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广播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84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业广播学校
分类号: G728
页数: 3
页码: 354-356
摘要: 农业广播学校,教学质量较高,因为都是从全国聘请来的高水平的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和进行授课;学员不进校门,既能学到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又不脱离生产、劳动、工作岗位,而且可以做到一面学习,一面实践,便于理论联系实际;采取这种形式培养人才,还能大大节约教育经费。一般来说,培养一名中专毕业生,仅需要正规全日制中专所用经费的十分之一。
关键词: 农业学校 广播学校

内容

农业广播学校,教学质量较高,因为都是从全国聘请来的高水平的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和进行授课;学员不进校门,既能学到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又不脱离生产、劳动、工作岗位,而且可以做到一面学习,一面实践,便于理论联系实际;采取这种形式培养人才,还能大大节约教育经费。一般来说,培养一名中专毕业生,仅需要正规全日制中专所用经费的十分之一。所以,农业广播学校很适合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受广大知识青年的欢迎。
  一、组织机构及其变革
  1・领导机构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是1981年开始兴办的。当时中共荷泽地委常委、荷泽行署常务副专员张玉颜分管此项工作。由地区农委等9个部门组成了分校领导小组,并于6月9日以〔1981〕菏地农委字3号文件公布了这个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由地区农委副主任穆新民担任;副组长有地区科囱副主任杨清泉、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兼地区农学会筹委会主任刘教坦;成员有地区广播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王启仁、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朱兆田、团地委副书记孙建民、地区妇联副主任周仲照、地区农科所党支部副书记刘传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地区农业局,由刘教坦兼主任,朱凌涛为副主任。
  鉴于领导人员的不断变动,分校领导班子于1984年下半年,经行署领导研究决定,重新进行了调整,并于10月3日公布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由行署副专员于法杰担任;副组长有中共菏泽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福、地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学道、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思伦、地区科协副主任王顺亭、地区广播电视处副主任李玉震;成员看地区财政局副局长王志远、地区妇联副主任刘兰钦、团地委副书记孙利民、地区农业学校前校长邵有祥、地区农科所副所长李凤来、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校长朱凌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地区农业局,由朱凌涛兼主任,白秀荣为副主任。
  分校领导班子第三次调整是1987年,1月6冃公布了分校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仍由于法杰担任;副组长有中共菏泽地委农工部部长邹学信、组织部副部长范福临、行暑办公室副主任郎丰华、地区农业局副局长江龙洲、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思伦、地区科协副主任王顺亭、地区广播电视处副主任李玉震;成员有地区财政局副局长王志远、团地委副书记曹修寅、地区妇联副主任刘兰软、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孙兆法、地区水产公可副经理杜元京、地区农校副校长邵友祥、地区农科所副所长马善伦、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校长朱凌涛。地区分校领尊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仍在地区农业局,由朱凌涛兼任办公室主任。
  在地区分校领导机构建立和调整的同时,各县、市也都相应的建立和调整了领导班子,并逐步设立了办事机构,自1983年起,办公地点全部设在农业局。
  2、办事机构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虽然于1981年6月就成立了,但是,那时候仅是一个临时班子,除朱凌涛以外,其他人员均是从地区农业局、农科所、农校临时抽来的,无正式编制。
  据1984年菏地编字第26号文件规定,地区农牧渔业局行政编制45人,内含农业广播学校办公室3人。
  同年菏地编字第122号文件中指出:地区分校办公室为科级事业单位,设在地区农牧渔业局厂编制2人,其中主任或副主任1人。
  1986年,菏地编字第58号文件中提出:根据“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地、市分校学员在5千人以上的定编7—9人的规定,你分校现有在校学员1万余人,经研究增加事业编制3人,加上原编制5人(行政3人、事业2人)共8人,校长朱凌涛。
  1987年11月17日,据中共菏泽地委办公室文件,地委、行署确定,“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山东省菏泽地区分校”由原来地区农业局领导的下属科级事业单位,升格为地区农业局领导的下属副县级事业单位。校长朱凌涛、副校长孟宪仁。
  二、招生情况及课程安排
  1、历届招生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山东省菏泽地区分校”6年来共进行4届招生:
  第一届于1981年7月13日正式开学。参加“花学基础”统一考试的共4713人,全一区划分为236个报学班,分别设有班委会、班主任和班长。坚持学习到1985年底的学员共3.113人,毕业的2277人,当时领到毕业证书的2012人,以后又补发了一批毕业证书。毕业的学员,领到了中专文凭产没毕业的学员也学到了一些科学知识。
  第二届于1984年1月4日进行考试,5月8日壬式开学。起初有学员4822人,全区设教学班277个,坚持学习到1986年底的学员共3099人,经过统一考试,成绩及格,按时毕业的2074人。第三届于1985年3月31日进行考试,10月8日正式开学。共有学员1948人,全区设教学班48个,其中农经专业1207人,畜牧专业619人,淡水养鱼专业122人。
  第四届于1987年3月28日和29日进行招生考试,9月1日正式开学。参加考试的共12028人,择优录取的7219人。
  2、课程安排
  农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理基础、化学基础、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与管理、气象基础与农业气象,另外,还有山东省分校自行开出的作物栽培和作物病虫害防治两门课程。
  农经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技术基础、会计原理及农村企业会计、统计原理与农业统计、农业技术经济、计算技术。
  畜牧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化学基础、家畜解剖生理、家畜饲养学、家畜遗传育种学、家畜繁育学、畜牧学各论、普通兽医学、畜牧经济与管理。
  淡水养鱼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水化学、生物学基础、淡水生物学、鱼类学、池塘养鱼学、鱼病学、湖泊水库鱼类养殖与增殖、渔业经济与管理。
  林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理基础、化学基础、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遗传育种、农业气象、造林学、森林经营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林业经济与管理及林政法规。
  果树、蔬菜两个专业系农学专业的分支,各设十一门课程,有九门课程同农学专业,不同的是果树专业还有果树栽培和果树病虫害防治;蔬菜专业还有蔬菜栽培和蔬菜病虫害防治
  农业广播学校各专业的授课,主要靠电台播讲,单课独进;其次为自学和辅导,班辅导员解难答疑与电台播讲同步进行。每门课辅导120学时,布置作业,做必要的实验实习。政治、语文、数学,靠自学,电台不进行播讲。
  三、培养人才初见成效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成立时间不长,在这短短的6年中,已为全区培养出农学、农经、畜牧等各类初级农业技术人员8160人。他们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初步显示了农业广播学校的巨大威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从地区分校毕业的学员,已有517人被评为农民技术员;554人担任了乡、镇农业技术网长;334人被录用为乡、镇农技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144人被聘为乡、镇干部、民办教师和农业广播学校辅导员。还有更多的人成了农村科技带头户,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使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骨干队伍。几年来,共搞各种科研、试验项目10多个。协同种子部门搞作物良种繁育5000多亩,生产种子1500多万公斤,推广良种22751万公斤,引进新品种27个,并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协同农业技术部门,狠抓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普及,积极推广了地膜覆盖,西瓜早熟、蔬菜保护栽培等新技术;协同植保部门搞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协同土肥部门搞了土壤普查、配方施肥;协同畜牧兽医部门搞了各种畜禽的饲养管理、配种繁殖和疫病防治;协同农经部门,加强了农村财务、帐目管理。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

相关人物

穆新民
相关人物
刘教坦
相关人物
周仲照
相关人物
孙建民
相关人物
范福
相关人物
朱凌涛
相关人物
王思伦
相关人物
马善伦
相关人物
孙兆法
相关人物
邵友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