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贷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1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信贷计划管理
分类号: F830.51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1990年,为解决“双线”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贷款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监控,按月考核,适时调节”的办法。在对信用总量监控的同时,逐月考核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贷款一律按累计发放额进行考核;对流动资金贷款,除乡镇企业贷款和特种贷款外,在不突破贷款限额的前提下,允许相互调剂;对资金不足的,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及时发放短期贷款。
关键词: 信贷计划 信贷管理

内容

第三节信贷计划管理
  1951年,专区中心支行设计划督导股,负责存款、贷款业务计划的编制和实1953年为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开始实行“统存统贷”的办法,存款上交,贷款由上级行下达指标。
  1958年,国营企业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统一管理,财政拨给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全部转为银行贷款,即为“全额信贷”。银行对人民公社信用部的信贷资金管理采用“存贷相抵,差额包干,半年一算,基本不变”的办法。
  1959年,实行了“存贷下放,计划包干,差额管理,统一调度”的办法,信贷体制下放到公社,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但受“左” 的思潮影响,造成信贷计划失控,信用膨胀。
  1962年,贯彻“银行工作六条”,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加强计划管理,停止实行“存贷下放,差额包干”的办法。坚持“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预算,贷款按计划,追加按程序”的原则,解决了 “大跃进”造成的信贷失控问题。
  “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信贷管理受到批判,信贷管理办法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1972年,执行总行制定的《信贷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强调一切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超计划贷款必须经过上级行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强令银行发放计划外贷款。
  1980年,进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1981年,把“差额控制”改为“差额包干”,在不突破包干指标的情况下,多存可以多贷,各项贷款之间可以调剂使用。
  1985年,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管理办法。对各专业银行核定营运资金,上贷下存,在存款不透支的情况下可以横向调剂,由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初步解决了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大锅饭”的问题。1988年,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金融工作方针,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优化贷款投向,调整信贷结构,有效地制止了通货膨胀,理顺了经济关系。
  1989年,地区人民银行为了有效地“保证重点,压缩一般”,实行了资金、限额双线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一是对综合信贷计划,进行监控;二是对各专业银行的贷款限额进行监控,并制订考核办法;三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进行监控。止年底全区各项贷款均控制在计划之內。
  1990年,为解决“双线”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贷款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监控,按月考核,适时调节”的办法。在对信用总量监控的同时,逐月考核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贷款一律按累计发放额进行考核;对流动资金贷款,除乡镇企业贷款和特种贷款外,在不突破贷款限额的前提下,允许相互调剂;对资金不足的,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及时发放短期贷款。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金融志

《菏泽地区金融志》

《菏泽地区金融志》共分11章、42节,15万余言。本着详今略古的精神,总括地记载了上迄1840年,下止1990年荷泽地区金融发展史。本区自清朝末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桎梏下,生产力极度低下,战乱频仍,扼制了金融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金融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多种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从业队伍壮大,服务领域拓宽,传统和现代全新业务迅猛发展,有力的支持了地区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区的金融事业进入了昌盛时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