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的演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7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的演进
分类号: S435
页数: 4
页码: 236-239
摘要: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50年代刚开始使用喷雾器、喷粉器,但数量很少。1950年全区仅有喷雾器12部,1952年全区只有喷粉器14部、喷雾器发展到296部。60年代初期的1961年全区已拥有喷雾器13727部,平均50亩棉田一部;拥有喷粉器4574部,平均150亩棉田一部.70年代以后喷雾器、喷粉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又出现了机动弥雾机。
关键词: 病虫害 防治技术 防治措施

内容

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演进
  1.病虫害的发生、发现史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是1964年随高密933棉种的引进传入我区的,首先在鄄城县郑营公社韩屯村和地区农科所棉田内发现。
  地瓜小象鼻虫是1964年从广东省调地瓜救灾传入我区东明县,当年即组织人员予以消灭,以后未见发生。
  小麦腥黑穗病是1975年随墨西哥春麦和郑引1号小麦的引进传入我区的°1985年调查,没发现病株。
  小麦赤霉病在我区历史上很少发生。1985年因气候适宜发生很重。1986年以后发生很少。
  小麦线虫病,随着徐州438小麦良种的推广,传入我区,50年代重发生。80年代以来没发现病株。
  水稻白叶枯病于1964年搞稻改,大种水稻,传入我区。
  地瓜黑斑病,50年代后随着胜利(冲绳)百号地瓜种的推广,在我区逐年蔓延,60年代和70年代发生普遍而严重,进入80年代以后,则逐年减轻。
  地瓜烂根病,70年代中期发生很普遍,进入80年代以来没有发现。
  除以上几种病虫害外,我区现有的病虫害,都是历史上就有的。
  2.病虫害的防治
  (1)药剂防治:50年代防治地下害虫,如蝼蛄,主要用白砒、红砒毒弭防治,饵料有谷子、麦麸、豆饼等。以后有了六六六农药,防治蝼蛄用六六六毒谷(煮半熟的谷子0.5公斤加6%六六六0.05公斤)。防治蛴螬,除用六六六毒谷外,每亩用1%六六六粉5公斤,在耕地时撒施,防治效果90%以上.现在仍然有用此法的,对棉花蚜虫,多采用草木灰撤施,棉油皂水、烟草水、鱼藤水喷洒或蘸叶防治,但防治效果都比较差,一般在50-60%.对棉铃虫用50%DDT乳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对棉花苗期病害用0.2%赛力散或西力生加草木灰拌棉种,闷上一天播种;也有用"三开一凉”温汤浸种10—15分钟,进行防治的。这两种方法防治效果80—90%。对玉米螟、豆虫、大豆造桥虫、地瓜斜纹夜蛾、粘虫等螟蛾科和夜蛾科害虫多用六六六、DDT防治,防治效果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病主要用0.2%赛力散拌种防治。
  60年代防治小麦锈病用敌锈钠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75—80%;防治麦叶蜂用1%六六六或5%DDT粉,防治效果很好。防治地下害虫蝼蛄除用毒谷、毒以外,还用种子量0.2%的1605、1059拌种;防治脐蜻用1%六六六或6%六六六粉,在耕地时撒施。防治粘虫用粘虫散喷粉;防治玉米螟、高粱钻心虫用1%六六六粉0.5公斤加细土20-25公斤,制成毒土撒在心叶内。防治粟灰螟用6%六六六粉0.5公斤加细土15公斤制成毒土撒在谷苗基部,防治效果75-90%.防治大豆造桥虫用1%六六六粉、5%DDT粉或粘虫散,每亩5公斤喷粉,防治效果95%左右.防治地瓜斜纹夜蛾用1%六六六或5%DDT粉,每亩5公斤喷粉。防治地瓜黑斑病,在育苗时选用无病种薯温汤浸种,栽种时高剪秧,地瓜贮存期,鄄城、菏泽、曹县等地,还采用大屋窑利用先高温后常温控制了黑斑病。对棉花、玉米、大豆红蜘蛛的防治用三氯杀砚!W500—700倍液,杀螞特1000倍液喷雾。对棉花苗期病害用0.2%赛力散、西力生拌种进行防治.对棉花酚虫用敌敌畏、1605、1059,3911(拌种)、乐果、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进行防治,效果在75—90%。对蔬菜害虫,用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烟草夜蛾、叶跳=、二十八星飘虫等.
  70年代,除继续采用60年代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外,由于害虫的抗性和新农药的出现,又采用了一些新方法,新农药.为克服棉蚜对乐果的抗性,改用了氧化乐果.防治棉蚜开始用2500倍液,近几年只能用1000倍液,为了克服1605,1059毒性太高的缺点,又生产出了甲基1605、甲基1059,采用1500-2000倍液。50%久效磷乳剂防治棉蚜,开始用3000-4000倍液,近期用2000倍液。防治棉酚还用了水胺硫磷、甲胺磷、磷胺等,一般用1500—2500倍液.
  进入80年代以后化学农药的生产发展很快,70年代末出现了咲喃丹.我区于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3%呋喃丹每亩用375克一500克拌棉种防治棉蚜,可控制蚜害45—50天。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出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主要有25%敌杀死、20%速灭杀丁、.5%功夫、2.5%氯氰菊酯、20%杀灭殖毀防治棉玲虫,一般每亩棉田用30-40毫升;防治棉蚜,一般每亩棉田用20-30毫升.1983年起,由于棉场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目前防治棉蚜多使用有机磷农药。1983年停止六六六生产,又陆续出现了代替农一药.如50%辛硫磷、40%甲基异柳磷。这两种药用种子量的0.2%拌麦种防治地下害虫,效果在90%以上。而且毒性低。防治豆田蛴螬我区试验出了新方法:在大豆生长期、蛭蜡幼虫孵化末期(以大黑为主),即7月15-20日,用20%异柳磷粉每亩4公斤,制成毒土或用3%辛硫磷和3%异柳磷颗粒剂,每亩1—1.5公斤撒施。施后锄地覆盖。防治效果75—90%。粉锈宁可以防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和部分蔬菜病害。防治蔬菜病虫害还出现了几种新农药:瑞毒霉(国产叫甲双灵),主要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很好;百菌清对黄瓜霜霉病、西瓜枯萎病等防治效果很好;双效灵、多菌灵也是防治蔬菜病害的好药剂。用0.05%敌鼠钠盐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防治害鼠效果很好.用0.5%毒鼠,磷、3%磷化锌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也可防治害鼠。20%灭扫利防治棉红蜘蛛有特效。击倒性很强,2小时达80%。在除草剂方面,我区也开始使用麦草畏(百草敌)、24D-丁酯、二甲四氯等,除麦田杂草效果很好。
  (2)生物防治:1965-1966年单县、定陶等县用蓖麻蚕卵培育赤眼蜂,在玉米烷产卵初盛期释放,防治一代玉米螟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稳定,主要是气温低,未能推开。
  1976-1978年,全区开展了棉蛟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瓢(七星瓢虫)治蚜。除利用棉田瓢虫外,还利用早春蔬菜上的蚜虫饲养瓢虫,在棉蚜发生时释放,以补充棉田瓢虫之不足。在瓢蚜比达到1:100-150时,可控制棉蚜危害。瓢蚜比超过1:200时,应补放瓢虫,以增强控制能力。据统计,1975-1980年全区累计推广以瓢治酚750万亩。在定陶县开展了棉花全生育期的生物防治试验,主要利用草铃、瓢虫、食蚜蝇、农田蜘蛛等天敌扑食棉铃虫的幼虫,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尤其对中产地块控制的较好.1975—1980年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棉铃虫56.1万亩。
  (3)农业防治:在秋播前耕翻土地的时候,我区农民有跟犁拾虫的习惯。主要是蛴螬,这时蛴螬多数三龄,少数二龄,很容易看见,跟犁拾虫效果很好。
  冬耕翻地,增加了棉铃虫越冬蛹的死亡率。同时,对蛴螬、蝼蛄也可机械损伤致死 —部分。
  扑豆虫: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扑捉豆天蛾以及高龄残虫,可减轻危害。
  曹县植保站根据棉田黄地老虎卵的发生分布情况,提出于5月上、中旬黄地老虎发生期,进行棉田中耕锄草,可破坏黄地老虎的卵和初孵幼虫,有效的压低了田间虫口密度。这项防治措施已在全区推广,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棉花间苗,修枝、打杈,把棉苗枝叶带出棉田沤肥,可减少棉蚜、棉铃虫的危害, 这一有效措施己在全区推广多年。
  在大豆菟丝子发生季节,人工摘除豆株上菟丝,严重时可连豆株一起拨掉带出田外,可控制其蔓延危害。
  高粱蚜虫先从高粱底部叶开始发生,广大农民有打高粱叶喂牲畜的习惯,此时结合治虫,能有效地减轻高粱蚜虫的危害。
  小麦锈病发生时,后期叶片组织被破坏,失水严重,浇水可减轻危害。,
  7月中旬是豆田蛴螬卵孵化期和幼虫一龄盛期,结合抗旱,豆田浇水,可控制或减、轻其危害。
  大白菜栽到畦埂上可以减轻大白菜软腐病的传播和蔓廷。
  菜园、果园、大田作物,及时清除田间、园内枯枝、落叶是很好的防病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演进
  1.防治工具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50年代刚开始使用喷雾器、喷粉器,但数量很少・1950年全区仅有喷雾器12部,1952年全区只有喷粉器14部、喷雾器发展到296部。60年代初期的1961年全区已拥有喷雾器13727部,平均50亩棉田一部;拥有喷粉器4574部,平均150亩棉田一部.70年代以后喷雾器、喷粉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又出现了机动弥雾机,施药器械拥有量见农用机械统计表。
  2.农药
  50年代所用农药主要有白砒、红砒、棉油皂、烟草、鱼藤、"硫酸铜、六六六、DDT 波尔多液、赛力散、西力生。每年用药量500-1000吨.’
  60年代所用农药主要有六六六、DDT:敌百虫、敌敌畏、代森钱、代森锌、1605、1059,3911、乐果、马拉硫磷、磷化锌。每年用药3000吨左右.
  70年代所用农药主要有3911;久效磷、氧化乐果、托布津、甲基1059、三氯杀砜螨、敌百虫、敌敌畏、DDT、呋喃丹、水胺硫磷、磷胺、杀螟秆菌、青虫菌.每年用药 -量5000—9000吨。
  进入80年代所用农药主要有:
  杀虫剂:久效磷、氧化乐果、锌硫磷、甲基异柳磷、呋喃丹、敌杀死、杀灭菊酯、氯氰菊酯,功夫、杀虫眯等。
  杀菌剂:粉锈宁、百菌清、瑞毒霉等。
  除草剂:灭草威、二甲四氯、双效灵等。
  杀鼠剂:敌鼠钠盐等。
  每年用药量分别为:1980年12477吨、1981年11213吨、1982年12612吨、1983年867吨、1984年8537吨、1985年4016吨、1986年4388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