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程管理运用及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8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工程管理运用及效益
分类号: TV698.2
页数: 2
页码: 114-115
摘要: 太行堤水库自1958年8月21日开始蓄水,其蓄水方式”采取边引边蓄,最多蓄水量达3.7亿立方米,到1961年累计蓄水量达15.8亿立方米。在管理运用上,主要采取边引边用,保持库内有一定库容的运用方式,以保春冬灌溉及夏秋抗旱之用。如1959年酷暑,75天无雨,1960年春旱持续116天,利用水库蓄水,进行灌溉,一季浇地面积达400多万亩八据曹县统计,凡灌溉的作物,亩产达54公斤,不浇水的亩产41.3公斤,增产13.3%。
关键词: 工程管理 灌溉用水管理

内容

第四节工程管理运用及效益
  太行堤水库工程建成后,为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菏泽地区即建立了太行堤水库引黄灌溉管理局专管机构,管理局设在水库附近的王吕集村,最初由邢展任局长,王正廷任副局长。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水库本身所有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灌溉用水管理工作。水库大堤的管理,基本上按照黄河大堤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局下设刘庄集、魏湾、岔楼、姜庄、朱庄五个段,每2.5公里建护堤房一座,局段人员编制共150人。灌区内建有菏泽、定陶、曹县、成武、单县、金乡六个灌溉管理所,同时,各灌区还建立了干支渠管理委员会群众性的组织,大小队并分别设有斗长和农长。为便于调配水量,各放水闸、节制闸,并设闸管所和管水员,负责测水、量水、调水和工程养护及维修工作。沿堤各段、所都安设了专用电话,以便上下联系和水量调度。
  水库自1958年8月21日开始蓄水,其蓄水方式”采取边引边蓄,最多蓄水量达3.7亿立方米,到1961年累计蓄水量达15.8亿立方米。在管理运用上,主要采取边引边用,保持库内有一定库容的运用方式,以保春冬灌溉及夏秋抗旱之用。如1959年酷暑,75天无雨,1960年春旱持续116天,利用水库蓄水,进行灌溉,一季浇地面积达400多万亩八据曹县统计,凡灌溉的作物,亩产达54公斤,不浇水的亩产41.3公斤,增产13.3%。
  根据规划,当时曾提出“蓄、灌、排、航”的规划设想,曹县还提出了利用水库发展水产的养殖业的规划,并在曹县北关兴建了鱼种场,在水库内制造了打渔船,先后发展了700多人的捕捞队伍。从1958年到1961年共捕鱼334万公斤。为全面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曹县县委、县政府并在北关茅洼搞了洼改试点,试区内主要工程内容是:灌溉自流化,平原河网化,遍地机井化,水力电气化,耕地田园化,交通水陆化,水产多样化,大地园林化,总名为“八化一体”。这是第一次.在平原地区提出的沟、渠、路、林、机、电、井、村统一规划,并部分得到了实施,发挥了一定效益。但由于当时缺乏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 “八化一体”工程的逐渐破坏。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邢展
相关人物
王正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曹县县委
相关机构
曹县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
王吕集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