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4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工业
分类号: F427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1985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634个,职工14.7万人,其中技术人员3185人,取得中级技术职称的505人,固定资产净值4.5亿元。主要工业门类有食品、纺织、机械、建材、化学、皮革、造纸等。
关键词: 工业经济 轻重工业

内容

第一节工业
  菏泽地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工业方面,只有手工卷烟、火柴、铸锅等12处作坊,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十分薄弱。35年来,特别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总产值由1949年的281万元(1980年不变价)增加到1985年的16.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5%。1985年全区共有工业、企业634个,职工14.7万人,其中技术人员3185人,取得中级技术职称的505人,固定资产净值4.5亿元。主要工业门类有食品、纺织、机械、建材、化学、皮革、造纸等。从轻重工业构成看,全国和全省轻重工业总产值,基本上是对半构成,而菏泽地区从1971年以来,轻工产值,在工业总产值冲的比重一直在70〜80%之间,1985年全区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而重工业占20%,因此,区内工业,总的说属轻型结构。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