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水文资料整编印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54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水文资料整编印刷
分类号: P337
页数: 3
页码: 237-239
摘要: 随着水文测验项目的开展,水文资料整编和刊印的内容也逐渐增加,项目也随之增多,表格内容也臻以完善,菏泽地区水文资料不单独刊印,纳入沂、沐、泗、运整编资料中统一刊印。
关键词: 水文资料 整编印刷

内容

第六节水文资料整编印刷
  随着水文测验项目的开展,水文资料整编和刊印的内容也逐渐增加,项目也随之增多,表格内容也臻以完善,菏泽地区水文资料不单独刊印,纳入沂、沐、泗、运整编资料中统一刊印。
  一、资料积累概况
  建国前,菏泽地区已有少数水文站、雨量站,积累了部分资料,但当时没有进行系统整理刊印,所以资料残缺不全。基国后,山东沓水利局和治淮委员会,分别集中技术人员,对建国前的水文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与选择,汇编刊印了《淮河流域沂沫泗区水文资料》。
  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水文站不断增加,各种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也逐渐走向注规化,逐年整理、审查、汇编刊印。1953年中央水利部颁发《水文资料整编成果表式和填制说明》,淮河流域沂、沭、泗区水文测站资料,由治淮委员会,进行审查汇编,刊印《淮河流域水文资料》,菏泽地区水文资料也刊印在该资料之中。
  1958年4月颁发了《关于全国水文资料卷册分装规定》,將原《淮河流域水文资料(沂、沭、汶、泗区)》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7、8册(沂沐泗运及南四湖区)。
  1964年8月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文年鉴审编刊印暂行规范》的规定,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7、8册(沂、沭、泗,运及南四湖),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5册(沂河、沭河水系及沿海诸小河)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6册 (运河、泗河水系及南四湖区)。
  二、资料整编
  1964年8月水利电力部颁发《水文年鉴审编刊印暂行规范》,对水文年鉴汇编刊印前水文资料整编、审查、复查、汇编刊印各阶段工作作了具体规定,使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67年〜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水文资料整编成果精度受到了一定影响,有些资料未能刊入《水文年鉴》。1970年后,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逐步恢复正常,汇编刊印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1976年水利电力部颁发《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及《测验手册》,省水文总站于1979年制定了《水文资料整编补充规定》。地区水文分站于汛前、汛后,年底分三次对全区水文测站资料成果进行审查,由省水文总站作了复审。1979年开始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淮河流域第5、6册水文资料中之部分降雨资料。1980年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淮河流域第5、6册水文资料中全部降雨量资料。同年对河道的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等水文资料正式采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成果。
  除将水文资料逐年汇编刊印《水文年鉴》外,自1958年分期进行全省水文特征值统计工作。到1985年已审查汇编了《山东省水文特征值统计资料》,分别于1958年、1972年、1982年出版。
  全区历年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均按有关规定对资料整编成果进行审查验收,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刊印内容
  (一)基本水文资料。建国初期仅整编刊印、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以及考证材料等水文资料。1957年开始刊印黄寺站“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及“逐日平均输沙率表”和“逐日平均含沙量成果表”。
  (二)地下水位资料。1958年刊印了黄寺水文站地下水观测资料,“地下水位表”和“逐日平均地下水位表”。1959年刊印黄寺水文站"地下水水化学成果表"。自1975年起,将地下水观测资料按县、市行政区划,单独汇编刊印。
  (三)水化学资料。1959年开始印魏庄、黄淮站水化学分析成果。1985年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质监测规范》,将水质监测资料归淮河流域领导机构刊印,不再刊入《水文年鉴》内。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沓水利局
相关机构
中央水利电力部
相关机构
山东省水文总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