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05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48
页码: 67-114
摘要: 菏泽地区地质构造略图燕山运动形成各构造格局的雏形,喜马拉雅山运动控制了境内各构造机体。全区各构造单元,尤其是二、三级构造的展布,具有以下特点:西侧的华北断拗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东侧的鲁西中台隆以弧形的北东一东西向为主,后者生成较早。
关键词: 菏泽地区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章地质地貌
  第一节地质
  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居其东南部。以斜贯西部的聊城一兰考大断裂为界,将境域划为华北断拗和鲁西中台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西侧东明凹陷为四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断拗中的三级构造单元开封台陷。东侧属鲁西中台隆,占境内大部,为三级构造单元成武一济宁断陷的西半部。又以曹县断裂和凫山断裂为界,划分为成武断凹及济宁断块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复被曹县断裂、汶泗断裂分割成一些局部构造。前者如菏泽,曹县砖庙集、青堌集,丰县等凸起和巨野、梁山县拳铺等凹陷。菏泽地区地质构造略图燕山运动形成各构造格局的雏形,喜马拉雅山运动控制了境内各构造机体。全区各构造单元,尤其是二、三级构造的展布,具有以下特点:西侧的华北断拗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东侧的鲁西中台隆以弧形的北东一东西向为主,后者生成较早。
  历次运动的结果,造成境内,尤其是东部隐伏断裂纵横交错。一级断裂有聊考大断裂:呈北东向,自东明马头乡入境,经荷泽高庄,至鄄城西北出境,境内长90多公里,断裂破碎带宽度6—9公里,是区内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曹县断裂;自曹县西南入境,呈北东向,延伸至成武西北渐转南北向,经郓城西北出境,为一高度正断层,是成武断凹和济宁断块的分界线,并控制成武断凹内的地层沉积及其边界。
  二级断裂有:成武断裂,与曹县断裂近于平行,位其东边,二者共同构成成武一郓城地堑;汶泗断裂,呈东南走向,由郓城李集乡西入境,至梁山馆驿乡南出境,境内长27.5公里;凫山断裂,自曹县庄寨入境,向东延伸,是四级构造单元济宁断块南边的西部界线;土山集断裂,位于曹县东南部,呈北东向,控制地层沉积及上第三系的边界;苏集断裂,在曹县东部,呈北西向,控制沉积厚度与构造形态;菏泽断裂和鄄郓断裂,均为近东西向,延伸较长,控制地层的沉积厚度。
  三级断裂有侯集断层,苟村断层等,规模较小,均呈北西向,控制地层沉积厚度。
  因境内大部属鲁西中台隆,并位其西部,紧邻华北断拗,故该断拗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期所历经的断陷、断拗和拗陷三个作用阶段,对境内中台隆部份亦有影响。第三纪初期普遍剧烈的差异作用,使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拗陷构造格局进一步分化;中期以稳定的沉降为特点,伴随有块断升降,部分地区在断陷作用减弱时,断裂在凹陷的边缘继续活动,形成北翼为断裂控制,南翼为斜坡的单斜式凹陷,并开始广泛的超复沉积;末期地壳普遍上升,拗陷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转以断裂为主,并使第三系轻微褶皱,而后随着运动的持续,全区又转以大面积下降为特点,并接受沉积,复盖了所有的隆起与拗陷,勾连成统一的拗陷区。直至第四纪继续下沉,只是各部位下降速度有所不同,拗陷稍快于隆起,致使沉积物的厚度略有差异。新生代以后总趋势仍以缓慢的下降为主,但震荡活动频繁,境内较大的断裂,如聊考断裂和曹县断裂等,始终在不同程度地活动,引起多次地震,震中均在上述断裂带内。
  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以新生代的第四纪为主,个别地方有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
  前新生代:区内仅有零星地层出露,局限于梁山、巨野两县部分地带°
  1.寒武纪。下寒武纪下部为深灰色致密块状结晶灰岩,上部为暗红色砂质云母页岩及紫红色砂岩互层。倾向北西35°一60°,倾角4°—10°出露厚度60—80米,分布于梁山县东北部小安山一带。
  中寒武纪中下部为厚层深灰色结晶灰岩及猪肝色云母砂片岩,上部为厚层灰黑色= 状灰岩及致密状灰岩。倾向北西30°一70°,倾角6°一10°,出露厚度100—150米,与下寒武纪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城及其东北部的银山、岱庙一带。
  上寒武纪中下部为薄层板状泥灰岩及灰黑色=状灰岩夹薄层灰岩,上部为青灰色薄层灰岩,杂以竹叶状灰岩。倾向北西30°一40°,倾角6°一10°,与中寒武纪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城东及东北部银山一带。
  2.奥陶纪。下奥陶纪下部为白云质灰岩夹浅灰色致密中厚层结晶灰岩,底部夹薄层小竹叶状结晶灰岩;中部为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的白云质灰岩;顶部为蠕虫状灰岩夹灰黑色致密状灰岩。节理裂隙发育,主要有两组,分别为北东50°及北西35°,裂隙宽度一般5—30厘米,沿裂隙发育有溶沟,溶槽等。局部发育成直径3—5米的浅溶洞,如梁山县凤凰山一带。岩层倾向北西30°一4°,出露厚度50-80米,与上寒武纪呈假整合接触,分布于梁山县凤凰山、龟山等地。
  中奥陶纪深灰色致密厚层灰岩,倾向北西85°,倾角7°,出露厚度30米,分布于巨野县东南独山一带,呈孤丘状。
  新生代:因区内两个不同物质来源的冲积扇(源于西部的是细颗粒物质构成的黄河冲积扇,源于东部的是粗颗粒物质构成的汶泗冲积扇)在郓城、巨野、成武一带迭交,造成区内第四纪地层东西两部明显的差异。由上而下可分:
  1、西部。第四纪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相沉积间夹湖沼相沉积,灰黄、灰至灰黑色,以粘质沙土、粉细沙为主,间夹2—3层淤泥质。粉沙、粉细沙一般有1一2层,分布稳定,厚度2.24—25.1米,顶板埋深0-9.7米。淤泥质一般为两层,上层分布稳定,厚度3.03—14.08米,埋深2-20.3米。厚度由西向东,自南而北逐渐变薄,顶板埋深自西向东变薄,自南而北深浅交替,总趋势向北变深.下层厚0.8-8.95米,埋深27-46米,断续分布,皆成透镜状,东西长而南北短。在南北方向上有三条: 定陶县南、菏泽及郓城。菏泽的一条向东延伸较远,至巨野县界渐灭。
  上更新统,黄、褐及棕黄色,以粘质沙土为主,沙质粘土及粉细沙次之。富含钙质结核及少量猛质结核,夹有薄层灰绿色沙质粘土.底层埋深120—156米。重矿物主要由绿帘石及角闪石组成,夹有石榴石、磁铁矿或钛铁矿等,动植物化石丰富。
  中更新统,以棕、棕褐色为主,灰绿色次之。主要为沙质粘土,夹有细、中细沙,层底埋深189-250米。重矿物以石榴石、磁铁矿为多,富含钙质结核及粒径为0.4-0.8厘米的豆状锰铁结核,含介形虫及轮藻类化石。
  下更新统,杂色及棕色,以粘土、沙质土为主,夹有粉细沙、细沙。底层埋深392-427米。重矿物主要为石榴石、磁铁矿,含介形虫及轮藻类化石。
  上第三纪上新统,棕褐、紫红、蓝灰色,以粘土为主,夹有细沙,呈大绿斑、挤压面、半固结。
  2、东部。第四纪全新统,灰黄、灰褐色为主,主要为粘土、沙土及粉沙土,夹有2—3层淤泥质及部分沙质粘土。土层含分散钙,底层埋深27—43米。
  上更新统,灰绿、黄褐及锈黄色,以沙质粘土及混粒沙为主。后者有一层夹有少量中细沙及粘质沙土,富含钙质结核,局部有较大的钙质团块及少量的铁锰结核。底层埋深101—124米。
  中更新统,以棕黄、灰绿色为主,主要为沙质粘土或粘土,夹有八层混粒沙,含较多的钙质结核和团块,局部富集成半固结状的淡水灰岩,含豆状铁锰结核及石膏。底层埋深172—246米。
  下更新统,灰绿色以混粒沙、粘土、沙质粘土为主。前者有5层,含钙质结核及团块,并含锰结核及石膏。底层埋深至419米。
  上第三纪上新统,灰绿、棕褐色,粘土夹细沙。粘土质纯,含石膏,具挤压面、半固结。
  第二节地貌
  荷泽地区位于新旧黄河的夹肢间,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其生长期是在一面下陷,一面为黄河冲积物充填的情况下,由于冲积作用超过了下陷的趋势,形成冲积平原。境内地形除梁山、巨野两县尚有几十个海拔高度不超过260米的残丘外,其余地势比较平坦。南北向中间逐渐凹下,总趋势是自西向东呈簸箕状缓降。高程由东明县焦园的68.5米,逐渐降至梁山县东部的37米,高差31.5米。全区南、西、北三面环列高地,高程为50-60米,而中部高程仅在45米左右。地面坡度自1/5000递减为1/10000。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至1949年,黄河决溢、改道1953次之多。在26次较大的决口或改道中,有7次波及该区。由于黄河多次南、北变迁,左右摆动的结果,塑造了该区的向东缓降的簸箕状地形。其中存在着一系列近东西向分布,高差小于5米,高、洼地相间的微地貌景观。与现代黄河河身淤高情况相仿,古河道流经处,通常形成带状缓岗,后经长期演变,缓岗在分布上已不连贯。至今遗存的尚有三条:即北部沿黄的一条,中部经菏泽斜向郓城的一条,南部曹县呈东西向分布的一条。缓岗上局部分布有高度低于10米的小型风成沙丘,如菏泽与东明间及菏泽沙土集一带。各古河道间,为宽阔的缓坡与分布不连续易于积水的洼地,如荷泽西北、曹县东部、成武东南及巨野的洙水河一带等。
  区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7种:
  河滩高地由黄河所携泥沙,逐年淤积,在两侧形成陡坡性的高地,呈带状分布在黄河滩及废黄河故道一带。面积141.53万亩,占全区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2%。
  垄岗高地垄岗高地为古黄河决口时的溜道遗址,主要分布在菏泽、定陶、梁山等县境内。面积93.03万亩,占总面积的4.74%。
  决口扇形地由黄河决口沉积而成,地表起伏不平,局部有沙丘。主要分布在鄄城县临濮到巨野县太平集,东明县沙窝到菏泽市王浩屯,单县张集到黄岗等地带,面积311.83万亩,占总面积的15.89%。
  缓平坡地缓平坡地分布较广,遍及全区,面积达1067.30万亩,占总面积的54.4%,按其地表坡降又可分为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三类。
  高坡地处于流域上游,地表坡降一般在1/4000-1/6000,主要分布在菏泽、东明、曹县、单县境内,大体上沿海拔50米的等高线分布。地势起伏不平,常伴有高于地平面一米左右的岭地,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面积112.5万亩。
  平坡地的坡降一般为1/6000—1/8000, 分布在海拔40-50米的等高线上,地势缓平,地下水位2-3米,土质较好,有沙有壤,是区内主要农业生产基地。面积为782.95万亩,占总面积的39.9%,占缓平坡面积的73%.
  洼坡地位于坡地下端,常有零星小洼地分布,地下水位浅,多在2米左右,局部小于1米,土壤呈盐溃化.潜水矿化度一般在0.5-3克/升,局部3克/升以上。由于地势洼,排水不畅,地面坡降在1/8000—1/10000之间。沿海拔40米等高线以下分布,面积171.85万亩。
  碟形洼地为静水沉积地貌,呈碟形,有明显的封闭曲线,俗称“漫洼”。低于平地0.5—1.5米,坡降一般小于1/10000。这类地形多分布在黄河泛道交叉处和两河道中间,或几次泛道的交接处,以菏泽市、成武县、巨野县、梁山县、单县、郓城县较多。万亩以上的大洼全区有24处,小洼则星点分布,面积251.42万亩,占总面积12.81%。碟形洼地的高程悬殊较大,不同县的大洼高差可达10余米。洼地又可分为浅平洼地和湖洼地两种。前者如巨野县的龙堌洼、郓城县的侯集洼等,后者主要在东平湖的边缘。
  沙质河槽地主要由黄河故道和决口泛滥形成,地势较周围低1-5-2米,地下水位1-2米,土壤以较大沙质颗粒为主,干旱季节常有风吹沙扬的现象,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河床和鄄城临濮沙河一带,面积约50.61万亩,占总面积的2.58%。
  背河槽状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和黄河故道大堤的外侧,一般宽1-2公里,地势比周围地低2米左右,单、曹两县南部太行堤北侧和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等县市沿黄地带为集中分布区。面积44.52万亩,占总面积的2.27%。
  此外,菏泽地区还有少数低山残丘,主要分布在梁山县境内,其次在巨野境内,面积约1.69万亩,占总面积的0.09%。
  第二章气候
  菏泽地区地处中纬度,位于太行山与泰沂山之间南北走向的狭道上,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较快;夏季高温湿润,常刮东南风,降雨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风向由南转北,降温迅速;冬季雨雪稀少,多刮北风,气候干冷。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但是降水分配极为不均,再加常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不少年份出现灾害性的天气。
  第一节日照
  日照时数与百分率日照时数:全区各县市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7.9-2556.9小时。曹县最多,单县最少。由曹县往北至定陶、菏泽为多值区,东北部的梁山县为次多值区,东明、鄄城、郓城、巨野再次之,单县、成武为最少值区。年内变化规律一般是由最少月一2月到最多月一6月,逐月递增;10月到次年2月逐月递减。由于7月份多云雨,日照时数较8月份少,9月份雨季尚未完全结束,日照时数比10月份略少。
  日照百分率:全区各县日照百分率(实际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累年平均为52—58%,境内分布和年内变化与日照时数差别较小。
  菏泽地区各县(市)累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太阳辐射量年平均辐射总量:全区各县市太阳辐射总量累年平均为116.6-123.6千卡/平方厘米。其地理分布是梁山最多,单县最少;月份分布是6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
  年光合有效辐射量:全区各县市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7.2-60.5千卡/平方厘米,其地理分布规律同太阳辐射总量°
  菏泽地区各县(市)太阳辐射量分布情况表
  续表
  第二节气温
  年、月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年、月平均气温:全区各县累年(1954-1985年)平均气温为13.5℃—14.0℃,其地理分布基本上呈纬向型,即由南向北递减,南部单县最高 (13.9℃),北部梁山最低(13.4℃)。
  年内月份气温分布是,1月份最低,为一0.9℃——1.8℃。7月份最高,为26.8℃—27.0℃。年较差(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差)为27.9℃—28.7℃。上半年,1—7月份逐月递增,3—5月份增温较快,4月份最快;下半年,7—12月份逐月递减,10-12月份降温较快,月)气温变化较缓慢,春季(3—5月)与秋季11月份最快。夏季(6-8月)与冬季(12-2(9一11月)变化迅速。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气温分布及年较差表 单位:℃
  气温年际变化:区内各县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历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是1961年,为14.2℃—14.9℃,最低年份是1969年,为12.4℃-13.1℃,最高与最低年相差1.8℃-2.0℃,各县气温年际变化一般带有规律性,如菏泽市有3-5年一个周期的特点,即当出现一个低温年(低于累年平均值)后,间隔3—5年出现一个高温年(高于累年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有逐年升高和年较差逐年变小的趋势。如菏泽市在1954—1972年的19年间,年平均气温13.5℃,而1973—1985年的13年间,为13.79,升高了0.2℃。菏泽市前19年的气温年较差为29.1℃,而后13年仅为27.7℃,即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变得冬季略有升高(菏泽市1月平均气温前19年为一1.9℃,后13年为一1.2℃),夏季略有降低(菏泽市7月平均气温前19年为27.2℃,后13年为26.5℃)。
  极端气温各县最高气温为41.5℃—43.7℃,均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最低气温为一20.6℃—一15.6℃,差异较大,其中单县最低,为一20.6℃,出现在1957年1月15日。
  菏泽地区各县(市)年极端气温单位:℃
  无霜期全区平均初霜日在10月27日。北部较早,平均在10月24日;南部较晚,平均在10月31日。平均终霜日在3月31日,南部略早于北部。年平均无霜期209天, 南部略长于北部。年无霜期最长为271天(东明),最短为168天(鄄城)。为15-2°C—16.0℃,境内分布及年内变化规律同气温。6、7月份最高,各县平均29.7℃-31.1℃,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4.2℃-69.8℃;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3.71℃一一19.9℃。
  第三节地温
  地面温度区内各县累年平均地面温度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地面温度单位:℃
  续表
  菏泽地区地面极端温度
  地下5厘米处温度地下5厘米处温度,农业上常作为代表播种层的地温。4月份为全区春季作物播种期,地温稳定通过14℃(棉花、玉米播种温度指标)的初日在4月16,日前后。
  第四节风
  风向全区各县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北两个风向,累年平均频率多在11%以上;其次为西南风和东北风,频率为8%左右。
  各季由于所受不同气压系统的影响,主导风向也不一致。若以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则冬季各县的主导风向一
  般为北风,平均频率为13%,其次为东北风,平均频率为11%;春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频率为14%,其次为北风,平均频率为11%;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频率为12%;秋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频率为11%,其次为南风,平均频率为10%。总之,全区冬季盛刮北风,春秋两季为南、北两主导风的转换季节。
  风速各县累年平均风速为2.6-3.5米/秒。一年之中,以4月份风速最大,在3.4—4.4米/秒之间;以8,9月份最小,在1.9—2.8米/秒之间,一般上半年大于平均值,下半年小于平均值。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风速 单位:米/秒
  风速>17.0米/秒(相当于七级风)的称大风。全区大风日数平均每年13.2天,其中菏泽市最多,平均每年19.3天;曹县最少,每年8.8天。就月份而言,4月份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19.2%,9月份最少,占全年大风日数的2%。一般北部大风多,南部大风少;春季大风多,秋季大风少。
  菏泽地区各县(市)累年平均大风日数统计表续表
  全区各县历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风速均在20.0米/秒以上,其中菏泽市1978年7月1日,风速达28.8米/秒。巨野县1985年8月3日曾出现过35米/秒的大风。
  各县各季风速日变化规律大体相同,一般从6-9时开始增大,12-14时达到最大,16时后开始减小,18-20时趋于稳定阶段。但冬季(1月)8时才开始增大,而夏季(7月)早6时就显著增大。春、秋两季均在7时左右增大。冬季18时开始减小,夏季16时即开始减小。
  第五节降水
  年、季、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及其年际变化:全区各县累年平均降水量为590.0-726.7毫米,平均662.7毫米,其地域分布是从西北往东南逐渐增多,东南部的单县较西北部的鄄城多136.7毫米。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续表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在900.0毫米以上,巨野县1964年多达1223.3毫米,较少的年份各县都少于450.0毫米,甚至少于400.0毫米,东明县1966年仅降水264.9毫米。
  四季降水量:由于西风带和季风活动的影响,全区降水量四季极不均匀,夏季降水最多,平均为392.0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59%;冬季降水最少,平均为25.1毫米,只占年降水总量的4%左右,一般秋季少于夏季, 多于春季。
  菏泽地区各县(市)四季降水情况
  各月降水量:各县平均降水量以7月份最大,在154.7—204.0毫米之间,全区平均为180.9毫米;以1月份最少,在4.3—10.4毫米之间,平均为6.9毫米。
  年降水变率全区各县年降水量的绝对变率为115.9—150.2毫米,平均为129.1毫米,即全区年降水量的平均变化范围为662.8±129.1毫米,全区年降水相对变率为18—22%。菏泽地区年降水绝对变率与相对变率
  量别降水日数全区各县累年平均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在69.6—83.2天之间, 平均为76.6天。其中小雨(0.1-9.9毫米)为53.0—64.5天,平均58.7天;中雨 (10.0—24.5毫米)为9.7—11.1天,平均10.8天;大雨(25.0—49.9毫米)为4.4—
  5.2天,平均4.7天;暴雨050.0毫米)为1-9—2.9天,平均2.4天,暴雨最多的年份个别县达8天,最少年份有的县全年无暴雨。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量别降水日数
  各季、月雨日不均。对农业生产能起作用的有效降水(降水量25.0毫米)全区为26.1—30.9天,平均28.4天,60%左右集中出现在6—9月份。俗称“透雨”的降水(降水量≥25.0毫米)日数,全区平均仅7.1天,并且只岀现在3-11月,其中7、8两月约占60%左右。
  全区累年平均降水强度(每个雨日的降水量)为8.3—9.4毫米/日,最大降水强度为243.2毫米/日(单县,1965年7月9日,一天的降水量竟大于累年7月份的平均降水量)。
  降水强度月际变化悬殊很大,冬季各月很小,平均只有2.6毫米/日;夏季各月最大, 平均在14.0毫米/日左右,秋季稍大于春季。
  连雨全区降水量大于0.1毫米的最长连雨日数平均为5.6-7.6天,极长达15天, 累积降水量达484.1毫米(1957年7月6-20日出现在菏泽市)。涝灾往往为连雨所致, 从各县有气象记录至1985年,全区连雨大都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有些年10月也常发生。菏泽地区各县(市)最长连雨日数及雨量 雨量单位:毫米
  降雪与积雪降雪:全区各县降雪较少, 年降雪日数平均为6.7-9.2天。降雪最多年份,有的县达25天,最少年份,有的县仅1天,降雪大多集中在冬季及早春各月。平均降雪初日为12月8日-12月18日,最早初日为10月24日-11月11日,最晚初日为1月150-2月10日;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4日一3月14日,最早终日为12月17日-2
  月6日,最晚终日为4月6日-5月6日。
  各县降雪强度一般不大,大多数日降雪量小于15.0毫米。最长连续降雪日数为3-6天。多年平均降雪期为79-97天,最长降雪期134-196天,最短降雪期为16-37天。
  积雪:各县平均年积雪日数为8.5-15天,最多年份为27-52天,最少仅1天.各县积雪初日平均为12月24日一1月6日,最早初日为11月8日—11月24日,最晚初日为1月31日-3月14日,积雪终日为2月16日一3月2日,最早终日为11月24日-1月3日,最晚终日为3月23日一4月10日。各县多年平均积雪期为42.3—58.6天,最多为95—139天,最少为0—1天。
  湿度全区各县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72%。相对湿度的年际变化不大,一般在 ±5%的范围内。全年以7、8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78—83%,以6月份最小,为59—64%,4、5月份稍大于6月份。
  最小相对湿度为0,在4、11、12各月均出现过;个别年的7月份,最小相对湿度仅达14%,1983年7月3日出现在定陶县。
  菏泽地区各县(市)平均相对湿度与最小湿度 单位:%第三章山丘河湖
  第一节山丘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梁山本名“良山”,因春秋时期附近有良邑而得名。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文帝封第二子刘武为梁王,曾猎于此山,死后并葬于山北麓,“良山”遂易名“梁山”。该山位于县城东南隅,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占地面积3.55平方公里。主峰虎头峰海拔197.9米,位于山体东南端。相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腊山别名“小岱峰”。位于梁山县城北部,东平湖西岸,东部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西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3.5公里,南北1.8公里,占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主峰偏东部,海拔258.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上有四处溶洞,两处泉水,洞为寒武纪地层发育。山上植被茂密,奇峰怪石甚多。山北坡,松柏倒挂,谷幽洞深,有古庙宇十余座,或依山而筑,或临崖而建,参差错落,风物宜人。
  凤凰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北走向,长约1.4公里,占地面积0.22平方公里,自南而北共有4个小山峰,以最南边的山峰最高,海拔98.4米,山南侧于海拔80米高处,发育了4个溶洞。从南向北,一号洞面积约210平方米,高7米,有5个自然石柱撑着洞顶,状似殿堂;三号洞505平方米,洞顶倾斜向上,冷空气下沉洞底,水汽凝结,滴水常年不断。
  龟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接凤凰山,因山北坡有巨石如龟而得名。东南一西北走向,长0.8公里,占地面积0.28平方公里。主峰在南端,海拔119米。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古代多水患,河、济、汶三水环山而流,民籍以安,故名。明、清两代后,称安山。后为别于安山镇,改称小安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北7公里处,呈圆形,直径约1公里。主峰位于山体中南部,海拔157.4米。山上原有甘罗墓、汉冀州刺史王纯碑,今已无存。山西侧顶部和底部各有溶洞6处,顶部洞发育在奥陶纪地层中,深不可测;底部洞发育在寒武纪地层中,面积较大。此山现为建材基地,南面、北面各有众多采石场和石灰场。
  六工山相传古须句国曾在此设土、石、金、木、兽、草六业作坊,因而得名。位于东平湖北岸,呈南北走向,南北2.9公里,东西2-1公里,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东南部,海拔189米。山西麓有唐武后时建的建福寺,现为荷泽地区麻风病防治院。寺后山坎上,有唐代摩崖造象12尊。山北麓是梁山县境内黄土覆盖最厚,冲沟发育最多,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的地域。
  昆山位于东平湖西岸,腊山南0.5公里处,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中部,海拔229米,山上松柏繁茂。1941年梁山县初建时,以昆山一带为抗日根据地,县曾以山名。
  司里山俗称“小千佛山”,古称“棘梁山”。因宋代曾在此设巡检司,后易名司里山。位于梁山县城北25公里处,南北长0.6公里,东西宽0.3公里,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00米。山四周陡峭,顶部平坦,西南隅有一条路可供登山,北部山顶有两块磐石,突兀高耸,人称“千佛崖”。崖四周有北齐、唐、宋时摩崖佛470余尊。
  第二节河流
  黄河,流经境内菏泽、东明、鄄城、郓城、梁山五(市)县,沿线长212公里,因有专章缕述,故从略。
  古代河流济水:济水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在荥阳与黄河分流,自蒗荡渠(亦名鸿沟)东流,至今兰考县北折向东北,进入境内。在定陶东北注入菏泽湖,然后分为两支。一支名菏水,东流至今鱼台注入泗水,沟通济、泗两流域;另一支称济水,出菏泽湖,流向东北经大野泽,至今安山镇会汶水,然后过今东平、平阴、长清、历城等县,于今广饶东北注入渤海。安山以下,唐代后称大清河。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于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夺大清河入海,济水遂废。
  .濮水:又名濮渠、普渠,为济水分流,约在公元前7世纪,于长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境)今济水北流,至曲濮折向东北,由城濮(今鄄城临濮集)北入境内,然后东流注入大野泽。魏晋时濮水尚存。
  瓠子河: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于瓠子(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决口,大溜直趋大野泽,溜道所经,即汉代的瓠子河。该河从瓠子口东南流经今濮阳、鄄城,至郓城南分为两股:一股东北流,夺济水故道入渤海;另一股东南流,注入大野泽。从公元前132年决口至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
  菏泽地区周秦之前河道略图堵塞,洪水在济、濮之间泛流23年,使境内济水、濮水和菏泽、大野泽严重淤淀。决口堵塞后,瓠子河犹存,长期做为境内北部的重要排水河道,历时300余年。
  丹水: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今境南部与河南商丘市邻界处有丹水,发源于今曹县南境,东南流向,经单县南境,于今江苏徐州市汇入泗水,秦代以后湮没。行河路线略同魏晋以后的汴水和明、清(1885年以前)两代的黄河。
  近代河道万福河;北宋年间,黄河屡决滑县,东行入今境东明、荷泽县地,然后分为两股:一经济水故道,汇大清河入渤海;一由菏水故道东南流,至今鱼台汇泗水注淮入黄海。后股进一步演变成明、清的柳林河和近代的万福河。
  赵王、洙水、宋金河:宋代,黄河多次由今清丰决口,大溜东南行,经巨野、济宁汇泗水,这是赵王河、洙水河的前身。1368年(明洪武元年),河决双河口(今菏泽市东双河集),分水东流,经巨野、嘉祥南,至鱼台东部塌场入运河,成为赵王河干流的雏形。1430年(明宣德五年),由于枣林河分黄济运,导致黄河屡决金龙口,枣林河自金龙口东北流经长垣、东
  菏泽地区一九四九年水系图明,至菏泽双河口分为两支,北支东北流,经jaunty城阎什口、红船口,梁山县李家桥、黑虎庙,北至张秋镇注入运河;南支由双河东流,经巨野,至南旺注入运河。从此,赵王河的行道完全定型。洙水河、宋金河经过以上几次决溢、冲刷,特别是枣林河的影响,也基本上形成。
  大沙河、鸣凤河:1509年(明正德四年)九月,黄河决口于曹县杨家口、梁靖口,洪水直冲单县,围江苏丰县;1527年(明嘉靖六年)再决口于杨家口、梁靖口,洪水由曹县、单县,冲至江苏沛县北30里的鸣凤台,入昭阳湖。前后所冲溜道,即近代大沙河、鸣凤河的雏形。
  新冲大河;该河又名乐成河.1514年(明正德九年)七月,黄河决口于曹县娘娘庙、孙家口等处,洪水流经曹县、单县、定陶、成武等县之间;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再决口于曹县,溢入成、定、单等县;1631年(明崇祯四年),黄河决口于河南原武胡村铺,又决口于封丘金龙口,洪水由曹县塔儿湾趋张秋。以上几次决口冲刷的溜道,遂成近代的新冲大河。
  黄白河、翻身河:1662年(清康熙元年)五月一日,黄河决石香炉、小宋,所冲溜道即后来的黄白河、翻身河。
  渔沃河、贾河:1917年7月,连日暴雨,黄水陡涨,8月7日,于东明县谢寨决口,其溜道即以后的渔沃河和贾河。
  郓城北沙河、陈坡沙河:1868年(清同治七年),黄河决口于霍家桥,大溜从安山北入清河,所冲溜道即后来的陈坡沙河、郓城北沙河。
  以上大小河道都与黄泛不无联系。它们经过洪水多次冲刷,逐渐演变形成新中国建立前境内的河道系统。这些河道弯曲、窄浅,分布紊乱。旱天干涸,涝天排泄不畅,因而境内旱涝灾害频繁。
  现代河流全区河流总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除黄河滩地及东平湖老湖区共632平方公里外,其余坡水全由南四湖承泄后转注淮河。故区内基本上属淮河流域。境内主要河道有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梁济运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等6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5条,50—99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1条,总长度2582公里。
  东鱼河:东鱼河原名红卫河,上起东明县刘楼,下至济宁市鱼台县姚村北注入昭阳湖,中经区内东明、荷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6,县(市)境,为区内南部主要排水河道,并接受河南省兰考县一部分客水。河道全长174.7公里,其中境内长123.2公里,流域面积共11129平方公里,其中境内5206平方公里。河道过水能力除涝水位为35.32-60.9米,防洪水位为41.0-55.2米,除涝流量达到50—334秒立米,防洪流量170—794秒立米。其主要支流有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北支、胜利河、团结河、黄白河、五干沟、新冲小河、三干沟、李沟、南坡河、惠河、南赵王河、长营河、贾河、金堤河、二干沟、定陶新河、南渠河、大沙河、翻身河、白马河等。
  洙赵新河:该河发源于东明县穆庄西,流经荷泽市北部、郓城县南部、巨野县中部,于济宁刘官屯东北注入南阳湖,全长140.7公里,境内长102.2公里,流域面积4206平方公里,境内4119平方公里。穆庄至侯集闸为上游,侯集闸至丁庄为中游,丁庄以下为下游。该河是横贯菏泽地区北部,流域面积较大的骨干河道。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0条,共长461公里;5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92条,共长654公里。全河防洪水位为39.69—55.79米,除涝水位为37.87—54.8米,下游防涝流量达到312—325秒立米,防洪流量775—796秒立米。其主要支流有郓巨河、鄄郓河、洙水河、安兴河、巨龙河、太平溜河、徐河、郓城新河、丰收河、三分干河、华营河、箕山河等。
  万福河:该河起源于定陶县仿山,下游于济宁渔湾村入南四湖。万福河分上下两段,大薛庄以上属东鱼河水系,以下为万福河干流。大薛庄以下到湖口全长77.3公里,境内河长36.3公里,菏济两地市边界流域面积43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吴河、彭河、金城河、西沟(以上四河入口在济宁市境)、安济河、柳林河,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小杨河,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支流有22条。该河防洪水位为39.88—46.1米,除涝水位为37.9—44.6米,下游防洪流量为410-497秒立米,除涝流量为130—182秒立米。
  梁济运河:该河北自梁山县路那里向东南,沿东平湖滞洪区西堤至邓楼,然后脱湖堤直下东南,于济宁市李集西入南阳湖。全长90公里,境内长48公里,流域面积3306平方公里,其中境内983平方公里。防洪水位为38.65—40.65米,除涝水位为36.61—39.20米。该河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3条,即郓城新河、湖东排渗河、琉璃河;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5条,即龟山腚河、金玛河、岱玛河、北宋金河、流畅河。 太行堤河;该河流至江苏省入复新河,境内长31公里,流域包括单县南部、曹县东南部,面积467平方公里,排涝能力51秒立米。其主要支流有蒋河、二堤河和孟流河。
  黄河故道:黄河故道是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后所遗旧河道。故道从界牌集入曹县境,经杨堂,下河张庄、郭楼、田场、魏堤头、刘花园、葛台袁庄,在王六村南入单县境。全长91公里,流域面积381平方公里,其中曹县231平方公里,单县150平方公里。其中泓宽约700-1500米,主要支流为杨河。
  第三节湖泊
  菏泽地区由于地处黄泛平原,古代著名湖泊,如菏泽、雷夏泽等都已湮废。现存的东平湖,位于梁山、东平、平阴三县交界处,由古代大野泽演变而成,宋、金时称梁山泊,明、清时称安山湖,民国以后改称东平湖,是黄河下游仅有的一个天然湖泊。在地质构造上,该湖正处于鲁中隆断区与徐州凹陷带的交界处,由于受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因而产生了较大断裂带,纵横裂隙也较发育。该地带又是黄河与汶泗冲积平原相接的带状洼地,自然成为地表和地下径流汇集的地带。
  该湖常年积水面,南北长约13.5公里, 东西宽约3.6-10.3公里,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其中70%在梁山县内。湖底呈浅碟状, 大部在海拔38.2—38.4米之间,最低处37.22米,湖岔水深2米左右。据1954—1985年资料记载,最高水位41.32米,相应湖水面积159平方公里(境内113平方公里);最低水位39.42米,湖水面积降为90平方公里(境内63平方公里)。据土山站1960—1967年资料记载,常年平均水温为13.3℃;结冰期一般在12月初开始,次年2月下旬结束。据山东省淡水产研究所1980年调査;湖水 PH值为7.88,矿化度为0.23克/升,透明度为46.31厘米,适于水生动植物生长繁衍。水源主要由大清河(大汶河下游)补给,据戴村坝资料,1960—1983年期间,平均每年注入11.973亿立米,最多年注入60.73亿立米。
  第四章土壤植被
  第一节土壤
  土壤类型区内土壤类型,经过1979年的第二次普査,划为5个土类、11个亚类,27个土属、103个土种,各类土壤面积共为1504.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961.93万亩的76.71%。
  潮土类:由于地下水频繁活动,致使氧化还原作用交替发生,从而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移动和淀积,在剖面的中下部,形成杂色的锈纹锈斑、铁结核和炭酸钙结核。这类土壤称为潮土,面积为1484.4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8.64%,是全区农林牧副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上。依据成土过程附加的不同条件,又可分为5个亚类。
  褐土化潮土。褐土化潮土是潮土地区潜水位降低后,在褐土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亚类。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滩高地和垄岗高地,集中于梁山县的金线岭(徐集至韩岗一带),菏泽市的老赵王河沿岸,定陶县的范阳河沿岸到游集、保宁、陈集、半堤、孟海、城关东部、东王店、黄店、姑庵,巨野县的柳林、陈集,曹县、单县南部的黄河故道河滩高地,面积75.7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3%。该土壤耕层土质多为轻、中壤土。由于地高亢,地下水位较深(多在5米以下),土质较好,适宜发展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是发展果树和农桐兼作的区域,但由于干旱常影响农业生产。
  潮土亚类。面积为1215.67万亩,占土壤面积的80.77%,遍布全区。该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肥、水、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养分含量较丰富,适合发展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区最主要的耕作土属。
  盐化潮土。面积为181.5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2.06%,全区均有分布。由于地下潜水位高,地面蒸发量大,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造成表土积盐,含盐量一般在0.08—0.23%,是全区的主要低产土壤。按其离子组成可分为氯化物盐化潮土和硫酸盐盐化潮土两个土属。
  碱化潮土。面积为3.84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26%,此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较少,呈碱性或强碱。碱化潮土或盐化潮土呈复区分布,主要分布在曹县、东明、鄄城境内,其中东明县面积最大。
  湿潮土。面积为7.62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51%.主要分布在梁山县五里堡以西的古湖洼地。
  盐土类;全区的盐土类面积为9.5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64%。按盐成份的组成分三种,即氯化物盐土、氯化物一硫酸盐土、硫酸盐氯化物盐土。盐土在荷泽、曹县、东明、巨野、单县均有分布。
  碱土类:面积为1.13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08%,仅曹县有少量分布。碱土与盐化土、碱化土、盐土呈复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碱化潮土区内。
  风沙土类:面积为8.82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59%。'主要分布在东明、鄄城、曹县、单县境内沙质河槽地和决口扇形地的中心部位。
  褐土类:面积为0.99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07%。只在梁山、巨野两县的低山残丘钙质母岩上有分布。
  全区各类盐碱化土壤约196.0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3.03%。其中属轻度和中度的占盐碱化土壤面积的90%以上。巨野、曹县和菏泽市的盐碱地均在30万亩以上,东明县22万亩,郓城、鄄城、单县、成武、定陶5县均在10万亩以上,梁山县有6万亩。
  土壤物理状况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即土壤的沙粘程度。全区土壤表层质地可分七种,即:1、沙土,共2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46%;2、沙壤,共547.32万亩,占总面积的36.37%;3、轻壤,共409.8万亩,占总面积的27.23%;4、中壤,共326.13万亩,占总面积的21.66%;5、重壤,共186.48万亩,占总面积的12.39%;6、粘土,共12.63万亩,占总面积的0.84%;7、中砾石土,共0.6万亩,占总面积的0.04%。
  土体构型:全区土壤由黄泛冲积而成,土体构型多样,大体归纳为14个类型,其中沙均质面积最大,其次是沙底型和蒙淤型,立土最少。上松下紧的蒙金型,生产性能最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生产潜力大;壤均质型,质地适中,保水保肥,适种性广,易于作物根系下扎;沙底、漏沙等型土壤团粒少,保水保肥性能差;粘体、蒙淤等型土壤,耕性差。
  菏泽地区土体构型面积统计表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区内土壤耕层容重, 除沙及沙壤土偏高外,其余均小于1.3克/立方厘米。心土层容重多在1.35—1.40/立方厘米,略显偏高。
  土壤总孔隙度以50-55%为宜,全区沙质土表层孔隙度偏小,壤质、粘质土的孔隙度较适宜。心土层各类土壤总孔隙度均小于50%。
  土壤养分状况根据普査结果,全区耕层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除速效钾不缺外,其余均偏低。有1055.03万亩土壤缺乏有机质,占总面积的70.10%;1418.35万亩土壤缺氮, 占总面积的94.25%;有99.74%的土壤缺速效磷。
  在微量元素中,全区土壤有三种元素缺乏,且面积较大:缺锌面积1061.6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70.54%;缺硼面积821.67万
  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4.6%;缺锰面积1367.5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90.87%。
  第二节植被
  全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植被约41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9%,多系野草杂生的荒滩、荒山。农业植被约1367.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9。68%。其中大部分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连作粮食作物区,另有林地面积95万亩,农田林网折实面积37.82万亩,农林间作折实面积40.19万亩,“四旁”(河、沟、路、村旁)树木折实面积76.82万亩,灌木林和苗圃等面积0.44万亩。以上林地和其他折实林地面积共250.27万亩,树林覆盖率约为12.75%。第五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土地资源
  荷泽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度一般为200—400米,最厚达1000米以上。地势较平,土质较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961.93万亩。可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8部分。
  耕地全区耕地面积1367.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9.68%,主要种植农作物。按其利用方式又可分为旱田(包括水浇地)、水田和菜地。水田面积极小,全区只有0.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03%;菜地面积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5%;旱田面积134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8.62%。旱田中水浇地549.73万亩。
  全区耕地面积,1985年较1949年减少186.35万亩,平均每年减少5.18万亩,递减率为0.5%。
  园地全区园地面积为19.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2%。园地主要是果园,共18.81万亩,占园地面积的94.2%;其次是桑园和其他园地,各有1.1万亩和0.06万亩, 分别占园地面积的5.5%和0.3%。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园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林地全区林地共60.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6%。其中密林地51.21万亩、疏林地3.36万亩、苗圃5.46万亩,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85.3%、5.6%、9.1%。
  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全区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3.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87%。其中城镇用地9.95万亩,农村用地181.37万亩,工矿用地22万亩,分别占城乡及工矿用地面积的4.66%、85.02%、10.31%。农村平均每个农户占地1.18亩。
  交通用地全区交通用地82.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其中公路用地45.10万亩、铁路用地0.84万亩、农村道路用地36.52万亩,分别占交通用地的54.7%、1%、44.3%。
  水域全区水域面积164.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7%。其中河流面积54.8万亩,占水域面积33.4%;水库4.77万亩,占2.9%;沟渠55.05万亩,占33.51%;坑塘16.79万亩,占10.2%;堤坝水利工程11.14万亩,占6.78%。苇地5.95万亩,占3.62%;滩涂15.78万亩,占9.6%。
  特殊用地全区特殊用地1.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9%。
  未利用土地全区未利用土地共52.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其中荒山荒地24.67万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6.59%;盐碱地24.34万亩,占45.96%;沙荒地2.26万亩,占4.3%;裸岩石砾地0.09万亩,占0.17%;其他荒地1.59万亩,占3%。菏泽地区1979年土地利用情况表
  单位:万亩第二节水资源
  菏泽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7.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31亿立方米,地下水18.35亿立方米,客水18亿立方米。人均占用水资源639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410立方米,在省内均属较高水平。
  当地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指河流逐年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主要组成为河道径流量。该区属黄泛平原,地势坡度小,降水主要渗入地下和蒸发,地表径流仅在汛期和降水强度较大时才产生。根据省水文总站制定的标准计算,全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亿立方米。
  境内地表水质属重碳酸盐水。长年平均矿化度以万福河为界,万福河以北一般为0.4-0.5克/升,万福河以南一般大于0.5克/升。各县地表水多年平均总硬度3—4度,属适度硬水;酸碱度(PH值)7.0—8.5,属弱碱性水,适于工农业生产使用。
  全区天然水源良好,但随着城市工业与乡镇企业排污量的增加及农业上化肥的广泛使用,70年代以来,水体逐步受到污染,进入80年代,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1985年全区排放废污水总量2893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2234万立方米,生活污水659万立方米。上述废污水,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的约194万立方米,仅占废污水总量的6.7%。
  1985年,梁济运河郭楼站,所测各种污染物年极值含量,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相比,COD超标27倍,BOD超标7.1倍,酚超标准18.3倍,汞超标2倍,砷超标13.5倍。同年,东鱼河张庄闸站,所测各种污染物年极值含量与国家标准相比,COD超标12.2倍,酚超标2倍。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包括深浅两层。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是浅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全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量为21.39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8.12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质基本良好,多属重碳酸钠型及碳酸盐硫酸钠型水。矿化度一般为1克/升左右,小于2克/升的占全区总面积的90%以上。
  深层地下水。根据地质和补给条件,在不出现下降漏斗的前提下,全区深层地下水可靠年开采量0.23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质较好,只是含氟量比浅层水稍高。水温由梁山的18℃-22℃,至曹县、单县逐渐升高为22℃—26℃,温度适中。
  70年代后期,在开采深层地下水方面,出现补源不足,甚至下降漏斗现象。如荷泽市东郊1979年已形成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的降落漏斗。1977—1979年,平均每年水位下降0.9—1.3米。1980—1983年每年下降1.83米。1984—1985年毎年下降2.88米。水位的下降,减少了井的出水量。1978年,菏泽市自来水公司东水厂的11号、12号、13号3口深井出水量110立方米/时,1985年减少至70立方米/时,生产效率降低36%。
  客水资源全区可利用的客水,主要是黄河水,黄河水质较好,达一级标准。1985年分配给该区的水量为18亿立方米。菏泽地区地处黄河入鲁首站,黄河来水较下游各站丰富,尤其是枯水年份,水量比下游各站约大5—30%。近10年中用水紧张期,黄河常出现断流,利津站8年9次断流,计102天,洛口站5年5次断流,计34天,荷泽境内高村站仅1981年断流一次,计10天,大大少于下游各站,用水保证程度较高。
  第三节矿藏资源
  菏泽地区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东明、菏泽两县市的白庙、桥口、马厂、新霍、徐集、唐庄、葛岗、三春集八个油气区,是中原油田的一部分。据油田提供的资料,菏泽地区石油远景储量1.71亿吨,占整个油田远景储量的8.4%。在全区石油远景储量中,现已控制储量9000万吨,已探明储量4000万吨。此外,成武凹陷也正在勘探之中。
  天然气储量尤为丰富,已控制储量6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71亿立方米(其中30亿立方米为伴生气)。
  全区石油天然气品质优良。根据中原油田的原油性质分析,属低硫石蜡基原油,其密度为0.841克/立方厘米,粘度为10.13厘斯,凝点32℃,水分含量0.2%,残炭含量3.6%,蜡含量21.4%,沥青质为0,含硫量0.45%,是燃料化工型炼油厂的极好原料。天然气甲烷含量92.05%。乙烷含量3.475%, 丙烷含量1.15%,正丁烷含量0.74%,异丁烷含量0.79%,戊烷含量0.17%,乙戊烷含量0.25%,二氧化碳含量0.69%,未测出硫化氢。是制取合成气、甲烷卤化物、氰化物、二硫化碳、乙炔及其系列产品的良好原料。
  煤炭全区煤炭埋藏量大、分布广,所辖10县(市)中有9个县埋藏煤炭,预测埋藏面积达4310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3%。总地质储量294.7亿吨,其中埋深不及1000米的储量10.27亿吨,1000米至2000米储量37.58亿吨。储量丰富,埋深较浅的地区主要在巨野、郓城、梁山、成武四县的部分地段。区内煤的地层时代属石炭和二迭纪,煤质较好,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肥煤、气肥煤,适于炼焦和动力用。
  第四节动植物资源
  菏泽地区处于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历史悠久,生物种类繁多。
  植物全区广泛栽培的农作物有禾本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作物,共23类,568个品种,其中冬小麦220个,玉米22个,高粱12个,谷子12个,大麦5个,水稻5个,地瓜12个,大豆13个,棉花42个,芝麻4个,花生9个,麻类5个,绿肥类7个,蔬菜89个,瓜类40个等。
  另外,由于区内林木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栽培。现有树木51个科,106个属,228个种,其中,被子植物46科,92属,205种;裸子植物5科,14属,23种。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泡桐、臭椿、苦楝、白腊、桑、柏等,灌木主要有杞柳、紫穗槐、柽柳等。果树栽培,以蔷微科为主,其次为鼠李科、葡萄科、柿科、石榴科、胡桃科、芸香科等共16个属,25个种,252个品种,其中苹果66个,梨20个,桃43个,葡萄31个,杏32个,木瓜13个,草莓9个,柿子7个,石榴7个,李子6个,樱桃3个,枣3个,山楂5个,其他7个。
  水生植物主要有苇、藕、菱、芡、菰、聚草、蒲草等。此外,还有多种低等植物,仅东平湖内浮游植物就有7门,35科,68种。
  药材植物有81科,265种。其中有名的地道药材有丹皮、白芍、半夏、地黄、红花、枸杞、木瓜、山药、草决明、麦冬、香附、槐米等。
  动物全区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猫、鸡、鸭、鹅、水貂、兔等。其中鲁西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个体高大,耐粗饲,役肉兼用。青山羊个体小,省饲料,易管理,繁殖率高,其皮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可肉裘兼用等特点。斗鸡是中国珍贵禽类,仅在成武、鄄城、菏泽有少量饲养。
  水生动物主要有鱼、虾和甲鱼。鱼类计有7个目,15个科,44属,56种,以鲤科最多,共35种,占总数的62.5%;其次是鳅科、鮠科、鳍科,各有3种,占16.1%;其它鱼类占21.4%。区内鱼类由两大生态类群组成:纯淡水鱼类约50种,遍及全区,主要有鲫、鲤、白鲢、乌鳗、长春鳊、鳜、黄鳝、鲶、餐条、麦穗鱼、捧花鱼等;海淡水回游性鱼类约5种,有鳗鲡、刀鲚、鲂等。虾类有4种,即日本白虾、青虾、秀丽白虾和细足米虾。甲鱼主要生长在黄河故道,其次是城乡的老坑塘中。
  建国初期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由于化学药物的使用,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近于绝迹,仅存的野生动物有黄鼬、野兔、刺猬、猫头鹰、麻雀、鹌鹑、啄木鸟、蛇、蝉、蝙蝠、螳螂、蟋蟀、蜘蛛、蚯蚓、青蛙等。
  药材动物有30科,32种。主要动物性药材有蜂蜜、蜂蜡、土元、蝉蜕、鳖甲、刺猬皮、猪胆汁、牛黄、鸡内金、蟾赊、蝎子等。
  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黄泛灾害
  自大禹治水,迄今4200余年间,黄河历经26次改道,其中6次大徙。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第一次大徙至今近2600年中,黄河泛滥溃决达1593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其中黄河改道波及鲚泽区内达12次之多;黄河决口发生在鲚泽区内的有164次。其中主要有:
  公元前132年(汉元光三年)黄河于河南瓠子决口,大溜东南行直趋巨野泽(又名大野泽)。“是时,山东(崤山以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史记·平准书》从公元前132年决口至公元前109年堵塞,黄河洪水在境内泛流23年。
  1168年(金大定八年)六月,河决李固渡(今河南浚县南),水溃曹州城(今曹县堤上范村),分流曹州之境。这次河决,淹没了曹州城,淤平了广济河,菏、济二水从此消失。
  1330年(元至顺元年)正月,河决大名路东明、长垣,六月五日济阴县魏家道口黄河旧堤将决。至二十一日,水忽泛溢,新旧三堤一时全部决口,次日外堤复决。
  1344年(元至正四年),曹县白茅堤决口,大溜顺赵王河、宋金河北侵安山,侵夺会通运河及清济故道(今东平湖以下故道)入渤海。曹县、单县、菏泽、郓城、城武、定陶、金乡、鱼台、嘉祥、济宁等县均遭黄水侵袭,直到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贾鲁治河才堵塞决口,黄河漫流达7年之久。
  1368年(明洪武元年),东明、济阴等县黄河决口,溺死人畜,坏官民庐舍不可胜计。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四月,黄河从原武黑羊山决口,东至寿州正阳镇,又由旧曹州、郓城两河口漫东平之安山湖,会通河亦淤。
  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城武黄河决口,城墙倒塌。六月,河南、山东淫雨,河水泛滥曹县、单县。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七月,河决河南八柳树口,漫曹、濮二州,坏沙湾等堤。
  1489年(明弘治二年)五月,河决,水入南岸者3/10,入北岸者7/10.南决者自中牟杨桥至祥符(今开封)界折为二支,北决者自原武往阳武、祥符、封丘、仪封、考城,其一支决入封丘金龙口,至山东曹、濮冲入张秋槽河。
  1493年(明弘治六年)六月,河复决黄陵岗,张秋东堤复决百余丈.曹县、定陶、城武、巨野、郓城、曹州、濮州、鱼台、寿张、聊城等县受水浸,坏官民庐舍无数。
  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秋,河决王牌口至黄陵岗,经曹、单连虞城。因黄河南徙,巨野、定陶、城武均遭水灾。
  1507年(明正德二年),河决梁靖口,淹没民居庐舍殆尽,曹县、单县、鱼台、成武均受洪水。
  1509年(明正德四年)六月,河决黄陵岗,曹、单田庐多淹没。
  1513年(明正德八年)六月,河决黄陵岗。七月,河决曹县娘娘庙、孙家口以及曹县、单县、成武之间。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均受灾。
  1515年(明正德十年)四月,曹县大雨,河决焦家泽。成武黄河决口,城墙倒塌,定陶被水淹。
  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九月,黄河决口,冲没成武县。曹州、曹县、成武大水灾。
  1528年(明嘉靖七年),河决曹、单、成三县,夺运河道。
  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八月,河溢鱼台。曹县、成武、单县、金乡等县洪灾。
  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秋,河决曹县,水入城二尺,人溺死者甚众,漫定陶、成武、谷亭。
  1557年(明嘉清三十六年),河决原武,冲陷曹县城关北堤,由成武、金乡入运河。定陶、鱼台、单县均大水。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河决曹县旧老堤、南长堤,直抵运河。七月,河决原武判官村800丈。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金乡、鱼台、济宁等7县受灾。
  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河决沛县,逆流至曹县棠林集而下。曹县、成武、定陶、巨野、单县、金乡、嘉祥、济宁等县因河决遭受水灾。
  1576年(明万历四年),曹县、单县、金乡、鱼台、成武因黄河决口受灾。十月,丰县、金乡、曹县、单县等县因黄河决口,田庐尽没。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六月,河决单县东南,灌及城北40里,漂没庐舍。是年,秋水泛涨,黄固口复决,筑塞。
  1631年(明崇祯四年)夏,河决原武胡村铺,又决封丘荆龙口,冲曹县塔儿湾太行堤,趋张秋。再决单县柳家口,筑塞之。九月,河决曹县荆龙口,水涨城南,历时8个月,平地丈余,尸流遍野。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河决曹家口,坏稼漂庐舍,灾及百里。
  1650年(清顺治七年),河决曹县荆龙口,水围县城,南北达40余里,横流东下,5年始平,地尽荒芜。
  1662年(清康熙元年),曹县石香炉2次决口,历时5个月,塞工告成。
  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六月,黄河溢,单县大水。
  1739年(清乾隆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曹县、单县、菏泽、金乡、济宁、临清6州县黄水漫溢,成灾地10430余顷。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七月,河决曹县,冲金乡、鱼台,境禾尽没,宁阳、汶上、寿张俱大水。
  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初八,河决小宋,直冲黑村,经魏家湾、大黄集、洪府寺东入城武。至1783年4月中旬,黄水干涸,淤丈余。
  1855年(清咸丰五年)六月,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溜改道。大溜一股经曹县、单县、定陶、成武东流;一股经长垣、东明、菏泽、濮州、范县、寿张东流。两股在张秋汇合,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境内全部被淹。
  1864年(清同治三年),曹州黄水漫溢, 泛菏泽、定陶、曹县、濮州、巨野、成武诸县。
  1866年(清同治五年)八月,东明黄河决口,水东流至定陶城南王店,水势汹涌。至二十八日尽退,人咸以为奇。
  1878年(清光绪四年),河决东明高村口,水入山东菏泽、郓城、巨野、嘉祥、济宁诸县境。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曹州府郓城境内南岸八孔桥民堰决口,水向东北流数十里,复决杨庄大堤,水淹梁山南北,东淤运河,过东阿仍归旧河。
  1925年;黄河在黄花寺附近决口,被淹区域2000平方里,灾民200万人,受灾村镇2000余村,财产损失数千万元。
  1935年7月,黄河决口于鄄城县董庄,分正河水十分之七八,东流折而南分为两股:小股由赵王河穿东平县运河汶水复归正河,大股漫菏泽、郓城、嘉祥、济宁、巨野、金乡、鱼台等县。
  第二节旱灾
  旱灾主要由于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而形成。区内陆地水面蒸发量以6月份最大,为223毫米;以1月份最小,为29毫米。除7、8月份降水量尚能满足蒸发外,其他月份则远远不够。
  旱情以3月份到5月份出现的次数最多。据1949年到1982年的34年统计:旱情发生于3月份的12次,发生在6月份到9月份的有1次,发生于3月份到9月份连续干旱的有4次。
  旱灾的周期性。据史料载,从1368年到1982年,共计615年,其中旱年173年,平均每3.6年发生一次。1949年到1982年,共34年,其间旱年15年,平均每2.27年发生一次。
   历代发生的特大旱灾记载于下:
  1470年(明成化六年),城武、定陶、巨野、曹县大旱,泉流枯竭,民食草皮及树根。
  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曹州、郓城、巨野、定陶、曹县、城武、单县等县夏大旱,有人相食。东明岁大旱,人饥相食。
  1493年(明弘治六年),菏泽、郓城大旱, 民饥掘鼠而食。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郓城、东明大旱,自春至六月不雨,地皆赤。次年城武、定陶、曹县、郓城、菏泽大饥,人食树皮,草根既尽,遂相食。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菏泽旱蝗。郓城春大旱,井泉大竭,且黄风时作,飞沙遮天。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荷泽大旱,蝗飞蔽天,蝻生遍地,黑鼠遍野,衔尾南渡,数日不绝。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荷泽大旱,春不雨,岁种不入至于六月,飞蝗蔽天,继而蝗蝻相生,禾尽食草,草尽食树叶,屋垣井灶皆满。是岁井泉涸,二月人相食。单县蝗旱大饥, 斗米价银三两,瘟疫盛行,人相食。
  1665年(清康熙四年)春,菏泽、成武、曹县大旱,风沙弥月不息,人多饿死。
  1732年(清雍正十年),菏泽、郓城、巨野、定陶、曹县、城武、单县等县大旱。
  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菏泽、郓城、巨野、定陶、曹县、城武、单县等县旱。
  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濮州、菏泽、郓城、巨野、定陶、曹县、城武、单县等县大旱。
  1876年(清光绪二年),山东特大旱灾。范县、濮县、菏泽、巨野、郓城、定陶、曹县、城武、单县等县特大旱年,赤地无禾,大饥。
  1929年,东明春夏大旱,禾苗半枯死,七、八月间大旱,田苗枯死,民不聊生。
  1942-1944年,荷泽大旱,庄稼严重歉收。
  1966年,全区遭百年未遇的大旱,大部分县春夏旱,夏秋连旱,受灾面积586万亩。由于发挥了灌溉工程效益,以及国家在物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粮食总产仍达到11亿公斤,亩产达到114公斤°第三节涝灾
  涝灾主要由于暴雨集中和大量降雨而形成。区内暴雨年内最早的出现于4月上旬,一般始于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晚结束于11月份。暴雨出现往往表现强度大,历时短。1970年单县贾楼村,一小时降雨121毫米;1975年郓城县玉皇庙乡6小时降雨208.6毫米,曹县青堌集12小时降雨293.3毫米。由于暴雨集中,降水量大,加之地形平缓,汇流时间长,河道排泄能力低,径流排泄不及时,则酿成涝灾。
  据历史资料记载,1368年(明洪武元年)到1982年,共计614年,其中涝灾年224年,平均2.74年发生一次。建国后,1949年到1982年,共计34年,其间汛期发生涝灾13年,平均2.54年发生一次。
  历代特大涝灾记载于下: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山东大涝,死民禾,免当年田租,十一月免山东田租。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青、兖、济宁三府遭涝灾。
  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郓城、巨野等县夏涝。
  1489年(明弘治二年),曹县、郓城、定陶、城武、单县等县秋涝。
  1523年(明嘉靖二年)春,东明昼夜大雨,逾旬始息,夏秋复大雨,民死者十之五六,政府不赈。
  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四至八月,曹州、曹县、定陶、城武、单县大雨,麦粟淹没,房屋倾塌。曹县城内行舟,次年始开城放水,岁大饥。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郓城大雨,平地出泉。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夏,曹州淫雨百日。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城武秋雨连绵,两月不止,麦不能种。定陶、单县秋涝。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七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曹县大雨,水深2尺余,晚禾尽伤。菏泽八月淫雨,平地水深2尺,禾尽淹没。东明秋大雨,水深2尺。菏泽、定陶、曹县、汶上等地秋涝。
  1866年(清同治五年),曹县大雨。六月,定陶大雨,八日,平地水深5尺,秋禾尽淹。立秋后又炎热异常,屋内物炙人,热死者甚众。七月又大雨四昼夜,屋多倒塌,八月大雨。
  1879年(清光绪五年)六月十五日,巨野大雨如注,淹伤禾稼。菏泽、郓城、城武、巨野等县夏秋涝。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巨野、单县夏秋涝。
  1918年,单县大淫雨,自6月19日至9月30日连绵不断80余日,护城堤西北角被水冲开,堤内水深丈余,城内街巷均可行船。菏泽伏天大雨,连下3日余,黄河水暴涨,7月19日河决。9月30日又下大雨,昼夜不。停,一片汪洋,颗粒不收。
  1926年,东明7—8月淫雨连绵,城东北一带水深2—3尺,房屋倒塌数千间。
  1957年7月20日后,连降暴雨,雨量之大和降雨时间之集中,为百年所未有,以致内河普遍决口漫溢,洪水横流,田禾淹没,受灾面积达960万亩。
  第四节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小麦锈病:锈病是区内小麦的主要病害。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中期,以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常年发生面积30—40万亩,其中,1960年发生200万亩,防治5.8万亩,挽回损失24万公斤,实际损失738万公斤;1964年发生463.2万亩,防治27.8万亩,挽回损失148万公斤,实际损失2377万公斤;1975年发生221.9万亩,防治130.2万亩,挽回损失615万公斤,实际损失2190万公斤;1983年发生298.2万亩,防治88.1万亩,挽回损失1759万公斤,实际损失1999万公斤。自70年代后期起,叶锈病发生频率升高,危害程度加重,常年发生面积20万亩左右,其中,1979年发生面积235.3万亩,防治22.7万亩,挽回损失604万公斤,实际损失1378万公斤;1980年发生153.8万亩,防治53.4万亩,挽回损失255万公斤,实际损失613万公斤;1983年发生279.8万亩,防治54万亩,挽回损失891万公斤,实际损失1823万公斤。杆锈病在局部晚熟麦田有轻微发生。
  小麦黑穗病:1955年全区小麦发生面积81.8万亩,损失175.4万公斤。进入60年代以后,则逐年减轻。到70年代末期,已基本消灭。小麦散黑穗病发生较广,一般年份为轻发生,70年代末发生面积大,危害较重。1975年发生面积128.2万亩,损失22.6万公斤。小麦腥黑穗病,70年代中期以后,有零星发生,80年代初期已基本消灭。
  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生,常年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常年发生面积50万亩左右。1983年发病153.2万亩,防治48.4万亩,挽回损失462.5万公斤,实际损失1575.5万公斤;1985年发生94.4万亩,防治38.6万亩,挽回损失430.7万公斤,实际损失485.74万公斤。
  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70年代中期发现黄矮病,常年发生面积5万亩左右。1979年发生29.6万亩,损失237.6万公斤;1982年发现小麦丛矮病,发生面积2-10万亩;1983年发生25.5万亩,防治1万亩,挽回损失25万公斤,实际损失1582万公斤。
  小麦线虫病:在50年代每年都有发生。1956年发生35万亩,防治31万亩,挽回损失75万公斤,实际损失10万公斤;1957年发生68万亩,防治3万亩,挽回损失3万公斤,实际损失1.7万公斤。60年代以后此病基本消灭。
  麦50-60年代发生较轻,常年发生20—40万亩,占麦田面积的5—10%;70年代以后麦蚜的发生有加重趋势,常年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1971年发生129.43万亩,防治111.72万亩,挽回损失804.3万公斤,实际损失205.1万公斤;1982年发生410.2万亩,防治319.2万亩,挽回损失5187.5万公斤,实际损失2412万公斤;1985年发生288.8万亩,防治206.6万亩,挽回损失2600.9万公斤,实际损失1469.8万公斤。
  麦蜘蛛:麦蜘蛛(以圆蜘蛛为主,麦长腿蜘蛛次之)是区内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50-7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40万亩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发生面积达100万亩以上。1959年发生120.85万亩,防治96.53万亩,挽回损失211.5万公斤,实际损失88.5万公斤;1971年发生140.07万亩,防治117.33万亩,挽回损失686.3万公斤,实际损失643.45万公斤;1982年发生183.4万亩,防治142.37万亩,挽回损失2299.9万公斤,实际损失914.15万公斤;1983年发生186.1万亩,防治143.7万亩,挽回损失2439万公斤,实际损失776万公斤。
  麦叶蜂:50—60年代,麦叶蜂(以小麦叶蜂为主)很少发生,常年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70年代以后,发生频率明显升高,常年发生面积10—20万亩。1976年发生面积33.58万亩,防治22.75万亩,挽回损失57.05万公斤,实际损失51万公斤;1977年发生62.09万亩,防治23.42万亩,挽回损失45.95万公斤,实际损失33.8万公斤;1984年发生39.9万亩,防治29.8万亩,挽回损失76.25万公斤,实际损失56.3万公斤。杂粮(含地瓜)病虫害玉米大、小斑病: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曾一度成为玉米的主要病害。此病多在6月份开始发生,7、8月份发生最重。50-6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不大,发病也轻,常年发病面积2-5万亩;70年代发病面积大、危害重,常年发病40万亩左右;1977年发病75.8万亩,防治1万亩,造成损失642.25万公斤;1979年发病48.5万亩,防治11.1万亩,挽回损失60万公斤,实际损失165.5万公斤。进入80年代发病面积大大减少,常年发病2万亩左右。
  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玉米茎腐病在区内比较常见,多在7月中、下旬发生,主要特征是茎秆腐烂、倒折。玉米茎基腐病,幼苗期发病,根部腐烂,成株发病多在抽穗期。青枯病多在灌浆后期到乳熟期发病,从感病到枯死一般5—8天,最快2-3天,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病害。在区内发生面积不大。
  地瓜黑斑病:黑斑病是地瓜的主要病害, 在区内发病比较普遍。50-60年代,常年发病面积10—40万亩。70年代常年发病50-60万亩,其中1975—1977年连续3年发病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仅1975年发病135万亩,防治45.6万亩,挽回损失420万公斤(鲜地瓜),实际损失950多万公斤。进入80年代以后,常年发病面积降为1-8万亩。
  高粱黑穗病:高粱黑穗病破坏穗部籽实, 产生黑粉。50年代常年发病10-20万亩,其中1957年全区高粱黑穗病发生面积达31万亩,造成损失108.2万公斤。此后,高粱黑穗病逐年减少。60年代常年发病5—10万亩;70年代常年发病2-5万亩;进入80年代, 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减少,黑穗病也几乎见不到了。
  谷子白发病:谷子白发病是区内谷子的主要病害。50年代发病比较严重,常年发病20万亩左右°1953年发病30万亩,损失22.5万公斤;1956年发病35万亩,防治5万亩,挽回损失154.5万公斤,实际损失255万公斤。60年代以后,发病率大大下降,常年发病2万亩左右。
  大豆菟丝子:这是一种寄生性杂草,每年都有发生,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50年代常年发病10万亩左右°1951年发病面积达65万亩,损失大豆5万公斤。60年代常年发病5—10万亩。1964年发生18.5万亩,防治8万亩,挽回损失10.55万公斤,实际损失215.75万公斤。70年代以来发生率又有所升高,常年发病10万亩左右。1980年发生23万亩,防治14万亩,挽回损失127.35万公斤,实际损失100万公斤。
  玉米螟: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其次危害高粱、谷子,也危害棉、麻、豆类、花生等作物。50-6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50万亩左右。1956年发生121万亩,防治87万亩,挽回损失107.4万公斤,实际损失416.9万公斤°1959年发生108万亩,防治23万亩,挽回损失90.65万公斤,实际损失125.85万公斤。70年代以来发生面积有所扩大,常年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其中1976—1978年连续3年发生面积均在150万亩以上。1977年发生210万亩,防治168万亩,挽回损失2777.5万公斤,实际损失738.5万公斤。1985年3代累计发生211万亩,防治154万亩,挽回损失1868.5万公斤,实际损失772.85万公斤。
  粟灰螟(谷子钻心虫):粟灰螟是谷子的主要害虫。第一代危害春谷,造成枯心苗。第二、三代危害夏谷。一般年份枯心苗率5%左右,重发年份枯心苗占30—50%,对产量影响很大。50-70年代中期,粟灰螟发生较重, 常年发生面积30—50万亩。1954年发生67万亩,防治30万亩,挽回损失87.75万公斤。实际损失27&4万公斤°1962年发生98万亩,防治41万亩,挽回损失252.1万公斤,实际损失102.3万公斤。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谷子种植面积减少,虫源基数降低,粟灰螟发生程度减轻,常年发生面积20万亩左右。1979年发生29万亩,防治25万亩,挽回损失144.85万公斤,实际损失54.4万公斤。
  大豆造桥虫:这是大豆上的一种主要害虫,种类很多,在区内以银纹夜蛾和大豆小夜蛾为主。云纹夜蛾、棉大造桥虫、长须夜蛾、豆卜馍夜蛾,每年也有发生,但虫量较少,危害不重。50年代以后,有三次虫害,危害严重。1958年发生298万亩,防治276万亩,挽回损失1193.15万公斤,实际损失598.25万公斤;1970年发生162.5万亩,防治140.3万亩,挽回损失680万公斤,实际损失245万公斤;1980年发生253.4万亩,防治236.9万亩,挽回损失3382万公斤,实际损失954.5万公斤。
  豆天蛾(豆虫):豆虫除了危害大豆以外, 还危害绿豆、豇豆等豆科植物。50-60年代中期,豆虫发生较重,常年发生面积50-80万亩.1956年发生130万亩,防治50万亩,挽回损失49.45万公斤;1963年发生108万亩,防治23万亩,挽回损失173万公斤,实际损失62.1万公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较小,豆虫发生面积不大,常年发生面积5—10万亩。自70年代末以后,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豆虫发生面积也大大增加,常年发生面积50万亩左右。1980年发生72.25万亩,防治44.11万亩,挽回损失43.3万公斤,实际损失90.05万公斤;1982年发生177.35万亩,防治185.6万亩,挽回损失1622.15万公斤,实际损失453.8万公斤;1983年发生140.7万亩,防治112.7万亩,挽回损失1015.9万公斤,实际损失361万公斤。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在区内每年都有发生。50-60年代发生较轻。70年代以来发生加重,常年发生面积10-20万亩。1975年发生35万亩,防治0.2万亩,造成损失107.3万公斤;1977年发生40万亩,防治5万亩,挽回损失4.1万公斤,实际损失53.75万公斤。
  高粱蚜虫:50年代区内高粱种植面积大,高粱蚜虫时有暴发,常年发生面积30-40万亩。1954年全区发生面积达231.8万亩,防治107.88万亩,挽回损失613.1万公斤,实际损失1413.5万公斤。6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5—10万亩。1961年发生59.7万亩,防治50.6万亩,挽回损失262.35万公斤,实际损失190.45万公斤。7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30—40万亩。1970年发生91.1万亩,防治29.9万亩,挽回损失306.15万公斤,实际损失679.5万公斤;1973年发生12&82万亩,防治101.17万亩,挽回损失477.5万公斤,实际损失297万公斤°进入80年代以来发生面积大减。常年发生面积5万亩左右。
  高粱穗虫:以粟穗螟、玉米螟、桃蛀螟三种为主,还有少量棉铃虫、小穗虫(暂定名〉、高梁条螟等。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虫种比例有所变化。幼虫集中穗部,危害籽粒。紧穗型高粱受害重。50年代发生较轻,常年发生面积2-5万亩。60-70年代中期发生较重,常年发生10—20万亩。1963年发生106.98万亩,防治26.2万亩,挽回损失200.75万公斤,实际损失311.15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量大大减少,常年发生面积5-7万田。
  地瓜天蛾:是地瓜上常见的害虫,常年发生较轻,但有的年份却危害成灾。1965年全区发生32.8万亩,防治26.9万亩,挽回损失(鲜地瓜)356万公斤,实际损失179.75万公斤。
  高粱钻心虫:50-70年代中期发生较重,常年发生面积50—80万亩°1954年发生208.01亩,防治53.11万亩,挽回损失325.9万公斤,实际损失498.3万公斤;1955年发生102.18万亩,防治32.6万亩,挽回损失225万公斤,实际损失262.8万公斤;1956年发生281.64万亩,防治25.24万亩,挽回损失77.5万公斤,实际损失103.45万公斤;1972年发生130.75万亩,防治59.51万亩,挽回损失285万公斤,实际损失161.75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面积减少,常年发生面积20万亩左右。
  地下害虫和其他杂食性害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发生很普遍,对农作物的危害也较严重。常发生的地下害虫以蝼蛄、蛴螬为主,个别地块也受金针虫危害。地下害虫食性很杂,对粮、棉、油、菜等各种作物均有危害,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要重播。蛴螬在粘土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1957年全区遭受严重水灾以后,蛴螬数量明显下降,危害极轻。70年代末期虫口密度回升,1983年因蛴螬危害,损失大豆180万公斤。1977—1982年通过普查,鉴定区内农田蛴螬种类共有22种, 其中以暗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数量最多。
  全区地下害虫常年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1962年发生面积达469.9万亩,防治281.02万亩,挽回损失(粮食)1027.9万公斤,实际损失1355.25万公斤;1965年发生面积608.89万亩,防治454.16万亩,挽回损失(粮食)4069.5万公斤,实际损失749.5万公斤,1975年发生面积641.3万亩,防治面积534.1万亩,挽回损失(粮食)2202.5万公斤,实际损失1190.65万公斤。
  地老虎:地老虎食性很杂,主要危害棉花、玉米、高粱、地瓜、芝麻、瓜菜等作物幼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小地老虎主要发生在黄河滩区淤洼地块,常年发生面积5-30万亩。1958年发生111.5万亩,防治96.9万亩,挽回损失(粮食)1300万公斤,实际损失150万公斤。发生面积超过50万亩的年份还有1964年(62.7万亩).、1966年(62.9万亩),1984年(58万亩)。
  黄地老虎分布普遍,50年代发生很轻,60年代以后,危害加重,常年发生20-70万亩,超过100万亩的年份有:1975年发生113.9万亩,防治90.3万亩,挽回损失(粮食)337万公斤,实际损失205万公斤;1977年发生103.9万亩,防治67万亩,挽回损失 (粮食)155.75万公斤,实际损失73.75万公斤.
  粘虫:粘虫是一种爆发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从1885-1909年24年间,菏泽、东明、单县等县,共有7次秋季粘虫(黑虫、五色虫)爆发,危害谷子、稷、黍等作物,重者将叶片全吃光。造成农业歉收°建国后至1985年,爆发4次三代粘虫危害。1960年发生50万亩,因防治偏晚,减产粮食189.2万公斤;1969年发生466.7万亩,防治14.2万亩,挽回损失(粮食)45.3万公斤,实际损失62.15万公斤;1971年发生49万亩,防治43万亩,挽回损失(粮食)135万公斤,实际损失142万公斤;1975年发生60万亩,防治55万亩,挽回损失(粮食)300万公斤,实际损失36万公斤。
  一代粘虫发生在麦田,50年代很轻,进入60年代以后有加重趋势。1964年发生22.8万亩,防治21.9万亩,挽回损失(小麦)190万公斤。70年代以后,常年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1977年发生41.44万亩,防治17.09万亩,挽回损失(小麦)40万公斤。
  大豆、玉米红蜘蛛:这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不仅危害大豆、玉米,同时也危害棉花、谷子、高粱、绿豆、小豆、地瓜、芝麻、瓜菜等多种作物。5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2-5万亩。1959年发生面积达108万亩,防治94万亩,挽回损失668.5万公斤,实际损失189.45万公斤.60年代以后,常年发生面积10-20万亩。1964年发生67万亩,防治41万亩,挽回损失205.7万公斤,实际损失252.5万公斤。1983年发生面积119万亩,防治77万亩,挽回损失654.7万公斤,实际损失368.4万公斤。
  地瓜斜纹夜蛾:是一种偶发性害虫,食性杂,危害重。1958年全区大爆发,发生面积108万亩,防治76万亩,挽回损失677.4万公斤,实际损失788.85万公斤。地瓜叶片几乎被吃光,棉花、烟叶、大豆、玉米等作物受害也很重。
  水稻病虫害稻瘟病:自70年代以后,稻瘟病有轻微发生。1972年发生4.7万亩,防治0.69万亩,挽回损失18万公斤,实际损失109.25万公斤。
  稻苞虫:区内以直纹(一字纹)稻苞虫为主,隐纹稻苞虫次之。新稻区发生重,但连续发生2-3年以后,数量逐渐减少。1971年发生21万亩,1972年发生15万亩。以后虽有发生,但面积小,发生轻。
  稻飞虱:是一种爆发性害虫°1971年发生面积14.9万亩,防治8.4万亩,挽回损失70万公斤,实际损失64.6万公斤,郓城县有部分地块绝产。
  稻纵卷叶螟: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1977年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9万亩, 挽回损失84万公斤,实际损失210.5万公斤。
  花生病虫害花生叶斑病:这是花生的主要病害。过去很少发生,近几年来有发展趋势。1985年全区发病面积16.91万亩,防治2.1万亩,挽回损失(花生果)145万公斤,实际损失350万公斤。
  花生蚜虫:50-7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2—5万亩。1953年发生16.5万亩,防治12.3万亩,挽回损失(花生果)2.3万公斤,实际损失1.25万公斤。进入80年代以后,危害程度加重。1985年全区发生57.7万亩,防治46.4万亩,挽回损失(花生果)439.9万公斤实际损失224.6万公斤。
  棉花病虫害棉花苗期病害:区内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其次有黑斑病、茎枯病等。50—70年代中期,发病面积较小(棉花种植面积不大),常年发病面积10万亩左右。1956年发病20万亩,防治11万亩,挽回损失(皮棉)39万公斤,实际损失67万公斤;1964年发病面积52万亩,防治32万亩,挽回损失(皮棉)57万公斤,实际损失74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后,棉田扩大,棉花苗期病害也明显增加,常年发病面积30万亩左右.1975年发病100万亩,防治96.5万亩,挽回损失(皮棉)121万公斤,实际损失37万公斤;1977年发病119.8万亩,防治80.5万亩,挽回损失(皮棉)207.5万公斤,实际损失211万公斤;1982年发生99.46万亩,防治42.31万亩,挽回损失(皮棉)7万公斤,实际损失34万公斤;1985年发生99.7万亩,防治43.8万亩,挽回损失(皮棉)220万公斤, 实际损失350万公斤。
  棉花害虫:棉花害虫种类很多,区内时常发生的有10多种。按其发生时间和危害特点可大致分为3类:
  苗期害虫。主要有棉蚜,其次有黄地老虎、蓟马、红蜘蛛、小地老虎、蝼蛄、蛴螬等。棉蚜每年都有发生,50-60年代中期,常年发生面积30—50万亩。1956年发生116.6万亩,防治70.9万亩,挽回损失(皮棉)176万公斤,实际损失188万公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120—150万亩。1974年发生166.5万亩,防治158万亩,挽回损失 (皮棉)605.5万公斤,实际损失645万公斤。进入80年代以后,棉田扩大,蚜虫发生面积增加,常年发生面积200万亩以上。1982-1985年,每年发生面积竟达300—400万亩,1984年发生424万亩,防治423万亩,挽回损失(皮棉)3418万公斤,实际损失524万公斤。
  蕾铃期害虫。主要有棉铃虫,其次有盲椿象、象鼻虫、红铃虫等。棉铃虫在50-60年代初期发生较轻,常年发生面积20-50万亩。1956年发生97万亩,防治7万亩,挽回损失(皮棉)21万公斤,实际损失89万公斤。60年代中期以后,危害逐年加重,至70年代,常年发生面积100-120万亩。进入80年代,随着棉田扩大,棉铃虫更加猖獗1984年发生498.7万亩,防治498.4万亩,挽回损失(皮棉)5198.5万公斤,实际损失747万公斤,1985年发生470万亩,防治443万亩,挽回损失(皮棉)2210万公斤,实际损失750万公斤。红铃虫50年代发生非常严重,每50公斤籽棉多者含虫0.25—0.5公斤。60年代中期以后,红铃虫逐年减轻。
  后期害虫。主要有棉造桥虫、叶跳蝉等。棉造桥虫在50-70年代中期,常年发生面积5—10万亩。1972年发生31万亩,防治0.4万亩,造成损失(皮棉)30万公斤。70—80年代初期发生较重,常年发生面积50万亩左右。1978年发生99万亩,防治81万亩,挽回损失(皮棉)153。5万公斤,实际损失105万公斤。1982年以后发生较轻,常年发生面积5万亩左右。
  其它虫害
  飞蝗:区内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形成了适于东亚飞蝗发生的自然地理条件。建国前夕,按蝗区类型可分为湖(东平湖)库(太行堤水库)区,面积120多万亩;内涝蝗区,面积300多万亩;河泛蝗区,面积70多万亩。50年代前,蝗灾频繁:1854年单县发生夏蝗;1856年定陶县夏蝗遍野,食害禾稼,次年巨野、郓城发生秋蝗;1857年夏旱,郓城县、定陶县,飞蝗蔽日,7月蝻生;1862年定陶县夏蝗遍野,飞去东南;1863年荷泽县夏蝗过境,秋蝗遍野;东明县夏蝗过境,蝻遍野,3年不绝。曹县秋季有无数小蛤蟆,皆自北向南,见蝗便食,不日而尽;1869年巨野、郓城春旱,夏飞蝗食禾几尽,适逢大雨,而苗复生,收成尚好;1877年定陶县飞蝗落,秋蝗害禾稼;1928年东明县夏旱,5月飞蝗大至,田苗食之过半。继之蝗蝻复生,遍野皆是,村人挖沟驱逐,不能制止为害,所有高粱、谷子、玉米俱被食尽,县内四、五、六区尤为严重,勘定成灾9成;1932年7月东明县第六区发生蝗蝻,食害禾苗.50年代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依靠群众,勤俭治蝗,防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对蝗区进行了防治,蝗区面积逐年缩小,蝗虫发生程度逐年减轻。据1983年勘査,内涝蝗区37.6万亩,占整个蝗区面积的27.1%,70年代以后发生很轻,已不是査治的重点;河泛蝗区70万亩,1972年前发生面积小、密度低,不是查治重点。1972年后发生严重,成为治蝗的重点,这类蝗区,每隔2、3年重发生一次;湖库蝗区41.1万亩,占蝗区总数的30%,1967年前发生较重,是治蝗的重点。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80多万亩,密度也较高。1967-1973年发生较轻°1973年以后湖区又呈重发趋势。
  菏泽地区部分年份蝗虫发生情况表
  单位,万亩、万公斤续表
  第五节震灾
  菏泽地区地处华北震区南部,属地震频发区。自公元76年(汉建初元年)至1985年,全区有史可查的3.3级以上的地震共发生39次,其中大于5.0级的地震8次,破坏最大的为1937年8月1日发生的7.0级地震。
  1622年(明天启二年)二月七日郓城、巨野间发生6.0级地震,宏观震中在丁里长、郭屯一带,震中裂度8度。据《巨野县志》载;“天启二年,邑地大震,雉堞墙垣倾圮过半。”另据 《郓城县志》载:“天启二年二月初六日夜地震,有声如雷,自震而坎,地裂泉涌,鸡犬鸣吠,墙屋皆仆
  1937年8月1日凌晨4时35分,菏泽发生强烈地震,仪器测定震级为7.0级。震中位置:北纬35°12′,东径,震源深度17公里。宏观震中在城西解元集、穆李一带,震中裂度9度。约12小时后,在城西北吴店、小留集一带又发生6.75级地震,震中裂度8度。这次地震影响范围较广,自北京至镇江, 从洛阳到黄、渤海岸均有震感;波及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省市的部分县市,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两次强震灾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凌晨4时的一次。据1937年8月21日《华北新闻》载:“本月一日早四时半,惨烈之地震突然发生,鸣声如雷,房屋及室内床张器物均跳动巨响,人们从梦中惊醒,逃至室外,呼号之声惨不忍闻。房屋倒塌十之八九,人们多被压毙,有全家罹难者,死尸遍地,血肉横飞,万余人民瞬息牺牲,牲畜死亡尤不可胜计。”另据同月28日《济南日报》记载,仅菏泽县22个乡之中的16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死伤人数达14285人,牲畜死亡2719头,房屋倒塌32万余间。
  这次地震,地表破坏严重,极震区广泛岀现地裂和喷水冒沙及地面塌陷现象。据史料记载:“荷泽城西十余里平地龟裂,黑水流沙涌满,陷坑水眼极多,深一、二丈,冒出黑沙及含硫物质,高至一丈数尺。地震后黄河土堤亦发现裂痕甚多,灾民1000余人前往抢筑。”
  地面裂缝是这次地震造成地表破坏的主要形式,裂缝宽几厘米至数十厘米,最宽达1米左右。解元集村北,北东向地裂宽一米,长500米以上;菏泽城东护城河东侧,北东向地裂长达20多米,穿过民房,造成破坏。喷沙冒水和地面塌陷,在极震区分布普遍。解元集一农民,连同牲畜、住房、磨坊一起陷入坑中,后又被冲出。杜庄乡潘庄,有人陷入坑中,又随水喷出。
  1977年7月9日16时43分51.2秒,成武发生5.2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4°53',东径115°44′。宏观震中在九女乡郭庄一带,震源深度25公里,震中裂度6度强。地震有感范围:北到河北省的衡水,南抵安徽省的蚌埠,西达河南省安阳、开封,东至山东省临沂地区平邑、费县。整个有感范围呈椭圆形,长轴为南北方向。这次地震,未造成人、畜伤亡, 未发现明显的地面破坏现象,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房屋遭受轻度破坏。
  1983年11月7日5时9分49秒,菏泽发生5.9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5°16',东径115°17′。宏观震中在菏泽、东明两县交界处的马岭岗、王浩屯、大屯、胡庄、通堌集一带。震中裂度7度强,震源深度12公里。震感东至青岛,西至三门峡,南抵武汉,北达石家庄。破坏范围涉及菏泽、东明、定陶、成武、曹县、单县、巨野、嘉祥、金乡、济宁、微山、鱼台、邹县等13个县市。菏泽地区遭受震害的有7个县(市),119处公社,6054个自然村,367843户,18450.06人,其中死亡45人,重伤433人,轻伤441人。这次地震共损坏房屋1086393间,其中倒塌56525间,损坏严重的280171间,局部损坏的749697间,院墙倒歪892000米;死牲畜603头,砸坏家具418000件,农机具145000件;损失粮食177.5万公斤;桥梁1237座,涵闸194座,机井1881眼, 扬水站60处,砖瓦窑112座,烟囱136个,教学仪器和教具15460件,共折合人民币约3.046亿元。
  菏泽地区≥3.0级地震年表续表续表第七章环境保护
  1974年3月,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于计划办公室。1978年7月,改为菏泽地区行署环境保护办公室。1984年5月,下设3科、1站(环境监测中心站)。
  第一节环境污染
  废水工业废水:菏泽地区的水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其次为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1985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087.98万吨,万元产值排放量为137.18吨。造纸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是区内主要污染行业。1985年,这四类行业累计污染负荷比为86.83%,其中造纸行业尤为突出,占全区污染负荷比的71.4%。10县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以菏泽市、梁山县为最多,两县、市占全区废水排放量的72%。
  菏泽造纸厂、梁山县造纸厂、成武县造纸厂、东明造纸厂、单县造纸厂及菏泽市春阳造纸厂是菏泽地区重要污染源。每年生产机制纸1.07万吨,消耗麦草2.78万吨、火碱0.13万吨,年排工业废水372万吨。这些工业废水,是造成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部分河段污染的主要因素。
  区内化工行业中的菏泽跃进化肥厂、成武县化肥厂、梁山县化肥厂、郓城县化肥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区化工行业的90%以上,每年排放512万吨。由于化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所以氰化物和硫化物是其主要污染物质,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5—10倍,年排放氰化物9.08吨,硫化物6.59吨,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梁济运河、洙赵新河和东鱼河。
  菏泽印染厂、菏泽毛纺厂、菏泽第二毛纺厂、菏泽市针织厂、单县针织厂、定陶县毛巾厂、梁山县床单厂、巨野县染织厂,年排工业废水134吨,酸碱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巨野县皮革厂、定陶县皮革厂、菏泽县皮革厂和成武县皮革厂,年排工业废水35万吨,化学耗氧量、硫化物都超过国家标准7-10倍。
  医疗废水:菏泽地区有地区级医院5处,县、市级医院15处,年排放医疗废水71万吨。除菏泽地区结核病医院有一套处理废水的设施外,其余医院废水均直接排出。医疗污水中含有多种病菌,排入下水道,流入坑塘、河流,污染环境。据1980年监测化验,菏泽地区人民医院每毫升废水含细菌总数1288个, 主要是大肠、副大肠杆菌,并有痢疾、伤寒、副伤寒杆菌,为国家标准的12.88倍。生活废水:区内城市人口年均生活废水排放量900万吨。废水中含有碱类油污及其他有机物质,未做任何处理,对环境也造成直接污染。
  菏泽地区1985年主要污染行业工业废水统计表
  废气1985年,全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07707万标立方米,燃料燃烧废气为203654万标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为104053万标立方米,万元产值排放量为2.335万标立方米,净化处理量为142973万标立方米,处理率为46.46%。废气中有害物质排放量为20535-9吨,其中烟尘8015.3吨,二氧化硫10988吨,氮氧化物1532.6吨。菏泽地区监测中心站监测降雨36次,酸碱度平均为5.39,其中10次小于5.6,最低一次为4.55,属较强类型酸雨。这表明区内煤烟型大气污染严重,已对人体、生物、建筑物等造成一定损害。
  噪声城区噪声主要是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和工业噪声,其次是社会生活噪声。白天以交通噪声为主,晚间以机械噪声为主。随着荷泽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车辆的高音喇叭也成为噪声源。另外,临街建设使用的夯机、搅拌机、电锯,还有随意播放的电视录像、收录机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1985年监测,菏泽市城内文教区昼间平均声级值为52分贝,超国标2分贝;商业区昼间平均声级值为70分贝,超国标10分贝;交通干道两侧昼间平均声级值为76分贝,超国标6分贝。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业废渣、建筑废渣和生活废渣。1980-1985年,区内每年工业废渣7.22吨。这些废弃物,一般能得到综合利用,煤渣多用于填坑、铺路、造砖,酒糟可作为饲料,但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由于农药、化肥长期大量施用,对土壤、农副产品造成了严重污染。据调查,1976—1980年间,全区平均每年每亩施用农药0.44公斤,其中高毒农药占总数的68.8%。1978—1982年间,全区平均每年每亩化肥用量6.94公斤。农药、化肥的施用,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外,很大部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空气污染;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水, 造成水质下降。
  第二节环境监测
  地表水监测菏泽地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引黄客水,其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流失量大,利用率低。区内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级标准对全区河流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的河流主要有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和万福河。
  梁济运河;在菏泽地区主要受梁山造纸厂、梁山油漆厂、梁山石棉制品厂、梁山化肥厂等废水的污染。该河段自上而下设3个监测断面,北码头为清洁对照断面,东码头为污染控制断面,郭楼为自净观察断面。1981-1985年,北码头断面酸碱度年均值超标率为40%,最大值&6,出现在1984年;溶解氧、耗氧量、铅、铜、挥发性酚、汞、砷等含量均符合标准;水质质量系数在1.28-2.58之间,属较清洁断面,能够符合饮用、渔业、灌溉的要求。东码头断面耗氧量超标率80%,年均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超标倍数高达4.7倍;挥发性酚年均值超标率80%,年均最高值出现在1983年,超标倍数高达19.33倍;水质质量系数为18.25,属严重污染断面,不能做为饮用、渔业用水。郭楼断面1981-1982年的监测结果,耗氧量年均值超标率100%,最高时超标0.31倍。1982年,挥发性酚为0.011,超标0.1倍,超标率为50%.其余项目均符合国家三级地面水质标准。该断面水质质量系数为3.09,与东码头断面相比,水质已有明显好转,属于较清洁范围,但污染依然存在,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质。郭楼断面的河水不能做为饮用、渔业用水,但可做为农灌用水。
  监测结果表明,梁济运河经过梁山境内,水质已严重恶化,且有逐年加重趋势。
  洙赵新河:上游菏泽市安兴镇魏楼和下游巨野县田桥乡姚庄设两个监测断面。魏楼断面:1981年耗氧量超标0.76倍,1984年酸碱度略微超标.1981-1985年,该断面水质系数在1.61-3.01之间,水质质量年际变化不大,属较清洁断面。姚庄断面:无超标项目,酸碱度、耗氧量、溶解氧、铅、铜、挥发酚、汞和砷符合标准,镉、氰化物、六价铬等未检出。断面水质质量系数为1.94,属较清洁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洙赵新河菏泽段属较清洁河段,水质变化不明显,从上游往下水质越来越好,说明上游的菏泽段污染重于下游。
  东鱼河:设南王店和张庄两个监测断面。1981-1985年,南王店监测断面,年均值没有超标的项目,酸碱度、耗氧量、铅、铜、挥发性酚、汞、砷等均符合标准,镉、氰化物、六价铬未检出。水质质量系数在1.49-2.50之间,属较清洁断面。张庄监测断面,酸碱度年均值超标率20%,超标年份是1981年。COD、铅、铜、挥发性酚、汞、氰化物、砷等符合标准,镉和六价铬未检出。水质质量系数在2.11-2.44之间,属较清洁断面。监测数据表明,东鱼河水质变化不大,属较清洁河道,符合渔业和农灌要求。
  万福河:在巨野县万丰乡关桥和成武县田集镇冯集设两个监测断面。1981-1985年,关桥监测断面年均值无超标项目,酸碱度、耗氧量、铅、挥发酚、汞、砷均符合标准, 镉、氰化物、六价铬未检出。水质质量系数在1.73—2.61之间,属较清洁断面。冯集断面年均值无超标项目,酸碱度、耗氧量、铅、挥发酚、铜、汞、砷均符合标准,镉、六价铬、氰化物未检出。水质质量系数在1.32—2.18之间, 属较清洁断面。监测数据表明,万福河“六・ 五”期间,属清洁河流,符合渔业、农灌用水的要求。
  地下水监测区内地下水的监测项目为:水温、酸碱度、总硬度、汞、砷、铅、镉、六价铬、氰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等20多项。1981-1985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区地下水污染较轻,水质较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硬度和氟化物偏高,工业废水对区内地下水的影响也开始出现。总硬度较高的是巨野县,氟化物年均值较高的是成武县和东明县。
  菏泽市地下水:1981—1985年,对菏泽市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酸碱度超标最高的年份是1984年,高达8.90;总硬度年均值超标率40%,最高年份是1981年;有害物质中,氟化物有上升趋势,年均值由1981年的0.84毫克/立方米,上升到1985年的1.76毫克/立方米,增加一倍多。
  巨野县地下水:1981-1984年,监测结果表明,酸碱度除1984年的最高值8.85超标外,其余年份均不超标;总硬度年均值全部超标,最高值出现在1981年,超标达3.63倍;有害物质中挥发酚、砷、铅、氟化物均不超标。
  东明县地下水:1981—1984年,监测结果表明:酸碱度除1984年的最高值超标外,其他年份均符合标准;总硬度除1981年超标外,其他年份符合标准;有害物质中,汞最高值超标达4.8倍;氟化物最高值超标达2.7倍,其余项目不超标。
  单县地下水:1981—1984年监测结果表明:酸碱度除1984年超标外,其他年份均未超标;总硬度最高值出现在1981年,超标近6倍;有害物质中,1982年砷超标,最高值超标达4倍。
  成武县地下水:1981—198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1981年总硬度超标,有害物质中,氟化物历年超标,最高值超标3倍。
  郓城县地下水:1981—198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1981年总硬度超标,有害物质中超标2.5倍,氟化物超标达4.6倍。
  梁山县地下水:1981—198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历年的总硬度均超标,除1981年外,超标倍数稳定在0.5左右;酸碱度历年都符合标准;有害物质中,年均值均不超标。
  曹县地下水:1981—198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1981年总硬度平均值超标近1倍,其余年均值符合标准;有害物质中,1982年汞最高值超标0.3倍;氟化物最高的超标0.8倍.
  定陶县地下水:1981-1984年监测结果表明:1981年的总硬度超标,最高值超标5.6倍,其他年度符合标准,且有逐年下降趋势;有害物质中,氟化物除1984年符合标准外, 其他年份均超标,最高值达2.9倍。
  鄄城县地下水:1981—198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酸碱度1984年稍微超标;总硬度1981年最高值超标3.2倍,其他年度平均值符合标准;有害物质中,砷1982年最高值超标0.5倍,氟化物最高值超标1.5倍,其他项目符合饮用水标准。
  菏泽地区1983年各县(市)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表大气监测经监测,1981-1985年境内10县(市)城区二氧化硫日均值为0.062-0.156毫克/立方米,超标1.6倍;氮氧化物日均值为0.022—0.04毫克/立方米,未超标;颗粒物日均值为0.878—1.727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按国家二级标准评价,10县(市)城区大气质量指数在1.2-2.8之间,属中度污染到重污染。
  第三节污染治理
  废水治理菏泽地区对废水污染的治理始于1976年,治理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至1980年,山东省环保局投资给菏泽地区治理资金199万元,安排治理厂家16个:菏泽市皮革厂、定陶县皮革厂、巨野县皮革厂、菏泽市农药厂、菏泽市磷肥厂、定陶县磷肥厂、梁山县磷肥厂、菏泽仪表厂、菏泽市自行车零件厂、菏泽生建机械厂、梁山县钢木家具厂、菏泽市针织厂、菏泽市制线厂、梁山水泥厂、单县造纸厂、菏泽地区结核病医院。1980年,实行征收超标排污费,污染源的治理资金坚持自筹和环保补助相结合的原则。1982年,全区在电镀废水治理上,结合工业调整改组,合并电镀厂点,由原来的45个减少到24个,并建立了菏泽仪表厂、菏泽市自行车零件厂、梁山县钢木家具厂、郓城县五金厂、定陶县剪刀厂、成武县电器试修厂、曹县电器试修厂、单县电器试修厂、东明县力车厂、菏泽市城关五金电器厂等10个电镀中心。当年,电镀行业全部实行了无氰电镀,消除了含氰废水的污染。1985年,全区废水治理处理设施共13套,分布在山东菏泽仪表厂、菏泽市自行车零件厂、山东电讯十厂、梁山钢木家具四厂、菏泽造纸厂、梁山造纸厂、菏泽地区人民医院、菏泽地区结核病医院、菏泽印染厂、菏泽市针织厂、单县织毯三厂、梁山面粉厂、梁山轴承厂,总投资252.4万元,环保补助61.62万元,废水处理能力7705吨。
  空气净化锅炉消烟:1978年,曹县发电厂将锅炉除尘器的结构进行革新改造,在烟气涡流区加装两根喷水管,每根管上钻100个喷水孔,结果除尘效果明显提高。除尘回收的碳粒专人保管,供城郊群众做饭、取暖。每天回收的碳粒价值相当于2吨煤,每年可以回收600吨煤灰,价值4000元。同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经过除尘器形成酸性水,可继续使用,这样每年节约硫酸100吨。1982年,梁山县政府购买20吨锅炉1台,集中为梁山轴承厂、梁山国棉厂、梁山酒厂、梁山石棉厂、梁山造纸厂、梁山灰沙砖厂联片供热,减轻了大气污染。1985年,菏泽地区共有1蒸吨以上的运行锅炉320台,828.5蒸吨;巳更新改造131台,421.5蒸吨;工业窑炉55台,已改造25台。棉尘治理:菏泽地区是棉花产区,棉花加工厂较多,但由于除尘效果不好,厂区附近大气中棉尘含量高达500—800毫克/立方米,造成大气污染。为此,地委、行署责令有关部门抓紧时间钻研新技术,制订新方法,治理棉尘污染.1983年,单县棉麻公司在单县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棉花加工除尘新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尘笼布袋式二级棉花加工除尘装置,分别在单县棉花加工一厂、二厂、五厂安装试验成功。1984年11月,商业部郑州棉花加工研究所派员去单县进行粉尘测试,分析除尘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使装置不断改造、革新,达到了设计要求。1985年12月21日,商业部郑州棉花加工研究所同单县科委、单县环保办公室对单县棉花加工一厂、二厂的除尘装置进行全面测试。测试结果是:一厂剥绒除尘室排放空气含粉尘量1-25毫克/立方米,轧花尘室排放空气含粉尘量1-833毫克/立方米;二厂剥绒除尘室排放空气含粉尘量2.02毫克/立方米,轧花车间空气含粉尘量5.7毫克/立方米,二者除尘率达99.8%,符合排放标准。1985年,全区棉花加工厂共41处,多数安装了新的除尘装置,棉尘污染状况基本上得到了治理。
  水泥回收:主要是梁山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据监测,其周围每立方米大气中,粉尘含量高达373.3毫克,超过国家标准186倍。1979年,梁山县环办重点抓了该厂的粉尘治理,1979年.1982年,1985年三年总投资19.8万元,安装袋式除尘器,每年可回收水泥1500吨。
  第四节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菏泽地区处黄河下游,属黄河冲积平原,水土流失严重°1984年全区开展水土保持普査、区划和规划工作。据普查,全区共有风沙面积730.95万亩,占总面积的38%,其中一级流失(微度)面积为127.33万亩,二级流失(轻度)面积为115.38万亩,三级流失(中度)面积394.66万亩,四级流失(强度)面积为93.58万亩。另外,在非风沙区(亦称保持区)内有斜坡陡崖面积103.02万亩。按照规定,除一级水土流失外,其余各项都称水土流失面积,总计706.64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四级强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鄄城临濮沙河、郓城北沙河两岸,以及东明县境内因黄河决口遗留下来的3条大沙带。此外,定陶县的一千王、半堤,菏泽的王浩屯、大彭庄、双庙,东明的张营,梁山的杨屯、胡屯一带,以及曹县境内亦有大小不等的零星分布。
  据统计,全区风沙区内土壤流失量年均值为2218.4立方米/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标准化肥1770680吨,占农用化肥施用量的24.8%。水土流失,还造成了河道严重淤积,致使河道排涝泄洪能力明显降低。
  水土保持工程建国前,群众对风沙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多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而且国家没有专项投资。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改善风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领导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发展灌溉,保持水土,做了大量工作。1983年起山东省水土保持委员会每年都拨专款给菏泽地区用以治沙。1984年,全区有林地面积95万亩,林带总长2664万米,农林间作606.2万亩,基本形成的林网面积720万亩,1985年全区林木覆盖率为11.97%,已治理风沙面积108.37万亩,对控制水土流失起了重要作用。
  1983—1985年间,省地共投资水保专项经费66.5万元,其中省投资31.5万元,地区投资35万元,共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3万多亩。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专题

石油
相关专题
天然气
相关专题
煤炭
相关专题
褐土化潮土
相关专题
碱化潮土
相关专题
湿潮土
相关专题
盐土类
相关专题
碱土类
相关专题
风沙土类
相关专题
褐土类
相关专题

相关实物

济水
相关实物
濮水
相关实物
瓠子河
相关实物
丹水
相关实物
万福河
相关实物
宋金河
相关实物
大沙河
相关实物
新冲大河
相关实物
翻身河
相关实物
渔沃河
相关实物
陈坡沙河
相关实物
东鱼河
相关实物
洙赵新河
相关实物
梁济运河
相关实物
太行堤河
相关实物
黄河故道
相关实物
梁山
相关实物
腊山
相关实物
凤凰山
相关实物
龟山
相关实物
小安山
相关实物
六工山
相关实物
昆山
相关实物
司里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