多次南、北变迁,左右摆动的结果,塑造了该区的向东缓降的簸箕状地形。其中存在着一系列近东西向分布,高差小于5米,高、洼地相间的微地貌景观。与现代黄河河身淤高情况相仿,古河道流经处,通常形成带状缓岗,后经长期演变,缓岗在分布上已不连贯。至今遗存的尚有三条:即北部沿黄的一条,中部经菏泽斜向郓城的一条,南部曹县呈东西向分布的一条。缓岗上局部分布有高度低于10米的小型风成沙丘,如菏泽与东明间及菏泽沙土集一带。各古河道间,为宽阔的缓坡与分布不连续易于积水的洼地,如荷泽西北、曹县东部、成武东南及巨野的洙水河一带等。
  区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7种:
  河滩高地由黄河所携泥沙,逐年淤积,在两侧形成陡坡性的高地,呈带状分布在黄河滩及废黄河故道一带。面积141.53万亩,占全区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2%。
  垄岗高地垄岗高地为古黄河决口时的溜道遗址,主要分布在菏泽、定陶、梁山等县境内。面积93.03万亩,占总面积的4.74%。
  决口扇形地由黄河决口沉积而成,地表起伏不平,局部有沙丘。主要分布在鄄城县临濮到巨野县太平集,东明县沙窝到菏泽市王浩屯,单县张集到黄岗等地带,面积311.83万亩,占总面积的15.89%。
  缓平坡地缓平坡地分布较广,遍及全区,面积达1067.30万亩,占总面积的54.4%,按其地表坡降又可分为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三类。
  高坡地处于流域上游,地表坡降一般在1/4000-1/6000,主要分布在菏泽、东明、曹县、单县境内,大体上沿海拔50米的等高线分布。地势起伏不平,常伴有高于地平面一米左右的岭地,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面积112.5万亩。
  平坡地的坡降一般为1/6000—1/8000, 分布在海拔40-50米的等高线上,地势缓平,地下水位2-3米,土质较好,有沙有壤,是区内主要农业生产基地。面积为782.95万亩,占总面积的39.9%,占缓平坡面积的73%.
  洼坡地位于坡地下端,常有零星小洼地分布,地下水位浅,多在2米左右,局部小于1米,土壤呈盐溃化.潜水矿化度一般在0.5-3克/升,局部3克/升以上。由于地势洼,排水不畅,地面坡降在1/8000—1/10000之间。沿海拔40米等高线以下分布,面积171.85万亩。
  碟形洼地为静水沉积地貌,呈碟形,有明显的封闭曲线,俗称“漫洼”。低于平地0.5—1.5米,坡降一般小于1/10000。这类地形多分布在黄河泛道交叉处和两河道中间,或几次泛道的交接处,以菏泽市、成武县、巨野县、梁山县、单县、郓城县较多。万亩以上的大洼全区有24处,小洼则星点分布,面积251.42万亩,占总面积12.81%。碟形洼地的高程悬殊较大,不同县的大洼高差可达10余米。洼地又可分为浅平洼地和湖洼地两种。前者如巨野县的龙堌洼、郓城县的侯集洼等,后者主要在东平湖的边缘。
  沙质河槽地主要由黄河故道和决口泛滥形成,地势较周围低1-5-2米,地下水位1-2米,土壤以较大沙质颗粒为主,干旱季节常有风吹沙扬的现象,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河床和鄄城临濮沙河一带,面积约50.61万亩,占总面积的2.58%。
  背河槽状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和黄河故道大堤的外侧,一般宽1-2公里,地势比周围地低2米左右,单、曹两县南部太行堤北侧和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等县市沿黄地带为集中分布区。面积44.52万亩,占总面积的2.27%。
  此外,菏泽地区还有少数低山残丘,主要分布在梁山县境内,其次在巨野境内,面积约1.69万亩,占总面积的0.0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