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874
颗粒名称: 1970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分类号: K106
页数: 3
页码: 99
摘要: 1970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关键词: 菏泽 黄河大事记

内容

菏泽黄河发生严重凌汛
  1月4日凌晨,气温降到一16°C,菏泽地区河段冰凌开后又封,封河长达100公里(23段)。冰厚15〜20厘米,冰量1044.41万立方米。20日始,气温回升,冰凌开始融化;22日,高村以上河道主槽全部开通;25日,鄄城以上河段全部开通。由于对岸李桥湾卡冰阻水,旧城水位抬高1.6〜1.8米,对岸滩区鄄城县的4个村庄被水包围。26日下午,李桥、苏阁、蔡楼等河段相继开河,孙口站流量由950立方米每秒猛增到1600立方米每秒,位山以下出现武开河。的局面。
  黄委会批准菏泽续建4处控导工程
  3月4日山东河务局革委会报请黄委会革委会续建东明河道控导、菏泽贾庄至兰口、鄄城营坊3处控导工程和新建苏泗庄上首1处控导工程。4月10日,黄委会批准核定石料14285立方米,投资75.2万元。
  黄委会对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审批作出规定
  3月16日黄委会革委会对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审批作出规定。其中,东坝头至位山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事关山东、河南两省,为使两岸工程兴建协调起见,不论新修或续建工程,一律报黄委会审批。
  山东黄河绿化工作会议在鄄城召开
  3月19〜23日山东河务局革委会在鄄城召开黄河绿化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修防处(局)、段、所革委会负责人和分管绿化工作的人员,并邀请部分护堤员参加。与会人员学习了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和鄄城县的先进经验。并参观了鄄城、菏泽、东明部分堤段,并到全省林业先进单位菏泽县胡集大队参观学习。会议要求搞好育苗工作和黄河绿化工作。对植树绿化的要求是:黄河大堤(包括南北金堤、大清河堤、东平湖堤、河口防洪堤)临背河柳荫地、临背堤肩种植乔木;临河柳荫地和临河设计水位以上堤坡也可乔灌结合,适当种植条料;临背堤坡(包括戗坡)全部种植葛巴草(或铁板牙草);废堤废坝、空闲地带除留有育苗的部分外,其他一律种树;险工坝基,在不影响存料、抢险的情况下,都要发动群众植树;护滩工程、引黄闸附近,要作为堤防绿化的重点。
  菏泽修防处革委会改组
  3月经菏泽地区革委会批准,改组后的荷泽修防处革委会由雷朝卿任主任,李景新、苑存修任副主任。
  梁山修做朱丁庄护滩工程
  春梁山朱丁庄护滩工程开工修做。此后共建坝28道,总投资75.74万兀。
  黄委会确定重点观测河段
  6月4日黄委会革委会确定河道观测重点,其中包括菏泽修防处的芦井至苏阁、蔡楼至位山河段。黄委会革委会要求流量涨落在1000-2000立方米每秒时,进行一次河势流向及断面测量。
  东明续修河道控导工程
  6月10日东明河道(地名)控导续修工程开工,11月完工。共完成28〜32号坝,总投资30.3万元。
  1970年黄河伏秋大汛
  6月15日至10月31日伏秋大汛。入汛后,荷泽黄河未发生大洪水, 工情平稳。菏泽修防处基本上做到思想、组织、物料三落实,同时对堤防、河道、涵闸做了全面检查,增强了度汛措施。在确保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准许开闸引水淤背淤改,灌溉抗旱。
  鄄城兴建营坊虹吸工程
  7月鄄城营坊虹吸工程竣工。该工程安装3条虹吸管,引水量3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400公顷,投资6.66万元。后因大堤加高,于1983年3月拆除回填。
  东明新修8道护滩坝
  11月5日由于河流冲蚀,东明王高寨西滩岸坍塌600米。为保护护滩工程,东明开工新修护滩坝8道。坝基顶宽8米,坝后连坝顶宽5米,坝基和连坝高1.5米。共计完成土方3万立方米。
  张文碧等检查菏泽黄河工程
  11月8〜13日水电部军管会主任张文碧、副部长王英先,黄委会革委会主任周泉、副主任王化云等检查菏泽地区的工程情况。在听取山东河务局革委会核心组副组长杨晓初关于山东黄河“四五”规划的汇报后,张文碧强调防害应放在首位,引黄灌溉要接受以往的经验教训。
  郓城兴建苏阁电力扬水站
  11月郓城县苏阁电力扬水站开工兴建,1976年4月建成。该站设计流量10立方米每秒,扬程5米,总投资102万元。由于运转费太高,于1984年5月停止运用,并进行围堵。
  黄委会要求下游河道应继续统一测验
  12月17日黄委会革委会指出,对黄河下游河道统一性测验的规定仍需继续执行。除汛前、汛后各测一次外,汛期中间可在冲、淤和河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测次。
  注释:
  武开河:下游封冻河段被上游河段下泄的融化冰水顶开冰盖,形成“水鼓冰开”,谓之武开河。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菏泽黄河大事记》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菏泽黄河大事记》是《菏泽市黄河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菏泽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努力向人们勾勒一幅简明、生动、真实的治黄画卷。本书采用“记”、“图”和“录”三种志书体裁,以记为主,辅以照片,欲收图文并茂之功,并附录1855〜1945年菏泽黄河大事。为方便排版和印刷,所收照片均集中于书前,每幅照片都配有精练准确的文字说明。本书编纂以编年体为主,全部条目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辅以本末体,即对持续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的始末,都写在同一条内;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事件,则按其不同阶段进行分条记述。日期不详的,记于月未;月份不详的,记于年末。为方便检索,个别变动频繁的人事任免条目没有完全按时间编排,集中收录在同一条目中。从便于阅读和检索着眼,在每条大事之前都冠一简明标题。为保持所录事件的准确、完整和简要,原则上只记述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梗概及结果。本书从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欲使下游黄河回归故道的1946年写起,下限断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规定的2005年,共收录与荷泽黄河有关的大事约1600余条。由于菏泽黄河早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基本上属于解放区的版图,所以这段历史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