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饲草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81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饲草饲料
分类号: S816
页数: 5
页码: 303-307
摘要: 在我区农作物秸秆中可作饲草的主要有麦秸(包括麦糠)、玉米秸、豆秸、谷草、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棉花叶等。其中麦秸(糠)产量最大,约占全部农作物秸秆的45%以上,主要用于喂牛,近年来也用于饲喂驴、马和骡。玉米秸一般只用其叶或上半部饲喂家畜,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叶蔓类一般不经加工就可直接饲喂家畜,其利用率80〜90%。除此之外,还有豆叶、豆角皮、茭草秸、高粱壳等也可作饲草,但数量不多。
关键词: 饲草 饲料

内容

第一节饲草饲料的类型
  一、饲草的种类
  1.农作物秸秆
  在我区农作物秸秆中可作饲草的主要有麦秸(包括麦糠)、玉米秸、豆秸、谷草、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棉花叶等。其中麦秸(糠)产量最大,约占全部农作物秸秆的45%以上,主要用于喂牛,近年来也用于饲喂驴、马和骡。玉米秸一般只用其叶或上半部饲喂家畜,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叶蔓类一般不经加工就可直接饲喂家畜,其利用率80〜90%。除此之外,还有豆叶、豆角皮、茭草秸、高粱壳等也可作饲草,但数量不多。
  2.各类树叶
  我区林业较为发达,树叶产量很大,许多树叶都是畜禽的好饲草。如榆叶、槐叶、柳叶杨叶、桐叶及各种果树叶等都可以饲喂畜禽。据1984年调查,全区有各种用材树或,83亿棵,其中3年以上的1.65亿棵・有各种果园(尤其是苹果园)27.48万亩,共计可产树叶7亿多公斤.当年收集4亿余公斤.其中可作饲草的3.6亿公斤,实际用于饲喂畜禽的2.7亿公斤二占整个書會饲草量的11%;用作烧柴的0.9亿公斤。
  3、各类野草
  我区是农业区,没有草原和专用牧场,但是河滩、湖区、堤岸及农田;果园野草很多,广大取民历来就有采集野草饲喂畜禽的习惯.青草当时吃不完"就晒干贮存起来。以备冬春饲用。1984年全区共收集野草1.7亿公斤,其中饲喂畜禽的1.51亿公斤,占畜禽饲草量的6.4%。
  4、人工种植饲草
  主要有苜蓿、沙打旺、聚合草、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等,但数量不多。苜蓿是一种良好的饲草作物,我区50年代种植较多,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6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了。1978年统计,全区种植苜蓿仅3905亩,1980年下降到1962亩,以后就更少了。60年代初期,单县、郓城、郓城等县沙土地曾引种过沙打旺.1970年我区从济南引进过聚合草,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841亩。1973年我区从南方引进过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在荷泽县搞了试点,但没推开。1976年定陶县曾引种过水葫芦,当年种植2000多亩。
  二、饲料的种类
  1.粮食类(包括地瓜)
  我区用作饲料的粮食主要有高粱、玉米、地瓜(或干)、豆类(黑豆、黄豆、豌豆等),其次有大麦、小麦、茭草、谷子等。
  2.农副加工类
  主要有麦麸、米糠、豆饼、棉籽饼、豆腐渣、粉渣、酱油渣、酒醋糟等。
  3.靑绿、多汁饲料
  主要有各种蔬菜(如菠菜、白菜等)、瓜类(如南瓜、西瓜皮等)、萝卜(主要是红萝卜)等。鲜地瓜、鲜地瓜秧打浆后也作为青绿、多汁饲料。
  4.动物性饲料
  主要有鱼粉、骨粉、小鱼虾、血粉等。我区鱼虾产量很少,所以鱼粉饲料不多,远远不能满足畜牧生产之需要。
  5.配合(混合)饲料
  过去多年来由于生产条件差,科学养畜水平低,在畜禽饲养中,一般都是有啥喂啥,饲料单一。近些年来开始利用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畜禽,一方面是不少农户,特别是畜禽饲养专业或重点户,自己根据配方配制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另一方面,各县、市或乡镇,己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专门为畜牧生产加工、提供配合(混合)饲料。
  第二节饲草饲料的开发利用
  一、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概况
  50年代初期,农村经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并逐步组成互肋组。当时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高粱、大豆、谷子、地瓜等。不少农户为了饲喂家畜,还特别种植一些茭草、黑豆等。这个时期主要的饲草是麦秸(糠)、豆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等。农民还利用夏秋有利季节采集野草、树叶饲喂家畜。冬春喂花草。即;将农作物秸、叶、秧及青干草铡碎与麦秸或麦糠掺在一起饲喂家畜,营养全面适口“ 性强。这个时期的精料主要有高粱、豆类(黄豆、黑豆或豆饼)、茭草、麸皮等。1955〜1958年,全区农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这个时期大牲畜多数是集体饲养(部分集体单位还养了猪、羊),个体户只饲养猪、羊及家禽。这个时期饲草饲料等方面与前没多大变化。
  1959〜1978年,这个时期不仅大牲畜全部归了集体,而且大部分集体单位(大队和生产队)都饲养了猪,特别是母猪多数由队饲养,产下仔猪分到各户喂养,叫做“队繁户养” 。也有少数集体单位饲养了羊。这个时期在农作物种植上,玉米、地瓜种植面积扩大,高粱、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家畜饲草以麦秸、麦糠为主,精料以地瓜干、玉米、麸皮为主,豆类饲料大大减少。夏秋季节,集体家畜青草喂量减少,冬春喂花草者也不多了。个体户饲养猪、羊,主要靠野草、树叶和地瓜类。这个时期,在大牲畜、养猪等方面,饲草饲料单一,蛋白质饲料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也是那个时期畜牧生产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1979〜1986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胜利进行,家畜陆续归户所有,粮食生产大幅度增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饲草以麦秸、麦糠、玉米秸(叶)、地瓜秧、花生秧为主,野草喂量增加,冬春饲喂花草的习惯重新恢复;饲料以玉米、豆饼、麸皮、棉籽饼为主。饲草饲料质量大大提高,精料喂量也大大增加,现在一般1头牛、驴1年喂精料400〜500公斤;1949〜1958年每头1年喂料300〜350公斤;1959年至1979年每头1年喂料150〜200公斤。在养猪生产上,有啥喂啥,饲料单一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变,有不少农户尽管没有用配合饲料喂养,但至少能做到用几种饲料混合喂猪。目前猪饲料中不仅精料比重大大增多,而且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现象也基本解决,所以近几年来猪的存栏数虽然增加不多,但质量大大提高(头重和出栏率增加)。
  二、饲草饲料喂用新技术的应用
  1.青贮饲料
  利用玉米秸、地瓜秧(鲜)等主要原料搞青贮,1954年首先从定陶县开始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区推广。1959年全区青贮饲料达27524公斤。1975年全区共搞27780窖,共计2243万公斤,1977年以后搞青贮饲料的就很少了。通过青贮,可以提高鲜玉米秸、地瓜秧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2.变槽和发酵饲料
  以树叶、地瓜秧、棉花叶、糠秕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变糟发酵。1952年东明县首先进行,以后逐步向各县推广。郓城县1974年有1098个大队,其中搞变糟发酵饲料的就有450个大队,共搞变糟发酵饲料1000多万公斤,主要用于喂猪。
  3.糖化饲料
  是学习推广解放军叶洪海发明的中曲糖化饲料新方法。1975年全区共搞糖化饲料544万公斤。1977年全区有6310个大队,搞糖化饲料近1500万公斤。开始搞糖化饲料用中曲做发酵剂,后来用盐水取代中曲,效果不好。这种糖化饲料主要用于养猪。
  4.青绿、多汁饲料打浆喂猪
  60至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的増多,利用青绿、多汁饲料打成浆再喂猪,在我区很快推开。1975年全区有打浆机9970台。1977年全区有3820个大队,挖贮浆池65650个,贮存打浆饲料3242.25万公斤。5、碱化麦秸
  为了提高麦秸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我区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曾推广过碱化麦秸喂家畜(主要是喂牛),其方法是,用2%生石灰水将麦秸浸泡一天,捞出晾干喂牛。1964年定陶县搞了75万公斤。
  6、小球藻喂猪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区有几个地方搞了小球藻喂猪试验,但没搞开。
  三、棉籽饼去毒喂畜禽
  蛋白质饲料不足,是我区畜牧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区是棉花重点产区,棉籽饼资源丰富,而且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棉籽饼含蛋白质,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一般棉籽饼含蛋白质约30%,棉仁饼含蛋白质约40%。但是,在过去我区广大农民由于对棉籽饼喂畜禽缺乏安全利用的科学知识,所以大部分棉籽饼直接下地当了肥料。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棉籽饼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影响。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农村所生产的棉籽饼基本上都集中在生产队,那时候除少数因饲料不足,喂了集体牲畜,其绝大部分都直接下田当了肥料,进入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棉籽饼则集中到农户手中,但是,棉籽饼喂畜禽的比重仍然很低。据1981年初调查,全区棉籽饼有70%直接下地作了肥料,喂家畜的还不足30%,其中喂牛的占20%左右,喂猪的不足10%,当时群众在利用棉籽饼喂畜方面大体有4种状况,一是:不少农民没认识到棉籽饼喂畜的好处,结果把大部分棉籽饼下地当了肥料:二是,过去没有用棉籽饼喂畜的习惯,又因棉籽饼有毒,所以不敢用棉籽饼喂畜;三是,在词料不足的情况下,家中又有了棉籽饼,就在有啥喂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用棉籽饼喂畜。但多数农户因为喂量不大,没有发生中毒事故,个别农户由于喂法不科学,用量又大,造成牲畜中毒甚至死亡;四是,少数农户认识到棉籽饼喂畜的好处,又懂得一些安全利用知识,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棉籽饼先喂畜后肥田的好处,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从1980年开始,我区就认真抓了棉籽饼脱毒喂畜工作.地区畜牧兽医站首先在菏泽县黄牛场搞了棉籽饼喂猪试验。接着又在菏泽县皇镇公社搞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试点。这个公社74%的大队推广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效果很好.在这里又召开了由各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参加的现场会,从而推动了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工作。
  据统计,1981年我区共生产的棉籽除去留种和支援外地以外,尚有1.645亿公斤用于加工,可出棉饼1.275亿公斤,平均每户85公斤,直接下地当肥料的占52.4%,比上一年下降近20%;喂牛的占30.3%,比上一年增加10%;喂猪的占16.9%,比上年增加7%。这一年全区共购进硫酸亚铁14.9万公斤,用作棉籽饼去毒剂向群众推销。
  1982年全区共生产棉籽饼(包括棉仁饼)2.215亿公斤,平均每个农户147.5公斤。直接下地作肥料的占52.35%;喂牛的占29.43%;喂猪的占18.22%。在喂畜的棉籽并中,用硫酸亚铁去毒的占44.3%。
  1983年初,地委召开了1000多人参加的农业科技大会,地区畜牧兽医站开着大汽车,高挂“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新技术”的大字橫幅,带着技术资料和硫酸亚铁等实物,由站长带领,到大会宣传,并当场解答询问,收到很好效果。科技大会以后,根据行署领导的意见,地区科委和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5月份行署以“荷行发68号”文将这个考察报后转发至各县政府和地直有关单位。这个文件传达贯彻后,对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工作推动很大。
  为了推动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工作的全面开展,9月份地区科委、科协、农业局、粮食局。供销社5个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査组,对各县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情况,进行了检査评比。结果菏泽县为第一名,荣获行署颁发的流动红旗一面,奖状一枚。巨野县。成武县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名,各得奖状一枚。
  为了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11月份地区科委和农业局联合编印了“棉饼去毒喂畜禽好”的彩色宣传画2万张,发至全区各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1984年9月份,地区科委、科协、农业局、粮食局、乡镇企业局、棉麻公司6个单位又组织了一次联合大检査。检査组分别到10个县。市的30个乡镇进行了检查。共访问了1200户,这些户1983年植棉4600亩,共产棉饼39.08万公斤,其中下田当肥料的24.045万公斤,占60%多;喂畜的15.035万公斤,占40%。喂畜棉饼中脱毒的10.09万公斤,占67%.另外检査组还检査了3个棉油加工厂,3个饲料加工厂。这次检査评比,第一名是巨野县,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定陶和鄄城县。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