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污染状况及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5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水污染状况及防治
分类号: X52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菏泽地区水资源的天然水质良好,但随着城市和工业以及乡镇企业排污量的增加,化肥的广泛施用,致使水体逐步受到污染。不但直接造成很大损失,水环境日益变化,而且水污染已使有限的水资源可供水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为此,水污染及其防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水污染状况 水污染防治

内容

第三章水污染状况及防治
  菏泽地区水资源的天然水质良好,但随着城市和工业以及乡镇企业排污量的增加,化肥的广泛施用,致使水体逐步受到污染。不但直接造成很大损失,水环境日益变化,而且水污染已使有限的水资源可供水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为此,水污染及其防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一节水质污染
  菏泽地区水污染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50、60年代,水质良好,水体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70年代水体开始受到污染,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自进入80年代,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水环境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污染源
  (一)点污染源
  据统计,1985年全区排放废水总量2893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2234万立方米,生活污水259万立方米。
  全区10个县市城区每日污废水排放总量为13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为6.9万立方米,占53%;生活污水每日为6.1万立方米,占47%,污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质是需氧有机物,每日排放69吨。
  (二)面污染源
  菏泽地区1976〜1980年农药平均年使用量为:有机氯农药4084吨,有机磷农药1029吨;农药总量为5113吨,平均每亩0.44公斤。
  据1978〜1982年5年化肥销售情况表明,全区耕地1164.9万亩,每年平均使用化肥800847吨,其中氮肥类59947吨,磷祀类19520吨・ 钾肥类1380吨,平均每亩化肥用量为6.94公斤。
  二、污染物排放量
  1985年全区,各种污染物每日的排放量分别为:需氧有机物69吨,酚33公斤,氟化物67公斤,碑0.31公斤,硫化物140公斤,六价铭46公斤,铜2公斤。
  三、水污染
  1985年梁济运河郭楼水文站,所测各种污染物年极值含量,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相比为COD超标27倍,BOD超标7.1倍,酚超标18.3倍,汞超标2倍,神超标13.5倍。
  1985年东鱼河张庄水文站,所测各种污染物年极值含量,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相比为:COD超标12.2倍,酚超标1l.2倍。
  全区10个县、市城区地下水质普查结果,酚检出率达40%,氟化物检出率为32%,神检出率为41%o说明城区地下水已开始受到污染。
  第二节水污染防治
  为了使水质达到要求的水质标准,必须对废水进行全面治理,其措施,主要采用点、面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污染区,即排污量大的工厂,作为重点治理的对象,其历年治理情况见下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