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业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医药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10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商业企业管理
分类号: K826.252
页数: 24
页码: 154-177
摘要: 建国前,荷泽地区大小中西药店均由私人经营,管理方法由店主自行决策,以信息灵、周转快,赚钱多为经营原则。建国后,国营医药商业机构的建立,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商业管理 企业管理

内容

建国前,荷泽地区大小中西药店均由私人经营,管理方法由店主自行决策,以信息灵、周转快,赚钱多为经营原则。建国后,国营医药商业机构的建立,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1984年开始对全区医药企业进行整顿,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了各种责任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1985年所属12个商业企业经省医药总公司验收合格,全部颁发了合格证书。
  第一节计划管理
  1949年至1953年,菏泽医药总社归实业公司管理,设有计划员。1954年和1956年医药、药材专业经营机构建立后,计划管理才逐步加强,医药公司及医药、药材、器械三个站均设有计划科,配有专人,各县药材公司设有财务计统股,共有计统人员26人,专门管理这项工作。
  一、商品流转计划;
  商流计划的编制,是根据1953年9月国家计委下达的《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执行的,医药支公司建立后,即组织人员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及私营店铺作调查。1956年荷泽药材批发站建立,设立计划科并配有调研人员2人.通过召开全区计划统计工作会议,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全区117个基层供销社、医药部和130户私营药铺的经营情况。并根据情况研究分析制定商流计划。1957年,医药公司、药材站对所属县公司实行计划管理,各县公司按年、季编制商流计划报地区公司汇总,经地区公司办公会议讨论审核后,上报省公司。
  接到省公司批准的商流计划,结合各县上报商流计划,再分批下达到各县公司执行。各县公司按季写出计划检查分析完成计划的主客观原因。以书面报告地区公司,地区公司写出全面计划完成情况,上报省公司及有关单位,并下达到各县公司作为借鉴改进工作。1957年前商流计划执行是正常的。1957年调入377万元,销售511.9万元,库存298.7万元,结构比较合理。-1958年的“大跃进”、"'浮夸风”反映到医药经营中,出现大购大销,盲目收购,库存急剧上升,由1959年库存468万元,1960年上升到1758万元,增加3.7倍,购销存严重失调。
  1962年,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加强计划管理,开始调整商品结构,使商品库存由1961年的1276.4万元,下降到612.8万元。
  在“文革”期间,计划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商业经营又出现比例失调。1975年库存3503万元,其中仅白芍一项即占用资金1552.3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计划管理,充实了计划管理人员,成立了市场调查分析小组,编写信息简报,同时确定力量到重点医疗单位了解用药情况和市场预测,为计划编制提供依据,计划安排比较切合实际。1980年,全区纯购进计划1035万元,完成967.3万元,占计划的93.5%,纯销售计划2864万元,完成3022万元,占计划的105.5的,库存计划3516万元,实际3297万元,占计划的93.8%。
  1984年,医药统一管理后,立足调整库存,扩大销售,加速商品流转,坚持以销定产,以销定购的原则。1985年全区商品纯购进计划2682万元,实际2550.6万元,占计划的95.1%纯销售计划4428万元,实际4462万元,占计划的100.8%库存计划2199万元,实际2477.3万元,占计划的112.7%,商品购销存的比例基本合理。
  二类商品的管理执行较细,由计划部门根据县公司进销存情况,进行综合平衡,提出指令性分配数字。1980年以后,贯彻计划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二类商品不再作指令性分配,改为按各县公司要货计划供应。
  商流计划的编报.年度计划提前一个月编报,季度计划提前20天编报。
  .二、统计:
  统计工作是为商品流转计划服务的,计划离不开统计,各县公司都有专人搞统计工作。1956年全区有统计人员15名,随着业务的扩大,统计人员也随之加强充实,按照国家统计工作制度,按时上报上级公司和当地统计局。
  统计制度规定有旬、月、季、年报四种。为了报表的正确及时,统计人员设有专门台帐,对各种统计资料及时整理入档。各种统计报表编好后,要写出文字分析,使死数字变为活资料,要提出完成计划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供给领导参考,以便于指导业务工作的开展。在统计工作中,也涌现了一些先进单位。1963年成武县药材公司统计工作被评为地区医药系统先进单位。1981年至1984年曹县药材公司统计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地区医药系统先进单位。
  第二节:财务管理
  一、机构设置与财务制度
  机构设置:
  1949年成立菏泽专署医药总社,配有专职会计人员,现金出纳人员。1954年元月,成立荷泽医药支公司,先设财会股,后改设财会科。1954年元月,山东省供销合作总社菏泽专区分社合作医院中药批发部成立,设有财会股。1956年9月改为菏泽药材批发站,设有财会科。1958年3月,医药、药材两公司合并。成立山东省菏泽专区中心药材公司,设财会科,尔后医药机构虽几经变更,财会机构仍予保留,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各县医药、药材公司都设有财会股或会统股。
  财务制度:
  1954年,药材批发站属供销系统时,执行的是供销会计制度,到1957年属商业系统时,执行的是国营商业会计制度。医药公司一直执行的是国营商业会计制度。医药、药材两公司合并后,属卫生系统,仍采取商业性质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形式。到1964年划归商业系统后,执行的是国营商业会计制度,1980年归省医药局,执行国家医药局规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
  二、核算形式:
  药材站财务科设有总帐,明细分类帐,商品帐;储运科设有保管卡片;业务科设有合同卡片,检查执行情况。
  各县公司(三级批发)会统股设有总帐,明细分类帐、商品帐,有的设在会计股,有的设在业务股,对零售门市(店),实行拨货计价金额控制。
  1956年,医药支公司设财会科,设有总帐、明细帐、商品帐。下属单县、曹县、郓城、荷泽四个县公司单独核算。成武、,定陶、巨野、鄄城、梁山经营组,实行报帐制
  1958年4月份前,药材批发站所属各县药材公司均实行独立核算。九个县药材公司按月、季、年向药材批发站报送会计报表,1958年4月药材、医药合并为荷泽地区中心药材公司,各县药材、医药公司也相继合并,均为独立核算单位,设有会统股,负责财务、计划和会计核算及计划统计工作。
  二、三级单位批发环节采用数量金额记帐法,以进货价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也有的采用倒挤的办法结算成本。
  经营组、零售门市,釆用在货计价金额控制的办法(一是按进价控制,二是按销价控制)。
  从1984年起,医药零售企业实行单独核算,按照八级累进税率,缴纳税款,会计核算1957年推行了财产管理责任制办法,按旬、月、季结算,每季终用实际结转成本处理各项帐务,正确、及时、完整的编制会计报表。年终根据总帐编报年度决算会计报表。
  1958年9月,推行了无帐会计法,1961年8月1日废除。
  1966年,菏泽药材分公司及所属县公司,由借贷记帐法改为增减记帐法。1967年“文革”高潮时期,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技术性工作无人过问,菏泽药材分公司与各县药材公司上下脱钩,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1968年,为加强企业管理,对县公司所经营的商品,按药品、中药材、中成药、医疗器械、化学试剂五大类实行统一资金分大类核算的办法。
  三、财务计划审批:
  自1957年医药分公司、药材批发站及其所属县公司,都是按季编报财务计划,在季前30天,各县公司编制本单位财务计划上报地区公司汇总,经公司办公会议讨论,审核后上报省公司。
  接到省公司批准计划,下达各县公司执行,各县公司按季写出财务检查分析情况报告书报地区公司,地区公司写出全区财务计划,经营成果检查分析报告书,上报省公司及有关单位。
  四、资金管理:
  1954年,菏泽医药、药材两公司建立以来,资金来源一是国拨资金;二是银行借款;三是临时占用参加周转的各项专用基金及合理的应付款项。
  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采用分别管理的办法:对流动资金实行了计划管理,流动资金又分商品资金,非商品资金和结算资金三部分。对固定资金设立固定资金专用帐卡,按规定提取更新改造资金。
  为了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财务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经常匡算资金,检查购销业务合同执行情况,加强购销环节管理,定期召开五员会议(会计员、计划员、业务员、保管员、采购员),研究分析购销计划,合理使用资金。
  对外调商品货款,及时办理托收,杜绝赊销和拖欠货款,定期检查库存结构和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执行内部手续传递制度。对调出商品及时开票,及时发运,及时办理托收。对调进的商品及时验收入库,对库存商品实行月检查、季盘点。对所属经营组的销货款,限三天向县公司汇款一次。
  1978年实行定资金、定经营品种、定销售任务、定费用、定利润、定劳动效率、定差错率、定资金周转次数的八定管理,来考核经营管理情况。
  非商品资金的管理:对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属一般性购置的,由县公司统一购买,列入专项费用开支,并有专人管理。
  1954年菏泽医药支公司商品资金51.7万元,年盈利
  1.53万元,资金周转2.29次。
  1955年商品资金43.7万元,资金周转2.59次。
  1957年,全部流动资金249万元,周转2.44次,其中商品资金221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90%。
  1972年,全部流动资金2005万元,其中商品资金1949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96.6%,周转0.79次。
  1985年,全部流动资金3213万元,周转1.59次。
  五、财产损失:
  1962年,菏泽中心药材公司及各县公司,全面开展“三清” (清帐目、清盗金、清商品物资)工作,至1963年经反复核实,共损失金额568万元(中心药材公司本身318万元,各县公司
  250万元)。1978年,开展“清仓查库”,对“文革”期间造成的经营紊乱,库存不清,帐目不清,商品残次变质等进行清查,财产损失共662.9万元(其中仅白芍报废344万公斤,损失549.2万元)。
  1984年,淘汰127种药品,全区财产损失71.1万元。
  六、利税:
  1957年,全区医药商业11个核算单位,利润14:5万元,
  税金3.6万元,1969年利润达99.2万元。较1957年增长5.8倍,税金1.4万元。从1970年开始,由于白芍、牡丹库存量大和商品降价损失,影响利润,造成亏损,至1980年达十年之久。1978年亏损高达662.9万元。1981年经营好转,利润回升18.8万元,1985年利润达316.6万元,为1957年的21.8倍,税金25.1万元,为1957年的6.9倍。
  第三节物价管理
  建国前,私营药店的价格是随行就市,自行定价,紧缺品种甚至一日数易其价,从中牟取暴利,历来群众抓药无问价之规,任凭药店计价,西药进入市场以后,价格昂贵,“黄金有价药无价”是旧社会药价的真实写照。
  建国后,菏泽医药总社建立,虽然没有统一的物价管理机构,但主要从占领市场稳定药价出发,用充实的物资来抑制物价的上升。1954年和1956年医药支公司,药材批发站建立后,各设有物价管理职能部门,有专职物价人员。1956年各县公司建立,也相继配备了物价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物价政策进行管理。一、价格的执行:
  医药商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建国以来国家实行微利政策,中、省管商品和地产三类分级管理,从而使物价工作得以正确贯彻和加强。1954年医药商品不分城乡,批零差率一律掌握在14一20%之间。1963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物价管理的暂行规定”。1966年9月实行全国同价的政策。1973年系统内调拨由提货制改为送货制。
  西药价格:1959年后由于医药工业的发展,西药品种逐年增加,为使药价相对稳定和降低,1950年至1957年之间,物价水平降低20%。1957年至1962年间,药价降低25%。1963年又调整了208种,下降157种,平均下降幅度为29.4%,对24种(防治地方病用药,节育用药,生物制品等)实行出厂批发零售同价。1983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部分小商品实行价格开放,工商企业协商作价的原则,商品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西药的批零差率,自1956年开始至1985年,均执行15%。
  医疗器械价格:批发价1966年医疗器械由大中小城市,地产品调出区外均加价2%,玻璃仪器按产地批发价加费用再加地区差5%。1971年为计价方便,改为调入省外产品均按综合差李10%顺加。化学试剂的销售价是按产地批发价顺加5%。1984年对直供商品的作价,执行出厂价和手续费用由工业公司供货,按牌价倒扣4%顺加10%。对送货制商品顺加10%。1985年医疗器械的产、销地区差率一律提高到5%。调拨价:1957年一级站调二级站下扣8%,二级对三级的调拨下扣9%,二级对三级批发站下扣5%。1971年12月,因三级单位发生亏损,二级货源站对三级批发的调拨率由原5的调为6%。1985年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县个别品种调拨,采取了浮动价格和,议价调拨。
  1960年至1975年期间,医疗器械价格是稳中有降。
  1964年对37种医疗器械,50种玻璃仪器、40种化学试剂的价格平均下调5%。1980年后,随着工业原料提价,商品随之上调的占多数,1984年和1985年两年共调整4800多个品种规格,95%以上的上调。
  中药材价格:中药材收购价格的制定,按商品管理权限而定,地区对三类药材进行定价,原则是:家种药材一般略高于同季粮食作物的收益;野生药材视药源情况而定,外地流入品种按批发价倒扣30%计价。
  批发价:产地县批发价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加综合差率12%。二级站批发价格,按产地县批发价加运费和综合差率10%,销地县公司按二级批发价加运费和综合差率10%作价。零售价格不分类别一律按批发价加35%计价。1984年因价格办法的改变,中药材价格普遍上调。
  1984年以前,站、县批发、零售同价。1984年后,按省物价局、省医药局关于下达中药材价格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执行,三级批发省内平均每公斤加3分运费和10%的综合差率。
  1984年商品提价的419笔,增值17.6万元,降价529笔,降价损失123.9万元,益损相抵净损失106.2万元。二、审价
  自五十年代初实行价格管理以来,即坚持进货价格审查和全面审价。地区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系统内审价工作,有时是由地区物价局统一组织检查。在审价中全面审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964年菏泽药材、医药两个分公司联合组成审价组,对基层进行审价,共一个月的时间,医药商品、器械、玻璃、仪器等共审查1750种,4337个规格,差错33种,36个规格,占审查品种的1.16%,中药材、中成药共审查1689种,2938个规格,差错27种,占审查品种的1.6%。
  第四节储运管理
  一、储存:
  在五十年代初,医药、药材两个专业公司都是租赁的私房,仓库设备简陋,1955年医药支公司在菏泽北关购地12亩,1956年药材批发站购地20亩,分别开始建立仓库。1958年医药公司仓库交地区供销社,两公司合并,1969年菏泽二级站恢复,在鄄菏路西侧建立仓库,基本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到1985年药材站建仓库,面积13233平方米,医药站仓库面积5810平方米,器械站1989平方米,加上九个县公司仓库面积24677平方米,全区仓库总面积45000平方米:库存商品1957年为298.7万元,到1985年增加到2477.3万元,为1957年的8倍。1954年至1958年均设有储运科,1958年后,归济宁、兖州供应,储运科撤销,1969年恢复二级站后随之复设储运科,各县药材公司相应设有储运股或保管股,专门抓商品储存和储运工作。
  多年来,仓库内执行了划区分类存放,并建立了出库七看三核对制度(看印签、编号、品名、规格、单价、数量、金额和出货自己核对,与顾客当面核对,动态盘点时核对)。1956年医药分公司仓库实行活功吊牌制度,到1964年,仓库年终盘点帐货相符率达100%,商品损耗率降低到0.3%。
  曹县药材公司自1958年制定了商品出入库制度后,规定了 “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三勤”(勤检查、勤倒垛、勤通风),“二不准”(不准带火入库、不准乱拉消防工具),及时处理隐患的制度。1975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为把好“三关”(即入库关、商品养护关、出库关)。各县药材公司都相应加强仓储管理制度,消除了隐患,减少了财产损失。三个二级站都建立入库验收制,严把质量关,作到伪劣药品不入库,使商品达到安全有效,1985年菏泽医药站被省医药总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四好仓库。
  二、商品养护:
  在1966年前,保管员是以库为家,当好商品保姆。当时仓库条件差,大部分中药材是露天存放,遇天气变化,不论白天黑夜,保管员都是冒雨检查货垛有无漏洞。随着条件的改善,商品都入库存放,做到勤晾晒,勤通风,勤倒垛,及时熏杀。对怕冻商品采取保温措施,器械商品做到及时上油,抹粉,防止生锈,为了保证商品安全,中药材在生虫季节从5月20日前后开始用化学药剂氯化苦熏杀,对露天货垛采取用熏蒸罩的办法熏杀,为了防止库内商品吸潮变质,调整库内温湿度,根据季节变化开窗通风,库内有干湿器设备,每天看温湿度变化的情况,同时每年都在雨季前和冬季前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以促进工作。
  三、运输:
  1969年以前是提货制,菏泽地区运输条件差,五十年代时,进货大都是用人力车,六十年代稍有好转,从济宁、兖州进货改用汽车,1969年建站后,实行送货制,购置了汽车,至1985年药材站有货车4部,医药站有货车3部,器械站1部,九个县药材公司都有一辆汽车,调县商品基本达到自运,急救药品可随时送往现场。
  第五节安全保卫
  安全生产历来为各级领导所重视。从二级站到县公司均以经理为首,建有安全领导小组。医药公司设有保卫科,专抓这项工作,二级站及县公司都配有保卫干部具体抓,对安全工作时时讲,会会讲,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建立规章制度,机关、仓库均设有门卫,轮流值勤,领导带班已形成制度化。站县仓库都设有灭火机、沙池、消防水池、防火桶、防火工具等。每逢重大节日进行安全检查,有时操作演习,邀请消防队专业人员讲授消防灭火知识。常年开展“四防”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菏泽医药公司保卫科多次被菏泽行署公安处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1957—一1985年医药系统进销存调出总值表(一)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1957——1985年医药系统进销存调出总值表(二)1957——1985年系统外销售总值分县统计表(一)
  单位:万元1957
  1985年系统外销售总值分县统计表(二)
  单位:万元1954年——1985年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一)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1954年一一1985年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二).中药材主要品种历年收购价格变化表
  173地产中药材历年批发牌价变化表
  注:1 9 85年丹皮批发价1.0 0元,为处理价收购价格为牌价本的保留价 (近几年没有收购2.20元的价格是以前延续下来的价为防止丹皮长期 保存发生霉变削价为1 .0 0元)
  历年西药主要品种价格变化情况表西药库在发运
  仓库一角另售部在营业
  中药库在出库
  药材站东方红药店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医药志

《菏泽地区医药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的记述荷泽地区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力求能服务当代,惠及后世。本志上限起于1368年(明洪武元年),下止于1985年底,个 别资料适当上溯或下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