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学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55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利学会
分类号: G322.25
页数: 7
页码: 248-254
摘要: 菏泽地区水利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水利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合组成的学术性的群众团体,是菏泽地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地区科协)的组成部分,隶属菏泽地区科协领导,挂靠于菏泽地区水利局、山东省黄河位山工程局及菏泽黄河修防处三个单位,业务上受中国水利学会指导。其宗旨是:组织会员,团结广大水利科学技术工作者,认真贯彻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推动菏泽地区水利建设,繁荣水利科学技术事业,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 学术活动 组织建设

内容

第三节水利学会
  菏泽地区水利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水利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合组成的学术性的群众团体,是菏泽地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地区科协)的组成部分,隶属菏泽地区科协领导,挂靠于菏泽地区水利局、山东省黄河位山工程局及菏泽黄河修防处三个单位,业务上受中国水利学会指导。其宗旨是:组织会员,团结广大水利科学技术工作者,认真贯彻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推动菏泽地区水利建设,繁荣水利科学技术事业,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
  一、组织建设
  菏泽地区水利学会建于1980年12月,当时,根据全国科协"一大”的要求和地区科协部署,成立了菏泽地区水利学会筹备委员会:段学孔为主任委员,刘光普、张锁厚、傅少思、孙玉庆、张玉彬、刘贵芝六人为委员,经过短期筹备,正式建立了菏泽地区水利学会的领导机构第一届理事会,由13人组成;段学孔任理事长,彭应仁、孟青云任副理事长,孙玉庆任秘书长,曹莲舫、刘贵芝、李殿卿任副秘书长,李化玺、张玉彬、张锁厚、傅少思、王庆升、姚树理为理事。
  1985年经过调整充实,组成了第二届理事会,由19人组成,理事长由李化玺担任,彭应仁、田德本、段学孔分别担任副理事长。秘书长为牟良亭,副秘书长为曹莲舫、崔学文、孙学太、刘继善、李殿卿。其他理事计有:张锁厚、傅少思、张立文、牛淳、刘德基、王庆升、张玉彬、陈应合、黄永志。在此期间,学会办事机构,设在菏泽地区水利局科教科,无专职工作人员,由朱宝玉兼任学会祕书工作。在菏泽地区科协和地区水利局、位山工程局、黄河修防见党组的领导下,学会工作认真贯彻科学技术为“两当”(当前、当地)生产服务和“双百方针,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对推动全区水利建设,促进农一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理事会下改:治河防洪泥沙,水资源、水文、水保,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水工农水,规划设计发展战略,科普咨询,水利史,工程管理施工八个专业组,专业组根据理事从事业务情况,分别担任组长,并聘任兼职联络员。建立健全专业机构,为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专业活动,奠定了基础。
  学会并按照科协的统一部署,进行会员登记、发证工作,同时,根据学会《章程》分期分批地发展新会员,至1985年底,会员已达17名。这些会员分布菏泽地区水利局,位山工程局,黄河修防处和下属单位以及各县市水利局,体现了学会是学术性群众团体,典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且具有跨部门,多学科的特点,为开展综合性学术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学术活动
  开展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学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方针,紧密围绕水利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中所存在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学术讨论、学术报告会,以及专题学术活动等,现简述如下:
  1981年10月,学会派员参加了《山东省水资源学术讨论会》,曲于会议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双百”方针,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了各种学术观点,会员代表曹莲舫.就“菏泽地区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分析”为题,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得到好评,并将其发言材料编入中国农、林、水学会合办的《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三卷。
  1982年为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水平,于3月中旬邀请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常金玉工程师作了“关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报告,4月上旬,邀请了赴美考察归来的中国灌溉研究所胡毓琪主任做了“关于灌溉排水与土壤改良”的技术讲座。通过专家讲授,会员一致反映收获大、效果好,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对搞好水利规划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年各专业小组,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学术研究和交流,一年间召开了治黄、引黄规划,水资源、排灌技术、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的小型学术讨论会,技术座谈会,以及现场经验交流会等,计有:平原建闸技术座谈会;建筑物工程基础灌浆经验交流会;黄河抗洪抢险技术座谈会;引黄淤改技术经验交流会;小型机井机具革新项目表演。通过演习,有力地推动了抗旱“双保”工作的开展;为了提前获得科研资料,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对定陶县邓集试验场,巨野县吕官屯改碱试区,刘庄引黄泥沙防次试验站以及东鱼河马庄闸自动化等科研项目的有关人员,都分别进行了培训,增添设备和观测试验等_切准备工作。
  1983年召开了《菏泽地区旱涝碱综合治理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一项包括农业、林业、气象、地理等多学科、多部门参加的,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近100名与会代表,并邀请了水电部水利科学研究院魏永纯高级工程师和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寿泉主任以及水电部新乡灌溉研究所刁绍全主任和山东省水利厅水利科学研究所陈耀础工程师,到会作了学术报告,有21名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共交流学术论文53篇。
  通过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探求改变菏泽的自然面貌,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分柝菏泽地区旱涝碱成因的规律。集思广益,提出了加速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行农、林、水、旱涝碱综合治理的措施。受到地委、行署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赞扬。会后,选出论文7篇,刊印270册,印发给全区水利部门和有关学会,在水利建设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年紧紧围绕四化建设这个中心,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普及的内容主要从水利建设需要出发,既注意了普及水利技术的基本知识,又有针对性地普及了与当前水利建设中,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关的科技知识。
  一、推广改机节油新技术。采取培训技术力量,编写宣传提纲,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措施,进行推广,通过一系列的科普工作后「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革新的开展。明显地使改机节油新技术,取得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的优异成绩。
  二、处理利用黄河泥沙,防止次生土地盐碱化。通过观测试验,初步索取了一些数据和试验成果,经过整理,总结岀对引黄泥沙处理利用的系统资料,已在全省全区引黄工作中推广。
  三、学习外地建筑物配套经验。水工建筑物专业组,专门组织会员,赴烟台、青岛、临沂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在设计、施工、管理运用以及采取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设计能工技术水平,对全区建筑物配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在水利史研究工作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鉴别,编印了《菏泽地区水旱灾害史汇编》和《菏泽地区黄河历史决口情况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菏泽地区人民治黄灌溉》等资料,这对菏泽地区,今后水利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研究治水方案,都将有很大帮助。
  五、订购了中外水利科技刊物50余种,200余册,发至有关业务科室及会员,以供学习和工作中参考,使广大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省内外的水利建设情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
  六、帮助领导部门,评议了自1979年至1983年以来的水利科技成果14项,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创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新局面,做出了贡献。
  1984年3月,由于天气干旱,给小麦生长帶来了严重威胁,为确保小麦丰收,学会配合开展抗旱“双保”运动,对排灌机械配套安装、使用中不合理问题,进行了咨询服务。于3月30日至31日在成武县党集乡召开了机井节能测试现场会,在会上提出了四组数据:
  一是降低"高射炮”(出水管出水头偏髙,群众称“高射炮”,)扬水:将1.0米“高射炮”降到正常出流,每小时可出水1.89立方米,同时耗油量减少55克,能源单耗降低250克:节能率为6.65%,装置效率提高1.4%。
  二是加大柴油机皮带轮,降低柴油机转速,减少输水功率。因菏泽地区机井、沟河提水,多是三寸四寸水泵,只需配套功率4至6马力,但当时保有量最大,使用最多的都是195型12马力柴油机,是典型的大马拉小车,造成浪费,试验将柴油机直径152毫米的皮带轮,换成200毫米,柴油机转速由1550转/分降到1200转/分,水泵转速保持不变。结果是:出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耗油量由每小时682克下降到545克,每小时节油137克。能源单耗由3.56公斤降到2.84公斤。每做功千吨米,就可节油720克,节能率为20.2%,装置效率提高5.27%。
  三是提高柴油机冷却水温,将水温由40°c至45°c,提高到70°c,每小时可多出水0.48立米,少耗油40克,能源单耗下降120克,节能率为3.43%,装置效率提高0.7%。
  四是综合试验,将小带轮"高射炮",低水温改为大带轮、正常出流和正常水温(70°c),能源单耗减少570克,节能率为14.44%,装置效率提高3.37%。
  1985年元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及灌溉管理学术讨论会,地区科协、省治淮南四湖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到会指导。水利部和武汉大学有关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地区有关学会也到会祝贺,共计70多人。会上,认真回顾总结了自1980年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不论在级织建设上,科技学术活动上,以及科普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已发展会员179名,先后召开大型学术讨论会两次,共提供论文,科研总结报告117篇,省授奖的科技成果4项,地区科协授奖的3项。同时,县市水利学会发展也很快,已有5个县市成立了水利学会,发展会员150多名,会上,民主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领导机构一一菏泽地区水利学会第二届理事会。
  会议本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择善而从的精神,对灌溉管理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0篇,16人在会上发了言。水电部新乡灌溉研究所的吉光泽、刁绍全工程师,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家在畦灌、管灌新技术,竹杆骨架井型,双缸风力泵,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交流了经验和作法。虽然在个别具体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但对当前应搞好灌溉管理这个问题,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大会认为,灌溉管理,是菏泽地区当前水利建设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是用水大户,必须十分注意节约用水。当前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长此以往,无可为继,将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与会人员认为,会上交流的灌溉管理的技术经验,应认真推广普及。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段学孔
相关人物
刘光普
相关人物
张锁厚
相关人物
傅少思
相关人物
孙玉庆
相关人物
张玉彬
相关人物
刘贵芝
相关人物
曹莲舫
相关人物
崔学文
相关人物
孙学太
相关人物
刘继善
相关人物
李殿卿
相关人物
张锁厚
相关人物
傅少思
相关人物
张立文
相关人物
牛淳
相关人物
刘德基
相关人物
王庆升
相关人物
张玉彬
相关人物
陈应合
相关人物
黄永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