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
分类号: P641.6
页数: 4
页码: 10-13
摘要: 菏泽地区因处在黄河点黄河故道三角地带,由于两河道的淤高,构成地形上的带状高地,在控制水系分布的作用上,黄河故道(咸丰故道),成为淮河水系的南四湖流域和其他流域的分水岭,在水文地质方面,二河构成了这个地区的水文地质边界,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水文地质单元。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气象特征

内容

第二节 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
  菏泽地区因处在黄河点黄河故道三角地带,由于两河道的淤高,构成地形上的带状高地,在控制水系分布的作用上,黄河故道(咸丰故道),成为淮河水系的南四湖流域和其他流域的分水岭,在水文地质方面,二河构成了这个地区的水文地质边界,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水文地质单元。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受北界黄河和南界黄河故道控制,形成向东张开的簸箕状地形,促成区内水系的流向,多为东西平行流向,汇注于南四湖,然后南流入淮。北界现行之黄河,为常年有水的客水河道,其余均为地区内的坡水性季节流的河道,多属人工开挖,是承受全区径流水的主要排水系统。
  全区年降雨量为612〜717毫米,多年平均674.7毫米;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03.5毫米;平均年降水量为85.1亿立方米;径流量为11.0亿立方米,相当于降水量的12.9%,由于降雨量年内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因而径流量分配也极不平衡,产流时间多在雨季,年际变化大,干湿季节分明,干季长于湿季。因此,容易引出盐分上聚地形成易涝、易旱、易碱的特点。
  在地质构造上,大部属于鲁西中台隆的西侧,邻接华北断拗,该断拗因喜马拉雅运动作用,所经历的断陷、断拗、物陷三个作用阶段,此区均在鲁西中部都有反映,即:早第三纪初,普通剧烈的差异作用,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拗陷构造格局雏形,进一步分化的断陷阶段;早第三纪的中晚期;为断拗阶段;中期以稳定的沉降活动的特.点,断裂在凹陷边缘继续活动,形成北翼为断裂控制,南翼则为单斜式凹陷,并开始广泛的沉积;第三纪末,地壳普遍上升,拗陷的发展暂时受到限制,转以断裂为主,并使下第三系轻微褶皱,构成了各构成带的雏形;拗陷阶段存在于晚第三纪时,随着运动的持续,升降的表现形式,又由断块升降变为大面积区域性升降。同时,接受沉积,并覆盖了所有的隆起和拗陷,勾联彼此分割成为统一陷区,直至第四纪,仍继续下沉,仅下降速度,各部位有所差异。拗陷稍快于隆起,导致沉积物厚度略有差异。从沉积物多变的韵律显示,自新生带以来,地壳震动频繁,但总的趋势仍以缓慢下降为主,随着运动持续,境内一些较大的断裂,如:聊考断裂,曹县断裂,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活动。据自公元310年至1973年的一千六百多年间,志书记载的地震79次,发生在境内的就有23次,其中:5级以上的4次(1622年郓城、巨野6级;1675年郓城5级;1937年菏泽7级;1948年菏泽5级)。邻区大震,波及本区的56次;而1974年至今,尚发生过3级以上的地震15次,如:1974年菏泽3.1级;1977年成武4.8级;1979年菏泽5.3级;1981年菏泽4.2级;1982年东明、菏泽之间发生5.9级等。上述各级震源,皆位于聊考断裂或曹县断裂内,详见下图(菏泽地区:地质构造略图)菏泽地区处于太行山与泰沂山所形成的南北走向的狭道之间,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热量富裕,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降雨量少于鲁南、鲁东,而多于鲁西北和黄河三角州。全区年平均气温在13.5°C一13.9°C之间,年极端温度,最高为43.7°C,最低为一20.6°C,南部高,北部低,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为负1.9°C〜0.8°C;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26.8°C〜27.8°C,多数年份各季不甚冷,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00〜205天,北部的梁山、郓城和中部的巨野、定陶四县为200〜208天;东明最长,为219天,其余各县约在:210天左右。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330〜2637.5小时,境内的主导风向是南、北两个风向,频率多在10%发上。偏北风,一般为冬季风,偏南风,一般为夏季风,春秋两季则为两主导风向的转换季节,各县风速累年平均为2.7~3.7米/秒。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