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综合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699
颗粒名称: 第六篇 综合经营
分类号: F274
页数: 12
页码: 303-336
摘要: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黄河治理单位的工作范畴就含有综合经营的内容。在堤防管理中,国家与护堤村队树株分成,作为河产收入,纳入财务管理,作为解决护堤员报酬的措施,只不过当时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义。
关键词: 市场经营 综合经营

内容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黄河治理单位的工作范畴就含有综合经营的内容。在堤防管理中,国家与护堤村队树株分成,作为河产收入,纳入财务管理,作为解决护堤员报酬的措施,只不过当时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义。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水电部提出了开展综合经营的要求,并把综合经营和征收水费作为搞好工程管理的两个经济支柱,进一步推动工程管理和综合经营的发展。
  1986年2月25日,菏泽黄河修防处在治黄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目前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坚持两项任务(治黄、经济体制改革)一齐上,两副担子(治黄、创收)一齐挑,两个成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齐抓,把治黄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
  1987年3月17日,山东黄河河务局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意见》,印发了《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综合经营。遵照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发展综合经营问题报告》精神,水利单位要逐步变事业型为事业经营型,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把综合经营作为经济支柱纳入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动综合经营的发展。
  菏泽黄河修防段通过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开展综合经营的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综合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综合经营逐步提到议事日程、纳入治黄工作内容,并作为治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综合经营工作的领导,于1986年1月成立了综合经营办公室,明确一名副段长靠上抓、一名股长具体抓,配有技术管理、会计人员,下设了综合经营班,共计32人,大搞综合经营工作。树立经济观念,利用水土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地开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弥补经费不足,增加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为治黄事业打好基础。全局形成了以治黄为中心,以经营创收为重点的工作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蓬勃兴起,国家加大黄河建设的投资力度,黄河第四次大复堤已经开始,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过去那种人海战术已不能适应黄河工程建设的需要。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党组一班人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及时建立了机械化施工队,不仅保证了本单位复堤任务顺利完成,而且依靠机械优势,抢抓机遇,走向市场,积极到系统外承揽工程,大搞创收,开创了治黄工作新局面,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机械化施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度,荷泽市黄河河务局集思广义,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施工机械数量和提高工作能力,扩大施工队伍。到1995年,机械化施工队已初具规模,成立了山东黄河工程局第七工程分局第二和第三两个工程处,铲运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大型运输车辆等机械拥有量已达22部,人员编制45人,机械化施工已成为经济创收的龙头项目,在经济创收和争创经济强局中起到了支柱作用。第二章综合经营开展项目
  第一节淤背区开发利用
  一、淤背区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
  荷泽黄河修防段从1977年开始,利用简易吸泥船进行机淤固堤,辅以人工红土包边盖顶,不仅增强了堤身强度,提高了抗洪能力,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而且为黄河管理单位增加了雄厚的土地资源。截至2005年,牡丹黄河河务局开发利用淤背区土地736亩,分别种植了生态林、用材林、果园、银杏园和农作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加强淤背区开发利用管理,加大了开发淤背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黄金梨园修建管理房3间、板房2间,打机井1眼,配建机井房1间。在园内投资7万余元修建温室大棚2个,占地面积660平方米,适时种植蔬菜。在兰口淤背区速生用材林区,修建管理房4幢,每幢4间(两层,上一下三),打机井4眼,修建灌溉用地埋管2300米,架设高压线路2300米。在刘庄段院内、河口淤背区各新打机井1眼。在刘庄段院内修建灌溉用地埋管50米,并购置喷灌机1套。2005年牡丹黄河河务局淤背区种植情况、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统计表见表6—1。
  表6-12005年牡丹黄河河务局淤背区种植情况、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统计表续表6-1
  二、开发过程与效益
  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创多种经营新途径,广开财源,增加收入,按照各级领导的部署和要求,荷泽黄河修防段于1987年开始启动淤背区开发项目,开展淤背区种植。其形式有职工集体经营、个人承包和护堤员及当地群众承包。具体开发种植情况和经济效益等摘几个典型年概述如下:
  1987年4月,荷泽黄河修防段将油楼淤背区(221+150-221+800)50亩土地承包给后油楼行政村种植苹果,每年每亩缴黄河修防段承包费24元,双方签订合同,并经荷泽公证处公证。同时,与油楼、刘庄、河口村的护堤员和群众签订70亩淤背区土地承包合同。当年淤背区种植收入0.09万元。
  1990年,山东黄河河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淤背区的实施意见》,对淤背区开发提出两点具体意见:一是把机关(县段、分段、闸管所)驻地附近取水条件方便的淤背区作为开发重点,山东黄河河务局有计划地安排配套投资。要求到1991年,临黄堤各单位人均达到1亩,每亩年产值300元,净收益150元。二是对尚未列入重点开发的淤背区,可采取与群众联营或个人承包的方式经营,承包期一般为2~5年,每亩收承包费20-60元。遵照山东黄河河务局的意见,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加大了淤背区开发力度,当年在黄堤桩号222+400(油楼路口)以东淤背区修建水利配套田50亩,由单位集体种植粮食作物和植桑养蚕。当年生产小麦、玉米4.0吨,创产值0.1万元。庭院种蔬菜5亩,收获蔬菜35.0吨,改善了职工生活,同时还将165亩淤背区承包给当地群众种植,收回土地承包费2000元。
  1995年,根据上级的要求,大力实施兴农战略,念好土地经,开发利用淤背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将50亩配套田承包给职工种植,全年共收获小麦3吨,玉米2吨,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2.65吨,总产值2.1万元,收回土地承包费1000元。庭院种植面积11亩,收获蔬菜15吨,改善了职工生活。群众承包土地125亩,种植苹果和农作物,收回承包费4000元。
  2000年,淤背区开发种植面积扩大到503亩。其中,高科技示范园80亩,一七二柳苗40亩,三倍体毛白杨50亩,其他农作物和经济作物300亩,银杏园32亩,葡萄园1亩,全部由职工承包种植和管理,年产值40万元。
  2005年,淤背区开发种植面积扩大到736亩,其中高科技示范园1处、80亩,苹果园5亩,营造林面积360亩(槐树40亩、生态林90亩、用材林190亩、银杏生态林40亩),银杏采叶林32亩,杨树苗45亩,葡萄园1亩,群众承包农作物213亩,年产值123万元。1986-2005年淤背区开发种植效益统计表见表6-2。
  表6-21986-2005年淤背区开发种植效益统计表续表6-2
  三、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加强淤背区开发管理
  为提高淤背区种植技术和种植效果,荷泽市黄河河务局采取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专家指导的方式,学习淤背区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迅速提高了淤背区种植水平,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1997年3月,菏泽市黄河河务局聘请泰安农学院教授向职工传授银杏种植技术,使部分职工很快掌握了银杏种植和银杏苗培育技术,从此,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利用庭院和淤背区,开创了银杏育苗和种植的新局面。到2003年,已发展银杏生态林和银杏采叶园72亩。
  2000年,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的“重水、强工、兴农、扬科、促商”战略,使经济工作有个全新面貌,先后派人出去考察了滨州河务局的黄河花卉园基地、全国最大的寿光蔬菜大棚基地、曲阜九州有限公司,并深入细致地学习了菏泽高科技示范园经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经过论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了水利配套建设,建成了80亩高科技示范园,引种了韩国黄金梨、一七二柳苗、三倍体毛白杨,并在科技示范园内建成温室大棚两个,扩大了淤背区种植范围和品种,保证了淤背区种植的顺利发展。
  在淤背区开发管理上,主要是依据外地经验,实行分块承包制和合同制。2000年,在黄金梨园建园时,与菏泽地区果树站签订了建园协议。2002年12月,刘庄河务段与职工李春云、王桂英签订了黄金梨园管理承包合同。2003年,李庄河务段与职工宋有光、张军义、万坤峰、张保银签订了兰口淤背区用材林管理承包合同。通过合同的约束,黄金梨园的建园工作和黄金梨园及用材林的管理工作,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节养殖业
  一、养鱼、养兔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为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经多方考察论证,充分利用附近地理环境优势,决定发展养殖业,与附近的刘庄行政村签订了养鱼合同。养鱼地点选在刘庄引黄闸西,新、老黄堤之间的现有水塘,面积约200亩,放鱼苗8万尾,荷泽修防段出资0.79万元,选派两名职工与刘庄村村民共同饲养、管理,计划1987年底清塘出售。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又无养殖技术,加之周围社会环境混乱,经常发生乱偷滥捕,禁而不止,使养鱼项目以失败而告终。
  同年,荷泽黄河修防段从地区外贸局获悉养团鱼能出口赢利的信息,便在机关院内物资仓库东边建造养鱼池1处,养殖水面140平方米,放养团鱼苗125公斤。1987年,扩大团鱼养殖规模,又扩建标准养鱼池1处,养殖水面150平方米,放养团鱼苗250公斤。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预防、救治团鱼血斑病、肿胀病的知识,且此病发病急、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故养殖团鱼工作也亏损0.3万元。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购进长毛兔100只,分给女职工饲养,兔毛出售后对半分成。由于获得信息不准,兔毛贬值,结果损失0.23万元。
  二、养蚕
  1991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为扩大综合经营范围,决定开展养蚕业,在机关东淤背区植桑苗28亩,幼苗长势良好。由于当地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强占桑苗田种植芝麻,桑苗被损坏50%,养蚕工作受到影响,仅在秋季试养了1张晚秋蚕,创收300元。1992年,养蚕3张,创收1250元。1994年养蚕2张,创收400兀,因收入甚微,1995年养蚕项目被放弃。
  1990年,荷泽黄河修防段遵照荷泽黄河修防处的指示,大力推广防生饲养养猪新技术,兴建养猪场1处,建猪圈7个、饲料防生池5个,配置饲料粉碎机1台,购猪仔40头,承包给3名职工饲养,年终生产猪肉1750公斤,作为福利待遇分给职工,使职工改善了生活。
  1997年8月31日,荷泽市黄河河务局与刘庄河务段签订养猪项目协议,协议期限】年。河务局提供资金10.5万元,其中资产投资4.5万元,养猪周转资金6.0万元,到期后全部归还。刘庄河务段修建猪圈10间,选派懂经营、会管理、责任心强的两名职工从事饲养工作,共养仔猪100头。到1998年,养猪数量增加到180头,年终出栏110头,尚存栏70头,创产值11.0万元、利润0.6万元。
  1999~2003年,刘庄河务段职工马海林承包了养猪项目,开始两年,养猪规模逐渐扩大、养猪数量逐年增加,1999年养猪180头,2000年扩大到330头。但由于市场不稳、行情多变,以后养猪效益逐年下跌,于2001年以后,养猪规模逐渐缩小。到2003年,养猪数量仅有58头,从此养猪项目便自行放弃。
  四、养鸡
  1992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按照山东黄河河务局的要求,开始了养鸡项目,筹资兴建养鸡场1处,并购进了必要的养鸡设备。4月,从天津购进蛋鸡800只,共投资3.62万元。
  为加强雏鸡和成品鸡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产蛋率,提高养鸡效益,选派了两名责任心强、热爱养鸡事业、热心学习的职工到外地学习养鸡技术,并制定完整的承包管理办法,千方百计调动养鸡人员的积极性。初次饲养,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1992年底,共产蛋5000公斤,低价分给职工,改善了职工生活,收入0.56万元。
  1992~1998年的7年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的养鸡规模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每年的养鸡数量徘徊在500-1000只之间,没有明显的效益,仅局限于提高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
  1998-2000年,为扩大养鸡规模、增加养鸡效益,经局研究,将养鸡项目承包给1名职工,签订了承包合同,扩大了肉食鸡的饲料数量,并饲养了部分蛋鸡。3年间共养鸡25500只,实现产值24.3万元。由于养鸡效益一直欠佳,2001年养鸡人员中止了养鸡承包合同,从此,养鸡项目被放弃。
  第三节第三产业经营项目与收益
  一、经销服务与劳务输出
  为大搞多种经营,广开创收门路,经过考察,荷泽黄河修防段于1987年1月在机关院内新建平房3间,创办日常用品代销点1处,既方便了职工日常生活需要,又达到了创收的要求。为便于管理,单位将代销点承包给一位女职工经营。承包期间,承包人员的工资停发,并且每年再向单位缴纳承包费240元。到1991年3月,因地方工商部门收费,赢利大减,承包者因亏本而停业。
  从1986年到1994年间,菏泽黄河修防段鼓励职T.停薪留职,签订合同后,自谋职业,自行经营,部分职工获得了经济利益,单位也节省了部分开支,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据统计,代销点和劳务输出总收入7.4万元。
  二、车辆运输
  1986~1994年间,为广泛创收,荷泽黄河修防段利用现有的解放牌汽车2辆、泰山25拖拉机1辆、小翻斗车10辆,大力开展运输并参与支农服务,帮群众耕种和收获。机关办公用车采取出租、私人用车缴费等办法,扩大了收入来源。据统计,几年来毛收入11.88万元,净收入4.87万元。
  三、加工业
  1995年7月,黄河东银窄轨铁路全线拆除,荷泽市黄河河务局购置设备, 组织职工利用铁路废弃石料开展石子加工业。1996年共加工不同规格石子180立方米,因效益不佳,1997年将石子加工业承包给几位当地农民,该年加工石子1200立方米。
  2001年,为适应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创收。菏泽市黄河河务局组建筑路工程队,在完成堤顶道路硬化任务后,又购置两套卷管机,从事吸泥船输沙钢管和浮桶的加工业务,2001-2005年取得明显效益。第四节机械化工程施工
  一、参与内部工程施工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创收,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1991年,菏泽市黄河河务局适时组建了机械化施工队,并逐步扩大规模,不断增加机械数量,调整充实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自施工队组建以来,在内部工程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承揽黄河系统工程施工
  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机械化施工队除了千方百计完成内部工程施工任务, 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想方设法,到黄河系统内部的其他县(区)局承揽工程项目,争创更多的财富,保证职工资及福利待遇稳步增长。
  1999年,两个工程处承包东明、齐河、梁山黄河河务局黄堤加培土方工程施工,共计完成土方51.5万立方米,创产值791.22万元、利润9.5万元。
  2000年,两个工程处承包以下土方工程施工:郓城黄河河务局黄堤加培土方6.6万立方米,险工改建土方3.0万立方米,郓城黄河河务局黄堤加培土方4.0万立方米,营坊下延工程土方7.2万立方米,合计完成土方20.8万立方米,创产值141万元。
  2001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承包以下土方工程及其他工程施工:垦利黄河河务局机淤固堤土方15.0万立方米,创产值97.0万元;郛城黄河河务局杨集险工改建,创产值35.0万元;鄄城营坊下延工程,创产值140.0万元。合计创产值272.0万元。
  2002年,菏泽市黄河河务局承包以下土方工程及其他工程施工:东营黄河河务局机淤固堤土方15.0万立方米,创产值97.5万元;梁山黄河河务局机淤固堤土方101.2万立方米,创产值600.0万元;鄄城黄河河务局苏泗庄险工改建,创产值414.0万元;东平湖陈山口渠道开挖,创产值32.5万元。合计创产值1144.0万元。
  三、承揽社会工程施工
  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机械施工队除按要求完成本单位、本系统的土方、石方工程施工外,还积极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施工项目的竞争,千方百计为单位增收创收。
  1992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机械施工队承揽河南省安阳市洹水公园美化工程施工,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创收13.2万元,净利润4.33万元。
  1993年3月,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第二工程处承揽郓城县黄安京九铁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土方3.4万立方米,创收7.8万元,净利润5.1万元。7月,与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项目部签订土方承包合同,完成土方1.1万立方米,创收11.2万元,净利润6.2万元。
  1994-1995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第二工程处承揽德州陵县水库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土方29.7万立方米,创产值142.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
  1996年3月,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第二工程处承揽江西潘阳湖堤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土方13万立方米,创产值82万元,净利润19.0万元。第三工程处承揽山东平度石墨矿石运输任务,年完成运输矿石21.0万立方米,创产值120.0万元,净利润40.0万元。
  1999年,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两个工程处奔赴湖北、商丘、平度承揽土方工程施工,共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创产值61.5万元,净利润9.8万元。
  2000年,两个工程处承揽荷泽东鱼河开挖土方工程,创产值268.0万元。
  2001年,两个工程处承揽商丘市人工湖开挖土方工程、曲荷高速公路土方工程和荣城天鹅湖清淤工程,共创产值226.0万元。第三章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1986年以来,菏泽黄河修防段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在搞好治黄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黄河水土资源和人力、物力优势,大搞多种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1991年后,菏泽市黄河河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审时度势,多方筹集资金,大力组建机械化施工队伍,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积极参加社会工程施工,使之成为多种经营的龙头项目,探索出了多种经营的新途径,开创了增收创收的新局面,保证了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使职工生活水平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因此,菏泽市黄河河务局的多种经营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山东黄河河务局、菏泽地区黄河河务局多次授予其“综合经营先进单位”称号。
  多年来,菏泽黄河修防段(局)的综合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思想观念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部分干部、职工以发展求生存的意识还没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业心不强;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差,宁可不成事,也不担风险,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还有差距,思想僵化,自以为是,工作走老路。
  (2)经济基础薄弱,经费缺口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3)运行机制不规范,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4)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第一产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投资力度不够,管理粗放,失去了创收的机遇。第二产业经营性资金投人少,设备发展慢,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缺少稳定长效的经营项目,城区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5)对某些项目考察不细,缺乏健全的经济利益法律保障,致使工程竣工后,工程款长期索要无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菏泽牡丹黄河志》

本书详细地记载了1986~2005年牡丹黄河治理开发的历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包括防洪工程、防汛、兴利、管理、综合经营、人物等方面。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