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设施
分类号: TV67
页数: 2
页码: 31-32
摘要: 到1985年止,菏泽区已建成引黄涵闸8座,设计灌溉引水流量385秒立方米;在各级河道上建拦河闸208座,其中大中型43座;建固定机电扬水站840处;开发万亩以上灌区77处,其中引黄自流灌区8处;全区有机井68356眼,其中配套机井51029眼,各类排灌设施,共达到有效灌溉面积663.47万亩,其中喷灌面积31.8万亩。实际浇地492万亩。全区各类水利工程1985年向农业提供用水10.1亿立方米,当年粮食总产28.5亿公斤。
关键词: 水利设施 排灌设施

内容

第一节 水利设施
  菏泽地区建国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仅限于局部的、小规模的地下表层水。据统计,1949年全区实浇地面积只有2.9万亩菜园地;在城区、工业供水方面,开发利用水量甚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即开展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到1985年止,全区已建成引黄涵闸8座,设计灌溉引水流量385秒立方米;在各级河道上建拦河闸208座,其中大中型43座;建固定机电扬水站840处;开发万亩以上灌区77处,其中引黄自流灌区8处;全区有机井68356眼,其中配套机井51029眼,各类排灌设施,共达到有效灌溉面积663.47万亩,其中喷灌面积31.8万亩。实际浇地492万亩。全区各类水利工程1985年向农业提供用水10.1亿立方米,当年粮食总产28.5亿公斤。1980年至1985年向城区工业补源和直接供水2.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4000多万立方米。其水利设施见表2—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