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文情报与预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54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水文情报与预报
分类号: P338
页数: 3
页码: 235-237
摘要: 水情工作,是一种为抗旱、防汛、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管理调度等准确及时地提供雨情、水情、境情、灾情信息,并为各级领导当好耳目和参谋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水文情报 水文预报

内容

第五节水文情报与预报
  水情工作,是一种为抗旱、防汛、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管理调度等准确及时地提供雨情、水情、境情、灾情信息,并为各级领导当好耳目和参谋的重要工作。
  一、水文情报
  (一)报汛站网
  菏泽地区报汛站网,50年代站网很少,60年代初期开始境情测报。1959年,全区雨量站10处,1985年发展到63处,报汛雨量站28处,基本控制了全区降雨的时空分布。河道报汛站,基本控制了河流的流量变化过程,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报汛站网。
  (二)报汛内容
  全区报汛任务,分为汛期和非汛期两种,汛期除定时发报日雨量外,由于这个地区为平原,故按4段4次发报,基本上控制了全区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非汛期一般只有部分站,测报日雨量,有些年份,因抗旱需要,选择重点加报14时雨量。为了掌握全区主要河道水情变化,枯、丰季均定时发报流量,当出现暴雨、洪水,水位、流量剧烈变化时,按报汛任务书加报。
  自1962年开始进行境情测报工作,到1985年有境情站12处,采用取土,烘干称重法计算土壤含水率,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旱涝测报须知》,向省、地抗旱防汛指挥部拍报境情,水文分站点绘惰情等值线图,配合降雨等值线图,作物生长情况,分析各种旱情(一般为适应、轻旱、重旱三级)。60年代只提供定性分析材料,1968年至1970年菏泽水文分站曾和地区气象台合作,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墙情普查,从70年代初期开始,向各级领导提供定量分析材斜,作为指导抗旱的依据。
  从50年代至1985年,主要用电报传送雨情、水情,即各基层报汛站通过邮电局,向省、地防汛机构、中央防总等单位拍报。
  (三)水文情报的服务范围和效果
  水文情报工作,主要服务于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工程管理和调度等,为工农业生产准确及时地提供雨情、水情和墙情,当好各级领导的耳目和参谋。自建国以来,菏泽地区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水文情报监测、传输、收集整理系统:为抗旱防汛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工作,山东省是自1955年开始的,1956年省水文总站编制了沂、沭、泗等主要河流控制站的洪水预报方案,1959年汛期即开始做南四湖洪水预报。自I960年春,全区即运用趋势、相关法等简易方法,开展了降水量及主要河道流量的长期预报,提供地区防汛部门参考。1960年以后,洪水作业预报实行分级负责,菏泽地区内的河道洪水作业预报,主要由菏泽水文分站负责发布,凡是流域性较大型的洪水作业预报则由省水文总站负责发布。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水文总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