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13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0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菏泽地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南至江苏省丰县、安徽省砀山县;南至河南省商丘市;西南至兰考县;西至黄河长东大桥;北至黄河;东至济宁市嘉祥县。1990年底,全区共辖八县一市,总面积12153.6平方公里,人口776.7万,是闻名全国的牡丹之乡。
关键词: 概述 描述

内容

菏泽地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南至江苏省丰县、安徽省砀山县;南至河南省商丘市;西南至兰考县;西至黄河长东大桥;北至黄河;东至济宁市嘉祥县。1990年底,全区共辖八县一市,总面积12153.6平方公里,人口776.7万,是闻名全国的牡丹之乡。
  菏泽地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点棉花产区。解放后,本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形成了一个立足本地资源,以轻纺、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皮革、木器为主体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本区水、地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良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货币流通状况本区经济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货币发展史。成武县和郓城县境内曾出土刀币和布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流通于本区的货币。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从秦代半两/两汉五株,到清朝制钱、铜元,历代钱币在本区均有流通。清末民初,除制钱、铜元外,私人钱庄、当铺及商号发行的土票在日常贸易中极为活跃。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成为本位币。193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菏泽后,“联银券”、“中储券”等日伪币进入本区市场。1939〜1948年,鲁西币、冀南币、北海币等解放区赞币在本区广为流通,对开展货币斗争、保护人民财富、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1949年后统一使用人民币
  金融机构沿革清朝中叶,本区就有了私人开办的钱庄、银号
  等银钱业和典当业,机构多设在县城和较大集镇。1935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菏泽设立山东省菏泽专区各县金融流通处联合办事处,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在菏泽地区设立的唯一的官办金融机构。1940年5月,鲁西银行于梁山县东平湖西戴庙一带正式成立,1946年冀南银行冀鲁豫区行、瑞华银行菏泽分行先后成立,1943年10月华北银行冀鲁豫分行建血,194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荷泽专区办事处成立。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菏泽专区办事处改为申国人民银行荷泽专区中心支行,到1984年11月改为地区分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其间,曾与财税部门合并为财政金融局;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曾多次建立与撤并;农村信用社已发展到以乡建社,以村建站的农村信用网络;城市信用社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止1990年底,本区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各专业银行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和集体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从事金融事业的人员已达8648名,其中取得业务技术职称的占总人数的50.7%,有高级经济(会计),师18名,高级工程师1名,中级经济 (会计)师526名。
  金融业务的发展清末民初,区内私人银钱业主要经营存款、
  放款和汇兑业务,借款对象主要是个体商户,同时发放一定数量的乡票;,典当业以实物作抵押,对劳动人民实行高利贷剥削。1935年,金融流通处对农业互助社发放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对城市商户发放小本贷款。
  1940〜1949年,解放区银行势力扩太货币发行,积极并展货币斗争,在稳定金融、调节流通、支持农业生产、支援人民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区金融部门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积极建立分支机构,统一货币发行;大力组织货币笼,灵活发放贷款,支持国营经济恢复生产和开展物资交流,对有利国计民生的私营王商业也贷款予以扶植;协同政府部门打击投机倒把稳定金融物价,制止通货膨胀。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金融部门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指针,围
  绕实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广泛聚集社会资金,
  1957年底全区城乡储蓄余额691万元,是1951年的24.68倍;重点支持
  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巩固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957
  年国营工商业贷款是1952年的9.6倍;对私营工商业,根据“利用。限
  制、改造”的政策,促进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积极发展保险事业,支持和保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安定了人民生活;在银行内部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信贷计划和现金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金融工作中脱离实际的瞎指挥、
  .浮夸风等大大膨胀,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弃,盲目追求储蓄高指标,信贷资金敞口供应,放松了金融管理,造成了信贷失控和大量增发货币。
  1962〜1965年,认真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严格信贷管理,把支农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参与企业清仓核资。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货币发行量呈下降趋势,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厂银行也受到严重冲击,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说成“管、卡、压”;致使信贷管理松弛,资金浪费严重,货币超量发行,物资供应不足,出现潜在通货膨胀o1972年以后,银行工作得到加强,采取了 ,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金融业务有所回升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79〜1990年,全区金融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在金融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方面不断有所加强和改善,对促进本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积极推行金融体制改革1980年开始进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
  革,试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1985年,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帝,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初步解决了信贷资金“供给制”和“大锅饭”的问题。1989年,实行了资金、限额双线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1990年对贷款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监控,按月考核,适时调节”的办法。各专业银行试行企业化管理后,相继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采取多种措.施,增设储蓄网点,实行浮动利率,开办了实物有奖储蓄和保值储蓄,大力筹集资金。1990年底,全区储蓄存款余额达25.4亿元,是1979年的39.77倍。为促进本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积极发放贷款,支持工商企业和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银行贷款范围从流动资金扩大到固定资产、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领域,由只办人民币贷款扩大到外汇贷款。贷款对象由国营、集体企业,扩大到个体经济户。保险业务从办理单一的国内企业财产保险向服务领域逐渐拓宽,止1990年底,国内保险业务已发展到四大类45个品种,涉外保险业务自1984年开加,止1990年底已为24家三资企业提供了保险保障。1989年4月,推行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大力推行票据结算,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改革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成本核算,利润留成”的财务管理体制,按成本支出的内容考核成本率、综合费用率、利润完成率。银行部分核算业务的处理,实行了电子化。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条条”管理为主,“块块”管理为辅的办法,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金融志

《菏泽地区金融志》

《菏泽地区金融志》共分11章、42节,15万余言。本着详今略古的精神,总括地记载了上迄1840年,下止1990年荷泽地区金融发展史。本区自清朝末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桎梏下,生产力极度低下,战乱频仍,扼制了金融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金融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多种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从业队伍壮大,服务领域拓宽,传统和现代全新业务迅猛发展,有力的支持了地区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区的金融事业进入了昌盛时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