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河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6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黄河治理
分类号: TV882.1
页数: 8
页码: 48-55
摘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即开始对黄河进行治理,首先总结了历史上治黄的经验和教训,制订了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战略的总方针和任务。黄河过去其所以为害,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的频繁决口和改道,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共产党制订了根治黄河水害,就是杜绝黄河决口改道,同时,把洪水变为利水,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于贯彻执行了这个总方针,所以使黄河在菏泽地区有了历史性的转变,并已初步走向了害河变利河的征途
关键词: 河道治理 黄河治理

内容

第一章黄河治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即开始对黄河进行治理,首先总结了历史上治黄的经验和教训,制订了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战略的总方针和任务。黄河过去其所以为害,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的频繁决口和改道,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共产党制订了根治黄河水害,就是杜绝黄河决口改道,同时,把洪水变为利水,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于贯彻执行了这个总方针,所以使黄河在菏泽地区有了历史性的转变,并已初步走向了害河变利河的征途。
  第一节堤防建设
  菏泽地区黄河堤防,上自东明县与河南省兰考县交界处,下至梁山县国那里,全长180.5公里。这段提防,由于自1938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扒开花园口,黄河改道南徙后,遭到多年战争和自然破坏,至建国初期,已残缺不堪。据调查,全部堤线有口门、漏洞66处,狐洞47处,防空洞、窖洞、地窑等55处,炮楼、碉堡93处,另有军沟、路口、隐患不计其数。新中国建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确保黄河不开口、不改道,保证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直是治黄的首要任务。按照“宽河固堤”的指导思想,菏泽地区人民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复堤工程,共计做土方1.08亿立方米,程方232.7万立方米,工日5600万个,投资2.47亿元。
  一、第一次大复堤
  根据1950年元月治黄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防御比1949年更高的洪水为目标”,于1950年至1952年连续三年,按照高出1949年洪水位2.0米标准,进行了加高培厚,平工堤顶宽.7~8米,险工堤顶宽9〜口米,边坡1:3;至1955年大堤标准可防御秦厂百年一遇,25000秒立米的洪水,由于当时兴建三门峡和东平湖水库,为防特大洪水,黄河水利委员会,把菏泽地区境内临黄堤和障东堤之间,划为黄河滞洪区,故于1954年至1955年对障东堤,全线进行了补残帮宽,帮宽厚度为3.0米,1957〜1958年再次对临黄大堤进行帮宽和普遍加高0.6米,在这个时期,整个称为第一次大复堤,每年组织民工24.03万人,总计做土方2300万立方米,石方29.13万立方米,工日1100万个,投资2460万元。
  二、第二次大复堤
  由于1958年黄河花园口出现22300秒立米的洪水,为进一步提高堤防抗洪能力,从I960年起,开始进行第二次大复堤,防洪标准是:高村站水位:(大沽基点)63.46米,堤防设计标准,大堤超髙,东明县李连庄以上为3.0米,李连庄以下均为2.5米,堤顶宽,险工段为11.0米,平工段为9.0米,临背边坡为1:3,从1960年冬开始,组织施工,至1965年基本完成,每年组织民工5.0万人,共完成土方2200万立方米,石方77.0万立方米,工日1200万个,投资6300万元。
  三、第三次大复堤
  为保持黄河河道的排洪能力,确保防洪安全,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1973年黄河下游复堤工作会议的要求,菏泽地区制订了防花园口詁,洪水流量22000秒立方米标准的复堤计划,大堤加高培厚标准为:堤顶高程,东明县李连庄超过设计防洪水位3.0米,黄寨以下超过2.5米,堤顶宽,平工段为7〜9米,险工段为9〜门米,临背边坡为1:3,并对局部堤段进行了裁弯取直;同时,加修了前后俄堤七段,长18.3公里,这次大修堤,工程量之大,出工人数之多,都是空前的。每年出工人敎达7〜8万人,特别1976年春,全区10个县,129个公社,全部出工,上堤人数达18.5万人,参加施工的地、县、社干嘟,及黄河职工就有5100余人,动用地排车6.4万辆,碾压拖拉机460台,三月下旬开工,五月中旬完工,一个春季即完成土方2080万立方米,从1974年至1985年,共计完成复堤土方6300万立方米,石方126.6万立方米,工日3300万个,投资1.6亿元,这是人民治黄以来,最大的一次复堤工程。
  第二节河道整治
  黄河由于自中游携带大量泥沙,至菏泽地区境内,部分泥沙沉积河中,淤积河槽,天长日久即成悬河;加之河宽水浅,歧流甚多,横向摆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极易造成决堤泛滥成灾。在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的领导下J经过三十多年的治理,逐步消除了洪水威胁。由于菏泽地区黄河防洪工程的不断加强,自人民治黄以来,大堤从没发生过决口,使河道得到初步整治,河势已向规顺方向发展,更有利于防洪和兴利。
  一、菏泽地区河势演变及其规律
  自清代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即结束了黄河由徐淮入海局面,新河经菏泽地区北部五县横穿运河、大清河入渤海,即现行河道,已历时百余年了,在这期间变化主要是:
  一是自由泛滥时期: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以后,既无筹堵,又无沿新河筑堤,而是听任其黄水漫流,因无堤约束,河道歧流甚多,自由南北滚动,至1875年官修障东堤(由东明县到梁山),其洞黄河是自动漫流,歧流支岔甚多,无堤防束范,左右摆动幅度很大,南到菏泽,北到金堤,宽约150华里,黄河流行这一区域,流势变化频繁,南北迁徙不定,二十年来菏泽地区成了黄泛区。二是临黄大堤建成时期: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石庄户决口,在菏泽县境贾庄合龙后,随即在南岸修筑了障东堤,至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鄄城、郓城及梁山上段,在障东堤前,又修筑了民堰,把黄河束范在两堤之间,从此,即把黄堤的摆动范围,大大的缩小了,并在大河靠近堤防的地方,修过埽坝工程,以维护大堤安全,但并未有控导流势的计划。
  三是人民治河时期:1947年黄河归复故道之后,开始了人民治黄的新时期,起初限于条件,只是恢复旧工程,本着“宽河、固堤、定槽”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河道整治。自此,河道即受到人工控制
  二、险工与控导工程
  利用工程扌帚坝防治险工,这是历代沿黄人民创造积累的先进经验,又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好办法;但从菏泽地区全河投的历史考证,旧社会遗留下的扌帚坝工程,只有东明县的高村,菏泽县的刘庄,鄄城县的江苏坝,郓城县的杨集,梁山县的路那里等险工。但是,这些工程仅能起到护堤作用。至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治黄以来,在“定槽”的治河思想指导下,黄委会制订了“四五”期间河道整治工程规划,菏泽地区自1958年开始修建以控导流势,稳定河槽为目的的控导护滩工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以前为第一阶段;1959〜1964年为第二阶段;1964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采取“宽河固堤”方针,因为菏泽如区正处在“黄河豆腐腰”段,工程比较薄弱,只能“守险固堤”,全线没有一处护滩工程,(当时东明县不属菏泽地区管辖),大河在两大堤之间,自由摆动,从东坝头到东明县高村,河道长75公里,主槽除霍寨偎近大堤外,两岸均无险工,高村至梁山县十里堡,河道长约514公里,右岸经常着流的险工有:东明县的高村、菏泽县的刘庄、鄄城县的苏泗庄、梁山县的路那里四处。建国后,右岸先后掉河20个村庄,坍塌老滩10多万亩,高村至十里堡河段,河弯普遍下延,两岸掉河130多个村庄,坍塌老滩16.0万亩。右岸增加邢庙,李桥、影塘等险工,河道自由摆动,给防洪、生产都带来了不良因素。这一阶段,实际是被动肪守阶段。
  第二阶段: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下泄清水,河槽刷深,河岸坍塌加剧,为此,在宽河段,即开始修建护滩工程;但当时受“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有急于求成的思想,黄委会制订的治理方针是:“纵向控制与束水攻沙工程并举,纵横结合,堤坝并举,泥柳并举,泥坝为主,柳工为辅,控导主流,淤滩淤槽”。根据这一精神,以“枝、泥、草”手段,大上护滩工程,一时新建林口护滩坝19道,七堤护滩10道,河道护滩坝22道,张村护滩垛5座,鱼骨护滩垛3座,桑庄护滩6道,苏门楼护滩工程5道,徐码头护滩坝3道,苗徐护滩坝5道。短短两年,上马护滩工程9处,坝垛78道(座),这些工程大多属土坝基础,裹头埽工采用柳盘头,淤泥草皮裹头,雁翅林护岸等,实践证明,这些工程都不能抗大溜淘刷,结果全工尽弃。第三阶段:主要是大量兴建控导护滩工程,首先于1964年兴建了桑庄、大罗庄工程,1966年又兴建了老宅庄工程,1967年兴建了张阎楼、蔡楼工程,15年间共新建16处工程。同时,还扩建了原有工程,截止1985年在东坝头王高村、左岸有工程6处,长17.7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3%,右岸有工程15处,长31.2公里,占河道长度的41%,高村至十里堡;左岸有工程19处,长44.5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9%。右岸有工程20处,长54.8公里,占河道长庚的36%。这一系列工程,既改善了河道边界条件,增强了控导流势的作用,同时高村以上游荡性河段,也得到了初步控制,宽、浅、乱的河势大有改善。
  第三节滩区治理
  菏泽地区所管辖的黄河滩区范围,上自东明县下至梁山县境的右岸,全长180多公里,面积354.9平方公里,耕地16.37万亩,村庄381个,人口20.38万人。由于历年黄河漫滩,洪水自河槽横溢流向堤根,将大颗粒的泥沙沉落在河唇,细颗粒泥沙落在黄河堤根,久而久之,则形成了横比降陡的局面。根据近年大断面测量资料计算,滩区横比降1/400〜1/2000,一般滩唇比河堤根高出1.3〜2.1米,但全区,黄河河底比降为1/7000左右,和滩区横比降相比,悬殊很大,这种形势,自然容易吸引流势横流,再加串沟堤河的不利因素,大水漫滩,偎堤走溜,甚至有滚河的危险,但自滩区修筑生产堤后,三门峡水库拦蓄运用,大洪水的频率减少了,有大洪水到来,由于有生产堤的拦挡,也不致漫滩,即便破口漫滩,河槽两边仍有生产堤夹厢,大河横向环流的作用,难以发挥,淤滩效果不如以往。同时,自生产堤形成后,河槽淤垫加重,两生产堤之间,淤高速度加快,生产堤内外,形成哈阶状,致使黄河复为“悬河中之悬河”,由此证明生产堤是造成黄河恶性循环的有害工程,有碍淤滩刷槽自然规律的发挥,对治滩十分不利。
  菏泽地区自五十年代开始,兴修治滩工程,在东明阎潭上下,堤身修了丁坝19道,为防堤身走溜,沿堤植活柳、草坝31道;六十年代以后,又在上段陆续修防滚河坝34道,其中用乱石裹护22道。东明所修治滩工程,活柳坝,活草坝,在历次大水漫滩时,使堤河继续淤厚1〜2米。关于防滚河工程,因未薛大洪水,所以效益不够明显。
  据黄委会对东明境内滚河模型试验,五次放水情况表明,滚河是可能发生的,从模型看出,一股溜由四明堂贴左岸滩地下流。一股溜由禅房工程折向右岸马厂冲入堤河,两股溜汇合偎堤行洪,老君堂工程将腹背受敌,此处堤根流速很大,是出险重点堤段。
  1976、1982年东明县两次采取破生产堤淤滩,因未修条淤堤束水,不能把泥沙远送,形成了扇形淤积,故未成功。但菏泽县于1976年,借大河洪峰到来之时,在郝寨以下护滩工程上扒口淤滩,因滩面狭窄,引水流量较大(500个流量)形成条淤区,效果很好,堤根淤厚1〜2米。另外,鄄城县在五十年代初采取筑联村坝的办法,堵截堤河,但大水时淤了堤根,堤河外移,使筑联村坝的村庄溜势加重,枚以后没有再修筑此类工程。
  1976年鄄城县在营坊至旧城偎堤修筑了条堤堰,在临河放淤,淤长8.0公里,淤厚0.5〜3.0米,同时,将堤根2.0米多深的坑塘全部淤平,效果很好。
  郓城县在五十年代汛期,于徐码头抢修单排编柳桩坝数道,淤垫堤河效果较好;在六十年代,四龙村至四杰村之间,植活柳坝5.0道,长成茂盛的活柳坝,加速了堤河的落淤,效果也很显著。梁山县1954年采取利用透水柳坝,於串沟的办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串沟堤河,引溜冲堤,是菏泽地区黄河防洪的主要隐患,历史经验证明,淤临淤滩,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简便易行,不需大量投资,中水位即可实施,尾水回归大河,并有利于刷槽,符合“淤滩刷槽”的治理原则,因此,当今的治理措施,是以淤滩为主,行之数年,定见成效。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