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857
颗粒名称: 1953年菏泽黄河大事记
分类号: K106
页数: 4
页码: 36
摘要: 重点记载的是1953年重要治黄法规、规划、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视察菏泽黄河的活动及其所作的重要指示;重要的黄河考察、查勘、观测、科研及调水调沙活动;引黄灌溉、放淤改土、城市供水等黄河水沙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显著成绩;防洪、防凌、重大险情及抢护、洪水灾害和抗洪救灾等;重大的堤防建设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引黄供水工程等;菏泽黄河河务局机构重大变革和重要人事任免;黄河治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模范个人;新的治黄建议、方略的提出以及重要的理论著述;菏泽市范围内发生的与治黄有关的其他重要事件。
关键词: 菏泽 黄河大事记

内容

刘传朋等赴绥远学习防凌经验
  1月7日受山东河务局委派,菏泽修防处主任刘传朋等赴绥远省,学习防凌中使用炮击冰坝和飞机轰炸冰坝的经验。
  黄河水准基点改用大沽零点标高
  1月菏泽修防处根据山东河务局的统一要求,所采用的水准基点由青岛标高改为大沽零点标高,其改正值为青岛标高减1-627米。
  刘传朋任山东河务局副局长
  3月25日黄委会转发水利部令:任命刘传朋为山东河务局第二副局长。同时免去其菏泽修防处主任职务。
  菏泽修防处首设监察员
  4月10日黄委会转发政务院关于省(市)以上财经机关与国营财经企业部门监察室暂行通则,并决定山东河务局监察室编制5人,各修防处、石料厂、航运大队设监察员1人。据此,菏泽修防处首设监察员1人,在原编制内自行调整。
  黄河职工王东广救船遇难
  4月10日下午6时,菏泽石料航运大队在郓城伟庄险工处,船只由右岸向左岸过渡时,将锚顶拉断,船身急往下转。炊事员王东广奋不顾身跳出火舱抢救,不幸被舵把打入河中遇难。
  水手班长王保文行船遇难
  5月28日下午4时,菏泽石料航运大队一只帆船行至寿张三区阎霍子东南河中,因舵压箍脱落,水手班长王保文坠入河中身亡。
  水利部派员检查黄河防汛
  6月11日水利部派员会同黄委会组成检查组,开始对以项目进行检查:黄河险工、堤坝工程的质量标准能否抵御可能出现的洪水;河道的重要变化及上下游、左右岸的互相影响;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在滞洪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检査组一行历时24天,行程1500余公里,经过25个县。经查勘发现,自1949年大水以后,河道的基本变化是:河势大溜普遍下挫,不少险工脱河,平工变成险工,增加了防守的困难。
  山东省防汛指挥部成立
  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报请中央防总批准,成立山东省防汛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王卓如任主任,傅健吾、穆林、江衍坤、张次宾任副主任。省防指下设黄河防汛办公室、内河防汛办公室,并开始办公。
  山东河务局召开防汛工作会议
  6月20日至7月3日山东河务局召开各修防处主任、科长、修防段长等参加的会议,研讨布置防汛工作。会议要求对干部群众加强思想教育,克服麻痹和侥幸思想,坚持有备无患原则,并在7月底前做好一切防汛准备工作。山东省政府副主席晁哲甫在会议上指出:荷泽、聊城区段是黄河的“豆腐腰”,是防守重点堤段,各级干部必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深入发动组织群众,胜利完成防汛任务。
  江衍坤率队检查菏泽防汛工作
  7月8〜20日在省防指副主任江衍坤的率领下,山东黄河防汛工作检查组检查菏泽专区的黄河防汛与滞洪工作准备情况,并与菏泽地委及有关县委具体研究了梁山滞洪区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山东省政府发出黄河防汛工作指示
  7月10日山东省政府发出《关于1953年黄河防汛工作指示》,规定了1953年黄河防汛任务:保证1933年陕县站洪水位时不溃决,并争取任何情况下不决口,以保证群众安全和国家建设。有关防汛措施,省防指已拟订详细计划,业经省政府同意颁发各地认真执行。山东省防指制定黄河防汛办法
  7月12日省防指制定《1953年黄河防汛办法》,发至沿黄村级以上单位执行。该办法包括查水办法、汛期摸水制度、防汛警号等内容。
  菏泽刘庄大抢险
  8月2~16日由于陕县站以下干流及伊、洛、沁河流域普降暴雨,8月3日7时秦厂站出现1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4日8时秦厂站又出现11400立方米每秒洪峰。因干流两峰连续出现,黄河、汶河并涨,下游高水位持续时间很长。5日,高村站洪峰流量10300立方米每秒,水位60.85米,6日流量达13100立方米每秒,高村站一带大堤出水0.4米。洪水期间,刘庄、苏泗庄、杨集、苏阁、程那里、路那里6处险工出现坍塌、掉蛰险情的坝39道、护岸24段,长1000余米。其中刘庄险情最为严重,发生坍塌险情40段次,出险坝14道、护岸22段,长达595米,占该险工长度的34.8%。菏泽专区专员任轮升立即赶往现场。8月4日,黄委会副主任赵明甫率黄委会抢险队和河南河务局工程队,携带抢险工具、照明器材赶往抢险工地,山东河务局副局长刘传朋亦率工程总队急达工地。根据险情,抢险工地指挥部重新制定先主坝后次坝、先急要后次要的抢险方案。5日夜,指挥部下达总动员令,把干部、民技工分为7个工区,进行全线抢修,干部和群众一起背柳枝、搬石头,迅速稳定了险情,方使刘庄险工化险为夷。截至6日下午7时,抢修坝埽护岸39处(次),全长470余米,用石1500立方米、柳枝30万公斤、麻绳9000余公斤、木桩7000根、蒲绳24500余条。这次抢险共调集干部300人、民技工26000人,动用大车40辆、小车120辆、木船300只。
  1953〜1954年度黄河凌汛
  12月27日东明全河封冻,左岸滩区上水,其余各段均为边封。至1954年1月3日,高村积凌卡水,高村以上滩区大部分串沟过水,高村以下低滩部分村庄被淹。
  黄委会迁郑
  12月底黄委会由开封城隍庙街迁至郑州行政区金水河路办公。
  开封至济南架设双线制电话干线
  是年上自开封(黄委会驻地),中经菏泽,下至济南(山东河务局驻地)架起双线制有线电话,交叉程式是T —1型,消除了一线一地制的串杂音。线杆全部换成杉木杆,杆上配有四线木横担、一号直角磁壶。刘庄(菏泽修防段驻地)、杨集(郓城修防段驻地)先后增设了总机。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菏泽黄河大事记》

出版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菏泽黄河大事记》是《菏泽市黄河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菏泽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和新事,努力向人们勾勒一幅简明、生动、真实的治黄画卷。本书采用“记”、“图”和“录”三种志书体裁,以记为主,辅以照片,欲收图文并茂之功,并附录1855〜1945年菏泽黄河大事。为方便排版和印刷,所收照片均集中于书前,每幅照片都配有精练准确的文字说明。本书编纂以编年体为主,全部条目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辅以本末体,即对持续时间较短的同一事件的始末,都写在同一条内;对于持续时间过长的事件,则按其不同阶段进行分条记述。日期不详的,记于月未;月份不详的,记于年末。为方便检索,个别变动频繁的人事任免条目没有完全按时间编排,集中收录在同一条目中。从便于阅读和检索着眼,在每条大事之前都冠一简明标题。为保持所录事件的准确、完整和简要,原则上只记述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件梗概及结果。本书从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欲使下游黄河回归故道的1946年写起,下限断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规定的2005年,共收录与荷泽黄河有关的大事约1600余条。由于菏泽黄河早在解放战争之初就基本上属于解放区的版图,所以这段历史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