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880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页码: 343-344

内容

为了纪念人民治黄事业60周年,菏泽黄河河务局于2006年4月下旬着手编纂《菏泽黄河大事记》,并要求9月完成编纂任务。经过历时5个月的紧张工作,编纂工作基本告竣。
  本书1855-1945年部分摘自《菏泽地区黄河志》,作为附录附于书后。
  本书1946-1985年部分因缺少资料,记载不确,或语焉不详,或行文过简,或诸说并存,编者颇费心力。在编写过程中,除参照《菏泽修防处黄河志资料长编》、《菏泽地区黄河志》之外,又多方咨询,反复考证,认真辨析,逐条增补。其间,参阅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著的《民国黄河大事记》、《黄河志》之卷一《大事记》、山东黄河河务局编著的《山东黄河大事记》、山东省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菏泽地区志》以及菏泽地区有关县(市)志,使之逐步臻于完备。
  本书1986〜2002年部分,资料收集工作始于2003年9月初,2004年8月底完成。参加此项工作的有杨玉柱、祝传德、亓正华、王文超、皮殿卿、张玉琴、刘玉华、曹玉坤、李艳菊等。本书编纂期间,杨玉柱、亓正华又对资料的准确性进行了校核。
  本书2003-2005年部分,资料收集工作是由马金朝、皮殿卿在编纂期间完成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室、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志编纂办公室、菏泽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等对本书的编纂工作十分关注,经常进行指导和帮助。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袁仲翔、山东黄河河务局 《山东黄河志》副主编窦守宽均年逾花甲,仍坚持审阅全书,提出大量书面意见。菏泽人民治黄事业的经历者和见证人孟晓东、郭国材在审阅书稿时讲述了亲身经历。本书的编纂工作,还得到菏泽黄河河务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梁山黄河河务局的积极支持。《菏泽地区黄河志》主编于嘉珍、副主编齐灿粧对本书的编纂和出版也很关心,多次对编纂工作提出建议。孟青云、田德本、姜西林、许建中、王春迎、王玉华等历届修防处、河务局主要领导对本书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刘守文、许明军、孔令金、亓传周等为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的感谢。本书的图片资料征集工作得到菏泽市、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档案局的通力支持。在出版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菏泽市档案局免费提供了图片资料,使得本书弥显珍贵。
  由于本书时间跨度较长,文字记述量过大,给资料搜集、校核工作增加了难度;加之编纂时间短促,编者经验不足及水平所限,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06年9月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菏泽黄河大事记》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菏泽黄河大事记》是《菏泽市黄河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菏泽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努力向人们勾勒一幅简明、生动、真实的治黄画卷。本书采用“记”、“图”和“录”三种志书体裁,以记为主,辅以照片,欲收图文并茂之功,并附录1855〜1945年菏泽黄河大事。为方便排版和印刷,所收照片均集中于书前,每幅照片都配有精练准确的文字说明。本书编纂以编年体为主,全部条目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辅以本末体,即对持续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的始末,都写在同一条内;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事件,则按其不同阶段进行分条记述。日期不详的,记于月未;月份不详的,记于年末。为方便检索,个别变动频繁的人事任免条目没有完全按时间编排,集中收录在同一条目中。从便于阅读和检索着眼,在每条大事之前都冠一简明标题。为保持所录事件的准确、完整和简要,原则上只记述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梗概及结果。本书从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欲使下游黄河回归故道的1946年写起,下限断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规定的2005年,共收录与荷泽黄河有关的大事约1600余条。由于菏泽黄河早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基本上属于解放区的版图,所以这段历史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