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864
颗粒名称: 1960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分类号: K106
页数: 5
页码: 65
摘要: 重点记载的是1960年重要治黄法规、规划、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视察菏泽黄河的活动及其所作的重要指示;重要的黄河考察、查勘、观测、科研及调水调沙活动;引黄灌溉、放淤改土、城市供水等黄河水沙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显著成绩;防洪、防凌、重大险情及抢护、洪水灾害和抗洪救灾等;重大的堤防建设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引黄供水工程等;菏泽黄河河务局机构重大变革和重要人事任免;黄河治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模范个人;新的治黄建议、方略的提出以及重要的理论著述;菏泽市范围内发生的与治黄有关的其他重要事件。
关键词: 菏泽 黄河大事记

内容

山东省人委部署位山水利枢纽第四期工程
  1月10日山东省人委在济南召开位山水利枢纽施工会议,菏泽、聊城、济宁、淄博、济南5个专区(市)及15个县的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部署了位山水利枢纽第四期工程的施工问题,决定由上述地区15个县调集民工15万人,于2月份全面开工,麦前完成施工任务。主要工程包括十里堡进湖闸、顺黄船闸、冲沙闸及船闸引河开挖、拦河闸引河展宽、位山回水区大堤加固、湖东排渗、银山区排渗等工程,共计土方1786.8万立方米、石方77.4万立方米、混凝土3.9万立方米。
  菏泽修防处获准增设生产管理科
  2月6日山东省水利厅报请省委农村工作部批复同意,调整河务局系统部分机构。其中,荷泽修防处增设生产管理科,鄄城、郓城、梁山三县修防段增设生产管理股。
  冀、鲁、豫三省商定灌区用水问题
  2月25日关于黄河下游枯水季节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灌区用水问题, 三省代表曾在北京进行研究,嗣后经水电部指示,25日在郑州继续进行协商。会议由黄委会主任王化云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冯智俊、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国华、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季兴、水电部副司长刘德润等。会议对当时的旱情和黄河水情进行了分析,认为河南、山东两省旱情是严重的,而且还在发展,1960年黄河枯水季节的水量将较一般年份为少。在这一形势下,充分利用黄河水源,对保证黄灌区小麦丰收和顺利完成春播有重大意义。据此,会议统筹安排本年枯水季节三省用水问题,经协商确定:黄河枯水季节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水量一律按2:2:1的比例分配。鄄城兴建苏泗庄引黄闸
  3月1日鄄城县苏泗庄引黄闸开工兴建,5月3日竣工放水。该闸为箱式涵洞,5孔,设计流量5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1978年废止。
  黄委会派员调解鄄城、濮阳两县水利纠纷
  3月8日在黄河下游密城湾治理过程中,山东省郵城县与河南省濮阳县群众发生纠纷。豫鲁两省省委均很重视,10日河南省新乡专区李副专员、山东省荷泽专区副专员程勉赶到现场详细了解情况,11日黄委会委派处长田浮萍召集新乡、濮阳、菏泽、鄄城等区、县负责人及豫、鲁两省河务局负责人,新乡、菏泽修防处主任,鄄城、濮阳修防段长会议,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交换了意见,圆满解决了问题,水利工程恢复施工。
  东平石料收购站更改名称与归属
  4月21日山东省河务局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将东平石料收购站改为平阴石料收购站。9月120,平阴石料收购站划归荷泽修防处领导。1961年又划出。
  郓城兴建仲堌堆虹吸工程
  4月22日郓城县仲堌堆虹吸工程开工兴建,1961年4月完工。安装虹吸管2条,设计流量2立方米每秒。1974年拆除。
  黄委会确定下游堤防建闸审批权限
  4月28日黄委会通知河南、山东两省河务局,加强黄河下游在堤防上建闸的监督检查工作。黄委会指出,近年来,黄河下游两岸兴建了一些引黄灌溉工程,对促进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必须积极兴办。但是在修建涵闸工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黄委会规定,各省在黄河堤防上建闸事宜统由黄委会审批,虹吸工程亦需经省河务局同意后始得兴建。
  水电部检查冀、鲁、豫三省用水情况
  5月7日水电部派出检查组会同黄委会,检查黄河下游三省用水协议执行情况。由水电部副司长刘德润及黄委会主任王化云主持,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水利厅负责人参加。检查结果表明:3月以来,黄河下游三省配水工作协议执行情况基本上是好的,对于三省农业抗旱、保证丰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这是一项新工作,还缺乏经验,在用水比较紧张的时候,三省引用的水量是不平衡的。为此,水电部检查组协商了解决办法。
  1960年黄河伏秋大汛
  6月15日至10月31日伏秋大汛。入汛以来,黄河水势平稳,花园口站先后出现14次洪峰,以8月6日第6次洪峰流量最大,8月7日高村站流量为4600立方米每秒,水位61.56米。除位山以上因拦河闸壅水、回水区有20余公里堤段漫滩、22公里生产堤偎水外,河势、工情无大变化。唯荷泽刘庄因截流改道后,南小堤溜势外移,大溜与截流坝成直角,顶冲新建工程,形成 “小水小抢、大水大抢”的险恶局面。经4000余人两个月的紧张抢险,至9月中旬才基本结束。
  菏泽修防处加紧修做河道整治工程
  6月菏泽修防处根据固滩、缩槽、逐步前进和尽量利用原有险工固定河势、保证涵闸引水的原则,采用树、泥、草等材料修做轻型工程,以柳、石等修做重型工程,汛前对鄄城修防段双李庄、郓城修防段徐码头等位山以上重点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进行维护,使河势向有利方向发展。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初次拦洪入湖
  7月19日山东省防指做出东平湖水库开始蓄水运用的决定。26日,黄河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初次拦洪,徐庄、耿山口进湖闸启闸,东平湖水库开始蓄洪。28日梁山新库区开放。8月5日原东平九区新库区开放,9日新旧库区水位趋平。9月1日十里堡进湖闸正式运用。三个进湖闸最大进湖流量1250立方米每秒,东平湖库区土山站最高蓄水位达43.5米。9月5日闸门全部关闭, 共蓄水24.2亿立方米。9月19日后开始利用水库蓄水抗旱种麦。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工
  7月26日黄河位山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下闸壅水,至此整个工程已基本完成。该工程耗时3年,山东省先后动用了80万民工,国家投资1.5亿元。
  农业部、水电部检查冀、鲁、豫三省引黄灌区
  9月28日至10月28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修引黄灌溉渠道和平整土地的指示精神,农业部、水电部组成由黄委会及河南、河北、山东省水利厅参加的灌区检查组,对位山以上山东灌区进行检查。1958年以来,先后建成引黄闸7座和位山、刘楼、彭楼、刘庄、陈垓及太行堤6个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206.87万公顷,其中,干、支、斗、农渠和建筑物先后建成,土地基本平整,一般可以达到灌溉自如的面积为101.60公顷,约占设计灌溉面积的49.1%,称为保浇面积;干、支、斗、农渠和主要建筑物基本建成,土地没有平整,一般在抗旱保丰收或大水漫滩时也可以进行浇地的面积为52万公顷,占设计灌溉面积的25.1%。以上这两种情况的面积为153.60万公顷,占设计灌溉面积的74.2%,称为有效面积。检査组对发现的在灌溉工程管理、灌区防碱和排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黄委会加强黄河下游涵闸量水工作管理
  10月13日为了及时掌握黄河下游用水情况和灌溉面积,以及各个水库灌区蓄水情况,以便进一步发挥黄河水的作用,黄委会下发《关于加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量水工作的意见》,要求豫鲁冀三省水利厅,应在每天上午8时将所辖各引黄涵闸、虹吸工程引水流量及东平湖蓄水情况电报黄委会。
  山东省水利厅报送引黄灌区开发利用报告
  11月14日山东省水利厅向水电部报送《山东黄河灌区开发利用情况及1961年2〜6月灌溉用水计划的报告》。山东黄河灌区包括菏泽、聊城、淄博、济南4个专区(市)及济宁、昌潍专区的部分地区,共36个县(市),耕地面积40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8%,区内人口2000余万,为山东省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地。位山枢纽、东平湖水库已基本建成运用,位山、刘庄、苏泗庄、陈垓等13座引黄涵闸和34处虹吸已经建成,设计引水能力近期为1811立方米每秒(其中涵闸1669立方米每秒,虹吸142立方米每秒),远期为3074立方米每秒,实际运用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当时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83万公顷。
  1960〜1961年度黄河凌汛
  11月20日至次年2月底黄河凌汛。12月18日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菏泽黄河开始封凌。由于三门峡水库从12月23日泄流,31日进入东明县,境内封冰滑动开凌。1961年1月9日冷空气再次入侵,黄河二次封冻。但三门峡水库1月7日至2月8日关闸蓄水,因此未形成凌汛灾害。1月下旬气温逐渐回升,冰凌就地自融,至2月中旬凌汛安全度过。
  菏泽修防处紧急制止破坏大堤树株行为
  12月3日菏泽修防处发出《关于迅速制止破坏金(堤)、临黄堤树株行为的紧急通知》。该通知指出:“郓城修防段近年来,金、黄两堤连续发生砍伐树株的破坏事件,金堤砍伐大树200余棵,近1公里堤线全部砍光。黄堤苏阁、杨集、伟庄、刘肖仁等处更为严重。有些幼树遍受损害。”如不立即制止,必将日益恶化,严重危害堤防巩固与堤防绿化。为此,菏泽修防处提出了处理意见。
  菏泽黄河首次断流
  12月因受三门峡水库下闸蓄水和沿河引水影响,山东段黄河发生全境断流,其中高村站6月7~13日断流7天,利津站3月4日至7月23日断流141天。
  菏泽修防处开始使用载波机
  12月黄委会对山东开通了单路载波机(电子管式),山东省河务局电话站对菏泽修防处开通单路载波机,使菏泽修防处有线线路通信的利用率、音质、音量等都得以改善。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菏泽黄河大事记》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菏泽黄河大事记》是《菏泽市黄河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菏泽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努力向人们勾勒一幅简明、生动、真实的治黄画卷。本书采用“记”、“图”和“录”三种志书体裁,以记为主,辅以照片,欲收图文并茂之功,并附录1855〜1945年菏泽黄河大事。为方便排版和印刷,所收照片均集中于书前,每幅照片都配有精练准确的文字说明。本书编纂以编年体为主,全部条目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辅以本末体,即对持续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的始末,都写在同一条内;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事件,则按其不同阶段进行分条记述。日期不详的,记于月未;月份不详的,记于年末。为方便检索,个别变动频繁的人事任免条目没有完全按时间编排,集中收录在同一条目中。从便于阅读和检索着眼,在每条大事之前都冠一简明标题。为保持所录事件的准确、完整和简要,原则上只记述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梗概及结果。本书从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欲使下游黄河回归故道的1946年写起,下限断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规定的2005年,共收录与荷泽黄河有关的大事约1600余条。由于菏泽黄河早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基本上属于解放区的版图,所以这段历史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