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0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
页数: 6
页码: 210-215
摘要: 1988年2月,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5〜40周岁人口的非盲率要求达到95%以上。1990年是国际扫盲年,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菏泽地区行署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区总人口为7666426人,截止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年满15周岁的青壮年总数为3395180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55775人,非盲率为78%。针对全区扫盲任务大的特点,菏泽地区一直把扫盲工作当做全民教育的重点来抓,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教育方针。一堵就是抓好小学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龄儿童入学,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程度;二扫就是把12—45岁的文盲基本扫除;三提高就是对已脱盲的人继续组织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了切实搞好扫盲工作,荷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摸清农民文化情况,建立文盲档案;其次层层制订、落实扫盲规划,以点带面,推行扫盲承包责任制,并逐步搞好脱盲验收工作;同时各地定扫盲任务、定学员、定扫盲时间,在组织领导,学习时间、检查评比方面实行三落实,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业余教育

内容

第一节农民教育
  一、扫除青壮年文盲
  1988年2月,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5〜40周岁人口的非盲率要求达到95%以上。1990年是国际扫盲年,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菏泽地区行署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区总人口为7666426人,截止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年满15周岁的青壮年总数为3395180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55775人,非盲率为78%。针对全区扫盲任务大的特点,菏泽地区一直把扫盲工作当做全民教育的重点来抓,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教育方针。一堵就是抓好小学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龄儿童入学,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程度;二扫就是把12—45岁的文盲基本扫除;三提高就是对已脱盲的人继续组织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了切实搞好扫盲工作,荷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摸清农民文化情况,建立文盲档案;其次层层制订、落实扫盲规划,以点带面,推行扫盲承包责任制,并逐步搞好脱盲验收工作;同时各地定扫盲任务、定学员、定扫盲时间,在组织领导,学习时间、检查评比方面实行三落实,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1994年3月,菏泽地区行署在郸城县召开全区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现场会。会后各县市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意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施方案》等政策。全区当年举办扫盲班4260个,提高班1870个,参加学习的达23万人,共有10168人脱盲。
  1995年12月23日〜29日,地区行署组织复评验收组对九县市教育工作进行了抽查验收。采取听、查、访、考及点面结合的方法,重点抽查了5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认定全区九县市的扫盲工作基本达到了国家的验收标准。截止1995年底,共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666978人,还剩文盲半文盲88791人,按当时青壮年人口4040596人计算,非盲率已达到97.8%,已基本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标准,被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6月确认为基本扫除文盲地区。
  1996年元月30日,地区行署向省政府送呈荷行呈字[1996]2号文《关于申请对菏泽地区等九县市扫盲工作进行验收的请示》。同年5月份,省政府组织18人的扫盲验收团,对菏泽地区九县市的扫盲工作
  进行认真评估验收,主要指标达到验收标准,认定菏泽市、曹县、成武、郓城、单县、鄄城、定陶、东明、巨野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1996年9月,郓城县被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区扫盲工作先进县”称号,单县朱集镇教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菏泽地区教育局副局长丁兆亮、成教科科长段建志,东明县教育局成教股股长宫炳丽,单县成教股股长徐成光,郓城县教师亓巧玉、李梦英、孙文谋荣获“中华扫盲奖”特等奖。
  1990年菏泽地区青壮年文化情况统计表
  1991〜1995年菏泽地区脱盲情况统计表
  1995年菏泽地区脱盲人员巩固提高情况统计表
  1997年国家验收菏泽地区教育工作,全区九县市全部被确认为脱盲县,成为国家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地区之一。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自然转移到提高农民实用技术上来。
  二、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
  学校为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菏泽地区非常重视农民文化技术教育,重视各种类型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县成人中专(成教教育中心),乡、镇农技学校采取长短两种学制,长班学制在一年以上。村办农技校主要办各种短训班,学习普及性的实用科学技术。针对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特点,菏泽地区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时,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学习内容不仅有农业方面的技术,还学习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种植业、养殖业、商业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力量。地区教育局为农村技术教育、培训配备专职教师,与地区农业局等单位联合编作了《果树管理》、《花卉种植》、《小麦》、《棉花》、《养鸡、养兔》等农校教材,基本上满足全区农民技术教育的需要。1986年后,在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创办农民
  文化技术学校,加强对全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建立了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网络(县有成人中专、乡镇有农校、村有村级农技校)。
  1989年,菏泽地区教育局在郓城县召开全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座谈会。
  1990年,全区经验收合格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达129处。
  至1995年底,全区各县市乡镇两级都建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率100%。1996年,全区已举办乡镇农技校253处,村级农技校7182处。其中经省验收合格的省级规范化农技校18处,地区级规范化农技校187处。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16890期次,培训学员达180万人次。
  1998年至2003年,全区农村基层干部36218人,接受省级技术培训的有34769人,达96.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3859280人,接受培训的3126016人,达81%。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全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10月,菏泽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农村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积极搞好新型农民文化知识、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1991〜1995年菏泽地区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情况统计表
  第二节干部教育
  为了提高广大干部、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程度,菏泽市教育局专门设置函授处和自学考试办公室(各县区设有函授站和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全市干部、教师的函授和自学。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以师范、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以卫电教育、函授、自考为补充的多渠道培训体系。
  1986〜1991年,针对菏泽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较低的实际情况,狠抓教师培训工作。
  1992年,菏泽地区教育学院和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先后培训小学校长543人,初中校长108人,高中校长29人。全年共招收卫星电视专科生10000人,音像本科生1700人,函授本科生602人,函授专科生1274人。
  1993年,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了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活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办好教育为人民,我为教育做贡献”活动,全区涌现出国家、省、地级优秀教师625名。中师函授招生4500人。
  1994年,加强干部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重点学习《邓小平文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让广大教师深刻了解掌握做一名人民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育广大教师依法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全区利用卫电、函授、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截至1994年底,全区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50%,47%和97%。本科音像班学员1400人,本科函授学员1995人,专科卫电班学员8500人,专科函授学员2381人。年度内开考本、专科共64个专业,在籍自考学员达到25800余人。曲师大录取全区函授新生1076人,创历史最高记录。在籍函授学员2482人,全年共毕业本科函授生195人,专科毕业生170人。
  1996年,全区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并结合学习孔繁森,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全区报考曲师大本专科函授862人,毕业函授生638人,其中本科500人,专科138人。自学考试报考人数28383人次。
  1997年,举办三期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试点班,共培训中小学校长305人。全区4083名中小学校长均持证上岗。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阶段基本功训练已完成,有41000名教师经考核取得基本功合格证书。全年共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1100名。全区毕业曲师大函授本科生817人,专科生95人,自考生828人取得本、专科毕业文凭。
  1998年,地区教委邀请山东省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荣昌教授来菏泽地区做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大批教育行政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举办了全区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对120名县市教委副主任、股长、乡镇教委主任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了教育政策和教育执法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委内行政干部参加省教委组织的教育政策法规培训。年度内,中师和高师本科分别招生992人和365人。全年自学考试报考学生员32560人。
  1999年,为了规范全区教育干部和教师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地区教委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菏教党字[1999]2号)《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菏教党字[1999]3号)、《廉政建设责任制定实施办法》(菏教党字[1999]9号)等文件,制订了《对教师的十项要求》、《对教育干部的十项要求》。全区中师和高师本科分别招生400人和420人。自学考试报考学员18865人,全年毕业本、专科毕业生1201人。
  2000年,把抓好教育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地区教委下发了《关于2000年行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效地规范了教育干部和教师的行为,促进了教育良好形象的树立。举办了全区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班,对600多名县市教委副主任、股长、乡镇教委主任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了教育政策和教育执法水平。地区组织了三期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培训初中校长356人,小学校长767人。本年度全区中师和高师本科分别招生400人和420人。自学考试报考学员2.8万人,
  培养本科毕业生220人,专科毕业生889人,发放单科合格证书3万余份。
  2001年,举办了全市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班,对600多名县区教育行政干部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对291名中学校长、893名小学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对已取得岗位合格证的校长进行了提高培训,共培训中学校长346人,小学校长711人。全区中师和高师本、专科分别招生200人和2790人。自学考试报考学员近3万人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00人,发放单科合格证书1.2万余份。
  2002年,举办了全市教育行政干部法规培训班,对600多名县区教育行政干部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对341名中学校长、864名小学校长进行了培训。全年,全市中师和高师分别招生本、专科289人和1600人。自学考试报考学员近3万人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00人,发放单科合格证书2万余份。
  2003年,举办了两期全市教育系统法制教育培训班,对500多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政策水平和教育执法水平。在教师业务培训方面,抓了新课程实验区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教师2.1万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及教管人员进行首次业务素质考试,全市近8万名中小学教师和教管人员分层次、分学科参加了考试。全市高师本、专科分别招生300人和2000人,为1721名自考生办理了毕业手续,发放各类单科合格证书8万余份。
  2004年,举办了两期全市教育系统法制教育培训班(一期初中校长任职培训班、一期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对500多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和任职资格及能力提高培训。本年度教师当中又有11673人次参加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全市高师本科招生654人,研究生课程班招生105人。办理自考本、专科毕业证书1387份。
  2005年,市教育局举办了一期“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校长培训班,组织参加了省高中、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高中和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筹备召开了全省第一批省级教学示范学校校长论坛会,极大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校长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本年度,全市共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次,累计报考3万余人次,5.2万科次;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2次,报考11.9万人全国各类社会等级证书考试8次,报考20339人次;办理自考本、专科毕业证书3545份。全年有2万余名教师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各类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幅度上升,小学达到99.5%,初中达到93.73%,高中达到74.58%。

知识出处

菏泽教育志

《菏泽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菏泽教育志反映了从1986〜2005年间荷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风貌,内容翔实,体例完备。全书分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教师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建设、人物、重要文献资料,共计十一章、二十四节。它不仅反映了菏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20年辉煌历程,也为关心菏泽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对于保存菏泽的教育史料,总结菏泽教育发展经验,促进菏泽教行事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段建志
相关人物
徐成光
相关人物
李梦英
相关人物
孙文谋
相关人物
宫炳丽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孔繁森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山东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菏泽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郓城县
相关地名
单县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东明县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