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井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井灌
分类号: S275
页数: 7
页码: 122-128
摘要: 据山东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了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业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屡经试验,未能推开J故仍采用旧式造井法,用砖砌垒,当时,每凿一眼井,需大钱六十千,由于官方投资少,多属劝导农民自办,故未能很好解决农业所需之水源。据统计,建国前,菏泽地区除有菜园井6169眼,灌溉面积2.0多万亩外,大田内没有水 井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
关键词: 机井建设 井灌效益

内容

第一节井灌
  一、井泉建设和发展情况
  凿井灌溉,在菏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余,年,凿井灌溉已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周书云:“皇帝穿井”;世本云:“伯益作井”;尧民凿井而饮;汤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发展灌溉。至明清凿井灌溉更有发展。到民国时期,已引进西方机械凿井之法,但由于成本过高,仅限于城市给水,利用灌溉者甚少。据山东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了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业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屡经试验,未能推开,故仍采用旧式造井法,用砖砌垒,当时,每凿一眼井,需大钱六十千,由于官方投资少,多属劝导农民自办,故未能很好解决农业所需之水源。据统计,建国前,菏泽地区除有菜园井6169眼,灌溉面积2.0多万亩外,大田内没有水 井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
  自1950年到1952年,菏泽地区共打砖井17879眼,较建国前砖井总数增加1.9倍。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井下泉又有新的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同时,积极培训打井技术人员共计31700名,下泉技术员4982名;由于技术力量的增强,打井下泉进展很快,1956年冬季进入高潮,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专事打井,并发动群众集资,对投资者,以信用社利率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规定,“凡扛井灌溉增产,三到五年不征农业税”。因而,群众投资踊跃。菏泽县白杨张庄社员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元,鄄城县三屯群一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360斤,其他县乡亦有类似情况。到1957年底,菏泽地区已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
  由于1957年的水涝灾害,加之引河灌溉面积的发展,1958年打井下泉处于低潮。
  1960年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跃进锥”,深得群众欢迎。从此,由打砖管井,走向了机井建设,到1965年底,菏泽地区累计打机井1042眼,1966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机井建设处于稳步壇长阶段。
  1973年,中央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决议发展打井灌溉。菏泽地区,地、县两级先后建立了抗旱打井领导小组,下设打井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国家在资金、设备、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因而,促进了机井建设的发展。到1979年底,累计打机井7182眼;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58.14万马力。
  1980年至1985年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机井效益的前提下,加强打井配套、旧井改造,挖掘原有机井潜力,充分发挥井灌效益。到1985年底,菏泽地区机井总数,除报废的以外,累计达到67719眼,其中配套机井50521眼,提水动力到达58.21万马力,井灌面积到达328.8万亩,占菏徉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自建凰到1985年国家对机井建设总投资3970万元,占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总投资的8.3%。大规模的机井建设,给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稳产高产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存有一些问题。一是井点疏密不均,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机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已配套的机井,由于管理不善,土地不平,田间工程差,利用率不高,单井效益低;四是由于机井成井工艺水平限制,涌水量小。上述问题制约着井灌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井型种类和构造
  井的优劣,以出水量多少为标准。菏泽地区几十年的井泉建设,就是围绕这一课题,探讨前进的。开始以打砖井为主,采用木盘砖筒,深度6至8米,为加大涌水量,1956年开始,在砖井的基础上,下竹泉,木管泉,无管泉等。
  I960年到1969年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挖掘地下水源,试向深层井进军。井的结构采用通天砖管,砖木管,井管内径为48.5厘米至55.5厘米,深度为50米,以利用较好含水沙层的原则,扩大井的出水量,每眼每小时出水量为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适于水车和机械取水。
  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井管采取水泥原料,用模型分节制作,分为水泥白管和水泥滤水管,毎节长2.0米,井管内径为55厘米至60厘米。水泥管的特点是:坚固耐用,适于深层水井,出水量大。
  1977年为开发利用地下不同含水沙层,按不同土质,采用不同井型。含水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井,无含水沙层或含水沙层较差的地区,打可眼装井、瓶型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多管真空井,达到泥层水,沙层水并取。同时,对浅层无淡水的地区,开展深井建设,井型结构多采用石棉水泥管,井管内径189毫米,壁厚16毫米到18毫米,每节长4.0米,井深300米,出水,量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所有这些井型,对开采地下水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使用打井工具较为原始,除了人工开挖外八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的打井工具,此类工具,工效低,速度慢。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雄(前身称大锅锥),原由河南省引进,系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使用很不方便,改革后,制成了菏泽地区特有的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使用方便,效果很好。1958年在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时值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参看展出后,给予好评。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双开火箭机井锥”。井具特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强,吃泥利,倒泥快,工效高,节省时间,这对推进机井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为适应农业灌溉的需要,打井工具又有新的改革。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这种锥的使用,主要以“195”柴油机帶动10英寸水泵,把钻井产生的破碎物和泥浆,从孔内抽出,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在东方红300型磨,盘动力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成功,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水冲磨盘钻。所有这些工具,对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提水工具方面,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扽以及其它简易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等。
  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水车,到1962年底铁制水车已发展至33825部,提水工具虽有改善,但工效仍然不高。
  1952年从外地引进锅驼机一部,开始动力提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不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8马力柴油机一台。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提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后推广电动水车,柴油机动力水车等。
  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和引河提灌的发展,提水机械发展很快,到1985年底,菏泽地区拥有排灌机械89334台108.01万马力,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51029台,58.83万马力,平均每马力浇地5.3亩。
  四、井灌效益
  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思想指导下,井灌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自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井灌面积到达5.24万亩,到1953年至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时,井灌面积到达28.02万亩,较恢复时期増加22.78万亩。1958年至1962年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9.75万亩,较“一五”时期增加1.73万亩。经过三年调整,到1966年至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87.93万亩,较“二五”时期增加58.18万亩。1971年到1975年,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73.73万亩,较“三五”期间增加85.8万亩。1976年到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0万亩,较“四五”时期增加46.27万亩。1981年到1985年,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2.32万亩,较“五五”期间增加2.32万亩。由于机井建设的发展,不仅井灌面积逐年扩大,而且灌溉方法亦有很大进步,井灌增产效益显著。据1978年典型调查42个丰产乡,2093个丰产村,其中属井灌区者,就有36个乡,1885个村,亩产粮食均在250至400公斤以上。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机构

成武县水利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