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引河灌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引河灌溉
分类号: S275
页数: 6
页码: 128-133
摘要: 引河灌溉自古有之,早于战国时期,即有开渠引河灌溉之说,明朝王徵发明虹吸器,亦有引河灌溉之举,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曾作过引河灌溉规划,但未能实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浚河兴利,引河提灌,相应发展。
关键词: 引河灌溉 灌溉技术

内容

第二节引河灌溉
  一、提东站发展情况
  引河灌溉自古有之,早于战国时期,即有开渠引河灌溉之说,明朝王徵发明虹吸器,亦有引河灌溉之举,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曾作过引河灌溉规划,但未能实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浚河兴利,引河提灌,相应发展。菏泽地区第一座提水站建于1956年菏泽县安兴河尹楼村西,装机1台60马力,设计流量0.3秒立方采,灌溉面积2000亩,由国家投资、大队经营,从此以后,引河灌旣逐步发展起来。同年安兴公社田楼大队,于安兴河左岸湘继兴建了装机1台90马力的提水站一座,设计流量0.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800亩,到1965年底,全区建站已达48处,装机2222马力。
  1960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末期,提水灌溉发展较快,累计建站达到135处,装机9952马力。1971年到1975年,“四五“计划实施期间提水站速度稳步上升,1976年到1980年“五五”计划实施期间,发展最快,直到1985年提水站到达840处,装机7.04万马力,设计灌溉面积38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3.6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国营提水站28处,装机81台,8780.6马力,提水能力为64.06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51.5万亩。建站国家累计投资891.9万元。灌区内包括42个公社,346个生产大队,63.37万人,总耕地面积为52.25万亩,每年实灌面积55.51万亩次,灌溉效益显著,灌前粮食亩产一般为100到200公斤,灌后亩产达到250公斤到500公斤。
  万亩以上社营提水站38处,装机83台8575.5马力,提水能力54.74秒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97.82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76.67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6.3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5.01万亩,建站累计投资38.84万元。灌区内共包括公社45个,大队359个,43.92万人,总耕地:面积69.77万亩,每年实浇面积60万亩次,增产效果良好,区内灌前粮食亩产100到200公斤,棉花10到40公斤。灌后粮食亩产150到500公斤,棉花亩产50到70公斤。
  综述菏泽地区引河灌溉,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运用,提水站的设备気好率达到了80%,年平均每马力运行最少56小时,高者100小时以上,每马力浇地133亩。
  但有些站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混乱,效益低、成本高,亏损严重。对此,根据山东省水利厅,鲁水机字第5号文件精神,于1980年分别进行了整顿。通过整顿,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营亏损问题,有不少站仍然存在。
  二、重点提水站
  (一)菏泽市后崔楼提水站:该站位于东鱼河北支南岸,马庄栏河闸前,水源可靠。灌区内有生产大队19个耕地面积3.1万亩,站首安设电机5台350千瓦,提水能力3.5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万亩,修筑干渠3条,长18公里,支渠47条,长143公里,挖排水沟79条,建各级建筑物1200座。由于工程配套好,灌溉周期由原来的20缩短为11天,因运用合理,能源消耗下降,灌溉成本由0.7元降到0.2元,灌溉增产显著,平均亩产由建站前的1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1980年以后粮食亩产达到了400公斤以上,群众平均口粮200公斤,整个灌区从过去吃粮靠国家,发展到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12万余公斤,皮棉55万市斤。其主要措施是:
  1.建立灌溉管理组织,加强民主管理。制定灌溉管理计划和各项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抓点带面,推动一般。
  2.严格机务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优者奖,劣者罚,任务完成好的,年终奖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十到三十。擅离职守,造成损失者,罚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三十。
  3.对工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选派专人,分片分段负责,包管包修,确保灌溉用水,对破坏工程者,毁一块砖,罚款3.0元,毁一棵树赔偿两棵,偷一棵赔五棵,情节严重者,依法制裁。
  4.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按照不同作物,确定用水定额,依据种植面积,给水配水,按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依次灌溉,不准偷水抢水和乱扒乱堵,对违犯送水制度者,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
  5.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进行经济核算,减少非生产开支,降低灌溉成本,开展多种经营,作到资金自给有余,走以副养.站的道路,对会计人员,要求一切按财务制度办事,会计手续正规健全:帐目公开,日清月结。
  6.计征水费。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由供销社或粮所代办收取,用水单位,按时交纳,不得拖欠。7.加强职工管理,抓好职工福利。对国家正式职工,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对非正式职工和工副业人员,其工资标准,按乡镇企业工资标准执行,对干渠管理员,每年供应粮食500公斤另外每月补助生活费8.0元。支渠以下管理员,其报酬福利,由受益单位负担。
  (二)菏泽市大黄集乡,周楼提水站:该站灌区共辖10个村,1.1万人,耕地1.7万亩;站首位于东鱼河西支杨湖闸上,装机2台,270马力,提水流量2.0秒立方米,灌区內各级灌排渠沟27条,92公里,建筑物80座。灌区管理人员共284人,固定资产60万元,自1980年以来,为了以水养水,大搞多种经营,1982年兴建食油加工厂一处,安装了A一3一300型榨油机一台,月加工棉籽3.0至35万斤,至1983年,获纯利30万元,从而促进了灌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改善了职工生活,稳定了基层水利人员的情绪,调动了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自1982年以来,根据全省国营机电排灌站一些先进单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经验,该站着重以兴办榨油厂为主的各种副业,从而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化为商品优势,增加了经济收入。
  2.实行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提高经济效益。“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泊这个站自开展承包以来,把榨油厂的命:运和职工的收入,直接挂起钩来,不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承包者,也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广开生产门路。千方百计的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人月工资由原来的43元提高到82元,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以站为家的思想,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时间,共创产值280万元,获得收入近30万元。
  3.以副养水,促进扬水站建设。搞综合经营,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自1983年以来,除保证扬水站正常运转外,从综合经营中拿出6.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建桥12座,闸11座,衬砌渠道1.8公里。由于工程配套较好,扩大了灌:溉面积。1984年比1980年灌溉面积增加了1.2万亩,粮食单产增加到212公斤,总产由234万公斤增加封438万公斤。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建设厅
相关机构
山东省水利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