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土壤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4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土壤类型
分类号: S155
页数: 1
页码: 15
摘要: 菏泽地区土壤分类系统,共6大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170个土种。菏泽地区各类土壤,普遍缺氮、磷,部分缺钾,有机含量小于0.6%的约占40%, 土壤大部分处于低肥力的水平。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土壤分类

内容

第四节土壤类型
  菏泽地区土壤分类系统,共6大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170个土种。其中:潮土:面积最大,全区为1446万亩,约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4.2%;褐化潮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堤右侧,黄河滩内开阔河唇高地,菏泽市东部,定陶北部,梁山南部的垄岗河滩高地,适于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生长;风沙潮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遗留下来的沙质河槽地,可营造防风林,固沙后亦可农林间作;沙壤质潮土:系黄河泥沙,堆积而成濒临黄河及黄河故道地带,适于各种作物生长,缓平坡地,以轻壤质潮土为主,适于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生长;盐渍化潮土:主要分布在背河槽状洼地,黄河故道两侧及岗洼交接的二坡地上,宜作性能差。以上各类土壤,普遍缺氮、磷,部分缺钾,有机含量小于0.6%的约占40%, 土壤大部分处于低肥力的水平。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风沙潮土
相关专题
褐化潮土
相关专题
沙壤质潮土
相关专题
盐渍化潮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