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良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77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良种繁育
分类号: S339
页数: 6
页码: 197-202
摘要: 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区普遍建立了种子田,群众的生产用种,依靠种子田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良种推广依靠国家指导下的群众性串换,引进有无调剂。生产队种子田是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的基础,其任务是,用公社,良种场提供的良种,实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满足本队大田用种需要。
关键词: 农作物 良种繁育

内容

一、良种繁育场
  截止到1987年底,我区粮、棉良种繁育场已发展到12个,除鄄城县以外,各县市均有。其中粮食良种繁育场8个,棉花原种场4个,共有干部职工386人,其中干部31人(内有技术干部8人)、工人327人(内有技术员6人),其他人员14人。有土地6454亩,其中耕地面积5152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2553亩,耕亩单产327公斤,总产78.3万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476亩,单产皮棉65.5公斤,总产19.231万公斤。
  1950年以前,先后建立的有菏泽、曹县棉花原种场和单县、郛城县粮食良种场。这4个场1949年共有干部职工40人,其中干部18人(内有技术员3人),生产工人18人,其他人员4人.有土地1418亩,其中耕地面积1337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500亩,耕亩单产154公斤,总产7.7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小麦面积较大,共350亩,单产102公斤,总产3.57万公斤。玉米130亩,单产83公斤,总产1.08万公斤;高粱50亩,单产150公斤,总产0.75万公斤;大豆190亩,单产96公斤,总产1.83万公斤;棉花50亩,单产籽棉125公斤,总产0.63万公斤。
  1959年建立了单县棉花原种场,1962年又建立了东明粮食良种场,至此,全区粮、棉良种场已有6个,共有干部职工383人,其中技术员9人,生产工人205人,干部121人(包括9名技术员)其他人员57人。有土地6233亩,耕地面积为5970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3906亩,单产101公斤,总产39.42万公斤.小麦面积2511亩,单产70.5公斤,总产17.72万公斤;玉米面积421亩,单产81公斤,总产3.42万公斤;高粱面积209亩,单产85公斤,总产1.78万公斤;大豆面积2110亩,单产53.5公斤,总产11.31万公斤;棉花面积337亩,单产籽棉174.5公斤,总产5.85万公斤。
  1972年末,我区粮、棉良原种繁育场已达到10个。粮食良种场7个,共有职工316人,耕地2799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2283亩,共生产粮食41.19万公斤,每亩平均180.42公斤,其中产量较高的有单县良种场(平均单产383公斤)、鄆城良种场(平均单产270公斤)。产量较低的有巨野良种场(平均单产43公斤)、定陶县良种场(平均单产125公斤)、东明县良种场(平均单产43.5公斤)。所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原种场3个,共有职工191人,耕地1288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687亩,共生产粮食32.84万公斤,每亩平均478公斤,棉花面积526亩,平均单产籽棉175.7公斤,总产9.24万公斤.到1987年,全区粮、棉良原种场已达到12个、粮食良种场8个,共有职工196人,耕地3264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1438亩,平均单产334.8公斤,总产48.15万公斤;棉花原种场4个,共有职工193人,耕地1878亩,粮食作物占用耕地955亩,年平均单产315.7公斤,总产30.15万公斤,棉花846亩,共生产皮棉6.08万公斤,平均亩产71.87公斤。表4-1菏泽地区粮、面良原种场情况单位:亩、公斤,万公斤续表1粮、棉良(原)种场概况简介
  单县粮食良种场
  始建于1945年,当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西专署农场(专署设在单县),场址在单县张集的黄堆村,属湖西专署领导,1951年改为单县农场,隶属县政府领导,1964年归属县农业局。1949年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技术干部2人,生产工人10人,耕地234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鄄城县粮食良种场
  1949年由省投资建场,为省办农场,地址在郓城县侯集。1962粮食良种繁育场,隶属地区农业局,以后归属县农业局。刚建场时仅有职工4人,耕地36亩。1950年干部职工增加到8人,耕地达到150亩;1952年干部职工共22人,其中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9人,耕地达412亩,其中粮食作物占用耕地370亩,耕亩单产62.5公斤。
  菏泽棉花原种场
  始建于1949年,当时的名称叫平原省良种繁育公司菏泽分场官庄作业组。场址在菏泽都司集官庄村,1953-1957年属于官花园农场,1958年9月至1959年曾一度下放到公社管辖,1963年正式定为棉花原种场,隶属县农业局.建场时仅有干那职工14人,土地408亩,其中耕地372亩。以后土地变化不大。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场人员猛增到80人,1961年达到112人,从1982年起直到60年代末,场内人员维持在30人左右。
  曹县棉花原种场
  始建于1949年,为菏泽专署农场第二分场。场址在曹县孙老家的柳河集。50年代初期隶属地区农业部门管辖,1961年以后改为棉花原种场,归属省农业厅领导,在60年代后期,省下放到地区农业局领导,地区农业局随即下放到县农业局领导。刚建场时,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技术员2人,生产工人5人,土地740亩,其中耕地710亩,以后土地变化不大。1955年全场人员达到35人,其中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28人。60年代初期全场干部职工猛增到80多人,其中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40多人。
  单县棉花原种场
  1959年建场,当时为单县农场,场址在单县蔡堂公社张寨大队,1974年改为单县棉花原种场,隶属县农业局.建场时有干部职工140人,没有技术人员,只有49名生产工人,2600亩耕地。1963年耕地减少到300亩,人员减少到47人,其中技术员1人,王人10人。
  东明县粮食良种场
  东明县农场是1962年建立的,原场址在焦元公社王夹堤,因为在黄河边上,常受水灾威胁,所以1966年迁到本县三春公社新兴大队,并改名为东明县粮食良种场。刚建场时,有干部职工83人,其中工人74人,有土地1740亩,其中耕地1720亩,1964年耕地减少到650亩,场内总人数减少到58人,1964—1969年场内人员减少到10—14人。
  梁山县粮食良种场南场和北场
  梁山县农场南场,始建于1966年,场址在梁山县城关公社后孙大队.1966年9月下马,11月交地区"五七"干校。1971年改建为梁山县粮食良种场.建场时有干部职工40人,土地1318亩,其中耕地1150亩。1968—1970年,人员减少到8—18人,耕地减少到102亩,70年代初人员增加到50人,耕地增加到900多亩(已下放到农村的土地又重新收回)。1972年又在梁山县小安山公社干鱼头大队建立粮食良种场北场(为湖区场),建场时有干部职工14人,其中技术员1人,工人10人,土地444亩,其中耕地340亩。以后本场规模变化不大。
  定陶县粮食良种场
  于1971年建场,场址在定陶县南王店,隶属县农业局。
  巨野县粮食良种场
  于1971年建场,场址在巨野县夏官屯公社北洼,隶属县农业局。
  成武县粮食良种场
  于1972年建场,场址在成武县康集公社干李庄,隶属县农业局。
  巨野县棉花原种场
  于1978年建场,场址在巨野县城北附近,隶属县农业局。
  二、良种繁育基地
  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区普遍建立了种子田,群众的生产用种,依靠种子田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良种推广依靠国家指导下的群众性串换,引进有无调剂。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各级农业种子部门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既环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指示,认真贯彻执行了"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逐步建立了以县为中心的县良种繁育场、公社良种场、生产队种子田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县良种繁育场是三级良种繁育推广的核心,代表国家支援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实现一辅的领导。力量,是县良种繁育基地。其任务是繁育良种、培育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提纯复壮在生产上推广的良种,为公社良种场提供足够的良种,开展以良种繁育为中心的增产示范,建立品种试验田、品种复壮田、繁殖推广田。杂交亲本繁殖田的"四田”制度,贯彻勤俭办场的原则,改善经营管理,做到自给有余。公社良种场是上承国家,下通生产队,是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桥梁,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公社的良种繁育基地,其任务是繁育本公社种植所需要的各种良种,满足生产队建立种子田。用种,整理、鉴定、推广地方良种,配制玉米杂交种,试验、示范新品种,保持和提高本公社已推广作物良种的纯度及其种性,大搞科学试验,培养农民种子员惟广农业新技术,实行自力更生,勤俭办场,建立品种对比田、自用种子田、繁殖推广田、品种复一壮田的"四田”制度。生产队种子田是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的基础,其任务是,用公社,良种场提供的良种,实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满足本队大田用种需要。其要求是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选择土壤肥力按高、地势平坦、连片集中一排灌方便、便于。管理、旱涝保收地块建立种子田,实行单独轮作,固定下来,常年不变,作为推底新技术的样板。单设种子场和种子库,固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种子管理制度,以确保作物接种防杂保纯。
  在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工作上,其主要抓法是:
  ①广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向干部群众宣传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殖,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算清政治、经济两笔帐,说明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是多、快、好、省地繁殖良种、普及良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排除干部群众的思想碍障,把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②固定专业队、固定种子方,使良种繁育有队伍、有阵地。
  ③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搞好样板,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指导1般。
  ④ 在良种繁育方法上把好五个关口,抓好五个结合,即:把好选种关、收获关、
  运输关,打轧关、入库关,抓好技术员的先进经验与老农的传统经验相结合;种子收获与种子运输相结合;车把式与场头人相结合;场头人员与保管员相结合;种子打轧与种子入库相结合。以确保作物良种防杂保纯,提高种子质量。
  ⑤期强领导。各级领导把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列入议事日程,结合农事季节,在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环节十抓几次,在播种前抓计划,在作物生育期间抓检查评比,收获后抓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每年进行年终总评,树立标兵,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区普遍建立了以县为重点的县良种场、公社良种场、生产队种子田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这一体系发展到70年代中期,在我区得到了充实提高,不仅建立而且健全,形成了地、县、社、队都有机构、队伍、基地的良种推广繁育体系,把良种选育、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品种审定、种子检验、繁殖推广和良种经营调剂等环节连结成一个整体,1978年,国务院下达了国发(1978)97号文件,批转农林部关于加强种于工作的报吿,我区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有了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种子“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以适应"四化"建设,为实现种子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