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通讯及调度自动化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电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29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通讯及调度自动化设备
分类号: F407.61
页数: 6
页码: 190-195
摘要: 1970年首先开通了菏泽地调至济宁地调的高频载波通道,接着开通了菏泽地调至定陶县城关35千伏变电站的载波通道,实现了载波通讯。
关键词: 调度自动化 调度设备

内容

第一节有线通讯
  1975年前,从菏泽变电站到地调,装有一条10对音频电缆,依据工作需要,在1975年到1980年期间,将原10对音频电缆,改为28对音频电缆。新装DT—40型40门调度总机,1983年投运一台TGL—8型50门供电交换总机。1984年新调度楼安装一台HJ —905型200门自动交换总机,局机关各科室及有关单位实现了自动拨号通讯。同年在新调度楼安装一台DT—60型60门调度总机。1985年新上调度通讯电源一套,对通讯设备可以实行交直流不停电供电。同时又新上菏泽电业局调度楼至菏泽变电站14对HEQ252高频对称电缆一条,将菏泽变电站的载波机搬
  迁至调度楼,从而提高了电讯质量。
  菏泽电业局与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的有线,通讯,是自1984年5月8日起至1989年5月8日止,租用邮电局专线一路,随时直通有关单位,联系比较方便。
  第二节电力载波通讯
  1970年首先开通了菏泽地调至济宁地调的高频载波通道,接着开通了菏泽地调至定陶县城关35千伏变电站的载波通道,实现了载波通讯。1971年开通了菏泽地调至巨野110千伏变电站及东明、鄄城两个35千伏变电站的载波通道。1976年开通了菏泽地调至梁山,郓城两个110千伏变电站载波通道。到1982年开通了菏泽地调至九个县中心变电站(梁山110千伏变、郓城110千伏变、巨野110千伏变、定陶110千伏变、曹县110千伏变,单县110千伏变、成武110千伏变、鄄城35千伏罗庄变、东明35千伏陆圈变)、梁山电厂。济宁地调、省中调的载波通道。到1984年局直各站除沙土变外也都用上了载波通讯。到年底菏泽电网建起了较完整的载波通讯系统,除沙土站外局直各站,各县110千伏变电站,并网电厂,济宁地调,省中调全部实现了载波通讯。
  1985年又开通了巨野三里庙220千伏变电站至菏泽地调、济宁电厂的载波通讯。
  第三节远动自动化设备
  1982年8月5日济宁电厂至菏泽地调投运S C—3C远动装置一套。
  1983年6月30日菏泽变电站至菏泽地调按装 SZy—2远动装置一套。
  1985年12月菏泽地调至成武变电站按装SC —3B远动装置两套。
  1985年12月菏泽地调至巨野220千伏三里庙
  变电站按装wyZ—ⅡⅢ远动装置一套,1986年1月24日已投入运行。
  1984年在新调度楼调度室,按装了上海新光显示仪器厂的成套调度设备,1985年正式投入运行,其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附:菏泽地区负荷发展表(21)菏泽地区负菏发展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电业志

《菏泽地区电业志》

《菏泽地区电业志》,是《山东省电为工业志》的分志,又是《菏译地区简志》的专业志。该书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先横后纵,横排事类,纵述历史,纵横结合的原则,根据电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规律,把菏泽地区的电力建设,发、供、用电,电力调度,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职工队伍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全面安排,突出重点,详近略远,分类归属,记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菏泽电业的基本状况,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则详加记述,反映了专业特点,时代特点;基本达到了志书的要求。尽管该书还带有朴素性,尚欠文采,但它毕竟是菏泽地区第一部电业史志,既可保存文献史料,又可使你一卷在握,对菏泽电业的发生发展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借鉴决策,教育职工,启迪后人,将不无益处。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
东明县
相关地名
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