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国前个体私营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6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建国前个体私营经济
分类号: F014.1
页数: 3
页码: 228-230
摘要: 菏泽,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被誉以“天下之中”。到清末民初,菏泽区内个体商业已比较发达,城内资本500元以上的商户已有700多家。主要经营京货、广货、食品、药材、烟草、布匹、煤油、五金、染料等。除当地商户外,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商人也来区内经商,一度占各县城内坐商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山西帮”、“陕西帮”、“河南怀庆帮”等规模较大的商业帮会。
关键词: 个体私营 经济发展

内容

—、民营商业
  菏泽,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被誉以“天下之中”。到清末民初,菏泽区内个体商业已比较发达,城内资本500元以上的商户已有700多家。主要经营京货、广货、食品、药材、烟草、布匹、煤油、五金、染料等。除当地商户外,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商人也来区内经商,一度占各县城内坐商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山西帮”、“陕西帮”、“河南怀庆帮”等规模较大的商业帮会。山西商人主营药材,另外涉及盐业等多种行业,并在区内修建了“山西会馆”。各大商号大多是前店后场,即后院从事加工,临街房屋从事销售。
  民国十一年(1922年),区内县城坐商数量增加到1000余家,主要有粮行、花行、布行、干果行、杂货铺、百货铺、药铺、书店、香烟公司、煤油公司、皮行、煤行、石灰行、盐店等,年贸易总额达3000万元。比较大的商号有单县的恒隆糕点店、鄄城县的恒盛公司、大昌公司粮食行、巨野县的恒昌、华昌杂货店、菏泽县的济元堂中药店、成武县的方和兴烟卷店、郓城县的中云兴、义兴公司煤油商号等,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侵占,对经济实行封锁,城乡之间物资交流几乎中断,城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商户倒闭或停业的300多家,其中京广杂货店180多家,布商100余家,典当铺、钱庄20多家,幸存的商户也缩小门面,惨淡经营,以避战争的损害。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区内民主政府贯彻执行“保护和奖励一切于国民经济有益的私人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城内工商业很快恢复到抗战爆发前的水平。
  1946年,内战爆发,荷泽境内工商业再遭破坏,城内商业者有的关门停业,有的转到乡下。至1948年,全区工商户只剩下400多户,从业人员1300多人,经营品种减少,商务萧条,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948—1949年建国前夕,工商业有所恢复,菏泽城内已有杂业24家、布匹业7家、烟摊贩6家(个)、颜料业7家、陶瓷业1家、文具店11家、饮食业18家、中西药业5家、旅店5家、照相业3家、刻字店4家、自行车修理铺、鞋帽店2家、干鲜果行1家、洗澡塘1家、理发店23个、屠宰业3家等,商铺总数120余家。
  二、民营工业
  荷泽民营工业发展较早的是家庭手工业。商、周时期,以玉石、骨器加工为主,多为佩饰物。春秋时期,又增加了制漆业,著名的道学家庄子曾任漆园(今东明县境内)吏。唐、宋时期,桑园遍布曹州,缫丝业较发达,郓州(今郓城县)的贡绢是全国有名的丝织品。明末清初,荷泽人利用本地种植的棉花从事纺纱织布,其中织锦(现称“鲁锦”)质地细密,工艺精致,经久耐用,有人物、动物、花鸟等花色品种1000多个,是主要传统产品。
  清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菏泽手工工厂逐年增多,规模也逐年增大。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逐渐向机械化过渡,比较大的行业有以下几类:印刷业:区内印刷业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籍基督教牧师包志理(BaTu)在曹县基督教孤儿院创办曹县基督教真理印刷局。清宣统二年(1910年),王立三在曹县书院胡同创办五章石印局。1916年,河南沁阳县人曾佩在单县创办了博獐印刷局,后又相继出现文石印馆、协贸印刷局、振风印刷局、振兴印刷局、人和印刷馆和木刻门市部等7家。
  酿酒业:据资料记载,1929年仅曹县就有糟坊32家,酒池66个,日产酒5吨,其中清同治年间商人张文桐创制的“双泉涌”字号的“曹坑”酒,香味浓郁,销至附近各县和河南、安徽一带。1933年,高银实在东明县西关大街建天丰酱菜园,内有8个酒池,月产黄酒、露酒5吨。
  火柴:1931年,荷泽人李俭斋、黄焕荣、朱启秀3人集资创建裕荷火柴厂,生产硫化磷火柴。1949年10月,以马子杰为首,由“恒大”、“信丰”、“北大”、“振大”、“曙光”、“虬哈和”6家私营烟厂和30多家私营烟摊合股组建菏泽恒大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刺绣工艺品:荷泽地区刺绣艺术源远流长,唐宋时期刺绣已很盛行。民国初,先后开业的刺绣戏装作坊有4家,近百人加工戏装。1928年,发展到700余人。后来苏绣技艺又传入荷泽,使刺绣艺术大为发展。
  草柳工艺品:区内柳条资源十分丰富,各县都有种植,特别是东明、鄄城、曹县种植面积较大。有的村庄因此而得名,如曹县的笆斗刘。
  剪刀:区内著名的剪刀是定陶聂家剪它始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为聂家五世祖聂天佑所创,销往区内及苏、豫、皖等省,被誉为佳品。
  栽桑:清末,全区栽桑183万株,1050亩,缫丝作坊96家,年产缫丝13077公斤,织绸作坊24家,年织绸4950匹(1匹约13米)。
  印染作坊:早在300多年前,私人印染作坊在区内就很普遍。据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曹州府志》记载:“木棉转鬻他方,其利颇盛,茜草靛青可以为染。”

知识出处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出版者:中国工商出版社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客观地记述了菏泽境内工商业发展脉络和工商行政管理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这部志书共分15篇,50余万字,时间跨度为上古时代至2005年,简要记述了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菏泽境内的市场发育、贸易往来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体系的历史沿革,重点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5年,菏泽工商业发展、振兴的历史原貌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突出记述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菏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绩和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及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