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节 鄄城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04
颗粒名称:
第十节 鄄城县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64-65
摘要:
鄄城县境位于菏泽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5°22'—35°43',东经115°19′—115°43′之间。南邻菏泽市,东连郓城县,西部和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接壤。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03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总面积的8%。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略偏西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5°34',东经115°31'。
关键词:
县市简况
鄄城县
内容
位置鄄城县境位于菏泽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5°22'—35°43',东经115°19′—115°43′之间。南邻菏泽市,东连郓城县,西部和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接壤。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03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总面积的8%。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略偏西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5°34',东经115°31'。北距首都北京510公里,东北距省城济南184公里,南距行署驻地菏泽36公里;邻县之间,东距郓城县城41公里,北距河南省范县城40公里,西北距河南省濮阳市50公里。
沿革春秋,今境为卫国地。北有甄 (鄄)邑,南有垂邑,东属古郕国地。西南有城濮,古代著名的“城濮之战”即发生在这里。
战国,地属齐国。境内有甄(鄄)、垂都、成阳等城邑。
秦,置甄城县,治今旧城集,并于今境东置都关县,东南置城阳县,均属东郡。
西汉,改甄城县为鄄城县,属济阴郡。今境内有济阴郡城阳县及句阳县地、山阳郡都关县及城都县地。王莽时曾改鄄城为鄄良。
东汉,撤都关、城都入鄄城,鄄城与城阳仍属济阴郡。公元192年(东汉初平三年),兖州刺史部由昌邑移至鄄城。
三国,鄄城县属兖州东郡,郡治濮阳,州治廪丘。公元222年(魏黄初三年),魏文帝封其弟曹植为鄄城王,鄄城为县王国;次年,植徙封雍丘,鄄城复为县。226年(魏黄初七年),封曹林为鄄城王,鄄城复为国。不久,曹林进封沛,鄄城仍为县。城阳县仍属济阴郡。
西晋,鄄城县属兖州濮阳国。另外,今境内还有济阴郡城阳及句阳县地。惠帝时,东海王司马越领兖州牧,曾将兖州治所由廪丘移至鄄城。309年(晋永嘉三年),又移至滑台 (今濮阳南)。
东晋十六国,鄄城县曾先后属后赵兖州济阴郡、前燕兖州东郡、前秦兖州、后燕兖州东郡,兖州、东郡均治鄄城。
南北朝,北魏时,鄄城、城阳二县属司州濮阳郡(治汉黎县故城)。东魏,北齐时,濮阳郡治所迁于鄄城。城阳县于北齐时废。
隋,581年(隋开皇元年),废濮阳郡,鄄城县改属郓州(治郓城)。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始于此),于城阳故址置雷泽县,于城濮故址置临濮县。鄄城、雷泽、临濮3县均属濮州。606年(隋大业二年),废州设郡,改郓州为东平郡,撤临濮县入鄄城、雷泽两县。两县均属东平郡。
唐,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濮州(治鄄城),境内有鄄城、临濮、雷泽、永定、长城、安丘6县。次年废长城、安丘2县入临濮县。625年(唐武德八年)废永定县入鄄城县。
五代,建置同唐。
北宋,今境属京东西路濮州的鄄城、临濮、雷泽3县。州治鄄城。
金,今境初属濮州鄄城、雷泽、临濮县地。1154年(金贞元二年)濮州辖县仅鄄城。临濮、雷泽二县降为镇,其地并入鄄城县。
元,濮州治鄄城,属中书省,辖县四,其中境内仅鄄城。
明,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鄄城入濮州,属东昌府。1452年(明景泰三年),因河患,濮州治所由鄄城迁黄河西王村集(今河南省范县濮城),鄄城故城遂称旧城。
清初,今境为东昌府濮州地。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濮州改属曹州府。
民国,1913年改濮州为濮县,属山东济西道。次年,该道改称东临道,濮县仍属之。1925年,改属曹濮道。1928年,撤道制,直属山东省。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置鄄城县,县政府驻王堌堆集(今县城)。1936年10月,再并鄄城入濮县。属山东省第二专区,1938年改属山东省第十六专区(驻菏泽)。
1940年3月,鄄城抗日县政府成立,属运西专区。该专区几次易称,至1946年定名为冀鲁豫二专区,鄄城县均隶属。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鄄城县(治今县城)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鄄城县随菏泽专区属山东省。1958年11月,菏泽专区撤销,属济宁专区。1959年6月,菏泽专区恢复,鄄城县还属之。1967年3月属菏泽地区。
区划清末,今境内辖3个大区、12个小区、56里。1927年辖10个区。1931年濮鄄分治,鄄城县辖6个区,18个乡。1936年濮郅合并,境内设30个乡。1940年2月鄄城抗日县政府成立,辖6个区,20个乡。1945年8月,日本投降,鄄城县辖区调整,划为10个区°1955年全县划9个区。1957年底撤区建乡,全县划29个乡。1958年9月实行公社化,划为10处人民公社,1979年1月增为18处公社。1984年1月,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建立3个镇:城关、旧城、红船;22个乡:梁堂、凤凰、箕山、宋楼、陈良、左营、李进士堂、大埝、葛庄、西双庙、临濮、梁屯、什集、麻寨、鲁王仓、彭楼、阎什口、张志门、引马、郑营、富春、董口。1996年底,全县有6个镇、19个乡,5个居委会、500个村委会,1180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